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史上第一个舌战群儒的桑弘羊 汉武帝的理财专家
桑弘羊:成就汉武伟业的大会计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洛阳人,汉武帝时候的大臣。
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
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
历史上,桑弘羊忠心耿耿为汉武帝效劳,为民为国耗尽全力,尤其在为国理财方面贡献卓越。
他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从而解决了困扰汉武帝许久的资财问题。
司马迁当时对桑弘羊有诸多不满,可是桑弘羊在理财方面的才华令司马迁都赞扬,所以史书称桑弘羊时代是一个“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时代。
南怀瑾在多次在对商界的演讲中提及桑弘羊。
2004年9月,他在给清华大学EMBA学员讲课时就说:“武帝时代,曾有两个商人出来做官,一个是桑弘羊,一个是卜式,帮助汉武帝发展工商业。
”2007年7月,他在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师生讲课时,也谈起这两人,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富强不能只依靠耕种,他不赞同中国自古“重农抑商”的思想。
桑弘羊作为一个“神童”级别的人物,13岁就开始参与国家大事,尤其是从小就精通心算,所以在数字和经济概念上很杰出。
桑弘羊主张政府把工商业包揽过来,由国家出面经商。
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桑弘羊成为著名的理财家,他把国家的经济管理的井井有条,协助汉武帝处理财政问题几十年,成为后人纷纷仿效的理财专家。
其实,桑弘羊在汉武帝时代推行这样的理财观念是很困难的。
汉初以来,仍旧继续实行法家提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国家的很多工商和奴隶主阶层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许多限制。
桑弘羊自从13岁开始做侍中,到39岁,做了26年侍中。
在这期间,匈奴频频来犯,所以汉武帝大举用兵进攻匈奴,造成国库亏空,钱财耗尽。
这段故事南怀瑾在很多地方讲过。
那时候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大臣向汉武帝推荐大盐商东郭和大冶铁商孔仅,因为他们在经商方面有很多经验和收获,于是汉武帝决定让他们两个人负责管理盐铁事务,并将盐铁事务收归国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历史上是谁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历史上是谁舌战群儒?本文导读:曹操大兵压境、虎视眈眈,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这样,就发生了《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场面。
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使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口才、学识的较量,也更是敏捷的思维和胆识的较量,这一段对话非常精彩,经常被后人津津乐道。
可以说是“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有力佐证!“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
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
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
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第一个上来发难的是东吴谋士中的一号人物张昭,这个人是孙策手下的老臣,当是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可见这个人物在东吴的地位!张昭的发难尖刻而锋芒毕露,简直就是一个下马威!虽然他的言辞带有羞辱和人身攻击的特点,但仍不失儒生的礼仪和客套,他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一步步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最终达到羞辱孔明、杀一杀孔明傲气的目的。
他和孔明斗了三个回合,但最后不得不甘拜下风,弄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被孔明含沙射影地讽刺了一通,只能暗暗地喊肚子疼。
第一个回合: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先投石问路,听说阁下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是这样吗?张昭的试探之语,如果换了别人来回答,大概会说,不敢当!哪里哪里!那都是别人瞎说的,我怎敢自比管仲乐毅啊?但诸葛亮毫不客套、毫不退避,沉着应答,将话锋接了个正着,是啊,这只是我的小可之比。
历史趣谈桑弘羊究竟是怎么死的?桑弘羊生平事迹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桑弘羊究竟是怎么死的?桑弘羊生平事迹简介
导语:桑弘羊(?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
桑弘羊(?—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桑弘羊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磾等受武帝遗诏,同为辅政大臣。
始元六年(前81年),盐铁会议召开,因贤良文学指责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与民争利”,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
会后,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其他政策仍沿袭不变。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牵连被杀。
惨遭灭族
始元六年(前81年),上官桀等人勾结燕王刘旦,密谋燕王上书昭帝揭发霍光谋反,由桑弘羊组织朝臣弹劾霍光,被昭帝识破。
昭帝也因此更加亲近霍光而疏远上官一派,霍光的辅政地位愈加稳固。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上官桀等筹划政变,由鄂邑长公主设宴邀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西汉大经营家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西汉大经营家【发现生意经】的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大商人家庭出身的桑弘羊,从小就显露出商人、经营家基本的天赋。
只是他没有把这样的天赋用在自已家的生意经营上,而是去当了汉武帝的财政大臣。
虽然是入朝为官,但做的还是和商人差不多的事情——经营、赚钱,为汉武帝赚了很多的钱。
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大大加强了国家的财政实力。
桑弘羊虽然为汉王朝立了很多大功,可最后还是结局很悲惨——被诛杀,灭了族。
洛阳自古就商业发达的地方,商业人才辈出。
在前面所说到的商人的祖师爷白圭就是出生在这里。
而桑弘羊也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作为商人,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要善于“算计”。
而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桑弘羊打小就有这样的才能。
然而桑弘羊的父亲并没有因此想把桑弘羊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而是想要他入朝做官。
因为当时的商人即使再富有再有钱,都没有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桑弘羊的父亲走了一条以商业资本与政治相结合的路子,把年仅十三岁的桑弘羊送入宫中,送到汉武帝身边。
然而进入政治圈的桑弘羊后来既没有成为文官也没有成为武官,而是成了大“商官”。
他凭着自己的商业天赋,对商人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为汉武帝投资理财,当了国家的财政大臣。
桑弘羊虽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民间商人,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官商”。
他苦心经营,为朝庭赚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为汉武帝缓解了社会经济危机。
当然桑弘羊也就因此深受汉武帝喜欢与信任,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
桑弘羊于任职期间,策划和参于了一系列的国家财政经营活动,如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史称为“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一般来说,历代的皇帝要钱用了,总是向老百姓征收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
那么桑弘羊又是如何做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呢?原来他要的主要是大商人的钱,尤其是他的算缗、告缗政策,让举国上下凡是有点家产的商人们无不伤筋动骨,甚至是无法生存,变成了穷光蛋。
【汉朝历史】汉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于汉代国有经济的发展
【汉朝历史】汉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于汉代国有经济的发展桑弘羊一辈子努力就为了一个目标,让皇帝手里的钱多一些,他的智商全部用在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甚至在皇帝死后,还想继续贯彻当年的路线方针政策。
读历史的最大乐趣,就是发现很多我们今天的苦恼,千百年前的先人们也都经历过。
《盐铁论》是近几年一本可以读多遍的书,每次读都有很多会心的感受。
一是这本书语言通俗流畅,二是非常有情境感,让你能想象出当年的激烈争执。
里面的角色一个个都好像活在我们今天身边一样。
其中最主要的核心人物是桑弘羊。
这个人确实极有才华,据说出身商人家庭,从小就有“心计”,13岁就入宫,出入禁中,成为汉武帝的中央办公厅成员。
之后就一直很被器重,后来主要负责财政工作,相当于汉武帝的财政部长。
桑弘羊是30多岁开始发达的,那时候汉武帝连年用兵,再加上好大喜功,爱搞工程,导致国库亏空,债台高筑。
再要加税,恐怕民怨沸腾,于统治者不利,于是有人向汉武帝建议,大力发展国有企业。
发展国有企业有个好处,就是政府可以从中赚钱,但不像征税那样对老百姓的掠夺感受那么直接。
用后来的税收理论家的说法,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却让鹅叫得最少。
当时有人向汉武帝推荐山东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河南南阳的大冶铁商孔仅担任大农丞,利用他们经商的经验和技术,负责管理盐铁事务,通过盐铁收归官营,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桑弘羊这时已经34岁,他由于善于计算经济问题,汉武帝让他帮助东郭咸阳和孔仅估算研究盐铁官营的规划。
在这方面桑弘羊家传的商人天赋和多年熏陶的政治运作经验都发挥了作用。
这个规划经过一年的起草才完成,核心内容就是以后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必须挂国字头,不许私人经营。
汉武帝很快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并派孔仅和东郭咸阳到全国各产盐铁的地区,设立盐铁官营的机构,把原来的商人都收编,安排行政级别。
桑弘羊办事得力,进一步受到汉武帝重用,但仅仅是把盐铁名义上收归国有,还不够,那些商人摇身一变成为国有企业的厂长,如果隐瞒产量,虚报成本怎么办?桑弘羊进一步充实干部队伍,把人事任命权牢牢抓在手里,这样各地的厂长们至少就要有所顾忌。
汉代桑弘羊的理财思想_杨智杰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并称的两代帝王,在某些方面,汉武帝的成就似乎比秦始皇还要大。
从理财的角度看,汉武帝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当时理财家桑弘羊的辅佐。
汉武帝选择桑弘羊主持国家财政,桑氏精于理财,并专于会计,加之皇帝信任,敢于任事,因此取得了“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伟大成就。
一、生平传略桑弘羊生于景帝五年,即公元前152年。
《史记・平准书》里只有“桑弘羊,洛阳贾人子”寥寥数语,从这里我们知道他的家族是经商的。
洛阳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向出大商巨贾,如白圭、师史都是洛阳人,因此桑弘羊的家族很可能是富商大贾。
当时商业资本已有高度的蓄积,商人在政治上已具备相当的力量,他们大都交通公侯、富比王室,也很可能跟权贵有来往。
因此在桑弘羊十三岁时,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他就成为武帝最亲的幕僚侍中,从建元元年到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的25年间,他一直担任侍中一职。
元鼎二年,桑弘羊38岁,“为大农丞,管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令吏得入粟补官”,并禁郡国铸钱,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遂完成了货币的统一。
他担任大农丞共五年,到了43岁,即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他兼任治粟都尉,并代孔仅管理天下盐铁事,一身兼任数个要职达十一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推行盐铁、均输、平准等财政措施,他在财政方面的主要贡献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至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正式成为大司农,两年后,他实行酒专卖。
翌年,即天汉四年,当他56岁时,因子弟为恶犯法而被贬为搜粟都尉,但因为他是武帝亲信,又是当时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财家,在被贬后9年,即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他又擢升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就他工作的性质和实权来看,他实际上是天子的秘书长,总理考课、监察、检举、劾按等事,权力很大,甚至超越丞相。
由此可见,武帝对桑弘羊是很倚重的。
就在他升为御史大夫那一年,武帝驾崩,太子刘弗陵即位,称为昭帝,桑弘羊和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同奉遗诏辅政,此后一直到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他担任御史大夫8年,实际上还是掌握国家财政大权。
历史趣谈:汉武帝为何会由穷转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汉武帝为何会由穷转富?
导语:汉武帝在位期间一手武力一手外交将大汉的版图扩大了一倍有余。
众所周知外交与武力都是用钱砸出来的,汉武帝为何如此有钱?这里不得不提到一
汉武帝在位期间一手武力一手外交将大汉的版图扩大了一倍有余。
众所周知外交与武力都是用钱砸出来的,汉武帝为何如此有钱?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桑弘羊。
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一位非常优秀的商人,这个商人还有点特别,他不但具有敏锐的商机,还有不俗的政治头脑。
汉武帝登基后,一改汉朝前几任皇帝的保守治国方针,开始充满侵略性的往外扩张。
汉武帝正准备实施几个大动作,但发现汉朝的国库压根就不够他折腾。
寻常的征税手法难以满足汉武帝的需要,于是他另辟蹊径启用桑弘羊来管理财政。
桑弘羊堪称赚钱小能手,他上位后,汉武帝再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桑弘羊是商人出生,但是他对商人们可一点也不友好,他提出的某些方案,个个都针对商人阶级。
桑弘羊提出了两个比较有名的方案,一个是盐铁专卖;另一个是向富人阶级收税,这也是汉武帝能够从穷困变富裕,国库迅速被填满的关键方案。
盐铁生产异常局限,要生产盐必需得要有海水或者盐水,没有特定的水盐怎么熬的出来。
铁的生产必须要有矿石,受运输条件限制炼铁工厂必须临矿山而建。
盐与铁生产局限大,产量不高,但需求大,所以利润极高。
桑弘羊是商人,他当然知道盐铁利润可观,于是他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商人们要想买卖盐铁,必须从国家手里买,然后再卖给人民。
这样一来国家一分钱不出,白得一笔钱。
桑弘羊刚在盐铁上为汉武帝赚了一笔,又把目光放在了另一群"肥羊。
历史趣谈:经济奇才桑弘羊 西汉时期就可以达到调控经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经济奇才桑弘羊西汉时期就可以达到调控经济导语: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之主。
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西汉从文景之治的小康推进到一个鼎盛时期。
在这个由兴及盛的历史阶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之主。
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西汉从文景之治的小康推进到一个鼎盛时期。
在这个由兴及盛的历史阶段中,被汉武帝一手提拔、重用的“兴利之臣”桑弘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在实行财政改革、广辟财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给”上投入的智慧、做出的贡献与卫青、霍去病等人在军事上的贡献都可说是“功昭日月”。
公元前152年,桑弘羊出生在洛阳一个商人家庭。
在当时洛阳那种商贾云集、富冠海内的社会环境和父辈理财兴利的家教中长大的桑弘羊,很早就显示出聪颖和才能,以至刚刚13岁就被送入宫廷,做了汉武帝的侍中。
在这里要介绍一下“侍中”的地位。
公元前一四一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一五七-前八七年)继承帝位。
不久便营建茂陵为死后的坟墓,并准备设置茂陵邑(今陕西兴平东南),把各地的豪富迁到那里去。
桑弘羊一家也在被迁之列。
他随家离开洛阳,经长安前往茂陵,到长安时被选入宫充当武帝的侍中(亲随),留了下来。
侍中是个小官,管理皇帝的日常生活事务。
由于是在皇帝左右办事,因此一般豪门富室都羡慕这个官职,都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得这一职位。
汉初以来继续实行法家的重农抑商政策,工商奴隶主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受到限制。
生活于工商奴隶主家庭的桑弘羊对此不能无所感受。
被迫迁徙,对他的震动更大。
但是,他到底还年幼,思想没有定型,而担任侍中这样难得的官职,又使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着希望。
他同生活常识分享。
人物名片桑弘羊经典散文
人物名片桑弘羊经典散文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汉武帝时大臣。
《史记·平准书》载,桑弘羊系洛阳商人之子,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
终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扬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财经改革见成效三大支柱强国力桑弘羊除推行盐铁官营外,还大力推行均输法和平准法,大大增强了汉武帝时代的财政经济实力。
这些做法在历代都有借鉴意义。
元鼎二年(前115年)桑弘羊为大农丞时,就开始试行均输法。
什么是均输法呢?就是各郡国上交中央的贡品,一律按照当地的市价,折合成当地出产的产品,交纳国家后,由均输官统一调运到缺乏这些产品的地区出售。
这样不但各郡国再也不用为了贡物而派人四出采购物品了,而中央政府却借货物的地区差价,从中获得了很大利润。
显然,均输法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利,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打击了商人的暴利。
但是在均输法开始实行的时候,由于盐铁这两项重要的货物还把持在孔仅的手中,所以均输法还难以全面地铺开实行。
当桑弘羊代理大农令后,一方面由于均输法试行了五年,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盐铁等一切财经大权,这时都已掌握在桑弘羊的手中,因而他开始在全国普遍地推行均输法。
他在向各郡国派出盐铁官的同时,也派出了均输官,由于盐铁是均输的两大重要物资,所以某些地方均输官可能是由盐铁官兼任的。
因为这些均输盐铁官,都是由大农部丞十人统一管理。
均输法在全国推行之后,货物的流通渠道比较畅通了,国家在全国各地征的贡赋,通过均输官源源不断地运到首都和边疆地区,因而大大地加强了汉武帝对外斗争的经济实力。
历史趣谈:汉帝国首席理财专家桑弘羊 完成了一场经济改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汉帝国首席理财专家桑弘羊完成了一场经济改革
导语:中国数千年历史,辉煌灿烂、气势如虹的时代当属汉唐两朝,作为雄踞东方的农业帝国,即使国君有天纵之才,没有一个好的经国济世之才做助手也
中国数千年历史,辉煌灿烂、气势如虹的时代当属汉唐两朝,作为雄踞东方的农业帝国,即使国君有天纵之才,没有一个好的经国济世之才做助手也总是事倍功半。
一代雄主汉武帝,开疆拓土逐匈奴于漠北,青史留名的功绩,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是绝对办不到的。
当时汉帝国的国力,除了文景两帝苦心经营之外,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位理财能手,他就是桑弘羊,一个尚未被深度挖掘的伟大历史人物。
汉武帝治下的汉帝国,早已没有了汉初捉襟见肘的尴尬,它强大富裕,军队连续击溃匈奴,取得一场又一场的军事胜利,帝国疆域也在不断的西扩,延伸至西域,一个恢宏大帝国在冉冉升起。
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光鲜背后也有隐忧,国库随着战事的持续,逐渐亏空。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帝国的经营奇才桑弘羊的机遇来了,他出身于商业氛围浓厚的洛阳,自小因“精于心算”而蜚声乡里,加上长期陪武帝伴读,于是他就成了一位既有能力又有关系的人物。
由这种人物来完成一场空前的经济改革可谓是选对人了。
桑弘羊也不负武帝的新任与期望,他推出了一系列改革经济财政的措施,主要有,征收财产税,即算缗告缗;扩大公田数量,出租给农民并收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屯边移民,将民众前往汉帝国新占领的土地上耕种,这个措施极有助于安置流民、稳定边疆、降低军费;推行五铢钱,打击私铸行为;盐铁收归官营等。
汉帝国通过这些改革,国力进一步提升,中央政府财力增强,对外有了打击匈奴的实力,对内则削弱诸侯国实力,使其不能再与中央对抗
生活常识分享。
桑弘羊的理财措施初探
桑弘羊的理财措施初探
谭建立
【期刊名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1984()5
【摘要】桑弘羊不仅是西汉王朝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财政家而且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改革家。
说西汉的兴盛,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阶级社会中,所有的改革无一不是受到当时落后保守势力的阻挠与攻击的。
桑弘羊财政政策和一些措施的推行,同样是在激烈斗争中进行的。
但他的成就是很大的,本文就桑弘羊的主要理财措施作些粗浅的探索。
【总页数】4页(P77-80)
【关键词】桑弘羊;平准;盐专卖;汉武帝;郡国;专卖政策;盐官;公元前;大司农;财政机构
【作者】谭建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相关文献】
1.汉代桑弘羊“重商”理财策略及其作用 [J], 朱香
2.理财大师桑弘羊 [J], 杨良成;
3.汉武帝的理财专家——桑弘羊 [J], 陈延伟;
4.汉代桑弘羊"重商"理财策略及其作用 [J], 朱香;
5.桑弘羊的聚财措施和聚财思想初探 [J], 蒋大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舌战群儒的故事
舌战群儒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士名叫荀子。
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被誉为“群儒之首”,因为他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荀子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辩论技巧而闻名于世。
有一次,荀子参加了一场名为“舌战群儒”的辩论比赛,这场辩论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当天,舌战群儒的辩题是“仁义之道”。
荀子的对手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颜
回和墨家的代表墨子。
辩论开始了,三位学者各自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论据,争论激烈而又精彩纷呈。
颜回首先发言,他提出了仁义之道应该以仁爱为核心,认为人们应该怀着仁爱
之心对待他人,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接着,墨子反驳道,他认为仁义之道应该以兼爱为核心,主张广泛的爱和利他主义,以此来消除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矛盾。
轮到荀子发言了,他深沉地说,“仁义之道,实际上是一种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而不是简单的情感流露。
人们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义之道。
”荀子的话语简洁而又深刻,他的论点一针见血,让人们深思。
接下来,三位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互相驳斥,争论不休。
颜回和墨子
各自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而荀子则以其犀利的辩论技巧和深刻的见解击败了对手,最终赢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
这场舌战群儒的故事,成为了后世学者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荀子以其深邃的思
想和卓越的辩论技巧,成为了当时学术界的翘楚,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舌战群儒的故事也启示我们,要善于辩论,但更要注重深入思考和学术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趣谈:桑弘羊简介 汉武帝时期著名财政大臣桑弘羊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桑弘羊简介汉武帝时期著名财政大臣桑弘羊介绍导语:桑弘羊简介: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
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桑弘羊简介: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
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汉武帝时大臣。
一说生于景帝后元三年。
洛阳人。
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岁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起,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
元狩年间以后,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
此外,还组织了60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史称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以此赐爵左庶长。
武帝后元二年(前87),桑弘羊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
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
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
由于桑弘羊的坚持和封建国家财政方面的需要,当时除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外,盐铁官营等各项重要政策仍沿袭不变。
次年,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结果被处死。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闻桑弘羊舌战群儒的故事是怎样的?其结局又如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桑弘羊舌战群儒的故事是怎样的?其结局又如何导语: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
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
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与高超的语言技巧,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其实,早在289年前的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就上演过一次十分精彩的舌战群儒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桑弘羊以三寸不烂之舌力挫群儒,成为史上第一个舌战群儒的牛人。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是洛阳有名的大富豪桑家的公子。
桑家是洛阳首富,桑弘羊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时代,他就“以心计”,而不用筹码(当时一般商人用竹制成的筹码进行运算)进行运算而享有盛名。
十三岁就担任了侍中,开始在汉武帝身边侍御。
三十三岁时,与东郭咸阳、孔仅“三人言利析秋毫”,对经济的分析十分深刻,从而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
到了公元前115年,孔仅升为大农令,桑弘羊接替他担任大农丞,掌管会计事务。
元封元年(前110年),桑弘羊成为搜粟都尉,同时兼任大农令,掌管全国的租税财政。
汉武帝末年任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仍兼管财政,一直到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被杀为止。
桑弘羊一生从政六十年,早年在宫中担任侍中时,就对汉武帝的经生活常识分享。
舌战群儒主人公,舌战群儒的典故
舌战群儒主人公,舌战群儒的典故篇一:舌战群儒的主人公儒家的主角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
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第二章:谁是这场口水战的主角?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主角是诸葛亮。
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曹操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阵,但最终还是因兵微将寡难以抵敌,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后来到江夏与刘琦(刘表长子)会合。
历史趣谈探索 汉武帝的理财能臣桑弘羊之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探索汉武帝的理财能臣桑弘羊之死导语:在写过几篇关于汉武帝时代颁行的与民争利的经济政策的文章后,不断有网友问:你读过《盐铁论》吗?你知道桑弘羊之问吗?没有这些与民争利的在写过几篇关于汉武帝时代颁行的与民争利的经济政策的文章后,不断有网友问:你读过《盐铁论》吗?你知道桑弘羊之问吗?没有这些与民争利的经济政策,我们拿什么来“爱国”?于是,我不得不写作这篇《桑弘羊之死》。
在帝制时代的中国,没有国家的概念,或者说:朕即国家,天下即朕。
所谓“爱国”,爱的即是皇帝和朝廷。
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满足皇帝和朝廷一切欲望所需都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今天的我们早已经明白,国家不等同于皇帝,不等同于某些组织和利益集团。
如果我们把“朕即国家,天下即朕”中的“朕”换作“人民”,那么“人民即国家,天下即人民”;如果我们对个体生命本身抱有最基本的尊重和怜悯,再来看困扰中国两千多年的“桑弘羊之问”,会发现,这原本是个伪命题。
公元前81年,即汉昭帝始元六年2月,汉王朝召开了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会议——盐铁会议。
《汉书.昭帝纪》这样记录:“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
议罢盐铁榷酤。
”中国历史上的盐铁专营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这一年,汉武帝下令将全国各地的煮盐、冶铁全部收归政府管理,收入用以补充赋税。
到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又在全国推行均输、平准法。
所谓均输,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统购统销;平准,则相当于物价管制。
均输和平准法的实行,在汉王朝建立起了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
汉武帝为政的54年,是一个对外战争异常频繁的时代,史载有用兵的年份就有三十多年。
规模浩大的对外战争将汉初七十年所积累起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揭秘“焚书坑儒”背后的秘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揭秘“焚书坑儒”背后的秘密
导语: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了加强思想统一,焚毁天下书籍,坑杀儒生造成文化流失,然而历史真的是这样吗?本期小编将带大家看一看真实
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了加强思想统一,焚毁天下书籍,坑杀儒生造成文化流失,然而历史真的是这样吗?本期小编将带大家看一看真实的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
只“焚书”未“坑儒”
关于“焚书坑儒”,《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秦始皇建立政权以后,视天下苍生为刍狗,贪婪暴虐,滥施刑罚,弄得民不聊生。
特别是他为了控制思想,听从丞相李斯的建议,尽烧天下之书,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不满。
当时有两个为始皇求长生药的人,一个姓侯,一个姓卢,两个人私下议论说:“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因为灭了诸侯,统一了天下,就以为自古以来的圣贤谁也比不上他。
他高高在上,听不到批评之声,日益骄横;官员们为了讨好他,只能战战兢兢地说谎欺瞒。
他还颁布法律,规定方士之术不灵就要被处死。
如今大家因为畏惧,谁也不敢指出始皇之过,致使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取决于皇帝。
他竟然还用秤来称量大臣们的上疏,如果大臣们每天呈上的疏奏(竹简)不足一百二十斤,就不让休息。
像这种贪权专断的人,我们不能为他求长生不死之药。
”但是,后来二人脚底抹油,跑了。
秦始皇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又因为有人举报咸阳的诸生中有人妖言惑众,扰乱老百姓的思想,于是,始皇下令逮捕了一些散布“妖言”的读书人,并且严刑拷打,令其互相检举揭发,有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牵连进来。
秦始皇一声令下,这四百多号人遂被活埋于咸阳。
这就是。
历史趣谈:两朝元老桑弘羊为何竟然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两朝元老桑弘羊为何竟然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导语:看过《大汉天子》的人一定都对桑弘羊这个人物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
他曾经当过汉武帝的陪读,可以说和汉武帝有着极深的感情。
后来,在汉武帝看过《大汉天子》的人一定都对桑弘羊这个人物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
他曾经当过汉武帝的陪读,可以说和汉武帝有着极深的感情。
后来,在汉武帝死后,又被汉武帝托孤,以辅政大臣的身份继续为汉朝效力。
可以说是两朝元老了。
他任职期间,推行和改革了一系列政策,都为汉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一般功劳太大的人最后的下场都很难好看。
这个可以从桑弘羊简介中得以验证。
桑弘羊,两朝元老,是汉朝当时的都城——洛阳土生土长的人。
洛阳群英荟萃,对他的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自幼,他就立下志向要为官为爵,再加上他出生在商贾家庭,对于算数可谓是耳濡目染。
于是,在其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心算了得而被朝廷选中,成了汉武帝的陪读。
桑弘羊的这次入宫不仅仅是他仕途的开端,也给了他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典藏书籍,这些都为他后来的改革和推行新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假民公田、改革货币制度、推进盐铁管营,桑弘羊为官后的一些列举措可以说是大大增加了汉朝的财政收入,为当时汉武帝所推行的军事扩张提供了后备力量。
这些都是桑弘羊优秀之处。
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当时身处高位的除了桑弘羊,还有霍光和上官家族,由于深陷党派的斗争,桑弘羊最终以满门被灭的结局收尾。
桑弘羊变法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常常会推行各式各样的政策和法令,来达到自己剥削人民的目的。
著名的商君变法,让秦国走上了吞并诸国的道路,经过几代君王的实施,秦终于统一天下。
由此可见,变法对统治者的地位有很大影响。
但是像王安石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史上第一个舌战群儒的桑弘羊汉武帝的理财专家
导语: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
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
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
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与高超的语言技巧,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其实,早在289年前的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就上演过一次十分精彩的舌战群儒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桑弘羊以三寸不烂之舌力挫群儒,成为史上第一个舌战群儒的牛人。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是洛阳有名的大富豪桑家的公子。
桑家是洛阳首富,桑弘羊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时代,他就“以心计”,而不用筹码(当时一般商人用竹制成的筹码进行运算)进行运算而享有盛名。
十三岁就担任了侍中,开始在汉武帝身边侍御。
三十三岁时,与东郭咸阳、孔仅“三人言利析秋毫”,对经济的分析十分深刻,从而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
到了公元前115年,孔仅升为大农令,桑弘羊接替他担任大农丞,掌管会计事务。
元封元年(前110年),桑弘羊成为搜粟都尉,同时兼任大农令,掌管全国的租税财政。
汉武帝末年任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仍兼管财政,一直到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被杀为止。
桑弘羊一生从政六十年,早年在宫中担任侍中时,就对汉武帝的经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