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二3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知识归纳(湘教)

高中地理必修二3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知识归纳(湘教)

农业 最为密切 矿业
产业部门与自 然环境的联系 受自然条件限 制较少 与地理环境 关系不大
产业类型
原因 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 零部件、 能源、 劳动力来自四面八方,选择机会多 这些产业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工业 商业 服务业
【例 1】 我国某县(Q)北依燕山,缓坡地分布着由片麻岩发育 形成的土壤,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百年栗树随处可见,是 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位于我国东部的 某国(R)从 Q 县采集种栗, 并调集专家选择和 Q 县同一纬度(约 40° N) 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 Q 县板栗 相差甚远。据此回答(1)~(2)题。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
课堂互动探究
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
夯基础
新课情景导入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 刻的是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哪种产业活 动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相联系,都是以一定的自然条件为基 础,以生存发展为目的进行的。在人类的产业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 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的进 行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区位条件,而各类区位条件又是由相应的自 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组合而成,认识了解各地发展工农业
系”,从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加强协作 和资源的有限性等方面分析了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 三大主要因素。由工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工业联系促使工业集 聚,进而形成工业地域的知识联系。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从交通运输对人流、物流的集散、中转、商业 贸易活动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了聚落的形成、空间的分布、城镇 的分布及商业网点布局的重大作用。

2022版高考湘教版地理课件-2-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2022版高考湘教版地理课件-2-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
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信息解读] 第(1)题,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 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 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 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 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 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 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 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 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 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
(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 是说若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 可能。例如:新疆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西藏河谷农业的 主导因素是热量,城郊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等。
(3)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 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 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荒漠化、水土流失 等生态环境问题,各种气象灾害等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 __气__候__、地形、土壤、水__源___等。 因素
比较稳定
社会 经 济因
__市__场__、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 __科__技__等。

湘教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湘教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良好。
光照、水源
3、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答: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山草甸,冬季牧场则 位于气温较高的天山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 地形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答: 不同海拔,热量等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类也就不 同。 地形
天山位于西北内陆,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山地自 然带垂直分布明显。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交通的发展和保鲜技术的使用,使得在冬季昆明的 鲜花能够出现在全国各地,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从“谷贱伤农”到“增产涨价”
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共四次启动了稻 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还首次在6个小麦 主产省执行这一预案。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农 民吃了“定心丸”,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 长,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粮食 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农”现象。
2、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答: 技术装备(技术装备的高度机械化)
3、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答: 生产技术(旱地节水灌溉技术)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影响农业的社 会经济因素
设使得郊区的农民舍弃了传统的低产值 水稻小麦种植业,而改种城市需求量大,产值较高的蔬菜或者 经济类作物,这就是市场决定的结果
3.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何不同?
答:与传统农业不同,绿色农业必须以“绿色”为核心,妥善 处理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基本特征:无污染、无公害。
4.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有哪些?
答: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 经营,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
小结
气 热量
自候 然
光照
资料一:
棉花对热量的要求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规范训练 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规范训练 含答案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难度及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农业区位因素1、3 4、5、6、9、16 7、8、9农业地域类型2、17 10、11、12、13 14、1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大棚产野菜”已成为时下某些城市郊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大棚野菜与天然野菜相比()。

A.都具有季节性B.均没有地域性C.投入与产出比率相同D.营养价值相当2.大棚野菜的生产不可能是()。

A.自给农业B.密集农业C.商品农业D.种植业解析大棚野菜产于气温较低、天然野菜不能正常生长的地区的冬季,但两者都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大棚野菜投入远高于天然野菜;天然野菜的营养价值高于大棚野菜。

答案 1.A 2.A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

据此回答3~4题。

3.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4.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解析第3题,海拔4 900米的边防站,气温低是最突出的特点。

官兵们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盖简易阳光房,主要是对低温进行改造。

第4题,海拔4 900米的高原或山地,对照对流层大气的垂直递减规律(每上升1 000米,气温降低6℃),可知气温应比山麓低30℃左右,地温低。

答案 3.A 4.C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图,据此回答5~6题。

5.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B.科学技术C.草场分布D.市场需求6.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地价上涨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③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④乙、丙两地区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奶牛产奶量降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5题,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靠近城市分布,市场需求是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综合练习及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右图是我国和美国某农业区,据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C.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2.甲、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玉米小麦B.小麦玉米C.小麦水稻D.水稻玉米下图阴影表示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

完成3~4题。

3.甲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下列做法,目前可以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首先借鉴的是(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C.拓展海外市场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4.下列不是乙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劳动力资源丰富C.交通便利D.商品率高下图为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率高 B.劳动力投入少C.科技比例大 D.机械化程度高6.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B.循环经济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回答7~8题。

7.与P地相比,Q地种植葡萄的优势区位是( )A.技术条件好B.鲜果上市早C.市场广阔D.海运便利8.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A.集约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C.劳动力投入多,单位产值高D.精耕细作,专业化程度高下图为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可能为( )A.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10.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 )A.市场条件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C.作物单产不同 D.机械化水平不同下图为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11~12题。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练习: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附答案(最新整理)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练习: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附答案(最新整理)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2016年1月27日,《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2016年我国关于“三农”问题最新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完成第1~2题。

1.中央“一号文件”的印发,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农民的积极性,“一号文件”属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中的( )A.市场因素B.政策因素C.科技因素D.交通因素2.“一号文件”中提到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这说明( )A.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是快速变化的B.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C.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D.影响农业的政策因素是不会变化的1题,中央“一号文件”属于国家政策。

第2题,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度实施了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政策因素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2.C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

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A.水热充足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A.冷藏、保鲜技术差B.交通运输C.贸易壁垒森严D.饮食习惯不同3题,红枣主产区分布在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第4题,国外多数国家没有种植红枣的历史,因而各国消费者对红枣的价值了解不全面,也没有食用红枣的习惯,使得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4.D下图是应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业生产的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我国北方地区在早春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主要是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条件( )A.热量B.光照C.水分D.肥力6.我国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地膜覆盖可以起到( )A.保温作用B.保水作用C.保肥作用D.防止病虫害5题,我国北方的早春时节,气温相对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实际上是改善了热量条件。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

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只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为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

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色,从而深刻领会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农业区位因素。

2.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学难点 1.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材料等。

学生:搜集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及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

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2.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问题:画面上的人们从事的是什么生产活动?这类生产活动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视频资料“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生(看录像,思考上述问题并作答)他们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有些是从事种植业,通过种植农作物获得产品;有些是从事畜牧养殖业,即通过放牧、养殖动物等来获得产品。

2019版湘教版必修二地理课时提升作业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19版湘教版必修二地理课时提升作业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19版湘教版必修二地理课时提升作业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课时提升作业九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

读2015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回答1、2题。

1.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2.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A.保温B.保湿C.保墒D.利于有机质积累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D.粗放型农业4.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补偿训练】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左图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1)、(2)题。

(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 )A.地形、气候B.市场、饲料C.水源、土壤D.交通、政策(2)左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乳牛大量繁殖B.降水偏少C.气温偏低D.鲜草供应偏多(2017·泰安高一检测)油橄榄是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

适宜其生长的气候条件是: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6~19℃,≥10℃的有效积温3 500~3 800℃,1月均温3.8~9.2℃,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7℃,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油橄榄在国际上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有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深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据此回答5、6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 畜牧业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 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取产品的生产部门。
• 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 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 副业种植、林、牧、渔以外的其他生产事业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动物、植物
大家好
3
地域性
东北 春小麦
因地制宜
大家好
4
中国部分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水稻: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为界)
大家好
39
1、热带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的热带雨林)
大家好
40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以及埃及、
尼日利亚、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南美洲北部等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
大家好
41
(2)有利的 区位因素:
① 高温多雨 的气候 ② 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 ③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④ 人多地少, 粮食需求量大
为何农业生产有
(1)空间上:地域性 要求我们要遵明循显“地因域地性?制宜”的原 则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
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3)地中海农业:粮食作物__小__麦__、__大__麦_______
特色农作物 葡__萄__、__柑__橘__、_大_家油_好_橄__榄__、__无__花__果_
47
无花果
油大橄家好榄柑橘
48
5、混合农业 1、概念:
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
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 的综合性农业。即谷物和 牲畜混合的农业。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二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二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自然区位课后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农业区位位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单位:mm),由此可知甲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B.光照C.水分D.地形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是()①光照丰富②降水充沛③土壤肥沃④气温日较差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该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①春小麦②冬小麦③甜菜④棉花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

据此完成4~6题。

4.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5.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A。

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6.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甘 B.新 C.藏 D.滇7.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必须改造的共同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热量下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

读图回答8~9题。

8.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9.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今年60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

”根据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和所提供的材料回答10~11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耕作施肥播种玉米大豆田间管理作物收成翻土畜牧生猪饲养并进行免疫接种10.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A地B.D地C.E地D.F地11.造成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肥育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①交通发达②人们饮食习惯改变③腌肉需求量大增④节省运费⑤饲料作物栽种大幅缩减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②⑤D.①④二、非选择题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3.2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知识要点+训练案)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3.2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知识要点+训练案)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资料是有限的。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分类: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训练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平原还是山区都应大力发展种植业B.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是改造地形的结果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决定农业区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以下三题。

2.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4.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D.冬季5.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原因主要有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 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6.美国东南部地区的蔬菜、花卉,供应东北部工业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需求 B.栽培技术 C.交通条件的改善 D.气候条件优越7.以下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②发达国家的农业均为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③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④粗放畜牧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与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优势在于A.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D.政府投资较多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加拿大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

2020-2021湘教地理2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20-2021湘教地理2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湘教地理必修2教师用书:第3章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知道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发展变化.(重、难点)2。

知道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

3。

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重、难点)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①光照: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

②热量:常以活动积温为衡量指标,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③土地: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位置影响其使用价值,肥力影响其生产力.④水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市场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特点:不同功能的农业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3.农业生产布局发展趋势(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3)从分散到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4.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5.布局原则: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6.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1)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

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2)混合型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3.2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附答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3.2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附答案)

3.2 农业区位因素作业与农业地域类型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循环农业模式。

读图完成1-2题。

1.最适宜发展该模式的省级行政区是()A. 宁夏B. 广西C. 山东D. 江苏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②③.基塘农业是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是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 大气降水增多B. 大气湿度增大C. 近地面风速增大D. 气温变率增大4.近年来,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的主要原因是()A. 恢复土壤肥力B. 节省劳动投入C. 节约农业用水D. 提高经济收入.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地表形态B. 风速大小C. 天气状况D. 土壤性质6.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 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 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 方便农民夜间劳动下图为“某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7-8小题。

7.采用图中的农业技术是为了()A.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B.提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C.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D.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8.该农业技术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是()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山东省.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完成下面9-11题。

9.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①旱灾频发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③耕地面积不断减小④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0.B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热量条件较好③降水充足④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1.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③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 市场需求及品种优良
④ 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① 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交通运输的发展(冷冻船)
② 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 交通运输的发展(飞机)
③ 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④ 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讨论并完成第60页的“思考活动”。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P60) ① 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水热充足(气候),土壤肥沃(火山灰 ) ② 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光照充足,温差大 ③ 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④ 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交通运输的发展(飞机) ③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
④ 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① 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交通运输的发展(冷冻船)
② 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 交通运输的发展(飞机)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空间上: 地域性
要求我们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时间上:季节性和周期性 要求我们要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空间上: 地域性
要求我们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时间上:季节性和周期性 要求我们要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
我国有这样的农谚: “因时制宜,不为农时”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按投入状况
4.农业生产的区位
自然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水分)、地形、 土壤、水源
经济因素
技术经济 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
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 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 费状况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气候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平原----种植业 山地,丘陵----林业、牧业
地形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东北平原“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江南丘陵的茶园 ----黑土 ----红壤(酸性)
土壤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沙漠绿洲
水源
阅读农业现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现象 区位因素
⑤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对象: 牛、羊
特征: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
程度高、商品率高
分布: 美国、阿根廷(牧牛)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有哪些?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提供基础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提供可能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提供便利 历史悠久,商品率高
小麦种植 犁地(忙 播种(忙碌) 绵羊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生长季节
配种(忙碌) 剪羊毛 (忙碌)
地中海式农业
生产对象:
谷物(小麦、大麦) 园艺作物(葡萄、柑橘、橄榄) 牲畜(牛、羊、猪)
特征: 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 分布: 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④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对象: 小麦、玉米
特征: 耕地面积广、机械化程度高、耗
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PPT
生产技术(良种培育) ② 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技术装备(高度机械化) ③ 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生产技术(电脑控制的滴灌技术)
一、农业区位因素--社会经济
市场 交通
国家政策
受“蛆柑”波及,全国多往常省,北柑方桔一到滞冬销季,
每家每户都会购买
几十斤甚至上百斤
的大白菜存在家里,
现在再也没有这种
重政要策手是段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现么进象?农了业,请发问展是的为什
湖北:丰收年七成滞销 四川:桔交与子通 农运产价输品格条保天件鲜的、天改冷降善藏
技术的发展。
农产品消费状况 (市场)
请阅读教材P61--62,了解以下问题: 1、绿色农业的产生背景是什么?
农业生产的弊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也日益 突出。 2、绿色农业的含义是什么?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
稻、北水麦分。若:决四定地区作调物换品一下种类、型,耕可行作方 与否?为什么?式(水田与旱光田照)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气、候耕 作制度、栽培方法
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水业源
一、农业区位因素--科学技术
以色列气
候干燥,年降水
量仅20-500毫米,
国土50%是沙漠
是指以生物技术为基础,通过生物工程失去自然界物质与能量 的自然变换与农产品品质提高的一种农业发展新模式。
3、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何不同? 绿色农业必须以“绿色”为核心,妥善处理生产、消费与环 境保护的关系。
4、发展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有哪些? 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讨论完成课本P62的“活动”
1、概念:以大种植园与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 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与商品化程度特别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第三章:训练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第三章:训练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训练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地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与B地同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A.A地位于河谷地区,气温高,冬季蔬菜仍可生长B.A地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C.B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丰富D.B地冬季水热充足,利于蔬菜生长2.C、D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原料科技B.原料市场C.劳动力市场D.政策交通读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3~4题。

甲—东北平原乙—长江中下游平原3.导致甲、乙两地耕地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热量C.光照D.降水4.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水利工程量大B.单产低C.科技水平低D.商品率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提高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6.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C.农业投入不足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

荔枝树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 ℃,则来年就会绝收。

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

如图示意合江县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7~9题。

7.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C.地形因素 D.纬度因素8.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2~3倍,是因为( )A.生长期长,荔枝上市晚B.气温日较差大,荔枝甜度高C.光热充足,荔枝品质好D.灌溉水源充足,荔枝水分大9.唐诗曰“锦江(流经成都南郊)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该空间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生产结构的调整C.饮食习惯的改变 D.气候条件的变化下图为恒河入海口地区水系示意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单选题藏纸,是一种传承千年、独具特色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以瑞香狼毒、沉香、山茱萸科的灯台树、杜鹃科的野茶花树为主要原料,经过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11道环节,根据原料品质的差异,制成各种不同用途和等级的藏纸。

公元7世纪中叶,文成公主进藏带来造纸术,但造纸术传入的前几年却在这雪域高原“水土不服”。

后经藏汉两族工匠探索实践,造纸术与藏区的狼毒草(西藏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毒性较大)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藏纸工艺。

据此完成下1-3小题。

1.藏纸是藏区重要经文抄写及印刷的主要用纸,主要考虑的是藏纸( )A.生产量大B.保存时间长C.生产工艺独特D.平整而美观2.来自中原的造纸术最开始在雪域高原“水土不服”的主要因素( )A.造纸缺乏原料B.用纸需求量小C.造纸技术门槛高D.藏汉文化迥异3.上世纪60年代起,受到现代造纸工业的冲击,从事和学习藏纸制造的人越来越少。

但在21世纪初,藏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重新焕发活力的原因不包括( )A.国家加大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力度B.藏纸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C.制作工艺复杂,产量低D.西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非洲北部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

该水果喜光,较耐贫瘠和干旱,怕水涝,一般4-5月为花期,需水少,而生育季节需要水极多,9-10月成熟。

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

下图示意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位置。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石榴在图示月份正确的管理方式是( )A.注意排水B.拉网防鸟C.加强灌溉D.防止冻害5.相比于我国华北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树冠大可接收更多的阳光B.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温度C.使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D.利于排水减少渍涝的威胁在阿拉伯地区虽满是沙漠但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挂满椰枣的枣椰树,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产量高、耐储存、含糖量高、口感沙糯的椰枣是他们穿越沙漠必备的粮食,是餐前不可缺少的甜点。

椰枣果实为长椭圆形,成百上千个集结成一团,每棵树可生长五到十团,每团重可达七八公斤,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

每当挂果季节,人们就看到树梢多了一景:那沉甸甸的椰枣团,大多用纸袋包起来。

据此完成6-8题。

6.目前我国也能买到的国产的椰枣,早期传入我国种植的地区可能是( )A.江汉平原B.黄土高原C.西南地区D.内蒙古东部地区7.椰枣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早且经济价值高,但没有在我国大规模种植,影响因素是( )A.沙漠面积小B.气候适宜区少C.移植成本太高D.口感不好8.阿拉伯人用纸袋将椰枣包裹的原因有( )A.防止嫩果因暴晒而枯萎B.增加昼夜温差,加大果实甜度C.防止因太甜而被鸟啄D.防止夜间冻害水车亦称“翻车”、“踏车”,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轮轴和木链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能引水灌溉和排水的农具,最初的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长约3米左右,后来出现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

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仅博物馆或个别乡村可见。

据此完成9-11题。

9.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之所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为其能( )A.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B.扩大和保障种田规模C.使农作摆脱水源制约D.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10.图示水车曾广泛适用于我国( )A.地势起伏的山区B.洪涝频发的湖沼地C.地势和缓的平地D.干旱缺水的垦荒地11.20世纪70年代后水车在我国逐步消失,主要是因为我国( )A.种植结构的调整B.水资源跨区域调配C.耐早稻种的推广D.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

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

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据此完成下列12-14题。

12.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B.种植业收益低C.城镇建设占地D.市场趋于萎缩1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A.增加生物多样性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恢复土地肥力D.提高机械化水平14.三江平原成为水稻种植优势区的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阔,多冻土和沼泽B.夏季高温多雨,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长C.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D.北部有山地阻挡,不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山东烟台地区是我国大樱桃(车厘子)的主产区(见下图)当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

大樱桃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同时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2000年烟台福山大樱桃被确定为“绿色食品”。

据此回答下面15-16题。

15.烟台福山大樱桃成为“绿色食品”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B.丘陵地形,水旱灾害少C.果实生长期气候寒冷,虫害少D.农业科技水平高16.近几年烟台大櫻桃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科技B.市场C.交通D.气候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印第安古代文明。

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非常坚固。

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图甲)和“古印加梯田景观图”(图乙),完成下列17-18题。

17.梯田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水源B.光照C.土壤D.地形18.印加人修建水平梯田的生态效益主要是( )A.蓄水保土、增肥力B.调节当地气候C.增加粮食产量D.减少地震灾害的发生“秋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疆吐鲁番市托克进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2018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据此完成下列19-20题。

19.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C.投入资金较小,商品率高,收益高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20.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D.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江西省泰和县地处吉泰盆地中部,当地特产“泰和乌鸡”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集观赏、药用、保健滋补于一身。

“泰和乌鸡”一旦离开原产地就会发生变异,素有“不饮泰和水,不是泰和鸡”之说。

目前,“泰和乌鸡”的稍售以活鸡、速冻乌鸡、礼品包装的鲜蛋为主。

据此完成下列21-22题。

21.“泰和乌鸡”品质优良的根本原因是( )A.养殖历史悠久B.自然环境独特C.药用价值较高D.山区食物丰富22.为加快“泰和乌鸡”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泰和县需要( )A.加强种质资源保护B.扩大养殖规模C.提高冷藏保鲜技术D.发展产品深加工二.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km2,2015年人均GDP达37 000多美元。

该国优质奶粉畅销世界。

下面图1为该岛屿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岛屿甲地气候资料图。

(1)说明图中岛屿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描述甲地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3)试从气候、生态、技术的角度分析该国成为世界优质奶粉生产地的区位优势。

(4)该国优质奶粉畅销世界,说明其重视拓展海外市场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1)该岛屿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带),地壳比较活跃;(2)特点:终年温和多雨;冬季降水稍多。

成因:终年受海洋影响,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

(3)区位优势:终年气候湿润,有利于优质牧草的生长;污染少,病虫害少,环境质量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等。

(4)原因:国内人口少,需求量少,市场狭小;对外交通便利(海运发达)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菌草业是利用野生或人工栽培的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经济活动,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中国的菌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

莱索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与莱索托政府签订协议,把菌草技术列为中国政府援助项目。

经过多年推广,该项目在莱索托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下图示意莱索托位置。

(1)描述莱索托降水的主要特征。

(4分)(2)简析莱索托发展菌草业的有利条件。

(8分)(3)说明菌草业对莱索托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8分)(4)指出菌草技术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的原因。

(6分)答案:(1)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存在明显的干湿季,年降水量较少。

(4分) (2)草类茂盛,原料充足;地租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潜在)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8分)(3)将(草料)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完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人居环境。

(任答四点,8分)(4)中国的菌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菌草技术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低,培养材料(草料)普遍易得;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加快脱贫,取得综合效益。

(任答三点,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