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2018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制定本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报告对象和范围1. 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医院、诊所等任何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
2. 监测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卫生监测机构。
3. 个体:包括医务人员、公众等任何个体。
4. 报告范围:包括法定传染病及其他疾病的报告。
三、报告流程1. 医疗机构报告流程:(1)当发现病例时,医务人员应立即核实病情并收集患者信息。
(2)将信息填写至病例报告卡,并报告给所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
(3)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将信息录入传染病报告系统,并报告给上级卫生监测单位。
(4)上级卫生监测单位将信息汇总上报至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并通知国家卫生主管部门。
2. 监测单位报告流程:(1)监测单位每日核对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信息,及时发现遗漏或错误的数据。
(2)监测单位在发现问题后,应立即与医疗机构取得联系,核对并更正相关信息。
(3)监测单位定期编制报告,并报告给上级卫生监测单位。
3. 个体报告流程:(1)个体在发现自身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时,应立即向所在医疗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信息。
(2)医务人员应在收到报告后,按照医疗机构报告流程进行处理。
四、报告内容和要求1. 医疗机构报告内容:(1)病例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发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病情严重程度等。
(3)诊断情况: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结果等。
(4)治疗情况:包括治疗措施、药物使用等。
(5)报告人信息:包括报告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
2. 监测单位报告内容:(1)医疗机构报告的一切内容。
(2)监测单位内部核实及处理情况。
3. 个体报告内容:(1)个体身份信息。
(2)疾病诊断信息。
五、报告时限和要求1. 医疗机构报告时限:医务人员应在发现病例后24小时内向所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报告。
2. 医疗机构报告要求:医务人员应填写完整、准确的病例报告卡,并确保报告信息真实有效。
茂名市福华小学2018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茂名市福华小学2018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茂名市福华小学2018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历来是国家重视、民众受益的大事,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防为主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方针。
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后,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此,我校结合实际制订如下制度。
一、日常预防工作:1、提高认识:提高师生卫生意识是防病的基础,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并实行接触人群的健康监察与有相关体征人群的医务监察是控制传染病蔓延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2、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学校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实施对传染病预防等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及处理突发事件。
组长:陈河福副组长:陈吴、关仲玮组员:各科室主任、各班主任3、常规工作分工:(1)由政教处负责日常的传染病预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师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与相关的体能锻炼知识,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卫生劳动等,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个人卫生意识。
(2)利用家访、学校宣传橱窗等途径,向家长、社会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做好防治工作。
(3)政教处、总务主任与班主任负责学校室内外、校园环境的卫生打扫及检查指导,对一些易忽视的卫生死角,加强检查,组织人力,进行经常性打扫,确保校内环境的整洁。
检查结果与行为规范示范班、合格班、文明组室考核挂钩。
(4)加强学校卫生长效管理,由班主任协助政教处坚持晨检工作。
(5)由班主任对体检异常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督促就医,及时反馈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二、校内传染病发生的处理:(一)班主任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中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时,应及时报告卫生老师。
2、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提供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吴斌成员:各班班主任二、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心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教育局和疾控部门报告。
四、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晨检应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晨检结果记录在《学生晨午检记录表》上。
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详细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小组:组长:郭长文(全面负责)副组长:于洪军(第一负责人)组员:于连珊、赵红、冯玉龙、孙汇文、孙继东、徐积风、李新各年级主长校医及与班主任。
二.具体措施:1.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设置学校传染病疫情主要报告员(陈娇),疫情报告员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局报告。
——疫情报告员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
——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报告。
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校内发生传染病,每一位教师均为义务报告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告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员,由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员与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立即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严防传染病出现多发病例。
3.班主任严密观察学生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安排专人到医疗部门就诊治疗,防止传染病发生。
如果出现传染病的迟、漏报现象,除对外依照传染病法追究情况外,学校按照情节严重与否将与当月和年终奖金挂钩。
4.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学生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请示校领导,进一步到医疗单位诊治。
5.加强传染病防治意识,对未上课同学要立即与家长联系,询问未上课原因,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6.加强学生的晨检制度,发现可疑传染病时,要立即报告领导,逐级进行核实诊断。
7.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疫情报告员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或诊断病人时,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投药和预防工作,防止传染病进一步扩大或续发。
传染病报告规章制度
传染病报告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防治传染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报告是指发现和确认传染病病例后,向有关部门汇报和登记的程序。
第四条传染病报告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全面、合法的原则。
第五条传染病报告工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责。
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染病防治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传染病报告和处理能力。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九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
第十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传染病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传染病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第二章报告程序第十一条发现传染病病例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传染病报告后,应当及时上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三条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传染病报告后,应当及时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传染病报告后,应当及时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第十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接到传染病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
第十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病例登记和信息汇总系统,实现疫情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第十七条传染病报告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的审核和核实机制,确保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报告的追踪和溯源机制,追溯传染病病例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第二十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按规定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
第二十一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1. 导言传染病的发生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及时的报告和管理对于防控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建立有效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提高对传染病的监测和应对能力。
2. 传染病报告的范围和程序2.1 报告范围所有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个人应当依法及时报告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无论其病例数多少。
2.2 报告程序2.2.1 医疗机构应当将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在24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2.2 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2.3 个人发现自身患有传染病应当及时就医,同时必须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
2.2.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核实情况,发布相应的公告,并采取措施向相关单位和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
3. 传染病报告信息的内容和要求3.1 报告信息的内容3.1.1 传染病病例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3.1.2 传染病病例的诊断情况:包括病例的发病时间、就诊医院、诊断结果等。
3.1.3 传染病病例的流行情况:包括病例的传播途径、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3.1.4 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包括病例数、死亡数、康复数等。
3.2 报告信息的要求3.2.1 报告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篡改或者虚报。
3.2.2 报告信息必须填写明确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便于联系和跟踪。
3.2.3 报告信息应当及时更新,对于疫情有重大变化的,应当立即上报。
4. 报告信息的收集和管理4.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系统,统一负责传染病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4.2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收集工作,确保报告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5.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分析5.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根据报告信息进行传染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板范文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板范文一、背景介绍鉴于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传染性疾病爆发情况,为加强我国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和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等。
三、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基本要求1. 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机制,确保疫情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应当包括疾病名称、感染人数、病例来源、地理分布等基本信息。
3.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报告和数据格式进行填报。
4.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四、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流程1.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工作由医疗单位或相关部门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
2. 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医疗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核实疫情信息,并按照要求填报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
4. 核实并填报完成的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5.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汇总和分析各地报告的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做好疫情信息的统合和研判工作。
五、责任和措施1.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的督查检查制度,对疫情报告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2. 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区域。
3. 对于故意不报告、谎报、漏报传染病疫情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 对于存在疫情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的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相关整改。
六、信息保密1. 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其用于非法用途。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范本(2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范本一、前言本疫情管理制度范本旨在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流程和管理方式,确保对疫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监测和报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以下是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疫情报告的责任主体1. 健康部门:负责疫情的监测、报告和分析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及时报告发现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3. 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三、疫情的监测工作1. 健康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确保对传染病疫情的及时获取和监测。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起严格的病例登记和报告制度,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详细记录。
3. 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起信息共享的机制,确保疫情数据的准确和实时。
四、疫情的报告流程1.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健康部门,并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和监测数据。
2. 健康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病例信息,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对疫情进行评估和分析。
3. 健康部门应当将疫情信息报送至上级疾控中心或卫生部门,并提供相应的分析报告。
五、疫情的分析和评估1. 健康部门在收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对疫情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包括病例数量、传播途径、感染范围等信息。
2. 根据疫情分析和评估结果,健康部门应当及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防疫策略,以保护公众健康。
六、应急预案和控制措施1. 健康部门应当根据疫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和建议,提高社会的防护意识。
2.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例的隔离和治疗,重点做好病例的追踪和密切接触者的观察。
3.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健康部门的工作,加强对交通、卫生、人员流动等方面的监管,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七、疫情的信息发布1. 健康部门应当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护指南,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2. 健康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媒体的工作,提供准确的疫情数据和信息,并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和问题。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模版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制度模版一、总则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是指对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汇报和分析的工作。
为了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疾控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三、工作内容1.疾病报告(1)传染病报告在发生可能引起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时,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发热病例等突发传染病。
(2)其他疾病报告对重大疾病和疫苗不良反应等进行报告,并定期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汇报。
2.疫情数据收集(1)根据上级疾控部门的要求,及时收集各类传染病疫情数据,包括发病情况、病例分类、传播途径等信息。
(2)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更新数据,并按时提交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
3.疫情分析和研判(1)根据各类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评估传染病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2)及时给出疫情趋势预测和风险评估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疫情通报和发布(1)根据疫情分析结果,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情况,包括发病人数、病例类型、传播途径等。
(2)及时发布疫情通报,向社会公众宣传疫情信息,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工作程序1.疾病报告(1)当发现可能引起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时,立即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2)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发热病例等突发传染病。
(3)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发病人数、症状特点等。
2.疫情数据收集(1)及时收集各类传染病疫情数据,包括发病情况、病例分类、传播途径等信息。
(2)与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获取最新的疫情数据。
3.疫情分析和研判(1)对收集到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疫情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等。
(2)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疫情通报和发布(1)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情况,包括发病人数、病例类型、传播途径等。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模板范本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准确评估疫情形势,科学制定防控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的、引起发病者或者其分泌物、排泄物、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组织、体液等传染性物质感染他人的疾病。
第四条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指发现或接到有关传染病的疫情信息后,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
第五条上级主管部门是指对本单位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指导、管理的有关部门。
第二节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程序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立即将情况报告本单位的疫情监测机构或者相关主管部门。
第七条疫情监测机构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疫情情况,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登记,明确疫情的传播途径、人数、病例严重程度等信息。
第八条确诊传染病疫情后,疫情监测机构应当立即将疫情报告上报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第九条上级主管部门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调查与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指导本单位进行疫情处置工作。
第十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息系统,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信息。
第三节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第十一条传染病疫情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信息:(一)发病人数及其分布情况;(二)疫情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评估;(三)疫情高发场所或群体;(四)疫情严重程度及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威胁程度;(五)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及其效果;(六)建议的进一步防控措施;(七)其他与传染病疫情相关的信息。
第四节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第十二条各级疫情监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
第十三条本单位的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范围内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工作,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报告和准确性。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版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制度。
依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卫生健康部关于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条定义1.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2. 疫情:指某一时间和地点,在特定人群中发生的传染病人数的总和或特征。
3. 登记报告:指对发现的传染病病例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和上报。
第二章传染病登记报告流程第四条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任何单位、个人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病例不会传播给其他人,同时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进行报告。
第五条传染病登记报告表填写一旦疑似病例报告给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相关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传染病登记报告表。
登记报告表中应包括以下信息: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联系方式、病情描述、就诊时间和地点等。
第六条登记报告表审核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收到传染病登记报告后,应立即对其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登记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疑义等。
审核结果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形式告知相关报告人员。
第七条数据录入和上报经审核无误后,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应及时将登记报告信息录入系统,并按规定时间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章相关要求第八条报告时限任何单位、个人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后应当立即向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对已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应当在24小时内向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第九条保密要求除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公开的信息外,所有相关人员必须将登记报告信息保密,不得私自泄露或外传。
第十条处理不实报告对于故意虚报传染病疫情的单位、个人,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将依法追究其责任,并通报其所在单位或所属行业协会。
第十一条奖惩措施对于积极、主动上报传染病疫情的单位和个人,疾控中心或卫生健康部门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全国性病病例报告质量管理方案及附录版简版
全国性病病例报告质量管理方案(2018年版)为了加强和规范性病病例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和《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2015年版)》等法规文件,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通过系统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查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性病病例报告及信息管理,不断提高病例报告质量,为制定性病防治对策提供准确的疫情数据。
二、报告病种和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我国性病病例报告病种为: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
5种性病的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执行,分别为:梅毒诊断(WS 273-2018)、淋病诊断(WS 268-200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WS/T 513-2016)、尖锐湿疣诊断(WS/T 235-2016)和生殖器疱疹诊断(WS/T 236-2017)。
如果诊断标准修订,则按最新的诊断标准执行。
三、性病病例报告质量指标(一)核心指标1.报告率与漏报率:两个指标互补。
报告率:指在调查原始登记(包括门诊日志、住院病历和实验室登记等)的性病病例中,已报告的病例占应报告病例的比例。
漏报率:指在调查原始登记(包括门诊日志、住院病历和实验室登记等)的性病病例中,应报告而未报告的病例占应报告病例的比例。
应报告病例: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诊断标准的首诊病例。
2.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指在核查的梅毒报告病例中,符合梅毒诊断标准中确诊诊断的首诊病例所占的比例。
3.梅毒分期正确率:指在核查的不同临床期别的梅毒(一期、二期、三期)报告病例中,符合梅毒诊断标准中临床分期正确的病例所占的比例。
4.梅毒重报率:指在核查的梅毒报告病例中,判定为重复报告的病例人次数占全部核查病例的比例。
5.淋病病例报告准确率:指在核查的淋病报告病例中,符合淋病诊断标准中确诊诊断的病例(要求淋球菌实验室检测,包括涂片染色镜检、培养或核酸检测等)所占的比例。
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
传染病报告制度模板一、引言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展情况,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本报告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的报告和信息管理流程,提高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控能力。
二、报告流程1. 传染病的报告人可以是医疗机构的各级医务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或个人。
2. 在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报告人应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部门报告。
3. 报告内容应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传染病的症状特征、发病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
4. 报告人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及时提供报告所需的相关证据或资料。
三、卫生部门的职责1. 卫生部门收到传染病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病例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2. 卫生部门要及时核实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疫情进行评估和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
3. 卫生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协调和组织各方面的资源,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四、信息管理1. 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传染病报告及时准确。
2. 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传染病报告平台,实现对传染病报告的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加强疫情的信息化管理。
3. 卫生部门要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信息的保密制度,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五、防控措施1. 卫生部门要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免疫接种、加强消毒、隔离患者等。
2. 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的监督,确保防控措施的落实。
3. 卫生部门要及时发布传染病预警信息,向公众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控指导意见,增强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监督与评估1. 卫生部门应定期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卫生部门可以依据传染病报告情况,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来制定防控策略。
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本
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通报近期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扩散。
以下是我国目前发生的一些传染病疫情的详细报告。
二、流行病学调查1.疫情概述截至目前为止,本地区共计报告了X例确诊传染病病例,其中X 例已经治愈出院,无新增病例。
2.病例分析根据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传染病主要通过X途径传播,其中包括密切接触、空气飞沫传播等。
下面是针对病例的详细分析:病例1:患者X,男性,XX岁,居住在X地区。
最早的传染源可以追溯到XXXX年X月X日,患者与另一确诊患者接触后出现了症状,并在X月X日被确诊为本病病例。
病例2:患者X,女性,XX岁,居住在X地区。
病例2与病例1有密切接触,并在X月X日出现了与病例1相同的症状,在X月X日被确诊为本病病例。
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并进行隔离观察等。
三、防控措施1.卫生教育我们将加强对公众的卫生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媒体宣传、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相关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正确戴口罩、避免拥挤场所等。
2.传染源控制我们将加强对传染源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这包括及时对疫情暴露的区域进行消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食品安全等。
3.疫情监测我们将继续加强疫情的监测和监控工作,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确保疫情的及时报告和信息传递。
同时,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监测与应急预警工作,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疫情的防控。
4.医疗救治我们将加强对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资源的配置。
同时,我们将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四、总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事关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模板范本一、引言为了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确保公众健康安全,制定本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传染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明确相关责任人,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部门、机构和个人。
三、定义1. 传染病报告:指对发现的、疑似的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进行定期和及时的报告。
2. 报告单位:指有关部门、机构或个人负责进行传染病报告的主体。
四、报告程序和要求1. 报告疫情信息1.1 传染病病例的发现: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报告单位应立即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1.2 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发现:若存在疑似传染病病例,报告单位应立即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2. 报告内容2.1 传染病基本信息:包括传染病名称、发病地点、发病时间、传染源等。
2.2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3 临床表现: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等。
2.4 疫情调查:包括与患者有接触的人员及其活动轨迹情况。
3. 报告方式3.1 电子报告:报告单位可采用电子邮件、短信、在线平台等方式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3.2 电话报告:在紧急情况下,报告单位可直接电话报告生物安全防控部门。
3.3 纸质报告:在无法使用电子和电话报告的情况下,报告单位可采用纸质报告方式,报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及时。
4. 报告时限4.1 传染病病例的发现:报告单位应在发现传染病病例后的24小时内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4.2 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发现:报告单位应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后的12小时内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5. 报告责任人5.1 报告单位负责人:负责确保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落实和报告时限的遵守。
5.2 报告员:负责具体的传染病报告操作工作,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及时。
五、报告管理1. 报告记录和保存1.1 报告单位应对每次传染病报告进行记录,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时间、报告方式等。
1.2 报告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在需要时进行查阅。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幼儿园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
班主任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
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幼儿园发现疫情要在2小时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委。
幼儿园要指定专人负责幼儿园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幼儿园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
(3)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其他传染病(1)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2)疑似病例:有传染病症状,但未进行实验室诊断的病例。
(3)确诊病例:经实验室诊断证实的传染病病例。
三、疫情报告流程1.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班主任应立即向幼儿园报告,幼儿园应在2小时内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委报告。
2.幼儿园应做好疫情登记工作,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
3.幼儿园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4.幼儿园应做好疫情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四、疫情处置1.幼儿园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2.幼儿园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
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我院传染病管理,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公共卫生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放射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2. 公共卫生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监测、报告、疫情分析及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传染病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传染病管理工作。
三、传染病报告范围1. 法定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类传染病。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 其他传染病:经专家评估,认为具有较大传播风险的传染病。
四、传染病报告程序1. 发现传染病病例,责任报告人应立即向本科室传染病管理责任人报告,并在2小时内完成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2. 传染病管理责任人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后,应在2小时内通过医院传染病监测系统上报公共卫生科。
3. 公共卫生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进行审核,并根据疫情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
4. 传染病疫情发生变化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更新报告信息。
五、传染病报告质量控制1. 公共卫生科定期对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评估,对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
2. 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放射科等部门应加强对本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报告质量。
3. 医院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认识和能力。
六、传染病报告责任追究1. 传染病报告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科室和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模版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监测手段,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疫情对于疫情的控制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传染病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制定本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传染病报告的流程,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疫情监测与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四、报告要求1. 报告主体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疫情报告标准和要求进行报告,并及时准确地上报。
2. 报告内容应包括传染病的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症状表现、疑似病例数量、确诊病例数量等相关信息。
3. 报告主体应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任何虚假信息和隐瞒真相的行为都是严格禁止的。
4. 报告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填写,必须填写所有必要的信息,确保报告的可读性。
五、报告流程1. 发现传染病疫情后,报告主体应立即进行传染病报告,确保及时上报。
2. 报告主体应按照规定的报告渠道进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电话报告、纸质报告、电子邮件报告等。
3. 接收报告的单位应及时处理报告信息,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接收报告的单位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按照要求将疫情信息上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六、报告反馈1. 接收报告的单位应在收到报告后及时给予反馈,并告知报告主体后续的处理结果。
2. 接收报告的单位应对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及时向报告主体反馈审核结果。
3. 接收报告的单位在处理报告信息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处理结果进行通知,并将处理结果上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七、信息保密1. 报告主体应严格按照相关保密要求,保护报告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禁止泄露报告涉及的敏感信息。
2. 接收报告的单位应采取措施,确保报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严禁泄露报告信息。
八、监督与执法1. 监督部门应对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阳市白塔区白塔小学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为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统一、有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疫情报告领导小组,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各班班主任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白塔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责任报告人:闫杰。
二、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马上向校长报告,学校在2小时内向属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或疾控中心)报告。
(一)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二)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三)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校内发生传染病,每一位教师均为义务报告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告之学校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由学校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与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单位联系立即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严防传染病出现续发病例。
四、班主任严密观察学生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安排专人到医疗部门就诊治疗,防止传染病发生。
如果出现传染病的迟、漏报现象,将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责任。
五、加强传染病防控意识,对未上课同学要立即与家长联系,询问未上课原因,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六、加强学生的晨检制度,发现可疑传染病时,要立即报告领导,逐级进行核实诊断。
七、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或诊断病例时,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立即采取投药或预防接种等应急措施,防止传染病进一步扩大或续发。
八、学校领导要及时下班级,收集未上课学生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生病状况,对传染病做到防患于未然。
九、学校疫情报告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白塔小学
2018年3月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
度
白塔小学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