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疗法(南医大)
高频电疗法
05:21
20
05:21
21
05:21
8
安全与防护
安全技术
设备安全措施 操作安全要求
辐射防护
05:21
9
设备的安全措施
1、建筑要求:治疗室的地面应是木板或铺橡皮板,
并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治疗桌、椅、床及其应是木制品 或非金属制品。空调、暖气管和上下水管远离高频电治疗 机、治疗床和椅。
2、电源要求:治疗室的各种电源开关、插座、电源
6、提高免疫力 中小剂量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机
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
7、治疗肿瘤 大剂量高频电所产生的高热有治癌作用,
特别是表浅癌肿。
05:21
7
非热效应
小剂量高频电作用人体时,组织温度不高, 没有温热感觉,但组织内仍有离子、偶极 子的高速移动,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细 胞结构改变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如白细 胞吞噬活动加强,急性化脓性炎症发展受 阻,以控制早期急性炎症。
中波 300~100m 1~3M
中波疗法
184m
1.63M
短波 100~10m 3~30M 短波疗法
22.12m 13.56M
超短波 10~1m 30~300M 超短波疗法
7.37m 40.68M
分米波 100~10cm 300~3000M 分米波疗法
69cm 433.92M
厘米波 10~1cm 3000~30000M 厘米波疗法 2.24cm 2450M
05:21
17
超短波治疗剂量
一般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每次,急性炎症5~10分钟,每 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
治疗剂量分为四级 Ⅰ级剂量:无热量,适用于急性炎症,水肿显著,血液循
高 频 电 疗 法讲解
2.电容场法:电容场法即利用电容电极间 的高频交变电场作用于局部产生生物学 效应。人体内脂肪、肌腱、韧带、骨骼 等不能导电的组织属于电介质。
• 偶极子内电荷位置移动产生位移电流,偶极子高 速旋转发生相互间的摩擦以及与周围媒质之间的 摩擦,克服介质的阻力,引起能量的损耗,这种 能量损耗发生于电介质之内称为介质损耗。
2.操作程序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不必裸露治疗部位。 使用不同电极时,操作方法不同
(1)电缆电极操作方法
• 按治疗需要将电缆电极盘绕成—定的大小形状。 • 应向同一方向盘绕电缆.以免磁场对消。 • 电缆—般绕2-3圈,不超过3-4圈。 • 各圈之间的间隔应大于电缆直径,一般为2-3cm,
以固定夹固定或垫以衬垫物(如:毡垫、棉垫等), 以免电缆过近时形成圈间电容,电流通过圈间电容 而减弱磁场强度和作用深度
脊髓炎。
禁忌症:出血倾向,恶性肿瘤,结核,妊娠,
心肺功能不全,植入心脏起搏器
目录
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
目录
概念与物理特性
1.定义:用λ =10-1m,f=30-300MHZ的超高频交流电治疗 疾病称超短波疗法。
2.物理特性:λ =7.37m f=40.08MHZ λ =6m, f=50MHZ
输出功率:200-300W(大型超短波治疗机) 40W(五官科用超短波治疗机)
挛。
(四)主要作用机制 导体——传导电流
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传导电流
绝缘体(电介质)—位移电流
无极分子
电介质 极 化
偶极子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
偶极子
(五)生理与治疗作用
(一)温热效应
1.机制:任何形式的电能都能转变为热能 (1)欧姆耗损产热 (2)介质耗损产热 (3)共振吸收产热
高频电疗法医学
弱剂量:电极与皮肤紧贴,火花细小或看不见 火花,患者有轻微麻感
②中等剂量:电极稍离开皮肤,距离 0.2~1.0mm,火花较明显,患者有明显的麻痛 感
③强剂量:电极与皮肤距离>1.0mm,火花很 明显,患者有针刺样痛感
治疗剂量与疗程
疗程
移动法每次治疗8~15min 固定法每次治疗3~10min 每日1次,一般10~15次为一疗程
高频电的生物物理学特征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治疗时电极可以不接触皮肤 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无电解作用
高频电的分类
长波(共鸣火花疗法) 中波 短波 超短波 微波疗法
分米波疗法 厘米波疗法 毫米波疗法
按电流作用人体的方式分类
火花放电法 直接接触法 电容场法 电感法 电磁波辐射法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偏头痛、神经痛、功能性头痛、失眠、神经性 耳鸣、神经性皮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瘙痒症、湿疹、带状疱疹、痤疮、冻疮等。 营养性溃疡、皮肤溃疡等。 血栓性外痔、肛裂等。
临床应用
禁忌证
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植入 心脏起搏器患者等
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治疗部位附近的金属物品 告诉患者治疗时应有的正常感觉和声响 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治疗时患者应避免触摸接地导体或金属物品,也
设备
全身共鸣火花电疗法目前已不采用 局部共鸣火花电疗法常用玻璃真空电极
(内充少量氩气)
蕈状电极用于平整的皮肤表面治疗。 梳状电极用于头部治疗。 耳电极主要用于治疗耳道疾病,也可用于皮肤
溃疡或作穴位刺激治疗
治疗方法 局部共鸣火花的治疗方法
• 火花法 • 接触法 • 电针法 • 穴位刺激法
生理作用
短波电流可以使肾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 进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分泌功能,提高儿茶 酚胺类物质的分泌作用,使肾脏功能得到改善; 并可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使皮质类固醇的 合成增加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将频率高于100kHz(100.000Hz)的电流应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应用双相交流电。
高频电疗法的发展有近100年的历史。
现代物理疗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用于许多急性、慢性疾病的治疗,还应用于残疾的康复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目前还应用于亚健康的调节。
高频电的治疗作用电磁学特性及其效应人体对高频电的电阻低于直流电、低频电和中频电。
高频电比较容易通过人体。
各种离子高速往返移动时发生离子间的摩控以及与周围媒质间的摩擦,引起能量的损耗和产热,这种能量的损耗产生于摩擦、克服阻力,故称为欧姆损耗。
电介质特性及其效应在高频交流电作用下,电介质偶极子随着电流正、负半周的高速变化也不断反复取向而发生180゜的旋转。
偶极子内束缚电荷的位置移动发生位移电流,偶极子在高频交变电场中高速旋转时发生相互间摩擦以及与周围媒质之间的摩擦,引起能量的损耗,这种损耗发生于电介质之内,称为介质损耗。
总的来说高频电作用于人体时主要产生传导电流与欧姆损耗,位移电流与介质损耗以及谐振三类效应。
当两种电流的强度小到不足以产生明显的熱效效应时,离子,带电胶体、偶极子仍发生振动和转动,这种变化,亦有可能改变组织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产生非热效应。
医学上把频率超过100000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
应用高频电流防治疾病的方法称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流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5个波段,近40年来长波、中波疗法的应用逐渐减少,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高频电疗法有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
(一)作用特点1.无电解作用高频电属于正弦交流电,用于治疗时基本波形都是正弦波,因此无电解作用。
2.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电生理学研究表明,用脉冲方波作用于正常神经肌肉运动点脉冲持续时间>0.01ms才能引起膜电位下降,以激活钠载体从而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否则无论刺激强度多大都不行。
3.产生热效应及非热效应。
4.治疗时电极(辐射器)可以离开皮肤因为高频电疗机输出的电压足够高,电流很容易通过电极与皮肤间由于空气产生的电阻。
高频电疗法 PPT课件
治療技術與方法
治療劑量:無熱量、微熱量、溫熱量、 熱量
急性病變用脈衝式,無熱量;慢性病變 用微-溫熱量;腫瘤治療用熱量
每次15-20分鐘,每日一次,10-15次一 療程。
注意事項
治療室需絕緣,地板、床木制。治療儀接 地線
治療部位應乾燥,禁止穿潮濕的衣物進行 治療。治療部位不能有金屬物品。
治療作用
對血液和造血器官的作用:中小劑量可使血 沉加快,周圍血液中白細胞總數,嗜伊紅細 胞和單核細胞數增多,凝血時間縮短。小劑 量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大劑量則抑制。
對生殖系統的作用:小劑量可調節性腺功能, 大劑量則抑制。
對新陳代謝:小劑量可刺激組織新陳代謝, 使酶的活性升高,氧化過程增加,從而促進 了肉芽和結締組織的再生作用,加速傷口癒 合。
2、作用較為均勻:短波範圍頻率較高,體內 組織電容對這種電流的容抗較小,因此易於 通過組織內電容及電阻。結果電流在組織中 的分佈均勻。
3、短波線圈場作用的特點:①避免脂肪 過熱,重點作用於肌肉等電阻小的組織。 ②作用不夠深,由於渦流主要在電阻小 的肌肉等組織中產生,電磁能量大多消 耗在這些組織之內,因此在深於肌層的 組織中無更多的能量。這就使得線圈場 的作用很難達到肌層以外的深度。
高頻電對人體作用的基礎
人體電荷在高頻電流作用下的變化總結: 電解質離子(A)及帶電膠體(B)在高頻電場中發生快速振盪。 氨基酸型偶極子(C)將發生急劇的旋轉,神經鞘磷脂型極性分
子(D)將發生鐘擺狀擺動。 乳脂、紅細胞等帶電顆粒(E)沿電力線分佈排列成串珠狀。 上述改變中,A、B的振盪;C的轉動,D的擺動均可互相摩擦
有關物理學基礎
高頻電流:振盪頻率大於10萬Hz的交流電 比較容易向周圍發射,頻率越高發射越容 易。向空間發射的高頻率交流電以電磁波 的形式傳播,其速度與光速相同,約30萬 公里/秒。所以高頻率交流電按其物理性質 來說是一種電磁波。其頻率與波長成反比 關係。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定义:医学上把频率>十万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
应用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一、有关物理学基础:1、电场:电力线所能波及的范围叫电场。
电荷静止的称为静电场,运动的电场称为动电场。
2、电磁波:空间某一处产生了变化了的电场,在它的周围就要产生变化速度与之相同的磁场,该磁场周围又产生了电场,后者又产生磁场,如此循环往复,电磁场所占空间迅速扩大,这种迅速向周围空间传播扩大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3、高频电流:振荡频率>100000Hz以上的电流比较容易向周围发射,频率越高,发射越容易。
向空间发射的高频交流电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其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三十万公里/S,所以高频交流电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关系。
二、高频电流的分类:1、按波长分:2、按波形分类:(1)减幅振荡电流:振幅逐渐变小至消失的电流,如共呜火花。
(2)等幅振荡电流:幅度恒定不变,中波、短波、超短波。
微波等。
(3)脉冲等幅振荡电流:有规律性间断的振荡电流。
通电时间小于断电时间。
有脉冲超短波,脉冲短波等。
三、高频电对人体作用的基础:在高频电场中人体可以表现出导体、电容、电介质、线圈等性质。
但人体各组织成分是不均匀和多种多样的,同一组织往往兼有多种性质。
1、导体:人体组织中的血液、淋巴液及其他组织液均含有大量的水分,故为良好的导电体。
此外在人体的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如K、N、C、M、C等,因此能传导电流,,在高频电作用下,离子沿电力线的方向移动。
词频电正半周时,正离子被推向负极,负离子则相反;负半周时,正离子吸向正极,负离子则相反。
由于离子移动而产生的电流称为传导电流。
由于高频频率很高,极性变换很快,离子急剧地沿电力线的方向来回移动或振动;而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和移动速度不同,在振动过程中互相摩擦以及与周围的媒质相摩擦,引起能量的损耗称为欧姆损耗。
高频电作用于导体时的过程可归纳为:高频振荡→离子振动→传导电流→欧姆损耗→热。
高频电疗法.
三、电磁波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五)高频电流与低、中频电流对人体作用 的比较
1.电流频率 2.作用特点 3.作用深度 4.温热效应 5.人体电阻 6.电解作用 7.治疗方式
低频 电流频率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作用深度 <1kHz 每个周期可引起一次兴奋 表浅 ,达到皮下
中频 1~100kHz 综合多个周期才能引起一次兴奋 较深,可达到皮下及浅层肌肉
高频 >100kHz 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共鸣火花、毫米波只达表皮,短波、 分米波、厘米波可达肌肉,超短波可 达深部肌肉与骨
温热效应
无
无
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中等 剂量时产生温热效应,小剂量及脉冲 波治疗产生非热效应
三、治疗技术
⑶ 治疗疗程 • ① 一般治疗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20次为一 疗程。 • ② 急性炎症每日1~2次,5~10次为一疗程。 • ③ 急性肾功能不全每日1~2次,5~10次为一疗 程。
三、治疗技术
5.操作程序 ⑴ 治疗前除去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取舒适体位 ⑵ 选择电极并按医嘱放置,调节电极与治疗部分体 表的距离 ⑶ 检查旋钮处于零位。 ⑷ 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调节调谐旋钮使机器 处于谐振状态。 ⑸ 选择剂量大小,治疗中经常询问病人反应,如有 不适及时处理。 ⑹ 治疗结束,切断电源,取下电极。
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二)治疗作用
• • • • • • 1.消炎作用 2.止痛作用 3.解痉作用 4.治癌作用 5.加速组织生长修复 7.非热效应可以影响神经兴奋性、提高免疫系统 功能
三、治疗技术
(一)设备:连续超短波治疗机
脉冲超短波治疗机
高频电疗法
• 治疗肿瘤 大剂量高频电所产生的高热有治癌作用
,特别是表浅癌肿。
(二)非热效应
又称高频电磁震荡效应。 高频电的作用强度不致引起组织温度升高的条件下,也 可以使组织的理化特性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
2.非热效应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1)植物神经加速生长 (2)神经纤维再生加快 (3)控制早期急性炎症的发展,促使病灶 (晚期病灶)早日成熟
指标
热的成因 作用深度 均匀度
内源热
外源热
组织吸收电能后转变为 通过在体外的热源辐射将 热能 组织加热 作用较深 作用表浅 较均匀
皮肤温度高,深部组织热 作用显著减弱 随机器输出功率可以调 辐射源功率固定,不能调 热量调节 节 节 选择性作用 可选择性作用于不同组 无 织
2.治疗作用
• 改善血液循环 中小剂量高频电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 • 镇痛作用 中等剂量高频电的温热作用通过以下途 径减轻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对各种神经痛,肌 肉痉挛性疼痛,因肿胀引起的张力性疼痛,缺血 性疼痛,炎症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①中小剂量—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巨噬细胞 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体内球蛋白,抗体及补体增 多。 ②大剂量—抑制
(4)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 高,48小时后恢复至原有水平
(5)对内脏器官的作用
①缓解胃肠痉挛,增强黏膜的血流,改善吸收和分泌的 功能 ②作用于肝、胆、增强胆汁的分泌,增强其解毒功能 ③作用于肺部,使肺血管扩张,改善肺功能 ④作用肾脏,使肾血管扩张,血流增快,利尿。
(五)治疗剂量及疗程
• I级剂量:为无热量,在温热感觉阈下,无温热感, 适用于急性疾病。 • II级剂量: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适用 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 III级剂量:为温热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 用于慢性。 • IV级剂量:为热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用 于肿瘤。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的生物物理效应
• 高频电作用于人体可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但基本上可分 为热效应与非热效应,这两种基本效应引发一系列的生理 治疗作用。
• 热效应
– 任何形式的电能都可以转变为热能。由电能转变为热能,这种热 称内源热,它有别于外源热,它不是由外界直接辐射或传导,而 是通过电能作用被组织吸收后产生的。
– 当正弦交流电的频率高于100kHz时,每个脉冲周期的时间就 <0.01ms,只占一个脉冲周期的1/4,即0.0025ms,因此高频电流 作用不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
• 电极(辐射器) 治疗时可以不接触皮肤
– 在低、中频电疗时,治疗电极必须紧贴皮肤,否则不能导电,因 为当电极不紧贴皮肤时,电极与皮肤之间形成空气间隙,皮肤、 空气间隙、电极就构成一个电容,皮肤相当于电容的一极,治疗 电极相当于电容的另一极,空气间隙相当于介质。
• 人体的许多组织成分具有电介质的性质,例如干 燥的皮肤、肌腱、韧带、脂肪、骨膜、骨质等。 电介质对直流电和低、中频电流而言是绝缘体, 不导电。
• 电介质没有自由电子,也不是离子,而是带有正 负电荷数量相等的分子,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是 重合的,对周围不显电性,故又称无极分子。
• 无极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电 子向电场正电荷的一侧偏移;分子中带正电荷的 质子向电场负电荷一侧偏移。这时电介质分子的 正负电荷各偏一侧,这种现象称电介质的极化, 使无极分子变成有极分子(又称偶极子)。
• 随着高频电疗频率的升高,其热外效应更突出, 也产生了各自的作用特点。
• 高频电疗法对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等疾患有 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软组织损伤、退行性骨关节 病、支气管肺部炎症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 但高频电疗法目前尚无客观、准确的治疗剂量指 标。
高频电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高频电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高频电流是指频率高于100kHz,波长为 3 000m~1mm 的电流,应用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一)共鸣火花电疗法1、定义利用火花放电产生高频电振荡,再通过共振(共鸣)和升压电路取得高压的脉冲减辐振荡的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因利用机器内蜂鸣器维持断续火花放电,故称共鸣火花疗法,又称达松伐电疗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炎症、神经炎、神经痛、头痛、癔症性失语、癔症性瘫痪、神经性耳鸣、面肌抽搐、股外侧皮神经炎、皮肤搔痒症、脱发、慢性溃疡、伤口愈合迟缓、支气管哮喘等。
(2)禁忌证:局部金属异物、装有心脏起搏器、活动性出血、传染性疾病、妊娠。
3、设备与用具共鸣火花电疗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1)治疗前准备:选择适合的电极,在体表撒少许滑石粉,将电极置其上。
(2)治疗操作:1)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输出,治疗仪内蜂鸣器发生规律均匀的嗤嗤声、电极内氩气电离发生淡蓝紫色光;2)采用移动法、固定法;3)体腔治疗:先在体腔内涂少许消毒石蜡油,然后再放入电极进行治疗,其他操作方法与体表治疗相同;4)治疗剂量分级:强剂量:使电极离开体表2~5mm,电极与皮肤之间发生较强火花,称火花法;中剂量:使电极离开体表1~2mm,电极与皮肤之间只有微弱火花;弱剂量:使电极紧贴皮肤,电极下无明显火花与刺感。
(3)治疗结束:先关闭电流输出与电源,再从患者体表取下电极。
5、注意事项(1)治疗前:除去患者与操作者身上金属物品。
(2)治疗中:操作者与患者应与地绝缘,相互之间或与他人之间不得相互接触。
操作者手部及患者治疗部位均应保持干燥,任何人不得接触已通电的手柄口。
如手柄发热或治疗仪内发出异常响声,应立即中止治疗。
(二)短波、超短波疗法1、定义应用波长100~10m的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应用波长10~1m(频率30~300MHz)的超高频电场作用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高频电疗法
3. 涡流电极法:将有绝缘胶木盒的涡流电极置于局部的治疗法。
图4-7 腹部盘缆法
图4-8 脊柱盘缆法
图4-9 上肢缠缆法
图4-10 双膝缠缆法
图4-11 腹部盘级法
图4-12 肩背部涡流电极法
4.脉冲减幅振荡电流:即有规律性间歇时间的减幅振荡电流,其间歇时间长于脉冲时间。如:共鸣火花。
图4-1 振荡电流的波形
三、生物物理学特性
(一)无电解作用:高频电疗属于正弦交流电,故无电解作用。
(二)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脉冲电持续时间必须>0.01ms,而100KHZ以上高频电的脉冲持续时间<0.01ms,所以不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
2.治疗时间 根据剂量分级要求,每次5~20min不等。急性病变宜用脉冲式无热量,短时间。
(三)电极不必接触皮肤:容抗的计算公式为:Xc=******,即容抗与频率成反比,高频电流的频率高达100KHZ以上,故间隔空气的电极与皮肤间的容抗小,电流容易通过,所以高频电疗时电极(辐射器)可以不接触皮肤。
(四)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组织的电磁学特性
1.导体特性:人体组织中的血液、淋巴液、体液中的水分子、电离子(K+、Na++、Ca++、Mg+++、Cl—、HCO2—等)以及带电荷的蛋白质分子为导体,在高频电流的作用下,沿电力线方向来回移动,产生传导电流。由于欧姆损耗可以产热,电流密度愈大或组织的电阻率愈大,产热愈多。
二、治疗技术和方法
(一) 电极法
1. 电容场法
(1) 电极种类
高频电疗法最新版本
(8)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超短波作用于肾区,可使尿量增加。 作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时可使排尿次数及尿量增多, 有利尿作用。
(9) 对炎症组织的作用:超短波的消炎作用有增强机体的免 疫功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 环、消除水肿、促进肉芽和细胞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机械设备
(1)功率:大功率250 - 300 w 输出功率;小功率50 - 80 w 输出功率; (2)输出方式:连续与脉冲式大功率超短波; (搏器者。
(三)微波治疗
微波是一种定向性电磁波辐射疗法,经特制的辐射器作 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是一种特高频电磁波,因此非热效应明显。
分米波疗法与厘米波疗法的治疗作用近似,但分米波 的作用深度深于厘米波,可达深层肌肉,而厘米波作用表 浅,只达皮肤、皮下组织及浅层肌肉。二者均有较明显的 温热效应,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大剂量 产生的高热可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还有影响神经兴奋性、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非热效应。
耗损→热; ③共振吸收产热:当高频电频率很高时(厘米波),组织中某些成分
(水分子)的固有振动频率与作用的高频电频率相近时产生共振,对电 磁波能量产生最大限度的吸收,被电能加强的微粒动能在运动过程中因 克服周围阻力而转变为热。
(2)非热效应 在高频电场作用下,目前的测温方法测不到被作用组织
温度明显升高的条件下,但组织的理化特性发生一系列的 变化,称非热效应。又称电磁震荡效应。
1、仪器设备安全 (1)治疗室地面应为木地板; (2)治疗床、椅、机台应为木质制成; (3)要有正规的地线装置,有条件的应加屏蔽; (4)病人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不应接触暖气管、水管、治疗
机壳;
(5)有故障的治疗机或附件不能用于病人治疗,要经过 机修人员检修后方可使用;
高频电疗法(南医大)
2.
3.
电容: (见书94页图) 在同一组织中,可以同时含有电阻成分和 电容成分。 磁性物质: 人体总的导磁系数接近于1。
4.
5.
线圈: 人体的许多组织呈环形构成,可以表现为 线圈的特性。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产 生涡电流。
10
1.
1)
2)
五、高频电生物物理学效应 热效应 产热机制: 传导电流的欧姆损耗产生热 位移电流的介质损耗产生热 热效应特点: 为“内源性”热 热作用较深 热作用较均匀 热作用的选择性分布
18
3. 1)
2)
3) 4) 5) 6)
共鸣火花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止氧镇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营养代谢 镇静 脱敏 抑菌
19
1) I. II.
四、共鸣火花的治疗技术 电极 圆盘状电极 拱状电极 锥状电极 小杯状电极 梳状电极
III.
IV. V.
20
2)
I.
II.
治疗方法 暴露治疗部位,在皮肤表面上撒少许滑石 粉(除头部) 移动法 电极在皮肤表面上作圆圈或直线状缓慢的 移动。 固定法 电极在治疗部位上固定不动。
2)
电容场法 即利用电容电极间的高频交变电场作用于局部使 组织产生位移电流。 产热量公式为:见书96页 介电常数:表示电介质对电容电场影响的程度, 真空为1,肌肉、肝脏为40-100,脂肪、骨骼小于 1。
29
1.
2.
三、短波电流的治疗作用 短波治疗的热效应 改善组织血液淋巴循环 注意:剂量过大,会引起血管麻痹、血管壁内皮细 胞变性,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 镇静、止痛、缓解肌肉痉挛 改善器官的功能
32
2)
I.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高频电疗法的分类
直流电疗法:通过直流电刺激肌肉和 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
交流电疗法:通过交流电刺激肌肉和 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
低频电疗法:通过低频电刺激肌肉和 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
高频电疗法:通过高频电刺激肌肉和 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
脉冲电疗法:通过脉冲电刺激肌肉和 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
肿瘤治疗:用于辅助治疗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心血管疾病:用于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 等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皮肤灼伤:避免 长时间接触使用 保护措施
肌肉痉挛:调整 电流强度避免过 度刺激
神经损伤:避免 长时间使用注意 操作技巧
心律失常:避免 使用在心脏疾病 患者身上及时停 止治疗
疗效评估
操作不当可能导 致严重后果
治疗过程中应密 切观察患者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参 数
高频电疗法的应用 范围
适应症
疼痛治疗: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 等
神经康复:用于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如中风、脑外伤等
肌肉骨骼疾病: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如肌腱炎、滑囊炎 等
皮肤病:用于治疗皮肤病如痤疮、湿疹等
高频电疗法的原理
高频电疗法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刺激人体组织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高频电疗法的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流的刺激促进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组 织的修复能力。
高频电疗法还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紧张提高肌肉力量。
高频电疗法还可以通过刺激皮肤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状况。
治疗效果:改善疼痛、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等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 禁忌症:心脏病、高血压、孕妇等 疗程: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疗程长短不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减幅振荡电流: 即振幅逐渐变小以致最后消失的振荡电流,பைடு நூலகம்现已不被采用。
5
➢ 脉冲等幅振荡电流: 即以脉冲形式出现的等幅振荡电流。如: 脉冲短波、脉冲超短波、脉冲微波等。
➢ 脉冲减幅振荡电流: 即以脉冲形式出现的的减幅振荡电流。 如:共鸣火花。
6
15
达松伐电疗法
❖ 一、定义:
应 用火花放电产生的高频电振荡,再通过升压
所获得的一种高频、高压、低强度的脉冲减幅振 荡电流作用于病患局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 共鸣火花疗法。
❖ 二、物理特性
1. 波长2000-300m,频率150-1000KHZ 2. 电压高,15-30kV
3. 电流小,30mA以下
5) 注意事项
I. 治疗时先将电极放在治疗区域上再开仪器, 治疗结束时先关仪器,后取下电极。
II. 治疗中病人须与地面绝缘,不可接触任何 导体,手柄的导线不要接触病人和工作人 员的裸露部分。
23
III. 治疗部位如有金属异物应取下,如有汗应 拭干后再进行治疗。
IV. 操作人员如有手汗宜戴手套,或用手巾包 裹手柄。
掩盖非热效应。
13
❖四、高频电的分类
波段 长波 中波 短波 超短 分米 厘米 毫米 波 波 波波
波长 3000- 300- 100- 10- 100- 10- 10300m 100m 10m 1m 10cm 1cm 1mm
医用 2000- 184 22.12 7.37 69- 12.24 8mm
波长 300
2) 热作用不明显
3) 有独特的火花放电性机械刺激:
4)
空气膨胀、爆破形成对皮肤的机械
刺激
4) 有一定的化学性刺激:
氧聚合成臭氧,臭氧有抑菌、降血压的 作用
18
3. 共鸣火花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1) 止氧镇痛 2)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 改善局部营养代谢 4) 镇静 5) 脱敏 6) 抑菌
19
❖ 四、共鸣火花的治疗技术 1) 电极 I. 圆盘状电极 II. 拱状电极 III. 锥状电极 IV. 小杯状电极 V. 梳状电极
V. 未关闭机器前不得将电极从手柄上拔下。 VI. 玻璃电极使用前应以酒精消毒,使用后用
肥皂水刷洗干净。创面治疗以及体腔治疗 的电极可用消毒液浸泡。
11.06 6.00 33cm cm
频率 1501000 KHZ
1.625 13.56 40.68 433.9 MHZ 27.12 50.0 915
MHZ MHZ MHZ
2450 37.5 MHZ GHZ
14
高频电疗的方法
达松伐电疗法 短波电疗法 超短波电疗法 分米波疗法 厘米波疗法 毫米波疗法
II. 中剂量
III.
电极稍离开皮肤(0.1-0.2mm),火花较多,
患者有明显的麻刺感。
III. 强剂量(火花法)
IV.
电极与皮肤有一定距离(0.3-0.5mm),火花
多而强,患者有针刺样痛感。
V.
22
4) 疗程
I. 固定法,3-10min/次
II. 移动法,8-15min/次
III.
每日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
3
V=光速 V=·f 的单位:米(m)、厘米(cm)、毫米(mm)、 微米(m)、纳米(nm)。 1mm=1000 m 1 m=1000 nm
f赫的(单K位H:Z)吉、赫赫((千HZ兆)赫。GHZ ) 、兆赫(MHZ)、千 1 GHZ =1000 MHZ 1 MHZ =1000 KHZ
4
3. 高频振荡电流的分类 ➢ 等幅振荡电流:
3.
人体内肌腱、韧带、脂肪、干皮肤、头
发、指甲、牙齿均属于电介质。在高频电场
的作用下,电介质中产生偶极子,偶极子内
束缚电荷的位置移动产生位移电流。
9
3. 电容: (见书94页图)
4.
在同一组织中,可以同时含有电阻成分
和电容成分。
4. 磁性物质:
5.
人体总的导磁系数接近于1。
5. 线圈:
6.
人体的许多组织呈环形构成,可以表现
4. 脉冲式减幅振荡电流
5. 通断比1:500
16
❖三、作用原理
1. 作用机制
2.
玻璃电极中充入氩气
的目的:氩气容易电离导
电
3.
将电极中空气抽出的
目的:利于气体的电离和
气体离子的移动。
4.
电极接通高压后,电
流急速通过空气间隙而产
生火花放电。
5.
17
2. 共鸣火花的生物物理学特征
1) 对神经肌肉无刺激作用
为线圈的特性。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
产生涡电流。
10
❖ 五、高频电生物物理学效应 1. 热效应 1) 产热机制: ➢ 传导电流的欧姆损耗产生热 ➢ 位移电流的介质损耗产生热
2) 热效应特点: ➢ 为“内源性”热 ➢ 热作用较深 ➢ 热作用较均匀 ➢ 热作用的选择性分布
11
3) 热效应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I. 止痛
20
2) 治疗方法
3)
暴露治疗部位,在皮肤表面上撒少许
滑石粉(除头部)
I. 移动法
II.
电极在皮肤表面上作圆圈或直线状缓
慢的移动。
II. 固定法
III.
电极在治疗部位上固定不动。
21
3) 治疗剂量
4)
以火花强度和患者感觉分为三级
I. 弱剂量(接触法)
II.
电极与皮肤紧贴,火花细小或看不见火花,
患者有轻微的麻刺感。
高频电疗法
概述及基本理论 高频电疗的方法 高频电疗的安全与防护 高频电疗法特点的总结与比较
1
概述
定义:利用频率为100KHZ以上的高频 正弦交流电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电 疗法。
2
与高频有关的基础知识
❖ 一、高频电的物理学特征 1. 电磁场
高频电流产生的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2. 电磁波 在空间迅速传播扩大的电磁场。
神经痛、痉挛性疼痛、张力性疼痛 缺血性疼痛、炎性疼痛 ➢ 注意:张力性疼痛,炎性疼痛不宜用强热 II. 改善血液循环 III. 消肿、消炎 ➢ 注意:急性炎症期不能用强热 IV. 降低肌张力
V.
12
2. 非热效应 I. 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 II. 消炎(用于急性炎症) ➢ 频率越高,非热效应越显著,但热效应会
7
❖ 二、高频电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1. 无电解作用 2.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3. 治疗时电极可离开皮肤 ➢ 电容:由两个相互靠近,但中间被介质隔
开的导体构成。
8
❖ 三、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组织的电磁学特性
1. 导体: (见书92页图)
2.
人体许多组织都是导体,在高频电作用
下,产生传导电流。
2. 电介质: (见书93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