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化学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化学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下面是一份分析化学的详细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和技术。

一、定性分析方法1.火焰试验:通过不同元素在火焰中产生独特的颜色来判断化合物的成分。

2.沉淀反应: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沉淀来判断其成分。

3.气体反应:根据化合物与酸或碱反应生成气体的类型和产量来判断其成分。

4.酸碱滴定:通过添加酸碱溶液来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5.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来判断其成分。

二、定量分析方法1.极谱法:利用溶液中物质的电极电位和电流的变化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2.光度法:通过测量溶液中化合物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透过性来确定其浓度。

3.电解分析:利用电流通过溶液中的物质的电化学反应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4.火花光谱法:通过将化合物激发成光源,然后测量其发射光谱来确定其成分。

5.气相色谱法:利用化合物在气相中的分离性和不同成分的保留时间来测定其浓度。

三、常用仪器和技术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透过性。

2.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量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3.气相色谱仪:用于分离气相中的化合物并测定其浓度。

4.离子色谱仪:用于分离水溶液中的离子并测定其浓度。

5.质谱仪:用于分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质量。

以上是分析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记住,理解原理和应用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关键,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祝你考试顺利!。

仪器分析复习内容

仪器分析复习内容

仪器分析复习内容
一、原理
仪器分析是指通过使用电子或物理仪器(也称检测仪器)来检测和测
量一些物质的含量,反映其中一种物质或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了
解它们的存在状况或结构,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仪器分析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它涉及的科学科目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和过程科学等。

因此,仪器分析常见的原理包括:电离质
谱法(离子质谱)、质谱法(质谱图)、光谱法、分析化学、热分析、热
工学仪器分析等。

二、电离质谱法(离子质谱)
电离质谱(离子质谱)是以电场来离开物质中的离子的一种分析技术,是以电离、电屏蔽和电流来测定分析物质中离子浓度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
用来分析物质中的单个离子浓度,以及离子的丰度关系,进而计算化合物
的组成百分比。

电离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手段。

电离质谱法的过程包括离子源(Ion Source)、离子传输器(Ion Transporter)、轨道电离器(Orbital Ionizer)、检测器(Detector)、电源(Power Supply)等部分。

仪器分析复习材料

仪器分析复习材料

仪器分析复习材料仪器分析复习材料Ⅰ名词解释:内插法:图p153(⾃绘)透射率:T=I t /I 0吸光度与透射率关系A=-lgT朗伯⽐尔定律: A=ξ*L*C ;ξ=M/10*E (双波长法联⽴⽅程) 紫外分光仪器相对误差: RE=0.434△T/T*lgT 荧光效率=发射荧光量⼦数/吸收激发光量⼦数荧光强度 F=KC (ECL<0.05)不饱和度Ω=1+C+(N-H(和卤族))/2 核磁峰数=n+1受到不同相邻H 时,J 值相同峰数=(n+n ’+….)+1 J 值不同峰数=(n+1)(n ’+1)… 质谱分辨率 R=M ⼩/△M亚稳离⼦峰 M=M 2(裂解后)/M (裂解前)⽤于验证裂解产物⾊谱分辨率 R=2*(Tr2-Tr1)/(w1+w2) 分配系数 K Tr=To(1+K*V) 分配因⼦ k=Tr’/To理论塔板⾼度 n=16(Tr/w)2=5.54(Tr/w 1/2)2理论塔板数H=L/n⽓相⾊谱重要公式 H=A+B/u+Cu 归⼀化法公式 M i =Af i /∑Af 内标法公式 W=A i f i m s /A s f s m 相对⽐移值 R f =L/L 0Ⅳ课后习题答案第⼋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1.名词解释指⽰电极:在电化学电池中借以反映待测离⼦活度,发⽣所需电化学反应或激发信号的电极参⽐电极: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电极电位不随溶液中被测离⼦活度的变化⽽变化,具有基本恒定电位值的电极⽢汞电极:由汞、⽢汞及KCL溶液组成随CL-浓度⽽改变电位的电极. 在CL-浓度不变时多做参⽐2.简述离⼦选择电极类型以及测量⽅法离⼦选择电极类型:晶体膜电极、⾮晶体膜电极、⽓敏电极、酶电极测量⽅法:标准曲线法、标准⽐较法、标准加⼊法3.简述玻璃电极作⽤原理。

以及为什么使⽤前要在蒸馏⽔中浸泡⼀天原理:玻璃膜吸收⽔分形成⽔化凝胶层使凝胶层内Na+位点⼏乎全被H+占据,因SiO3对H+选择性更强导致H+进⼊多⽽Na+出来少产⽣了电位差8.总离⼦强度调节剂主要组成和作⽤,并说明加⼊的⽬的组成:离⼦强度调节剂、缓冲剂、掩蔽剂作⽤:1.提⾼离⼦强度 2.保持液接电位稳定 3.PH缓冲作⽤ 4.掩蔽⼲扰离⼦计算100ml⽔中测Ca2+ E=-0.0619 v 加⼊0.0731MOL/L Ca2+标准液1ML E=-0.0483求原Ca2+浓度解析利⽤标准加⼊法公式解(3.87*10-4)PH=4.00缓冲液⽤电级测E=0.209 当插⼊未知液时 E=0.312 E=0.088 E=-0.017求未知液的PH值利⽤计算ph公式计算(5.75 1.15 0.17)第九章光谱分析概论2.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有何异同?同:都是通过物质能级的跃迁,量⼦化的以辐射形式进⾏的能量变化显⽰异:吸收光谱是物质选择性吸收辐射产⽣的谱线发射光谱是物质受刺激后,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时所释放的辐射强度谱线3.什么是分⼦光谱法,什么是原⼦光谱法原⼦光谱:明锐分⽴的现状光谱,每条线状光谱对应⼀定波长,只于原⼦离⼦性质有关,与原⼦、离⼦来源的分⼦⽆关。

仪器分析各章复习内容和要求

仪器分析各章复习内容和要求

微纳尺度分析技术
总结词
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纳米技术
详细描述
微纳尺度分析技术是近年来仪器分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 向。这类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高比表面积、 高活性等特点,实现了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纳 米孔、纳米通道和纳米薄膜等新型检测器件的研发,为 生物分子和离子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此 外,纳米材料在光谱、质谱和色谱等领域的应用也取得 了重要进展,为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检测提供了有力 支持。
VS
操作误差
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误差来源与控制
• 环境因素误差: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 响。
误差来源与控制
01
误差控制
02
03
04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精 度和稳定性。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操作技能 和规范性。
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和调整, 确保其在适宜的范围内。
质量评价与标准物质
详细描述
在进行仪器分析时,需要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仪器,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仪器的日常维 护和保养也必不可少,如定期清洗、检查、校准等,以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仪器的常见故障和问题, 也需要了解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数据处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
总结词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仪器分析实验的重要环节,涉及数据采集、整理、处理和解释等步骤。
详细描述
质谱分析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广 泛应用于化合物鉴定和复杂混合物分析。
复习内容
掌握各种质谱分析法的原理、操作和解析方法。
要求
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质谱分析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和 结果解析。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绪论1、分子光谱: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

2、原子光谱:由气态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波长的光所组成的光谱。

3、连续光谱:由连续光组成的光谱。

4、原子吸收光谱法:根据特定物质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判断题1)不同物质在产生能级跃迁的频率相同。

错2)太阳光是复合光,其他光是单色光。

错3)不同物质其组成不同,结构不同,其特征光谱不同,可根据其特征光谱判断物质的结构。

对4)基态时能量为零,是零点能。

错5、原子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以光辐射多余的能量建立的光谱分析方法属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6、波长小于10nm,能量大的原子光谱离子性明显,称为(能谱),由此建立的分析方法为(能谱光能分析)。

7、依光栅的(衍射和干涉)作用可色散分光。

8、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比较:原子光谱是线性光谱;分子光谱是带状光谱。

9、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的比较: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辐射的特征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是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时辐射的特征光谱。

10、复合光和单色光的区别:复合光是包含多种波长或频率的光;单色光是仅有一种波长或频率的光。

11、利用棱镜或光栅对复合光分光可获得单色光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器(熟悉绪论中十三种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1、发射光谱中的共振线: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的发射的谱线。

2、灵敏线:最易激发的能级所产生的谱线3、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多至数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线检验,称为分析线。

4、分析线对:内标法中,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与加入内标元素的分析线组成的线对。

5、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的选择条件:.1)内标元素可以选择基体元素,或另外加入,含量固定;2)内标元素与待测元素具有相近的蒸发特性;3)分析线对应匹配,同为原子线或离子线,且激发电位相近(谱线靠近),“匀称线对”;4)强度相差不大,无相邻谱线干扰,无自吸或自吸小。

分析化学实验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实验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复习资料一、实验室基本常识(一)玻璃器皿的洗涤(P2-3)分析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玻璃容器和瓷器,用不干净的容器进行实验时,往往由于污物和杂质的存在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所以容器应该保证干净。

洗涤容器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玷污的程度加以选择。

一般来说,附着在仪器上的污物有尘土和其他不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有机物质及油污等。

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下列方法:①用水刷洗:用自来水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尘土和水溶物。

②用去污粉(或洗涤剂)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油污和有机物质。

若仍洗不干净,可用热碱液洗。

容量仪器不能用去污粉和毛刷刷洗,以免磨损器壁,使体积发生变化。

③用还原剂洗去氧化剂如二氧化锰。

④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即使少量杂质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这时可用洗液清洗容量仪器。

洗液是重铬酸钾在浓硫酸中的饱和溶液。

(5g粗重铬酸钾溶于10mL热水中,稍冷,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浓硫酸中就得到铬酸洗液,简称洗液)。

使用洗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洗液前最好先用水或去污粉将容器洗一下。

②使用洗液前应尽量把容器内的水去掉,以免将洗液稀释。

③洗液用后应倒入原瓶内,可重复使用。

④不要用洗液去洗涤具有还原性的污物(如某些有机物),这些物质能把洗液中的重铬酸钾还原为硫酸铬(洗液的颜色则由原来的深棕色变为绿色)。

已变为绿色的洗液不能继续使用。

⑤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和破坏衣物。

如果不慎将洗液洒在皮肤、衣物和实验桌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⑥因重铬酸钾严重污染环境,应尽量少用洗液。

用上述方法洗涤后的容器还要用水洗去洗涤剂。

并用蒸馏水再洗涤三次。

洗涤容器时应符合少量(每次用少量的洗涤剂)多次的原则。

既节约,又提高了效率。

已洗净的容器壁上,不应附着不溶物或油污。

这样的器壁可以被水完全润湿。

检查是否洗净时,将容器倒转过来,水即顺着器壁流下,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而不应有水珠。

化学仪器背诵知识点总结

化学仪器背诵知识点总结

化学仪器背诵知识点总结一、基础仪器1. 量筒:可用于溶液的定容定量和分液等操作。

2. 烧杯:用于溶液的混合和反应,也可用于溶解物质。

3. 试管:可容纳液体,用于进行小规模试验。

4. 密度瓶:可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5. 反应瓶: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6. 蒸馏瓶:可用于进行蒸馏操作,制备纯净的溶剂或提取物。

7. 漏斗:用于分液或过滤,根据形状和用途可分为分液漏斗和过滤漏斗。

8. 量筒架:用于固定量筒,并可以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9. 夹管架:用于固定试管、反应瓶等,使其能够固定在一定位置。

10. 玻璃棒:用于搅拌、混合或转移溶液。

11. 温度计:用于测量溶液或实验室中的温度。

12. 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二、分析仪器1.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可用于分析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或纯度。

2. 离子色谱仪:用于分析水中的离子浓度,如钠、钙、镁等。

3. 气相色谱仪:用于分析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成分,具有较高的分离精度。

4. 液相色谱仪:用于分析液体混合物中的成分,具有较高的分离精度和灵敏度。

5. 质谱仪:用于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可用于分析有机物和生物分子。

6. 离子色谱仪:用于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如钠、钙、镁等。

7. 毛细管电泳仪:用于分离和分析带电粒子,如氨基酸、蛋白质等。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或可见光区的吸光度,可用于分析物质的浓度或纯度。

三、反应设备1. 恒温槽:用于将反应体系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实验。

2. 恒温水浴:用于将反应体系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实验。

3. 加热板:用于在实验过程中加热溶液或反应体系。

4. 恒温箱:用于将反应物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实验。

5. 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可用于调节反应条件。

6. 超声波清洗机:用于对玻璃器皿进行清洗,能够高效去除表面的污垢。

7. 氮气气相色谱仪:用于分析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成分,具有较高的分离精度。

仪器分析复习内容(重点)

仪器分析复习内容(重点)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3.试以塔板高度H做指标,讨论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解:提示:主要从速率理论(van Deemer equation)来解释,同时考虑流速的影响,选择最佳载气流速.P13-24。

(1)选择流动相最佳流速。

(2)当流速较小时,可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如N2,Ar),而当流速较大时,应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H2,He),同时还应该考虑载气对不同检测器的适应性。

(3)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以免引起固定液的挥发流失。

在使最难分离组分能尽可能好的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温度,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

(4)固定液用量:担体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用量可以越高,允许的进样量也越多,但为了改善液相传质,应使固定液膜薄一些。

(5)对担体的要求:担体表面积要大,表面和孔径均匀。

粒度要求均匀、细小(但不宜过小以免使传质阻力过大)(6)进样速度要快,进样量要少,一般液体试样0.1~5uL,气体试样0.1~10mL.(7)气化温度:气化温度要高于柱温30-70℃。

4.试述速率方程中A, B, C三项的物理意义. H-u曲线有何用途?曲线的形状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解:参见教材P14-16A 称为涡流扩散项,B 为分子扩散项,C 为传质阻力项。

下面分别讨论各项的意义:(1) 涡流扩散项A 气体碰到填充物颗粒时,不断地改变流动方向,使试样组分在气相中形成类似“涡流”的流动,因而引起色谱的扩张。

化工仪器分析复习要点考点

化工仪器分析复习要点考点

解:不饱和度Ω=1+n4-(n1-n3)/2=6 分子中可能有一苯环,加两个双键或一个叁键 (2分) 1607、1508苯环骨架振动峰 (2分) 817 Ar-H弯曲振动峰,说明苯环对位取代 (2分) 1177C-C骨架振动 2217 中强尖峰,C-C或C-N三键伸缩振动峰 (2分) 紫外光谱:224nm( =1.1×104) E2(K)带 288(1300) B带 330(16) R带 (2分) 故可能的结构式为:CH3-C6H4-CN、NH2-C6H4-CCH 由于光谱图在3200-3500处没有显示宽强峰,显示没有-NH2,且紫外光谱显示有R带,即有含杂原子不饱和键,故结构只能为: CH3-C6H4-CN (5分)
04
用2cm比色皿测定一有色溶液的吸光度,发现该有色物质在510nm波长处吸光度最大。在该仪器条件下,测得1.0×10-4 mol/L 的标准溶液的透光率为20.3%,若待测试液的透光率为32.7%,求(1)该有色物质的最大摩尔吸光系数;(2)待测试液的浓度。
解:(1)
c x = Ax×cs/As
01
A和B的分离度;
03
计算:
02
解:
可推出

01
能否用下式计算n有效:
02
使用条件是什么?
将0.2130g催化剂担体Al2O3溶解在5mL的盐酸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为测定上述Al2O3中的微量铁,制备2.5ugFe/mL及2100ug Al2O3 /mL的一个标准试样。问标样中为什么要加入大量的Al2O3?若已知标样及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分别为0.420和0.388,试计算样品中Fe的百分含量。
请指出乙酸烯丙醇酯可能的出峰位置
01
02
2-甲基己烷;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化学仪器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多种仪器的原理、操作和应用。

对于大二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化学仪器分析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二化学仪器分析中的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一、电化学方法1. 电化学分析基本原理: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极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定电流、电压等电化学参数,可以获得样品中物质的含量信息。

2. 电极的分类与特点:常见的电极有玻璃电极、金属电极、气体电极等。

不同类型的电极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3. 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法、电导法、极谱法等。

每种方法有其独特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光谱分析方法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利用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红外光谱: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吸收的特性,了解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

常见的仪器有红外光谱仪。

3. 原子吸收光谱: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三、色谱分析方法1. 气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气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定量分析混合物。

常见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

2. 液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液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仪器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

四、质谱分析方法1. 质谱仪原理:利用质谱仪对化合物分子进行分析和测定,常见的质谱仪有质谱联用仪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2. 质谱指纹图谱:利用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质谱指纹图谱来鉴定和定量物质。

五、其他仪器分析方法1. 热分析:通过对样品在升高温度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等。

2. 核磁共振:通过对样品中的核自旋进行磁共振现象的研究,来了解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样品分析和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下面是仪器分析的一些知识点复习汇总:1.基本概念: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方法。

仪器分析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2.仪器分类:仪器主要分为电化学仪器、光谱仪器、质谱仪器、色谱仪器、微量元素分析仪器等几个大类。

3.电化学仪器:电化学仪器包括电解池、电渗析仪、电导仪、计时电位计等,主要用于电化学分析和电化学过程研究。

4.光谱仪器:光谱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主要用于分析和检测样品的光谱特性。

5.质谱仪器:质谱仪器包括质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6.色谱仪器:色谱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主要用于分离和定性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

7.微量元素分析仪器:微量元素分析仪器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8.仪器分析的步骤:仪器分析通常包括样品的制备、测量条件的选择与优化、光谱或电位的测量、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9.仪器分析中的常见问题:仪器分析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仪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准确度和重现性等。

灵敏度指的是仪器检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能力,选择性指的是仪器只检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准确度指的是仪器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重现性指的是多次测量同一样品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10.仪器分析的应用:仪器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医药检验等领域。

在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可以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等。

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仪器分析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在医药检验中,仪器分析可以分析药物的纯度、含量等。

以上是仪器分析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复习汇总。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1•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2•仪器分析的特点:灵敏度高,检出限可降低;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相对误差较大;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3•色谱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达到分离目的进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4•方法选择时考虑的因素:1•对样品了解:准确度、精确度要求;可用样品量;待测物浓度范围;可能的干扰;样品基本的物化性质;多少样品。

2.对方法的要求:精度;误差;灵敏度;检出限;浓度范围;选择性。

5•分析仪器的组成:信号发生器、检测器、信号处理器、读出装置。

6•发光与物质的内部结构一致:当某物质受到激发后,将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能量会通过光或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如果这部分的能量是位于可见-紫外-近红外的电磁辐射,这称之为发光过程。

7•原子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是非连续的,分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是一相对连续的宽谱带。

8•有机分子的电子能级:(S )<(n )<(n)v( n * )<(S * )9•电子转移吸收光谱:无机物或两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混合无之间:可见光。

10.配位体场吸收光谱:络合离子或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物形成的络合体:可见光。

12. 光分析法:基于电磁辐射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辐射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面分析等方面的地位。

基本过程:能源提供能量;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信号。

基本特点:所有光分析法均包含三个基本过程;选择性测量,不涉及混合物分离(不同于色谱分析);涉及大量光学元器件。

13. 电磁辐射的特性:吸收、发射、散射、折射、反射、干涉、衍射、偏振。

14. 光分析法分类:原子光谱(线性):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荧光光谱(AFS)、X射线荧光光谱(XFS。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每部分的作用。

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外层的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气态的基态原子数与物质的含量成正比,故可进行定量分析。

共振线:将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最低能量激发态(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将电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射出与吸收辐射频率相同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两者均称为共振线。

组成部分:A锐线光源:能够发射被测元素共振谱线。

B原子化器:将试液蒸发干燥并使待测元素转变成气态的基态原子,使待测试样中元素原子化的方法有火焰法和非火焰法。

C:单色器:防止原子化器发射的非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进入检测器,同时也可以避免因透射光太强而引起光电倍增管的疲劳。

D:检测系统:将待测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检波放大后显示结果。

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常用的光源是什么?原子化器有哪些?常用的光源:空心阴极管原子化器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其常用的的为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器;无火焰原子化器,其常用的为:高温石墨炉原子化器。

3,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依据:气态的基态原子数与物质的含量成正比。

定量分析方法:校正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4,电位分析的原理,测量装置。

电分析化学: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是以电导,电位,电流和电荷等电参量与被测物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基础的。

电位分析法:是利用指示电极电位与溶液中相应离子活度的关系来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种电分析化学方法。

测量装置:A电位(pH)计B工作电池,由参比电极、指示电极、被测试液组成C磁力搅拌器(附磁力搅拌子)5,什么叫参比电极,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各类电极常用有哪些,各举两种。

参比电极:在测量过程中,其电位基本不发生变化的电极称参比电极。

银-氯化银电极,甘汞电极。

辅助电极:此电极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并非测示或研究所需要的,电极仅作为电子传递的场所以便和工作电极组成电流回路,这种电极称为辅助电极或对电极。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

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复习资料的积累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的汇编,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理论知识篇1.基础知识概述: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术语的解释。

例如,酸碱理论、溶液的浓度计算、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2.分析方法分类: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其原理。

如重量法、容量法、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

重点强调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3.仪器设备: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常用的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如电化学分析仪器、光谱仪器、质谱仪器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实验技能篇1.实验操作步骤: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例如,溶液的配制、标定曲线的绘制、样品的预处理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数据处理与分析: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各种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技巧。

如数据的平均值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曲线拟合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结果的解释与评价: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如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三、综合应用篇1.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复习资料中应包括分析化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分析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案例分析:复习资料中应包括一些分析化学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如对某种药物成分的分析、对某种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的检测等。

同时,要重点强调案例分析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3.综合实验设计:复习资料中应包括一些综合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如设计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案、设计一个新的分析方法等。

《仪器分析》复习题

《仪器分析》复习题

《仪器分析》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仪器分析主要有哪些分析方法?请分别加以简述?第二章色谱学基础1.色谱分析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2.绘一典型的色谱图,并标出进样点t m、t R、t‘R,h、w1/2、W、σ和基线。

3.试述塔板理论与速率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4.从色谱流出曲线上通常可以获得哪些信息?5.在色谱峰流出曲线上,两峰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6.试述速率方程式中A、B、C三项的物理意义。

7.为什么可用分辨率R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8.能否根据理论塔板数来判断分离的可能性?为什么?9.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定性方法。

10.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用校正因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11.用公式分析理论塔板数n、有效塔板数n有效与选择性和分离度之间的关系。

12.样品中有a、b、c、d、e和f六个组分,它们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370、516、386、475、356和490,请排出它们流出色谱柱的先后次序。

13.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什么?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什么?14.某色谱柱柱长5Om,测得某组分的保留时间为4.59min,峰底宽度为53s,空气峰保留时间为30s。

假设色谱峰呈正态分布,试计算该组分对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15.为什么同一样品中的不同组分之间不能根据峰高或峰面积直接进行定量分析?16.名词解释: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检出限、线性范围等17.指出下列哪些参数的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改变:①柱长增加;②更换固定相;③降低柱温;④加大色谱柱内径;⑤改变流动相流速。

18.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柱长下,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①保留值;②分配系数;③总浓度;④理论塔板数。

请你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原因。

19.组分A流出色谱柱需15min,组分B流出需25min,而不与固定相作用的物质C流出色谱柱需2min,计算:(1)组分B在固定相中所耗费的时间(2)(2)组分B对组分A的选择因子α。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一章绪论及课程导学第一节仪器分析概述第二节常见分析仪器概论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第一节电化学分析法概述第二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第三节直接电位法第四节电位滴定法第五节永停滴定法第三章光谱分析法概论第一节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光学分析法的分类第三节光谱分析仪器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第五章荧光分析法第一节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第三节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技术第六章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一节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第三节红外吸收光谱仪第四节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七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一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三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实验方法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第一节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核磁共振仪第三节化学位移第四节偶合常数第五节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第九章质谱法第一节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质谱仪第二节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解析第十章色谱分析法概论第一节色谱法的分类第二节色谱过程和色谱流出曲线第三节色谱参数第四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第五节色谱法的基本理论第十一章平面色谱法第一节平面色谱法的分类和有关参数第二节薄层色谱法第三节纸色谱法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第一节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气相色谱仪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载气第三节气相色谱检测器第四节气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条件选择第五节气相色谱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第二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方法选择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仪第五节高效液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第十四章毛细管电泳法第一节毛细管电泳基础理论第二节毛细管电泳的主要分离模式第三节毛细管电泳仪第十五章色谱联用分析法第一节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第二节色谱-色谱联用分析法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单项选择部分1. 分析化学的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这是按照(D)分的。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仪器分析的复习提纲第一章小结:仪器分析是以物质性质或物质化学性质及其在分析过程中所发生的分析结果与物质的内在关系为基础,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进行形态和结构分析的一类测定方法。

精密度: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指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

选择性:是指分析方法不受试样中共存物质干扰的程度。

选择性越好,干扰越小。

线性范围:指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到遵循线性响应关系的最高浓度间的范围。

灵敏度:指分析信号随组分含量的变化率,与检测器的放大倍数有直接关系。

检出限: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含量或最小浓度。

D=3s0/b.仪器分析的主要优点:1.灵敏度极高;2.选择性好,适于复杂组分试样的分析;3.分析迅速,适于批量试样的分析;4.适于微量、超微量组分的测定;5.能进行无损分析;6.组合能力和适应性强,能进行在线分析;易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第二章小结:光分析法:基于电磁辐射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辐射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光谱法——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分子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的波长或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激发能:原子外层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所需要的能量。

电离能:原子外层电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脱离原子,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光分析法仪器的基本单位:光谱仪器通常包括五个基本单位:1.光源;2.单色器3.试样装置4.检测器5.显示与数据处理第三章小结:原子发射光谱仪:用来观察和记录原子发射光谱并进行光谱分析的仪器称为原子发射光谱仪。

一般元素普线的强度会随浓度的下降而消失,其总数量也会同时减少,所以谱线中最后消失的谱线称“最后线”或最灵敏线。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1.多元素同时检测的能力。

样品激发后,不同元素都发射特征光谱。

2.灵敏度高。

可进行痕量分析,检出限可达10—0.1ug.g-13.选择性好。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仪器分析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

通常用时间或用将各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载气的体积来表示。

2. 死时间: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 保留时间: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4. 相对保留值: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5. 半峰宽度:峰高为一半处的宽度。

6. 峰底宽度:指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7. 固定液:8.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

14. 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5. 反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16. 半波电位: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17. 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位):如果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解离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负极对所有阳离子都有静电吸引力,因此作用于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以致由静电力引起的迁移电流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消除迁移电流的目的。

18. 残余电流:在进行极谱分析时,外加电压虽未达到被测物质的分解电压,但仍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称为残余电流。

19. 迁移电流:由于静电吸引力而产生的电流称为迁移电流。

20. 极大:在电解开始后,电流随电位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到一个很大的数值,当电位变得更负时,这种现象就消失而趋于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极大或畸峰。

21. 光谱分析:就是指发射光谱分析,或更确切地讲是原子发射光谱。

22.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虽没有静电力和诱导力相互作用,但其分子却具有瞬间的周期变化的偶极矩,只是这种瞬间偶极矩的平均值等于零,在宏观上显示不出偶极矩而已。

这种瞬间偶极矩有一个同步电场,能使周围的分子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又反过来加剧瞬间偶极矩变化的幅度,产生所谓色散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化学复习材料
考试题型:填空题(20空,20分)、选择题(20题,20分)、判断题(10题,10分)、简答题(6题,36分)、计算题(2题,14分)
第一章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掌握:荧光特性、性质,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优点及理由,什么物质能产生强荧光、荧光强度与结构关系,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组成(5个,单色器的作用,与紫外分光光度计不同即直曲的理由),定量分析:A=KC
基本知识: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能量成激发态。

如果物质的分子吸收了光能而被激发,跃迁回基态所发射的电磁辐射(即光),称为荧光和磷光。

激发态分子去激化的两种形式: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辐射跃迁主要涉及荧光;无辐射跃迁是指以热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

处于激发单重态的电子经无辐射跃迁后到达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后,以辐射的形式跃迁回基态的各振动能级,这个过程称为荧光发射。

荧光发射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要小,荧光发射的波长比分子吸收的波长。

1、荧光——自然界存在这样一类物质,当吸收了外界能量后,能发出不同波长和不同强度的光,一旦外界能源消失,则这种光也随之消失,这种光称为荧光。

2、荧光的特性: ①为了能发射出荧光,必须先吸收进一种光线。

②荧光波长通常长于吸收
光的波长。

③荧光强度总是远低于激发光。

④荧光有衰退的特性。

⑤荧光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射。

3、分子荧光分析法是根据物质的分子荧光光谱进行定性,以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荧光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why)
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较,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要高出2-4个数量级。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荧光信号是在暗背景下检测的,噪声小,较微弱的信号也能被检测,且可以高倍放大;二是荧光强度和激发光强度成正比关系,可以提高激发光的光强以增大荧光强度。

●选择性好(why?)
⏹不同的物质用不同的光进行激发,选择不同的激发光波长;
⏹不同的物质发射的荧光不同,选择不同的检测荧光波长;
⏹比较容易排除其它物质的干扰,选择性好。

●(荧光法提供比较多的物理参数:这些参数反映了分子的各种特性,能从不同角度提供
研究对象的分子的信息。

)
●但是:荧光法应用不如分光光度法。

(why?)
⏹本身能发射荧光的物质相对较少,用加入某种试剂使非荧光物质转化为荧光物质来
进行分析,其数量也还不多。

⏹荧光分析的灵敏度高,测定时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干扰因素较多。

4、荧光量子产率
发射的光量子数
荧光量子产率 f =
吸收的光量子数
ϕ f 是一个物质荧光特性的重要参数,反映了荧光物质发射荧光的能力, ϕ f 越大,荧光越强,在0~1之间。

5、有利产生荧光的条件:
① 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基团,并且共轭体系越大,越容易被激发产生荧光。

大部分荧光物质都含有一个以上的芳香环,且随共轭芳环的增大,荧光效率越高,荧光波长越长。

例:
② 分子的刚性平面结构有利于荧光的产生。

⏹ 大多数无机盐类金属离子,不能产生荧光,但某些螯合物能产生很强的荧光,可用
于痕量金属离子的测定。

⏹ 不少有机配体是弱荧光体或不发荧光,但与Mn+形成螯合物后变为平面构型,就会
使荧光加强或产生荧光。

⏹ 例:8-羟基喹啉为弱荧光体,与Mn+— Al3+、Mg2+形成螯合物后,能形成刚性结
构,荧光加强。

6、定量分析的原理
根据荧光效率的定义,荧光强度I f 应为所吸收的光的强度I a 与荧光效率ϕf 的乘积:
I 0:入射光的强度
I : 透射光的强度
如果溶液很稀,吸光度A < 0.05,方括号中其它各项与第一项相比均可忽略不计,则上式可
7、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荧光分析仪器 ——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记录显示装置。

单色器有两个,第一块为激发单色器,由光源发射,用于选择激发光的波长;第二块为发射单色器,由样品发射,用于选择荧光发射波长。

激发(吸收)光:A. 激发光谱:固定测量波长(一般选最大发射波长),样品发射的荧光强度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曲线。

发射光:B. 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 样品发射的荧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

问题:荧光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何异同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荧光分光光度计:
除了基本部件的性能不同外,荧光仪器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最大不同是,荧光的测量通常在于激发光垂直的方向上进行,以消除透射光和杂散光对荧光测量的影响。

能够同金属离子形成荧光络合物的有机试剂绝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

它们通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的螯合物。

由于螯合物的形成,分子的刚性平面结构增大,使原来不发光或发光较弱的化合物转变为强荧光化合物。

第二章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简称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从光源发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吸收的程度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被吸收光线的波长只与特定元素相关。

原子化过程中激发态原子数N j很少,因此蒸气中的基态原子数目N0接近于被测元素的总原子数目N。

原子光谱:线状光谱;分子光谱:带状光谱
线状光谱并不是严格单色的,而是具有一定宽度和轮廓,是谱线强度随波长(或频率)的分布曲线。

2、原子光谱仪的组成:
光源(发射特征谱线)→原子化器(试样转化为原子蒸气)→单色器(分离特征谱线)→检测器(信号转换、放大、显示)
一、光源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波长一致。

(2)辐射光强度大,稳定性好。

(3)发射线的半宽度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

(锐线光源)
常用: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激光光源灯。

若用普通的连续光源+分光器,如钨丝灯光源或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为0.2nm ;而原子吸收线半宽度仅为10-3nm,吸收光的强度变化最多仅为0.5%:A= -lgT= -lg0.995 = 0.002
不再符合符合吸收定律!且灵敏度极差!
空心阴极灯(掌握原理):由一个钨丝作阳极,空心阴极由待测元素的高纯金属或合金制成。

二、原子化器
作用:将试液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气态的基态原子。

种类:(1)火焰原子化器(由喷雾器、雾化室和燃烧器三部分组成);(2)无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
石墨炉原子化过程:分为干燥、灰化(去除基体)、原子化、净化(去除残渣)四个阶段。

单色器作用:将待测元素的吸收线与邻近线分开。

原子吸收空心阴极灯发射的是宽度很窄的锐线,也是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因此分光系统可以省略,这种说法对不对?
定量分析方法
1.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试样,由低到高依次分析,将获得的吸光度A数据对应于浓度作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试样的吸光度A数据,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浓度值;
或由标准试样数据获得线性方程,将测定试样的吸光度A数据带入计算。

注意在高浓度时,标准曲线易发生弯曲,压力变宽影响所致。

2.标准加入法
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c X),依次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c s),定容后总浓度依次为:
c x ,c X +c s ,c X +2c s ,c X +3c s,c X + n c s ……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A X,A1,A2,A3,A4……。

以A对加入的标准溶液浓度c 做图得一直线,图中cx点即待测溶液浓度。

该法可消除基体干扰,不能消除背景干扰。

第三章气象色谱仪的原来及应用
1、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是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其中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两相之间不断进行着分配。

2、色谱法的特点(1)分离效率高;(2)应用范围广;(3)分析速度快;(4)样品用量少;(5)灵敏度高;(5)分离和测定一次完成;(6)易于自动化;(7)不足之处:定性较为困难。

3、色谱法的分类
按流动相的形式分类:气相色谱法(气-液色谱法;气-固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
按固定相的形式分类:
柱色谱:固定相装在色谱柱中;
纸色谱:利用滤纸作载体,吸附在纸上的水作固定相;
薄层色谱:将固体吸附剂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制成薄层作固定相。

按分离机理分类:(1) 吸附色谱法(2) 离子交换色谱(3) 凝胶色谱法(4) 亲和色谱法…
4、组成: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温控系统。

(1)载气系统:包括气瓶、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设备;
载气:常用的有氢气、氮气、氦气;
净化干燥管:去除载气中的水、有机物等杂质(依次通过分子筛、活性炭等);载气流速控制设备:压力表、流量计、稳压阀、控制载气流速恒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