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

合集下载

奥氏体

奥氏体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1]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

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

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四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

[2]组成成分编辑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

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

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可趋向平直化。

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是珠光体逆共析转变而成。

当钢中加入足够多的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化学元素时,Ni、Mn等,则可使奥氏体稳定在室温,如奥氏体钢。

[2]晶体结构编辑奥氏体为面心立方结构,碳氮等间隙原子均位于奥氏体晶胞八面体间隙中心,及面心立方晶胞的中心和棱边的中点。

假如每一个八面体的中心各容纳一个碳原子,则碳的最大溶解度应为50%(摩尔分数),相当于质量分数约20%。

实际上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2.11%(质量分数),这是由于ˠ-Fe的八面体间隙的半径仅为0.052nm,比碳原子的半径0.086nm小。

碳原子溶入将使八面体发生较大的膨胀,产生畸变,溶入越多,畸变越大,晶格将不稳定,因此不是所有的八面体间隙中心都能溶入一个碳原子,溶解度是有限的。

碳原子溶入奥氏体中,使奥氏体晶格点阵发生均匀对等的膨胀,点阵常数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大多数合金元素如Mn.Cr.Ni.Co.Si等,在ˠ-Fe中取代Fe原子的位置而形成置换固溶体。

替换原子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各不相同,有的可无限溶解,有的溶解度甚微。

少数元素,如硼仅存在于浸提缺陷处,如晶界、位错等。

[3]主要性能编辑奥氏体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奥氏体的体积质量比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等相的体积质量小。

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渗碳体

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渗碳体

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渗碳体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渗碳体2011年04月08日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渗碳体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

渗碳体的含碳量为ωc=6.69%,熔点为1227℃。

其晶格为复杂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很大。

在铁碳合金中有不同形态的渗碳体,其数量、形态与分布对铁碳合金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珠光体珠光体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

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装珠光体。

用符号P表示,含碳量为ωc=0.77%。

其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决定于珠光体片层间距,即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厚度和的平均值。

莱氏体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体。

因莱氏体的基体是硬而脆的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奥氏体化名词解释

奥氏体化名词解释

奥氏体化名词解释
奥氏体名词解释如下: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

1、奥氏体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

2、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

3、马氏体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一起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P”表示。

碳素钢中珠光体组织的平均碳含量约为0.77% 。

5、索氏体指的是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索氏体,是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GB/T7232标准)。

6、通过奥氏体等温转变所得到的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极弥散的混合物。

是一种最细的珠光体类型组织,其组织比索氏体组织还细。

钢经淬火后在300~450℃回火所得到的屈氏体称为回火屈氏体。

奥氏体

奥氏体

奥氏体——碳溶解在Y-Fe中的间隙固溶体,它仍然保持Y-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景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间的间隙处,不具有磁性。

马氏体——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是碳在ɑ-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铁素体-——碳溶解在ɑ-Fe立方晶格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格。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Fe3C,一般含碳6.67&。

珠光体——奥氏体冷却时,在727度发生共析转变的产物,碳质量分数平均为W c=0.77%.
4 金属材料热处理
根据加热,保温和冷却工艺方法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大致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

2 超耐热合金
1 高熔点只是超耐热合金的一个必要条件。

2 超耐热合金的分类
(1)铁基超耐热合金
(2)镍基超耐热合金
(3)钴基超耐热合金
3提高超耐热合金性能的途径
提高超耐热合金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通常通过两种途径,即改变合金的组织结构和采用特种工艺技术。

3超低温合金
1 超低温对材料的特殊要求(1)防止低温脆性
(2)需要具备低温下的热性能(3)必须是非磁性合金。

奥氏体

奥氏体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奥氏体
英文名称:austenite
定义: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应用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工程(2)_热处理(二级学科);
机械工程(2)一般热处理名词(三级学科)
奥氏体简介
英文名称:austenite
晶体结构:面心立方(fcc)
字母代号:A、γ
定义: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命名:为纪念英国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1843~1902)对金属科学中的贡献而命名。

微观表述:γ-Fe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最大空隙为0.51×10-8cm,略小于碳原子半径,因而它的溶碳能力比α-Fe大,在1148℃时,γ-Fe最大溶碳量为2.11%,随着温度下降,溶碳能力逐渐减小,在727℃时其溶碳量为0.77%。

性能特点:奥氏体是一种塑性很好,强度较低的固溶体,具有一定韧性。

不具有铁磁性。

因此,分辨奥氏体不锈钢刀具(常见的18-8型不锈钢)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磁铁来看刀具是否具有磁性。

古代铁匠打铁时烧红的铁块即处于奥氏体状态。

另外,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四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

奥氏体解释
碳溶解在γ铁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呈面心立方结构,无磁性。

奥氏体是一般钢在高温下的组织,其存在有一定的温度和成分范围。

有些淬火钢能使部分奥氏体保留到室温,这种奥氏体称残留奥氏体。

在合金钢中除碳之外,其他合金元素也可溶于奥氏体中,并扩大或缩小奥氏体稳定区的温度和成分范围。

例如,加入锰和镍能将奥氏体临界转变温度降至室温以下,使钢在室温下保持奥氏体组织,即所谓奥氏体钢。

奥氏体的形成

奥氏体的形成

RP
P 2
R
(2 6)
比界面能
R 球面曲率半径,如为平
图2-12 球面晶界长 大驱动力示意图
直晶界,R ,P 0。
公式2-6的推导:
面积为A的晶界如果移动dx 距离时,体系总的Gibbs自由能 变化为dGt ,则沿x方向有力P作 用于晶界上,构成晶界移动的驱 动力.
图2-13中A、B晶粒间的晶界 构成一曲率半径为R的球面.
2.2.4 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特点
图2-9 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动力学曲线
奥氏体形成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的.
随加热速度增大,转变趋向高温,且转变温度范围 扩大,而转变速度则增大.
随加热速度增大,C,Fe原子来不及扩散,所形成的 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性增大.
快速加热时,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可引起奥氏体 起始晶粒细化;同时,剩余渗碳体量也增多,形成奥 氏体的平均碳含量降低.
八面体间隙半径 0.52 Ǻ 碳原子半径 0.77 Ǻ →点阵畸变
图2-1 奥氏体的单胞
奥 氏 体 相 区 : NJESGN包围的区域
GS线 ---- A3线 ES线 ---- Acm线 PSK线 ---- A1线
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 溶 解 度 为 2.11wt% (10at%)
碳原子的溶入使 γ-Fe 的点阵畸变,点阵常数 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形成温度升高,N的增 长速率高于G的增长速 率,N/G增大,可获得细小 的起始晶粒度.
形 成 温 度 升 高,Gγ→α/Gγ→k 增大,铁素 体消失时,剩余渗碳体量 增大,形成奥氏体的平均 碳含量降低.
图2-8 奥氏体等温形 成动力学曲线
影响奥氏体等温形成速度的因素:
1.加热温度的影响 1加热温度升高,∆T增大,形核速度I和长大速度G均增加; 2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形成的孕育期变短,相变时间变短 3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界面浓度差∆C减小,向F体和Fe3C的长大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马氏体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马氏体

深入探讨金属学中的重要概念一、介绍在金属学中,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马氏体是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

二、铁素体铁素体是指铁和碳组成的固溶体,是一种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组织。

在铁碳合金中,当温度高于A3点时,铁的组织结构为铁素体。

铁素体的性质稳定,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是一些重要金属材料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奥氏体奥氏体是另一种铁碳合金的组织形式,其结构为面心立方。

当温度低于A1点时,铁的组织结构为奥氏体。

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塑性和韧性较差。

在一些要求高强度的金属材料中,奥氏体是重要的组织形式。

四、渗碳体渗碳体是指在铁素体或奥氏体内部溶解了一定量的碳,形成固溶体的金相。

渗碳体的形成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塑性和韧性。

在热处理过程中,渗碳体的形成可以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

五、珠光体珠光体是一种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相互交替排列形成的组织形式,具有条纹状的外观。

珠光体在金属材料中起着重要的强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金属制品中,珠光体是重要的组织形式。

六、马氏体马氏体是一种在金属材料中由奥氏体或铁素体经过相变而形成的组织形式,具有高硬度和弹性,是一些高强度金属材料的重要组织形式。

马氏体的形成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

七、总结与回顾通过对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马氏体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的金属学概念。

铁素体和奥氏体是金属材料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渗碳体、珠光体和马氏体则是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们对于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八、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对于金属学中的这些重要概念,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其形成的原理、性质和应用,这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设计、加工和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奥氏体定义

奥氏体定义

奥氏体定义
奥氏体是一种金属晶体结构,由铁原子排列形成。

在奥氏体晶体结构中,铁原子被排列成紧密堆积的球形结构,这些球形结构被称为“单元球”。

奥氏体是一种固溶体,即铁原子和其他元素原子在晶格中混合。

通常,在钢材中添加一些其他元素,如碳、铬、钼、镍等,以提高其性能。

在奥氏体钢中,碳含量通常在0.2%到0.8%之间。

奥氏体钢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这使得奥氏体钢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工程零件,如齿轮、轴承、弹簧、刀具等。

然而,奥氏体钢的缺点是易于发生变形和开裂。

因此,在钢材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即快速冷却,以增加其强度和硬度,并减少其变形和开裂的风险。

这种热处理过程称为淬火。

在淬火过程中,钢材被加热到高温,然后迅速冷却,以形成奥氏体结构。

奥氏体钢还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控制其晶体结构。

在加热过程中,钢材中的奥氏体晶体结构会逐渐转变为费氏体晶体结构,这是一种更软的结构。

在冷却过程中,费氏体晶体结构又会逐渐转变为马氏体晶体结构,这是一种更硬的结构。

这种加热和冷却处理过程称为热处理,可以改变奥氏体钢的性能。

除了钢材外,奥氏体晶体结构还存在于其他金属中,如铝、铜和钛等。

在这些金属中,奥氏体结构也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控制其性质。

奥氏体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晶体结构,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在钢材制造和其他金属加工过程中,奥氏体结构的控制和调节是至关重要的。

奥氏体的名词解释

奥氏体的名词解释

奥氏体的名词解释奥氏体是金属学中一个重要的热处理概念,它指的是钢铁中的一种组织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奥氏体的概念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奥氏体的形成原理、性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角色进行详细阐述。

1. 奥氏体的形成原理奥氏体的形成与金属的冷却过程密切相关。

当钢铁在高温下进行快速冷却时,铁原子会以一种有序的方式排列,形成一种叫做奥氏体的组织结构。

与奥氏体相对的是珠光体,它是在慢速冷却下形成的,具有另一种特殊的晶格排列方式。

2. 奥氏体的性质奥氏体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得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奥氏体的硬度较高,因此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等需要高强度和耐久性的领域。

其次,奥氏体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便于加工和形变。

最后,奥氏体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制造具有抗腐蚀要求的设备和结构。

3. 奥氏体的应用奥氏体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奥氏体钢是制造不锈钢的重要原料,因为不锈钢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其次,奥氏体钢还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用于制作车身、发动机零件等。

此外,奥氏体还可通过热处理过程进行调控和改善,以满足不同需要。

4. 奥氏体的变态现象在奥氏体中存在一种变态现象,被称为马氏体转变。

当奥氏体受到外部应力或温度的变化时,可能会发生相变,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结构,即马氏体。

这种转变会导致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材料设计与工程实践中需加以考虑。

5. 奥氏体的研究和发展奥氏体作为金属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仿真模拟等手段,探索奥氏体的形成机理、晶体结构、相变规律等方面的问题,为材料科学和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总结起来,奥氏体作为金属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钢铁冷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形成、性质、应用以及与马氏体的转变关系等领域。

深入研究奥氏体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奥氏体

奥氏体

奥氏体(A)
在一般碳钢、合金钢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室温时很少有奥氏体出现。

只有在锰、镍含量高的合金钢中,常温才有奥氏体组织。

虽然其硬度不高(与珠光体差不多).但在受到高应力强磨损的冲击、压力作用下,表面会形成高硬度的加工硬化层〔如高锰钢、超高锰钢、中锰钢)。

高锰钢等在高应力的作用下耐磨性较高,但在低应力作用下其加工硬化率较低(即磨后硬度低),耐磨性不如马氏体淬火钢。

因此,在各类球磨机上。

特别是磨煤的球磨机上,应淘汰高锰钢等奥氏体锰钢。

奥氏体的耐磨性虽然不高,但比珠光体要高得多。

在淬火、回火钢和合金白口铸铁中,淬火组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残余奥氏体二残余奥氏体是不稳定组织,在应力作用下会转变成马氏体。

当这种转变在金属表面(磨损面)上发生时,会因体积的膨胀而萌生裂纹,致使金属表面层层剥落。

残余奥氏体在承受高应力、硬磨料磨损时,有时也有助于提高耐磨性。

但在实践中大多数材料的生产工艺都尽量让残余奥氏体的量减少到最低。

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结构

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结构
在马氏体中,铁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有序性,这种有序 性使得马氏体在某些方向上表现出各向异性。
形成条件
温度
马氏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通常需要在低温下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 形成速度会逐渐减慢,直至停止。
时间
马氏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条件。在一定的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马氏体的数量和 尺寸会逐渐增加。
奥氏体的应用
01
02
03
制造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 耐腐蚀性和美观性,广泛 应用于厨具、医疗器械等 领域。
建筑行业
奥氏体钢因其良好的塑性 和韧性,常用于制造建筑 结构件和桥梁。
化工设备
奥氏体不锈钢对各种化学 介质的耐腐蚀性较好,适 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和管道。
马氏体的应用
工具制造
马氏体钢因其高硬度和耐 磨性,常用于制造切削工 具、量具和磨具等。
热力学稳定性
奥氏体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 力学稳定性,不易发生相变和 其他热力学不稳定性现象。
在高温下,奥氏体的晶体结构 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分解 或相变,这与其晶体结构和原 子排列有关。
奥氏体的热稳定性使其能够在 高温环境下保持优良的机械性 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环境 下的工程应用。
02 马氏体的结构
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结 构
目录
CONTENTS
• 奥氏体的结构 • 马氏体的结构 • 奥氏体与马氏体的比较 • 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 • 奥氏体和马氏体的应用
01 奥氏体的结构
晶体结构
1
奥氏体是一种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其晶体格子为 体心立方点阵,但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形式是面 心立方。
2
奥氏体的晶格常数相对较大,这与其晶体结构有 关,较大的晶格常数使得原子间的距离增大,降 低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奥氏体的概念

奥氏体的概念

奥氏体的概念
奥氏体是一种金属组织,由铁和碳以及合金元素合成。

奥氏体具有
高硬度、高强度和优异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

它广泛应用于制造
业中,例如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和建筑结构等领域。

奥氏体的形成是由于铁、碳以及其他合金元素在高温条件下的共同作用。

在制造奥氏体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应的铁碳相图设计出合适的
加热、保温和冷却方式。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奥氏体的硬度和韧性的要
求来进行选择,以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奥氏体可以进一步进行热处理,形成其他类型的组织结构,例如马氏
体和贝氏体。

这些组织结构的形成取决于快速或缓慢的冷却速率。


果通过快速冷却的方式形成马氏体,会得到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而通
过缓慢冷却的方式,可以形成贝氏体,具有更高的韧性和耐蚀性。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奥氏体的组织结构不适合使用。

当制造出非常
大型的结构件时,奥氏体的内部会形成大的晶粒,缺乏韧性。

这时候
就需要使用铸造和变形工艺,形成铸造组织和冷变形组织。

总之,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对于许多业界的制造和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制造行业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

通过合适的制造过程可以获得合
适的奥氏体组织结构,使成品具有足够的强度、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从而满足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

奥氏体_精品文档

奥氏体_精品文档

奥氏体1. 引言奥氏体(Austenite)是固体材料中的一种金属相,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和低塑性。

它主要由α铁和γ铁两个晶体相组成,通常在高温下形成,然后通过快速冷却来保留结构。

奥氏体的性质和结构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性质和应用。

2.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奥氏体的形成与金属材料的合金成分和冷却速率紧密相关。

当金属合金中含有充分的合金元素时,奥氏体相就会在高温下形成。

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在高温下通过热处理、加热和保温等工艺步骤来形成奥氏体。

关键的因素是合金元素的溶解度和扩散速率。

当材料被迅速冷却后,奥氏体相就可以被保留下来。

3. 奥氏体的性质3.1 结构特点奥氏体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其晶体结构通常为面心立方(FCC)。

在奥氏体相中,铁原子密堆积于晶格中,形成共面排列。

奥氏体晶格中晶体间距较大,存在较大的空隙,使其具有较低的密度。

3.2 机械性能奥氏体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其塑性较低。

这是因为奥氏体相中原子排列较为有序,固定结构限制了原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

因此,奥氏体相通常是脆硬的。

3.3 热处理性能奥氏体相可通过热处理进行再结晶和回火来改善其热处理性能。

通过加热奥氏体相并保温,原子会发生扩散,导致晶体结构的再排列,从而减小晶格缺陷和内应力。

4. 奥氏体的应用4.1 钢铁工业作为奥氏体相的铁-碳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

通过控制合金中的碳含量、合金元素添加和冷却速率,可以调节奥氏体含量和性能,从而获得不同用途的钢材。

4.2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为奥氏体相和其他合金元素。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强度和韧性,在化工、航空航天、食品加工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3 合金硬化在一些高性能合金中,奥氏体相用于增强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通过合金元素的添加和冷却速率的控制,可以在材料中形成高度有序的奥氏体相,有效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5. 结论奥氏体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相,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奥氏体组织特征

奥氏体组织特征

奥氏体组织特征
奥氏体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金属相,其特征主要包括:
1. 结晶形态:奥氏体呈平面结晶,由较小的颗粒或板状晶粒组成。

2. 内部结构:奥氏体由铁和少量碳组成,其晶格结构呈现相对密排的面心立方结构(FCC),碳原子以溶解在铁基体内部。

3. 成分调整:奥氏体的碳含量对其性质和结构有影响,碳含量在0.02%-2.1%范围内,其中超过0.8%的高碳钢可以形成完全
奥氏体。

4. 硬度和强度:奥氏体相对较硬,其硬度和强度与碳含量和淬火方法有关,高碳钢奥氏体的硬度和强度更高。

5. 韧性:奥氏体的韧性较低,容易发生断裂,特别是高碳奥氏体。

6. 磁性:纯铁的奥氏体是非磁性的,但添加了一定量的碳会使奥氏体具有一定的磁性。

7. 相变:奥氏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当温度超过奥氏体的临界点时,会转变为其他相(如铁素体、贝氏体等)。

总体而言,奥氏体具有硬度高、强度高、韧性较低以及一定的磁性等特征,这些特性使其在金属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名词解释奥氏体

名词解释奥氏体

名词解释奥氏体
奥氏体,即白变体,是金属构成的一种微晶结构。

微晶结构是由许多小晶粒形成的结构。

它们彼此紧密连接而且合在一起,这种形式的构成具有金属的柔软和⾼的抗疲劳⾼强度。

一种微晶结构被称为奥氏体,它可以很好地约束萎缩现象,从而使材料具有较强的⾼温性能。

奥氏体结构是⾼种自然微晶结构,它通常存在于室温下许多钢材中,由于具有尺寸较⾼,细小的晶粒尺度以及⾼抗疲劳性能,它们在金属构件中起着⾼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在塑料高分子、有机液体中形成,其形式也可以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改变材料的塑性和结构。

奥氏体具有合金的抗力和易塑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和工业应用,广泛应用于航空、宇宙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飞机的质量主要是由火箭的弹性决定的,所以飞机的框架结构就要求采用细晶体材料,否则会影响飞行安全。

有限元仿真,结合试验发现,一种合金结构可以在⾼温下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比奥氏体结构更好地考虑均衡特性。

因此,奥氏体结构在不同材料,多样化的结构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制造等⾼分辨率、⾼强度、高可靠性的领域,它们提供了良好的表观硬度结构和关键的抗疲劳性能。

通过这种结构,许多钢材可以有效地抵抗外部压力,具有良好的应变特性,可以形成良好的成型材料以及易于加工、塑性好、表面硬度高的构件。

奥氏体

奥氏体

奥氏体:奥氏体A或合金元素在γ-Fe中的固溶体。

奥氏体晶粒一般为等轴状多边形,在奥氏体晶粒内有孪晶。

奥氏体为面心立方结构,碳原子位于奥氏体晶胞八面体的中心,即面心立方晶胞的中心或棱边的中点。

碳原子在奥氏体中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存在浓度起伏。

奥氏体的晶格常数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碳原子溶入使晶格膨胀的缘故。

当奥氏体中含有合金元素时,大多数合金元素如Mn,Cr,Ni,Co,Si等,在γ-Fe中取代铁原子的位置而形成置换固溶体。

奥氏体的特点:1,A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A的质量体积最小。

转变成M形式时,体积膨胀2,点阵滑移系多,故A的塑性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变形3,A是高温相,在室温下不稳定,但在钢中加入足够多的扩大γ-Fe相区的化学元素,则可使A稳定在室温4。

A具有顺磁性5,A的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最大,故可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

奥氏体形成过程:奥氏体的形成是扩散性相变。

分为四个阶段,即1,奥氏体形核,2,晶核向铁素体和渗碳体两个方向长大3,剩余碳化物溶解4,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奥氏体晶核是通过扩散机制形成的。

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取决于形核率N和长大速度vg。

温度越高,晶粒越细。

影响A形成速度的因素:一切影响A形核率和增大素的的因素都影响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1.,加热温度:(1)奥氏体形成速度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

转变孕育期变短,相应的转变终了时间也变短。

(2)随着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形核率增大速度高于长大速度的增长速率。

因此奥氏体形成温度愈高,起始晶粒度愈小(3)随着奥氏体形成温度升高,奥氏体相界面向铁素体的推移速度与向渗碳体的推移速度之比增大。

当奥氏体将铁素体全部溶解时,剩下的渗碳体量增多。

2,钢中含碳量和原始组织的影响:(1)钢中含碳量愈高,奥氏体形成速度愈快(2.)钢的原始组织愈细,奥氏体形成速度愈快。

3,合金元素的影响:(1)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因而减慢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相变驱动力
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时,由于温度的 升高,原子的活动能力增强,晶格 的能量增加,使得相变驱动力增大 。
碳原子扩散
01
02
03
碳原子扩散机制
在奥氏体形成过程中,碳 原子通过晶格的间隙和位 错等缺陷进行扩散,以实 现成分均匀化。
扩散路径
碳原子主要沿着晶界和位 错等缺陷扩散,这些区域 提供了碳原子扩散的通道 。
料。
基于奥氏体转变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实例
弯曲加工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 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可提高金属 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有利于弯曲加工。
VS
拉拔加工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一 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可提高金属材料 的强度和韧性,有利于拉拔加工。
THANK S感谢观看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奥氏体的定义与性质 •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 影响奥氏体形成的因素 • 奥氏体转变的机制与动力学 • 奥氏体转变过程中的缺陷与控制 • 奥氏体转变的应用与实例
01
奥氏体的定义与性质
奥氏体的定义
奥氏体是一种钢铁材料中的固溶体相,主要由铁和碳原子组 成,并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如镍、铬、锰等。
03
影响奥氏体形成的因素
温度
温度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
钢在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的。在一定的温度下,奥 氏体可以完全形成。当温度升高时,奥氏体的形成速率增加,所需的时间减少 。
临界点温度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
在临界点温度以上,奥氏体可以完全形成。而在临界点温度以下,奥氏体不能 完全形成。
当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后,奥氏体的碳浓度和晶格类型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奥氏体的 碳浓度较高,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结构。

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

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

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的特点、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主要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

它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和耐氧化性能,常用于制造化学容器、压力容器、食品加工设备等。

1. 特点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同时具备良好的韧性和塑性。

它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受损。

此外,奥氏体不锈钢还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耐热性,能够应对高温环境下的工作。

2. 应用奥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行业。

它可以用于制造储罐、管道、酸碱槽、反应器等设备。

奥氏体不锈钢还可以用于制造食品加工设备、厨具等,因为它不会对食物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二、铁素体铁素体是一种由铁构成的金属,它是由铁原子通过特定的结构排列而形成的。

铁素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加工性,但在耐腐蚀性方面稍逊于奥氏体不锈钢。

铁素体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汽车零部件、家具等。

1. 特点铁素体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容易加工成形,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

然而,铁素体在腐蚀环境下容易发生生锈,所以在一些要求高耐腐蚀性的场合不适宜使用。

2. 应用铁素体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制造桥梁、楼房、汽车车身等结构件。

此外,铁素体还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厨具等日常用品。

三、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的区别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在成分、性能和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在成分上,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而铁素体仅由铁组成。

其次,在性能上,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强度,而铁素体在腐蚀环境下容易生锈。

最后,在应用上,奥氏体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化学容器、压力容器、食品加工设备等,而铁素体适用于制造建筑结构、汽车零部件及家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氏体:碳在γ-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
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 以上或以下温度,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下来(一般为随炉
冷却或埋入石灰中),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
1、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2、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以改善钢件毛坯的机械性能,或者为下一步淬火做好准备;
3、消除内应力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是指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冷却,使奥氏体
转变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加热温度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3以上30~50℃;共析、过共析钢为Ac1以上30~50℃
淬透性与淬硬; 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的能力。

不同的钢在同样的条件
下淬硬层深不同,说明不同的钢淬透性不同,淬硬层较深的钢淬透性较好。

淬硬性:是指钢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时,获得的马氏体组织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马氏体的含碳量,即取决于淬火前奥氏体的含碳量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①化学成分c曲线距纵坐标愈远,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愈小,则钢的淬透性愈好。

对于碳钢,钢中含碳量愈接近共析成分,其c曲线愈靠右,临界冷却速度愈小,则淬透性愈好,即亚共析钢的淬透性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大,过共析钢的淬透性随含碳量增加而减小。

除co和al(>2.5%)以外的大多数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使钢的淬透性增加,因此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好。

②奥氏体化温度温度愈高,晶粒愈粗,未溶第二相愈少,淬透性愈好。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哪几种?指出退火操作的应用范围。

答:(1)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并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随后的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3)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的铸件、锻件及热轧型材。

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或过共析成分的碳钢及合金钢。

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或冷拔件)及机加工的残余内应力。

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什么?与钢的珠光体相变及贝氏体相变比较,马氏体相变有何特点?
答: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发生无扩散型的相变。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为:(1)无扩散性。

钢在马氏体转变前后,组织中固溶的碳浓度没有变化,马氏体和奥氏体中固溶的碳量一致,仅发生晶格改变,因而马氏体的转变速度极快。

(2)有共格位向关系。

马氏体形成时,马氏体和奥氏体相界面上的原子是共有的,既属于马氏体,又属于奥氏体,称这种关系为共格关系。

(3)在通常情况下,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开始后,必须在不断降温条件下转变才能继续进行,冷却过程中断,转变立即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