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试题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下期第二次月清高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

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2017-2018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地理试题卷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地理试题卷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清试题卷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商:本试卷分为第1春和第1卷,第1卷为选题,请用2B40笔将答涂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第1卷需用0.5mm答字笔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表示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及海平面数值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 1500 0B. 1000 0C. 1500 500D. 1000 5002. 若只考虑气温垂直递减率,如果乙地的气温是6℃则甲地和海平面的气温分别是( )A. 12℃ 0℃B. 0℃ 3℃C. 0℃ 9℃D. 3℃ 9℃【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据图可知,甲地的海拔为1500m,乙地的海拔为500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m;海平面的高度为0m,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

【2题详解】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海拔升高100m,气温下降0.6℃,甲乙两地相差1000m,气温相差6℃,故甲地的气温为0℃;海平面与乙地的气温相差3℃,海平面的气温为9℃。

结合选项C 项正确。

(原创题)读右侧方格状经纬网图回答下列两题:3. B地位于A地的( )A. 东南方B. 西北方C. 正东方D. 正西方4. 据图推测B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3. A 4. D【解析】【3题详解】考查经纬网的应用。

据图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方,且B点位于A点的南方,故B点位于A 点的东南方向,A项正确。

【4题详解】据图可知,B点的坐标为北纬30°,经度为120°E,可知该地位于亚洲的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项正确;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的西岸地区,故A、B项错误。

【点睛】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清试卷文科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 《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

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 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B. 父子君臣间的“和合”C. 宗法分封的等级制度D. 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答案】C【解析】推手的位置说明身份等级不同,这与宗法和分封等级观念有关,C正确;A属于宗法制关系特点;材料没有说明父子君臣关系,B错误;材料论述不是礼乐制度,D错误。

2. (原创)战国时寸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经常出现任用出身低下的人为高官的现象,如齐之管仲、秦之百里奚、楚之孙叔敖、吴起等等。

这一现象在本质上( )A. 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 为官僚政治出现奠定基础C.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诉求D. 导致血缘政治的逐渐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出身贵贱不再成为选官用官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官僚政治出现的前兆,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这种现象与经济无关,所以排除A、C选项。

D选项错在材料只提到了官僚政治,没有说血缘政治的情况,因此排除D选项。

3. 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人,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过的有()A. 商品交换时用纸币B. 以做瓷器生意为主C.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 做一些棉花生意【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其它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额。

所以选C。

4. 在以弘扬剑、侠文化为特色的武侠小说中,龙泉宝剑的铸造人欧冶子在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开创了中国铁质兵器的先河。

据此判断欧冶子大致生活()A. 夏商时代B. 春秋战国时代C. 秦汉时代D. 唐代【答案】B【解析】中国铁器出现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B正确;夏商时代没有铁器,A错误;秦汉和唐朝晚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和D。

2025届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B.淀粉是人体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C.叶绿体中的DNA在有丝分裂中会平均分配到子细胞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基本骨架对跨膜运输没有作用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B.细胞体积越大,越不容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的多少与生物体的大小成正相关D.胡克观察软木塞薄片时首次看到了活的细胞,并给细胞命名3.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C.细胞衰老D.细胞癌变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C.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5.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

溶酶体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下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

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含有多种水解酶的小泡B.溶酶体与囊泡形成异噬溶酶体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少量的溶酶体內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6.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7.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观念的内容之一。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

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 学年度下期第二次月清试题高一地理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Ⅰ卷(客观题 70 分)一、选择题(47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下图是我国某县2008 年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题。

1.该县农业的主要类型是( ) A.自给农业 B.混合农业C.商品农业 D.粗放农业 2.影响这类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和交通 B.土壤和水源 C.地形和气候D.政策和劳动力 3.西欧地区的农业以乳畜业为主,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①市场②交通③劳动力④饲料⑤工业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④⑤ 4、下列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A.南部平原和河谷地区---热量 B.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形 C.东欧平原----市场 D.里海沿岸----水源 5、下列关于亚洲不同地区工业部门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正确的是() A.乌拉尔地区钢铁工业---原料和劳动力 B.中亚纺织工业----市场 C.西亚石油工业----科技D.新加坡石油化工----交通 6、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合理的开垦----水土流失 B.不合理的灌溉---土地盐碱化 C.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 D.过度放牧----全球变暖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他们在①②③④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生产成本柱状图,据此回答 7~8 题。

7.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厂址应选择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该企业布局类型属于() A.市场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9.影响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条件 B. 气候条件 C. 交通条件 D. 消费条件10.关于集装箱运输特点的叙述,欠妥的是() A.节省包装费用和仓库费用B.提高运行速度,增加通过能力 C.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 D.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回答 11~12 题。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清试题卷高二化学(理科)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工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A1-27 Ba-137 Pb-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

2.(原创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3.对于反应:SO2+2H2S=3S ↓+2H20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2S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B.SO2在反应中作还原剂C.每生成1molH2O,就有2N A个电子转移(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S原子的个数比为1:24.(原创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1-B.A1(OH)3溶于NaOH溶液中:A1(OH)3+OH-=A102-+2H20C.将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1-+C1O-D.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OH-=H2O5.(原创题)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1-B. K+、Na+、NO3-、CO32-C. Na+、H+、NO3-、SO42-D. Fe3+、Na+、C1-、SO42-6.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FeSO4、A1Cl3、FeCl3、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 HC1B. BaC12C. AgNO3D. NaOH7.(原创题)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NaO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2:18.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②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清试卷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务必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只将答题卡收回命题人:陈莹审题人:马新朝第I卷(客观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蓝藻、乳酸菌和肺炎双球菌B.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线菌C.发菜、颤藻和绿藻D.流感病毒、衣原体和蓝藻2.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A.1表示生物体中的生物大分了,2~4分别表示蛋白质、核酸、多糖B.1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C.1表示原核生物,2~4分别表示颤藻、乳酸菌、支原体D.1表示质,2~4分别表示脂肪、磷脂、胆固醇4.如图四个图中,甲图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绘制的示意图,乙丙、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视野B.甲为原核生物,乙、丙、丁为真核生物C.甲为细菌,乙为动物细胞D.丁为显微结构图5.(原创)研究人员对分别取白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一”表示无),根据下表推测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 核仁叶绿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甲- + - - - + 无变化乙+ - - + + + 无变化丙+ - - + - + 外层破坏丁++ + + + + 外层破坏A.乳酸菌、青蛙、水稻、衣藻B.水绵、青蛙、小麦、衣藻C.蓝藻、颤藻、青蛙、水稻D.蓝藻、青蛙、水稻、衣藻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各细胞器的膜血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7.哺乳动物的一种血红蛋白是由2种共4个亚基组成(a2β2),每个亚基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组成。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英语试卷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英语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清试卷英语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G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In which way is the woman going?A .To the north.B .To the south. C. To the direction of thebus stop.2. What can we lean about the man?A. He used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B. He used to live in a very cold house.C. He lives near the school now.3.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A .A traffic accident has happened. B. A woman has died.C. Three children were lost.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Her dress is new. B .Her dress is three years old.C. She bought the dress two years ago.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 plane. B .At an airport. C .At a hotel.第二节(共15小题;海小题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清试卷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11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17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

在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B. 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做质点C. 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陈一冰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陈一冰看做质点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答案】D【解析】质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所以A错误.很长的火车在研究其在很远的两点间的运动时,大小和形状也是可以忽略的,故可以看作质点;故B错误;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应观察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其大小和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故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错误.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我们就可把物体当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要注意明确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应分析其在具体的问题中,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所以说物体并不是一直都可以看作质点的.2. 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a、b曲线关于它们交点的连线对称,且在t1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t2这段时间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B. 在t1~t3这段时间内的相同时刻,a车与b车加速度相同C. t3时刻两车也相遇D. t2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答案】C【解析】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图中可知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所用时间相同,所以两者的平均速度不同,A错误;图像的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在时间内的相同时刻两者的加速度方向总是相反,B错误;时刻相遇,即两者的位置在时刻相同,在a的面积大于b的面积,即a在前,b在后,由于时间内的围成的面积相同,即位移相同,所以在时刻相遇,C正确D错误.3.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后速度大小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

若从释放小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则小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答案】D【解析】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突变,AB图中速度没有突变,故AB 错误;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加到原来的值(竖直上抛运动),然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突变),再重复这种运动,是上抛运动,故C错误;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增加(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突变),再减小到零(竖直上抛运动中的上升过程),再重复这种运动,故D正确。

所以D正确,ABC错误。

4. 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 第2s内, 第3s内, 第4s内通过的位分别为1m、3m、5m、7m则()A. 他4s末的时速度为8m/sB. 他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 sC. 他4 s内的平均速度为4m/ sD. 他2 s末的速度为4m/ s【答案】C【解析】知道的是每秒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的情况,所以不能确定瞬时速度的大小,AD错误;第2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3m,时间为1s,所以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错误;4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总位移的和,为16m,时间为4s,所以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C正确.【点睛】知道每秒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并不能确定人的运动情况是否为匀加速度运动,这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来分别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即可.5.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图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

则()A. f1=0、f2≠0、f3≠0B. f1≠0、f2=0、f3=0C. f1≠0、f2≠0、f3=0D. f1≠0、f2≠0、f3≠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a物体分析可知,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a受到b向上的摩擦力;f1≠0;再对ab整体分析可知,ab整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b受到P向上的摩擦力;f2≠0;对ab及P组成的整体分析,由于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因此P不受地面的摩擦力;f3=0;故只有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考点:物体的平衡;摩擦力【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分析和判断,要注意明确静摩擦力随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明确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从而分析是否存在摩擦力;同时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

视频6.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分别为6m和4m,后又经过位移x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sB. 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C. 物体的位移x的大小为2.25mD. 物体的位移多x的大小为4m【答案】C【解析】设后又经过位移x,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的时间为t,反过来看,可以看成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x=at2,①x+4m=a(t+T)2,②由①②解得:atT=3,③根据推论得:aT2=6-4=2m④由③④解得:t=T,则x=a(T)2,aT2=2,解得:x=2.25m,根据题目条件无法求出加速度和T,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和推论的直接应用,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定值△x=aT2.7. 灵宝实验高中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班的某回学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日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2.84s和24.80s。

关于该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同学100m的平均速度约为8.79m/sB. 该同学在100m和200m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m和200mC. 该同学200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8.06m/sD. 该同学200m短跑的平均速率约为8.06m/s【答案】D【解析】该同学在100m和200m短跑中,100m是为直线运动,位移是100m,该同学在100m 的平均速度为;200m时为曲线运动,位移不是200m,是路程,只能求解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约为,D正确.8. 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第4s末速度为8m/s,则物体( )A. 加速度一定为2m/s2B. 前4s内位移一定是16mC. 前8s内位移一定为64mD. 前10s内位移不一定为64m【答案】C【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可见,只有当时,a才等于是2m/s2,A错误;前4s内位移为,只有当时x=16m,B错误;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秒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前8s内的平均速度,所以前8s内平均速度为8m/s,则前10s的位移一定为,C正确;因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8s的位移为64m,则前10s内的位移一定大于64m,一定不为64m,D错误.9. 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5s内物体的()A. 路程为45mB. 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30m/s,方向向下D. 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向下【答案】D【解析】规定向上为正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时间为,故下降时间为3s,下降的位移为,在抛出点下方25m处,故5s内的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下,5秒内路程为65m,AB错误;初速度,末速度,故速度改变量为,方向向下,C错误;5s末的速度5s内的位移大小为25m,故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向下,D正确.【点睛】本题中一定要注意矢量的方向,为了防止出错,须先选择正方向,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加速度不变,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以初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为负.10. 如图所示,A、B两物块始终静山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P点,另一端与A相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要B对A无摩擦力,则地面对B也无摩擦力B. 如果B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则地面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C. 在P点缓慢下移的过程中,B对A的支持力一定减小D. 在P点缓慢下移的过程中,地面对B的摩擦力一定减小【答案】A【解析】若弹簧的弹力为0,物体A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不受摩擦力。

此时选取A与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的对象,系统仅仅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所以地面对B也无摩擦力,A正确;若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静摩擦力处于平衡,选取A与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的对象,系统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由于弹簧的拉力在水平方向有向左的分力,系统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B向右的摩擦力,B错误;弹簧可能对A有弹力,也可能没有弹力。

当弹簧对A没有弹力时,P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A与B组成的系统产生影响,CD错误.11. 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L0为橡皮筋的原长,k为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小车静止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得:T1=mg,..................故选:A。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中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求出静止时小球到悬点间的高度差。

当小车的加速度稳定在一定值时,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分别列出平衡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可得出橡皮筋的长度,求出其对应的竖直高度,与静止时的竖直高度比较即可。

视频12.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t图象如图所小,图象c是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c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两个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在0~5g内,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 物体c一定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答案】AB【解析】x-t图像只能描述二维空间,即一条直线上的运动,所以a、b、c三者都是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倾斜表示运动的速度,a、b斜率恒定,则知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