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抗菌素应用举例
抗菌素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
1
抗生素是全球应用最为 广泛和滥用最明显的药物之 一。
2
一、给药方案不当
• 男性,42岁,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 0.9%NS 500ml,氨苄青霉素6.0g,静滴,1天1 次。 • 氨苄青霉素半衰期短,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一天一次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成药 菌产生。杀菌效果决定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24小时内有效时间应该大于60%, 不必增加药物浓度,增加增加药物浓度不会增 加杀菌效果,反而会增加毒性作用,一般3-4个 半衰期给药一次。
22
十四、小结
(一)、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二)、抗菌素的联合使用
23
(一)、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1、应该迟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2、根据抗菌素的作用特点合理用药 3、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 药 4、严格控制或尽量避免使用抗菌素 5、常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6、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7、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8、从教育、宣传和成立相应组织着手,纠正不 合理使用抗生素。
3
二、溶媒选择不当
• 男,20岁,泌尿系统感染 • 0.9%NS 100ml,依诺沙星0.2 静滴 一天 二次。 • 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喹诺 酮类注射液具有酸碱二性,用强电解质 稀释,容易产生离子效应而析出大分子 白色沉淀,应用GS作溶媒可避免。静滴 管路也应该冲洗。
4
三、不宜配伍药物同用
16
九、超剂量使用
• 女,7岁,右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1g bid • 本来为1类清洁手术,小儿剂量为 40mg/kg.d。严重感染为100mg/kg.d,预 防性用药选择使用严重感染药物,属于 超量。
17
5类用于皮肤真菌感染药物的作用特点以及典型不良反应
5类用于皮肤真菌感染药物的作用特点以及典型不良反应皮肤真菌感染一般采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分为抗生素类、唑类、丙烯胺类、吗啉类、吡啶酮类5类药物。
每一类药物均有其各自的作用特点及典型不良反应,在具体选用时,还需区别对待。
一、抗生素类药物代表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素、灰黄霉素。
1、作用特点:①两性霉素B,抗真菌活性最强,不仅可用于浅部真菌感染,还可用于治疗深部和皮下真菌感染。
②制霉素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局部外用治疗皮肤、黏膜浅表真菌感染。
③灰黄霉素用于治疗局部浅表真菌感染。
2、典型不良反应抗生素类药物,外用制霉素偶见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局部发红、刺痛等刺激症状。
阴道片或阴道栓可引起白带增多。
二、唑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物: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1、作用特点:①通过影响麦角固醇合成,使真菌细胞膜合成受阻,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真菌细胞破裂死亡。
②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还可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2、典型不良反应唑类抗真菌药物使用后偶见局部刺激、瘙痒、烧灼感、接触性皮炎,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
三、丙烯胺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物:奈昔芬、特比萘芬。
1、作用特点为角鲨烯环氧酶的非竞争性、可逆性抑制剂。
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能特异性地干扰真菌麦角固醇的早期生物合成,高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酶,使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受阻,从而达到杀灭或抑制真菌的作用。
2、典型不良反应用药后,少数患者有局部刺激症状,如红斑、烧灼、干燥、瘙痒等,偶见接触性皮炎。
四、吗啉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物:阿莫罗芬1、作用特点:通过干扰真菌细胞麦角固醇的合成导致真菌死亡。
对皮肤癣菌、念珠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申克孢子丝菌有抗菌活性。
2、典型不良反应:阿莫罗芬偶见局部刺激症状。
五、吡啶酮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物:环吡酮胺1、作用特点:环吡酮胺渗透性强,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放线菌及其他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与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感染的治疗策略
抗生素的使用与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感染的治疗策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它们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这种药物应该谨慎使用,以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中的使用策略。
一、抗生素的分类及机制抗生素根据其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多个类别,包括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来治疗感染。
二、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病原体1.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可引发脓疱疮、蜂窝织炎等感染。
2. 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红斑、疖疮等疾病。
3.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引发肺炎。
4. 北方酿酒酵母菌(Candida glabrata):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
三、抗生素的应用原则1. 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且需明确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性。
2. 应优先选择广谱抗生素,以涵盖更多的致病菌。
3. 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应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且应遵循完整的疗程,以确保感染得到充分控制。
四、抗生素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的常用治疗策略1. 青霉素类抗生素:广谱青霉素(如阿莫西林)可针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可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肺炎。
3. 苄青霉素类抗生素:如美洛西林,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4. 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五、抗生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 注意过敏史,如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应及时告知医生。
3. 抗生素治疗期间,可以适当增加摄入益生菌的食物,以维护肠道健康。
六、避免滥用抗生素的重要性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个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还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
常用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及科普知识
常用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及科普知识常用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及科普知识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医疗中。
本文旨在介绍常用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及相关科普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和青霉素V,应用范围广泛。
青霉素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然而,由于许多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细菌敏感性进行选择。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鞍形菌素的一类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用于治疗青霉素不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头孢菌素包括头孢菌素C、头孢菌素M等。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治疗,但也存在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三、庆大霉素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是一类广谱、强效的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广泛用于重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特别是对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然而,庆大霉素类抗生素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风险和毒副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四、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这类抗生素的特点是在体内蓄积时间长,药效持久,对一些耐药菌有很好的疗效。
然而,长期、滥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株增多,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谨慎使用。
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这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病情。
然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等。
六、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磺胺类抗生素对于敏感的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药物的耐受性和副作用。
七、其他抗生素除了上述常用的抗生素类别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如利福平、万古霉素等。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策略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策略皮肤软组织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蜂窝织炎、脓疱疮、蜂窝织炎和脓肿等。
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于皮肤软组织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介绍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策略。
一、抗生素的选择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感染部位、临床症状和病原菌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等。
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常用药物。
对于产气荚膜梭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敏感菌株,青霉素类药物的疗效较好。
在选择青霉素类药物时,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和患者的过敏史来决定使用青霉素G或青霉素V等。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作用强,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和部分革兰阴性细菌的感染,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齐拉西酮、克拉霉素等都是较好的选择。
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常用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药物。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可作为理想的选择。
感染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广谱抗菌活性强,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尤其适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可作为选择。
二、用药剂量和疗程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情况合理确定药物的剂量。
一般情况下,剂量应足够高以确保有效浓度,并且在治疗早期应大剂量给药。
疗程的选择应该个体化,基于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轻度感染疗程可为5-7天,中度至重度感染疗程可达2周以上。
在疗程结束后,应进行复查,以评估疗效。
三、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对于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可考虑联合用药治疗。
联合用药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对于多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效果更好。
抗生素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
抗生素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抗生素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皮肤感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症状包括红肿、疼痛以及脓液的排出等。
在治疗皮肤感染时,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然而,不同类型的皮肤感染对抗生素的选择有所区别,合理选择抗生素对于治疗皮肤感染的疗效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皮肤感染的类型。
常见的皮肤感染包括蜂窝织炎、脓疱疮、脓皮症等。
这些感染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选择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在选择抗生素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较轻的感染,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对于严重感染或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需静脉给药。
其次是细菌的敏感性,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我们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
此外,还需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对于常见的皮肤感染,如蜂窝织炎,常见的抗生素选择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多种常见的致病菌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而大环内酯类药物则对葡萄球菌感染等特定致病菌有较好的疗效。
根据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感染,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脓疱。
对于脓疱疮的治疗,我们常使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药物。
这些药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脓疱疮的发展。
脓皮症是一种慢性皮肤感染,常见于慢性湿疹、真菌感染等患者。
治疗脓皮症时,我们除了使用抗生素外,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继发于真菌感染的脓皮症,我们需要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进行用药。
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治疗的难度。
同时,对于某些特定患者,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药物选择。
皮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
皮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皮肤感染是指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结构的感染。
常见的皮肤感染包括蜂窝织炎、脓皮病、蜂窝组织炎、疖痈等。
抗生素在治疗皮肤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正确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蔓延,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相应的药物至关重要。
一、常见皮肤感染的病原体在选择抗生素治疗方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常见皮肤感染的病原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二、针对不同细菌的抗生素选择1. 革兰阳性细菌感染革兰阳性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对于轻度感染,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V和阿莫西林都是合理的选择。
而对于中度和重度感染,可以考虑青霉素G的静脉使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通常需要使用青霉素酶稳定剂,如氧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
2. 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对于轻度感染,口服泰能类抗生素如头孢唑林、头孢地尼等是有效的选择。
而对于中度和重度感染,可以考虑静脉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
3. 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重度感染或存在多种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
联合用药可以扩展抗菌谱,提高治疗效果。
常用的抗生素联合方案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三、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
2. 根据病原菌选择药物根据感染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尽量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3.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关注患者是否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4. 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剂量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来决定合理的给药剂量。
抗菌素分类及临床应用
抗菌素分类及临床应用抗菌素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抗菌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菌素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1. β-内酰胺类抗菌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这类抗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使其失去保护性壳而死亡。
β-内酰胺类抗菌素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以及其他由对这些药物敏感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
2. 磺胺类抗菌素:包括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等。
这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途径,阻止其合成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磺胺类抗菌素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中耳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3.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这类抗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复制和转录,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4. 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这类抗菌素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
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和肺炎。
5.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这类抗菌素通过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6. 糖肽类抗菌素:包括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
这类抗菌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糖肽类抗菌素常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除以上分类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抗菌素,如糖胺糖苷类、五环类等,它们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抗菌素对细菌感染有很好的疗效,但滥用或不当使用抗菌素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因此,在使用抗菌素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细菌对特定抗菌素的敏感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以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此外,患者在使用抗菌素期间应按医嘱正确使用,遵守药物的剂量和使用周期,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皮肤感染病症的抗生素应用指南
皮肤感染病症的抗生素应用指南导言:皮肤感染病症广泛存在,并且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不适。
在治疗这些感染疾病时,抗生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选择。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出现了抗药性的问题,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关于皮肤感染病症的抗生素应用准则,以确保有效的治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抗药性的发展。
一、背景知识皮肤感染病症是由不同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主要病症包括蜂窝织炎、化脓性汗腺炎、疖肿、脓疱疮和疥疮等。
这些感染通常会导致局部红肿、疼痛、脓液排泄以及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抗生素是治疗这些感染的主要药物选择。
二、抗生素应用指南1. 细菌感染的治疗:- 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选用覆盖致病菌的合适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和外用等。
- 对于患者存在药物过敏史或已知耐药的情况,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2. 真菌感染的治疗:- 真菌感染往往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如念珠菌感染可以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治疗。
- 对于高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免加重真菌感染。
3. 病毒感染的治疗:-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疱疹等,常规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
此时,应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等。
4.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应遵循“适应证使用、药物个体化”原则,尽量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 应按照临床指南和医学文献推荐的剂量和疗程进行用药。
- 严禁滥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过度使用。
- 完成全程治疗,不得随意中断或终止使用抗生素。
5. 注意事项:- 抗生素治疗期间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如有临床恶化或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应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关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副作用,提醒患者按时用药,遵守医嘱。
皮肤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皮肤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1、莫匹罗星【适应证】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将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注意事项】基质内含有聚乙二醇,建议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本药不适用于假单胞菌属感染。
妊娠期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莫匹罗星或其他含聚乙二醇软膏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反应,包括瘙痒、烧灼感等。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3次, 日最多使用3次,连续外用不应超过10日。
【制剂与规格】莫匹罗星软膏:2%5g: 100鸣。
2、夫西地酸【适应证】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座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钠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脓疱疮、拜、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性座疮,适用于面部和头部等部位的感染而无碍外观。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部。
不宜长时间、大面积使用。
哺乳期妇女使用时,禁用于乳房部位的皮肤感染。
【禁忌证】对乳膏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本【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局部皮肤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红斑、丘疹、瘙痒、皮肤过敏反应等。
罕见有黄疸、紫瘢、表皮坏死、血管水肿等。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3次,涂于患处,疗程为7So【制剂与规格】夫西地酸软膏:2%5g:100mgo3、红霉素【适应证】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座疮。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妊娠期妇女与哺乳期妇女慎用。
与氯霉素及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应避免合用。
【禁忌证】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
【制剂与规格】红霉素软膏:5g: 50mg o4、新霉素【适应证】敏感细菌所致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烧伤、溃疡面的细菌性感染。
【注意事项】若大面积使用时需注意耳毒性及肾毒性,特别是在儿童、老人以及肾功能受损者。
【禁忌证】对新霉素或其他氨基糖甘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
何礼贤教授答疑抗菌素使用
何礼贤教授答疑抗菌素使⽤何礼贤教授答疑回复第⼀期1、头孢噻利对阳性菌的作⽤和其他药⽐较如何呢?何礼贤教授答:国内近期体外抗菌活性多中⼼临床研究证实,头孢噻利抗阳性球菌活性优于头孢吡肟。
2、头孢噻利的耐药情况如何?何礼贤教授答:头孢噻利对鲍曼不动和肠球菌等⾼度耐药,对产ESBL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需要参考药敏结果。
3、现在很多基层医院都⽆法做到所有感染病⼈⾏病原菌培养和分离,请问,在⼴⼤基层医院,可不可以使⽤像头孢塞利类的疗效好,抗菌谱⼴的抗⽣素呢?会不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何礼贤教授答:通常主张经验性治疗与靶向(⽬标)治疗相结合。
基层医院⽬前⽆法进⾏病原学检查,只能经验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必须参考各类感染的病原谱、耐药菌或特定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所在地区细菌耐药资料(如果有)和国内耐药监测数据,并参考指南和近3⽉内的⽤药史选择抗⽣素。
头孢噻利适⽤于中、重度感染。
细菌对某种抗⽣素耐药与其不合理、过度使⽤有关,经验性治疗只要是合理的,并不是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
4、感觉⽬前的抗⽣素使⽤策略不太符合⽬前的使⽤情况,不知道您怎么看?何礼贤教授答:你是讲抗⽣素管理策略吧?国际上对此的观点见下表:5、⾷管癌⼿术属于2类切⼝,按规定需预防使⽤不超过48⼩时,但临床上经常使⽤超过4、5天左右,为防⽌肺部感染等,请问按规定使⽤48⼩时是否妥当?何礼贤教授答:2类切⼝围⼿术期需要预防性使⽤抗⽣素,按规定使⽤时间24h.这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
6、请问何教授,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如何选择抗⽣素或其它治疗⽅案,谢谢!何礼贤教授答:如果已知耐药菌感染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素。
在⾼耐药的ICU初始经验性治疗可参考本ICU不同类型感染(如HAP、⾎流感染、腹腔感染…)耐药菌谱、耐药情况,选择可能敏感药物联合治疗,并根据PK/PD原理采⽤⾜够剂量和安排给药⽅案。
还应注意引流等⾮药物措施。
7、我是⼀名临床微⽣物室的⼯作⼈员,我们在量药敏时,常常会碰到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并且,经过核实,鉴定和药敏均没有问题。
抗菌纤维素材料在医用敷料中的应用
抗菌纤维素材料在医用敷料中的应用在现今世界范围内,抗菌药物使用的过度和滥用,已经导致了许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在医疗行业中,细菌感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此,抗菌纤维素材料成为了医用敷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减轻医院内感染的风险。
抗菌纤维素材料,是一类经过特殊处理或添加某种化合物,具有抗菌能力的纤维素材料。
与传统敷料相比,抗菌纤维素材料具有广谱抗菌和长效作用的特点。
该特性对于减少医院感染率至关重要。
作为一种医用敷料材料,抗菌纤维素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口腔科等各个领域。
各种类型的抗菌纤维素材料以其不同的特性,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1.纤维素醋酸丝素抗菌敷料纤维素醋酸丝素抗菌敷料,是一种采用同时抑菌作用的聚乙烯醇和醋酸丝素等材料制成的敷料。
由于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专门的抗菌配方,因此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
这种敷料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在促进伤口愈合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聚糖基抗菌纤维素材料聚糖基抗菌纤维素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用敷料材料,可以用于口腔科和皮肤科等领域。
该材料可以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银离子来提高其抗菌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够在深度伤口中发挥抗菌和绷带作用。
3.凝胶型抗菌纤维素材料凝胶型抗菌纤维素材料,是一种专门为皮肤伤口患者设计的敷料材料。
该材料含有大量的凝胶成分,可以迅速地吸收伤口渗出物,并且可以防止深部感染的风险。
此外,该材料还可以自行降解,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4.碱性离子型抗菌纤维素材料碱性离子型抗菌纤维素材料是一种含有一定量的钠离子等化合物的敷料材料,具有强烈的碱性。
因为大多数细菌不能在碱性环境中生存,所以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产生,从而保护受伤部位的皮肤免受感染。
总之,抗菌纤维素材料的出现,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医用敷料时代的到来。
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病人遭受二次伤害的风险,对于现代医疗保健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抗菌素的发现和应用
抗菌素的发现和应用抗菌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它具有杀菌或抑制菌体增殖的作用。
抗菌素的使用对于医学的发展、人类健康的保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抗菌素的发现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抗菌素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古代医学家和草药师发现了大量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草药和矿物,例如金银花、黄柏、蛇胆等,但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未得到确切证实。
真正的抗菌素发现始于20世纪初。
1910年,德国药剂师保罗·埃尔里希首次从绿脓杆菌的培养基中分离出一种新物质,这就是第一个真正的抗菌素——青霉素。
在此之后,科学家们陆续分离出了泰霉素、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许多种抗菌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抗菌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已经发现的抗菌素种类很多,涵盖了多种菌群和病原微生物。
各种抗菌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用途也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为基础,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感染的目的。
二、抗菌素的应用自抗菌素问世以来,它就以其疗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目前,抗菌素已经成为临床医生治疗感染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不同类别的抗菌素在应用范围和功效上各有不同。
例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用于肺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用于腹泻、脓毒症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则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等。
但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开始显现。
抗菌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有可能导致感染微生物出现耐药性,加重疾病的症状并增加治疗难度。
因此,医生在应用抗菌素时应该合理选择,数量与剂量应当适当控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总结抗菌素的发现和应用是医药领域的一大创举,为人类的健康和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贡献。
抗菌素的不断发展,为医学和细菌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无限的探索空间。
然而,随之而来的耐药性问题也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
我们需要在抗菌素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青霉素对皮肤感染的治疗效果
青霉素对皮肤感染的治疗效果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对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皮肤感染的治疗中,青霉素也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从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药方法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介绍青霉素在皮肤感染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它主要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此外,青霉素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在皮肤感染的治疗中,青霉素适应症广泛。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皮肤感染,包括蜂窝织炎、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部位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对于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青霉素通常是一线药物选择。
在使用青霉素进行皮肤感染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青霉素可以通过口服、注射、局部涂抹等方式给药。
其次,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剂量为2-4克,分2-4次给药。
最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青霉素在皮肤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显著。
临床研究表明,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迅速控制感染病情。
对于轻度的皮肤感染,单一的青霉素治疗通常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复杂的感染病例,可以联合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增强疗效。
然而,青霉素在皮肤感染治疗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对于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青霉素的疗效可能不理想。
目前已经有一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出现,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
其次,部分患者可能对青霉素过敏,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治疗皮肤感染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必要时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总之,青霉素是一种在皮肤感染治疗中广泛应用的抗生素。
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
抗生素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皮肤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以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在处理皮肤感染时,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为您提供抗生素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何时使用抗生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一、抗生素简介抗生素是一类药物,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生长。
根据其作用机制,抗生素可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可以对抗多种细菌,而狭谱抗生素只对特定类型的细菌有效。
在处理皮肤感染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抗生素及其适用范围:1. 青霉素类抗生素:广谱抗生素,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感染。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谱抗生素,适用于治疗许多皮肤感染,如疖子或蜂窝织炎。
3. 强力霉素类抗生素:广谱抗生素,适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感染。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狭谱抗生素,适用于治疗特定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
二、使用抗生素的标准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之前,应仔细评估病情以确定是否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以下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1. 感染严重:如果感染导致明显的红肿、疼痛和脓液渗出,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2. 感染部位广泛:如果感染涉及较大面积的皮肤,抗生素可能是必要的。
3. 免疫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更容易感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可能是必要的。
4. 疾病和健康状况:某些疾病和健康状况,如糖尿病或静脉衰竭,可能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因此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有帮助。
三、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 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是处方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要自行选择抗生素,并始终遵循医生的用药指示。
2. 按照剂量和使用时间使用:确保按照医生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使用抗生素。
不要随意改变剂量或提前停止使用抗生素,即使症状有所改善。
3. 完成全程治疗:即使症状缓解,也要确保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全程治疗。
抗生素与皮肤感染选择合适的外用或口服药物
抗生素与皮肤感染选择合适的外用或口服药物皮肤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等微生物引起。
对于感染的治疗,抗生素是常见的选择之一。
抗生素可以通过外用或口服的方式使用,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感染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1. 外用药物:外用药物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抹在皮肤感染的部位上,以达到抑制细菌生长和杀灭细菌的目的。
1.1 软膏和乳膏:软膏和乳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形式,适用于湿疹、脓疱病等轻度感染。
常见的抗生素软膏包括盐酸红霉素软膏和妥布霉素软膏等。
涂抹在感染部位后,药物可以直接发挥作用,并可以缓解症状。
1.2 喷雾剂:喷雾剂是一种方便使用的外用药物,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感染,如烧伤、创口等。
常见的抗生素喷雾剂包括新霉素喷雾剂和庆大霉素喷雾剂等。
它们可以均匀地喷洒在感染部位上,使药物能够充分覆盖并发挥作用。
1.3 化脓性感染的湿润敷料:对于化脓性感染,湿润敷料也可以作为一种外用药物的选择。
湿润敷料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愈合和预防继发感染。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合适的湿润敷料,如纱布、药棉和抗菌敷料等。
2.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指将药物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投入,通过消化道吸收到达全身,发挥治疗作用。
2.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抗生素,适用于一些轻度和中度的皮肤感染。
如苯笔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使用,抑制感染的细菌生长。
2.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适用于一些复杂和严重的皮肤感染。
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它们通过口服的方式吸收到全身,并抑制感染的细菌生长。
2.3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不管是外用药物还是口服药物,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
我们要遵循医嘱,在规定的剂量和疗程内进行用药。
同时,应该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避免滥用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后果。
结论:对于皮肤感染的治疗,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都是有效的选择。
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管理抗菌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升高,合理使用抗菌素成为临床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抗菌素的选择原则、使用时机、联合应用、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等方面,以期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
一、抗菌素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抗菌素时,应根据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过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原则包括:清楚感染病原学诊断、合理选用药物、了解药敏试验结果、掌握药物特性和临床应用效果等。
对于常见感染病原菌,应根据当地的耐药规律选择敏感性较好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使用时机抗菌素的使用时机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明确感染诊断的基础上,应根据临床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时机。
早期应用抗菌素可有效控制感染的发展,降低感染相关死亡率。
但是,无证据支持预防性使用抗菌素。
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才能合理使用抗菌素,避免滥用或误用。
三、联合应用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指在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
联合应用抗菌素的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菌株的选择和降低毒副作用。
但是,联合应用也需谨慎,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四、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合理应用抗菌素的重要依据。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还可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避免盲目使用抗菌素。
结语抗菌素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合理应用抗菌素同样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病原微生物特点和耐药性情况,合理选择抗菌素,并且严格控制使用时机、避免滥用和误用。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能对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 引言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抗菌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过程,起到抗菌的作用。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包括如嘧啶核苷、胃氏芽孢杆菌素和呋喃核苷等多种化合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特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 特性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具有以下特性:•结构复杂: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分子结构由多个环状化合物组成,其中包括嘧啶环、嘧啶环和核苷环等。
•廣谱抗菌活性: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
•不良反应: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应用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脏损伤等。
•药代动力学: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口服后可以迅速吸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后开始消散。
3. 作用机制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通过干扰细菌的核酸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具体来说,它们可以干扰DNA或RNA的合成过程,使细菌的遗传物质无法正常复制和传递。
此外,嘧啶核苷类抗菌素还可以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进一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 临床应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以下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几个常见应用领域:4.1 呼吸道感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它们能够通过阻断细菌的核酸合成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4.2 尿路感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也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和尿道炎等。
它们通过干扰细菌的核酸合成过程,抑制细菌的繁殖和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4.3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用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脓疱疮等。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减轻感染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4.4 消化道感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在治疗消化道感染方面也有应用。
例如,胃氏芽孢杆菌素可以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抗生素应用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应用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抗生素应用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抵抗和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对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感染管理。
一、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来进行分类。
按照作用机制,常见的抗生素分类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糖肽类、磷霉素类、糖苷类和利福霉素类等。
根据化学结构,抗生素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类别是十分重要的。
二、常见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1. 蜂窝织炎(Cellulitis)蜂窝织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通常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一线治疗选择为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
2. 脓疮(Abscess)脓疮是局部皮肤感染并形成脓肿的疾病。
对于无糖尿病的患者,一线治疗为切开脓肿并引流,无需使用常规抗生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严重感染的情况,建议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3. 猩红热(Scarlet Fever)猩红热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表现为高热、咽峡炎和皮疹。
一线治疗选择为青霉素类抗生素,通常为口服青霉素V。
4. 蜂窝织炎性淋巴结炎(Lymphangitis)蜂窝织炎性淋巴结炎是淋巴管感染所致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首选治疗为口服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或头孢克肟。
5. 硬下疳(Syphilis)硬下疳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皮肤和软组织。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阶段和过敏试验结果而定,推荐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6.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猫抓病是由猫抓或咬伤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胀和发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
头孢哌酮:三代头孢,对G-性杆菌包括肠杆菌类、铜绿假单胞菌寄厌氧菌有 较强的作用。
舒巴坦钠:是由人工合成的不可逆性竞争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常与青 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使其避免被β-内酰胺酶破坏,加强了抗菌 活力。
舒普深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 它腹内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眼部感染、骨骼及关节 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和其它生殖器、道感染等;预防因腹腔、 妇科、心血管、骨科及整形手术所引起的手术后感染。
我科常用:青霉素G
抗菌谱:1.大多数G+球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敏 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
2.G+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
菌、乳酸杆菌
3.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敏感淋病奈瑟菌。
4.少数G-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
5.螺旋体、放线菌,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
青霉素类
青霉素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按抗菌谱和耐药性分5类: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 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 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美西林、匹美西林)
青霉素类药物作用机制
作用于细菌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细 菌胞壁合成,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膨胀、裂解, 同时借助细菌的自溶酶溶解而产生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
米诺环素主要用于治疗酒糟鼻(玫瑰痤疮)、痤疮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性传 播疾病,以及对四环素或青霉素耐药的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金葡菌和 大肠埃希菌等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不良反应
米诺环素产生独特的前庭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运动失调等症状; 首剂服药可迅速出现,女性多于男性,停药后症状消失,用药期间不宜从事 高空作业、驾驶和机器操作。 其他不良反应同四环素:
1、局部刺激作用(口服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静点易引起静脉炎, 肌内注射刺激大,禁用。
2、二重感染:免疫力较差者易出现。 3、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可造成恒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还可抑 制胎儿、婴幼儿骨骼发育。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药 物。
米诺环素用于痤疮治疗时:成人首次剂量0.2g,以后每12-24h服用0.1g。 疗程6-14周,避免间断使用,治疗2-3周无疗效时及时换药。
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米诺环素
米诺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tRNA结合,达到抑菌 的效果。抗菌谱与四环素相近,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四环素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中的淋病奈瑟球菌均有很强的作用;对革兰阴性杆 菌的作用一般较弱;对沙眼衣原体和溶脲支原体亦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大环內酯类
按化学结构分为: 14元大环內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竹桃霉素等 15元大环內酯类:阿奇霉素 16元大环內酯类:麦迪霉素、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罗他霉素等
抗菌作用及机制
第一代药物(红霉素)主要对大多数G+菌如厌氧球菌、白喉棒状杆菌和包 括奈瑟菌、嗜血杆菌在内的部分G-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嗜肺军团菌、弯曲 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也有良好作用,对MRSA也有一定抗菌活 性。第二代药物(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扩大了抗菌范围,增加 和提高了对G-菌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G的不良反应
1.变态反应:为青霉素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荨麻疹、药疹) 和血清病样反应(发热、各种形态的皮疹、淋巴结肿大、水肿、关节痛等; 严重的可出现肝、肾等损害,喉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较多见,最严重的是 过敏性休克。
2.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大量钩 端螺旋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为全身不适、高热、 寒战、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
大环內酯类抗生素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阿奇霉素
我科常用大环內酯类抗菌素:阿奇霉素
临床应用: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 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阿奇霉素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
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3.其他不良反应:局部疼痛、红肿、硬结等
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梅毒) 苄星青霉素G 240万U 肌肉注射 每周一次 共2-3次 或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 每日一次 共10-15天 晚期梅毒(二期复发梅毒、三期显发或潜伏梅毒、不能确定病期的梅毒) 苄星青霉素G 240万U 肌肉注射 每周一次 共3次 或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 每日一次 共20天 丹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