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四上国学经典必背精编版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年级上学期选背:《大学》P3—P8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二章:《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shì声)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第三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四年级上学期必背:《论语·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六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十六(一)经典国学再现古之善用兵者, 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 众寡不相恃, 贵贱不相救, 上下不相收, 卒离而不集, 兵合而不齐。
兵之情主速, 乘人之不及。
由不虞之道, 攻其所不戒也。
我是小助手及: 配合。
恃:依靠, 扶持。
收: 收拢。
虞: 预料。
我是小翻译古代善于用兵作战的人, 能使敌人前后不能相互配合, 大部队和小部队之间不能互相扶持, 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 上下级分离不能收拢, 士兵分散不能集中, 军队集合起来阵型也不能整齐。
用兵作战的宗旨首要就是速度, 利用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 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 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名词。
及: 恃: 收: 虞:2.形近字组词。
恃()贱()戒()持()溅()戎()3.用兵的宗旨最主要的是什么呢?这里还隐藏着一个成语, 你能写出来吗?你还能写出几个有关用兵的成语吗?弘扬传统文化兵贵神速曹操打败了占据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 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投奔了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
蹋顿收编了他们的势力, 就乘机侵犯汉朝边境, 破坏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曹操就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 但有些官员担心曹操远征之后, 在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谋士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对曹操说: “你现在威镇天下, 但乌丸敢于侵犯边界, 就是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 我们鞭长莫及。
如果我们进行突然袭击, 乌丸必然不会防备, 我们一定能消灭他们。
如果现在不出兵, 延误了时机, 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 重新收集残部, 加上乌丸的各族, 蹋顿羽翼丰满之后, 就会野心更大, 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保了。
而刘表只是个空谈家, 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 因此他并不会重用刘备, 而刘备也就不肯多为刘表出力。
因此你只管放心去讨伐乌丸, 后方不会有事情的。
”曹操听了郭嘉的建议, 于是率军出征。
到达易县后, 郭嘉又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神速。
四年级上册国学诵读内容(定稿)
将进酒
【 唐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谢
谢观 看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
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 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诗经.蒹葭
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hí)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
少年中国说
(清)梁启超
最新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4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为政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
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二)◎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
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③。
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①。
”(三)◎子贡问君子①。
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③之。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四)◎哀(①♓)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⑥♓)孝,友于兄弟。
’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五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五(一)经典国学再现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我是小助手致,竭尽。
严:端庄严肃丑,同类。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恭敬之心地侍候;在奉养的时候,要尽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做;父母生病的时候,要带着忧虑的心态尽心尽力地照料;父母去世时,要竭尽悲痛的心情去料理后事;祭奠祖先的时候,要竭尽严肃地去对待。
这五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算作是尽到了侍奉父母的责任。
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做到身居高位而不骄横傲慢,身居低位而不违法作乱,在同事之间,要和顺相处而不起纷争。
身居上位,如果骄横傲慢就会导致灭亡,身居低位违法作乱就会遭受刑罚,在同事间纷争不断就会引起互相残杀。
这三项恶事如果除去,让父母每日担心自己,就算每天都用猪牛羊肉去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啊。
”考考你的智慧1.选择加点字的合适意思。
A.送给,给予。
B.招引,使达到。
C.竭尽。
(1)大会开始,由主席首先致.辞。
()(2)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3)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致.病的。
()2.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有五致、三戒,都是什么呢?3.为什么说“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弘扬传统文化泰伯采药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两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子。
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红色的雀鸟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上,表示有圣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祥瑞的出现,又发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就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
泰伯知道了父亲的心意,就和大弟仲雍商量应该如何顺从父亲的意愿。
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了周国,远远地来到南方荆蛮之地。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告子下》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 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 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 的才能。
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 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 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 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 天论 篇》
君子只看重自己的努力,而不去幻想天的恩赐;小人 却放弃自己的努力,而专去幻想天的恩赐 君子重视自身的努力,而不指望上天的恩赐,所以每天 都能进步;小人舍弃自身的努力,而指望上天的恩赐, 所以每天都在退步。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 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 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 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第六单元:浓浓思乡情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论语》
翻译是: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 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 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 休,不是很遥远吗?"
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
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 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 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 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 的。”
(四上)国学背诵内容
锦城小学(四上)国学背诵内容
班级:姓名:
以成都市的‚国学经典‛(中年级)读本为蓝本,以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教师用书‛的‚使用说明‛为依据,以四个学期为时间段,平分单元内容,本学期学习范围为小学中段《国学经典》P68—P97。
范围确定应以‚主题语‛和‚经典要义‛的背诵为重点,再在‚经典诵读‛中推荐耳熟能详的5条经典语录。
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经典要义:
主题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经典要义:
1、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
2、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3、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5、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
6、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经典语录:
1、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3、子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4、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四上国学经典修改定稿(2018.8.28))
(红色字体不再作为考试内容)四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背诵篇目目录第一单元论语第二单元1.泛舟--------------------------------[宋] 朱熹2.观书有感----------------------------[宋] 朱熹3.莺梭------------------------------- [宋] 刘克庄4.蚕妇吟----------------------------- [南宋] 谢枋得5.长歌行------------------------------- 汉乐府6.春思--------------------------------[宋] 方岳7.新雷--------------------------------[清] 张维屏8.笠翁对韵选段第三单元论语第四单元1.古朗月行-------------------------------------[唐]李白2.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李白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4.中秋月--------------------------------------[宋] 苏轼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6.旅夜抒怀-----------------------------------[唐] 杜甫7.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 苏轼8.笠翁对韵选段第五单元1.题淮南寺----------------------------------[宋]程颢2.冷泉亭------------------------------------[宋]林稹3.题松汀驿----------------------------------[唐]张祜4.过香积寺----------------------------------[唐] 王维5.暮江吟------------------------------------[唐]白居易6.秋凉晚步----------------------------------[宋]杨万里7.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8.笠翁对韵选段第六单元1.秋兴其一-------------------------------- [唐] 杜甫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 李商隐3.秋思-------------------------------------[唐] 张籍4.水仙子·夜雨---------------------------- [元] 徐再思5.偶成-------------------------------------[宋] 朱熹6.秋词其一---------------------------------[唐] 刘禹锡7.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8.笠翁对韵选段第七单元1.雪梅·其一--------------------------------[宋] 卢梅坡2.雪梅·其二--------------------------------[宋] 卢梅坡3.梅花--------------------------------------[宋] 林逋4.梅----------------------------------------[宋] 王淇5.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6.上堂开示颂---------------------[唐]黄蘖[niè]禅师7.饮酒·其五----------------------------[魏晋] 陶渊明8.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为政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①,譬(☐❶)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小学四年级国学诵读1-4单元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一、走进千山万水1.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yào),仁者寿。
”译义有多种。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
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另一理解为“智者乐,水” ——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
“仁者乐,山” ——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2.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外篇·知北游》,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但却无法加以评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但却用不着加以谈论。
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国学四年级上册必背
国学四年级上册弟子规第一周 借人物 及时还第二周 后有急 借不难第三周 凡出言 信为先第四周 诈zh à与妄w àng奚x ī可焉y ān第五周 话说多 不如少第六周 惟w éi其是 勿w ù佞n ìng巧第七周 奸ji ān巧语 秽hu ì污w ū词第八周 市井气 切戒ji è之第九周 见未真 勿轻言第十周 知未的 勿轻传第十一周 事非宜 勿轻诺nu ò第十二周 苟g ǒu 轻诺nu ò进退错第十三周 凡道字 重且舒sh ū第十四周 勿急疾j í勿模m ó糊h u第十五周 彼b ǐ说长 此说短第十六周 不关己 莫m ò闲管增广贤文第一周人生不满百,常怀hu ái千岁忧y ōu。
第二周今朝有酒今朝醉zu ì,明日愁ch óu来明日忧 第三周人贫p ín不语,水平不流 第四周深山毕竟藏猛m ěng虎,大海终须x ū纳n à细流 第五周忍一句,息x ī一怒n ù;饶r áo 一着,退一步。
第六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七周人善sh àn被人欺q ī,马善sh àn被人骑q í。
第八周人无横h éng 财c ái不富,马无夜草不肥f éi。
第九周送君j ūn千里,终zh ōng 须x ū一别。
第十周但将冷l ěng眼看螃p áng 蟹xi è,看你横h éng行到几时。
第十一周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第十二周龙生龙子,虎生虎儿。
龙游浅qi ǎn水遭z āo虾戏x ì虎落平阳被犬欺q ī。
第十三周酒债zh ài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x ī。
第十四周种麻m á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hu ī恢hu ī,疏sh ū而不漏l òu。
四年级上册国学书内容
四年级上册国学书内容一、古诗词部分。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告诉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最后得出自己看不清庐山全貌是因为身处山中的结论。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
它描绘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也蕴含着困境中蕴含希望的哲理。
全诗描写了乡村的美好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在“烟花三月”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友人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为他送行。
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景写情,友人的船帆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长江向天际奔流,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二、文言文部分(可能包含)-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 启示:体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必背内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年级第一学期国学经典必背篇目
四年级第一学期基础篇北陂杏花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题画竹清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己亥杂诗清龚自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四年级第一学期提高篇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升华篇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四年级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二学期基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四年级上册全部必背古诗词
四年级上册全部必背古诗词四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供学生们学习和背诵: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5.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还能让他们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四年级上期国学经典
四年级上期国学经典1.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2.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礼记·乐记》3. 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唐.卢纶《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4. 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
——《礼记·仲尼燕居》5.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礼记·曲礼上》6.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9. 子曰:“父母在,不远行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1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治长》五千里秦树蜀山, 我原过客;胜地毓英贤,一代文章,千秋功业;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平湖擅风月,半城桂树,百亩荷花。
——曾国藩题成都升庵桂湖联——余源煜题成都升庵桂湖联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要求:7月6日背诵1.2句,7月7日背诵3.4句,7月8日背诵5.6句,7月9日背诵7.8句,7月10日背诵9.10句。
7月11日背诵两副对联,7月12日背诵《客至》。
7月12日——7月20日请将背诵语音发送班级群以便统计。
国学四年级上册
国学四年级上册一、古诗词部分。
-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字词解释:- “题”:书写,题写。
-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 “横看”:从正面看。
“侧”:侧面。
- “缘”:因为。
-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从正面看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则是高耸的山峰,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都不相同。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说之所以不能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们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只从局部出发。
-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字词解释:-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 “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 “足”:足够,丰盛。
-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 “疑”:怀疑。
-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 诗歌赏析:- 首联写出了农家的热情好客,即使是浑浊的腊酒,也盛情款待客人。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描绘了山水环绕、看似无路可走,却又突然出现一个村庄的景象,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新的转机。
颈联描写了农村的风俗,临近春社日,人们吹箫打鼓,村民们衣冠简朴,保留着古老的风尚。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希望以后能经常趁着月色来游玩。
二、文言文部分。
- 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字词解释:-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 “少女”:小女儿。
- “溺”:溺水,淹没。
- “故”:所以。
- “堙”:填塞。
- 文章理解:- 这篇文章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溺水身亡后化为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木石去填塞东海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4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为政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
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二)◎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
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③。
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①。
”(三)◎子贡问君子①。
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③之。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四)◎哀(①♓)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⑥♓)孝,友于兄弟。
’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古诗四年级上册必背
古诗四年级上册必背1、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5、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为政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二)◎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
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③。
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①。
”(三)◎子贡问君子①。
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③之。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四)◎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③也。
见义⑤不为,无勇也。
”WORD格式国学经典——第二单元《千家诗》1.泛舟[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
向来②枉费③推移力④,此日中流⑤自在行2.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①一鉴开②,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莺梭[宋]刘克庄掷柳①迁乔太有情,交交②时作弄机声③。
洛阳④三月花如锦⑤,多少工夫织得成⑥。
4.蚕妇吟①(南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②,起③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④,玉人⑤歌舞未曾归。
国学经典——第三单元《论语》八佾第三(一)◎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三家①者以《雍》②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②何?”◎林放①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季氏旅①于泰山。
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二)◎子曰:“君子无所争。
——毕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③,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③!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③。
”◎或①问禘之说②。
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③乎?”指其掌。
◎祭如①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②祭,如不祭。
”◎王孙贾①问曰:“‘与其媚()②于奥③,宁媚于灶④。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⑤,无所祷()也。
”(三)◎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
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①君尽礼,人以为谄②也。
”◎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②礼,臣事君以忠。
”(四)◎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哀②而不伤。
”◎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yù)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皦⑥如也,绎(yì)⑦如也,以成。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②。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
”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①,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②观之哉?”国学经典——第四单元《千家诗》1.古朗月行①[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镜③,飞在白云端④。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⑤此沦惑⑥,去去⑦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⑧摧心肝。
2.秋登宣城谢脁北楼①[唐]李白江城如画里②,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③,双桥落彩虹④。
人烟寒橘柚⑤,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⑥,临风怀谢公⑦?[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①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②上摩天。
遗民③泪尽胡尘④里,南望王师⑤又一年。
4.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①清寒。
银汉②无声转玉盘③。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国学经典——第五单元《千家诗》1.题淮南寺[宋]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①,白蘋②吹尽楚江秋。
道人③不是悲秋客,一任④晚山相对愁⑤。
2.冷泉亭①[宋]林稹一泓②清可③沁诗脾,冷暖年来④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⑤,回头不似⑥在山时。
3.题松汀驿①[唐]张祜山色远含空②,苍茫泽国③东。
海④明先见日,江白⑤迥闻风。
鸟道⑥高原去,人烟⑦小径通。
那知⑧旧遗逸⑨,不在五湖中。
4.过香积寺①[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②。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③。
泉声咽危石④,日色冷青松⑤。
薄暮⑥空潭曲⑦,安禅⑧制毒龙。
国学经典——第六单元《千家诗》1.秋兴其一[唐]杜甫玉露凋伤①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③,塞上④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⑤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⑥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⑦,白帝城高急暮砧②。
2.秋兴其三[唐]杜甫千家山郭①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②。
信宿③渔人还泛泛,清秋④燕子故飞飞。
匡衡⑤抗疏⑥功名薄,刘向⑦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⑧。
3.秋兴其五[唐]杜甫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②霄汉间。
西望瑶池③降王母,东来紫气④满函关。
云移⑤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⑥识圣颜。
一卧沧江⑦惊岁晚,几回⑧青琐点朝班。
4.秋兴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