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服装史重点内容,李当岐

合集下载

欧洲服装发展史

欧洲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工业革命前的服饰艺术摘要:服装从遮羞布走向时尚大舞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欧洲历史,服装的发展与其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社会文化的直观表现。

关键词:服饰文明西方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

从西方服装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想北方型的窄衣形式演进;其二是从农业文明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转型1。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古代服装: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因此其服装文化也受到这两地的影响。

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爱琴海事希腊文化的发祥地。

希腊的城邦国家形式早就了它的民主政治,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文化艺术多样发展,百家争鸣。

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塑和神庙建筑,体现了人们对神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己的赞美。

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和谐,规律,庄严与肃穆。

古希腊人的服装也表现了这种艺术精神,其服装以自然、质朴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健康、自由、充实的美2。

希腊人的特色服装整体被称作“基同”。

根据不同民族的基同与穿着方法差异,又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

多利亚式用一整块布料构成,其长度往往多于着装者的一倍长度,宽度则是着装者的两臂想两侧平身时左右两手之间的长度。

这种服装对折后形成的前后两个衣片,在对接触不用缝合,而只在腋下缝合,形成自然下垂的垂坠感,女性在走动时,从衣片的开口部位可隐约看见他们身体的1《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篇序言曲线,产生朦胧之美。

爱奥尼亚式基同的上身没有向外大的翻折,只是凭腰带将宽松的长衣随意系扎即可,两肩系结处不止一个别针,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状。

两种基同流行有先有后,后在许多地区并用,一般年轻人喜爱多利亚式,老年人喜爱爱奥尼亚式。

希玛顿:这是一种希腊男女都穿的披身式长外衣。

它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

穿着方式多种,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完整word版)西洋服装史第六章

(完整word版)西洋服装史第六章

第六章现代服装文化缝纫机的发明、化学染料的开发、成衣化的尝试、高级成衣业的兴起、流行媒介的扩大,带来服饰流行的产业化,这与科学技术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的变革相关。

一、女装的现代化:(1)把女性从束缚肉体的紧身胸衣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回归女性肉体的自然形态。

(波阿莱等人解决的)(2)从束缚四肢活动装饰过剩的传统重装中解放出来,向便于活动、符合快节奏现代生活方式的轻装样式发展。

(3)排除服装上的社会性差别,纠正古典式的阶级差和性差别之偏见。

(二三是二次世界大战完成的)(4)从繁重的手工缝纫那里把女性解放出来。

(即成衣化问题,各国进度不一)二、自19世纪以来,男装变化幅度较小,相对稳定,女装受社会变革中政治、经济、战乱、和平、文艺思潮、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地届时作出积极反映,女装变化成了社会风云的一面镜子。

本章围绕驾驭时代潮流的设计大师以女装的变化为中心展开叙述。

第一节女装的现代化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妇女成了战时劳动力的唯一资源,使女性走上社会称为一种现实,群长缩短,繁琐的装饰被去掉,富于机能性的男式女服在女性生活中确立,女装的现代化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战后,以美国为首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在经济上因具有职业而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女装上出现了否定女性特征的独特样式。

(3)20世纪初,德国兴起了裸体主义,人们寻求从虚伪的社会人向无拘无束的自然人回归,企图恢复长期以来被“剥夺”去的那部分人体本来的生理机能.(4)装饰艺术-对服装有明显的影响.它受新艺术运动、毕加索立体主义、鲍豪斯设计理念、谢尔盖•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埃及艺术、美洲印第安艺术、早期古典艺术及东方艺术影响而产生的装饰艺术,以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展”为契机而得名。

其特征是:以曲线和直线、具象和抽象这种相反的要素构成的简洁明快、强调机能性和现代感的艺术样式、特别是直线的几何形表现,显示出对工业化时代适应机械生产的积极态度,形成现代设计的基础,因此也被称为“现代风格",一直影响到30年代,后在60年代末又一次复兴,以简洁、朴素的直线型为特征的20年代服装样式明显受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参考书籍:《西洋服装史》李当岐《外国服装史》张乃仁杨霭琪《中西服装史》叶立诚文化概述:地理环境(海洋)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内容概述:克里特岛体形式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西方服装概略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洛可可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巴斯尔时代 (1870~1890)S形时代 (1890~1914)第一节古埃及一、男子服装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丘尼克(Tunic)连衣裙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二、女子服装绳衣其他同男子假发、假胡子多配饰(彩陶、宝石….)化妆品鹰、蛇王权睡莲富饶第二节古代西亚一、苏美尔人 B.C. 3500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特点:面料二、巴比伦人 B.C.2000卷衣三、亚述人 B.C. 1400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女子卷衣四、波斯人 B.C. 600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初:丘尼克*长裤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克里特岛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B.C.2600 青铜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B.C.1400 开始衰退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迈锡尼B.C.1600~1200一、克里特人的服装二、古希腊( B.C.800~B.C.146)B.C.3000~B.C.1200爱琴文明B.C.2000~B.C.1200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B.C.500中~400中鼎盛代表性城邦:斯巴达雅典斯巴达(多利安人):浑厚的艺术风格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雅典(爱奥尼亚人):柔美的艺术风格纤细、优雅的女性特征第一章古代服装第三节古希腊二、古希腊人的服装温和晴朗爱好运动,炫耀身体,不以服装表现地位等级服装单纯、朴素,强调比例优美、节奏和和谐(代表品种希顿和希玛纯)希顿区别:1、希顿(Chito,Khiton)内衣多利安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2、希玛纯(Himation)外衣3、克拉米斯(Clamys)斗篷4、发型希顿共同点:褶第四节古罗马B.C.1000~A.D.395B.C.3世纪统一半岛B.C.1世纪征服希腊A.D.395年东西分治东罗马君士坦丁堡拜占庭(1453年)西罗马罗马476年灭亡一、男子的服装托加(Toga)外衣丘尼卡(Tunica)内衣拉塞鲁那(Lacerna)斗篷佩奴拉(Paenula) (从平民服装礼服的变化)二、女子服装斯托拉(stola)内衣(模仿爱奥尼亚式希顿)帕拉(palla)外衣(模仿希玛纯)贝尔(veil)面纱、披头“古代比基尼”斯托罗菲吾姆(胸罩)steophium帕纽(三角裤) pague三、服饰配件好宝石,夸耀富有和身份,出现许多装饰第二章中世纪(5~15世纪)395年,罗马帝国东西分治(东欧、西欧)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亚的连接点,地中海、黑海的连接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罗马式 10~12哥特式 13~15罗马式:半圆拱顶、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课程名称_中外服装史 (Foreign Fashion History)

课程名称_中外服装史 (Foreign Fashion History)

百度文库专用课程名称:中外服装史〔ForeignFashionHistory〕课程代码:00672〔理论〕第一局部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之一。

本课程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历史的演变,而且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课程通过对中西方服装、服饰的演变历史和地域文化变迁关系的讲解,以及大量的形象资料和理论的分析,能够开阔学生对中西服饰造型、色彩、图案、装饰等艺术区不和文化特点的了解与熟悉;开阔学生的现代服装设计视野和制造性思维。

本课程既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又兼顾艺术修养的熏陶,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对服装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分析能力和制造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全然要求中外服装史是了解中西方服饰文化的重要窗口,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资料和理论资料,蕴涵着许多创作灵感,起到拓展设计思维的作用。

学生应掌握中西方服装史不同时期服饰的变化与特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与风格。

熟悉具体服饰造型、面料、色彩、装饰图案等各种元素,为学习中西方文化、借鉴与开展中西方服饰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中外服装史是服装专业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学?、?服装色彩学?、?服装消费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根底,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局部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中国局部〔2学分〕第一章先秦服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原始社会服饰状况,了解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瞧念的碍事,掌握礼制与冠服制度以及冕服的要紧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服饰艺术的变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重点〕识记:礼服、一般服装的样式特征理解:文化背景下的服饰特点;应用:熟记相关服饰名词内容,明白得纹样含义;〔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艺术;〔次重点〕识记:十二纹章的意义理解:冕服要紧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瞧念的变化;应用:原始社会的衣料与服饰样式;〔三〕中华服饰的起源,文化背景〔非重点〕识记:礼的概念以及对服装的碍事;理解:商周时期服饰制度及具体服饰样式与含意;应用:原始社会的衣料种类与服饰具体样式的设计和相关名词解释;第二章秦至唐代服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秦至唐代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变化,掌握服饰设计在社会文化变迁中起到的社会意义。

西洋服装史 第二讲

西洋服装史  第二讲

有刺绣的曼特。
课件内容选自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装
(2)德意志风格时期(1510—1550): 德意志风的主要特色是撕拉修装饰。指流 行于15世纪到17世纪的衣服上的裂口装饰。 极盛时期,满身的裂口形成错落有致的纹 样。德国男服中,普尔波万与哥特式时代 在构成上基本相似,立领,内衣领均很高, 有细小的褶饰,是后来大褶饰领的先驱。 男服下半身变成了在紧身的肖斯外面穿上 膨胀起来的短裤布里齐兹,裆部加了一块 夸张的科多佩斯。女服模仿意大利方形低 口,脖子和胸口装饰带立领的小披肩。男 女均戴宽檐大帽,鞋头呈方形,与哥特时 期相反。
1660年巴罗克女装
1671年巴罗克女装
女装:表现出巴洛克特征,流动的衣褶,变换的线条,出现巴莱耐紧身胸衣, 领口较大,裙子重叠使用。袖子变短成泡泡袖。
课件内容选自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
课件内容选自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文化(18世纪):
(1)文化背景:政治:西欧诸国殖民地的扩张;经济:产业革命是英国成为世界的 工厂;文化:法国仍是艺术文化中心,资产阶级沙龙文化形成了不同于巴洛克的庄重 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形态,被艳丽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取代,即著名的洛可可 样式。
1620年巴洛克男装
1627年巴洛克男装
男装:普尔波万缩短,排扣,下半身出现短裤“朗葛拉布”,普尔波万和朗葛
拉布之间用环状的缎带装饰,是巴洛克样式中很有特色的装饰。60年代以后,
出现了男子三件套装。
课件内容选自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
1685年巴洛克男装
1710年巴洛克男装 课件内容选自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网络视频课 第二讲
课件内容选自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

中西服装史大纲doc-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西服装史大纲doc-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西服装史大纲doc-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西服饰史入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测试目的考核目标识记:对中西服装史中差不多知识点能够做到熟记,诸如专有名词、各时期服装典型形制、在服装史上占有明显地位的事象等,并能够通过文字或绘制给予表达。

明白得:对服饰进展的自身规律及其历史现象,能够举其始终,察其源流,明其因革,论其古今,做到知其然并知其因此然。

应用:能将历史知识和当今现状结合,作到知古通今。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刻为3小时。

满分为150分。

考试题型。

名词讲明题15分(10%)、简答题15分(10%)、绘制题30分(20%)、论述题30分(20%)、论文60分(40%)。

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60%,“明白得”为30%,“应用”为10%。

第二部分考核大纲中国服装史部分第一章服饰的起源及中国早期服饰(略)识记:关于服饰起源的要紧学讲。

中国原始服装的差不多形制。

应用:1、服饰起源的缘故在现代服饰中的反映、变化;2、服饰的本质和属性。

领会:中国古代服饰及其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衣裳的形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第三章先秦服饰识记:礼服的作用和形成缘故。

胡服骑射。

领会:赵国变服的缘故。

应用:赵武灵王变服对当今服饰变革的启发。

第四章秦汉服饰识记:汉代官服的特点和等级标志。

袍服的特点。

明白得:秦统一服饰的意义。

汉初服制随秦制的缘故。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服饰(重点)识记:1、魏晋时期服饰的要紧特点。

玄学对服饰的要紧阻碍。

裲裆与袴褶的服饰特点。

领会:南北民族服饰的相互阻碍。

服饰的演变与社会大背景的关系。

第六章唐代服饰(重点)识记:唐代官服特点。

唐代女子服饰种类与形制。

唐代受少数民族、外来文化阻碍的服饰。

幂离与帷帽的形制。

领会:社会的开放对服饰的阻碍。

第七章宋代服饰(重点)识记:1、宋代官服的特点和等级标志。

2、宋代女子的服饰与形制。

宋代女服的色彩与图案特点。

宋代女子发式。

领会:理学对宋代服饰的阻碍。

中西服装史大纲

中西服装史大纲

●《中国服装史》课程简介中西服装史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服装设计专业理论基础必修课,是我校华梅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服装专业初建成时即创建的课程,经多年建设已在全国有重要大影响。

近几年,在天津师范大学教学中,又经过集中凝练,不断创新,目前已建设称为有特色、高水准、有影响的成熟课程。

它是我校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

借助于美术与设计学院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及全国的国内外期刊和文献,本课程采用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本课程的特色在于:一、坚持以大文化为背景,不是以服装论服装,而是拓宽学生视野,在人类文化进程的高度上,从社会、历史、民俗等几个方面去讲述中西服装史。

二、坚持以自编教材的不断完善来推动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现用教材《中国服装史》是在1983年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五年教学实践后正式成书出版的。

修订本又在教学十年后再次出版。

现该书已与华梅著《西方服装史》(已出两版)、《服装美学》、《服装概论》被作为“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列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三、坚持以实践促教学。

从1983年起即采取教学上有线描人物服装形象图,便于学生临摹,临摹作业按分数计算。

学生可直接从中国服装图中汲取灵感,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然后再体现到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活动中,并直接促进了学生社团活动。

该模式已被全国高校引用。

本课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上,由老、中、青三代优秀教师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创建了多个有特色的教学模式,逐渐建设成今天国内服装史界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本科专业基础学科。

本课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专题讨论,本科生与研究生一起进行文献阅读,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实践学以致用,另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设备实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第五节流行的多样化时代一、多样化时代的巴黎高级时装业(1)20世纪60年代,由于社会动荡,年轻消费层的崛起,以否定传统为特色的反体制思潮的蔓延和发展,以及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彻底改变了20世纪时装流行的方向。

东西方服饰文化在这时又一次相互撞击、融合,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宣告结束,一个更加民主化、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时代到来了。

(2)1973年10月,高级时装协会、高级成衣协会、法国男装协会三个行业组织统合起来,组成了现在的法国服装联合会。

这项组织上的改革对于扩大法国时装界的活动领域和制度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1976年,专为高级时装设计师设立了一个荣誉大奖-金顶针奖。

(4)法国政府采用鼓励、补贴、对外开放的政策。

(5)90年代后,由于设计师群体构成是国际性的,设计文化自然也是混合型、开放型的。

(6)尽管高级时装危机四起,困难重重,但世界各地设计师、面料、辅料、成衣厂家、新闻记者、高级顾客仍届时云集巴黎,巴黎时装仍对世界流行发挥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

(7)法国总统密特朗,大力扶植时装业,把高级时装发布会集中到卢浮宫美术馆举行;授予伊夫•圣•洛朗荣誉勋章;巴黎市长夫人亲自颁发金顶针奖。

二、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女装的变迁(1)石油危机与宽松时代1.石油冲击使世人目光集中于中东地区,巴黎高级时装店中,阿拉伯顾客迅速增加,女装中出现了来自东方的异国情调的宽松样式。

2.高田贤三、三宅一生登上了世界时装舞台。

他们不强调合体、曲线,宽松肥大的非构筑式设计,与西方传统的构筑式窄衣结构截然不同。

3. 高田贤三,以一个东方人特有的观察和表现方式,把欧洲、非洲、中国、日本等完全异质的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

他的作品充满着轻松、愉快、幽默、和年轻朝气。

4. 三宅一生,他应用了多样化方法,配合多样化意义,顺着身体曲线设计,礼用平面直线裁剪制作而成,是一种自由穿着的构造。

他活用东方和西方技术,结合西方的精神和东方的结构,为人们展开了一个衣料与肉体相对的服装空间。

宗教对西洋服装的影响

宗教对西洋服装的影响

宗教对西洋服装的影响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服饰,作为文化的象征,它不仅在宗教仪式上不可或缺,再宗教感情上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宗教信仰、宗教礼仪、服饰宗教信仰、宗教感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

而最初的服饰即于人类早期宗教仪式有关,有实例表明,再原始社会时期就非常盛行的巫术活动中,主要是巫师的服饰有举足轻重的表率和影响作用。

而且再各民族所信仰的各种宗教中,腐蚀往往成为神的象征,崇拜物或者是所有信仰者的一种虔诚心理的变态寄托。

西方社会曾经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对西方服饰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 在中世纪时尤为明显。

那时候, 几乎每一个西欧人都是基督徒, 他们处于教会僧侣严密的精神控制之下,过着一种虔诚的宗教生活, 几乎没有任何世俗的目标。

一、古代宗教对服装的影响(一)1、古埃及的宗教古埃及的宗教总的来说是从一种巫术发展而来的自然崇拜的多神教。

他们相信神灵存在于天体、山河、动植物等所有的自然界当中,具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魔力。

在埃及人崇拜的诸神的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太阳和尼罗河,围绕着这两种神的天体和动物到后来都成了古埃及人崇拜的对象。

2、古埃及时期宗教对服装的影响古埃及服装的构成极其单纯,从造型上看,分为无垂褶的和有垂褶的。

古埃及服装装饰品比较多,且纹样复杂繁多,其构图的主要形式是对称和反复,纹样主要来源于古埃及人对自然及神灵的崇拜,表现出古埃及的民族特性。

纹样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的抽象形和几何形,如有各种颜色的纵向和横向的条纹,四角形,菱形,波浪形等纹样;第二种是来自各地的植物或动物形体的具有某种含义的纹样,例如莲花纹、纸莎草纹、动物纹等;第三种是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纹样,如太阳、翼和甲虫等。

圆盘形的太阳象征着永远,甲虫是国王的象征,纸莎草是生命的象征。

国王被看作是守护神和太阳神的替身,因此,王冠上常装饰有象征这些内容的动物。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工业革命前的服饰艺术摘要:服装从遮羞布走向时尚大舞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欧洲历史,服装的发展与其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社会文化的直观表现。

关键词:服饰文明西方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

从西方服装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想北方型的窄衣形式演进;其二是从农业文明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转型。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古代服装: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因此其服装文化也受到这两地的影响。

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爱琴海事希腊文化的发祥地。

希腊的城邦国家形式早就了它的民主政治,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文化艺术多样发展,百家争鸣。

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塑和神庙建筑,体现了人们对神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己的赞美。

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和谐,规律,庄严与肃穆。

古希腊人的服装也表现了这种艺术精神,其服装以自然、质朴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健康、自由、充实的美。

希腊人的特色服装整体被称作“基同”。

根据不同民族的基同与穿着方法差异,又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

多利亚式用一整块布料构成,其长度往往多于着装者的一倍长度,宽度则是着装者的两臂想两侧平身时左右两手之间的长度。

这种服装对折后形成的前后两个衣片,在对接触不用缝合,而只在腋下缝合,形成自然下垂的垂坠感,女性在走动时,从衣片的开口部位可隐约看见他们身体的曲线,产生朦胧之美。

爱奥尼亚式基同的上身没有向外大的翻折,只是凭腰带将宽松的长衣随意系扎即可,两肩系结处不止一个别针,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状。

两种基同流行有先有后,后在许多地区并用,一般年轻人喜爱多利亚式,老年人喜爱爱奥尼亚式。

希玛顿:这是一种希腊男女都穿的披身式长外衣。

它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

穿着方式多种,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西洋服装史重点

西洋服装史重点

西洋服装史重点1:人类最先使用的衣料是:兽皮2:人类穿衣的动机有哪几种学说,保护说羞耻说装饰说护符说3:古埃及丘尼克和罗印克罗斯的面料及款式特点?丘尼克:亚麻织物,紧包全身无垂褶筒形紧身连衣裙罗印克罗斯:有垂褶缠腰布4;美索不达米亚的特点:流苏织花刺绣5:托加的穿法:(罗马服装的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服装)1先把这块长约身长的3倍的椭圆形布以其长轴为中心对折。

2把对折后直线的一边作为内侧,把全部的1/3放在前面,其余的2/3经左肩披向身后。

3把身后的布松松的地穿过右腋下绕回到前面。

4再把这绕回来的布披搭在左肩上使其剩余部分垂在身后。

5在左胸前把最初垂在前面的部分拉出一些,形成突出来的衣褶。

6:最早比基尼,因为体育竞技而出现,穿着的对象是当时罗马女子。

7:古代西亚地区的主要衣料是:羊毛织物8:简述多利亚式希顿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区别?1)多利亚式西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亚式西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利亚式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亚式是没有。

(3)多利亚式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亚式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出。

(4)多利亚式的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亚式的侧缝必须缝合。

(5)多利亚式没有袖子的构成;而爱奥尼亚式的有袖子构成。

9:拜占廷时代的服装特点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与单纯,失去古代多莱帕里那种流动的、自然悬垂的衣襞之美,造型变得呆板、僵硬,色彩变得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珠宝装饰非常普遍,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和表面装饰上,充满东方文化的特征。

10:分析并理解西方哥特式服饰文化的特点,对现代的服装设计有什么启发?哥特式时期初期,男女性别区分仍不明显,以宽敞的筒形为主,但到13世纪,罗马式时代产生的那种收腰身的合体意识得到发展与强调,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法,使包裹人体的衣服由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向三维空间构成方向发展。

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

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

内容摘要:本文阐明了中西方服饰文化的特征,对中西方服装在衣料文化、功能意识、着装观念、着装方式、变迁过程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探讨,并从社会功能、审美功能、容仪功能、形态构成、实用功能等方面分析了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共同点。

本文认为,当下中国的服饰发展应在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的同时,珍视本民族的独创文化,从而为丰富全人类的文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 西方 服饰文化 比较引子从逻辑上看,“中国”和“西方”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前者是一个具体的国度,而后者则是一个方位。

一般应该是“中国”与“法国”或“意大利”的文化比较,或者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比较才合逻辑。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样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呢?因为这里的“西方”是与后面的“服饰文化”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即“西方服饰文化”,是指以地中海文明为基础,欧洲中世纪以来发展形成的基督教文化圈中的服饰文化。

本课题就是把这个对当今世界服饰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的服饰文化同以黄河文明为基础形成的中国文化圈中的服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这里排除了伊斯兰文化圈和印度文化圈,尽管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伊斯兰文化也对西方文化产生过某些影响。

从服饰方面看,当今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是被来自西方的服饰文化“一统天下”,这种服饰文化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伴的价值观、审美观一起进入西方以外的人们的生活当中。

它不仅被广泛接受,而且被称为“国际化”或以“与国际接轨”的名义主动参与其流行。

现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更是如此。

近些年,中国服装产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

这种以西方服饰文化为特征的“国际化”服饰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股重新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人们在自强之后,更加自信;另一方面,西方人也对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崛起刮目相看,尤其是西方的服装设计师在推出的新作当中不断导入中国服饰文化元素。

西洋服装史重点内容,李当岐

西洋服装史重点内容,李当岐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第一章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第一节兽皮衣服的穿用一、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人已经用骨针缝合兽皮。

第二节织物的出现一、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第三节欧洲的史前文化一、欧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吊带式、肩上系结、衣长及膝,外套斗篷,头戴半球形帽子,脚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线衫,下半身短裙,裙摆有流苏装饰,外罩毛织物长裙,系腰带,前有带扣。

第四节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

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说、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思考题:1.人类最先使用的衣料是什么?2.人类何时使用纤维做衣料?简述纤维的使用过程。

3.关于人类穿衣的动机有哪几种学说,简述各学说的主要观点。

4.在关于服装起源的诸学说当中,为什么说羞耻说是最站不住脚的?第二章古代服装第一节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一、古代的范畴1.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二、古代文化的性格1.古埃及是平静的,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跃动的。

三、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2.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

与北欧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对,地中海周围是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第二节古埃及衣服一、古埃及的服装特色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

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

2.埃及的服装美是由相对固定不变的样式和多变的表面装饰交错而成。

3.古埃及的主要衣料是亚麻织物、羊毛、优质的皮革、棉布、丝绸;加工技术有浆硬、织花、压褶、起皱加工、漂白、染色、刺绣、滚边等。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

参考书籍:《西洋服装史》李当岐《外国服装史》张乃仁杨霭琪《中西服装史》叶立诚文化概述:地理环境(海洋)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内容概述:克里特岛体形式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西方服装概略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 (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洛可可 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巴斯尔时代 (1870~1890)S形时代 (1890~1914)第一章古代服装第一节古埃及一、男子服装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丘尼克(Tunic)连衣裙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二、女子服装绳衣其他同男子假发、假胡子多配饰(彩陶、宝石….)化妆品鹰、蛇王权睡莲富饶第二节古代西亚一、苏美尔人 B.C. 3500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特点:面料二、巴比伦人 B.C.2000卷衣三、亚述人 B.C. 1400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女子卷衣四、波斯人 B.C. 600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初:丘尼克*长裤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第三节古希腊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克里特岛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B.C.2600 青铜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B.C.1400 开始衰退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迈锡尼B.C.1600~1200一、克里特人的服装二、古希腊( B.C.800~B.C.146)B.C.3000~B.C.1200爱琴文明B.C.2000~B.C.1200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B.C.500中~400中鼎盛代表性城邦:斯巴达雅典斯巴达(多利安人):浑厚的艺术风格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雅典(爱奥尼亚人):柔美的艺术风格纤细、优雅的女性特征第一章古代服装第三节古希腊二、古希腊人的服装温和晴朗爱好运动,炫耀身体,不以服装表现地位等级服装单纯、朴素,强调比例优美、节奏和和谐(代表品种希顿和希玛纯)希顿区别:1、希顿(Chito,Khiton)内衣多利安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2、希玛纯(Himation)外衣3、克拉米斯(Clamys)斗篷4、发型希顿共同点:褶第四节古罗马B.C.1000~A.D.395B.C.3世纪统一半岛B.C.1世纪征服希腊A.D.395年东西分治东罗马君士坦丁堡拜占庭(1453年)西罗马罗马476年灭亡一、男子的服装托加(Toga)外衣丘尼卡(Tunica)内衣拉塞鲁那(Lacerna)斗篷佩奴拉(Paenula) (从平民服装礼服的变化)二、女子服装斯托拉(stola)内衣(模仿爱奥尼亚式希顿)帕拉(palla)外衣(模仿希玛纯)贝尔(veil)面纱、披头“古代比基尼”斯托罗菲吾姆(胸罩)steophium帕纽(三角裤) pague三、服饰配件好宝石,夸耀富有和身份,出现许多装饰第二章中世纪(5~15世纪)395年,罗马帝国东西分治(东欧、西欧)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亚的连接点,地中海、黑海的连接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罗马式 10~12哥特式 13~15罗马式:半圆拱顶、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李当岐无视限定条件所做的设计没有任何价值!

李当岐无视限定条件所做的设计没有任何价值!

《设计》:您精专于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并著有《西洋服装史》,随着国人民族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您认为如何才能将中西服饰文明完美融合,让中国服饰设计更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求?李当岐:的确,自80年代末以来,我在学校一直为本科生主讲“西洋服装史”课程,后来又为研究生开设了“西方服饰文化史”课程。

也曾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学专项)项目“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研究”等科研项目。

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和思考。

“西洋服装史”是我们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课堂上首先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西洋服装史”,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的衣生活内容基本上都是西方舶来的,我们平时说的“流行”也好,“时尚”也好,评价一个人的穿戴以及言谈举止,审美标准几乎都与西方服饰文化有关,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服饰文化、我们的时尚产业都在西方服饰文化语境下运行,我们称之为“与国际接轨”。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动参与国际流行,融入国际社会的结果,是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提升,和平崛起,重新认识和弘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强,摆脱西方服饰文化语境,引领国际时尚潮流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和梦想。

正是基于此,就更应该深入系统地了解到目前为止仍然左右着国际时尚潮流的西方服饰文化,否则,就无法对过去和现在、对流行有客观清晰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去影响和领导未来的时尚潮流。

这就是我们学习“西洋服装史”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为什么要进行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的初衷。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唯一未曾中断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创造了许多辉煌。

自古以来,在中原农耕文明基础上,几经与北方游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服饰文化体系,与西方相比,我们中国服饰强调“天人合一”,尊卑有别,直线裁剪,平面构成,宽敞舒适,穿脱方便,温文雅致,不追求对人体外形的再现和塑造,体现着中华民族谦和、矜持、平实、善良的性格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关于服装起源的诸学说当中,为什么说羞耻说是最站不住脚的?
第二章 古代服装
第一节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一、古代的范畴
1.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二、古代文化的性格
第三节 欧洲的史前文化
一、欧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吊带式、肩上系结、衣长及膝,外套斗篷,头戴半球形帽子,脚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线衫,下半身短裙,裙摆有流苏装饰,外罩毛织物长裙,系腰带,前有带扣。
第四节 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 编著
第一章 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
第一节 兽皮衣服的穿用
一、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人已经用骨针缝合兽皮。
第二节 织物的出现
一、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1.古埃及是平静的,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跃动的。
三、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2.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与北欧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对,地中海周围是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第二节 古埃及衣服
一、古埃及的服装特色
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
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 说、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题:
1.人类最先使用的衣料是什么?
2.人类何时使用纤维做衣料?简述纤维的使用过程。
3.关于人类穿衣的动机有哪几种学说,简述各学说的主要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