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传统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食节谈寒食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祀死者,好像并无什么特别的节日食品,但被清明节取代的寒食节却是中国古代最重视饮食的节日,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的俗语。

寒食节在冬至之后的105日,故又称“百五日”,相传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焚死绵山的介子推而来的,晋文公严令不准生火做饭,只准吃提前准备好的冷食,故称“寒食”。

唐代以前,寒食节仅局限于晋地,魏晋时期山西一带的寒食禁火颇严,时间长达一个月。唐代时,晋地作为李唐皇室的龙兴之地,寒食节也由山西一地逐渐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宋代时,寒食节开始衰落。宋代以后,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

在寒食节最为兴盛的唐宋时期,寒食的时间一般为三天。家家户户提前准备大量节食,寒食一到,随意取食,令人大快朵颐,故有“寒食十八顿”等俗语。寒食节最著名的节日食品是“寒具”,后世的焦圈、馓子等均是“寒具”发展而来的。

宋代的苏东坡还专门写过一首《寒具诗》:“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寒食节还流行“镂鸡子”,“鸡子”即鸡蛋,是将鸡蛋煮熟后精心雕镂装饰。“镂鸡子”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唐代时风行

全国。初唐诗人骆宾王《镂鸡子》云:“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晕罢空余月,诗成并道春。练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诗人把善为镂鸡子的人称为“练人”,以示其熟练技能。元稹《寒食夜》也有“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从这些诗中可以得知,当时的人们把鸡蛋雕成人脸形状,并在腮上染上红晕,光彩照人。人们还要把镂刻成形的鸡蛋拿出来相互比试,争巧斗艺,这种习俗当时称为“斗鸡子”。

寒食节的节日食品还有“子推燕”、糯米藕、乌饭、陵糕等。其中,“子推燕”又名“飞燕枣錮”“子推蒸饼”等,即北方人春节常蒸的枣糕(又称“枣花馍”)。糯米藕和乌饭流行于江南苏州一带,糯米藕是将糯米灌入藕孔中蒸熟,食用时切片浇上糖稀或撒上白糖食用。乌饭又称“青粳饭”,是将乌桕树叶榨汁和粳米一起蒸制的饭。最有意思的是“陵糕”,它实际上就是剩稀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