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与江湖

合集下载

整理(含牛刀小试)射雕英雄传—智斗书生

整理(含牛刀小试)射雕英雄传—智斗书生

第十二课射鵰英雄传—智斗书生金庸一、课文提要1. 文体:记叙文。

2. 文章出处:射鵰英雄传。

3. 内容大要:叙述郭靖、黄蓉二人求医过程中的一段奇遇,描绘黄蓉的博学多闻与聪颖机智。

4. 作法分析:文章一开始先道出郭靖与黄蓉上山时所面临的困境,再以顺叙手法,记叙黄蓉凭着机智应对书生所提出的三道难题。

最后以郭靖的过人武艺作结,展现两人文武超群,让书生心服口服。

全文多以黄蓉与书生的对话来呈现内容,在脣枪舌战间处处可见其机锋。

(1) 前言:交代郭靖与黄蓉上山的见闻之外,主要描述两人所处的环境异常险恶,但为了求得段皇爷医治,两人只好硬着头皮,有进无退地继续向前走。

同时,这样的描述也为书生挡路的后续情节增添了必然性,由于地势及任务的关系,两人避无可避,非得与书生正面过招。

(2) 经过:为全文核心。

以顺叙的方式记述双方斗智过程,从一开始书生对两人说话的充耳不闻,之后因为黄蓉曲解经文而感到有趣,到最后出了三道难题皆被黄蓉巧妙破解,不禁作揖拜服。

(3) 结果:叙述黄蓉的机智与郭靖的武艺,令书生自叹不如。

二、课文结构表射鵰英雄传—智斗书生◎前言(前三段)—交代动机、场景—为了求医,郭靖背着黄蓉惊险上山。

◎经过—引起注意(第四至十段)—初遇书生,为通过冲要,黄蓉刻意出言相激。

接受考验(第十一至二十三段)难题一—书生提出析字谜—让黄蓉猜出其身分。

难题二—书生即景出对子—黄蓉工整对出下联。

难题三—书生出绝对为难—黄蓉引父亲所作之联,轻易化解。

◎结果(第二十四至二十六段)—通过考验—叙述黄蓉的机智与郭靖的武艺,令书生自叹不如。

三、段落大意第一至三段:郭靖背着受伤的黄蓉上山求医,飞奔于石梁间,遭逢书生阻挡。

第四至十段(斗智前的过招):黄蓉刻意曲解论语,激起书生回应。

第十一至十三段(斗智第一回合):叙述书生提出析字谜,让黄蓉猜测其身分。

第十四至十八段(斗智第二回合):叙述书生即景生情,再次出题让黄蓉对句。

第十九至二十三段(斗智第三回合):叙述书生藉绝对为难黄蓉,却遭轻易化解。

书生与江湖读后感

书生与江湖读后感

书生与江湖读后感
有两条线,始终贯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条线是明线,叫书生气;另一条线是暗线,叫江湖气。

随便哪一本史书,一眼看去,都是书生;细思之下,又全是江湖。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书生都是演员,所有的导演都是江湖。

这些导演一般不登台亮相,就算登台了,他们也只会展示自己书生的一面。

书生讲究的是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无论哪一句,都昭示着响当当的气节。

江湖讲究的是义。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些话,听着豪气,但仔细一想,却都透着赤裸裸的实用主义。

关键时候,能为我所用,这才是江湖的本质。

书生的“节”是真的,而江湖上的“义"半是假的。

所以,田横一死,五百壮士都自刎追随。

而宋江,兄弟们都死了三分之二了,他还有心思要衣锦还乡。

“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败”是江湖上最真实冷酷的注脚。

最可怕的人,是书生突然热衷于江湖。

最可敬的人,是江湖客幡然看破了世事,避居山野,捧起了圣贤书。

愿所有的书生,都能读懂江湖;愿所有的江湖客,都能浪子归来,做一名青衣书生……。

江湖风云录目标选择

江湖风云录目标选择

江湖风云录目标选择江湖风云录是一部描写武林盛世的小说,主人公在这个江湖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江湖中的目标选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能够决定主人公的成败和江湖地位的高低。

本文将从主人公的目标选择入手,探讨在江湖中如何选择目标以达到自己的理想。

江湖中的目标选择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江湖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势力都在争夺权力和地位,这就需要主人公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荣誉和地位而战,还是要为正义而努力,或者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奋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极大地影响主人公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在选择目标时需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条件。

江湖中充满了无数的高手和危险,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技能是难以在江湖中立足的。

因此,主人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目标。

如果自己实力较弱,可以选择一个比较低调的目标,以便提高自己的修为和经验。

当实力逐渐增长时,再去挑战更大的目标。

这样能够避免过分自信和冒险,保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选择目标时还要考虑目标的正当性和道义性。

江湖中的势力纷杂,有些势力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有些势力以正义之名行恶,而有一些则是秉持着真正的正义和道义。

主人公应当选择与正义势力合作,与那些为泯灭恶势力而奋斗的人们同仇敌忾。

只有选择了正当的目标,主人公才能在江湖中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认可。

最后,选择目标时还要考虑宏观的情况和长远的发展。

江湖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各种势力不断兴衰交替,自己的目标也应该与时俱进。

主人公需要时刻关注江湖中的大势和动态,根据形势的发展来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

只有能够适应江湖的变化,才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江湖中立足。

总之,江湖风云录中的目标选择对于主人公的命运和境遇至关重要。

明确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目标,考虑目标的正当性和道义性,以及关注江湖的变化和动态,才能在江湖中取得成功和辉煌的战绩。

这样,主人公才能成为江湖风云的传奇人物。

三字经快速记忆方法

三字经快速记忆方法

三字经快速记忆方法三字经在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说了,但很多人都长大了,还是没有完整的记忆三字经,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三字经快速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三字经快速记忆方法一1,人之初, 衣穿衣服的人织出更漂亮的衣服2,性本善,大耳朵的人性格本来善良,但耳朵被人扯大就变凶恶了。

3,性相近,住在山上的人性格相近,都比较淳朴,所以山上比较和平。

4,习相远,寺院里,练武的都住在西厢的院子里。

5,苟不教,跳舞的小朋友一声喊,狗就不叫了,然后她继续跳舞了。

6,性乃迁,柳树下,醒来发现钱丢了,7,教之道,下棋的要老师教之有道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8,贵以专,发财了,我要盖最贵的一幢房子。

9,昔孟母,不喝酒,昔日孟母教导孟子的要求之一10,择邻处,那件高衣领的衣服被贼领取走了。

11,子不学,姨姨的儿子不学习。

12,断机杼,婴儿没啥玩的,扯断几株小树苗做武器。

13,窦燕山,关于雨伞的图片都要删掉14,有义方,这串钥匙,有一房间打不开15,教五子,鹦鹉在看别人教五子棋,它也学会了几招16,名俱扬,窑炉以前是名猪养殖场17,养不教,仪器室里有洋布烧焦的味道18,父之过,丢失腰包,是父之过错19,教不严,药酒)被乱喝了,顽童教育不严不行20,师之惰,恶灵来了,狮子躲起来了21,子不学,鳄鱼肉吃了能给儿子补血吗?22,非所宜,鹅鹅们穿着能飞的蓑衣,终于能和天鹅们一起在天空中翱翔了。

23,幼不学,光用耳塞听流行歌曲,幼儿不学英语24,老何为,快饿死了,为何老人要受虐待25,玉不琢,拉二胡的,是块玉石还不曾琢,有培养价值26,不成器,二流子一点都不成器,不求上进27,人不学,戴耳机的人不学习28,不知义,恶霸不织衣服29,为人子,爱酒小猫为人子不知道孝顺老猫,光知道自己喝酒 30,方少时,三菱车在放哨时偷偷的溜过了哨岗31,亲师友,山药寝室有一堆32,习礼仪,流氓摇着扇儿学习礼仪33,香九龄,闪闪发光的衣服,小舅拎着送女朋友的34,能温席,绅士能拍吻戏,特别专业35,孝于亲,山屋后的池塘小鱼清水游36,所当执,山路今天所长当值,严查逃犯37,融四岁,山鸡哥在孔融四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他们一起在山上抓山鸡 38,能让梨,拄着伞把当拐杖的老人看到能让梨的小朋友很高兴 39,弟于长,把散酒送给地狱长官,请求照顾祖先40,宜先知,司令怀疑先知在搞鬼,在帮助喜羊羊41,首孝悌,司仪新收的小弟很厉害42,次见闻,柿儿收藏要注意,此间温度太高,要收进冷藏室43,知某数,听说石山上有一本智谋书,找到的人可以谋夺天下 44,识某文,石狮认识盲文——45,一而十,饰物一二十块就能买到46,十而百,死路,失败的人经常走的路047,百而千,名车司机对几百几千块看不上眼48,千而万,名人用过的丝帕成千上万都有人买49,三才者,轧死狗了,只能散财赔偿了50,天地人,武林高手,有可能是种田地的人,他们退隐江湖了 51,三光者, 五一节商品促销, 好多眼睛散光者病情加重了 52,日月星,捂着耳朵,看日月星辰爆炸的科幻片53,三纲者,午餐只有三缸饭,好多人分着吃54,君臣义,武士很讲君臣的义气,不背叛家主55,父子亲,看到儿子呜呜的哭,父子骨肉亲,父亲忙去哄他 56,夫妇顺, 搞物流的夫妇顺利捞到第一桶金57,曰春夏,武器刀片藏在唇下,随时准备飞出伤人 58,曰秋冬,苦瓜秋冬没得卖59,此四时,午觉的时候被刺死60,运不穷,榴莲臭,闻了会晕,囧61,曰南北,这个受伤的儿童好重,真难背62,曰西东,看到炒熟的牛耳,嘴唇翕动63,此四方,流沙是重刑犯流放赐死的地方64,应乎中,泥石流来了,大家忙于应付中65,曰水火,敲锣鼓报警,要是碰到水灾火灾的话66,木金土,买溜溜球参加抽奖,有可能摸到金兔67,此五行,刘淇,此人好五行风水68,本乎数,喇叭吹不起来,笨鸟服输了69,曰仁义,对鹿角的摘取,操作者一点都不仁义 70,礼智信,麒麟爱吃荔枝但要新鲜的71,此五常,阎王把党员进贡的奇异果赐给无常 72,不容紊,企鹅肉不容易问到73,稻粱菽,这个青衫人其实是盗凉薯出来卖的小贩 74,麦黍稷,骑士没人请他打仗,只好每天卖书籍 75,此六谷,骑虎小孩这么勇猛,这和他每天吃牛骨有关系 76,人所食, 气流带来的暴雨把人所食的稻谷都冲走了 77,马牛羊,漆器上堆满了马牛羊肉。

书生的“江湖”人生——读谢刚《老五》

书生的“江湖”人生——读谢刚《老五》

书生的“江湖”人生——读谢刚《老五》张全之内容提要:谢刚的小说《老五》,通过一位大学生在“大学江湖”和“社会江湖”中的种种遭遇,反映了他身上一种很可贵的品格,就是“书生气”,或曰“傻气”。

他即使沦落到社会最底层,陷入生存危机,依然不苟且、不巧滑,洁身自好、帮助他人。

《老五》对“书生气”的书写和重塑,体现了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因而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也是一本那一代人怀旧的书。

关键词:《老五》 书生 江湖 一、一部值得一读的书出版人谢刚以前都是给别人出书,最近却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老五》。

我拿到这本书细细端详:一个看上去毫无光彩的题目,书的装帧设计也异常简朴:封面上一个细高个男人行走的背影,有点像鲁迅描画的活无常,前方是一座山,山的中间有半轮月亮,看上去像半颗孤悬的牙齿。

封面左上角是书名,大字楷体,书名旁边竖排着三行文字:“冷月伴梦残,往事隔天远,春光一去不复原。

”感觉不是诗,像是宋词残片,一般通俗小说喜欢这样卖弄,或者是受了琼瑶的影响。

读完小说才知道,这三句话是老五送给恋人“公主”的诗。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谈恋爱时的真情和矫情,在这里有所体现。

就这本书而言,一切看上去都那么低调、朴素,毫无抢眼之处,更没有诱人去阅读的噱头。

倒是腰封显得非同寻常:一批名作家和名批评家联袂推荐,显得大有来头。

但这类广告宣传,并不能成为必须阅读的理由。

纯粹出于好奇,在一个晚上十点多,我漫不经心地从头开始浏览,目的是想培养点睡意。

不成想,浏览几页之后,便无法停止。

等我读完这部20万字的小说时,天已经大亮了,而且睡意全无。

这种久违了的阅读感受,让我沉思良久。

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尤其对我们这代人而言,里面有太多熟悉的情节和曾经经历的往事。

我说的“我们这代人”,是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读大学的人。

小说中写的大学生活,基本就是我们的真实经历:逃课、打牌、写诗、投机倒把,洗完澡后把盆扣在身上在走廊里边走边唱,跟女生建立友好宿舍……这一切都复活在这部小说中了。

相忘江湖的成语解释

相忘江湖的成语解释

相忘江湖的成语解释
(成语):相忘江湖
(拼音):xiāng wàng jiāng hú
(简拼):xwjh
(解释):鱼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形容彼此由于没有急切的需要而相忘,各不关心。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示例):见面唯唯循礼如对大宾,退如游鱼~。

二月河《乾隆皇帝》十七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顺接):湖光山色湖吃海喝湖海之士湖海飘零
(顺接):闯荡江湖放浪江湖襟江带湖浪迹江湖流落江湖龙去鼎湖落魄江湖三江五湖
(逆接):白衣卿相白衣宰相伴食宰相备位将相不明真相出入将相出将入相地狱变相
(逆接):相与一口相与为一相与为命相与有成相为表里相习成俗相习成风相互尊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古代的武侠与江湖文化

中国古代的武侠与江湖文化

中国古代的武侠与江湖文化中国古代武侠与江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丰富的一部分。

在古代社会中,武侠与江湖文化充满了英雄豪杰、侠义精神和江湖规则。

本文将从武侠的定义、武侠小说的起源、江湖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武侠与江湖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来探讨中国古代武侠与江湖文化的独特之处。

一、武侠的定义武侠一词最早源于古代文献《左传》中的“侠客”,指的是勇敢而有正义感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侠这一概念逐渐演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物形象。

武侠往往具备高强的武术技能,以及发扬侠义精神,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他们通常穿着特殊的服饰,如长袍、剑鞘等,而且擅长使用各种武器,如剑、刀、枪、棍等。

二、武侠小说的起源武侠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水浒传》和《世说新语》。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开始出现在明代,尤其是明代中晚期。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作品成为明代武侠小说的代表,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基本框架和风格。

三、江湖文化的内涵江湖文化是武侠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规则。

江湖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空间,它与现实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

江湖中有一套独立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这其中包括侠义精神、义气、江湖规则等。

江湖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追求正义,反抗邪恶势力。

四、中国武侠与江湖文化的影响中国武侠与江湖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武侠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其次,中国武侠与江湖文化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和价值观念,激励了人们追求正义和勇气。

此外,武侠与江湖文化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的重要题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武侠与江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侠具备高强的武术技能,以及发扬侠义精神,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武侠小说作为武侠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影响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

侠客风云传中秋节书生

侠客风云传中秋节书生

侠客风云传中秋节书生
在《侠客风云传》这款游戏中,秋节书生是游戏中的一个人物角色。

秋节书生是一个才华横溢、文辞风华的文人,他对诗词和文学非常痴迷,经常在游戏中以书生的身份出现。

在游戏的中秋节活动中,秋节书生可能会与玩家互动,例如向玩家赠送一些与诗词有关的道具或任务,或者为玩家讲解一些关于中国传统秋节文化的知识。

此外,秋节书生在游戏中可能还会与其他角色发生一些有趣的对话或互动,使得游戏的剧情更加丰富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生与江湖
作者:朱国勇
来源:《廉政瞭望》2010年第10期
书生以为别人都是书生,而江湖,一眼就能看穿谁是书生谁是江湖……
有两条线,始终贯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条明线,叫书生气;一条暗线,叫江湖气。

随便哪一本史书,一眼看去,都是书生;细思之下,又全是江湖。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书生都是演员,所有的导演都是江湖。

这些导演一般不登台亮相,就算登台了,他们也只会展示自己书生的一面。

他们潜藏于历史的暗处,不经意中显露的一鳞半爪,便已经左右了历史的局势。

书生讲究的是节。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无论哪一句,都昭示着响当当的气节。

江湖讲究的是义。

“四海之内皆兄弟。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这些话,听着豪气,但仔细一想,却都透着赤裸裸的实用主义。

关键时候,能为我所用,这才是江湖的本质。

书生的“节”是真的,而江湖上的“义”多半是假的。

所以,田横一死,五百壮士都自刎追随。

而宋江,兄弟们都死了三分之二了,他还有心思要衣锦还乡。

“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败”是江湖上最真实冷酷的注脚。

书生要的是虚名,江湖图的是实利。

所以,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所以,项羽说:“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你看,都什么时候了,项羽还放不下一张脸。

要是换成江湖,则一定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书生说:“十八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

”江湖则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书生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江湖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书生认死理,江湖知变通。

所以,书生若是当个幕僚,也许还能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真要是自己做了大当家,多半是以悲剧收场。

比如光绪皇帝临死时,还要大叫一声,慰亭(袁世凯)误我!其实,误他的哪里是袁世凯。

只要光绪皇帝的书生气不改,他就永远斗不过慈禧这个老江湖。

书生以为别人都是书生,而江湖,一眼就能看穿谁是书生谁是江湖!所以,书生是万万斗不过江湖的。

明朝的“东林惨案”就是明证。

当时,东林党盛极一时。

首辅刘一燝(相当于宰相)、叶向高(副宰相),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熊廷弼,都是东林党人。

可以说明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权全都被东林党掌握。

而魏忠贤只是东厂总管,势力并不大,他被称为“九千岁”是东林党倒台
以后的事。

天启四年,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朝中七十多名东林党要人上疏声援。

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可是这些书生只知道上疏,哪里懂得江湖上的手段。

魏忠贤先是假传圣旨,然后指使锦衣卫给这些东林党人罗织罪名。

没几个月时间,这些东林党人,要么被罢官,要么被杀害。

受此案牵连被杀害的共一万多人。

战斗顺利得连魏忠贤自己都感到意外,这些书生咋就不会反抗呢?这些书生咋就只会写奏章呢?
位极人臣的都是书生,而开国君王都谙于江湖。

诸葛亮是书生,刘备是江湖,所以刘备死后,仍然能驾驭诸葛亮,让他鞠躬尽瘁十多年。

书生敬重书生,而即便是江湖客,也不喜欢别人太江湖!所以皇帝打下了江山,总要杀戮功臣,换一批书生来治天下。

只有书生才好用,用了心里才踏实。

当初打天下的一班老兄弟绝不能用,太江湖了!
社会需要书生,但是书生多半落魄。

最可怕的人,是书生突然热衷于江湖。

最可敬的人,是江湖客幡然看破了世事,避居山野,捧起了圣贤书。

愿所有的书生,都能读懂江湖;愿所有的江湖客,都能浪子归来,做一名青衣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