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考试必备)

合集下载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B卷)(考试必备)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B卷)(考试必备)

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B卷)1.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杀死并清除病毒,维持机体的稳态。

请回答:(1)人体感染病毒后,机体产生的淋巴因子激活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2)淋巴因子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升高,出现发热现象。

当体温调定点升高后,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引起骨骼肌________,以增加肌肉产热;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产热。

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

(3)医生建议流感患者要多饮水,以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多饮引起多尿的生理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战栗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3)组织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4)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低解析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机体先通过体液免疫进行消灭;当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内后,则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最终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

(1)人体感染病毒后,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骨骼肌战栗可以增加产热量,同时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也可以促进机体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皮肤散热。

江苏省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强化练(A卷)

江苏省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强化练(A卷)

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强化练(A卷)1.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减少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下丘脑D.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答案 C解析据图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内液减少,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不能作用于下丘脑,C错误;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D正确。

2.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B.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C.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D.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答案 A解析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A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C正确;诱捕雄虫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

高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轮复习题(附答案)

高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轮复习题(附答案)

高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轮复习题(附答案)专题六生命活动的调整其次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一、单项选择题1. (·扬州一模)病毒疫苗和抗血清(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在现代免疫学预防、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以下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毁灭人体内病毒只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加B. 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C. 人体接种病毒疫苗获得相应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以抗血清治疗病毒性重症患者属于二次免疫2. (·泰州一模)肝脏和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其血液流淌状况如下列图所示(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据图推断某人在进食后,血管P、G和H中,血糖浓度最高及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最高的血管分别是( )A. G血管和P血管B. H血管和P血管C. H血管和G血管D. G血管和H血管3. (·连云港一模)人体稳态的调整力量是有肯定限度的。

以下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胰岛B细胞受损消失尿糖C. 饮水缺乏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D. 猛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4. (·苏锡常镇二模)以下关于人体免疫调整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B. 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浆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C. HIV攻击T细胞,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峻缺陷D. 某种过敏原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5. (·苏中二模)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并诱导体液免疫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A.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流感病毒B. 记忆细胞增殖并大量分泌抗体C.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 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6. (·盐城二模)下列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B. 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肯定高于③C. 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 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7. (·南京、盐城三模)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互相关系。

20.押题专题人体的稳态与调节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含详细答案

20.押题专题人体的稳态与调节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含详细答案

专题10人体的稳态与调节1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织液中C「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B. 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C. 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D. 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解析:组织液中无机盐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A正确;血浆中不含有蛋白酶,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B错误;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C正确;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D正确。

答案:B2•如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②③④A. ③的表面只存在胰岛素受体B. 当①②④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 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使其pH明显降低D. ②与③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③是肝细胞,胰珞素可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粧原合成,JS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月瑜原分解,故肝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检A错误,当①②©的渗透圧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増多,E错误;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和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鮭,磯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化確由呼吸系统排出,其pH不会明显隆低」C错误」②组织液与③细胞內港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罡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答案:D3.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B. 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 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D. 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解析: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组织液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正确;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大题集训—个体稳态的调节过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大题集训—个体稳态的调节过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难大题集训—个体稳态的调节过程1.(2022·江苏南通高三模拟)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调节的问题:Ⅰ.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存在着与食欲有关的中枢。

其中,摄食中枢决定发动摄食活动,饱中枢决定停止进食活动。

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会对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起作用,调节食欲,相关调节过程如图1,其中甲~丁表示神经元,X~Z表示信号分子。

瘦素能引起甲兴奋并分泌X,抑制丙的兴奋并使Y、Z分泌量减少。

(1)除食欲中枢外,下丘脑中的调节中枢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个即可)。

(2)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瘦素释放量增加,导致饱中枢兴奋,此时X与Y的比值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同时,食欲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摄食中枢兴奋性下降。

(3)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较高,但无饱感且食欲旺盛。

据图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甲分泌X的功能减弱B.乙细胞膜上Y的受体缺失C.丙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缺失D.与丁结合的Z分解速度减慢(4)当“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时,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

Ⅱ.缺氧一段时间后,下丘脑神经元的功能受损,影响其兴奋性,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神经元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定时测定,结果如图2、3所示。

(5)图2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___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 mV。

下面四种测量方式,能测出静息电位数值的是________。

(6)给予对照组神经元30 pA强度的电刺激,则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然后缺氧处理20 min,给予相同强度的电刺激,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到神经冲动。

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9个体稳态与调节

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9个体稳态与调节

专题突破练9 个体稳态与调整一、单项选择题1.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更。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猛烈运动时有乳酸的产生,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长期养分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人高热不退时,无汗液蒸发,机体水分仍能保持平衡D.人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2.科学家探讨发觉,节食减肥的人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实力下降等现象。

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心情低落等多种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更新影响较大B.钾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血钾过低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C.Na+、Cl-等离子摄入量削减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尿量增多D.心情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使免疫细胞功能下降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须要留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了确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4.(2024山东一模)血液中出现缺氧、CO2浓度上升和H+浓度增加等变更时,会刺激颈动脉体产生神经冲动传入脑干,引起呼吸、心跳加快等反应。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CO2浓度上升等变更说明稳态失衡B.H+刺激颈动脉体的过程属于激素调整C.CO2既是代谢废物也可作为信号分子D.脑干通过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呼吸、心跳5.(2024山东一模)皮肤上的痒觉感受器能将组胺刺激引发的信号经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通过脊髓的整合上传,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并引起抓挠行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

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一、选择题1.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减少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下丘脑D.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答案 C解析据图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内液减少,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不能作用于下丘脑,C错误;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D正确。

2.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B.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C.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D.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答案 A解析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A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C正确;诱捕雄虫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

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4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4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新高考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4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2023·辽宁葫芦岛二模)妊娠糖尿病(GDM)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1)为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病因,研究小组选择GDM孕妇(GDM组)和健康孕妇(对照组)各16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注: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①实验中可通过抽血检测胰岛素分泌功能是否异常,这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

②据表中数据推测,GDM的病因是(答两点)。

(2)胰岛素治疗是药物控制GDM糖代谢紊乱的最佳选择,原因是胰岛素可以,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和转变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

(3)对照组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

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4)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

2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原因可能有(多选)。

①胰岛B细胞损伤②胰岛素分泌障碍③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④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⑤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2.(2023·重庆模拟)疟疾是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团队发现并提取的青蒿素成功治愈了无数的疟疾患者。

目前普遍认可的青蒿素抗疟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冷期患者会骤感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面色苍白,全身发抖,该过程中冷觉产生于;通过(调节方式),使得患者皮肤血流量减少,面色苍白。

(2)在发热期由于直接导致患者体温迅速上升,该过程的调节中枢位于。

(3)疟疾患者出现脾肿大症状后(填“会”或“不会”)降低免疫功能。

(4)结合图示青蒿素抗疟的作用机理,解释血浆中的青蒿素对于正常红细胞的毒副作用非常小的原因是。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第一篇专题突破主题一细胞生物学1专题(一)细胞的结构/1专题(二)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4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2.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8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11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13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42.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6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9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202.CO2固定方式的比较及光呼吸/233.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29高考热点(一)提高农作物产量/33语言表达(一)细胞代谢中相关现象的原因分析/35主题二遗传与进化40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401.遗传物质的发现/41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3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481.辨清遗传规律“实质”与相关“比例”/48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52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55高考热点(二)遗传前沿科技/59专题(七)变异与进化/621.变异及其育种应用/632.生物的进化/67语言表达(二)变异类型的确定/70主题三稳态与调节73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31.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742.神经调节/773.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794.免疫调节/82高考热点(三)免疫与健康/85语言表达(三)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87 专题(九) 植物的激素调节/901.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902.其他植物激素及作用/92主题四生态学96专题(十)种群和群落/96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97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99专题(十一)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02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3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105高考热点(四)生态文明建设/108语言表达(四)群体稳态中相关概念、措施及意义分析/110主题五生物技术与工程112专题(十二)发酵工程/1121.传统发酵技术/1132.微生物培养/114专题(十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1161.细胞工程/1172.胚胎工程/1213.基因工程/122高考热点(五)PCR的应用/127语言表达(五)生物工程中相关原理、过程分析/130主题六实验与探究132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1321.教材基础实验/1332.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发展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1383.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141第二篇考前必备第一部分核心知识回顾145一、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运输/145二、细胞代谢/148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51四、基因的传递规律/153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56六、变异、育种和进化/158七、个体稳态与调节/161八、群体稳态与调节/167九、生物技术与工程/171第二部分长难句规范表达176考前特训(另成册)专项一解题模型练242(一)概念原理类/242(二)坐标图解类/244(三)表格分析类/248(四)图示图解类/251(五)情景信息类/254(六)数据计算类/258(七)实验设计类/260专项二选择题提速练265(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265(二)细胞代谢/266(三)细胞的生命历程/269(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70(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272(六)个体稳态与调节/274(七)生物与环境/276(八)生物技术与工程/278(九)教材显性和隐性实验/280专项三简答题规范练283(一)细胞代谢/283(二)遗传变异/285(三)个体稳态/288(四)群体稳态/290(五)生物技术与工程/292二轮专题强化练+考前特训(另成册191~294),答案精析(另成册295~364)。

(新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重点推荐】

(新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重点推荐】

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一、选择题1.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减少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下丘脑D.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答案 C解析据图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内液减少,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不能作用于下丘脑,C错误;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D正确。

2.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B.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C.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D.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答案 A解析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A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C正确;诱捕雄虫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七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七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第七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专题十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高考真题篇1.(2022广东,3,2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答案A2.(2022海南,9,3分)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答案D3.(2022湖北,19,2分)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

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

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答案A4.(2021重庆,13,2分)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淋巴液)和血浆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答案A5.(2021海南,5,2分)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一、选择题1.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减少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下丘脑D.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答案 C解析据图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内液减少,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不能作用于下丘脑,C错误;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D正确。

2.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B.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C.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D.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答案 A解析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A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C正确;诱捕雄虫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

3.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下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

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与神经递质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细胞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答案 C解析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可以和神经递质作用于同一细胞,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过量饮酒会抑制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从而导致尿量增加,B错误;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C正确;某些细胞可识别多种激素,如垂体细胞既能够识别甲状腺激素,又能够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

4.(2018·红桥区一模)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储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被动运输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减少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答案 B解析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A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根据图示,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B错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所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抑制胰岛素释放,C正确;根据图示,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5.寒冬中某健康人在28 ℃的空调室内补充足量米饭和饮用水后休息10分钟即进入零下5 ℃的环境中工作。

如图表示该人体内生理指标的相对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可表示血糖含量变化,P点时胰岛素含量较Q点增加B.曲线可表示人体体温变化,P点时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较Q点增加C.曲线可表示血浆渗透压变化,P点时抗利尿激素含量较Q点减少D.曲线可表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P点时骨骼肌产热量小于Q点答案 A解析饭后血糖含量升高,P点时胰岛素含量较Q点增加,A正确;人体体温在寒冷环境中通过调节变化不大,P点时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较Q点减少,B错误;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P点时抗利尿激素含量较Q点减少,C错误;进入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将增加,P点时骨骼肌产热量多于Q点,D错误。

6.如图为人体内某种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

符合该模型的是( )A.若物质A是抗利尿激素,则细胞B是垂体细胞B.若物质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细胞B是甲状腺细胞C.若物质A是神经递质,则并非经血液循环运送到细胞B传出神经元D.若物质A是促性腺激素,则细胞B是卵巢或睾丸细胞答案 C解析若物质A是抗利尿激素,其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A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神经递质不经过血液循环运输,而是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经扩散作用到达下一神经元或组织细胞,C正确;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分泌的,D错误。

7.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与突触的结构类似)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合成发生在突触小泡中B.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处,不会导致突触前膜电位变化C.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开放后,Na+、Cl-同时内流D.该结构为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缩答案 D解析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合成后在突触小泡中暂时储存,A错误;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处,引起突触前膜电位变化,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Ach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Ach 受体结合,导致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进而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C错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据此并依题意可知,该结构为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缩,D正确。

8.(2018·烟台期末)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B.去甲肾上腺素和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D.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下维持相对稳定答案 B解析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所以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A正确;去甲肾上腺素和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B错误;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属于反馈调节,C 正确;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下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9.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在第一次注射鸡群的基础上扩大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久置的霍乱病原菌已经失去了抗原性B.第二次注射存活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C.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结果是仅有少部分鸡存活D.第一次注射时,鸡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因此只能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 B解析第二次注射病原菌时,结果有部分鸡存活,说明第一次注射的久置的霍乱病原菌仍然具有抗原性,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及记忆细胞。

第一次注射时鸡全部存活的原因是久置的病原菌毒性减弱或失去毒性,A、D错误;第二次注射存活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且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与记忆细胞,致使第二次注射病原菌时鸡发生二次免疫反应,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抗原清除,B正确;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由于存活的鸡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及记忆细胞,鸡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将抗原清除,结果大部分鸡都能存活,C错误。

10.2018年1月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答案 B解析抗原刺激T细胞可以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或效应T细胞,同时记忆T细胞本身也可以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A正确;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不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否则,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记忆T细胞,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还应该做相应的对照实验,D正确。

二、非选择题11.5%葡萄糖的渗透压与血浆基本相同,有利于体内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

医疗上常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来缓解一些不能正常进食的人自身脂肪的大量消耗。

已知酮体是脂肪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酮体的浓度影响内环境稳态。

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不能正常进食的人往往容易出现组织水肿,主要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含量减少有关。

(2)注射5%葡萄糖血糖会升高,在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作用下,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该激素作用后对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有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3)当不能正常进食的人代谢出现紊乱时,血浆和尿液中均有一定量的酮体,其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和Cl-蛋白质(2)胰岛素抑制(3)葡萄糖供应不足,脂肪被大量氧化分解生成酮体解析(1)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不能正常进食的人血浆蛋白减少,组织液的吸水力相对增大,所以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2)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