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下列各题都有A 、B 、C 、D 四个答案供选择,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认为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字母编号写在相应的题号下。
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A.2x B.11+x C.y x +2 D.πxy2 2. 使分式2-x x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 =B.2x ≠C.2x =-D.2x ≠-3. 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0.0000001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A .71.210-⨯ B .71012.0-⨯ C .6102.1-⨯ D .61012.0-⨯ 4.点)0,2(在( )A.x 轴上B.y 轴上C.第一象限D.第四象限 5.点P (5,4-)关于x 轴对称点是( )A .(5,4) B.(5,4-) C.(4,5-) D.(5-,4-) 6.若点P(3,-1m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1B. m <0C. m >0D. m >1 7.函数23-=x y 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ky =和3+=kx y )0(≠k 的图像大致是( )9.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A.1234∶∶∶ B.1221∶∶∶ C.2211∶∶∶ D.2121∶∶∶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学校: 班别: 姓名: 座号:………………………………………………………………装………………订………………线………………………………………………得分E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D.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11.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A ⊥AB ,若AB=3,BC=5,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A .6 B. 10 C. 12 D. 1512. 如图2,a b ∥,下列线段中是a b ,之间的距离的是( )A.AB B.AE C.EF D.BC图2 13.已知2111=-b a ,则b a ab -的值是( ) A .21 B.21- C.2 D.2-14.当一次函数32-=x y 的图像在第四象限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0<x <23 B.x >0 C.x <23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5. 若分式方程212-=--x x m x 有增根,则这个增根是=x 16.若反比例函数xky = 的图象经过点(1,-2),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14级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

&对于任意整数斤, 多项式(n + 9)2-n2都能够(A.被2整除B.被9整除C.被"整除D.被S + 9)整除9.某单位向一所希望小学赠送1080件文具,现用型包装箱比A型包装箱多装15件文具,单独使用B型包装箱比单独使用A型包装箱可少用12 个,A、B两种不同的包装箱进行包装,已知每个BA.C. 设B型包装箱每个可以装x件文具,根据题意列方程为()1080 1080 “ - = +12x x-151080 1080 ’------ =------------ 121080 1080 一x x-151080 1080 一D- - = +12x x + 15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初2014级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卷命题人:贺莉鄢正清审题人:陈开文罗丹梅温馨提示:请将所有题目做在答题卷上。
A卷(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丄f出,出丄(兀-必丄@+小中,分式的个数有()x 3 x-y x-2 7t 4 )‘A. 6个B. 3个C. 4个D. 5个2.卞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 6a2b2 = 3ab - 2abB. 2x2 + 8%-1 = 2x(x + 4)-1C. /_3°_4二@ + 1)(°一4)D. a2 -3 = (d + 2*0 -2)-13.已知£ = 2 = £工0,则£±2的值为()•2 3 4 cA. -B. -C. 2D.-5 4 24.下列各式:①4x2— y2;②2兀"+ 8兀》+ 8疋))2 ;③f十2ab_b?;④x2 —?⑤兀?+2兀+ 3其中不能分解因式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OBC),若AB=10cm,则AC等于()A. 6cmB. 5(75+l)cmC. 5(V^T)cmD. (sV5-l)cm6.若a>0, b<—2,则点(a, b+2)应在()A.笫一彖限B.第二彖限C.第三彖限D第四彖限7.若多项式—12/)』+]6兀3),2+4兀2),2的一个因式是—4/),2,则另一个因式是()B. 3j-4x-lC.3y-4x + lD. 3y - 4xA. 3y + 4x— 1io.如果不等式组r+5<4x_1有解,则加的取值范围是()x<mA N m<2B、m>2Cs m>2D^ m<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段a = 2cm,b = 8cm ,则a、b的比例中项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c的第四比例项d = _______________ .i12.已知兀=1是分式方程——二丄的根,则实数£= ___________________ .x +1 x13.不等式8-3x>0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比例尺为1: 3000的我校规划图上,矩形运动场的图上尺寸是lcmx2cm,则运动场的实际面积_____________ 米2 o三、解答题(共38分)15.分解因式(每小题5分,共10分)(1) 5兀'—10兀'y + 5兀)‘(2) a'—2/—3d16.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1)x24x 4-------------------- 1 --------x — 2 x — 2 x — 2(2)2m + 4■m +117.(每小题5分,共10分)x + 3 2 ⑴解方程2x-1 [ / 5x +1 (2)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一3(x + l)>5x-l18. (8分)先化简,再求值:36 — / 6— Q a2 +10^ + 25 2a +10a+ 5cT + 6a其中,a = 2y[2四、解答题(共1 6分,其中19题6分,20题10分)19.科学研究表明,当人的下肢长与身高Z比为0.618时,看起来最美.某成年女士身高为153cm,下肢长为92cm,求该女士穿的高跟鞋鞋跟的最佳高度约为多少cm?(结果精确到0. 1cm)20.某项工程,若由甲、乙两建筑队合做,6个月可以完成,若由甲、乙两队独做,甲队比乙队少用5个刀的时间完成.(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几个月的时间?(2)已知甲队每月施工费用为15万元,比乙队多6万元,按要求该工程总费用不超过141万元,工程必须在一年内竣工(包括12个月).为了确保经费和工期,采取甲队做。
2013-2014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2014 年 4 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分式211x x -+的值为0,则( )A .x =-1 B .x =1 C .x =±1 D .x =03、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B .摸到白球是不可能事件C .摸到红球与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D .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4、矩形的长为x ,宽为y ,面积为9,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5、如果分式121-a 的值是正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B .a ≥12C .a <12D .a >126、已知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当x 1>x 2>0时,下列结论正确的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BDE 的面积为 ( ) A .22 B .24 C .48 D .448、如上图,菱形O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3,4).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经过顶点B ,则k 的值为( )A.12 B.20 C.24 D.32 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 =90°,AD ∥BC ,AD =4,AB =5,BC =8.点P是AB 上一个动点,则PC +PD 的最小值是( )A .10 B.12 C .13 D.1110、如图,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对角线的交点M,分别于AB、BC交于点D、E,若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9,则k的值为()A.1 B.2 C.3 D.4(第10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1、某中学要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在全校八年级中抽取了40名学生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 .12、在﹣2、1、﹣3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数的积作为k的值,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的概率是.1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200o, 则∠A=,∠D=.14、如下图所示,将△ABC绕AC的中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DA,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15、如下图,菱形OABC的顶点O是原点,顶点B在y轴上,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8和6(AC>BC),反比例函数(0)ky xx=<的图象经过点C,则k的值为___;(第14题)(第15题)(第19题)(第20题)16、已知正比例函数2y x=-与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2),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7、已知关于x的方程2x m3x2+=-的解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式、、、+1、中分式有( )A.2个B.3个C.4个D.5个2.顺次连结矩形四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A.矩形B.正方形C.菱形D.以上都不对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B.C.D.4.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B∥DC,AO=BO C.AB=DC,∠B=∠D D.AB∥DC,∠B=∠D5.如果把分式中的m和n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A.不变B.扩大3倍C.缩小3倍D.扩大9倍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且AB=7,△OCD的周长为23,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 )A.32 B.28 C.16 D.46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的一个根是0,则m的值为( ) A.1 B.1或﹣1 C.﹣1 D.0.58.为了早日实现“绿色太仓,花园之城”的目标,太仓对4000米长的城北河进行了绿化改造.为了尽快完成工期,施工队每天比原计划多绿化10米,结果提前2天完成.若原计划每天绿化x米,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B.C.D.9.若要使分式的值为整数,则整数x可取的个数为( )A.5个B.2个C.3个D.4个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AOBC的位置如图所示,∠OAC=90°,AC∥OB,OA=4,AC=5,OB=6.M、N分别在线段AC、线段BC上运动,当△MON的面积达到最大时,存在一种使得△MON周长最小的情况,则此时点M的坐标为( )A.(0,4)B.(3,4)C.(,4)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1.当x=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12.,﹣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_.13.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a和b,且a、b满足,那么菱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14.如图,在▱ABCD中,BD为对角线,E、F分别是AD、BD的中点,连接EF.若EF=3,则CD的长为__________.15.如果分式方程无解,则m=__________.16.已知﹣=3,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17.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__________.18.关于x的方程:x+=c+的解是x1=c,x2=,x﹣=c﹣解是x1=c,x2=﹣,则x+=c+的解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计66分)19.计算或化简:(1)计算:a﹣1﹣;(2)先化简(﹣)÷,再从(1)中m的取值范围内,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m的整数值代入求值.20.解方程(1)(x﹣5)2=2(5﹣x);(2)2x2﹣4x﹣6=0(用配方法).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0,4),C(3,0).(1)①画出线段AC关于y轴对称线段AB;②将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得到对应线段CD,使得AD∥x轴,请画出线段CD;(2)若直线y=kx平分(1)中四边形ABCD的面积,请直接写出实数k的值.22.如图,线段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1)请你作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O,交AB于点E,交DC于点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求证:AE=AF.23.某中学利用假期进行学校改造,先要加固1560平方米校舍,按计划进行6天后,由于熟练,每天能多做原来的25%,结果比计划提前了4天完成.你能知道他们原来每天能加固多少平方米校舍么?实际上加固校舍花了多少天时间?24.阅读下列材料:我们定义:若一个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称这条对角线叫这个四边形的和谐线,这个四边形叫做和谐四边形.如正方形就是和谐四边形.结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哪个四边形一定是和谐四边形__________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等腰梯形(2)如图,等腰Rt△ABD中,∠BAD=90°.若点C为平面上一点,AC为凸四边形ABCD 的和谐线,且AB=BC,请直接写出∠ABC的度数.25.如图1,矩形ABCD中,点P从A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边A→B→C→D→A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B出发,沿边B→C→D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 s.△APQ的面积s(cm2)与t(s)之间函数关系的部分图象由图2中的曲线段OE与线段EF给出.(1)点Q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cm/s,a﹦__________cm2;(2)若BC﹦3cm,①求t>3时S的函数关系式;②在图(2)中画出①中相应的函数图象.26.如图①,在▱ABCD中,AB=13,BC=50,点P从点B出发,沿B﹣A﹣D﹣A运动.已知沿B﹣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13个单位长度,沿A﹣D﹣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8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结PQ.(1)当点P沿A﹣D﹣A运动时,求A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过点Q作QR∥AB,交AD于点R,连结BR,如图②.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情况?若存在,求出所有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C′D′∥BC时,求t的值(直接写出结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式、、、+1、中分式有( )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它们是整式,而不是分式.、+1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是整式.2.顺次连结矩形四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A.矩形B.正方形C.菱形D.以上都不对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因为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中点,所以可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以及矩形对角线相等去证明四条边都相等,从而说明是一个菱形.解答:解:连接AC、BD,在△ABD中,∵AH=HD,AE=EB∴EH=BD,同理FG=BD,HG=AC,EF=AC,又∵在矩形ABCD中,AC=BD,∴EH=HG=G F=FE,∴四边形EFGH为菱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别方法是说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的理论依据,常用三种方法:①定义,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B.C.D.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解答:解:由,得3﹣2x>0,解得x<,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4.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B∥DC,AO=BO C.AB=DC,∠B=∠DD.AB∥DC,∠B=∠D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AB∥CD,∴∠ABC+∠BCD=180°,∵∠B=∠D,∴AD∥BC,∴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果把分式中的m和n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A.不变B.扩大3倍C.缩小3倍D.扩大9倍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结果不变,可得答案.解答:如果把分式中的m和n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不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结果不变.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且AB=7,△OCD的周长为23,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 )A.32 B.28 C.16 D.46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计算即可,解题注意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时要把两条对角线可作一个整体.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7,∵△OCD的周长为23,∴OD+OC=23﹣7=16,∵BD=2DO,AC=2OC,∴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和=BD+AC=2(DO+OC)=3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并利用性质解题.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的一个根是0,则m的值为( ) A.1 B.1或﹣1 C.﹣1 D.0.5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到m﹣1≠0;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m2﹣1=0,由此可以求得m的值.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的一个根是0,∴m2﹣1=0且m﹣1≠0,解得m=﹣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零.8.为了早日实现“绿色太仓,花园之城”的目标,太仓对4000米长的城北河进行了绿化改造.为了尽快完成工期,施工队每天比原计划多绿化10米,结果提前2天完成.若原计划每天绿化x米,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B.C. 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关键描述语是:“提前2天完成绿化改造任务”.等量关系为:原计划的工作时间﹣实际的工作时间=2.解答:解:若设原计划每天绿化(x)m,实际每天绿化(x+10)m,原计划的工作时间为:,实际的工作时间为:方程应该为:﹣=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找相等关系.本题主要用到的关系为: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9.若要使分式的值为整数,则整数x可取的个数为( )A.5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分式的值;约分.分析:首先化简分式可得,要使它的值为整数,则(x﹣1)应是3的约数,即x﹣1=±1或±3,进而解出x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1或±3,解得x=0或x=2或x=﹣2或x=4,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分式的值,此类题首先要正确化简分式,然后要保证分式的值为整数,则根据分母应是分子的约数,进行分析.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AOBC的位置如图所示,∠OAC=90°,AC∥OB,OA=4,AC=5,OB=6.M、N分别在线段AC、线段BC上运动,当△MON的面积达到最大时,存在一种使得△MON周长最小的情况,则此时点M的坐标为( )A.(0,4)B.(3,4)C.(,4)D.(,3)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过点M作MP∥OA,交ON于点P,过点N作NQ∥OB,分别交OA、MP于两点Q、G,则S△MON=S△OMP+S△NMP=MP•QG+MP•NG=MP•QN,因为QN取得最大值是OB 时,△MON的面积最大值=OA•OB,设O关于AC的对称点D,连接DB,交AC于M,此时AM=3,从而求得M的坐标(3,4).解答:解:如图,过点M作MP∥OA,交ON于点P,过点N作NQ∥OB,分别交OA、MP于两点Q、G,则S△MON=S△OMP+S△NMP=MP•QG+MP•NG=MP•QN,∵MP≤OA,QN≤OB,∴当点N与点B重合,QN取得最大值OB时,△MON的面积最大值=OA•OB,设O关于AC的对称点D,连接DB,交AC于M,此时△MON的面积最大,周长最短,∵=,即=,∴AM=3,∴M(3,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梯形的性质,坐标和图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作出辅助线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1.当x=﹣1时,分式的值为0.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得x+1=0且x﹣2≠0,再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x+1=0,且x﹣2≠0,解得:x=﹣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12.,﹣的最简公分母是4x3y.考点:最简公分母.分析: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3)同底数幂取次数最高的,得到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解答:解:,﹣的最简公分母是4x3y;故答案为:4x3y.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简公分母,通分的关键是准确求出各个分式中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一定要掌握.13.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a和b,且a、b满足,那么菱形的面积等于12.考点:菱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由a、b满足,即可求得a与b的值,又由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a和b,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满足,∴,解得:a=4,b=6,∵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a和b,∴菱形的面积为:ab=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非负数的非负性.注意掌握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是关键.14.如图,在▱ABCD中,BD为对角线,E、F分别是AD、BD的中点,连接EF.若EF=3,则CD的长为6.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等于三角形第三边的一半可得AB长,进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CD=AB.解答:解:∵EF是△ABD的中位线,∴AB=2EF=6,又∵AB=CD,∴CD=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如果分式方程无解,则m=﹣1.考点:分式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是: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无解,或解这个整式方程得到的解使原方程的分母等于0.解答:解:方程去分母得:x=m,当x=﹣1时,分母为0,方程无解.即m=﹣1方程无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是需要识记的内容.16.已知﹣=3,则代数式的值为﹣.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等式左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整理得到x﹣y=﹣3xy,原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3,即x﹣y=﹣3xy,∴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菱形及矩形的性质可得到∠BAC的度数,从而根据直角三角函的性质求得BC 的长.解答:解:∵AECF为菱形,∴∠FCO=∠ECO,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CO=∠BCE,又∠FCO+∠ECO+∠BCE=90°,∴∠FCO=∠ECO=∠BCE=30°,在Rt△EBC中,EC=2EB,又EC=AE,AB=AE+EB=3,∴EB=1,EC=2,∴BC=,故答案为:.点评:根据折叠以及菱形的性质发现特殊角,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中各边之间的关系求得BC的长.18.关于x的方程:x+=c+的解是x1=c,x2=,x﹣=c﹣解是x1=c,x2=﹣,则x+=c+的解是x1=c,x2=+3.考点:分式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中方程的解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所求方程变形后确定出解即可.解答:解:所求方程变形得:x﹣3+=c﹣3+,根据题中的规律得:x﹣3=c﹣3,x﹣3=,解得:x1=c,x2=+3,故答案为:x1=c,x2=+3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归纳总结得到题中方程解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计66分)19.计算或化简:(1)计算:a﹣1﹣;(2)先化简(﹣)÷,再从(1)中m的取值范围内,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m的整数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m=0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1)原式=﹣=﹣;(2)原式=•=•=,当m=0时,原式=﹣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解方程(1)(x﹣5)2=2(5﹣x);(2)2x2﹣4x﹣6=0(用配方法).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分析:(1)先变形,再提公因式即可;(2)先把系数化为1,再配方法即可.解答:解:(1)整理得:(x﹣5)2+2(x﹣5)=0;(x﹣5)(x﹣5+2)=0,x﹣5=0或x﹣3=0,解得x1=5,x2=3;(2)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3=0,x2﹣2x=3,x2﹣2x+1=4,(x﹣1)2=4,x﹣1=±2;解得x1=﹣1,x2=3.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到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和配方法,是常见题型,要熟练掌握.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0,4),C(3,0).(1)①画出线段AC关于y轴对称线段AB;②将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得到对应线段CD,使得AD∥x轴,请画出线段CD;(2)若直线y=kx平分(1)中四边形ABCD的面积,请直接写出实数k的值.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①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确定出点B的位置,然后连接AB 即可;②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点A关于直线x=3的对称点,即为所求的点D;(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分四边形面积的直线经过中心,然后求出AC的中点,代入直线计算即可求出k值.解答:解:(1)①如图所示;②直线CD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AD=BC,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0,4),C(3,0),∴平行四边形ABCD的中心坐标为(,2),代入直线得,k=2,解得k=.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基础题,要注意平分四边形面积的直线经过中心的应用.22.如图,线段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1)请你作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O,交AB于点E,交DC于点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求证:AE=AF.考点: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分析:(1)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然后连接即可;(2)首先证得△COF≌△AOE,然后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得AF=CF,即可证得结论.解答:(1)解:如图: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然后连接即可;(2)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OCF=∠OAE,在△OCF和△OAE中,,∴△COF≌△AOE(ASA),∴AE=CF,∵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AF=CF,∴AE=AF.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3.某中学利用假期进行学校改造,先要加固1560平方米校舍,按计划进行6天后,由于熟练,每天能多做原来的25%,结果比计划提前了4天完成.你能知道他们原来每天能加固多少平方米校舍么?实际上加固校舍花了多少天时间?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根据实际比计划提前了4天这一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设原来每天加固x平方米,则熟练后每天加固(1+25%)x平方米,由题意得:=解得:x=60经检验x=60是方程的解,∴﹣4=22答:原来每天能加固60平方米校舍,实际上加固校舍花了22天时间.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24.阅读下列材料:我们定义:若一个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称这条对角线叫这个四边形的和谐线,这个四边形叫做和谐四边形.如正方形就是和谐四边形.结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哪个四边形一定是和谐四边形C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等腰梯形(2)如图,等腰Rt△ABD中,∠BAD=90°.若点C为平面上一点,AC为凸四边形ABCD 的和谐线,且AB=BC,请直接写出∠ABC的度数.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专题:新定义.分析:(1)有和谐四边形的定义即可得到菱形是和谐四边形;(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由AC是四边形ABCD的和谐线,可以得出△ACD是等腰三角形,从图1,图2,图3三种情况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和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就可以求出∠ABC的度数.解答:解:(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连接对角线能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菱形是和谐四边形;(2)解:∵AC是四边形ABCD的和谐线,∴△ACD是等腰三角形,在等腰Rt△ABD中,∵AB=AD,∴AB=AD=BC,如图1,当AD=AC时,∴AB=AC=BC,∠ACD=∠ADC∴△ABC是正三角形,∴∠ABC=60°.如图2,当AD=CD时,∴AB=AD=BC=CD.∵∠BAD=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90°;如图3,当AC=CD时,过点C作CE⊥AD于E,过点B作BF⊥CE于F,∵AC=CD.CE⊥AD,∴AE=AD,∠ACE=∠DCE.∵∠BAD=∠AEF=∠BFE=90°,∴四边形ABFE是矩形.∴BF=AE.∵AB=AD=BC,∴BF=BC,∴∠BCF=30°.∵AB=BC,∴∠ACB=∠BAC.∵AB∥CE,∴∠BAC=∠ACE,∴∠ACB=∠BAC=∠BCF=15°,∴∠ABC=150°,综上:∠ABC的度数可能是:60°90°150°.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25.如图1,矩形ABCD中,点P从A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边A→B→C→D→A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B出发,沿边B→C→D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 s.△APQ的面积s(cm2)与t(s)之间函数关系的部分图象由图2中的曲线段OE与线段EF给出.(1)点Q运动的速度为1cm/s,a﹦6cm2;(2)若BC﹦3cm,①求t>3时S的函数关系式;②在图(2)中画出①中相应的函数图象.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点E时S最大,判断出2秒时点P运动至点B,点Q运动至点C,然后根据点P的速度求出AB,再根据3秒时,S=0判断出点P与点Q重合,然后根据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点Q的速度即可得解;(2)①求出3秒时点P、Q在点C重合,再求出点P到达点D的时间为5秒,到达点A 的时间为6秒,然后分3<t≤5时表示出PQ,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整理即可;5<t≤6时,表示出AP、DQ,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整理即可;②根据函数解析式作出图象即可.解答:解:(1)由图可知,2秒时点P运动至点B,点Q运动至点C,∵点P的速度为3cm/s,∴AB=3×=6cm,3秒时,S=0判断出点P与点Q重合,设点Q的速度为xcm/s,则3x+6=3×3,解得x=1,此时,BC=2×1=2cm,a=×6×2=6cm2,故答案为:1,6;(2)∵(6+3)÷3=3s,3÷1=3s,∴3秒时点P、Q在点C重合,点P到达点D的时间为:(6+3+6)÷3=5s到达点A的时间为:(6+3+6+3)÷3=6s,①若3<t≤5,则PQ=3t﹣t﹣6=2t﹣6,S=×(2t﹣6)×3=3t﹣9;若5<t≤6,则AP=(6+3+6+3)﹣3t=18﹣3t,DQ=(6+3)﹣t=9﹣t,S=×(18﹣3t)×(9﹣t)=t2﹣t+81;所以,S=;②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动点问题函数图象,主要利用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图2判断出2秒时点P、Q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根据3秒时,点P、Q重合利用追击问题等量关系求出点Q的速度也很重要.26.如图①,在▱ABCD中,AB=13,BC=50,点P从点B出发,沿B﹣A﹣D﹣A运动.已知沿B﹣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13个单位长度,沿A﹣D﹣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8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结PQ.(1)当点P沿A﹣D﹣A运动时,求A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过点Q作QR∥AB,交AD于点R,连结BR,如图②.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情况?若存在,求出所有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C′D′∥BC时,求t的值(直接写出结果)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分情况讨论,当点P沿A﹣D运动时,当点P沿D﹣A运动时分别可以表示出AP的值;(2)分情况讨论,当0<t<1时,当1<t<时,当<t<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分情况讨论当P在A﹣D之间或D﹣A之间时,如图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知道四边形QCOC′为菱形,根据其性质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当P在D﹣A之间如图⑦,根据菱形的性质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解:(1)当点P沿A﹣D运动时,AP=8(t﹣1)=8t﹣8,当点P沿D﹣A运动时,AP=50×2﹣8(t﹣1)=108﹣8t;(2)当点P与点R重合时,AP=BQ,8t﹣8=5t,t=.当0<t≤1时,如图③.∵S△BPM=S△BQM,∴PM=QM.∵AB∥QR,∴∠PBM=∠QRM,∠BPM=∠MQR,在△BPM和△RQM中,∴△BPM≌△RQM(AAS).∴BP=RQ,∵RQ=AB,∴BP=AB∴13t=13,解得:t=1当1<t≤时,如图④.∵BR平分阴影部分面积,∴P与点R重合.∴t=.当<t≤时,如图⑤.∵S△ABR=S△QBR,∴S△ABR<S四边形BQPR.∴BR不能把四边形ABQP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综上所述,当t=1或时,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3)如图⑥,当P在A﹣D之间或D﹣A之间时,C′D′在BC上方且C′D′∥BC时,∴∠C′OQ=∠OQC.∵△C′OQ≌△COQ,∴∠C′OQ=∠COQ,∴∠CQO=∠COQ,∴QC=OC,∴50﹣5t=50﹣8(t﹣1)+13,或50﹣5t=8(t﹣1)﹣50+13,解得:t=7或t=.当P在A﹣D之间或D﹣A之间,C′D′在BC下方且C′D′∥BC时,如图⑦.同理由菱形的性质可以得出:OD=PD,∴50﹣5t+13=8(t﹣1)﹣50,解得:t=.∴当t=7,t=,t=时,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且C′D′∥B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运用,菱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运用,轴对称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动点问题的解答方法确定分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和难点.。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
A 、21B 、4C 、3D 、8 2、2的相反数是( )。
A 、2-B 、2C 、22-D 、223、已知三组数据:①2,3,4; ②3,4,5 ;③1,3,2。
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据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4、在Rt △ABC 中,∠C =90°,a =12,b =16,则c 的长为 ( )。
A 、26 B 、18 C 、20 D 、215、菱形和矩形一定都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C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 、对角线互相平分 6、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
A 、14772⨯=B 、60302÷=C 、9258a a a +=D 、3223-=7、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下列各图中∠1与∠2一定不相等的是 ( )。
8、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4 B 、3 C 、32 D 、 3 9、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2合并的二次根式的是( )。
A 、12B 、23C 、32D 、1810、在矩形ABCD 中,AB=3,BC=4,则点A 到对角线BD 的距离为 ( )。
A 、512 B 、2 C 、 25 D 、513 11、若75n 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 )。
A 、2B 、3C 、4D 、512、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 -6)2+8-b +10-c =0, 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 、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已知x x -=-3)32(,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4、计算:825— = 。
2014年春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4年春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1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9B.7C.20D.312.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2AB ,点M 、N 分别在边AD 、BC 上,连接BM 、DN.若四边形MBND 是菱形,则MD AM等于( )A.83B.32C.53D.543.若代数式1 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 1B. x ≥0C. x >0D. x ≥0且x ≠14. 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翻折,点B 恰好落在ADNM DBCA 245为 .1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B (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12.如图,ABCD 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O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____________,使ABCD 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13 .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菱形的对称中心O 处,折痕为EF.若菱形ABCD 的边长为2cm ,∠A=120°,则EF= . 14.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4,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把∠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_________.O FE DCBA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计算:121128-⎪⎭⎫⎝⎛+--+π16. 如图8,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O,AB =5,AO =4,求BD 的长.ECDBAB 11题12题13题14题17.先化简,后计算:11()ba b b a a b ++++,其中12a =,12b =.18.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交于点O,经过点O 的直线交AB 于E ,交CD 于F. 求证:OE=OF.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9. 在矩形ABCD 中,将点A 翻折到对角线BD 上的点O FED CBA18题M 处,折痕BE 交AD 于点E .将点C 翻折到对角线BD 上的点N 处,折痕DF 交BC 于点F . (1)求证:四边形BFDE 为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BFDE 为菱形,且AB =2,求BC 的长.20.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对角线BD 平分 ∠ABC ,P 是BD 上一点,过点P 作PM ⊥AD ,PN ⊥CD ,垂 足分别为M 、N 。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期中学业质量测试数学试卷

ABCDE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下表中)1.-4的绝对值是 A.4 B.41C.-4D.4± 2.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 6的是A .a 2·a 3B .a 12÷a 2C .(a 3)3D .(一a)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天降雨的概率是80%”表示明天有80%的时间都在降雨 B .“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21”表示每抛两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 C .“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肯定会中奖 D .“抛一枚均匀的正方体般子,朝上的点数是2的概率61”,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是2”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61附近4.下列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5.由一个圆柱体与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下图右所示,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 C D (第5题图) 6. 把分式)0,0(322≠≠+y x yx x中的分子、分母的x 、y 同时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A. 扩大3倍B. 缩小3倍C. 改变原来的31D. 不改变 二、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7、4的平方根是________,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27的立方根是 .8、2014年第一季度,泰州市共完成工业投资22 300 000 000 元,22 300 000 000 这个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9、当x 时,分式242--x x 的值为零. 10、函数 462--=x x y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1、如图,在△ABC 中,∠C =90º,∠B =22.5º,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BC 于E ,若CE =3,则BE 的长是 .12、如图,将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 ′B ′C ′D ′的位置, 旋转角为α (0︒<α<90︒).若∠1=110︒,则∠α= .13、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菱形的对称中心O 处,折痕为EF 。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含答案)

242--x x yx x+5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分:120 分1、在 x 1 ,21、212+x 、πxy 3、y x +3中分式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若分式 的值为0,则x 的取值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3. 如果把 中的x 与y 都扩大10倍,那么这个分式的值( )A . 不变B 。
扩大为原来的50倍C 。
缩小为原来的10倍D 。
缩小为原来的4.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5 B .6、8、10 C .1.5、2、3 D .5、12、135、轮船顺流航行50千米和逆流航行40千米所需时间相等,已知水流速度为2km/h ,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km/h ,则可列方程为( )()32222---⋅b a b a A 、240250-=+x x B 、240250+=-x x C 、24050+=xx D 、240250+=-x x6.下列各点中,在函数xy 2-=的图像上的是( )A 、(2,1)B 、(-2,1)C 、(2,-2)D 、(1,2)7、已知22(1)m y m x-=- 是反比例函数,则它的图象在( )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三、四象限8、如图,函数k kxy +=与ky x=在同一坐标系中,图象可能是下图中( )9.点1(3)y -,、2(2)y -,、3(1)y ,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像上,则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 ) A .123y y y >> B .213y y y >> C . 321y y y >> D . 312y y y >>二. 填空 (每题3分,共33分)10、氧原子的直径约为0.00 000 000 16 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m11.当x 时,分式 51-x 有意义12、如图所示,设A 为反比例函数xky =图象上一点,且矩形ABOC 的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24分) 1、在式子,,,,+,
9 x + 中,分式的个数是() A.5 B.4 C.3 D.2 2、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x=2时,的值为零 B.无论x为何值,的值总为正数 C.无论x为何值,不可能得整数值 D.当x 3时,有意义 3、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当x<0时,必有y<0 D.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4、如图,函数y=k (x+1)与(k<0)在同一坐标系中,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5、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A.0 B.2 C.-2 D.2或-2 6、如果(a-1)0=1成立,则() A.a≠1 B.a=0 C.a=2 D.a=0或a=2 7、人体中成熟红细胞的平均直径为0.000 007 7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7.7×10-5m B.77×10 - 6m; C.77×10-5m D.7.7×10- 6m 8、若分式方程 = 有增根,则m的值为() A.1 B.-1 C.3 D.-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函数y=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10、计算: __________。
11、已知点P(3,-2)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Q点的坐标为。
1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a=__________. 13、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AB⊥y轴于点B,则△AOB的面积是()
14、将直线向下移2个单位,这时直线的解析式为。
15、已知y-2与x成反比例,当x=3时,y =1,则y与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 16、分式① ;② ;③ 中,计算结果是整式的序号为
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题:(共72分) 17、计算(每小题5分,共15分)(1)、计算5-1+(4-π) + -0.2 (2)、()÷ 18、先化简,再求值(每小题5分.共10分)(1):其中;
19、解下列分式方程:(每小题5分,共10分)(1)、(2)、 20、(7分)甲、乙二人分别加工1500个零件.由于乙采用新技术,在同一时间内,乙加工的零件数是甲加工零件数的3倍,因此,乙比甲少用20小时加工完,问他们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21、(6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k≠0)在x=1时,y=5,且它的图象
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6,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2、(6分)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x (元)15 20 25 … y (件)25 20 15 … 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1)求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的函数关系式;(2)求销售价定为30元时,每日的销售利润. 23、(8分)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当x=0时,y=3;当x=2时,y=7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x=4时y的值; (3) 求y=4时x的值;(4)求y>0时的x取值范围。
24、(10)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4,1)、B (1,a)两点。
(1)利用题中的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 (3)根据图象,写出在什么范围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