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学复习知识点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学复习知识点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学复习知识点财政学复习知识点(46个)第一章1、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思路国家职能——为完成国家职能需筹集资金——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社会成员有共同需要——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国家提供——国家融资2、“看不见的手”原理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3、帕累托效率概念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4、市场失灵的5个领域(1)公共品和外部性(2)收入分配不公(3)经济波动(4)垄断(5)信息不完全5、政府的两种类型(1)仁慈的政府:政府是大公无私的(2)利维坦政府:政府也是自私自利的6、财政有哪三个职能,如何理解这三个职能。

三个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其中: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财政提供公共品;财政补贴正外部性,对负外部性征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宏观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稳定和发展职能: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7、公共品的两个特征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路灯;国防)8、三种公平观为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9、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概念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G=A/(A+B)经济含义: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10、自动稳定器的概念(1)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会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财政和金融试题及答案(902)第1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壹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壹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①、剩余产品②、社会产品③、必要产品④、社会财富2、对国有企业利润征收的所得税属于()①、企业收入②、债务收入③、税收收入④、其他收入3、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①、农业税②、关税③、耕地占用税④、证券交易税4、跨国X公司进行国际避税最常用的壹种手段,是将利润()①、转移到高税国实现②、转移到低税国实现③、隐瞒④、抽逃5、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是()①、资源性国有资产②、运营性国有资产③、非运营性国有资产④、有形国有资产6、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补偿支出是()①、基本建设支出②、债务支出③、国家物资储备支出④、挖潜改造支出7、实现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方式是()①、基本建设②、大修理③、更新改造④、改建重建8、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①、社会福利②、社会保险③、社会救济④、商业保险9、各国政府偿仍国债的基本手段是()①、设立偿债基金②、依赖财政盈余③、预算列支④、举借新债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①、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和分权的关系②、处理国家和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③、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④、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11、我国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①、商业信用②、银行信用③、国家信用④、消费信用12、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属于()①、单壹型中央银行制度②、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③、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④、准中央银行制度13、在商业银行的传统负责业务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业务是()①、资本金②、各项存款③、发行债卷④、借款14、信托机构接受委托,对其财产进行运营、管理或处理的业务是()①、信托类业务②、委托类业务③、代理类业务④、融资租赁业务15、保险职能中,能体现保险经济活动内在功能的是()①、融能资金②、组织经济补偿③、分散危险④、增加投资收益16、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和外界证券商或客户的中介者,叫做()①、证券代理人②、证券买卖者③、掮客④、证券咨询机构17、目前,我国将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o通常是指()①、企业单位的活期存款②、流通中现金③、居民储蓄存款④、银行全部存款18、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和流动偏好增加,会直接导致()①、通货膨胀②、经济危机③、经济滞胀④、有效需求不足19、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的汇率变动趋势是()①、本币汇率上升②、外汇汇率波动③、本币汇率下跃④、本币汇率不变20、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①、税收②、国家预算③、国债④、财政补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学复习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学复习

(金融保险)金融学复习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和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经济货币化(指壹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和配合的状态。

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当俩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壹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壹个国家向另壹个国家的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俩个方面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壹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间接标价法(用壹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壹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被称应付标价法。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票据贴现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仍期之前,以壹定的价格将票据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的行为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泡沫经济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壹种经济现象。

即依靠信用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虚假繁荣,导致经济过度扩张。

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且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第一章财政总论一、名词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活动中,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集中化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功能。

二、简答1.如何理解财政的含义?①财政是一种分配活动,属于分配范畴;②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③财政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④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2.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有哪些?①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②加强税收调节;③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的内容是什么?①充分就业。

有能力工作、愿意工作并且又在寻找工作的人的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就业。

②物价水平稳定。

物价的上涨幅度在社会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一般说来年率在3%—5%或其以下的物价上涨幅度可视为物价水平稳定。

③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资本性项目”的收支、进出口商品收支、劳务收支以及无偿转移收支,大体保持平衡。

三、论述题1.论述财政的职能财政职能: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功能。

①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通过对现有的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及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②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国民收入产生后通过分配形成的流量的收入分配和存量的财产分配。

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公平分配。

衡量公平分配的重要指标是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③稳定和发展职能A.稳定:经济稳定。

经济稳定的基本内容有:a.充分就业;b.物价水平稳定;c.国际收支平衡。

B.发展:经济发展,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

第二章财政支出一、名词1.财政支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2.购买性支出: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物品或劳务所形成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市场的交易。

《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南(doc 7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南(doc 7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南(doc 7页)《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第一章财政导论1、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个经济(分配)范畴和历史范畴;财政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财政的含义。

2、财政的发展。

财政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

(1)封建社会财政范畴的延伸——公债和国家预算。

(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主要收支情况。

3、财政的特征(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财政职能的概念:(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2)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3)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第二章财政收入总论1、财政收入按社会产品的价值分类。

2、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因素。

3、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上限因素。

第三章税收1、税收的特征:税收征税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制要素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纳税人。

(2)课税对象:含义。

(3)税率:我国现行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1)(2)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3)社会优抚。

1、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2、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3、财政补贴的性质(主体、对象)第八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1、国家预算(1)在综合财政计划中国家预算处于主导地位。

(2)国家预算的原则。

(3)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概念)。

(4)国家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5)国家预算的执行: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2、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1)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3)分税制的概念、内容及其优点。

第九章财政政策和财政平衡1、财政政策的概念。

2020年(金融保险)国际金融期末复习

2020年(金融保险)国际金融期末复习

(金融保险)国际金融期末复习壹、比较以下几组概念1、无抛补套利和抛补套利2、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3、国际债务危机和国际货币危机4、B S I法和L S I法5、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6、远期交易和掉期交易7、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8、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二、填空题1、国际储备应满足三个条件:第壹是;第二是;第三是。

2、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都是按照来编制的。

3、国际储备管理涉及和俩个方面。

4、衍生金融工具是壹种价值取决于的金融合约,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交易的是。

5、国际上公认壹国的偿债率数值是,超过该值时就可能发生偿债危机;国际公认壹国的债务率数值是,如果超过时则说明该国债务负担过重。

6、根据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可将外汇风险分为、、。

7、汇率制度有俩种基本类型:和。

8、、和三个要素共同构成外汇风险。

9、在交易谈判时,双方协商在合同中加入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汇率多变的风险,常用的保值条款有:、和。

10、外汇期权按权利的内容可分为和;按行使期权的有效日划分,又分为和。

11、外汇期货交易基本上可分为俩大类:和。

12、在金本位制下,汇率的波动总是以为中心,以为下限,以为上限波动的。

13、汇率的标价可分为:和。

14、互换交易主要有和。

15、抛补套利实际是和相结合的壹种交易方式。

16、外汇期权的价格,即外汇期权的,表现形式就是,也称。

三、选择题1、净误差和遗漏发生的原因包括()。

A、人为隐瞒B、不同的统计方法形成的偏差C、时间差异D、重复计算E、漏算2、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法正确的有()。

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B、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推行浮动汇率制,减少外汇风险D、建立多边结算体系E、美国可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谋取特殊利益3、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A、利率B、汇率C、进口D、出口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之壹是,它是壹个全球性的()。

A、国际金本位制B、国际金汇兑本位制C、国际银本位制D、国际复本位制5、在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于()。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财政概念的总结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而取得自身履行职能所需的社会产品,从而产生财政分配。

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最佳化,于是需要公共经济去解决市场失效问题。

公共经济就是财政。

财政职能的概念政府从事消费、生产和分配活动必然对经济产生影响,改变经济的原来状态。

财政职能是政府活动所固有的;政府活动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体现为财政的职能。

财政职能的分类(一)资源配置职能通过对现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

(二)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产生后通过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财政上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公平分配。

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重要指标是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用来描述一国财富和收入分配性质。

洛伦茨曲线向下弯曲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当基尼系数接近于零时,收入分配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当基尼系数接近于1时,收入分配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收入分配的财政机制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手段有: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加强税收调节;通过转移性支出(三)稳定和发展职能市场体系无法有效协调其自身的所有活动使之达到平衡,政府可以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去实现稳定,恢复平衡。

发展是通过物质生产增长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基本需要。

经济稳定是短期目标,经济增长是长期目标。

财政政策就是要协调两方面目标。

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互有矛盾。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同时存在。

菲利普斯曲线则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能够并存。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学复习知识点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学复习知识点

财政学复习知识点(46个)第一章1、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思路国家职能——为完成国家职能需筹集资金——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社会成员有共同需要——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国家提供——国家融资2、“看不见的手”原理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3、帕累托效率概念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4、市场失灵的5个领域(1)公共品和外部性(2)收入分配不公(3)经济波动(4)垄断(5)信息不完全5、政府的两种类型(1)仁慈的政府:政府是大公无私的(2)利维坦政府:政府也是自私自利的6、财政有哪三个职能,如何理解这三个职能。

三个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其中: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财政提供公共品;财政补贴正外部性,对负外部性征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宏观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稳定和发展职能: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7、公共品的两个特征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路灯;国防)8、三种公平观为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9、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概念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G=A/(A+B)经济含义: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10、自动稳定器的概念(1)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会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

《财政与金融》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朱明zhubob (2)

《财政与金融》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朱明zhubob (2)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免征额————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2、保值国债————在国债发行时就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税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止涨。

3、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国家关于各类银行及其各级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

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5、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一方面,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另一方面,保险是一种因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6、财政职能————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7、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

8、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者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9、信用————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10、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某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11、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12、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1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主讲:朱明 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14、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财政产生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产生私有制,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国家凭借它的权利强制地无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便出现了财政分配关系,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2、公共产品的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3、财政的四个职能:财政分配职能(最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监督职能。

4、财政支出的分类:按财政支出是否具有直接的补偿性分,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其中,购买性支出具有直接补偿性,转移性支出没有直接补偿性。

5、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6、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最主要因素),政府职能。

**<财政分配的主要来源是剩余产品。

> **<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7、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税法的核心要素)。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8、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9、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

10、税收转嫁的形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11、公债的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公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

12、国库集中收付的含义:国库集中收付就是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

它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二是集中支付管理,三是集中账户管理。

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含义:是指公共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公债收入及其他收入等)从取得到划入国库全过程的监控制度。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保险:是指一种危险发生之后的补救办法。

保值国债:在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利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一种保险。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用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例。

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用的措施和手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间接税: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

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通货膨胀:即在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从而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清偿国际债务的支付手段和金融资产。

外汇市场:是外汇经营机构.中央银行以及个人等从事买卖和调剂外汇的场所。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第一章财政导论1、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个经济(分配)范畴和历史范畴;财政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财政的含义。

2、财政的发展。

财政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

(1)封建社会财政范畴的延伸——公债和国家预算。

(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主要收支情况。

3、财政的特征(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财政职能的概念:(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2)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3)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第二章财政收入总论1、财政收入按社会产品的价值分类。

2、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因素。

3、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上限因素。

第三章税收1、税收的特征:税收征税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制要素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纳税人。

(2)课税对象:含义。

(3)税率:我国现行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3、起征点和免征额的概念。

第四章国债1、国债的含义。

2、国债的特征:(1)有偿性(2)自愿性(3)灵活性3、国债制度:(1)以国债利率的变动状况,国债可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含义)和保值国债(概念)。

(2)国债的发行价格:平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

(3)世界各国偿还国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预算资金、预算盈余、发行新债收入、偿债基金。

(4)我国国债状况:(1950年?1954~1958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五章财政支出总论1、财政支出在理论上的分类(1)以资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2)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概念)和转移性支出(含义)。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与金融重点一、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2、货币市场:是一年按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

3、超额准备金:又称剩余储备,这是指商业银行超过中央银行规定交存的存款准备金的超额部分。

4、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5、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并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活动。

6、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是债权、债务双方缔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债务契约,是列明借贷金额和偿还债务等具体条件的文书。

7、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

8、再贴现:商业银行资金紧张,周转发生困难时,可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以获取现金。

9、增值税:是一种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商品贸易税,它的收征范围几乎可以涉及所有的货物交易。

10、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

1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12、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

13、名义收益率:是金融资产票面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

14、贮藏手段:货币的一种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15、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述( D )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政府的公共支出( C )。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复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A.政治和文化B.经济和政治C.经济和效益D.政治和历史2、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

A.捐税B.公债C.国家预算D.国有企业上缴利润3、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是在()制下财政范畴的延伸。

A.奴隶B.封建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4、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形式。

A.货币B.实物C.劳役D.货币和劳役5、财政属于()范畴。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6、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财政部门B.党政部门C.国家或政府D.各级人大7、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产品B.折旧基金C.职工劳动报酬收入D.剩余产品价值8、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A.维护政权需要B.人民生活需要C.经济建设需要D.社会公共需要9、收入分配的目标是()。

A.平均分配B.公平分配C.共同致富D.增加收入10、以下不是财政的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统筹兼顾D.稳定经济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属于()。

A.历史范畴B.政治范畴C.分配范畴D.经济范畴2、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人类社会存在过()。

A.原始社会财政B.奴隶制国家财政C.封建制国家财政D.资本主义国家财政E.社会主义国家财政3、封建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

A.官产收人B.赋税收入C.专卖收入D.特权收入E.贡物收入F.国王土地收入4、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形式是()。

A.军事支出B.债务支出C.行政经费支出D.社会经济支出E.国家机构支出F.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支出5、财政的一般特征是指()。

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B.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C.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6、下列各种需要中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有()。

A.国防B.行政管理C.普及教育D.基础科学研究E.生态环境保护7、公共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复习要点

《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复习要点

1、补偿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安排财政支出必须坚持的原则
2、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内容
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经常性预算收入
4、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5、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负债业务
6、货币层次
7、货币的流通手段
8、汇率升降与进出口的关系
9、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扩张性财政政策
10、财政分配的主体
11、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及包括的内容
12、比例税率及适用比例税率的个人所得项目
13、货币发展的具体形态
14、金融机构体系
15、测定通货膨胀程度的物价指数
16、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标准
17、中央银行的职能
18、市场失灵的表现
19、财政产生的条件
20、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
21、财政三大职能
22、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
23、国债的功能
24、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25、增值税的计算
26、贴现的计算
27、加强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及投入的范围和重点
28、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机理及特点
29、衍生金融工具
30、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31、政策性银行
32、票据贴现
33、对行政管理优化和控制的措施
34、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偶然所得、财产租赁)的计算
3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作业答案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作业答案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作业答案第壹章至第四章壹、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壹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壹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壹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

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和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壹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7、免征点: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8、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俩个条件:壹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俩大类。

6、分析和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

7、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8、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壹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11、我国现行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资源税。

12、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3、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14、资源课税可分为壹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俩种类型。

15、国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财政和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
第一章财政导论
1、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个经济(分配)范畴和历史范畴;
财政产生必须具备俩个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财政的含义。

2、财政的发展。

财政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

(1)封建社会财政范畴的延伸——公债和国家预算。

(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主要收支情况。

3、财政的特征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形式壹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财政职能的概念:
(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2)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3)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第二章财政收入总论
1、财政收入按社会产品的价值分类。

2、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因素。

3、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上限因素。

第三章税收
1、税收的特征:
税收征税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壹种主要形式。

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制要素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
(1)纳税人。

(2)课税对象:含义。

(3)税率:我国现行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3、起征点和免征额的概念。

第四章国债
1、国债的含义。

2、国债的特征:(1)有偿性(2)自愿性(3)灵活性
3、国债制度:
(1)以国债利率的变动状况,国债可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含义)和保值国债(概念)。

(2)国债的发行价格:平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

(3)世界各国偿仍国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预算资金、预算
盈余、发行新债收入、偿债基金。

(4)我国国债状况:(1950年?1954~1958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五章财政支出总论
1、财政支出在理论上的分类
(1)以资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补偿性支出、
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2)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概念)和转移性支出(含义)。

2、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3、财政支出的原则:
(1)量入为出原则。

(2)统筹兼顾、全面安全的原则。

(3)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5、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内容。

第六章购买性支出
1、行政管理费和国防经费支出的性质。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按支出的用途分类包括的内容。

第七章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内容
(1)社会保险(核心内容)。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中的壹部分。

(4)社会优抚。

2、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3、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4、财政补贴的性质(主体、对象)
第八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国家预算
(1)在综合财政计划中国家预算处于主导地位。

(2)国家预算的原则。

(3)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概念)。

(4)国家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5)国家预算的执行: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2、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3)分税制的概念、内容及其优点。

第九章财政政策和财政平衡
1、财政政策的概念。

2、财政目标的概念和特点。

3、财政政策工具分为财政措施和财政信用措施的主要内容。

4、内在稳定器包括哪些内容。

5、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6、财政赤字现象分为俩类:决算赤字和预算赤字(赤字财政)(含义)
7、财政赤字是否具有扩张社会需求的作用主要取决的内容。

第十章金融导论
1、信用的概念。

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概念)。

3、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的含义。

(2)银行信用的含义。

(3)国家信用的含义。

(4)消费信用的含义。

(5)民间信用的含义。

4、金融(信用)工具。

(1)金融工具的特征。

(2)商业票据的种类。

(3)银行券的含义。

5、信用的职能
(1)资金再分配(基本职能)。

(2)提供和创造货币。

6、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第十壹章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1、我国货币流通俩大领域;现金流通和转账结算。

2、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

3、货币流通规律。

4、制约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第十二章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金融机构体系包括的三个环节。

(2)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大类别。

2、政策性金融机构
(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2)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银行。

3、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概念
第十三章商业银行
1、股份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

2、商业银行业务
(1)负债业务:银行资本金;存款负债;借款负债。

(2)资产业务:贷款;投资;票据承兑;储备资产。

(3)中间业务:转账结转;信托业务。

3、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和收缩
(1)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策源地。

(2)制约信用扩张和收缩的因素。

(3)派生存款总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4、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1)管理原则
(2)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利率灵敏性管理方法)。

第十四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概述
(1)中央银行的性质和三大职能的含义。

(2)我国的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业务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流通中的货币;政府部门的存款;商业银行存款。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政府贷款;商业银行贷款;金银、外汇储备;证券买卖。

3、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概念。

(2)货币政策目标的概念。

(3)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及其壹般性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方法。

(4)中央银行的壹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4、货币政策传导
(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概念及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超额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利率;基础货币。

第十五章信托和保险
1、信托的概念、特点、职能和分类
(1)信托的概念和俩种方式。

(2)信托的成立应具备三要素。

(3)信托的职能。

2、保险的概念、职能和种类
(1)保险的概念、;保险是壹种经济补偿制度。

(2)保险的职能。

(3)保险的种类。

第十六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功能:融通资金;积累资金;降低风险;宏观调控。

2、货币市场的业务:同业拆借、票据承兑、票据贴现、其他业务。

3、票据贴现付现额的计算方法。

4、证券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期权交易。

5、外汇市场。

(1)外汇市场: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之分。

(2)外汇交易方式: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套汇交易、套利交易。

第十七章通化膨胀
1、通货膨胀概述
(1)通货膨胀概念
(2)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紧密相关,但不等同。

2、西方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

(1)需求拉上论。

(2)成本推动论。

(3)菲利普斯曲线论。

(4)结构失调论。

(5)国际传导论。

3、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4、通货膨胀的效应和治理
(1)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效应。

(2)治理通货膨胀的壹般措施。

第十八章国际金融
1、外汇和汇率
(1)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概念)。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三种关系。

(2)汇率的含义和种类。

基本汇率的含义。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内容。

3、国际租赁包括内容。

贸易收支的含义。

4、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