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史复习提纲
服装史复习重点
一、服饰起源和衣料绕体人类服装起源归结为三种自然演化的需要:一是保护的需要,二是遮羞的需要,三是装饰的需要。
原始人使用附属品除了包含广泛的装饰意义以外,还包含着神灵的意义。
文身是指人类早期出现的用锐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刻刺出各种花纹、图形、记号,并涂以颜色使之长期留存在皮肤上的风习。
块料型服装由单块或多块衣料构成,不经过或稍经缝制,主是是通过缠绕或披挂的方法,包裹在身上或利用腰带捆系披挂在身上,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披绕式服装。
1. 埃及:腰衣(前2686—前1786)、筒形长裙、垂褶装束(前1550)面料:亚麻和棉布。
附属品和妆饰:凉鞋,流行戴假发,注重眉眼修饰,喜欢香水。
纸莎草和莲花是经常出现的植物题材2. 美索不达米来:苏美尔人的卡乌那克斯(有缨的穗的裙子)巴比伦人的缠绕式服装 亚述人的流苏服装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间,服装中除了日常服装以外,还出现了礼服、军服、猎装这三种在特定场合穿着的服装类型。
3. 古印度服装:女子的莎丽,男子的陶迪,产于前6世纪附属品和妆饰:发卡和项链4. 中国服装:十二纹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周礼》是后世历代封建帝王修订服装制度的参照范本 款式:上衣下裳和深衣连体。
深衣之制必须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摆平衡似权四大原则。
面料:丝绸,印花工艺出现了与印章和印刷术密切相关的凸版印花织物。
汉代的丝绸图案从原来以几何纹为主发展到以动物纹为主,织锦上面的吉祥文字与动物云气穿插,成为中国古代丝绸图案的一大特色。
5. 克里特—迈锡尼服装:紧身上衣和吊钟开的层褶裥裙6. 古希腊服装:希顿(多里亚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多里亚式希顿的款式特点:用一整块布横向对折制作衣服,不需要裁剪。
特点:一是增多了一层折返,增加了服装造型的变化,可用后面的折返包头,二是块料上移,形成了展宽垂坠的希腊式腰曲线造型,三是对折处不全部缝合,增加了布料自然垂坠感。
服装史书入门知识点总结
服装史书入门知识点总结服装史书是研究服装发展的重要资料,通过对服装史书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服装的起源、发展历史和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
下面是一些服装史书的入门知识点。
一、服装史书的起源和发展1. 服装史书的起源服装史书最早出现在古代文明社会,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地区。
古代文明社会的服装史书主要是用来记录当时的服装情况和风俗习惯。
2. 服装史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史书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在中世纪欧洲,服装史书开始注重对服装材料、设计和制作工艺的研究;在近现代,服装史书更多地关注服装与时尚、文化和艺术的关系。
二、服装史书的分类和流派1. 服装史书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对象,服装史书可以分为文化史、时尚史、制作史、社会史等不同的分类。
2. 服装史书的流派在服装史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流派,如法国学派、英国学派、意大利学派等。
这些流派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各有特点,对服装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服装史书的重要内容和研究方向1. 服装史书的重要内容服装史书主要包括服装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变革的历史过程,以及服装与文化、时尚、艺术、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2. 服装史书的研究方向服装史书的研究方向包括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制作工艺、服装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等方面。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研究方向,如服装与性别、服装与身份、服装与身体等方面的研究。
四、服装史书的影响和意义1. 服装史书的影响服装史书对当代服装设计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服装样式和工艺,可以为当代服装的设计提供灵感和借鉴。
2. 服装史书的意义通过研究服装史书,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和时期的服装特征,增进对服装与文化、时尚、艺术的理解,丰富人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服装史书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资源,通过研读服装史书,可以了解到服装的演变和变革的历史进程,掌握服装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化对服装与文化、时尚、艺术的认识,从而丰富个人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自考服装史复习资料
1.骨针的发明,是人类服装起源的一项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同时也是为以后的编织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2.皮服和卉服这种北方与南方人类共同创造的原始服装,标志了原始服装的诞生,是人类服装的萌芽。
3.中国原始人类最早的饰物是颈饰。
4.最早的纺织工具是纺坠,它是手工纺纱最简单有效的工具。
5.原始人类用于纺纱和织布的材料大致有麻、毛、丝三种。
6. 十二章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7. 深衣:是周代最广泛穿着的长衣,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
西汉时期,东汉以后多用于妇女。
8.汉袍分曲裾交领和直裾交领,皆右衽,领和袖都加花边,以菱纹,方格纹为多,比衣服的花纹显得素淡。
9.直裾袍:自西汉之东汉逐渐普及10.魏晋大袖衫为交领直襟式,长衣大袖,袖口不收缩而宽敞,有单夹两种。
另有对襟式衫,可开胸而穿不系衣带。
11.上衣下裤的服式称为裤褶服。
12.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衫与袍区别在于袍有祛而衫为宽衣大袖。
13.幞头是隋唐五代时期男子经常戴的巾帽,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庶民百姓,均以其为常服。
14.宋代的官服包括祭服、朝服、公服、时服四服。
15.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袖子窄小。
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宽松,也有夹衣和棉衣,窄袖与长袖之分。
、衫是单衣,有袒胸贯头,对襟和右衽大襟三种,袖子分窄袖与大袖。
半臂:半臂是一种短袖或者无袖的上衣。
可穿于内外,内者衣短,外者衣长,但大多及于腰间,可突出女性身材,领有斜领直领之别。
16.隋唐至盛唐妇女着男装和胡服的原因:一是社会风气的开放,女性着装的自由度很大,二是受西北少数民族及外来民族服装的影响,三十妇女猎奇心理和趋同求异的服装规律的内在作用。
17.唐代女子发髻主要分为髻、鬟。
鬓三类。
18.唐代发饰包括簪、钗、步摇、钿。
19.靥装是在面颊两侧的酒窝处点画胭脂颜料。
20. 贴面:是一种薄片状的饰物贴于面部不同部位的化妆形式。
中国服装史重点整理及简答题型
第一章中国服装史起源和先秦服饰(一)原始社会的服饰(前5000—前2000年)概况:茹毛饮血,衣禽兽之皮,树叶蔓草遮体人们用赤铁矿研磨红色粉沫染饰物(目前所知最早的矿物着色工艺染制品)。
他们把死去的人加以埋葬并举行仪式,还在死者尸体周围洒赤铁矿研磨红色粉沫,以象征鲜血。
红色在原始人意识中是血液的象征,失去血液便失去生命,使用红色有寄望再生之意,说明原始人的色彩观念和原始宗教观念交织在一起的。
原始人使用这些附属饰品除了包含广泛的装饰意义以外,还包含着神灵的意义。
10万年前出现的“智人”能够制造衣服及饰品,是人类向创造衣服迈出的第一步。
(二)中国早期服饰服装起源:保护说,装饰说,遮羞说。
早期服饰状况:1,裸态生活期;2,兽皮,树叶与装饰期:(典型服饰特征:兽皮披,戴贝壳,兽牙等装饰。
服装款式:最常见是裙,其次是遮挡前胸后背坎肩式长衣,下摆过臀)骨针,约在2万年前后北京山顶洞人自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
表明史前人类已懂得缝纫的方式3,纤维织物期:(典型服装特征:贯口衫,贯口衫织出相当于两个身长的一块面料,对等相折,中间挖一圆洞或切一竖口,穿时可将头伸出,前后两片,以带束成贯口,也称作贯头衫。
)主要衣料:葛布,麻布,纺织品(三)先秦服饰---奴隶社会(前21世纪到前771年,中国服装史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走向成熟)夏商周三代服制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各有变革和发展,到了周代冠服制度趋于完备。
3.1)商代服饰:上衣下裳(chang)是当时的主要服饰形制,上衣多为交领右衽,腰系带,下裳即裙,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为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
蔽膝:一种权位的象征,上广一尺,下展二尺,长三尺。
(下图阴影部分)3.2)周代服饰:仍保留商代的上衣下裳服饰形制,上衣款式多为直裾式,交领、右衽衣襟,袖身比商代时宽博。
西周代衣料已用织锦和刺绣。
一、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冕mian冠)1、它产生于信天命、事鬼神、终日郊天祀地的特定时期。
服饰文化复习提纲
服饰文化与现代审美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演变的三个历史形态中国属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
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服饰文化。
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
(一)以石器时代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
进入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
(二)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衣冠服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服饰文化表现为“制度形态”。
一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二是代有特色(三)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
随着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剪辫发,易服色”的“衣冠服饰”变革如火如荼。
服饰文化进入“自由形态”时期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民国政府的《剪辫通令》、《服制条例》等,有力地推进了这项改革。
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海禁的开放,外国衣料的输入,各大媒体“服装专栏”的开辟,“服装表演”的纷纷举办,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新月异。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标示突出性”、“种类多样性”三大内涵。
(一)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
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
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二)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
服装史复习资料
先秦服装1.周代贯口衫(贯头衫):织出相当于两个衣身的一块衣料,对等相折,中间挖一个圆洞或切一个口,穿时可将头从中伸出,前后两片,以带系成贯口衫。
2.下体穿的称为:裳。
所有头部的装饰都称为:首服。
包裹腿部的称为:胫衣。
3.司服:周有官任司服者专门掌管服制实施,安排帝王穿着。
内司服:安排王后在仪式上的穿着。
4.冕服(周代贯服制度)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XI)履。
5.冕冠:其板为綖。
綖作前圆后方形,戴时后面略高一寸,有向前倾斜之势。
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
旒为綖板下成串垂珠,一般为前后各十二旒,但根据礼仪轻重,等级差异也有九旒,七旒,五旒,三旒之分。
每旒多为穿五彩玉珠九颗或十二颗。
冕冠戴在头上,以笄沿两孔穿发髻固定,两边个垂一珠,叫做“黈纩”也叫“充耳”。
垂在耳边,意在提醒君王勿轻信谗言,连同綖板前低俯就之形都含有规劝君王仁德的政治的意义。
6.衣裳:冕服多为玄衣纁裳,上衣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表示黄昏之地。
饰之以纹。
7.十二章纹: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取其忠孝。
藻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头)取其决断。
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8.蔽膝:原为遮挡腹与生殖部位,后逐渐成为礼服的组成部分,再后来则纯为保持贵者的尊严。
用在冕服中一般称为芾,祭祀中一般称为黼或黻,用在其他服装上称为韦韦毕。
9.春秋战国服饰美学: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
道家提出:“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属于儒家学派,但已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荀况强调:“冠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法家韩非子: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一、中国服装史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答: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
(骨针)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
(夏、周、秦)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
(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A、汉朝B、六朝C、隋朝D、唐朝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是_________。
服装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服装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服装的起源与发展1. 服装的起源服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开始穿戴动物皮毛来保暖和保护身体。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制作服装,如手工编织、缝纫等。
2. 服装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服装的款式、材质、设计和功能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简单保暖功能到后来的美化身体、展现个性等多种功能,服装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服装的文化意义1. 服装与文化传统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服装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征和传统习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象征。
2. 服装与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服装文化不断交流,服装成为表现民族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服装的设计理论1. 服装设计的原则服装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美学原则、功能性原则、流行趋势等,以使服装既美观又实用。
2. 服装设计的流行趋势服装设计离不开时尚和流行趋势的影响,设计师需要不断关注时尚界的发展动向,灵活运用到服装设计中。
四、服装的材质与工艺1. 服装的材质服装的材质包括天然材质(如棉、丝、羊毛等)和人造材质(如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等),每种材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2. 服装的工艺服装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艺流程,如裁剪、缝制、装饰等,不同的工艺可以赋予服装不同的特色和功能。
五、服装的功能与分类1. 服装的功能服装的功能包括保暖、防护、美化、塑造形象等,不同场合和季节需要不同功能的服装。
2. 服装的分类服装可以按材质、款式、用途等进行分类,如夏季服装、冬季服装、休闲服装、职业装等。
六、服装的色彩与搭配1. 服装的色彩服装的色彩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不同色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服装的美观度。
2. 服装的搭配服装的搭配需要考虑服装的款式、颜色、材质等因素,使整体搭配和谐统一,展现出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和品位。
七、服装的商业运作1. 服装的生产与流通服装的生产流程包括设计、采购原材料、制作、包装等环节,流通渠道包括自营店、专卖店、电商平台等。
服装史复习重点
一、服饰起源和衣料绕体人类服装起源归结为三种自然演化的需要:一是保护的需要,二是遮羞的需要,三是装饰的需要。
原始人使用附属品除了包含广泛的装饰意义以外,还包含着神灵的意义。
文身是指人类早期出现的用锐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刻刺出各种花纹、图形、记号,并涂以颜色使之长期留存在皮肤上的风习。
块料型服装由单块或多块衣料构成,不经过或稍经缝制,主是是通过缠绕或披挂的方法,包裹在身上或利用腰带捆系披挂在身上,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披绕式服装。
1. 埃及:腰衣(前2686—前1786)、筒形长裙、垂褶装束(前1550)面料:亚麻和棉布。
附属品和妆饰:凉鞋,流行戴假发,注重眉眼修饰,喜欢香水。
纸莎草和莲花是经常出现的植物题材2. 美索不达米来:苏美尔人的卡乌那克斯(有缨的穗的裙子)巴比伦人的缠绕式服装 亚述人的流苏服装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间,服装中除了日常服装以外,还出现了礼服、军服、猎装这三种在特定场合穿着的服装类型。
3. 古印度服装:女子的莎丽,男子的陶迪,产于前6世纪附属品和妆饰:发卡和项链4. 中国服装:十二纹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周礼》是后世历代封建帝王修订服装制度的参照范本 款式:上衣下裳和深衣连体。
深衣之制必须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摆平衡似权四大原则。
面料:丝绸,印花工艺出现了与印章和印刷术密切相关的凸版印花织物。
汉代的丝绸图案从原来以几何纹为主发展到以动物纹为主,织锦上面的吉祥文字与动物云气穿插,成为中国古代丝绸图案的一大特色。
5. 克里特—迈锡尼服装:紧身上衣和吊钟开的层褶裥裙6. 古希腊服装:希顿(多里亚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多里亚式希顿的款式特点:用一整块布横向对折制作衣服,不需要裁剪。
特点:一是增多了一层折返,增加了服装造型的变化,可用后面的折返包头,二是块料上移,形成了展宽垂坠的希腊式腰曲线造型,三是对折处不全部缝合,增加了布料自然垂坠感。
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
服装史重点一、重点章节1、中国服装史部分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明代2、外国服装史部分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二、重点知识点1、中国服装史部分A、代表性服装款式:冕服、深衣、唐代圆领袍衫、宋代背子服、明代水田衣、中山装B、重点考查、发挥点:唐代、宋代整体服饰风格特点及形成得原因.中国古代传统服装中纹饰、图案、色彩得运用举例,并从社会思想意识、哲学思潮、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说明其象征意义、风格取向、审美趋向等。
胡服骑射程朱理学2、外国服装史部分A、代表性服装款式:达尔玛提卡、希顿、希玛纯、巴洛克式服装、洛可可式服装、NewLookB、重点考查、发挥点:东西方文明得历史渊源与发展对中西服装特点形成得影响?试举例若干。
巴洛克服饰风格得特点?洛可可艺术表现在服饰上有何特点?紧身胸衣(科塞特corset)、臀垫(巴斯尔bustle)得出现、发展、极致、消亡、反复得相关探讨。
20世纪战争之下得服装现代化进程。
设计师时代得来临与发展,并举例若干。
高级时装得“尴尬”与高级成衣得“崛起”。
试分析并举例。
三、重点题型选择题论述题(唐、宋时期女装风格就是怎样得,形成原因就是什么?)绘图题(3个:文艺复兴高潮期代表性男装、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代表性女装得款式图或简易效果图)四、重点常识记忆1、中华服饰制度形成时期就是夏朝,奠定服装发展得时期就是商朝,服饰制度得完备时期就是西周.2、十二章纹饰就是什么?各自代表什么?3、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
4、曲裾袍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至东汉时渐少.直裾袍又名襜褕.5、襦就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时下身配裙,这就是与深衣上下连属所不同得另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6、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上得明显变化就是深衣得盛行与胡服得出现.胡服盛行在唐代.7、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8、魏晋时期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
9、大袖衫就是唐代女装得代表样式;背子服就是宋代得代表式样;水田衣就是明代得代表式样。
中国服装史复习提纲
中国服装史复习提纲一、判断题(1分×40题=40分)例题1服装起源包括本能说。
2先秦服装,就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器形均在此期间逐步迈向明朗。
3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
4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者之前,麻就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5上衣下裳就是上衣下裤。
6屐,出门行路用,是一种布底鞋。
二、名词解释(4分后×5题=20分后)(主要表述款式和结构)1深衣2大红色3胡服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4o裆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堵住前心后背,器形也与现在的背心相近,就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存有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皮带系则乌。
5半臂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o裆(背心)与衣衫之间,故称其为半臂。
6背子直领有对襟,中间脂粉衿纽。
7[衫无袖头的长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
8比甲比甲,样式例如背子无袖,多为对襟,比马甲短,通常齐裙。
9t有裆裤。
10襦裙长襦长裙就是隋唐女服的基本形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上衣长不过腰,裙长至脚踝,裙腰系则得较低。
11冕服应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
12补子将上缀鸟兽于其上的圆形或方形布块缠在衣服的前胸,以区分皇帝,以及文官和武将和等级。
三、简答题(8分×5题=40分)1汉代男服主要是什么?有何特点?袍(直裾-曲裾-单衣-裤)\\冠(5种)\\履(4种),讲究服务设施规范,相同身份相同冠,相同场合相同履。
2o裆在中国服装史上有何意义?背心-马甲-坎肩,单\\夹\\棉等,可以内可外,可作普通服装,可作军用服装,古代-现在都用。
3唐代女服主要有哪几种配套形式?各有何特色?襦裙衣、男装、胡服三种服务设施服饰。
长襦长裙就是隋唐女服的基本形式。
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裙腰系则得较低,给人一种妩媚纤细的感觉。
袒领衫裙与女着男装虽今日看来,不觉新鲜,但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出现,实属罕见。
服装简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服装简史知识点归纳总结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装不仅是为了遮体保暖,更是人们表达个性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服装风格和流行趋势也不断改变。
在本文中,我将对服装的简史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类服装的发展历程。
1. 早期人类的服装早期人类生活在野外,需要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和野兽的侵袭。
因此,他们开始使用动物皮毛等材料制作衣物,用来遮体保暖。
最早的服装主要是为了生存需要而设计的,没有太多的装饰和款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装开始有了更多的用途和形式。
2. 古代服装古代服装在各个文明中都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比如,在中国古代,男子常常穿着长袍和宽松的裤子,而女子则穿着褶皱的长裙和宽袖的上衣。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穿着简单的长袍和斗篷。
古埃及人则将服装视为一种象征,不同的服装款式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身份。
古代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都受到当时社会和宗教文化的影响。
3. 中世纪服装中世纪是欧洲服装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欧洲的贵族和教士们开始注重服装的奢华和装饰,他们常常穿着华丽的长袍和披风,头戴高贵的头饰和面具。
而普通人则穿着简单的上衣和长裤。
在东方,中世纪的服装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日本的和服和中国的汉服等。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服装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服装开始出现更多的艺术元素和装饰风格。
人们开始注重服装的款式和质地,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宗教和古典主义风格,充满了奢华和优雅的特点。
5. 近现代服装近现代是服装发展的高潮期。
在这个时代,服装的种类和风格开始变得多样化,受到不同文化和时尚的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服装的生产和流通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人们开始注重服装的舒适度和时尚性,服装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近现代服装的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趋势,比如西服、旗袍、和服等,都是代表性的服装款式。
服装史复习提纲
1.关于服装的起源有哪几种学说?答案:保护说,羞耻说,护符说,装饰说。
2.古代西洋服装源于哪四个地区?答案: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古西亚。
3.古埃及用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亚麻织物4.古埃及的服装从造型本质看,可归纳为哪两种形式?并举例答案;无垂褶〔紧包全身的秋尼克,筒形紧身连衣裙〕与有垂褶〔罗印.克罗斯,缠腰布〕5.古代西亚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羊毛织物6.波斯男装有哪些样式?答案:一是:宽松的大袍子〔米提亚语称为“康迪斯〞〕,二是:丘尼克及裤子的组合。
7.爱琴文明位于什么地域?答案:爱情文明是以克里特为中心,以迈锡尼与特洛伊为两翼而展开的一片扇形地域,后来这个扇形方向发生转变,中心位置移到希腊外乡,形成新的文明,即第二个文明,希腊文明。
8.古希腊用的主要衣料有哪些?答案:古代埃及的衣料主要是亚麻织物,古代西亚主要是毛织物,而到古代希腊,这两种织物就开展到相当的水平。
9.古代罗马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古罗马的服装材料主要是毛织物与亚麻织物,后来也盛行使用丝绸,棉布也在局部军人当中使用,但未在普通人当中普及.10. 希顿是什么样的衣服?分哪两类?在外观风格与材料上有什么差异?答案;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麻布的贴身衣〞,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从着装方式与状态上可以分为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
1,多利亚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暴,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爱奥尼西亚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与,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利亚式希顿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西亚式希顿没有。
3.多利亚式希顿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用平安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
4.多利亚式希顿的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侧缝必须缝合。
5.多利亚式希顿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亚式希顿有袖子的构成。
答案;是指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衣服,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希玛纯没有固定的造型,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有各种大小.希玛纯的披发很多,最常见的是首先把布披在肩上,使前边局部及地,后面从腋下松松的绕回到前面来,再一次通过左肩与右臂垂在后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服装的起源有哪几种学说?答案:保护说,羞耻说,护符说,装饰说。
2.古代西洋服装源于哪四个地区?答案: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古西亚。
3.古埃及用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亚麻织物4.古埃及的服装从造型本质看,可归纳为哪两种形式?并举例答案;无垂褶(紧包全身的秋尼克,筒形紧身连衣裙)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缠腰布)5.古代西亚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羊毛织物6.波斯男装有哪些样式?答案:一是:宽松的大袍子(米提亚语称为“康迪斯”),二是: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
7.爱琴文明位于什么地域?答案:爱情文明是以克里特为中心,以迈锡尼和特洛伊为两翼而展开的一片扇形地域,后来这个扇形方向发生转变,中心位置移到希腊本土,形成新的文明,即第二个文明,希腊文明。
8.古希腊用的主要衣料有哪些?答案:古代埃及的衣料主要是亚麻织物,古代西亚主要是毛织物,而到古代希腊,这两种织物就发展到相当的水平。
9.古代罗马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古罗马的服装材料主要是毛织物和亚麻织物,后来也盛行使用丝绸,棉布也在部分军人当中使用,但未在普通人当中普及.10. 希顿是什么样的衣服?分哪两类?在外观风格和材料上有什么差异?答案;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麻布的贴身衣”,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从着装方式和状态上可以分为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
1,多利亚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爱奥尼西亚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利亚式希顿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西亚式希顿没有。
3.多利亚式希顿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
4.多利亚式希顿的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侧缝必须缝合。
5.多利亚式希顿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亚式希顿有袖子的构成。
11.希玛纯答案;是指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衣服,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希玛纯没有固定的造型,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有各种大小.希玛纯的披发很多,最常见的是首先把布披在肩上,使前边部分及地,后面从腋下松松的绕回到前面来,再一次通过左肩和右臂垂在后面。
12.克拉米斯答案:是一种最简单的小斗篷,叫做克拉米斯,是一块小型的毛织物,常装饰有滚边,穿时批在左肩,在右肩用别针固定,衣长最长可达膝部,一般穿在短希顿外面,或者光着身子批这种小斗篷。
据说克拉米斯来自于马其顿或者是赛萨利亚,也曾流行于意大利半岛。
这种小斗篷主要用于青年或者士兵,人们起码时也常穿着。
13. 古代罗马的男子衣服主要有哪两大类?答案:男子的衣服为丘尼卡和托加。
一。
托加是罗马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衣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他作为罗马的象征是罗马人向世界夸耀的东西之一。
穿法是1,.先把这块长约身长的3倍的椭圆形布以其长轴为中心对折;2.把对折后的直线的一边作为内侧,把全长的三分之一放在身体前,其余的三分之二经左肩披向身后;3.把身后的布松松的穿过右腋下绕回到前面来;4.再把这绕回来的布披搭在左肩上,使其剩余部分垂在身后;5.在左胸前把最初垂在前面的部分拉出来一些,形成突出来的衣褶。
二,丘尼卡与外衣相对的是内衣丘尼卡,相当于希腊的希顿。
这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装贯头衣,最初为伊特鲁利亚人穿用后被罗马人继承。
丘尼卡为内衣,男女皆穿,一般为本白色毛织物做成14.古代罗马的女子衣服主要有哪些? P123答案;斯托拉和帕拉,一。
斯托拉与希腊的希顿完全是一个意思。
是一种已婚妇女穿的衣服,一般用毛织物制作,穿在亚麻做的丘尼卡.印提玛的外面。
高贵的妇女穿下摆有滚边装饰的斯托拉。
二,作为外衣的帕拉,在女服当中是一种礼仪性的衣服,穿法与希腊时期的希顿完全相同,常在左胸处用一个圆形的饰针固定。
材料一般为毛织物,厚度和大小不一定。
15. 中世纪服饰文化是如何分期的?目录答案;一,拜占廷时代的服装文化,二,欧洲文化黑暗时代的服装文化,三,罗马式时代的服装文化,四,哥特式时代的服装文化,16.从面料,装饰纹样,色彩,服装样式等方面说明东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对拜占廷服饰文化的影响。
130,131答案;拜占廷文化是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的神秘主义和新兴基督教文化这三种完全异质的文化的混合物。
尤其是拜占廷发达的染织业,是以华美著称的拜占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拜占廷的丝织物对于欧洲文明的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6世纪中叶以前,中近东一带已通过丝绸之路与远东的中国进行着频繁的交流,进口了大量的中国丝绸。
公元552年,查士丁尼派遣熟悉东方情形的聂斯脱利派僧侣二人潜赴中国,将当时中国对外保密而禁运的蚕卵藏在竹杖中偷运回君士坦丁堡,从而使生丝的生产在拜占廷兴起,加速了拜占廷的经济繁荣。
同时,又从叙利亚的纺织工匠那里引进机柕的使用和织花技术,使拜占廷的丝织业迅速发达起来,拜占廷织物的一大特色是绚丽丰富的色彩。
17.达尔马提卡133古罗马时代,把现在南斯拉夫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称为“达尔马提亚”把这一地区的居民称为“达尔玛塔埃”这些居民的衣服很早就传往罗马。
公元391年,狄奥多西大帝把基督教定为国教,这些富有宗教色彩的服饰文化也开始在罗马市民中普及,被称为“达尔马提卡”。
达尔马提卡是一种没有性别区别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布料构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
18. 贝尔134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女人外出时常用希玛纯或帕拉把头抱起来。
到基督教时代,人们穿上达尔马提卡以后,由于衣服本身的造型变得单纯,没有那么多优美的垂褶,所以用另一块布来包头或者披在头上的风气又流行起来,这就是贝尔{面纱}。
19. 帕鲁达门托姆135答案;拜占廷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帕鲁达门托姆。
其实这并非什么新品种,早在罗马时代就被使用于军队高级指挥官和皇帝的甲外面,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
穿法是批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毛料为毛织物,通常染成紫色,红色或白色。
到拜占廷时代,作为皇帝及高级军官的外衣,衣长变长,面料改用丝织物,方形变成梯形。
20. 鲜兹和布利奥143答案;鲜兹和布里奥都是长长的筒形丘尼克式衣服,鲜兹是白色麻织物的内衣,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着精美的刺绣和袋子,领口多以数排丈绳或金银线滚边作缘饰,衣长及地。
布里奥是从达尔马提卡演变来的这个时期特有的外衣。
用料有丝织物和毛织物。
领口,袖口和下摆都有豪华的滚边或刺绣缘饰,可以看出拜占廷文化的明显影响。
21. 科尔萨基是145答案;一件紧身背心一样的胴衣------科尔萨基,科尔萨基也在领口滚边,背后开口,穿时用绳或细带系合。
这种胴衣很结实,是用两三层布纳在一起的,纳得线有金,银线和各种色线,很有装饰效果。
上流阶级的夫人还常在上面缀以宝石。
有的科尔萨基下面还连着碎褶群。
22. 曼特146答案;曼特是一种无袖的卷缠状或披肩状的长披风,是这一时期男女皆用的外出服,其形状有圆形和长方形,一般在胸前或肩上固定,也有套头式的。
用料有缎子,织锦等,还常用金线、丝线做缘饰处理,面得颜色和里子的颜色形成对比。
男子的曼特11世纪以前衣长及膝,很类似拉萨鲁那或萨古姆,后来随着布里奥的变化,曼特也变成长及踝的有缘饰的豪华衣物。
曼特上面还常带有风帽。
23. 科特和修尔科149答案;一、科特仍是一种男女同形的筒形衣服。
女服收腰,强调曲线美,袖子与罗马式时代的布里奥不同,是宽松的多尔曼式连袖,,从肘部到袖口收紧,用一排扣子固定。
男子的科特原是日耳曼人穿的丘尼克,13世纪变长,一般为素色毛织物。
二、修尔科,人们在科特外罩一件“修尔科‘的贯头衣式筒形外衣。
修尔科得袖子长短、宽窄变化很多,也有无袖的。
男子修尔科得袖子常在腋下开口,胳膊可以从这口伸出来,让袖子垂挂在肩上。
女子修尔科长系一条腰带,为了行走方便,或者有意露出里面的科特,常把修尔科前摆提起来夹在腰带里。
修尔科是一种装饰性外衣,用料较华丽,法国贵族们特别喜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卢卡进口的织锦缎,女服上还长用毛皮做装饰。
24. 希克拉斯149答案;希克拉斯,一种外衣,因使用地中海的基克拉泽斯群岛产的豪华丝织物“希克拉斯“而得名的无袖宽松筒形外套,造型多种多样,共同特征是前后衣片完全一样。
未婚女子的希克拉斯最为华丽。
两侧一直到臀部位置都不缝合,这种形式流行于13世纪末。
最简单的希克拉斯呈梯形。
希克拉斯分常用和礼用两种。
礼用的衣长相当长,拖地,底摆边上常饰有流苏。
这种衣服原始罗马的僧侣们穿的外衣,到13世纪就不再具有宗教含义。
25. 科塔尔迪151答案;科塔尔迪起源于意大利,特点是从腰到臀即整个胴体非常合体,在前中央或腋下用扣子固定或用绳系合。
形成显露体型曲线的优美外形轮廓;领口大的袒露双肩;臀围往下的裙子插入很多三角形布,加大了裙子的量,裙子拖地,行走时一定要用手提着长裙;袖子为紧身半袖,袖肘处垂饰着一条很长的别色布。
26. 吾普郎多160答案;吾普朗多是哥特式后期服装样式的代表。
最初这种衣服是作为对当时变短的男服的一种弥补而出现的室内衣,不久被女子采用,并逐渐发展为室外穿的盛装。
造型特点是肩部较为合体,从肩部起向下衣身非常宽松肥大,男服衣长及膝,套头穿或前开,系腰带,下边与肖邦组合;女服衣长及地,套头穿,高腰身,裙子部分非常肥大。
27. 在服装上装饰家徽图案流行于什么时期?153答案;14世纪28. 普尔波万是什么样的衣服?156答案;普尔波万这个名称来自法国古语,原意指“布纳起来的,绗缝的衣服“。
本来是穿在士兵的锁子甲里面或外面,为防止肉体损伤用数层布纳在一起的结实的上衣,最初衣长及膝。
到14世纪中叶,衣长变短到腰或臀,在一般男子中普及,很紧身,前面用扣子固定,在胸部用羊毛或麻屑填充,使之鼓起来,腰部收细,袖子为紧身长袖,从肘到袖口用一排扣子固定。
一般无领,后来出现立领。
29. 肖斯是什么样的衣服?157答案;与普尔波万组合穿用的下半身衣服叫做肖邦,英语叫做霍兹,在中世纪初期是男女皆用的袜子,这时随着男子上衣的缩短向上伸长到腰部,依然左右分开,无裆,各自用绳子与普尔波万的下摆或内衣的下摆连接。
从着装外形上看,很像紧身裤。
过去男子穿的裤子布莱随之变成短内裤穿在肖邦里面。
肖邦在脚部还有皮革底;有的已经进化为裤子状,长及脚踝或脚踵。
其用的料有丝绸、薄毛织物、细棉布等。
常常左右不同色。
30. 波兰那和夏普仑是什么?165,166答案;一、波兰那是男子的鞋,流行于14至15世纪。
据说这种尖头鞋始于当时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城,因此,法国人称波兰那,英国人称克拉科夫。
早在13世纪,鞋头就变尖,到1350年代,鞋尖向长发展,14世纪末达到高峰,最长可达1米左右,而且鞋尖的长短依身份高低来定,王族可长到脚长的2.5倍,高级贵族可长到脚长的2倍,骑士则为1.5倍,有钱的商人为1倍,庶民只能长到脚长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