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分享】2016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谢明《公共政策概论》内部资料

合集下载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分享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分享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分享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620学科基础—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1.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

西方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是通过收、支两方面发挥作用的。

从财政收入方面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

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

从财政支出方面看,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

2.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

当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政府支出、减少财政收入;相反,当总需求过热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等。

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对应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预算支出之间的差额。

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功能财政而设立的。

以此为标准,可消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态势。

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是紧缩的,反之是扩张的。

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以便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政策是逆经济风向的。

主要有变动法定准备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以及道义劝告、放宽信贷条件、放松抵押贷款数量和信贷配额等辅助性手段。

这些手段常配合使用。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考研经验分享-考研大纲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考研经验分享-考研大纲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考研经验分享-考研大纲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620学科基础—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通货膨胀理论一、名词解释1、消费物价指数:衡量通胀率的一种方式,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角度来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消价指数是通过假定某些重要的消费品在基期价格为100而测算出来的每一年价格上涨幅度。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004年):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的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

无论是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

4、价格调整方程:以Yt表示t期的总需求,Yf表示潜在的产出量,同时注意到总需求增加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则价格调整方程可以表示为:πt=πte+h(Yt-Yf)/Yf。

简化的价格调整方程表明,当总需求高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存在使价格上涨的压力;当需求低于潜在产量时,存在使价格下跌的压力。

5、收入指数化:实践中形成工资上涨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出现之后,工人以此为理由要求增加工资。

如果工资的上涨超过通货膨胀率,那么就会形成新一轮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为此,经济学家建议执行收入指数化政策,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

比如,政府规定,工人工资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经济增长率。

收入指数化可以是百分之百指数化,即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也可以是部分指数化,即工资上涨的比例仅为物价上升的一个部分。

二、简答题与论述题1、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如何利用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大都与过度的需求有关,因而降低通货膨胀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人为地制造一次经济衰退。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考研学长分享经验-考研真题-专业课笔记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考研学长分享经验-考研真题-专业课笔记

五、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类专业初试科目、 参考书及解析
(一)初试专业科目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育明官网)
十年专注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院系 招考专业 120401 行政管理 (行管理论与实践 方向) 科目一 科目二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育明官网)
十年专注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第四, 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 到破坏 按照自然率假说,资本主义经济有趋向于自然率(即充分就业)的自行调节 机制,因此,市场机制仍然是调节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虽 然各种随机扰动使经济出现短期波动, 但经济本身仍具有长期均衡的趋势, 因此, 如果国家干预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2)政策主张 第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在弗里德曼看来, 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 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节作用的,而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私人 投资会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 其后果往往为用非生产性的投资去代替生产 性的投资,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此外,过度的政府开支也会带来通货膨 胀,因此财政政策不但无效,反而对经济有害。 第二,反对“斟酌使用”的(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坚持这一主张的理由在于经济政策的滞后性质。 第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提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再加上 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 是货币政策惟一的最 佳选择。 货币主义的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 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的政策规则。

2016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资料分享

2016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资料分享

2016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资料分享公共管理发展之学科背景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管理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以行政学家亨利的观点,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

主要代表学者有古德诺和怀特。

公共行政在这一阶段,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

在这个阶段,许多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

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以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

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

然而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

正如亨利所言,形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

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

从1960年至70年代起,一部分行政学者不满政治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从而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

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一是公共行政与私人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二是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三是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

这一阶段将公共行政专项管理,为日后公共管理途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将公共行政类同于一般管理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

质疑之一便是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是否相同;质疑之二是企业是否比政府有更高的绩效。

总之,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有管理无公共的窘境,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由于大环境的差异,私人部门的知识、机能、概念和工具,在引入政府部门运用后便产生了格格不入甚至失灵的情形。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相当一批的公共行政学者试图将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和一般管理的工具取向结合起来,发展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途径:公共管理途径。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专业介绍-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享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专业介绍-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享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专业介绍-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享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620学科基础—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六章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特征、集合行为是重点)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涵义及其理论一、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1)社会互动必然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社会互动并非只是在面对面的场合才发生,存在着间接互动;(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在社会学领域,研究社会互动的理论至少有以下几种:(一)符号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意愿标志。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指标。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符号沟通”进行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

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1)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这种意义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3)人之行为的意义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确定的;(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当代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一是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另一个是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财政与政策专业-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财政与政策专业-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财政与政策专业-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资料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谢明《公共政策导论》1、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的定义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潜在和爆炸性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

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二是议题引起公民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三是议题包含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

象征性议程:重视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比如树立良好的公民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性问题,它所关注的不是权利的多少,而是社会行为的对与错。

2、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有哪些?1政治原则的偏离2价值体系的排斥3政府体系的封闭4承受能力的超重5表达方式的失当第四节(主体+原则+思维方法+程序)1、什么是政策规划政策规划过程是一个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它需要决策者与政策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它是在既定原则指导下寻求方案优化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

2、什么是政策规划的主体分为单一型和多元型。

前者指规划在政府部门内部进行,后者指规划不仅有政府参与而且扩展到社会领域。

在多元型中又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前者不仅拥有决策的法定权利,而且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政治、法律、经济和道义方面的责任,后者则只是享有政策方案的拟定、推荐和评判权,而不需要对其后果承担责任。

3、听证制度:是公共政策规划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形式,其核心原则是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推进决策的民主化。

其具体要求是,在讨论和研究政策方案时必须经过合法程序,听取有关专家、有关部门、利益团体、社会公众等代表人士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政策讨论,以保证政策规划的科学性。

4、在哪里可以发现政策分析人员的身影?①大学②独立的研究机构和思想库③部内制政策部门④压力集团和院外活动团体⑤党内制政策部门⑥自由职业的政策咨询人员5、政策规划的原则有哪些?A信息原则B系统原则C预测原则D客观原则E智囊原则F优化原则G效益原则H可行原则I兼听原则J时效原则6、政策规划中的思维方法有哪些?A经验思维B逻辑思维C直觉思维D创新思维:a.头脑风暴法b.哥顿法c.零起点法d.综摄法(垃圾箱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大专业考研必读信息(公共管理学院部分)一、人大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概况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科类专业见长的名校,公共管理大类更是其王牌专业,不论是在师资配置、学术水平、教学质量,还是在学生素养、社会认可度等诸方面,都属国内一流水平。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专业介绍-考研大纲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专业介绍-考研大纲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专业介绍-考研大纲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620学科基础—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节社会的类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类型的观点马克思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标准,提出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是: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并预见将会出现共产主义社会。

后来,人们进一步将社会基本形态概括为五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为其初级阶段)。

二、社会学家对社会类型的区分在社会学史上,不少社会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的类型作了各种区分。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诸种:(一)伦斯基的社会类型划分美国社会学家根据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将社会区分为以下各种类型:①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②畜牧的社会;③初农社会;④农业社会;⑤工业社会。

(二)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分很多社会学家根据整体社会结构的差异,把社会概括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尽管在具体用词上有所不同)两个基本类型。

比较著名的,如滕尼斯提出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组织形式的差异。

又如,杜尔克姆从分工的特点上区分了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

我国社会学家还进一步发展了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理论,提出了转型社会的概念,认为: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有一种社会过渡形态,即转型社会,它兼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

由于这一过渡时期要经历较长的时期,所以也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类型。

目前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就属于转型社会。

(三)其他有关社会类型区分的观点对于不同社会进行类型化概括的努力始终在继续。

刘易斯?亨利?摩尔根曾将社会区分为未开化的、野蛮的和文明的三种类型;奥古斯特?孔德也曾将社会区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阶段;当代一些社会学家还以工业社会为中心,区分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等社会类型。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笔记复习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笔记复习资料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解读2016年人大行管考研专业课真题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一名词解释1.目标置换效应2.头脑风暴法3.绩效管理4.全面质量管理5.程序公正性理论二简答1.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2.运用志愿失灵理论,简述非政府组织的缺陷3.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4.弹性化组织特征5.政府失灵类型及特征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渐进主义模型2.结合我国懒政问题,谈谈行政问责机制的困境和解决途径。

更多人大行管考研真题登录育明教育官方网站:育明教育: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专业一:620学科基础(备注:行管方向选择社会学和经济学)(1)管理学罗宾斯:《管理学》(第七或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及历年真题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社会学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专业二: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1)公共管理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公共政策谢明:《公共政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为主)《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二、育明教育: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参考书目解析专业课一: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管理学——A《管理学---罗宾斯》07版09年都行,分别就是09版是19章,把07版的19-20章合并了,同时09版的没有小测验。

B《管理学——方振邦》这个书是人大老师的,很好,和罗宾斯的有60页左右不同,稍微对照下就行。

两个都要背。

社会学——《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这个的话,两个版本最好一起看,从2011年真题看,两本书一起参考更有必要。

2016人大行管考研谢明公共政策导论学姐笔记

2016人大行管考研谢明公共政策导论学姐笔记

2016人大行管考研谢明公共政策导论学姐笔记成功考上学姐学长经验谈:考研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不管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首先自己的心态就得放好,只有打败自己才能打败别人。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四节(自由主义+政府干预)p24第三章主体、客体、环境★第一节(官方4+非官方5)1、政策主体的定义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

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

非官方决策者是指并不拥有合法权威去做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人们,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

2、政策主体有哪些?其中官方决策者包括什么?非官方决策者包括什么?(要重点记忆非官方决策者里面的内容)(1)官方决策者①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

②行政决策机关: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行政执行机关:不仅能够参与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且能够通过行政拖拉和无所作为使其他机构制定的法律或政策徒有虚壳。

④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

司法审查权是指法院有权审查立法和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

法令解释权是指法院有权解释和决定那些只有抽象的表述且容易引起分歧的法规的含义。

(2)非官方决策者①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

其方式包括:院外活动、舆论宣传、政治捐款、抗议示威等。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制定不应受个别或少数利益集团的操纵。

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由以下因素决定:A成员数量B财力状况C团体实力D领导者能力E群体凝聚力F与政府决策层的关系②政党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加以实现,政党常常履行着一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不同利益集团的特定需求转变为一般性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真题-考研辅导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真题-考研辅导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真题-考研辅导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张成福《公共管理学》六.治理工具含义:治理工具又可以称之为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它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就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七.政府治理工具有哪些【2种分类标准】(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1.耐德与英格的政策工具包括:1)政府部门直接提供财货和服务。

由政府部门承担政策规划即执行责任,费用由政府税收支出或使用者付费。

如政府提供军队、警察、各种公共建设等。

2)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

由政府部门负责提供财税与劳务,但由政府机关间彼此签约并将其付诸执行。

3)签约外包。

此种方式指政府雇佣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费用则由政府编列预算支出。

如政府托私人公司清运垃圾。

4)经营特许权。

是指由政府核准私人部门提供服务,但政府则保留价格之核准权,费用则由使用者付费。

如高速公路出口的路线经营权。

5)补助。

即政府通过免税、低息贷款、直接补助等诱因来提供服务,其费用包括政府对业者的补助即使用者付费。

如政府的出口退税政策。

6)抵用券。

是指政府赋予符合资格的人民自由选择去消费某种货品,而由政府付费,例如社会救济以及医疗服务的提供。

7)市场运作。

指政府对于市场运作不加干预,完全由市场之需求及供给自行调节,由费用者自行决定消费对象,政府仅维持市场秩序。

8)志愿服务。

指由非盈利组织提供服务,政府对此予以鼓励。

9)自我协助。

指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符合或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人们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如社区内守望相助等。

10)政府贩售。

指消费者向政府购买特定服务,民众成为需求者而政府则为提供者。

2..学者林德和彼得斯政府治理工具主要有:1)命令条款2)财政补助3)管制规定4)税收5)劝诫6)权威7)契约等。

八.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政府可运用多元政策工具以实现自己的治理目标。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独家资料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独家资料

★二、第五章制定第一节(认定主体+类型)1、谢泼德和沃思认为社会问题是谁认定的?P114第二节(察觉+界定+描述+不能及时发现原因+自然史观)1、政策问题的确认过程是怎样的?①问题确认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对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问题确认是问题求解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问题进行明确和系统的阐释是探求问题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

②问题察觉问题察觉是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

问题察觉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相关人员的主观条件,如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个人利益、价值观念等。

③问题界定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A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类B需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诊断,一是问题何在,二是原因何在C需要把问题强劲转变为实质性问题。

④问题描述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如数字、文字、图表、符合等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应注意:A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B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2、问题界定阶段的主要方法有哪些?①类别分析法:是为了澄清、界定、甄别和区分问题情景而对问题情境进行类别划分的一种方法。

②类比分析法:建立若干类比的标准和模型,对已出现的问题成因、表现形式、具体特征等与其他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此问题与彼问题的相似性、相关性和差异性,并以类比的结果为基础,对问题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确认。

③假设分析法:通过假设一定的前提,推到相关的结论,提供有效的方法。

假设的焦点在于问题主要因素尤其是相互冲突的因素。

④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帮助认定问题的三种原因,即可能的原因、合理的原因和可行的原因。

3、政府不能及时发现政策问题的原因有哪些?①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识别难度相当大。

②许多社会问题不很明显,人们容易忽视这些隐含的问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资料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张成福《公共管理学》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略)没有谢明《公共政策导论》写的好,可以省略,以谢明的参考书为主第六章公共组织管理一:组织含义。

二:公共组织含义。

特征。

1.含义:从广义上而言,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狭义上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2.特征:1)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的目的在于追求公共利益,其动机在于使民众获得最好的福祉。

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在宪法或法律的规范下行动,这与私营组织有所不同。

而且公共组织所制定与执行法律是带有权威性的,效力范围及于全国。

3)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重政治权威的分立与制衡。

行政部虽较注重层级节制的权威,但亦要接受立法和司法部门,辖区内人民和各种利益团体的监督。

4)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公共组织的基本性质是政治性的组织,一举一动都必须接受舆论或人民大众的监督,所作所为必须公开透明。

5)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公共组织中的各单位、各成员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其运作必须要在各级政府间的网络中折中协调。

通力合作促进政策有效执行。

6)公共组织政治因素的考虑。

公共组织的行动必定发生在具有政治意涵的环境中,其各种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的意义。

7)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组织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大多抽象模糊,只作为行政人员提醒自己负有公共责任,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象征符号。

8)公共组织的独占性。

政府所提供的财货或服务大多属于公共财的性质,公共财的无排他性和无竞争性,很少有私人组织乐意提供,此外,一些庞大的公共工程,私人组织无力担负,只好由政府来承担。

9)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财政与政策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参考书-考研辅导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财政与政策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参考书-考研辅导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财政与政策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参考书-考研辅导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谢明《公共政策导论》6、制度理论的内容、赋予公共政策的特征、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优点有哪些内容:政策是组织的产物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的政府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的产物。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1公共政策的合法性2公共政策的普遍性3公共政策的强迫性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它可能有利于某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不利于一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2它可能对社会上的某些利益需求提供便利,对另一些利益需求起抑制作用3它可能为某些个人和团体提供接近政府权力的便利,为另一些个人和团体设置接近政府权力的障碍。

优点:制度模型逐渐成为分析的主要方法,代表了当前政策分析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走向。

7、博弈理论的内容、最小最大化的定义、囚徒困境的矩阵图、优点内容:研究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理性决策的问题,这种特定情况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

最小最大化:博弈理论用这一概念阐述理性策略的实质性内涵。

无论对手怎样去做,自己的选择都将使自己最大的损失最小化或最小的收益最大化。

“最小最大化”的理性策略能够有效的抑制对手最佳选择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它也许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保守的策略,因为他所设计的行为只是为了减少损失或群体报最低限度的收益而不是为获取最大利润去冒很大风险,但是,大多数的博弈理论者都把它视为最佳的理性策略。

囚徒困境:P100优点: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为政策分析提供了有趣的思路,特别是在冲突情境下进行策略选择时,作用更为明显。

博弈理论的影响在逐渐增大。

8、团体理论中政治体系的使命有哪些?政治体系的平衡依赖于哪些力量的支撑、缺点有哪些内容: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

谢明 公共政策复习笔记(1-11)全缩减版

谢明 公共政策复习笔记(1-11)全缩减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内涵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有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的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1)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公共利益概念是界定政府行为必要性的主要界限,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政治与政策一,公共政策的政治解释公共政策可视为一系列程式化的政治企图,或是为了解决或控制政治争端,或是为了确保一致性目标的实现而提供一种理性激励。

二,政治行动的三种类型:控制、交易和博弈。

三,政治的三个层面及其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微观政治、中观政治、宏观政治第三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1、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国会立法—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2)总统决策—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3)政府机构决策—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的权力去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4)司法决策—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2、中国一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体制,这种体制赋予政策过程两大特征:其一是从宪法规范的权力关系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的、全权的地位。

其二是政府系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过程的运行,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

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由三部分构成,即党的政策、人大立法和行政决策。

1)中国共产党的政策A、直接形式。

B、间接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3)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类型、特征和功能第一节公共政策的类型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部分——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一般涉及使用公共资金来支持特定的团体、社区或产业。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行政管理专业学长分享经验-考研真题-专业课笔记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行政管理专业学长分享经验-考研真题-专业课笔记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行政管理专业学长分享经验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620学科基础—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13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1.简单的经济关系1)两部门经济的假设经济分析纳入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的两部门经济社会中。

2)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2.均衡产出的概念1)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2)均衡产出的概念: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3)均衡收入的形成若产出大于支出,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大于零,企业就要削减生产,直至总收支相等,即达到均衡收入。

反之,若产出小于支出,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小于零,企业就要扩大生产,直至总收支相等,即达到均衡收入。

均衡收入3.投资等与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也可用i=s表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1)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叫边际消费倾向,即:MPC=Δc/Δy或MPC=dc/dy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即:APC=c/y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多。

3)非线性消费曲线的特点第一,消费曲线与450线的交点上,c=y;在该交点左下方的消费曲线上,c >y;在该交点右上方的消费曲线上,c<y。

消费曲线第二,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都是相应的APC,消费曲线上任一点或任一段弧的斜率值都是相应的MPC,且同一收入水平上有APC>MPC。

第三,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曲线越来越平缓,表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线性消费曲线的特点第一,由于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故消费曲线上任何一点或任何一段弧的斜率都相等,都等于不变的边际消费倾向。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详细课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详细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公共政策:公共权威部门特别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2.应该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科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专业角度: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政治角度: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素材,促使政治意识提高,完善政治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3.全民公决:公共政策重要的表现形式。

指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

优点: 基于平等原则,使每个公民都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缺点: 关注自身利益,忽略国家利益,不能使国家利益达到最大化。

简单多数通过办法,少数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成本过高。

花费时间长,不适合迅速作出决定。

政府只执行结果,易推卸责任,造成决策失误。

4.公共政策的作用: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管制功能。

5.公共职能:政治职能,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

经济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

文化职能,对文化事业实施的管理。

社会职能,出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

6.公共利益遵循的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7.公共政策分类: 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8.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有何区别?物质性政策是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象征性政策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质性影响。

9.政府收入主要有哪些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行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

10.政府失灵: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政治体制中得不到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行政管理专业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行政管理专业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育明官网)
十年专注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问题:5、6、4 优点: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带有专制色彩的政治系统中,精英理论在分 析和解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时,其作用可能会远远超出其他一些政治系统。 缺点:难以证实。 6、制度理论的内容、赋予公共政策的特征、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优点有哪些 内容:政策是组织的产物 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 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的政府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的产物。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 1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2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3 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 它可能有利于某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不利于一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 2 它可能对社会上的某些利益需求提供便利,对另一些利益需求起抑制作 用 3 它可能为某些个人和团体提供接近政府权力的便利,为另一些个人和团 体设置接近政府权力的障碍。 优点: 制度模型逐渐成为分析的主要方法,代表了当前政策分析的最新动态 和研究走向。 7、博弈理论的内容、最小最大化的定义、囚徒困境的矩阵图、优点 内容:研究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理性决策的问题,这种特定情况是指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参与者, 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 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 最小最大化:博弈理论用这一概念阐述理性策略的实质性内涵。无论对手怎 样去做,自己的选择都将使自己最大的损失最小化或最小的收益最大化。 “最小 最大化” 的理性策略能够有效的抑制对手最佳选择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它也许会 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保守的策略, 因为他所设计的行为只是为了减少损失或群体报 最低限度的收益而不是为获取最大利润去冒很大风险,但是,大多数的博弈理论 者都把它视为最佳的理性策略。 囚徒困境:P100 优点: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为政策分析提供了有趣的思路,特别是在冲 突情境下进行策略选择时,作用更为明显。博弈理论的影响在逐渐增大。 8、 团体理论中政治体系的使命有哪些?政治体系的平衡依赖于哪些力量的支撑、 缺点有哪些 内容: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 使命:政治体系最根本的使命就是通过以下途径调和团体之间的冲突 1 建立团体斗争的游戏规则并充任裁判 2 平衡各方利益、力求彼此妥协 3 以公共政策的形式出台折中办法 4 以各种手段推动政策的实施 政治体系的平衡依赖于哪些力量的支撑: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辅导-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辅导-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辅导-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人大公管学院行政管理考研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张成福《公共管理学》八.中国政府(4次)改革成果。

教训。

愿景(重点)1.成果:1)整个社会对政府改革取得了共识,认为不进行政府改革,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难以持续。

2)政府机构扩张的总体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机构本身向精减的方向发展。

3)开始以重塑政府职能而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4)在理顺关系,特别是政企关系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

5)公务员和公职制度正在实现从特殊主义的偏狭制向普遍主义的功绩制的转换。

6)政府治理从遵循人治到重视法治。

2.教训: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历次的政府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出于财政、机构、人员、官僚主义的压力,政府迫不得已才进行改革,政府的改革是消极的,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和前瞻性。

2)政府改革视角偏狭改革视角局限在机构、人员的调整上。

实际上,政府改革最少涉及三方面的变革:结构性变革(如组织结构的重组,人员的精简),工具层的变革(如政府治理方式,方法,公务员做事方式),价值层面的变革(政府人员的心灵改革)。

仅改变政府的结构,是无法达到改革目的的。

3)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历次政府改革都反映出我们理论准备和反思不足。

对于政府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上的认知。

改革在理论上的滞后,影响着我们对政府改革的思考,限制我们战略和政策的选择。

4)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统我们需要的政府再造是一种大规模、普遍性、彻底性,关联政党与政治、立法、司法、社会组织等多种环境系统改革的政府再造,政府再造不仅局限于政府组织之内。

这也是中国政府改革为什么不推不动、推亦不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5)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检视过去的政府改革,主导我们改革的是行政理性模型,即行政改革的核心在于有效率的行政。

客观的讲,政府行政必须是有效率的,效率也是重要的。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重点总结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重点总结

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名师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复习提点】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复习要做到:第一: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理解(七月初之前)行政管理专业不考察数学,但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跟政府管理的实践结合紧密,只有前期透彻的理解,才能为后期的记忆和答题方法、练习打下基础,通常要把书看2-3遍,提炼出一个初步的框架,在理解阶段,不宜做笔记。

第二:对重要考点进行精确记忆(七月份-11月初)行政管理专业考试要求对知识点要有精准熟练的记忆,名词解释、简答题才能做到尽量不丢分,只有博闻强识才能让论述题和案例题显得有功底,对重要考点的记忆,是高分的关键和保障!这方面老师会给予大家精确的考点,同时帮助大家梳理出知识的框架和体系。

第三:努力提升答题方法与技巧(11月初-考试前一天)行政管理专业考试既注重基础性,同时拥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时政性,要求能够做到精密结合,理论前沿,政府管理实践热点,出题老师学术动态等,对题目做出最恰当的剖析与阐述,通常要求字数得当、形式规范、逻辑完整、角度全面、述论结合,从而形成一篇卓尔不群的,能够让你脱颖而出的优秀试卷。

这部分要经过三次左右的全真模拟考试来实现,在做题中,改掉毛病,弥补短板,打开思路。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第二章政策分析一、重点名词政策分析政策预期政策偏好政策绩效政策倡议研究型分析快速分析冰山理论类别分析类比分析假设分析层次分析思想库二、政策分析的含义1.政策分析:对政策的调研、制订、分析、筛选、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又称政策科学。

政策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对备选政策的效果、本质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它是在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运筹学和系统分析侧重于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政策分析则侧重于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新的政策方案和解决途径。

2.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复杂的学科背景,多架构的研究方法,广阔的研究领域。

3.政策分析的焦点:问题、方法、结果、效果、替代方案的分析。

1)政策问题是指一种能够通过采取公共行动达到改善目的的并且还未实现的价值和机会。

2)政策预期是指政策可选方案的预期结果,导致问题出现的环境方面的信息对政策预期信息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政策偏好是指一个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法。

4)政策绩效是指政策行动实施后得到的结果。

5)政策执行是指政策绩效实际的贡献程度。

4.政策分析的方法5.政策分析的类型1)研究型分析这类政策分析的重要特点是研究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占有资料多,效果显示慢。

研究型分析主要面向一些大型的或长期性的项目,对分析的复杂性和精确性有较高的要求。

2)快速分析或基础分析快速分析多涉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项,目标比研究型分析更为实在,旨在向决策者提供简明的建议。

6.政策分析的方法1)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经验的方法;实证的方法;规范的方法。

2)政策分析的具体方法:(1)描述;2)预测;(3)评价;(4)开方;(5)定义。

7.政策分析的局限性:政府权力的限制;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人文研究的设计限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科学知识的有限性。

三、政策分析的过程四、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1.政策分析的含义:2.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定收分平开“诘责”)1定义问题2收集证据3分析原因4评估政策5开发方案6结果预测7择优选择三、思想库的含义1.思想库:思想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它的出现对改善政策系统和环境、促进决策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2.思想库的特征3.思想库的类别:官方思想库、半官方思想库、民间思想库、国际思想库4.思想库的作用:产生思想、教育公众、汇集人才。

2016年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一)名词解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我们的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析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A”。

第一,什么是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A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的5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A就是B”。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A的定义。

第二,B的定义。

第三,总结:A与B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A的职能。

”第一,A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A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必要性,罗列要点,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

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

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

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③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方法注意事项提示】:第一,紧扣理论。

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

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

论述题字数在1500左右。

用时为25-30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

但是案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分将理论部分写透。

(这是主要的部分)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

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我们有各专业案例分析库,可以供考生练习答题。

【资深名师总结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135分甚至140以上的高分,答题方法不可忽视。

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

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12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4-5次,就能熟练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