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三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手掌面及数学书封面引出物体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2、以淘气想加入到同学们当中来,出示课件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二、初探面积的含义。
1、感知:①寻找身边物体的面积,学生举手回答。
②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同桌互说并举手回答。
2、学生活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①教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
学生猜测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
④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三、应用。
1、(课件出示)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2、出示两个正方形,学生讨论并判断是否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比较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 5.1 什么是面积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会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教的课程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第一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概念。
我们将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将面积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等,以及一些计算工具,如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桌面、课本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面积,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
2. 讲解:然后我会详细讲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我会用实物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讲解结束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计算面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什么是面积面积的定义计算面积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2. 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答案:1. 正方形的面积 = 5厘米× 5厘米 = 25平方厘米2. 长方形的面积 = 8厘米× 4厘米 = 32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来引入面积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意义,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我需要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为此,我计划使用实物和图示来辅助讲解,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其中的章节是“什么是面积”。
我们将要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面积,以及如何计算简单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面积,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单位,以及如何将面积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还有一些面积的模型。
学生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做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张桌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告诉我桌子的面积。
2. 概念讲解:我会用卡片和模型来解释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们明白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
3. 面积计算:我会给学生讲解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比如用边长的平方来计算正方形的面积,用长和宽的乘积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计算面积。
6. 面积单位:我会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的面积单位,比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学会如何换算。
7. 面积的应用:我会给学生出一道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个花园的面积,让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的计算正方形:边长× 边长长方形:长× 宽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答案:1. 正方形的面积:5厘米× 5厘米 = 25平方厘米2. 长方形的面积:8厘米× 4厘米 = 32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面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
2. 面积单位的意义。
3. 面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及面积单位的意义。
2. 教学难点:面积测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面积卡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面积的含义。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认识面积单位。
4. 活动二:分组合作,探究面积测量方法。
5.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的意义3. 面积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面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面积知识。
3. 拓展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认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操作能力。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总计:约20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实施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场景,如房间的地面、书本的封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面积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问题提出: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课题是“什么是面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即“什么是面积”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面积的含义,并掌握计算面积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2. 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将面积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面积的模型、图形卡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桌面、地板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 讲解面积的概念:我会通过教具和模型,向学生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3. 学习计算面积的方法:我会给学生讲解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基本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刚学的面积知识,计算图形的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面积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面积的概念2. 计算面积的方法3. 面积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2)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答案:(1)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 = 4厘米× 4厘米 = 16平方厘米(2)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 6厘米× 3厘米 = 18平方厘米小明家的客厅长8米,宽5米,请计算小明家的客厅面积。
《什么是面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什么是面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在教学《什么是面积》这一课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一、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物体,感知到物体表面有大小不同的部分,这部分的大小叫做面积。
2. 面积单位:学习面积的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并学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如用尺子量出物体的长和宽,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单位及换算。
2. 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以及灵活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认识,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尺子、面积单位模型。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面积单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黑板、窗户等物体的表面,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表面有大小不同的部分。
2. 讲解面积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3. 学习面积单位:介绍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让学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4. 面积的计算: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及换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出自己桌子的长和宽,计算桌子的面积。
答案:长×宽=桌子面积(如:1米×0.5米=0.5平方米)2. 请用尺子量出自己房间的长和宽,计算房间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5.1 什么是面积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将带领学生们探讨一个新的概念——面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即“什么是面积”。
在这一节中,学生们将了解到面积的定义,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并且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并且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运用。
难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将面积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教具,如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模型,以及一些面积单位的小方块。
同时,我还准备了练习题的纸张,供学生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实物,如桌子和椅子,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大小是否一样。
通过这个情景,引导学生们注意到物体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新的概念来衡量,那就是面积。
2. 面积的定义: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们解释面积的概念。
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用面积单位来衡量。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3. 面积单位的认识:我会向学生们介绍面积单位的小方块,让他们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小方块的大小和面积单位的关系。
4.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和长方形,来讲解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图形的特征,引导他们发现计算面积的方法。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面积的知识,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
我会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在解答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
6.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大字写出“面积”的定义,并用图示来表示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当我站在三年级的讲台上,面对着一群对数学充满好奇的小脸蛋时,我知道我手中拿的不仅仅是教材,更是孩子们未来的希望。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个课时——什么是面积。
一、教学内容教材的章节是关于面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我会从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物品出发,引入面积的概念,让他们明白面积就是平面图形的大小。
我会用不同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来展示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孩子们通过这节课,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将面积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红色的方格纸,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贴纸。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用大字写下“面积”两个字,下面画一个正方形,写上“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然后再画一个长方形,写上“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题目:计算你的书桌的面积。
我会告诉他们,书桌的面积就是书桌的大小,让他们用家里的尺子去量,然后计算出书桌的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的教案。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教,孩子们一定能够学好数学,打开未来的大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面积,简单来说,就是平面图形的大小。
我可以用量一量,然后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比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它的边长乘以边长;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它的长乘以宽。
我会用孩子们熟悉的物品,比如他们的书桌,来引入面积的概念。
我会让他们用手去摸一摸书桌,感受一下书桌的大小,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书桌的面积。
接着,我会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去触摸、去感受它们的面积。
在孩子们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后,我会教他们如何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
《什么是面积》(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什么是面积》(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面积概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单位3. 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及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面积概念,正确使用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模型、直尺、圆规。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面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发现面积的概念。
3. 深入讲解:介绍面积单位,讲解面积计算方法。
4.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计算面积。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及计算方法3. 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基本练习: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应用面积知识。
3. 拓展练习:研究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面积概念,学会面积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面积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什么是面积》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面积度量方法的掌握。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我发现学生们对面积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授面积单位换算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时,部分学生出现了困惑,这说明这些知识点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3)面积守恒的理解:理解面积守恒原理,即图形在平面上不论如何变化,面积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4)面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将面积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房屋装修、园林规划等。
举例:在教学面积单位换算时,教师可通过实际操作或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突破这一难点。对于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规则图形,如三角形、矩形等,再进行面积计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面积的含义和度量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面积单位换算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使用正方形卡片覆盖不同形状的图形,演示面积度量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面积的基本概念。面积是描述平面图形占据平面大小的一个量。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房屋面积测量、土地规划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比较两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了解如何使用标准单位正方形进行度量,并掌握行列计数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运用面积知识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度量观念,掌握面积单位换算,提高度量精确性;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通过面积的比较,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发现数学规律;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面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2号教师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2号教师教学内容: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剪拼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
教具学具:书、硬币、树叶、剪刀、正方形塑料片、透明方格纸、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把字写在了黑板上,又擦了黑板的面,谁想来摸一摸黑板的面?只有这一块是黑板的面吗?沿着边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所有的地方就是黑板的表面。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黑板引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面”上来,让孩子们感受物体的表面,激发学习兴趣,为认识面积做准备。
)二、探索新知(一)理解概念1.看看我们的老朋友数学书,谁能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整个封皮都是数学书的表面。
黑板和数学书这么大都有表面,我手里有个一元硬币,它这么小,没有表面吧?谁来摸一摸?虽然硬币很小,但是它也有表面,这个圆框里面都是硬币的表面。
大的小的,方的圆的物体都有表面,那这片枫叶有没有表面呢?谁来摸一摸枫叶的表面,整片叶子都是树叶的表面。
2.只有这些物体有表面吗?看看你的周围,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表面呢?摸一摸。
3.老师把这些物体请到大屏幕上,这里是数学书的表面、这里是一元硬币的表面、这里是树叶的表面,那你能找到语文书、一角硬币、绿树叶的表面吗?伸出你的右手,你的食指就是一根魔法棒,请用你的魔法涂一涂他们的表面。
4.这些物体都有表面,那你能看出他们表面的大小吗?原来面还有大小之分,其实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比如说:语文书表面的大小就是语文书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面积,我们也可以概括地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5.我将这些物体的表面印在纸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剩下了这些图形,这些图形有面积吗?例如:长方形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什么是面积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53页至55页的相关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面积大小。
具体内容包括:1. 面积的定义: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图形的面积。
2.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 面积的测量:用尺子和圆规测量图形的长和宽,计算面积。
4. 面积的比较: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定义和意义。
2. 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面积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面积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认识,面积的比较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圆规、图形卡片、面积单位卡片。
2. 学具:学生尺子、圆规、图形卡片、面积单位卡片。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黑板、窗户等物体的面积。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面积是否一样大?如何比较它们的面积?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面积的定义: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图形的面积。
2. 介绍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 讲解面积的测量方法:用尺子和圆规测量图形的长和宽,计算面积。
4. 讲解面积的比较方法: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出示例题: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这两个图形的面积?3. 讲解测量方法,示范操作。
4.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测量和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题过程和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1《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我是一名教师,我设计了一堂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课程,主题是《什么是面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的第一节《什么是面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区分面积的大小,并且能够用简单的图形来测量和比较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测量和比较面积的方法,并且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测量和比较面积的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面积板、几何图形模型、测量工具等教具,同时也准备了练习题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然后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面积。
2. 讲解:我通过展示面积板,向学生解释面积的概念。
我让学生摸一摸面积板,感受一下面积的存在。
然后我讲解了如何测量和比较面积的方法。
3. 练习:我给出了几组图形,让学生测量和比较它们的面积。
学生在测量和比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面积的理解。
4. 应用:我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给出了一个教室的长和宽,让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
学生通过计算,运用了面积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什么是面积”这个,然后写下了面积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我还画了几组图形,标出了它们的面积。
七、作业设计: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作业题。
第一个题目是让学生测量和比较几个图形的面积。
第二个题目是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
我发现学生们对面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困难。
所以我在下一节课中,会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运用面积的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面积的知识。
我们将通过北师大版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来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到面积的定义,面积的单位,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课本、练习本、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实物,如课本、练习本,让他们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的表面大小呢?3. 面积计算: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来演示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我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用板书来展示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7. 作业设计:课后,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业题目包括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果有可能,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的教学设计。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课本和练习本作为实物示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1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9页至41页。
教材分析:“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把面积概念独立教学, 目的是改变以往偏重面积计算与单位换算, 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
“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 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材中所提供的大量“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我创设了涵盖知识内容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 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 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课前游戏:一、导入课题:星期天老师到宜昌逛街, 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出示房源课件)这是一个关于房子的广告, 谁能告诉我:面积是什么意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是面积”(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面积的定义1、封闭图形的面积: (画----涂引出面积)①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工具在导学案上画一个圆。
学生动手画后展示(一大一小): 你是用什么画的?②如果这两个圆是两只小蚂蚁的运动场, 这两只小蚂蚁用同样的速度分别沿着这两个圆周边跑一圈, 谁跑的快?为什么?③如果我们想帮助小蚂蚁把运动场铺上草坪, 把这两个圆涂上绿色, 你会选择哪个运动场?(大圆)。
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方法来涂, 你又会选择哪个?涂涂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我教学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什么是面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五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面积的概念和初步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什么是面积,以及面积的单位有哪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单位,并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单位。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还有一些实际的物品,如书本、桌面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的存在。
然后,我通过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接着,我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面积的理解。
我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在黑板上写出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实际的问题的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另一部分是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题:计算下面的图形的面积。
1. 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2. 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
答案:1.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 = 5厘米× 5厘米 = 25平方厘米。
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 8厘米× 4厘米 = 32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面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面积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的。
什么是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什么是面积(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什么是面积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主要涵盖第39页至第40页的“什么是面积”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面积。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等)来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正确选择单位进行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尺子、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2. 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如桌面、地面等,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面积。
2. 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意义,解释面积的概念。
3. 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示范如何使用尺子和剪刀测量物体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尺子和剪刀测量和计算不同物体的面积。
2. 学生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四、例题讲解(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例题,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将练习题的答案记录在练习本上。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使用粉笔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面积计算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题包括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1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1什么是面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地比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3. 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及面积单位。
2. 教学难点:面积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模型等。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面积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3. 面积的计算4. 面积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面积计算题2. 提高题: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面积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面积的概念。
2. 重视面积单位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在面积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总计:约20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要明确面积的定义,即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定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如让学生用小方片覆盖不同的图形,然后数一数需要多少个小方片,从而体会面积的大小。
教师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里可以结合具体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引导学生发现面积计算的基本原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一个全新的概念——面积。
面积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章第一节《什么是面积》中。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单位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计算简单的面积,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面积单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计算面积,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面积单位。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面积的理解,以及如何将面积的计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以及一些面积计算的工具,如尺子、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物,如桌子和黑板,然后问学生:“我们怎么来描述桌子和黑板的大小呢?”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面积的定义,然后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一些图形,让学生用尺子和剪刀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并且用面积单位进行标注。
4. 应用:我给学生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让学生将面积的计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面积的定义,以及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面积的重要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并且用面积单位进行标注。
2. 计算教室的面积,并且用面积单位进行标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在计算面积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我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面积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面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也能够计算一些简单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三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手掌面及数学书封面引出物体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2、以淘气想加入到同学们当中来,出示课件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二、初探面积的含义.1、感知:① 寻找身边物体的面积,学生举手回答.② 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同桌互说并举手回答.2、学生活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① 教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学生猜测图形面积的大小.② 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巡视指导.③ 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④ 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三、应用.1、(课件出示)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生观察后举手回答.2、出示两个正方形,学生讨论并判断是否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比较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3、书本40页画一画.四、拓展(小小设计师)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1、由智慧老人送礼物引出.2、教师提出活动具体要求.3、投影仪展示学生部分作品,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五、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三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的.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流程:一、周长和面积对比中感受面积的含义.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元和一角硬币,请同学们沿着硬币的轮廓画一圈,想想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呢?(圆形)请同学们来画画吧!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提示一定要沿着硬币的轮廓的边缘来画)比一比,看谁画得好!在这里感觉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学生缺少参与其中的热情,我这个设计还要思考,要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去画,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积极的数学思考.2、学生动手画3、如果我们画的两个圆是两只小蚂蚁的运动场,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这个情境我没有在课的一开始设置.)A:大圆的周长长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多;小圆的周长短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少些.B:一个圆(面积)大些,一个圆(面积)小些这些答案都有可能,因为学生上学期学习周长的时候,描过树叶的周长,所以学生说周长的可能性多一些,关于面积能提到我就顺势让学生涂面积,不提到,我就让学生帮助小蚂蚁铺草坪涂颜色.4、下面我们用彩笔涂上绿色,帮助小蚂蚁把运动场铺上草坪.A:涂完后,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说说涂的感受吗?B:哪个涂得快些,哪个涂得慢些?为什么?A、B两个问题我到底怎么提好呢,还要结合课堂的生成,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问题A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广泛一些.问题 B过于直白.(大圆面大涂得慢,小圆面小涂得快些.这里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说出面积这个词语.)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就象刚才的两个圆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6、我们来摸摸课桌的表面,说说你的感觉,这个桌面的大小叫做课桌的面积. 看看,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面,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总结:桌面、课本封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7、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摸和涂色中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板课题:面积).能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问题:这里我的初备是和一笑老师的的想法是相同的,先出示部分概念,这里我没想好怎么揭示这个概念,呈现这样两种形式,还想听听网友的意见.8、揭示概念:教师板书:物体表面的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导入中,我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形式,这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曾经的教学和前几天房间里的一个老师的困惑-----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区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对概念的引入从周长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他们的区别.学生在涂平面图形和摸实物的过程中自主建构了面积的概念.这里面对于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的很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画和涂的对比中去感受周长和面积的概念.一笑的教学设计我看了.她是从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导入.更直接一些.我最欣赏一笑老师的二次设计中,给文具盒和橡皮做束身衣,这个部分,充分体现让学生感受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我的设计虽然是从平面图形引入,但是这个平面图形也是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图形,我想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的.二、比较面积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1、说说教室里一组物体的面,并比较一下他们面积的大小.2、有些图形我们一目了然就能比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图形我们就不能.出示书上39页比一比(1)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让学生先进行直观估测,和后面的验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2)找验证策略: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出办法来验证?B、个人尝试(让学生把学具袋里的学具都可以尝试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这里面的交流重在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D、小组展示验证,全班汇报,并说明理由或想法.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3)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准确.三、巩固练习(1)第一个层次的练习我安排了41页的1、2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其中第二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直观估测能力,发展空间知觉.(2)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我安排了40页的画一画.这里我改了一下呈现顺序.感觉这个题目更有难度一些,接着做41页的3题.3题中的第二个图形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想办法,把两个三角行就可以合成一个小正方形.如果这个地方突破了,后面的4题就不成问题了.(3)第三层次的练习41页的4题.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面积的含义,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四、全课总结: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知识? 全课的结束,我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问题.(我就在想,学生会不会提出,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那么大,我们怎么能知道他是多大呢,课桌的面积的大小到底是多大呢?)三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教学活动过程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质疑: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质疑:你发现了什么?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谁大谁小?小结: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并记住这句话: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提示: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四、小结1、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加强学生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2、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五、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