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

合集下载

(三)避讳方法

(三)避讳方法

(三)、避讳方法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

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

1、改字法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

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

如:①《汉书》“邦”→“国” 。

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

②《太素》“太渊穴”→ “太泉穴”。

为避唐高祖李渊讳。

2、空字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

如:陶弘景→陶景《新修本草》卷十七《葡萄》:“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

”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删去“弘”字。

《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其中“某”指“启”,讳以景帝刘启之名。

3、缺笔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

(四)、度量衡中国很早就有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以后为历代社会所沿用。

度量衡是度、量、衡的合称。

度指长度。

量指容量。

衡指重量。

1、度基本单位是尺。

常用的“五度”:引、丈、尺、寸、分。

(《汉书•律历志》)进制: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其他古单位:仞、寻(均等于8尺)。

厘(1/10分)、毫(1/10厘)、丝(1/10毫,宋前作秒)、忽(1/10丝)。

2、量基本单位是升。

常用的“五量”:斛、斗、升、合、龠。

(《汉书•律历志》)进制:1斛=10斗(宋后改为5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

其他古单位:石,本为重量单位,120斤,秦汉后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1石=1斛)。

勺(1/10合),撮(1/10勺)。

注:斛(hú胡),合(gě葛),龠(yuè月),石(dàn旦)3、衡基本单位是斤。

常用的“五权”:石、钧、斤、两、铢。

(《汉书•律历志》)进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27个民间避讳

27个民间避讳

二十七个民间避忌2013-8-23 10:02阅读(2)转载自碧水玉天∙赞(2683)∙评论(1)∙转载(1.12万)∙分享(8484)∙复制地址∙举报∙更多上一篇 | 下一篇:牛奶的谎言在中国...一:当你搬家时,请你领一只狗或带一个三岁以下的婴儿到你的房子看看,如果狗到了房子后,会四处走动,摆果婴儿会自己爬,自己玩,那都说明这地方还不错。

如果狗止步不前或者朝某地吠叫不止或婴儿大哭大闹。

说明二:你外出三天或三天以上,我说的是屋子里没有人的时候,等你回来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拿钥匙开门,首先开门时再敲三下然后再开门。

门开后不管白天黑夜,把屋子里所有灯开着,两分钟左右又关闭。

三:你出远门需要坐车的时候,如果你是男的,上车时,如果发现全部是女人而且刚好有七个,这车你千万不要为七煞。

四:当出门要坐客车时,如果你家刚好有三岁下的婴儿,如果婴儿一上车就大哭大闹,你应该立刻下车,朝东方五:当你做了一个恶梦的时候,醒来时第一件事不是抹去额头上的汗,而是朝枕头吹三口气,用手抹三下把枕头让太多人知道。

六:你睡觉的时候,如果听到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要应答,而是先看清有没有有人,有人再答,没应答了,要立刻咬破中指,当然咬不太可能,用针在中指戳一下,挤出血在人中点一下。

七:出门在外住旅店时,不要贪图便宜,如果住进去了,你首先在里面抽根烟,不会抽烟的用打火机打一下,把八:看见蛇在交配时,要立刻朝蛇吐三口唾沫念十遍午火。

九:夜晚睡觉时听到莫名其妙的小孩哭,而且哭声一直持续,天亮时找符近一棵大树,把你的名字和阴历生辰刻十:晚饭后要养成洗碗的习惯,而且碗洗后尽量不要留水在里面。

(不要问为什么,有些事情不能问原因) 十一:和别人有矛盾时,千万不要在清晨吵架,特别是做生意和盖房子的。

很多做生意的都知道,早晨怄气,一十二:夜晚赶路的人,最好不要唱歌,有些人说唱歌胆子大,其实不然,那只会吐出你孤单微博的阳气。

就像钓抽烟或者让自己愤怒起来。

避讳

避讳

避讳避讳的方法:改字、空字和缺笔。

(1)改字法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

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

改字之例,秦汉典籍常见。

司马迁撰《史记》,为了避秦庄襄王子楚之名讳,遂改“楚”为“荆”。

汉高祖刘邦,《汉书》为避其讳,遂改“邦”为“国”。

至隋唐,改字之风日盛。

如唐高祖名渊,故杨上善《太素》改“太渊”(针灸穴位名)为“太泉”。

唐高宗名治,故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六《鉴药》改“治身”为“理身”。

不但字须改,甚至连偏旁也要避讳。

唐太宗名世民,除了“世”改为“代”,从“世”之字亦改为从“曳”,故《太素》注文“飧泄”改作“飧洩”。

到了宋代,避讳的范围更加扩大。

不仅当代君主要避讳,而且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也在避讳之列。

以后,又连及孔子、老子,其名字也要避讳。

到了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更把与皇帝相关的称号都当作避讳字来禁用:先是禁用“君”、“皇”、“圣”三字作为名字,而后又扩充到“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字为名字”(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

避讳风气的变本加厉,又累及音同或音近的字。

秦汉之前,避讳制度较为粗疏,礼制明文规定不讳嫌名。

所谓不讳嫌名,是指可以不回避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相近的字。

而六朝以后,避讳制度逐渐严格,连嫌名也须兼讳。

如东晋简文帝名昱,故改“育阳县”为“云阳县”。

唐高祖祖父名虎,唐修《晋书》称南朝梁•沈约先人沈浒为沈仲高。

又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

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本乎此。

这些都是避嫌名的实例。

(2)空字法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囗”、“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

如许慎著《说文解字》时把禾部的“秀”字、艹部的“庄”字、火部的“炟”字都空其字而不列,只注上“上讳”二字,这是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的名讳。

略论历史上的避讳

略论历史上的避讳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作 为皇帝的辅政大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朝代更迭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宰相制度也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这些变革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 期的调整、发展和完善。宰相制度也对中国政治体制、政府结构和整个社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此外,武则天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成功地抵御了外来 的入侵,保卫了国家的疆土,使国家保持了统一和稳定。
内容摘要
最后,武则天还在外交方面有所建树。她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周边国家建 立了友好关系,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内容摘要
总之,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她采取的手段和方法 引发了很多争议,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她在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开展外交活动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被忽视的。
二、避讳的发展
皇帝对十三经和二十一史都做了避讳。宋代的避讳更是严苛而登峰造极, 《东都事略》记载:“(宋仁宗)天圣二年冬十一月癸卯朔,(中书门下)奏: ‘准敕,臣僚家讳与朝廷同者,今文武百僚其回避。’于是申严行下:应内直、 朝会、赐宴、对策及百司申状奏书等,切避御名及宗室名字;违者以违制论。”
Hale Waihona Puke 、避讳的发展4、社会效益优先:调制行为着 眼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 不是某个企业或个人的利益。
4、社会效益优先:调制行为着眼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 某个企业或个人的利益。
1、调制行为是法律行为:调制行为是政府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实施的行为,具 有法律效力。政府机关在实施调制行为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3、调制行为是公法上的行为:调制行为是政府机关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的 行为,具有强制力。它不同于私法上的自愿行为,而是公法上的强制行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06避讳制度.ppt.Convertor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06避讳制度.ppt.Convertor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避讳及其他什么是避讳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

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

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

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

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避讳又有国讳、圣讳、官讳和家讳等之分。

国讳,是指帝王及其父、祖之名,这是举国上下均需回避使用的。

圣讳,是指社会所推崇的“圣人”之名,一般全社会,特别是文人需要回避使用。

官讳,亦称宪讳,是指上司长官之名,下属官员需回避使用。

陆游提到的田登,就属于这类避讳。

家讳,是指家族或家庭内尊长者之名,仅限于家族或家庭内部回避。

避讳的起源避讳大約起源于周朝。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

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避讳方法古人采用的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

其一为改字。

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

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

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

避讳 PPT

避讳 PPT

避讳的原则
4、君所无私讳 这条原则是说臣下在君主面前不能避
私讳,只能避君主讳,而君主一般也不会 为私人避讳。 5、大夫之所有公讳 这条原则是说大夫要避国君的讳。 6、《诗》、《书》不讳 这条是说在阅读和抄写经典时候不用 避讳,不管是圣人讳、庙讳、君讳、家讳。
避讳的原则
7、临文不讳
指在写文章和奏章时可以不避讳。
则不用避讳。 11、入门而问讳 入门前要了解这家主人的家讳。
避讳的原则
已祧不讳 祧指的是远祖的庙。天子七庙,就
是供奉皇帝以上七代的神主,除了太祖 为不祧之祖外,大抵从当时的皇帝向上 数,超过七代的则迁神主于祧,迁过的 先祖则不再避讳。但这个原则也是一般 意义上说。比如பைடு நூலகம்世民,直到唐末、五 代,仍然避讳。
4、改地名
恒山改常山;寿良改寿张; 和兴改嘉兴;休阳改海阳;建 业改建康;邺郡改临漳;虎丘 称兽邱。
5、改干支
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名昞,秉、 丙等字都讳,干支的“丙”就
6、改书名
《荀子》称《孙卿子》;《庄子》 改称《严子》;晋简文帝郑太后名 阿春,故称《春秋》为《阳秋》, 孙盛、檀道鸾的书名就叫《晋阳 秋》、《续晋阳秋》;《中经簿》 为《内经》;《广雅》改为《博 雅》;《世本》改为《系本》或 《代本》;《匡谬正俗》称《刊谬 正俗》或《纠谬正俗》。
里要避的,在君主面前不存在私讳
三、避讳的方法和原则
避讳基本方法是改字、空字、缺笔
避讳的基本原则,最早可见于《礼 记·曲礼上》:“礼不讳嫌名。二 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 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 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 《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 妇讳不出门。入门而问讳。”

汉字与避讳文化..

汉字与避讳文化..

晋代规定:‚父祖与官职同名,皆得改选。‛ (《晋书· 江统传》)《唐律· 职制篇》规定:‚诸府 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同居之者,徒一年。‛
避偏讳
对于二字之名,先秦时也只须避免二字连用, 无须每字避讳。如孔子母亲名徵在,孔子只要 ‚言徵不言在,言在不言徵‛,均不为犯讳, 即所谓‚二名不偏讳‛(《礼记·曲礼上》)。 到了唐代,二字之名也须避‚偏讳‛。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高宗将民部尚书改为礼 部尚书;唐官修《隋书》、《南史》、《北史 》等史书时将诸史中的‚世‛改为‚代‛, ‚民‛改为‚人‛。
憎讳
出于对某人或某物的厌恶憎恨心理而 讳言、讳用其名的,这是憎讳。
唐肃宗时,改易了带‚安‛字的郡县名:安
定郡改为保定,安化郡改为顺化,同安县改为 桐城。
深圳地名的演变
宝安(东晋331年)
东莞(唐肃宗757年) 避安禄山名讳而改 新安(明1573)‚革故鼎新,转危为安‛ 宝安(民国1913)
深圳(1979)
二、避讳的方法
2、以其他汉字代替。
(1)以同义(近义)字或反义之字代替。西汉孝昭帝名 刘弗,时人遇‚弗‛字,便以‚不‛字代替。汉安帝名 庆,当时的庆氏就改用同义的‚贺‛字为姓。 (2)以同音或音近之字代替。东汉光武帝刘秀叔父名良, 时人便 以‚梁‛字代‚良‛。司马迁父名谈,他作《 史记》时遇到‚谈‛字便用音近的‚同‛字代替,如称 张孟谈为‚张孟同‛,赵谈为‚赵同‛ 。 (3)以形似之字代替。唐高祖李渊父名昺,就避嫌名 ‚秉‛,因此,《北史》中的很多‚秉‛字就用形似的 ‚康‛字代替。如《北史· 崔鉴传》改‚崔秉‛为‚崔 康‛,《王思政传》将思政世南《游宦纪闻》卷 九记载: ‚‘民’则易而从‘氏’, ‘昬’、‘愍’、‘泯’之类,至今犹或 从‘氏’也。‛ 昬 昏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论语· 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就改作 “何必去父母之国”。汉高祖的吕后名“雉”,当时的文 书,凡是遇到了“雉”字,就一律改成与“雉”同义的 “野鸡”。汉文帝名刘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 是把“恒山”改为“常山”把“恒娥”改为“嫦娥”。汉 景帝后讳志,字阿渝。因避讳,“渝”字 改“喻”,“渝” 姓便成了“喻”姓。汉武帝名刘“彻”,当时有辩士名叫 蒯彻,为避讳刘彻,史书上只好将蒯彻的彻字改为 “通” 字,称为蒯通。课文改荀卿为孙卿。汉光武帝名刘秀,便 把“秀才”改称为“茂才”。汉明帝名刘庄,当时便把 “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而且,把凡是姓“庄”的 一律都改为姓“严”。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避讳:避开忌讳。常见两种: 一种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 直接说出该事物,另用它法表达。“死”,从古到今,人 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如古代用“亡”、 “尽”、“殁、殒、崩”等。今天的避讳词语有“下世、 辞世、谢世、逝世、去世、升天、老了、走了、不在了、 永别了、与世长辞、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等等。
避讳方法
2.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在宋代时,避“纨”字,当时 的“纨扇”便成了“团扇”。在明、清两代避讳中除 了可以改成同义字外还可以改为同音字,元代的赵元, 后入明代,到了明代他的题款上就避了明代的讳,将 “元”改为“原”。又如清代的弘仁避乾隆名“弘历” 的讳,因此写成了的字词不写。避讳有严格的规 定,但在具体的情况下也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如: 皇帝已故五世的祖宗不讳,但有照讳的,在唐代, 人们一直避李世民的讳,五世以后出于保险、尊敬、 习惯等人们还照讳不误 。
古代的避讳
另一种即人物姓名的避讳。即人们在说话或者写文章 的时候不能乱说乱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时,必 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 改说改写。人物姓氏的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孔子在记 史的过程中,就明确地提出过,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为贤者讳"。到了汉代,避讳范围趋于宽广了。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05避讳制度课件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05避讳制度课件
▪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 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 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 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 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 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 现。又称私讳。
▪ 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他主持编写的《淮南 子·齐俗训》中引《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
▪ 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 宋代,而且这时所说的圣人的范围大大扩 大。它包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宋代帝 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孟子, 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以“道 君皇帝”自称的宋徽宗,迷恋道教,因此 把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
▪ 宋大观四年,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 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甚至,连孔子的 母亲的名“征在”,在列入避讳之列。从宋 代一直到清代,从皇帝表平民百姓,从和面 到口头,无不对这个“丘”字避而远之。写 起来或缺一笔成“ ”,或写作“某”,或 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 “休”,不一而足。从宋代起,姓丘的就因 为犯了孔子的讳而被迫多挂了一个耳朵,写 作“邱” 。
▪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则因其父名序,故 所撰文章皆改“序”为“引”。其子苏轼 为他人作序时,均改称“叙”。
▪ 圣讳,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 推祟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国讳、 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在封建时代,既 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 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 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汉以后皇帝之 名有时也称圣讳。
▪ 宪讳: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 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 他们的名字要避讳,所以称宪讳。如晋羊 祜死后,荆州人为避祜之嫌名,“户”改 为“门”。宋田登作州官,将“点灯”改 为“放火”。

关于避讳

关于避讳

★★关于避讳什么是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专制现象。

它要求臣民百姓的名字、地名或官名在碰到帝王或者尊长的名字时,要加以回避。

《公羊传》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避讳开始于周,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民国前夕,流传近三千年之久,可谓影响深远。

避讳的种类主要有:国讳;官讳;家讳;圣讳。

国讳,即“为尊者讳”,就是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皇后名、太子名、皇陵名等,又称公讳。

先秦时期,人人可以“朕”自称,但从秦始皇之后,“朕”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称的了。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是他的姓名没有犯讳。

如果名字犯了讳,就必须要改名。

汉武帝时蒯彻,改名为蒯通。

西汉末年的孔子后裔孔莽,改名孔均;南齐时,将军薛道渊因避齐太祖萧道成名讳,称薛渊。

到唐编修《南史》时,又因避唐高祖李渊名,遂改其名为薛深。

唐朝开国勋臣徐世勣入唐后改名徐勣。

唐玄宗以后,刘知几的字改称刘子元。

宋钦宗名赵桓,故齐桓公宋代成为齐威公。

可笑的是,死人犯活人的讳也要改名。

汉景帝叫刘启,《史记》就把微子启改为微子开;汉明帝时,老庄改成老严,《庄子》就改称为《严子》,鲁庄公、楚庄王改作“鲁严公”、“楚严王”。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王昭君被改称“明君”或“明妃”,三国的韦昭改称韦耀。

因为犯讳,有的就得改姓。

汉宣帝名刘询,故荀子就称为“孙卿”。

汉明帝时辞赋家庄忌,改姓为“严”,叫“严忌”。

而且,凡是姓“庄”的一律都改为姓“严”,如把“庄助”改为“严助”。

姬氏避唐明皇讳改为周氏(因西周是姬姓)。

淳于氏,因避唐宪宗李纯讳,改姓于。

后晋高祖叫石敬塘,姓“敬”的都改姓,有的改姓文,有的改姓苟。

到后汉又恢复“敬”姓。

可到宋代,为了避讳皇家的赵敬,姓“敬”的不得不又一次改为“文”、“苟”两姓。

文彦博祖上本姓敬,为避石敬瑭的名讳,遂改姓文,后晋亡后,他才恢复本姓,入宋后,为避赵敬名讳,又改成文。

古代的地名,有很多是因犯讳而改的。

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

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

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避讳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习俗。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了尊敬君主、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说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来加以回避的一种习俗。

这种习俗,在古书用字上造成了许多混乱,给我们阅读古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对古代的避讳习俗很有必要认识了解。

避讳起源较早,至少在春秋就有了。

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左传》《礼记》及《孟子》等书对避讳也有记载和论述,但在整个先秦时代并不普遍。

秦统一六国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剧升高,避讳才逐步盛行起来。

从秦汉到唐宋,避讳的趋势是愈来愈严,在宋代达到极盛。

并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另外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臣民必须遵守使用,否则就要砍头问罪。

避讳的范围,历代并无统一规定,但一般来说,多限于国君和长辈。

因此,避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避国君或帝王的名字,这是最主要的一类,古人又称这类避讳为“国讳”。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一次在全国正式实行统一的避讳。

秦始皇名嬴政,全国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或被改称为“端月”,或改读“正”为“征”音。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的名字也要避讳,因为庄襄王叫嬴子楚,所以秦称楚国为“荆国”。

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名刘邦,改战国官名“相邦”为“相国”。

汉文帝名刘恒,改北岳“恒山”为“常山”。

汉武帝名刘彻,秦末汉初辩士蒯彻就被改名为“蒯通”。

汉宣帝名刘询,战国后期大思想家荀卿(荀况)就被改称为“孙卿”。

东汉光武帝名刘秀,改读书人“秀才”为“茂才”,鲁迅小说《阿Q正传》“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一句中“茂才”即指“秀才”。

汉明帝名刘庄,改光武帝年少游学长安时的同学庄子陵为“严子陵”,庄子陵在富春江上的隐居之地至今仍称为“严子陵钓台”。

汉安帝刘祜的父亲清河孝王名刘庆,于是“庆”氏改姓为“贺”氏,现今的贺姓就是东汉庆姓的后代。

避讳-修订版

避讳-修订版


唐宪宗名李淳,于是,凡姓"淳"的,一律改成姓"于"。




到了宋代,这种避讳之风,可以说是发展到了高峰,不仅 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字要避讳,而且只要是音同乃至只 是音近的字也要避讳。 宋仁宗赵祯,‚祯‛字要绝对避讳,而且与‚祯‛同音的 ‚蒸‛字也要避讳,蒸干饭的‚蒸‛字得改为‚炊‛。 宋英宗赵曙,薯蓣改为山药。 宋高宗赵构,不仅‚构‛字本身不能用,而且凡是与‚构‛ 同音乃至只是音近、形似的字,如够、媾、沟、购、遘、 毂、垢、觏、勾、岣等等多到50多个字,也都要避讳, 不能用。当时四川有一个勾姓大家,由于要避讳也都把姓 改了。但由于勾姓家族散居各地,联系不便,于是在改姓的 过程中,只好各行其事。有的改姓‚钩‛;有的改姓‚绚。

2018/12/14 7
避讳的种类

避讳,主要有三种: 1.避君讳,又叫避国讳,指举国臣民,
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 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 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 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 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2018/12/14
8





吏部:相当于组织部、人事部等部门。 兵部:相当于国防部、、公安部、交通部 (驿传)、军委等部门。 刑部、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最高检 察院、司法部等部门。 礼部:相当于教育部、文化部、宣传部等 部门。 户部:相当于财政部、民政部、商务部、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 行(造币)、税务总局等各部门。 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农业 部、水利部等部门。

君讳中包括皇后以及皇后的祖父和父亲的名字, 也要回避。例如汉高祖皇后姓吕名雉,是一个最 残忍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吕雉”。“雉”是一 种叫“野鸡”的动物。因为皇后用了这个“雉” 字,就不许“野鸡”再用了,从此以后,“野鸡” 就叫“野鸡”,再也不叫“雉”了。

说说避讳

说说避讳

说说避讳
避讳,是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的一种现象。

避讳的方法有多种,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
一、改词。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避讳方式。

如秦始皇名嬴政,秦代忌讳说“正”字,平时遇到“正”字就改为“端”,琅琊台刻石里就有“端直敦忠”的词句。

汉代人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凡是遇到“邦”字,一律改为“国”。

如《诗经》里有“邦家”,汉代人则写做“国家”,现在我们说“国家”而不说“邦家”就是沿用了这种说法。

唐代为避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句子里的“人风”就是“民风”。

二、变体。

王羲之的曾祖名览,故《兰亭序》中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后文又有“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两个“揽”字都是为了避先祖讳,故加了扌。

孔子名丘,清代人为避孔夫子讳,改“丘”为“邱”
三、缺笔。

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司马迁在写到“谈”字时,缺最后一笔。

清代人避康熙帝玄烨讳,凡遇到“玄”或以“玄”为偏旁的字,最后一笔均缺而不写。

四、空字。

唐代有一人叫王世充,为避李世民讳,提到王世充的文章里称他为王充,即空“世”字。

也有为避讳,将忌讳说出的那个字改为“某”或“囗”的。

除此之外,避讳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兹不赘述。

避讳

避讳
国讳 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 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 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举例: 秦始皇正月出生,取名“正月”为“端月”。
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 “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 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郁郁郁寡欢而死。韩愈因此愤而作 《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 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遭到了士大夫的攻击诋毁。
圣讳,是指社会所推崇的“圣人”之名,一般全社会,特别是文人需要回避使用。 官讳,亦称宪讳,是指上司长官之名,下属官员需回避使用。陆游提到的田登, 就属于这类避讳。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为 “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家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 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 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又称私讳。

汉字与避讳文化..(PPT文档)

汉字与避讳文化..(PPT文档)
先秦时还“礼不避嫌名”(《礼记·曲礼上》)。 三国以后,避嫌名之风渐起。如《齐东野语》
卷四记载:“隋文帝父讳忠,凡郎中皆去‘中’ 字。”《通典·职官三》注云:“隋氏讳忠,故凡 ‘中’字,皆曰‘内’。”
宋高宗名赵构,于是和“构”字同音的“够、购” 等55字在当时均在禁忌之列。
唐代诗人李贺父名“晋肃”,李贺为避“晋”之 嫌名“进”,终生不得考进士。(《旧唐书·李贺传 》:“(李贺)父名晋肃,以是应进士,韩愈为之作 《讳辩》,贺竟不就试。” )
名讳,在卷七十八《张大渊本传》中把 张大渊写作“张 ”,即是此类。
二、避讳的方法
8、用避讳字的变体书写 如清仁宗名颙琰,清人为避其名讳,
将“琰”变体写作“ ”。又如清人景 日昣父名星,景日昣在他所撰的《说篙 》中说,“集中‘星’字,先子讳也, 变笔为‘ ’ ”。
三、避讳和地名
秦:秦始皇父名子楚,改荆为楚。《史记秦始 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使将击 荆。” 汉:汉文帝刘恒,《史记》将恒山改为常山; 三国:孙权立太子孙和,改禾兴为嘉兴; 晋:晋愍帝司马业,将建业改为健康,邺县改 为临漳; 南北朝:梁武帝父名顺之,凡“顺”字地名多 改为“从”。 隋:隋高祖杨坚父名忠,避“中”字,凡中改 为内,中牟改为内牟。
言语有特俗,时处须问禁
——汉语汉字和避讳文化
一、什么是避讳 二、利用汉字避讳的方法 三、避讳与地名 四、避讳与人名 五、古代避讳的语言文化学阐释 六、古代避讳对文史学习和研究的影响 七、古代避讳对文史研究的积极意义
一、什么是避讳
避讳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讳和敬讳。
忌讳: 出于迷信或畏惧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
二、避讳的方法
2、以其他汉字代替。
(1)以同义(近义)字或反义之字代替。西汉孝昭帝名 刘弗,时人遇“弗”字,便以“不”字代替。汉安帝名 庆,当时的庆氏就改用同义的“贺”字为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音:bì huì帝制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

另解:⒈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儿:旧时迷信,行船的人避讳‘翻’、‘沉’等字眼儿。

⒉回避。

例句:都是自己人,用不着避讳。

一说起源于夏商时期。

钱希言在《戏瑕》中提出,避讳之俗夏商时已有之,证据是《山海经》中往往把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这就是夏人避讳的实例。

但陈光坚《讳源略说》一文以为,避讳起自夏商的证据不足,《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如《尚书·五子歌》云:“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咸贰。

”太康是继启之后的帝王,可臣下并不避讳。

《山海经》、《楚辞》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按当时日趋严格的讳法,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一说起源于西周。

《左传·桓公六年》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礼记·檀弓下》也说:“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也。

”因此,宋代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提出,避讳之制始于周代,但仅在本庙中避讳。

生者避讳是很不严格的,当时有所谓“读书不讳”、“临文不讳”、“不讳嫌名”等,如《诗经· 》“克昌厥后”以及《诗经·噫》“骏发尔私”中的“昌”、“发”,’都没有避讳。

一说起源于春秋时期。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避讳》主张避讳习俗始于东周。

其理由是,晋僖侯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避讳之风兴起后,造成晋废司徒的官职,宋改司空为司城,鲁国改掉具、敖二座山名。

他们都出生在西周末年,如果当时已有避讳之俗,为什么要为他们取那样的名字呢?陈光坚《讳源略说》也力主避讳之俗起自春秋时期。

避讳之风至唐、宋和清朝,极为盛行。

影响避讳是中国旧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

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便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面: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

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

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秦始皇正月出生,取名“赵政(赵正)”,《史记索隐》在《秦楚之际月表》“端月”下注称因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

又,一九七五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考古发掘战国末至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有一批叫做《语书》的竹简,其中几处遇到“正”字,都作“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端”应为“正”。

显然是为了避始皇讳而改的。

但在《史记·李斯列传》“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并不讳“正”。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姮娥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齐国权臣陈恒于是也就成了“田常”。

汉武帝叫刘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宣帝名刘询,故荀子在汉代成为“孙卿”。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等字达五十多个!宋钦宗名赵桓,故齐桓公宋代成为齐威公。

王嫱字昭君,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

晋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用作书名的春秋改为“阳秋”。

晋人孙盛所撰史书因名《晋阳秋》。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女真族唐时服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尝改称为“女直”。

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清代入关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福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假惺惺说:“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乃口血未干,有清一代竟大兴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其中多有涉及避讳的奇谈怪论。

康熙年间,因明大学士朱国祯生前在经清人庄廷鑨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辗转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余人。

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

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题中有“乾龙”二字,龙与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断头台。

举人王锡侯删改钦定的《康熙字典》,重编作《字贯》,触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名,判处斩刑,封疆大吏也因失察革职治罪。

家讳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

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

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

又称私讳。

如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他主持编写的《淮南子·齐俗训》中引《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

南齐谢超宗的父亲叫凤。

有一次他去拜访王僧虔,然后又去看他的儿子王慈。

王慈正在练毛笔字。

当时王氏子都以书法见称于世。

谢灵超看到王慈练字,随口问道:“你的书法和虔公比怎么样啊?”王慈因为他触犯了家讳,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我和父亲相比,犹如以鸡比凤”。

谢超宗因此狼狈而退。

晋朝有个叫王忱的人,一天去看望桓玄,桓玄用酒招待他,王忱因为刚因过药忌冷酒,因此叫仆人去“温酒”,谁知桓玄听后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父亲叫桓温,一听“温”字就要痛抽水流涕,王忱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

今天的人,恐怕没有谁因为听到与父母名字相同的字就痛哭流涕的,在我国古代,这种事情却屡见不鲜,这样的人也因此会获得别人的尊敬呢?这种方式也会成为排挤异已、打击仇敌的一种手段。

南朝梁时的殷均,因恬静好学,官至国子祭酒。

武帝命他娶了永兴公主,但永兴公主很不喜欢他,每次召入,都命人在墙壁上写上他父亲的名字,而在古代,这样的人也是层出不穷的,并以此为荣。

袁德师因为父亲名高,便不吃糕这种食物;徐积父因为父亲名石,从来不用石器,不踩石子遇上非过不可的石桥,便让人背着他跑过去;北宋吕希纯因为父亲名公著,便不断著作郎;刘温搜因为父亲名岳,便终身不听音乐,不到嵩山、华山等五岳游玩;韦冀的父亲名乐,由于乐是个多音字,即可读作音乐的乐,又可读作快乐的乐,因此韦冀一生中不仅不听音乐,不游高山大岳,不饮酒做乐,甚至不参加可以使之“快乐”的活动,真是不可理喻。

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

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攻击诋毁。

家讳并不全是避父亲的讳,也包含避母亲的讳,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各种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

子辈需要避长辈的讳,奴仆也要避开所有主子的讳。

北齐的熊安,一次去见和士开、徐之才。

徐父名熊,和父名安,他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犯讲讳,于是将自己的姓,名的第一个字都改了,自称为觫觫生。

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怕自己触霉头了。

《红楼梦》中这样例子很多。

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

薜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

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字来,凡人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

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凡避讳者,都须找一个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讳谈,《史记》中因此无一“谈”字,连赵谈都改成了赵同,废弃了编着书字应求完备的宗旨。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因为讳“申序”,向来不为别人作序,如果必须作这类文字,则改为“叙”,后觉不妥,又改为“引”。

这种办法虽然勉强可行,但已经明显地妨碍了文字的准确性。

如避讳“长”字及同“长”相同的音,琴的长短还可勉强称为“修短”,而肾肠则不能改为“肾修”了。

因此那时的人们在避讳问题上真是费尽了心思。

中国民间流行着这样一个巧媳妇的故事:有一个巧媳妇的公公叫王九。

有一天王九的朋友张九、李九,一个提着一壶酒,一个拿着韭菜来请他喝酒。

因为王九不在家,请这个儿媳妇代为传话。

等王九回来,儿媳妇对他说:“张三三,李四五,一个提着连盅数,一个拿着马莲菜,来请公公赴宴席。

”好在是个巧媳妇,倒也拐弯抹角地把话传清楚了。

若是遇上一个笨点的媳妇,结果会怎样?传说一个女人的丈夫亲属中有叫羊、狼、河、芦等名字的。

一次她告诉丈夫在河的对岸的芦苇丛中有狼在窃羊时说道:“看呀!在潺潺者的那边的索索者当中,一只嗥号者正在拖走一只咩咩者。

”这恐怕是避家讳的极致了。

家讳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

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无怪乎古时的人对讳咿恐避之不及呢。

但比起国讳,家讳中寄寓着对长辈们的亲敬、崇仰与怀念之情,带有更多的自发生。

内讳实际上也是家讳,所不同的是指避母祖名讳,如《宋书·谢弘微传》:“从叔山多,司空琰第二子也。

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于世。

”内讳也就是“妇讳”,《礼记·曲礼上》载:“妇讳不出门。

”圣讳,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

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

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

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

汉以后皇帝之名有时也称圣讳。

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宋代,而且这时所说的圣人的范围大大扩大。

它包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