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抗HBsAg单链抗体
乙肝五项说明
乙肝介绍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
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
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
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乙肝病毒亚型感染或是体内的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e抗原(HBeAg)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的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e抗体(抗HBe或HBeAb)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
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
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1)第一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这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2)第五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说明是乙肝病毒的隐性携带者或处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3)第一、三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这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4)第一、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该乙肝五项结果说明感染过乙肝病毒,正在恢复期;5)第一、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大三阳”,这种乙肝五项结果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肝;6)第一、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7)第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该乙肝五项结果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8)第二、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的蛋白质,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便在肝细胞内复制装配,其中外壳部分常有剩余,此剩物进入血液就形成HBsAg血症。
由于HBsAg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不含核酸,也无DNA 聚合酶活力,故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
由于它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故已被定为现症HBV感染的指标之一。
检测HBsAg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在急性乙型肝炎,HBsAg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6-12周出现,当氨基转移酶(ALT、AST)或胆红素开始上升时,HBsAg滴度达到高峰;当症状出现后HBsAg滴度开始下降,多在发病4-5个月内消失。
由于HBsAg 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乙肝病毒标志物,故常用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在乙型肝炎急性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后,仍持续阳性者,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其原先可能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带毒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已是肝硬化了。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约有5%的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sAg阴性。
原因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可能是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即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之际。
2: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丁肝病毒大量复制,对HBsAg合成有抑制作用。
3:乙肝病毒的S基因变异,不表达HBsAg。
4: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感染,其HBsAg阴性是因为目前检测HBsAg 的方法还不够灵敏。
另外,即使HBsAg阳性,亦需澄清是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
因甲型和乙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丁型以及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均有双重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抗HBs可作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的判断指标。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机体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HBsAg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HBV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
如果系输用HBsAg 阳性血,2周后即可检测到HBsAg,如用RIA法检测,于接种后6天,血清中即可出现HBsAg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3~4个月,甚至6个月;一般在感染HBV后4~6周可出现HBsAg阳性。
HBsAg出现阳性后1~7周(平均约4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2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3个月。
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1]。
H BsAg阳性在血中一般持续1-6周,长者可达20周(14-148天);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4周或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1~12周消失,如果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仍不转阴则称为持续阳性或慢性携带状态; 如系急性乙肝,HBsAg 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提示慢性化。
我国HBV感染(急性和慢性)的人群中每年大约有4%~10%的HBsAg阳性者转阴,同时每年又有约4%~10%的人群由易感人群成为受感染者,因而,人群HBV感染状态在不断变化[2]。
HBsAg阳性持续的时间和急性乙肝慢性化的比例与感染者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小,形成持续感染或病情慢性化的概率愈大;围产期感染的婴儿80%将成为HBsAg的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约30%将成为持续HBsAg携带者,正常成年人感染HBV后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可能在5%以下;社会普通人群中约35%~50%的HBsAg阳性携带者是在母婴围产期感染的[3]。
临床上,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和受HBV感染的肝细胞浆中。
HBsAg阳性一般来说表明机体内存在HBV感染,但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 BV感染。
错配PCR致突变的实验条件研究
2. 2. 4
应用 dITP 的突变效果
Spee 等 [3] 曾报道
在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 0.2 mmo l/ L 的 dITP 并减 少一种 dNTP 的浓度可增加 PCR 所产生的突变,我
1. 4
PCR 引入突变的鉴定
PCR 产物以琼脂糖电
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评估。按照 Spee 的条件,使用
个循环 PCR 后,将 PCR 产物克隆到 pGEM-T 载体
(Amp)-LB 琼脂板 , 3TC 培养过夜,挑选 50 个集落
接种到 20 ml 含 Amp 的 LB 培养液中 , 3TC 震荡培 养过夜,次日吸取 0.2 ml 菌液转种到 20 ml Amp-
中,随机挑选 2 个克隆测定了 1 340 个碱基的序列,
MnC1 2 ,将 dTTP 和 dCTP 的浓度提高到 1 mmol/L , Mg 奸的浓度分别选用了 2.5 、 5.0 和 7. 5
mmol/L 的 MgC1 2 ,结果应用 7.5 mmol/L MgC1 2 时
1. 3
PCR 方法
1. 3. 1
常规 PCR
设计一对适当的引物,可以从
pHBSC 质粒 DNA 中扩增出其单链抗体的基因(约
[中图分类号 J
Q 784
C文献标识码 J
A
[文章编号 J
0258-879X(2003)03-0307-04
The condition for error-prone PCR induced mutation CHEN Xiao-Sui , WANG Bao-An , WANG [ABSTRACTJ
浓度可提高突变率,增加 dTTP 和 dCTP 浓度的致突变效果优于增加 dATP 和 dGTP 的效果。在 dITP 配以低浓度的 dATP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T7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T7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刘兵;马晓宇;李响;罗恩杰【摘要】A T7 phage antibody library of single-chain fragment of variable region ( scFv) was constructed for screening antibodies of 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 HbsAg).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lymphocyte of patients, whose detected anti-HBs antibody was positive. The first strand of cDNA was synthesiz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 ( VH ) gene and variable region of light chain ( VL ) gene were respectively amplified by PCR; the scFv gene was constructed by 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SOE) PCR, and then ligated them onto the 2 arms of T7 phage vector. After packaging in vitro, the T7 phage antibody library were amplified and recom-bined within host strain BLT5403. Phages from the library were screened 4 rounds of " absorption-elution-amplifica-tion" with HbsAg and individual clones were assayed by enzyme immunoassay. Phage display library with size of 1. S3 × 107 was obtained.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phage library w as 2.42 × 1010 pfu/mL after the amplification. Specific phage was enriched after screening with HbsAg and 2 clones with ability of specific binding to HBsAg were identified by enzyme immunoassa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7 phage antibody library of anti-HbsAg protein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构建T7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从抗-HBs阳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1条链,PCR分别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经重叠延伸拼接(SOE)PCR组成scFv基因,并将其与T7噬菌体载体的2个臂相连接.体外包装后,在宿主菌BLT5403中,扩增重组噬菌体抗体库.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酶免疫实验检测抗体活性.所建抗体库库容为1.53×107,扩增后初级库滴度为2.42×1010pfu/mL.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选后抗体出现特异性富集,经酶免疫实验鉴定,得到2株与HBsAg抗原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抗体,成功构建了抗HBsAg 蛋白T7噬菌体抗体库.【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2(032)001【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cFv;T7噬菌体抗体库【作者】刘兵;马晓宇;李响;罗恩杰【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96期七年制临床专业,辽宁沈阳110001;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药剂科,辽宁沈阳110024;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2+1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公认的重要传染病。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输血是一项常见且必要的医疗措施,能够解决一些严重的,伴随着贫血、出血性休克等疾病的问题。
然而,由于血液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组织,输血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输血后的感染。
因此,检测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血液中存在的感染源,防止输血后发生感染,并保证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阳性意味着受血者感染了乙肝病毒,存在肝功能受损、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危害。
输血时,必须使用HBsAg阴性血液,避免感染的发生。
2. 丙肝病毒抗体(HCV-Ab):HCV-Ab阳性表示受血者被感染了丙肝病毒,丙肝是一种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HCV-Ab阳性,则必须确认病毒负载情况,并从HCV-Ab阴性的献血者中选取血液输注。
3. 艾滋病毒抗体(HIV-Ab):HIV-Ab阳性意味着受血者感染了艾滋病毒,艾滋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对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严重危及身体健康。
输血时,必须使用HIV-Ab阴性血液,避免病毒的传播。
4. 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TP-Ab阳性说明受血者感染了梅毒螺旋体,梅毒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性疾病,可影响全身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输血前必须进行TP-Ab检测,如果TP-Ab阳性,则不能进行输血。
5. 狂犬病毒抗体(RV-Ab):RV-Ab检测对于多次输血的受血者非常重要,如果RV-Ab 阳性,意味着受血者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狂犬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输血前必须进行RV-Ab检测,确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6. 西尼罗河病毒抗体(WNV-Ab):WNV-Ab阳性表示受血者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这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病毒,可导致人类、马、鸟等动物感染,而且有时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输血前必须进行WNV-Ab检测,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8. 常规细菌培养:常规细菌培养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细菌的存在并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人源性抗HBsAg单链Fab基因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
IS 10 8 3 S N 0 7— 78细 胞 与 分 子 免疫 学 杂 志 ( hnJC l M l m n12 Q ( ) C i el o I muo)(鱼! !
・
论著 ・
文章 编号 :10 8 3 ( 0 6 0 — 0 1 0 0 7— 7 8 2 0 ) 1 0 7 — 3
ie r g i ce c n e h oo y C l g ,Jn n Un v ri , n e i ,Lf S in e a d T c n lg o l e ia i e s y n e e t
Gu n z u, 51 63 Re e r Ce e o I fci u Die s s, a g ho 0 2; s ach ntr f ne to s sae 45 t s tlo 8 h Ho pi fPLA ,Gu g h u 51 60 a an z o 0 2,Chia n
T e h ma n i h u n a t HBs i ge c an Fa e e wa b a n d — Ag sn l h i b g n s o t i e b v l p n P y o er i b. a d t e H a d h is o a n
纯 度达 9 .% 的重 组 单 链 Fb 78 a 。经 直 接 E IA 测 定 的 结 果 显 LS 示 ,重 组 单 链 Fb具 有 较 好 的 结 合 H s g的 活 性 。 结 论 : a BA 通 过 重叠 P R构 建 的融 合 单 链 Fb基 因 ,可 成 功 地 在 毕 赤 酵 母 C a 中 获得 分 泌 型 表 达 ,表达 产 物 具 有较 好 的结 合 H s g的活 性 。 BA [ 键 词 ] H sg 单 链 Fb 关 BA ; a ;毕 赤 酵母 [ 图分 类 号 ] R 7 . 1 中 33 2 [ 献标识码 ] A 文
术前三抗检查报单
术前三抗检查报单
乙肝抗体是人体在乙型肝炎病毒刺激后的产物。
用来提示机体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抗体主要分为三种抗体:表面抗体(抗-HBs)、E 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
1、抗-HBs指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后所产生的抗体,它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它能去除掉乙肝病毒的感染力,进而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袭击。
2、抗-HBe指的是乙肝病毒e抗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抗体,它一般是在提示乙肝病毒正复制的HBeAg消失后才出现的,如果它阳性,说明大多数乙肝病毒的复制已经停止,随后病情会由活动变为静止。
3、抗-HBc这是乙肝核心抗原(HBCAg)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抗体。
它与抗-HBs和抗-HBe都不一样。
它的阳性提示感染过或新近正感染乙肝病毒。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乙肝抗体就是乙肝表面抗体,也就是保护性抗体,能有效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危害。
最主要的获得方式是乙肝疫苗接种。
所以,三种乙肝抗体分别有不同意义,临床上一般通过检测乙肝五项等,来综合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输血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补充失血和纠正贫血。
但是,输血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中感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不良事件。
为了减少输血的感染风险,医生们通常在输血前进行多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性的重要病毒之一,HB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性血清学指标,是血液中HBV感染的最早同时也最常见的表现。
检测HBsAg可保证输血前没有携带HBV感染。
HBsAb是人体对HBV抗体的反应,临床意义在于:有称之为保护性抗体的功能,正常人血液中均有这种抗体,表明自身免疫针对HBV病毒的抵抗力已经形成,可以预防再次感染HBV。
HBcAb是HBV采血后形成的第一个标志性抗体,是乙肝感染者一直存在的唯一抗体,可以证明病毒是否进入过体内,HBcAb检测对于判断HBV感染的种类非常重要。
4. 乙肝核心突触蛋白抗体(anti-HBcIgM):anti-HBcIgM是HBV急性感染时产生的抗体,用于急性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判断。
5. 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丙肝是由HCV引起的肝炎,在世界范围内感染人数高达2300万以上。
检测Anti-HCV 可以有效地筛查携带HCV的人群,避免把带病毒的血液输给收到输血治疗的患者。
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毒,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人群十分重要的检查项目,检测Anti-HIV可以避免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血液输给收治医院的病人。
7. 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该病在临床诊断中比较常见,检测TPAb 可以筛查出梅毒感染者。
8. 献血者自愿告知:除以上7项检测外,献血者自愿告知也十分重要,有关于旅居码头区域的信息、排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方面的关于过敏的信息、有无慢性病、在近期是否生病等等问题都需要献血者自愿在告知的时候进行说明。
抗-hbs检验项目
抗-hbs检验项目
抗-HBs检验项目是用来检测人体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
面抗原(HBsAg)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
抗-HBs检验项目通常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种方式。
定性检测是用于判断血液中是否存在抗-HBs抗体。
如果检测
结果为阳性,表示该人体内存在抗-HBs抗体,说明已经对乙
肝病毒表面抗原产生了免疫反应,一般认为是具有持续免疫保护力的。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表示该人体内不存在抗-HBs
抗体,可能是尚未感染乙肝病毒或曾感染但免疫力下降。
定量检测是用来测量血液中抗-HBs抗体的浓度。
通过定量检
测可以了解抗体的具体浓度,从而确定是否具有免疫保护力。
一般认为抗-HBs抗体浓度大于10mIU/mL时,具有持续免疫
保护力;抗体浓度小于10mIU/mL时,可能需要进行疫苗增强免疫。
抗-HBs检验是乙肝疫苗接种后进行的检测项目之一,也可以
用于了解个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情况。
该检测项目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已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曾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接受肝移植或血液透析的人群、医务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群。
正常乙肝五项标准值
正常乙肝五项标准值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乙肝五项标准值的正常范围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乙肝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正常乙肝五项标准值是指乙肝病毒携带者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时,五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正常乙肝五项标准值的相关知识。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早期标志。
正常情况下,HBsAg检测结果为阴性,即未检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个体已经感染乙肝病毒。
2.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的免疫抗体,通常是在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
正常情况下,anti-HBs检测结果为阳性,即表示个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反应。
这意味着个体对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标志性蛋白,其检测结果可以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
正常情况下,HBeAg检测结果为阴性,即未检出乙肝病毒e抗原。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个体病毒活跃度高,需要密切关注。
4. 乙肝病毒e抗体(anti-HBe)。
乙肝病毒e抗体是人体对乙肝病毒e抗原产生的免疫抗体,通常是在病毒复制减弱或停止后产生。
正常情况下,anti-HBe检测结果为阳性,即表示个体对乙肝病毒e抗原产生了免疫反应。
这意味着个体的病毒复制活跃度已经减弱。
5.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人体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产生的免疫抗体,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性抗体。
正常情况下,anti-HBc检测结果为阳性,即表示个体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产生了免疫反应。
这意味着个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时,以上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将对个体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
正常乙肝五项标准值的范围是指这五项指标在健康人群中的正常范围。
了解正常乙肝五项标准值的范围,可以帮助个体及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HbsAg简介
HbsAg简介HbsAg是1963年由Blumberg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首先发现的,故开始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即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说的“奥抗”,后又被称为肝炎相关抗原(HAA),1974年被正式定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实际上就是一项肝炎病毒的外壳部分。
在血清中查到它的时候,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含有病毒颗粒,因此并不能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以及传染性强弱、预后等问题。
目前血清HbsAg阳性仅仅作为HBV感染的标志。
HbsAg一般在乙肝患者转氨酶(ALT)升高前2~8周的血清中出现。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HbsAg的滴度可逐步降低;当患者血中出现抗HBs时,HbsAg可消失。
由此可见,HbsAg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临床发现,一部分患者HbsAg在血清中可持续存在,原因可能是编码HbsAg的病毒基因与患者的肝细胞DNA进行了整合。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HBV已从人体内消除,肝细胞仍能不断地复制HbsAg。
HBV感染后,大部分人没有临床表现,但在血中可检出HbsAg。
这类人通常被称为HbsAg携带者,也叫健康携带者。
我国健康携带者的人数超过1亿。
其中,大部分可持续携带HbsAg数年、数十年,甚至终生携带而无临床症状;小部分人在平衡被打破后,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
人感染HBV后,绝大多数外周血中会出现HbsAg,一般含量在5ng600μg/ml。
据文献报道,献血员中发现的HbsAg携带者最低含量为0.2ng/ml,含量高者可达2000μg/ml以上。
但也有少部分HBV感染者血清HbsAg测定为阴性,如暴发性乙型肝炎、HBV基因发生变异者等。
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由于肝细胞以合成HbsAg为主,很少或不合成HbsAg,因而外周血中也可能无HbsAg。
人自然感染HBV或注射了HbsAg疫苗后,机体可产生抗HBs。
但如果病毒的有关基因发生了变异,机体所产生的机体对变异株便没有作用,感染者血清中可同时出现HbsAg和抗HBs。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是确保血液安全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这些检测可以确定供血者是否携带有传染性的病原体,以防止输血过程中由于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下面将介绍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乙肝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血液传播病毒,输血前检测供血者的HBsAg水平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阳性结果可能意味着供血者携带乙肝病毒,因此这批血液不能用于输血。
2.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anti-HBc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常见标志物,尽管携带者通常没有症状,但也可以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受血者。
这一检测项目的目的是排除携带者的血液,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5.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anti-TP)检测: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但也可以通过输血传播。
输血前的anti-TP检测可以确定供血者是否感染了梅毒,从而排除携带感染的血液。
6. 细菌标本培养:细菌感染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因此输血前进行的细菌标本培养可以排除供血者是否存在潜在的细菌感染。
8. 寄生虫检测:某些区域可能存在血液传播的寄生虫感染,而输血前的寄生虫检测可以排除供血者是否感染了寄生虫,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步骤。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排除供血者是否感染了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结核病等病原体,以及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
这可以减少输血过程中潜在的感染风险,保护受血者的健康。
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全长抗体库的构建及抗HBsAg抗体的筛选
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全长抗体库的构建及抗HBsAg抗体的筛选抗体是人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机体提供有效的免疫防护。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工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制剂在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先后经历了杂交瘤技术、抗体库技术、抗体展示及筛选技术等多个发展阶段。
杂交瘤技术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问世标志着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出现。
基于杂交瘤技术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抗原,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但由于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体是鼠源性抗体,应用于人体内进行疾病治疗时常存在诱发人抗鼠抗体反应(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HAMA)的风险,安全性较差。
随后,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来源于杂交瘤的鼠源抗体进行了改造,获得了较低免疫原性的人-鼠嵌合抗体和重构抗体。
人-鼠嵌合抗体基本未改变亲本鼠源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同时大大降低了抗体的免疫原性。
但由于人-鼠嵌合抗体中仍存在约1/3的鼠源成分,故仍有诱发HAMA反应的风险。
重构抗体仅含有约占全长抗体10%的鼠源互补决定区基因序列,能够进一步降低HAMA反应发生的机率。
但由于抗体的骨架区发生了变化,重构抗体的亲和力常常低于人-鼠嵌合抗体。
抗体库及抗体展示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能够直接筛选获得全人源序列的单克隆抗体,使得HAMA反应得以避免。
但当前常用的噬菌体展示、酵母展示等技术仅可用于筛选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 Fab)或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等小分子抗体,无法展示并筛选全长抗体;而可展示全长抗体的大肠杆菌展示技术的宿主为原核细胞,其在表达蛋白过程中选择的密码子与真核细胞不同,故用大肠杆菌展示技术筛选获得的全长抗体不一定能在哺乳动物生产系统中获得高表达。
因此,需要开发可展示全长抗体的真核展示系统。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摘要】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为肝炎病毒,目前已明确的肝炎病毒有,5种,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
除HBV为双链DNA病毒外,其余均为单链RNA病毒。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以HAV、HBV、HCV的感染更为突出。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根据各种肝炎病毒有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能准确地进行病毒性肝炎的分型。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一)甲型肝炎病毒IgM、IgG抗体(抗-HAV IgM、抗-HAIgG)目前主要通过ELISA检测抗-HAV IgM和抗-HAV IgG两种血清标志物对甲型肝炎进行病原学的检测。
在甲型肝炎感染的早期(发病后几天)血清中即可出现抗-HAV IgM,滴度很快升至峰值并持续2~4周,发病后1~2个月滴度和阳性率下降,于3~6个月消失。
因此,抗-HAV IgM阳性,尤其是滴度较高时(>103),常表明急性HAV感染或复发。
抗-HAV IgG出现较抗-HAV IgM稍晚,几乎可终身存在,抗-HAV IgG抗体阳性,则表示过去曾受过HAV 感染,但体内已无HAV,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用于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的流行病学调查。
(二)甲型肝炎抗原(HAV-Ag)在粪便或肝组织中检测到HAV-Ag可作为急性甲肝的证据,但检测不到HAV-Ag也不能排除感染甲肝的可能性,因为HAV-Ag的排出期很短,而且通常只在潜伏晚期。
发病前1~2周内,感染者可通过常规粪便检测HAV-Ag而被发现。
此时尚未出现ALT/AST升高,也未出现抗甲肝抗体。
早期发现对于预防治疗很重要(在接触者中给予免疫球蛋白预防)。
粪便中HAV-Ag排泄的持续时间与传染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很好。
如果粪便HAV-Ag阴性,那么特殊的卫生措施,例如粪便消毒或隔离患者,就势在必行。
hbsag原理
hbsag原理
HBsAg 是乙肝表面抗原的缩写,是乙肝病毒(HBV)外膜蛋白的一部分。
HBsAg 的检测原理基于免疫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抗体结合:首先,将待测样本与含有抗-HBsAg 抗体的试剂混合。
抗-HBsAg 抗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 HBsAg。
2.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当 HBsAg 存在于样本中时,它会与抗-HBsAg 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3. 检测信号: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
这些方法利用标记物(如酶或荧光染料)与抗体结合,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时,标记物会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4. 结果判读:根据检测信号的强度,可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 HBsAg。
通常,检测结果会以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表示,如阴性、阳性或 HBsAg 的浓度。
HBsAg 的检测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HBsAg 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乙肝病毒的感染,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HBsAg 检测的准确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试剂质量、检测技术和样本处理等。
hbsag的名词解释
hbsag的名词解释HBsA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键指标之一。
它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宿主体内产生的外表面抗原,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全球有数十亿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数百万人每年死于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病。
HBsAg可以通过血液、体液等传播途径进入人体,进而感染肝细胞并复制病毒。
感染者的体液中,尤其是血液、精液和乳汁中含有大量HBsAg,这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感染者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会产生抗体去对抗HBsAg,此时病毒数量减少,但在某些患者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病毒可以重新复制并造成病情恶化。
HBsAg检测是乙型肝炎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确定感染者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
HBsAg阳性意味着感染者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HBsAg检测还对于乙型肝炎的疫苗接种和感染过程的追踪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型肝炎疫苗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BsAg的感染,减少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于HBsAg阳性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并接受乙型肝炎的治疗。
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干预治疗两种。
抗病毒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降低血清中HBsAg水平,从而预防病情进展和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干预治疗则是通过改善肝脏的功能、肝细胞再生和免疫功能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尽管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乙型肝炎的防治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广泛,使得疫苗接种、严格的卫生措施和个人防护成为阻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此外,乙型肝炎的患者也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虽然本文主要阐述了HBsAg的名词解释,但可见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hbsag名词解释
hbsag名词解释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外合成,并与肝脏细胞表面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构复杂的多肽链。
它是HBV病毒的一种重要的表面抗原,可以在HBV感染者的血液和肝脏中检测出来,是医学上HBV感染的常用标志物。
HBsAg是一种多肽链抗原,其重要性在于,它的存在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BV病毒,甚至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
依据HBsAg分布来判断患者病毒感染状况,有助于正确诊断HBV感染者,提示抗病毒治疗的初始剂量和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hbsag一般分为两种,即急性期hbsag和慢性期hbsag,当人体感染HBV病毒后,HBV的血清蛋白会开始在体内聚集,开始合成hbsag,而hbsag的合成正是HBV病毒感染的第一个可检测出来的阶段,并伴随着HBV病毒DNA及其他血清蛋白。
当HBV病毒感染发展到急性期时,hbsag开始大量分布,它的含量一般在每个凝血单位(uL)血液中可达到数万个及以上。
当HBV感染状态从急性期发展到慢性期时,hbsag 的含量便明显减少,这是由于多数肝细胞受到损伤或被消灭,HBV病毒及其表面抗原也在不断的减少。
检测hbsag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免疫印迹技术(ELISA)、血清抗原快速检测(RAPID)、融合增强免疫吸附试验(FEIA)、表面活性毒素抑制实验(SAT)、血清活性实验等。
其中,ELISA技术是检测HBsAg 含量的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检测轻到中度的HBsAg,表现出高的准确性,大部分检测结果可在1至2小时内收到,有助于诊断HBV感染。
总之,HBsAg是HBV感染的重要抗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受到HBV的感染以及HBV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因此,对HBsAg 有充分的了解,对检测HBsAg进行正确的选择,对抗病毒治疗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于控制和治疗HBV感染都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抗HBsAg单链抗体
作者:孟艳玲,温伟红,薛茜,贾林涛,鲍炜,刘家云,任君琳,薛采芳,李英辉,王成济,杨安钢
【关键词】肝炎表面抗原
Gene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human antiHBsAg singlechain FvTat fusion protein in E. coli
【Abstract】 AIM: To construct a fusion gene of human antiHBsAg ScFvTat and to analyze the binding activity and internalization of ScFvTat fusion protein after its expression in E. coli. METHODS: Two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ere designed and used to amplify the ScFv gene. The construction was cloned into expression vector pTATHA containing the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Tat. The expressed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 and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binding specificity of the ScFvTat fusion protein was confirmed by indirect ELISA and specific internalization of the ScFvTat fusion protein was confirm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staining after the purified protein was incubated with HBsAg
positive or 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RESULTS: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digestion and DNA sequencing proved that ScFv gene was correctly cloned into expression vector.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ScFvTat fusion prote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E. coli BL21. Indirect ELISA and competition inhibition ELISA confirmed that the expression products had antigen specific binding activity. ScFvTat fusion protein was specifically internalized into HBsAg 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CONCLUSION: The antiHBsAg ScFvTat fusion protein expressed in E. coli can specifically internalize into HBsAg 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Keywords】 single chain antibody;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internalization; genes, Tat
【摘要】目的:构建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蛋白转导结构域(ScFvTat)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分析ScFvTat 融合蛋白的活性及内化情况. 方法:设计引物扩增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入含有蛋白转导结构域Tat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TATHA,在大肠杆菌BL2l(DE3)LysS内诱导融合蛋白表达. 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用亲和层析柱纯化. 间接ELISA和
ELISA竞争抑制实验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亲和活性,将纯化蛋白与HBsAg阳性或阴性肝癌细胞共孵育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ScFvTat融合蛋白的结合及内化情况. 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人抗HBsAg单链抗体Tat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表达,表达的ScFvTat融合蛋白具有与HBsAg结合的活性,并且能够特异性内化入HBsAg阳性肝癌细胞. 结论:单链抗体与Tat蛋白转导结构域融合后,实现了ScFvTat融合蛋白的特异性内化,为该单链抗体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单链抗体;肝炎表面抗原,乙型;内化;基因,Tat
0引言
单链抗体(ScFv)及其与效应分子的融合体能否高效地内化入细胞对于其应用非常关键. Tat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能高效穿膜的短肽[1,2],它能将携带的多肽、蛋白质、DNA及治疗性药物等导入几乎所有的组织和细胞,甚至可以通过血脑屏障[3]. Tat融合蛋白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效的运载工具. 我们将前期实验中获得的一株ScFv[4]与Tat短肽融合,将其改造成穿膜抗体(Transbody)[5],在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后,对ScFvTat融合蛋白的亲和活性以及内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应用该ScFv靶向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