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长相思·山一程拼音及解释

合集下载

长相思拼音版古诗

长相思拼音版古诗

长相思拼音版古诗1. 请问纳兰性德《长相思》拼音带声调的全文1、拼音及全文《cháng xiāng sī》-nà lán xìng dé《长相思》-纳兰性德shān yì chéng, shuǐ yì chéng , shēn xiàng yú guān nà pàn xíng, yè shēn qiān zhàng dēng.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fēng yì gēng , xuě yì gēng, guō suì xiāng xīn mèng bù chéng , gù yuán wú cǐshēng.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平仄关系:中中平,仄中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中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3、译文: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扩展资料赏析:上片写行程之劳。

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

“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

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

第三句“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

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

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

“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

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

清词《长相思_山一程》拼音及解释整理

清词《长相思_山一程》拼音及解释整理

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y e sh en qi amh a n g e n g 夜深千帐灯ch a n g xi a n g s 1 长相思sh an y 1 ch e n g山一程n d l an x i n g d e兰性德sh an y 1 ch e n g shu 1 y 1 ch e n g 山一程,水一程。

sh en xi a n gy u g u an n a p dn x i n g 身向榆关那畔行,f e ng y 1 ge n g xu e y 1 ge n g 风一更,雪一更。

g u o su i xi a n g x 1n m e n g b u ch e n g聒碎乡心梦不成,gu yu an w u c1 sh e n g 故园无此声一、词句解释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又名《双红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

千帐言军营之多。

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gU O):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二、原文译文山一程,水一程。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风一更,雪一更。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我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三、作品简介作品名称: 《长相思?山一程》作品别名: 《长相思》创作年代: 清文学体裁: 词作者: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山一程水一程全诗翻译

山一程水一程全诗翻译

山一程水一程全诗翻译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
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赏析: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

描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满怀心事悄悄跃然纸上。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

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

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长相思古诗解释

长相思古诗解释

长相思古诗解释
《长相思》古诗解释: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长相思》作者为清代的纳兰性德。

全文内容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也借以表达了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赏析: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赏析: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赏析: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作品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及注释一译文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在那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注释长相思。

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又名《双红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

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翻译及赏析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翻译及赏析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翻译及赏析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

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相思·山一程》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注释、分析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注释、分析

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山一程,水一程①,身向榆关②那畔③行,夜深千帐灯④。

风一更,雪一更⑤,聒⑥碎乡心梦不成,故园⑦无此声⑧。

【作品注释】①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程:道路、路程。

②榆(yú)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④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⑤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⑥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⑦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⑧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作品分析】《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

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

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风吹了一更,雪也下了一更,把人刮得心都快碎了;思乡情切,一夜都不能安然入梦。

啊!故乡可从来没有这样的风雪声。

【出典】清朝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注:1、《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注释:长相思。

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又名《双红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

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3、译文1: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译文2: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译文3:走过一段段山路,行过一条条水路,我正向着山海关那边行进。

夜深宿营,很多帐篷里灯光闪烁。

夜里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雪,风雪声打碎了我思乡的梦。

我的故乡没有这种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4:走过一段段山路,行过一条条水路,我正向着山海关那边行进。

夜已深沉,草原上成千的帐幕里却依旧点亮着一盏盏的灯火。

风吹了一更,雪也下了一更,把人刮得心都快碎了;思乡情切,一夜都不能安然入梦。

啊!故乡可从来没有这样的风雪声。

4、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诗意及赏析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诗意及赏析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诗意及赏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诗意及赏析《长相思·山一程》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诗意及赏析,欢迎阅读。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山一程,水一程⑵,身向榆关那畔行⑶,夜深千帐灯⑷。

风一更,雪一更⑸,聒⑹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⑺。

注释⑴长相思。

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又名《双红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

千帐言军营之多。

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⑹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山一程》诗意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长相思·山一程》赏析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及注释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及注释

《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原文: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对照翻译: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山一程_宋词鉴赏_清_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_宋词鉴赏_清_纳兰性德

注释
6 风一更,雪一更:整夜风雪交加。更:旧时一夜分 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7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8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9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 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 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刮着大风,下着大雪,扰得思乡的将 士们无法入睡。在温暖宁静的故乡,就没有 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鉴赏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词 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 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 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 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词人并不愿意享受这种男儿 征战似的生活。
鉴赏
“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 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白 日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 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大家因思 乡而失眠,于是自然而然便转入下片思乡之笔。
鉴赏
“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 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 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 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聒碎乡心梦不成”妙语可 谓是水到渠成。
鉴赏
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静 默美好,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 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现,跃然纸上。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 身泊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词人信手拈来不显雕琢。
长相思·山一程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及解析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及解析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②。

夜深千帐灯③。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④,故园无此声。

〔注释〕①本篇选自纳兰性德《饮水词》。

大约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随康熙巡行途中。

②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北。

那畔,犹“那边”。

③千帐,极言军营帐幕之多。

④聒(guo锅),声音喧扰嘈杂。

〔解析〕唐人边塞诗中有《从军行》一类绝句,多以简短的篇幅描绘同中原内地绝异的边塞风光,展现悲壮激烈的战争场面,抒写出征戍边将士复杂变幻的思想情感。

由于诗歌的作者往往具有那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战争生活的亲身体验,因此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真切自然,情感深挚,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量。

词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写此类题材的较为少见。

而纳兰性德的这首小令《长相思》不落窠臼,突破成法,与唐人《从军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纳兰性德二十二岁中进士、授侍卫以后,多次伴驾下江南、出边塞,巡察全国各地。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三月,康熙皇帝平定了三藩之后,豪兴大发,于是东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巡视满族的发祥地。

纳兰性德在随行途中,触景生情,因事寄兴,写下这首记叙军旅生活与抒发思乡之情的词作。

全词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上阕描写白天行军以及晚上驻宿的盛况。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作者以重叠复沓的笔法,极其简约地勾勒出千里行军的漫长旅程。

读着这几句词,我们仿佛见到了那伴随御驾的万千人马,翻越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条条河,正向山海关那个方向进发。

“夜深千帐灯”一句,异峰突起,落墨非凡。

它摄取了夜阑更深,千帐灯红这样一个特写镜头,表现大军夜晚驻宿的情状。

被无边夜色笼罩着的广袤的原野上,数以千计的营帐一座紧连着一座,帐外的马灯火光闪烁,彻夜不熄。

远望过去,气势是何等的恢弘,规模又是何等的壮阔! 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要极力赞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纳兰性德诗词《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赏析《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注释】长相思。

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又名《双红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

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赏析】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

小学古诗《长相思》注释、译文

小学古诗《长相思》注释、译文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纳兰性德边塞诗词

纳兰性德边塞诗词

纳兰性德边塞诗词《长相思·山一程》是纳兰性德的著名边塞诗,抒写了深藏不露却又压抑不住的人生感慨,是他的名作之一。

《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译文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长相思·山一程》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山一程》创作背景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

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

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改词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

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长相思·山一程》赏析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纳兰性德《长相思》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长相思》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长相思》拼音版注音+注释+译文+赏析长相思cháng xiāng sī【清】·纳兰性德山一程,shān yīchéng水一程,shuǐyīchéng ,身向榆关那畔行,shēn xiàng yúguān nàpàn xíng夜深千帐灯。

yèshēn qiān zhàng dēng风一更,fēng yīgēng雪一更,Xuěyīgēng聒碎乡心梦不成,guōsuìxiāng xīn mèng bùchéng故园无此声。

gùyuán wú cǐshēng【注释】:①程:道程,路程。

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②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名。

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④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⑤更:gēng,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⑥聒:gūo,嘈杂搅人。

⑦故园:谓京师。

⑧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翻译】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

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

家乡没有这种声音。

【赏析】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之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善骑射,好读书。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也能诗。

有《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

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

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

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

查资料得知榆关乃是山海关,并不是我们的大榆树!“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

长相思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长相思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纳兰性德《长相思》古诗注释及译文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

6.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7.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山一程【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赏析:上片“山一程,水一程。

”描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读者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词人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

”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

紧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帐灯”,深夜不寐的原因。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

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境遇,让词人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

“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况。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的意思_全诗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的意思_全诗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纳兰性德诗词《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词以⽩描⼿法,朴素⾃然的语⾔,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称道的。

词⼈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

格调清淡朴素,⾃然雅致,直抒胸臆,毫⽆雕琢痕迹。

《长相思·⼭⼀程》 清代:纳兰性德 ⼭⼀程,⽔⼀程,⾝向榆关那畔⾏,夜深千帐灯。

风⼀更,雪⼀更,聒碎乡⼼梦不成,故园⽆此声。

【译⽂】 将⼠们不辞⾟苦地跋⼭涉⽔,马不停蹄地向着⼭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都点起了灯。

外⾯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注释】 长相思。

唐教坊曲,双翅⼩令。

⼜名《双红⾖》。

程:道路、路程,⼭⼀程、⽔⼀程,即⼭长⽔远。

榆关:即今⼭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海关的另⼀边,指⾝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帐的灯⽕。

千帐⾔军营之多。

更:旧时⼀夜分五更,每更⼤约两⼩时。

风⼀更、雪⼀更 【赏析】 上⽚“⼭⼀程,⽔⼀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翻⼭越岭,登⾈涉⽔,⼀程⼜⼀程,愈⾛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反复的修辞⽅法,将“⼀程”⼆字重复使⽤,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向榆关那畔⾏”,点明了⾏旅的⽅向。

词⼈在这⾥强调的是“⾝”向榆关,那也就暗⽰出“⼼”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留恋家园,频频回⾸,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词颇含疏远的感情⾊彩,表现了词⼈这次奉命出⾏“榆关”是⽆可奈何的。

这⾥借描述周围的情况⽽写⼼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岁的年轻⼈,风华正茂,出⾝于书⾹豪门世家,⼜有皇帝贴⾝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份,以及本⾝⼼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征战似的⽣活,他往往思及家⼈,眷恋故⼟。

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眠的万颗乡⼼,⼜是怎样情味?⼀暖⼀寒,两相对照,写尽了⾃⼰厌于扈从的情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词长相思·山一程拼音
及解释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词句解释
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又名《双红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

千帐言军营之多。

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⑹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二、原文译文
山一程,水一程。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风一更,雪一更。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我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三、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长相思山一程》作品别名:《长相思》
创作年代:清文学体裁:词
作者: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全词纯用自然真切、简朴清爽的白描语句,写得天然浑成,毫无雕琢之处,却格外真切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