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二十五)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专题25 微型、创新、数字化实验题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专题25 微型、创新、数字化实验题

第二部分题型突破专题25 微型、创新、数字化实验题考向一微型、创新实验题命题方向考向二数字化实验题考向一微型、创新实验题例1(2023·重庆涪陵·预测模拟)“实验创新”又一化学核心素养。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模拟冶铁,如图所示:(1)实验时一定要先通气一会再加热,理由是_____(2)a处可观察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在b处发生的有关反应方程式的;_____(3)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与处理尾气,正确的导管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经资料查阅,一氧化碳还可以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生成复合物也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请回答:两种吸收设计中图2较图1的最大优点是______(4)若实验前后测得红棕色粉末的质量减少了1.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5)若在清洗实验“W”型玻璃管前,从左端滴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于a处,还可完成金属的性质实验之一,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例2(2023·河南安阳·统考一模)某小组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

(1)若只将a滴管中的水滴入甲试管,可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边液面高于右边液面,请解释原因?(2)若只将b滴管中的液体滴入乙试管,U形管内也能产生(1)中现象,则b滴管中液体药品和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分别是什么?(答出一组即可)例3(2022·陕西渭南·二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

【查阅资料】白磷易燃,标准大气压下,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实验1:利用如图一所示微型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1】挤压左边滴管,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

(1)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双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探究2】微热燃烧管至a℃,一段时间后,挤压右边滴管,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020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包含答案解析)

2020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包含答案解析)

1.某同学欲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MgCl2、Na2SO4杂质制取精盐。

制作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a和操作b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能否颠倒?(3)写出用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2.有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1)取白色粉末A,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C。

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3)向无色滤液C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D和无色滤液E,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3.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的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拓展性探究。

(1)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①基于上述实验结论,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

②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小吕方案: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①小吕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填字母,装置不重复使用)。

②装置D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

小周方案: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性题热点训练》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性题热点训练》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性题热点训练1、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

(实验仪器目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方案I:方案Ⅱ:(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

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I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汁液新鲜西红柿的汁液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滴数12 20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2、酒精灯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酒精灯燃烧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1)提出问题:酒精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会含有哪些物质?(2)猜想与验证:酒精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出现的现象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气体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为。

3、你接触过纯碱吗?小明同学用湿润的手触摸厨房里的纯碱时,感觉有滑腻感,他好奇地用pH试纸测试纯碱水溶液的酸碱性时,又惊奇地发现溶液呈碱性。

小明想,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纯碱溶于水时能够变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是钠离子还是碳酸根离子导致水溶液呈碱性?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得知,是碳酸根离子与水作用产生0H-离子,导致水溶液呈碱性。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纯碱水溶液呈碱性确实是碳酸根离子引起的,而不是钠离子引起的。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2.在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3.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 B.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味C.品尝一种白色固体的味道 D.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5.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进入集气瓶的水约为体积的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6.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二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C.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7.除去下表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A.A B.B C.C D.D8.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D.碳酸钙、氯化钙9.“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D.人体吸入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小明在厨房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华说“可以尝一尝”。

对“可能是食盐”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4.某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 1),采用燃烧法去氧气而得较纯氮气时最好选用的试剂为A.铜丝B.蜡烛C.红磷D.木头5.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出现的现象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6.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只与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7.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 O2 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 CO B.曲线①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C.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8.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9.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小红同学提出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判断其酸碱性。

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10.何洁同学为确定实验室某一失去标签的液体物质,设计如下探究方案,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将液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其颜色B.测量液体的密度C.滴加酚酞试液检验液体是否为是碱D.用嘴尝尝液体是甜味还是酸味11.下列是同学测定的某实验滤液中大量存在的成分,其中合理的是()A.Na+,Ba2+,SO42-B.H+,Cu2+,OH-C.K+,OH-,CI-D.H+,CO32-,CI-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判断CO2是否集满B.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大小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碟收集炭黑,证实蜡烛中有单质碳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13.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共43分)1、(湘潭市20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________(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B紫色石蕊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2、(镇江市2019).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选序号)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4)实验室用和稀反应制取FeS 和H2SO4反应制取H2S。

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3、(湖北2019)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d________.(2)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选用________(填“C”或“D”)装置;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

(3)制氢气时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4.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装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2020中考复习 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二十五:化学与生活

2020中考复习 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二十五:化学与生活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二十五:化学与生活考点一:化学元素与健康1.某小孩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下列适合改善该小孩症状的食品是()A.高钙奶B.补铁剂C.补锌剂D.海带汤2.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B.缺铁会引起贫血C.缺氟会引起甲状腺疾病D.缺锌会引起智力低下3.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Na2SeO3),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SeO3中钠、硒、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B.Na2SeO3属于盐类C.硒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尽可能多吃含硒的营养补剂D.Na2SeO3中氧含量最高4.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丙氨酸分子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B.丙氨酸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C.丙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65.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Na+、C1-、SO42-B.H+、Na+、NO3-、CO32-C.K+、Ba2+、OH-、SO42-D.K+、Ag+、NO3-、C1-6.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考点二:六大营养素1.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B.食醋C.不锈钢钉D.蒸馏水2.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A.A B.B C.C D.D3.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营养素的是()A.鸡蛋B.馒头C.黄瓜D.菜籽油4.中考即将来临,家人每天都为了学生们准备合理的饮食搭配,请准确回答下列问题,倾情回报:(1)米饭和馒头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除水外)是①_____,米饭主要成分在人体中经②_____的催化作用最终会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③_____(化学式);(2)图片里的食物中含有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①_____,鸡蛋和鱼里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蛋白质在胃肠里与②_____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③_____;(3)牛奶中富含钙元素,幼儿青少年缺钙会①_____,蔬菜和水果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缺少②_____会引起夜盲症。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附有答案)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附有答案)

实验探究题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2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2 (6) +3A↑。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①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何种金属表面有划痕
②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
③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如下图所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0.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和氢气
(3)在模拟转化关系图中,你认为可以循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四、实验题
2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上述实验中首先观察到铁锈生成的是_____。由此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19.如图所示为小明改进的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先持续通入CO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1)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2)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导致氧化铜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氧化铜的内能。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检验不是O2。
(2)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2和HCl的方法是什么?2)将气体通入A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3)将气体通入B后,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4)将气体通入C后,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5)将气体通入D后,观察到火焰变绿,说明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1.实验室使用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浓硫酸,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氯化氢和水。

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石灰水,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氢氯酸溶液。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通入氢气④停止加热⑤停止通入氢气。

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2.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

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1-2-3-4-5-6.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制备氢气,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使气体干燥。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

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甲接A,乙接B,丙接C,丁接G。

C处放出的气体为CO2,应处理。

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物质。

装置乙中的现象是无明显变化。

4.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B.蒸发食盐水时,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后停止加热C.洗净的胶头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旋紧胶塞后,先将导管一端浸人水中,再用双手捂住试管外壁2.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3.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水酸性逐渐减弱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C.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4.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有错误的是( )A.A B.B C.C D.D5.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B.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D.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6.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用磁铁吸引来区分铜和铁,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7.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A.A B.B C.C D.D8.小玉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查找原因 B.查阅相关资料 C.置之不理 D.请教老师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D.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10.现有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400.0g,向其中加入铁粉,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已知铁粉先与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为:Fe2(SO4)3+Fe=3FeSO4,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rayA.a~b段溶液中有2种溶质B.m=6.4C.取c点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D.原溶液中的Fe2(SO4)3质量分数为10.0%11.某同学在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了试管破裂的情况,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珠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2.下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 端与R 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现象。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一个装有饱和石灰水的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广口瓶中,如图所示。向试管中逐渐加入氧化钙粉末。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广口瓶中________________;导管中________________。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12.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D.分别滴几滴在玻璃片上,烘干,观察玻璃片表面是否残留白色固体
5.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等质量的红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锌和铁
C.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熟石灰
D.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正确的是
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看到白烟,而打开浓硫酸瓶塞无明显现象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锡片,析出红色固体铜单质
11.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以下从该反应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②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减小实验误差;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二)1. ( 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

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②的探究目的(3) 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开始后,关闭 冷、打开K i ,可观察到B 中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开始后,关闭 K i 和K 3,打开&,观察E 中现象,然后打开 K 3,再观察E 中现 象,其不同之处是 ,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已知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化学反应:224242H C O CO CO HΔO↑++浓硫酸。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正确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m g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H2O和CO,并粗略测出每种气体的质量(每套装置限用一次,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

连接装置后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混合气体→E→C→B→D →A→尾气处理B.实验时应先通混合气体后点燃酒精喷灯C.计算CO的质量时,既能根据A中燃烧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计算,也可根据A中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计算,二种方法均准确D.通过装置B、C、D在反应前后增加的总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2.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只与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3.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

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观察C.假设D.做结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D.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6.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7.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小郑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 mL 16.7 mL 11.9 mL 9.6 mL 7.6 mL 6.9 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 .
化膜、油污等;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逐渐变 .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了剩余的CO2 。
该类题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 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其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是否使用催化 剂、反应时的温度、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实验时常利用控 制单一变量的思想设置对比实验,分析对比的实验间不同的因素,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30%
锌片
79.9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①③(或②④)
【得出结论】(4)结论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锌片比锌粒 .
反应快(意思相近即可) 。
例3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 A (填字母序号)。
A.锌
B.铜
C.银
例5 ]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 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二)及答案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二)及答案

1. 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可用来制备碳酸氢钠(Na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 2NaHCO3,由于溶解度不同,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使溶液变浑浊。

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发现不同条件下出现浑浊的时间不同。

【提出问题】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猜想与假设】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温度、试管内径、CO2流速、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体积。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每次实验时均在试管里加入1mL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在试管后放置一张写有黑色字迹的白纸,从垂直于试管的方向观察白纸上字迹的清晰程序号温度试管内径CO2流速(个/秒)产生不同现象的时间字迹变淡字迹模糊字迹消失①25 10 mm 5-8 5′17″7′19″8′17″②32 10 mm 5-8 3′50″4′09″4′28″③40 10 mm 5-8 3′48″4′06″4′18″④25 14 mm 5-8 6′36″7′38″8′28″⑤25 25 mm 5-8 X 9′43″10′22″⑥25 10 mm 10-13 5′02″6′40″7′58″⑦25 10 mm 2-5 5′40″10′45″12′36″(1)由上述溶解度曲线图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锥形瓶中是利用碳酸氢钠与稀硫酸(H2SO4)反应来制二氧化碳。

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有水和硫酸钠(Na2SO4)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④⑤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表中X应该是________。

A. 6′05″B. 8′45″C. 9′55″(5)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小明认为“二氧化碳流速越快,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越快”,得到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某研究小组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 量,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得到CO2的体积为 __________L。又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 g/L,则生成CO2的质量约是__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据此计算M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值。(写出计算M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一)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a和图b所示的传统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所用的红磷、木炭均过量。
(1)甲同学连接好仪器后,立即点燃红磷开始实验,老师说他的操作顺序不严谨,你认为他忽略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甲同学改正后,点燃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法B.比较法C.观察法D.分类法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燃烧条件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分子运动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部分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A.铁在O2中燃烧B.加热KMnO4制O2C.电解H2O实验D.过滤4.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C.涤纶和羊毛燃烧:都可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D.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中有紫红色固体生成6.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A.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C.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7.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柠檬酸和小苏打制汽水 B.用蜡烛和小瓷碟制取少量炭黑C.用鸡蛋壳和食醋制取二氧化碳 D.用食盐水除铁锈8.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二十五)1.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

某氮化铝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现用下图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有关操作为:a.往烧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2)本试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3)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填选项标号)。

A.浓氢氧化钠溶液B.酒精C.植物油2.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90%的废铜屑制取胆矾(CuSO4·5H2O)。

将铜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在氧气作用下便生成硫酸铜。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铜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烧杯外,还需。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

(4)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

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3.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填字母);书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

(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 089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 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填表达式)。

4. 过氧化钙晶体(化学式为CaO2·x H2O,其中x待实验中测定)常温下为白色,能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且温度越低,其溶解度越小,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用于鱼类长途运输的增氧剂等。

(1)过氧化钙晶体可用下列方法制备:CaCl2+H2O2+NH3+H2O―→CaO2·x H2O↓+NH4Cl。

用如下制取装置可制备过氧化钙晶体:①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应为;仪器X的名称为。

②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x H2O。

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若,则晶体已经洗涤干净。

(2)为确定过氧化钙晶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查资料发现: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然后再发生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于是他们称取21.6 克过氧化钙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了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如上曲线图),由此计算可得x=。

5. 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酸碱盐的性质(夹持仪器已省略)。

(1)关闭K2,打开K1和分液漏斗玻璃塞、活塞,向B装置中加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B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K1,打开K2。

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C中一定含有溶质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实验结束后,将装置A、B、C上层清液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为无色,请选用一种试剂确定溶质成分的几种可能情况,写出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物质,为探究镁表面黑色物质的生成是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有关,开展以下实验探究。

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Ⅰ.常温下,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不会与镁发生反应。

Ⅱ.无水CaCl2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图1 图2(1)查阅文献获知,镁条表面变暗是镁与氧气反应的结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据此现象,可说明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质无法使镁生成黑色物质。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出现黑色物质。

图3(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水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实验4】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足以得出最终结论,于是又补做了如下实验:(5)将图3中的潮湿的空气换成___________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6)根据上述四个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镁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镁与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7.小华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时,发现在一些池塘塘底会冒一些气泡,于是他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塑料瓶气体(图A ),为了弄清它的成分,小华进行了有关实验。

⑴为取用瓶中的气体,他需要在A装置上接一个注水装置,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

图中的B、C 、D 都可做注水装置,他应选用 装置。

⑵小华将装置连接如下:带有注水装置的A →H →I ,在I 处点火发现能燃烧。

他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

⑶如果小华想探究A 中的气体燃烧后有无CO 2生成,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应为:带有注水装置的A → →I ,I 装置的烧杯壁上涂有澄清石灰水。

若I 杯壁处出现浑浊,说明气体燃烧后有CO 2生成。

⑷小华通过查阅资料获悉,这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含有CH 4,还含有CO 2、N 2和CO 等。

他将装置连接如下:带有注水装置的A →E →H →I (燃烧后生成的气体)→G →E ,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均变浑浊。

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气体的组成,结论是 。

8. 探究高锰酸钾的性质(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止试管破A B C D E F G H I裂,实验中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维生素C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常温下,利用如图1实验测定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有________(填标号)。

图1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B. 胶头滴管每次吸取果汁的体积C.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3)酸性KMnO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溶液可以测定居室内甲醛(CH2O)的含量是否超标(国家标准:成人允许的最高浓度为0.1 mg /m3)。

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2②关闭止水夹________(填“a”或“b”,下同),打开________,用注射器抽取新装修的室内空气;接着关闭止水夹________,打开________,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重复上述操作,至抽取到空气样品0.5 m3与溶液中的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反应。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含甲醛的浓度为________。

(反应原理为:4KMnO4+5CH2O +6H2SO4=== 2K2SO4+4MnSO4+5CO2+11H2O)由此判断该居室内甲醛含量________(填“有”或“没有”)超标。

9. 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如图1的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图1【分析与表达】(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 mL 稀盐酸快速推入到烧瓶中。

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与处理】(4)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填序号)。

A. m(小烧杯)B. m(大烧杯)C. 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 1 2 3 4 5注射器60.0 85.0 88.0 89.0 89.5读数/mL时间/min 6 7 8 9 10注射器89.8 89.9 90.0 90.0 90.0读数/mL,理由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的认识,在如图2的坐标图中绘制出0~10 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2【反思与评价】(6)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Ⅰ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实验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1)cabd (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水紧握握热锥形瓶,广口瓶中右侧导管水柱上升,松手后水柱回落,证明气密性好 (3)C2.(1)玻璃棒、漏斗(2)写出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2Cu+O 2 △ 2CuO ;CuO+H 2SO 4═CuSO 4+H 2O(3)减少硫酸铜晶体溶解(4)不可靠,因为洗涤时硫酸铜晶体会少量溶解,产生SO 42-3.(1)adcb 略 (2) ③②④① (3) C(4)V M5109.82-⨯4. (1)①氨气(或NH 3) 分液漏斗 ②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 (2)85. (1)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2)先有气泡冒出,后产生白色沉淀 B 中的稀盐酸和氯化钙进入C 中分别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3)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若无明显现象,说明只有氯化钠;若产生了沉淀,说明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若先产生气泡后又产生了沉淀,说明溶质有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氢6. (1)2Mg +O 2 === 2MgO (2)氧气(或O 2) 水(或H 2O) (3)验证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否使镁生成黑色物质(或其它合理答案) (4)实验2和实验3 (5)潮湿的二氧化碳 (6)氧气(或O 2)、二氧化碳(或CO 2)和水(或H 2O)7.⑴ C ⑵探究该气体是否具有可燃性⑶ F (可以有E ) ⑷肯定有CH 4和CO 2, N 2和CO 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