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1《文言文两则》姓名: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一、课前延伸▲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在课本上标注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想深入了解的问题。
2.搜集有关文言文和孔子孟子的资料。
3、拓展阅读《精卫填海》★方法步骤课前自由预习,能和同伴互助解决的问题就同伴讨论解决。
(完成好的小组加1颗星)。
二、激情导入1.了解文言文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导入文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法指导三、检查预习▲学习目标:汇报交流预习收获,互相帮助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梳理出本小组的疑难问题。
★方法步骤1、小组内互相交流预习收获和能解决的问题;2、梳理出本小组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能提出较高质量问题的小组和同学奖励1颗星,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加1颗星)。
过程1、指名读课文2、老师范读3、学生自读、齐读4、理解课题三、合作探究▲学习目标: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对重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分析。
★方法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加1颗星)。
※先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一)默读课文,思考:思考:1、结合注释,想一想每一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二).小组长安排组员按照由1号到4号的顺序,每人选择一处感受最深的句子先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三).小组成员共同推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三、精讲点拨1.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当地补充、点拨,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有感情的朗读。
四、巩固拓展▲学习目标:1.检测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3、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概括文章的主旨。
4、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如“之”“而”“以”等。
(2)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2、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文意,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篇章。
(2)对文言文作品进行赏析和评价,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归纳法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3、翻译法通过翻译文言文句子,提高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理解能力。
4、比较法将不同的文言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
四、知识储备(一)实词实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众多,需要我们重点积累。
1、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如“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男子的配偶。
2、一词多义例如“兵”,可以指兵器、士兵、军队等。
3、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意为驻军。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和表达上起着重要作用。
1、常见的虚词“之”“而”“以”“于”“其”等。
2、虚词的用法“之”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标志有“……者,……也”“……,……也”等。
2、被动句“于”“为”“见”等常用来表示被动。
3、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五、阅读技巧(一)结合注释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充分利用注释,帮助理解文中的生僻字词和疑难语句。
(二)理清思路先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层次。
(三)联系上下文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词义和理解文意。
六、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文言文原文(二)题目设置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文言文阅读说课导学案
文言文阅读说课导学案一、说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文言文阅读。
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句式结构、词语用法等;-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分析句子结构、猜测词义等;- 熟悉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独立阅读能力。
- 解读古代词汇和文言文的长句结构;-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推理和思考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用一段文言文短文或古诗唐诗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教学环节(3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包括句式结构、词语用法等。
解读古代词汇和文言文的长句结构,并通过例句进行讲解和讨论。
同时,提供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如分析句子结构、猜测词义等。
3. 实践活动(4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
分发文言文短文或古诗唐诗,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提醒学生关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和技巧。
五、说教学手段和学时安排-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投影仪或电脑教学软件呈现文言文短文或古诗唐诗的内容;-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解读文言文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理解和思考。
学时安排:- 导入:10分钟;- 教学环节:30分钟;- 实践活动:40分钟;- 总结归纳:10分钟。
六、说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教学资源:- 文言文短文或古诗唐诗;- 投影仪或电脑教学软件。
六年级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六年级文言文两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文言文两则。
2、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3、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说出重点词句的意思。
2、难点(1)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2)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方法。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味。
2、注释法结合文中的注释,理解字词和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3、讨论法小组合作,交流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归纳法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文言文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六年级文言文两则,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两则,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再次朗读,同桌互相纠正读音和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认读。
2、教师强调重点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如“援”“缴”“弗”等。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理解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互相讨论不懂的问题,尝试解决。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和讲解。
(五)体会道理1、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则文言文分别蕴含了什么道理?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文言文,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2、推荐阅读其他经典的文言文,如《论语》《孟子》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七)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字词、文意理解、蕴含的道理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自学导学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自学导学案2.能够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认识部分文言现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部分自己能够认识的文言句式等)3.理解文章内容,认识文中的人物形象、经文章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学习重点:1.能够掌握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学习形式:小组合作、自学自探阅读材料:梁君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 (选自《新序》)◎梁君:魏国国君。
◎彀弓:“彀”读“gòu”拉满弓弩。
◎骇:害怕。
◎御:驾车的人。
◎抚:按。
◎忿然作色:气愤得变了脸色。
◎与:助。
◎卜:占卜,古时迷信话。
◎必以人祠:必须用人来祭祀,即杀人做祭品。
祠,祭祀。
◎寡人:自己。
◎援:拉。
◎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本文选自:《新序》,由西汉刘向撰。
一、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对课文文义的疏通。
把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来解决二、请将重要词语的解释及你所发现的文言现象写在下面1.文中重要词语的解释:‘必以人祠,乃雨.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今.必使吾以人祠...吾所以..求雨者...,乃且雨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2.文中的文言现象及其他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三、读完文章,你觉得文中的梁君和公孙袭各是怎样的人?能够从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来?四、“无描写不人物”,这是很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古文阅读导学案《文言文阅读》技巧
古文阅读导学案《文言文阅读》技巧一、背景介绍古文阅读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阅读古文时,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技巧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古代特色。
学生在阅读时应理解以下特点:(1)用字奇特:古人运用的词汇和用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需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2)句法复杂:句子结构复杂,缺乏直接表达,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测。
(3)修辞手法独特: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常见于文言文中。
2. 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在阅读古文之前,可以先浏览全文,了解大致内容和结构框架。
将全文分为若干段落,并粗略猜测各段意思,对整体把握有助于后续具体理解。
3. 理解关键句和重要词语在古文中,关键句和重要词语往往起到连接和推动文章逻辑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标注、概括和总结的方式,找出并理解这些关键句和重要词语,从而把握文意。
4. 推测上下文语义古文中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推测出词义。
具体方法包括:根据前后文语境猜测词义、通过相似语境对比理解词义、借助其他语句推测词语意义等。
5. 辨析古文的省略和隐晦古文中经常使用省略和隐晦的表达方式,学生需要通过上下文和逻辑关系的推测来填补信息缺失,还原完整的句义。
6. 注重词语的独特用法古文中有许多词语的用法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需要留意并仔细分析这些词语的特殊用法,以确保对文意的准确理解。
7. 关注修辞手法对文义的影响古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学生需要注意这些修辞手法对于文义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图。
8. 针对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阅读在做古文阅读题时,学生应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可以在第一遍阅读时,注重整体理解;第二遍时,重点关注题目所涉及的部分,以提高解题效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得于课内,用于课外——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考什么【研读说明,有的放矢】《2013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1.理解 B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怎么考【典型例题,考点梳理】▊2012.临沂市考试样卷(一)③(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④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⑤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①②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 .——节选自《明史? 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翼日:第二天。
?翼?同?翌?。
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
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
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
类似于?怎么,哪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1)悉召廷臣诘责 (2)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①坐客为谁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 ①濂具以实对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信心专心用心恒心 1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C ①或指其书曰②安陵君其许寡人..D ①彼尽忠于陛下耳②舜发于畎亩之中..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课外文言文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外文言文题型,掌握答题技巧【知识衔接】:梳理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而、以、之、其、则等【方法指导】一、分析标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同学们要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刘宣苦读成才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③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④,发解及第⑤......。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⑥主试,讶⑦其文,谓⑧必⑨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
②刘公宣:即刘宣。
③为(卫使畜马):替。
④未几:不久,不一会儿。
⑤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
发解,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成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
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⑥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⑦讶(其文):感到惊奇。
⑧谓:说。
⑨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定。
二、结合注释速读课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同学们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跳过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三、对症下药,仔细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一)、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虚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根据老师归纳总结的常用用法来解答。
1、迁移法例1:去.韩而归《岳阳楼记》:去.国怀乡例2:士卒亡者过半矣《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2、组词法例:素悍勇而轻.齐轻视,看轻(形容词作动词)唯与外弟萧琛善.友善,友好3、结构、读音、字形分析法例1: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向西行军例2:再如:束.断书崩名词,捆书的(木板)4、考虑活用:例1:晋侯觞.客于柳溪“觞”活用为“宴请”。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阳山县杜步中学唐银成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归类整理,加强识记一、思考与讨论:平时你们是怎样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呢?请大家一起来分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吧!二、教师点拨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明确课内文言文阅读考纲并点拨高分突破策略:归类整理,加强识记(一)文言词的解释【复习策略】对每篇文言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字多义、词类活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并加强识记。
【解题方法】根据上下文内容,凭借记忆完成本题。
(二)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复习策略】采取逐篇过关,全面掌握中考文言文篇目中的所有重点语句的翻译。
(三)内容理解问答题或选择题【复习策略】内容理解题主要考查:一是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二是对文章手法艺术特色的分析;三是对文章具体语句的赏析。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我们要对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志向抱负及写作特色都要全面地掌握。
三、以《孙权劝学》为例对课文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法示范:(一)重点字词解释1、权谓(告诉)吕蒙2、卿今当涂掌事( 当权、当道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借口 ) 4、孤( 古时王侯的自称)岂欲卿治经为博士(研究儒家经典) 邪 5、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 6、见往事耳(了解,知道 ) 7、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 8、及( 到了……的时候 )鲁肃过( 到 )寻阳9、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 10、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1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事物)(二)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三)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 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 学位的最高一级。
2、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 历史; 今义: 过去的事情(四)一字多义1、见见往事耳(了解,知道)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识别)(五)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
《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特殊结构。
2.掌握《文言文二则》中的古文阅读技巧。
3.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特殊结构。
2.理解《文言文二则》中的古文语言。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谈论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进修《文言文二则》
让学生阅读《文言文二则》,了解其中的古文语言和结构。
3.分析句子
请学生分析《文言文二则》中的句子结构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古文的含义。
4.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二则》中的主题和思想,增进他们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
5.练习
让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6.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重要性和进修方法。
四、作业安置
1.阅读《文言文二则》,理解古文语言和结构。
2.写一篇短文,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文言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学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学案初中课外文言文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学重点、难点:1、有针对性地掌握答题技巧2、了解课外文言文题型本章知识网络:知识点: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文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课外文言文呢?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遇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例如:《教学相长》、《吕蒙正雅量》、《任末好学勤记》等等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同学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陶母拒鱼”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可以猜想得到此文主要是赞颂陶母对子女有爱心,并且明达事理,对子女要求严格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同学们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跳过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例如:《子罕说宝》中的“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中的“请死”,注释给出的解释是“请求免于死难”这样就使文意顺通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1)由形猜义: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占很大比例对很多不认识的字,可以由形推知其义,象形看它像什么,指事看它指在哪里,会意看它如何组合,形声看它是何形旁往往可以看出奥妙如:“冀得一归觐”,这“觐”字冷僻,但从“见”旁,可推断与“看”有关,借助前后文,可知是“拜见父母”之意(2)考虑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最常见的语法现象,必须把所学的语法知识灵活运用如《射说》,劈头一句:“晋侯觞客于柳溪”“晋侯”是名词,“觞”即酒杯,是名词,“客”也是名词,不可能三个名词排在一起这时必须考虑其中一个是活用果然,“觞”活用为“宴请”再有“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其中“烛”字活用为“点着灯”活用有大致的规律,如名词后面跟名词,名词后面跟介词等,要细心体会(3)循声得义:古代字少,常常借用,遇到活用仍不能解的句子,就要考虑是否通假了如:“碎首折支也幸矣”句,其中“支”即肢又如“会昭帝崩,亡子”,“亡”通“无”“两主命县于足下”,“县”通“悬”(4)按位推断:古文多排比、对偶、反复等整句,这些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应位置的词,意义常相同、相似或者相反、相对如《屈原列传》中“忠不必以,贤不必用”,“以”与“用”相同,即“被任用”《雷州盗记》中有一难句:“括其群之藏若赀而逸”,“若赀”难解,但看上文有“括其藏与群人之资以逸”,就可以断定,“若”同“与”,“赀”同“资”句子大意是:“收刮老百姓的珍藏和资产逃走”(5)瞻前顾后:古人用词尚简,常有同词异义、异词同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等现象必须瞻前顾后,方能确定此处确切含义如“仲房丧志归家”,其中“丧志”便不能望文生义解释为“丧失意志”,而应解释为“失意、失望”(6)常理判断:常理常识是判断的基础,若解释违反了常理,就应另行考虑如考“投亲不值”的“值”字,若释为“价值”、“值得”,就违反常理,应译为“相遇”方才稳当、通顺此外,还应死记一些常用词语(请同学们阅读附录中老师归纳总结的初中常用课外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纸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实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4、分析材料题在答这一类题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材料(文段)、题目要求、尾注三者均不可偏废阅读时不要在个别词语上纠缠,在初步了解、整体把握文意后再细读题目,充分分析题目中关于文段理解的信息,最后细读材料,从高屋建瓴的角度上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加以概括即可如20xx年浙江温州中考卷: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材料内核的能力依方抓药,知其大意后细加梳理,再化零为整就不难得出答案: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5、拓展延伸题此类题设题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之分析、评价,能够认同和吸纳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内化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洞悉这一出发点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如出自《书林纪事》:从文征明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这段讲述文征明习字的故事,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不怕麻烦,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美好所以抓住了这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来答就可以了如:学习文征明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当然,所有的招数并非是孤立的,应试时如能综合使用,灵活变通,自可稳操胜券!。
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教案
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词汇量和语感。
3. 通过阅读文言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断句、实词理解、虚词辨析等。
2. 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3. 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4. 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分析文言文词汇和语义。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分析文言文词汇和语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简短的文言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解读。
4. 讨论: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
2. 网络资源:古代文学作品、文言文阅读技巧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和相关图像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和语义的理解,文言文句式的分析,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八、教学计划:1. 第一周: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第二周: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3. 第三周: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4. 第四周: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5. 第五周:综合练习和复习。
九、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导学案 人教版 学案
某某省某某县高中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导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结合课本所学,完成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加强踩分点意识,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学习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文言文阅读(2012某某卷)(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透彻。
司徒掾贲嵩有清操,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弱冠,袭父爵武城侯。
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
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
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
顗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能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
”固辞不受。
帝诏不许。
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
”对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顗宽裕友爱。
弟嵩尝醉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烛投之。
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王导甚重之,顗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及王敦构逆,温峤谓顗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曰:“君少未更事。
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既而王师败绩,顗奉诏诣敦,敦曰:“卿负我!”顗曰:“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
”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导学案文言文两则导学案一、《隐居》1. 导入: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古文,它的名字叫做《隐居》。
作为一篇古文,它使用了古代的语言形式,所以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隐居》,学生能够理解古人对隐居的看法,了解古代文人士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用现代语言表达出自己对隐居的理解。
3. 导学过程:(1)首先,师生一起阅读《隐居》,师生共同探讨古人对隐居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用句和用词。
(2)然后,师生讨论古人为什么认为隐居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文中的表达方式,说出自己的看法。
(3)最后,师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们用现代语言重新描绘《隐居》中古人对隐居的理解,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4. 拓展任务:学生可以收集一些有关隐居的古代故事,并和同学分享。
同时,可以尝试用现代语言写一篇关于自己对隐居的理解的文章。
二、《竹石》1.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文是《竹石》。
这篇文章描写了竹子和石头的特点,同学们念念竹子柔和而坚韧的性格,石头迥异于竹子的坚硬和固执。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竹石》,学生能够理解古人对竹子和石头的评价,并能够用现代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自然之物的感受。
3. 导学过程:(1)首先,师生一起阅读《竹石》,了解古人对竹石的评价,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竹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然后,师生一起探讨古人为什么把竹子和石头作为思考的对象。
学生可以结合文中的表达方式,说出自己的看法。
(3)最后,师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们用现代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自然之物的感受,并写一篇关于竹子或石头的文章。
4. 拓展任务:学生们可以观察身边的自然事物,比如花草树木、湖泊山川等,并用现代语言描绘它们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五、导学案:文言文两则《隐居》导学目标:通过学习《隐居》,学生能够理解古人对隐居的看法,了解古代文人士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用现代语言表达出自己对隐居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文言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导读】《游子吟》是唐代李之仪所作的一首抒情诗。
诗是通过描写一位母亲为儿子准备出行的细节,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首句以“慈母手中线”开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场景,透露出母亲慈爱的情感。
接着,诗人又写道“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母亲的牵挂和心系。
最后一句则点明了这种母爱的感人之处,是由几句简单朴实的诗句所组成,表达了对母爱的敬仰和赞美。
通过阅读这篇文言诗,可以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深沉之处。
同时也可以从中体悟到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文学特点】《游子吟》是一首抒情诗,通过诗人的朴素语言、质朴的表述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整首诗描写的是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场景,寓意是在母亲的爱护下,游子能够平安归来,并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亲情的真谛。
诗的意境简洁、清新,赞美之情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另外,诗中的表述手法也十分精妙,文学特点凸显。
例如,诗中重复出现的“迟迟”二字,不仅增强了母爱的担忧之情,更是交代了留恋之情,入木三分。
山中有句话:“重复是诗歌的灵魂”,《游子吟》的成功之处在于凭借着一些轻唱般的重复手法(例如“迟迟归”),引领着读者彻底陶醉在诗的美丽之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诗中含有不少贴近人心的意象和感人肺腑的思想,例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诗用一种简洁清晰的形象,勾勒出母亲慈爱关切之情;“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雕刻出一种“见微知著”的大爱之情,把母亲深情浓厚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些意象和思想的贴切性和感召力,使得《游子吟》成为一首耐人寻味的好诗。
【文化价值】《游子吟》虽然只是一首短小精干的抒情诗,却通过它所表现的母爱情结,传达出许多有益的文化价值。
第一,赞美母爱,传递正能量。
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母爱已成为一种公认的伦理道德。
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自信心。
2. 通过阅读课外文言文,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学素养。
3. 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4.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文言文片段。
2.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文言文内容。
4. 结合现实生活,体会文言文的价值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文言文的美。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课外文言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文言文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4. 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安排1. 课前:教师精选课外文言文片段,设计教学方案,准备相关资料。
2. 课中: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分析文意,讨论交流。
3.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文言文。
六、教学案例案例一:《岳阳楼记》节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并解读文本。
3. 通过对比现代文翻译,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观点和情感,讨论作者的抱负和理想。
4.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比现代文翻译,探讨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5. 课堂小结,强调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案例案例二:《孟子·告子下》节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孟子·告子下》的核心思想,把握孟子的辩证法。
《 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1《文言文两则》导学案年级:六年级姓名:指导教师: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难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孔子、孟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1] (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3]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3]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温馨提示:认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难以理解的词语。
难读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1、我会读。
惟缴汝学弈鸿鹄盘盂专心致志沧沧凉凉2、我知道。
1、《学弈》选自,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孟子》记录了孟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此书中著有许多寓言和民间故事。
“辩日”是指。
一个小孩的理由是,另一个小孩的理由是。
4、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疑问一:疑问二: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合作探究】阅读提示:a、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认真体会一下,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22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导学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书戴嵩画牛》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并且熟读成诵;2.通过情境中的品读与想象,体会杜处士与牧童的人物特点,并能以不同的角色讲述这个故事,领悟苏轼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3.围绕戴嵩真的画错了吗,展开思辨性学习,培养质疑精神和辩证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1.能以不同的角色讲述这个故事,领悟苏轼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2.围绕戴嵩真的画错了吗,展开思辨性学习,培养质疑精神和辩证思维。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了解文中人物。
戴嵩:( )代画家,以擅长画( )而得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书法家、画家、美食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喜欢点评古人画作。
2.理解课题。
“书”: ;“戴嵩”: ;“画”: 。
“书戴嵩画牛”是 。
3.了解什么叫“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有关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的文字。
写在前面的叫“题”,写在后面的叫“跋”,总称“题跋”。
4.自由读《书戴嵩画牛》,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
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二、合作探究1.借助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蜀中: ;处士: ;好: ;所宝: ;数: 。
句意: 。
(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牛: ;尤: ;锦囊玉轴: 。
句意: 。
(3)“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曝: ;之: 。
拊掌: ;搐: ;股: ;今: ;乃: ;掉: ;谬: 。
暑假教学《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看视频,做笔记,突破文言文阅读的关键环节。
2.掌握快速高效提升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突破文言文阅读的关键环节,掌握快速高效提升文言文的能力。
■学时2课时■自主预习□请思考:如何快速、高效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究竟是哪些因素在阻碍你的文言阅读能力、得分?为看视频做好准备。
一、例文1:《资治通鉴·唐纪九》李大亮不献佳鹰上.遣使至凉州,都督李大亮有佳鹰,使者讽.大亮使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游而使者求鹰。
若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乃是.使非其人。
”癸卯,上谓侍臣曰:“李大亮可谓忠直。
”手诏褒美,赐以胡瓶及苟悦《汉纪》。
(1)试翻译文中加点词(4分)(2)试探讨文中隐藏的文化心理、文化背景,思考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做题心理(6分)小结:是哪些因素在阻碍你的文言阅读能力、得分?1.词汇量不够首要是实词量不过关,虚词、语法次之。
2.不熟悉文字承载的文化信息与外语阅读极为类似(词汇+文化)用现代人的心理以今度古——理解不到位、误解①背景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②古人的文化习俗、文化心理3.阅读习惯、做题心理不好“犹豫—焦躁—随意”的做题心理X“精准阅读”的能力√“依据语境,分析推理”的能力√二、例文2:2019全国卷2 《史记·商君列传》---人物传记(偏重记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新民中学刘军
一、导学目的:帮助学生把握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规律,掌握翻译技巧。
二、导学方法:讨论归纳法
三、导学流程: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者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①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②,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
【注释】①说(shuì):劝说。
②蹉跎(cuōtuó):光阴消逝。
(一)读顺文章:将文章读通读顺
1.放声、自由地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
(没把握的读音和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2.请一生读文,其他学生注意听是否读准了字音。
3.学生再自由读文,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清句读.(dòu)
盖∕学贵善思(盖:承接上文的连词,表示原因和理由,相当于“就因为”)夫∕善学者不耻下问(夫:句首发语词,表示后文展开议论)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不应∕而还走(而:用作连词,连接短语或句子,应
在而前面短暂停顿)
4.全班齐读
(三)读通文意
1.小声读文,边读边译
要求:(1)这篇文章所出现的词句,使你联想到课内我们所学的哪些句子,请批注在文章空白处。
(2)将翻译有困难的词句作上相应的记号。
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
交流一:相互补充所联想到的课内语句
交流二:不理解的地方相互探讨,将共性问题作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
交流三:关注词和句子的特殊现象
3.全班交流
4.再次齐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师生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规律
文言字词的翻译
学生归纳字词翻译的方法:
文言句子的翻译
学生谈翻译句子的原则:
(五)读懂内容
提问: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六)根据所学方法,练一练
李氏之鸠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
鸩乃食。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
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
②楹:堂屋前的柱子。
③贾(gǔ):做买卖,经商。
④十金:十两银子。
⑤绐(dài):欺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愿以十金易.焉
⑵公必欲市.我他所
⑶至贾家,则舍.之去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