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数学异构异模复习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14.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理
高中数学中常见的证明方法
高中数学中常见的证明方法一、直接证明法直接证明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证明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所要证明的命题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直接给出证明的过程和结论。
要使用直接证明法,一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步骤:1. 提出所要证明的命题:首先,明确所要证明的命题,即要证明的结论。
2. 建立前提条件:在进行证明前,需要明确前提条件,即已知条件或已知命题。
3. 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和逻辑关系,逐步推导出结论。
4. 结论:最后,根据已有的证明过程,给出结论。
二、间接证明法间接证明法又称反证法,它是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已知事实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所要证明的命题是正确的。
间接证明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 假设反命题:首先,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的反命题是正确的。
2. 推导过程:根据假设和已知条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推导,尽可能多地得到信息。
3. 矛盾结论:最终推导出一个与已知事实矛盾的结论。
4. 否定假设:由于假设的反命题与已知事实矛盾,所以可以否定假设,即所要证明的命题是正确的。
间接证明法常用于证明一些数学定理、存在性证明和最大最小值的存在性等问题。
三、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特别适用于证明一类命题或定理,如整数性质、等差数列的性质等。
它基于两个基本步骤:基本情况的验证和归纳假设的使用。
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 基本情况的验证:首先,验证当命题成立的最小情况,通常是n=1或n=0的情况。
2. 归纳假设的使用: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假设命题对于某个特定的正整数k是成立的。
3. 归纳步骤的推理:在归纳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分析,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4. 归纳法的结论:根据归纳步骤的推理和基本情况的验证,可以得出结论,即所要证明的命题对于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在数学推理和定理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适用于证明具有递推性质的命题。
四、逆否命题证明法逆否命题证明法是通过对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证明,从而间接地证明所要证明的命题。
[配套K12]2018高考数学异构异模复习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 14.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撬题 理
2018高考数学异构异模复习考案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 14.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撬题 理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3+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答案 A解析 因为至少有一个的反面为一个也没有,所以要做的假设为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故选A.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N *,a 1≤36,且a n +1=⎩⎪⎨⎪⎧ 2a n ,a n ≤182a n -36,a n >18(n =1,2,…).记集合M ={a n |n ∈N *}.(1)若a 1=6,写出集合M 的所有元素;(2)若集合M 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M 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3)求集合M 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解 (1)6,12,24.(2)证明:因为集合M 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a k 是3的倍数.由a n +1=⎩⎪⎨⎪⎧ 2a n ,a n ≤18,2a n -36,a n >18,可归纳证明对任意的n ≥k ,a n 是3的倍数.如果k =1,则M 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如果k >1,因为a k =2a k -1或a k =2a k -1-36,所以2a k -1是3的倍数,于是a k -1是3的倍数.类似可得,a k -2,…,a 1都是3的倍数.从而对任意的n ≥1,a n 是3的倍数,因此M 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综上,若集合M 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则M 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3)由a 1≤36,a n =⎩⎪⎨⎪⎧ 2a n -1,a n -1≤18,2a n -1-36,a n -1>18,可归纳证明a n ≤36(n =2,3,…).因为a 1是正整数,a 2=⎩⎪⎨⎪⎧ 2a 1,a 1≤18,2a 1-36,a 1>18,所以a 2是2的倍数.从而当n ≥3时,a n 是4的倍数.如果a 1是3的倍数,由(2)知对所有正整数n ,a n 是3的倍数.因此当n ≥3时,a n ∈{12,24,36}.这时M 的元素个数不超过5.如果a 1不是3的倍数,由(2)知对所有正整数n ,a n 不是3的倍数.因此当n ≥3时,a n ∈{4,8,16,20,28,32}.这时M 的元素个数不超过8.当a 1=1时,M ={1,2,4,8,16,20,28,32}有8个元素.综上可知,集合M 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8.3.设{a n }是首项为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d ≠0),S n 是其前n 项的和.记b n =nS n n 2+c ,n ∈N *,其中c 为实数.(1)若c =0,且b 1,b 2,b 4成等比数列,证明:S nk =n 2S k (k ,n ∈N *);(2)若{b n }是等差数列,证明:c =0.证明 由题意得,S n =na +n n -2d .(1)由c =0,得b n =S n n =a +n -12d . 又因为b 1,b 2,b 4成等比数列,所以b 22=b 1b 4,即⎝ ⎛⎭⎪⎫a +d 22=a ⎝ ⎛⎭⎪⎫a +32d ,化简得d 2-2ad =0. 因为d ≠0,所以d =2a .因此,对于所有的m ∈N *,有S m =m 2a .从而对于所有的k ,n ∈N *,有S nk =(nk )2a =n 2k 2a =n 2S k .(2)设数列{b n }的公差是d 1,则b n =b 1+(n -1)d 1,即nS nn 2+c =b 1+(n -1)d 1,n ∈N *,代入S n 的表达式,整理得,对于所有的n ∈N *,有⎝ ⎛⎭⎪⎫d 1-12d n 3+⎝ ⎛⎭⎪⎫b 1-d 1-a +12d n 2+cd 1n =c (d 1-b 1). 令A =d 1-12d ,B =b 1-d 1-a +12d , D =c (d 1-b 1),则对于所有的n ∈N *,有An 3+Bn 2+cd 1n =D .(*)在(*)式中分别取n =1,2,3,4,得A +B +cd 1=8A +4B +2cd 1=27A +9B +3cd 1=64A +16B +4cd 1,从而有⎩⎪⎨⎪⎧ 7A +3B +cd 1=0, ①19A +5B +cd 1=0, ②21A +5B +cd 1=0, ③由②,③得A =0,cd 1=-5B ,代入方程①,得B =0,从而cd 1=0.即d 1-12d =0,b 1-d 1-a +12d =0,cd 1=0. 若d 1=0,则由d 1-12d =0,得d =0, 与题设矛盾,所以d 1≠0.又因为cd 1=0,所以c =0.。
高考数学异构异模复习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14.3数学归纳法课件理
考点三 数学归纳法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及证明步骤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只适用于与__正__整__数___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 递推的“依据”,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在证明过程中要防范以下两点: (1)第一步验证 n=n0 时,___n_0_不__一__定__为__1__,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起始值. (2)第二步中,_归__纳__假__设___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在证明 n=k+1 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 用到它,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第二步关键是“一凑假设,二凑结论”.
nn2+1=12n2+12n.记第 n 个 k 边形数为 N(n,k)(k≥3),以下列出了部分 k 边形数中第 n 个数的表达式:
三角形数
N(n,3)=12n2+12n,
正方形数 N(n,4)=n2,
五边形数 N(n,5)=32n2-12n,
六边形数 N(n,6)=2n2-n,
……
可以推测 N(n,k)的表达式,由此计算 N(10,24)=__1_0_0_0___.
注意点
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在证明 n=k+1 成立时必须使用假设.
1.思维辨析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第一步是验证当 n=1 时结论成立.( × ) (2)所有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都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 (3)不论是等式还是不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 n=k 到 n=k+1 时,项数都增加了一项.( × )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22+…+2n+2=2n+3-1”,验证 n=1 时,左边式子应为 1+2+22+ 23.( √ )
2.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 n 边形的对角线为12n(n-3)条时,第一步检验 n 等于( ) A.1 B.2 C.3 D.0
高考数学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归纳和类比都是合情推理,前者是由特殊到一般,部分到整体的推理,后者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但二者都能由已知推测未知,都能用于猜想,推理的结论不一定为真,有待进一步证明.(2)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不同,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数学中证明的基本推理形式.也是公理化体系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另一方面,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论证前者的可靠性.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是数学证明的两类基本证明方法.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的证明方法;分析法是由结论追溯到条件的证明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间接证法的一种方法是反证法,反证法是从结论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的证明方法.思考反证法通常适用于哪些问题?答案反证法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在不等式和立体几何的证明中经常用到,它所反映出的“正难则反”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更为重要.反证法主要证明:否定性、唯一性命题;至多、至少型问题;几何问题.3.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主要用于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证明时,它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它的第一步(归纳奠基)n=n0时结论成立.第二步(归纳递推)假设n=k时,结论成立,推得n=k+1时结论也成立.数学归纳法原理建立在归纳公理的基础上,它可用有限的步骤(两步)证明出无限的命题成立.思考何为探索性命题?其解题思路是什么?答案探索性命题是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此类问题未给出问题结论,需要由特殊情况入手,猜想、证明一般结论的问题称为探求规律性问题,它的解题思想是:从给出的条件出发,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猜想,探索出结论,然后再对归纳、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题型一合情推理及应用例1观察下列各式:a+b=1,a2+b2=3,a3+b3=4,a4+b4=7,a5+b5=11,…,则a10+b10等于()A.28B.76C.123D.199答案 C解析记a n+b n=f(n),则f(3)=f(1)+f(2)=1+3=4;f(4)=f(2)+f(3)=3+4=7;f(5)=f(3)+f(4)=11.通过观察不难发现f(n)=f(n-1)+f(n-2)(n∈N*,n≥3),则f(6)=f(4)+f(5)=18;f(7)=f(5)+f(6)=29;f(8)=f(6)+f(7)=47;f(9)=f(7)+f(8)=76;f(10)=f(8)+f(9)=123.所以a10+b10=123.反思与感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常用的合情推理,两种推理的结论“合情”但不一定“合理”,其正确性都有待严格证明.尽管如此,合情推理在探索新知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合情推理时,要认识到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证明是相互联系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先从观察入手,发现问题的特点,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然后用归纳、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索、猜想,最后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验证.跟踪训练1自然数按下表的规律排列则上起第2 014行,左起第2 015列的数为()A.2 0142B.2 0152C.2 013×2 014D.2 014×2 015答案 D解析 经观察可得这个自然数表的排列特点:①第一列的每个数都是完全平方数,并且恰好等于它所在行数的平方,即第n 行的第1个数为n 2;②第一行第n 个数为(n -1)2+1;③第n 行从第1个数至第n 个数依次递减1; ④第n 列从第1个数至第n 个数依次递增1.故上起第2 014行,左起第2 015列的数,应是第2 015列的第2 014个数,即为[(2 015-1)2+1]+2 013=2 014×2 015. 题型二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例2 已知a >b >0,求证(a -b )28a <a +b 2-ab <(a -b )28b .证明 欲证(a -b )28a <a +b 2-ab <(a -b )28b ,只需证(a -b )28a <(a -b )22<(a -b )28b ,∵a >b >0,∴只需证a -b 22a <a -b 2<a -b22b ,即a +b 2a <1<a +b2b, 欲证a +b 2a <1,只需证a +b <2a ,即b <a ,该式显然成立.欲证1<a +b2b,只需证2b <a +b ,即b <a ,该式显然成立. ∴a +b 2a <1<a +b2b成立. ∴(a -b )28a <a +b 2-ab <(a -b )28b成立.反思与感悟 直接证明方法可具体分为比较法、代换法、放缩法、判别式法、构造函数法等,应用综合法证明问题时,必须首先想到从哪里开始起步,分析法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种困难,在实际证明问题时,应当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 跟踪训练2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首项a 1>0,公差d >0. (1)若a 1=1,d =2,且1a 21,1a 24,1a 2m 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m 的值;(2)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 ,1a 2n ,1a 2n +1,1a 2n +2都不成等差数列.(1)解 ∵{a n }是等差数列,a 1=1,d =2, ∴a 4=7,a m =2m -1.∵1a 21,1a 24,1a 2m 成等比数列, ∴1492=1(2m -1)2, 即2m -1=49.∴m =25.(2)证明 假设存在n ∈N *,使1a 2n ,1a 2n +1,1a 2n +2成等差数列,即2a 2n +1=1a 2n +1a 2n +2, ∴2a 2n +1=1(a n +1-d )2+1(a n +1+d )2=2a 2n +1+2d2(a 2n +1-d 2)2, 化简得d 2=3a 2n +1.(*)又∵a 1>0,d >0,∴a n +1=a 1+nd >d ,∴3a 2n +1>3d 2>d 2,与(*)式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故命题得证. 题型三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例3 已知a i >0(i =1,2,…,n ),考察: ①a 1·1a 1≥1;②(a 1+a 2)⎝⎛⎭⎫1a 1+1a 2≥4;③(a 1+a 2+a 3)⎝⎛⎭⎫1a 1+1a 2+1a 3≥9.归纳出对a 1,a 2,…,a n 都成立的类似不等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解 结论:(a 1+a 2+…+a n )·⎝⎛⎭⎫1a 1+1a2+…+1a n≥n 2(n ∈N *). 证明:①当n =1时,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 =k 时,不等式成立,即(a 1+a 2+…+a k )·⎝⎛⎭⎫1a 1+1a2+…+1a k≥k 2. 当n =k +1时,(a 1+a 2+…+a k +a k +1)·⎝⎛⎭⎫1a 1+1a 2+…+1a k+1ak +1=(a 1+a 2+…+a k )⎝⎛⎭⎫1a 1+1a 2+…+1a k +a k +1·⎝⎛⎭⎫1a 1+1a 2+…+1a k +1a k +1(a 1+a 2+…+a k )+1 ≥k 2+⎝ ⎛⎭⎪⎫a k +1a 1+a 1a k +1+⎝ ⎛⎭⎪⎫a k +1a 2+a 2a k +1+…+⎝ ⎛⎭⎪⎫a k +1a k +a k a k +1+1 ≥k 2+2k +1=(k +1)2.由①②可知,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n 都成立.反思与感悟 数学归纳法是推理逻辑,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证的基础保证,即通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继传递性的保证,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这两步缺一不可,第二步中证明“当n =k +1时结论正确”的过程中,必须用“归纳假设”,否则就是错误的. 跟踪训练3 数列{a n }满足S n =2n -a n (n ∈N *). (1)计算a 1,a 2,a 3,a 4,并由此猜想通项公式a n ; (2)证明(1)中的猜想.(1)解 当n =1时,a 1=S 1=2-a 1,∴a 1=1; 当n =2时,a 1+a 2=S 2=2×2-a 2,∴a 2=32;当n =3时,a 1+a 2+a 3=S 3=2×3-a 3,∴a 3=74;当n =4时,a 1+a 2+a 3+a 4=S 4=2×4-a 4, ∴a 4=158.由此猜想a n =2n -12n 1(n ∈N *).(2)证明 ①当n =1时,a 1=1,结论成立. ②假设n =k (k ≥1且k ∈N *)时,结论成立, 即a k =2k -12k -1,那么n =k +1时,a k +1=S k +1-S k =2(k +1)-a k +1-2k +a k =2+a k -a k +1, ∴2a k +1=2+a k .∴a k +1=2+a k 2=2+2k -12k -12=2k +1-12k .所以当n =k +1时,结论成立. 由①②知猜想a n =2n -12n -1(n ∈N *)成立.应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因对结论否定不正确致误例4 已知x ,y ∈R ,且x 2+y 2=0,求证x ,y 全为0. 错解 假设结论不成立,则x ,y 全不为0,即x ≠0且y ≠0,∴x 2+y 2>0,与x 2+y 2=0矛盾,故x ,y 全为0.错因分析 x ,y 全为0的否定应为x ,y 不全为0,即至少有一个不是0,得x 2+y 2>0与已知矛盾.正解 假设x ,y 不全为0,则有以下三种可能: ①x =0,y ≠0,得x 2+y 2>0,与x 2+y 2=0矛盾; ②x ≠0,y =0,得x 2+y 2>0, 与x 2+y 2=0矛盾; ③x ≠0,y ≠0,得x 2+y 2>0,与x 2+y 2=0矛盾. ∴假设是错误的, ∴x ,y 全为0.防范措施 应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首先要否定结论,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当结论的反面呈现多样性时,需罗列出各种可能情形,否定一定要彻底.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把a (b +c )与log a (x +y )类比,则log a (x +y )=log a x +log a yB.把a (b +c )与sin(x +y )类比,则sin(x +y )=sin x +sin yC.把(ab )n 与(x +y )n 类比,则(x +y )n =x n +y nD.把(a +b )+c 与(xy )z 类比,则(xy )z =x (yz ) 答案 D2.在△ABC 中,若sin A sin C >cos A cos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答案 D解析 由sin A sin C >cos A cos C ,得cos(A +C )<0,即cos B >0, 所以B 为锐角,但并不能确定角A 和C 的情况,故选D.3.猜想数列12×4,14×6,16×8,18×10,…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a n =12n (2n +2)(n ∈N *)解析 分析式子12×4,14×6,16×8,18×10,…的规律,可得分子均为1,分母为连续相邻的两个偶数的乘积.4.如图是由花盆摆成的图案,根据图中花盆摆放的规律,第n 个图形中的花盆数a n =__________.答案 3n 2-3n +1解析 观察知每一个图案中间一行的花盆数为1,3,5,…,其中第n 个图案中间一行的花盆数为2n -1,往上一侧花盆数依次是2n -2,2n -3,…,它们的和为n (2n -1+n )2=n (3n -1)2,往下一侧(含中间一行)花盆数为n (3n -1)2,所以a n =2·n (3n -1)2-(2n -1)=3n 2-3n +1.5.函数列{f n (x )}满足f 1(x )=x1+x 2(x >0),f n +1(x )=f 1(f n (x )). (1)求f 2(x ),f 3(x );(2)猜想f n (x )的表达式,并证明. 解 (1)f 1(x )=x1+x 2(x >0), f 2(x )=x 1+x 21+x 21+x 2=x1+2x 2, f 3(x )=x 1+2x 21+x 21+2x 2=x 1+2x 2+x 2=x1+3x 2. (2)猜想f n (x )=x 1+nx 2(n ∈N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 =1时,命题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 =k (k ∈N *)时,f k (x )=x1+kx 2, 那么f k +1(x )=x 1+kx 21+x 21+kx 2=x 1+kx 2+x 2=x1+(k +1)x 2.这就是说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f n (x )=x 1+nx2对所有n ∈N *均成立.故f n (x )=x 1+nx2(n ∈N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转化与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在本章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体现的是一般与特殊的转化,数学归纳法体现的是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的转化,反证法体现的是对立与统一的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即由特殊情况入手,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猜想,探索出结论,然后再对归纳、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经常要用到归纳猜想,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求规律的思想.一、选择题1.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15,21,28,…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这些数(除1外)对应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第n 个三角形数为( )A.nB.n (n +1)2C.n 2-1D.n (n -1)2答案 B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这些三角形数的特点是第n 个三角形数是在前一个三角形数的基础上加上n ,于是第n 个三角形数为1+2+…+n =n (n +1)2.2.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答案 C解析 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是得出的判断.本题中并非所有的有理数都是真分数,所以推理形式错误.3.如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c,0),当AB →⊥FB →时,由b 2=ac 得其离心率为5-12,此类椭圆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在“黄金双曲线”x 2a 21-y 2b 21=1中,由b 21=a 1c 1(c 1为黄金双曲线的半焦距)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5+12 B.3+12 C.5+13D.7-12答案 A 解析 b 21=a 1c 1,c 21-a 21=b 21=a 1c 1,∴c 21a 21-1=c 1a 1,∴e 2-e -1=0,∴e =5+12(∵e >1).故选A.4.设函数f (x )=2x +1x -1(x <0),则f (x )( )A.有最大值B.有最小值C.为增函数D.为减函数答案 A解析 ∵x <0,∴-x >0,则 (-2x )+⎝⎛⎭⎫-1x ≥2(-2x )⎝⎛⎭⎫-1x =22, ∴-⎣⎡⎦⎤(-2x )+⎝⎛⎭⎫-1x ≤-2 2. ∴f (x )=-⎣⎡⎦⎤(-2x )+⎝⎛⎭⎫-1x -1≤-22-1. 当且仅当-2x =-1x ,即x =-22时取最大值.故选A.5.设集合S ={A 0,A 1,A 2,A 3},在S 上定义运算为:A i A j =A k ,其中k 为i +j 被4除的余数,i ,j =0,1,2,3.则满足关系式(x x A 2=A 0的x (x ∈S )的个数为( )A.1B.2C.3D.4 答案 B解析 当x =A 0时,(x xA 2=A 2≠A 0,当x =A 1时,(x xA 2=A 2A 2=A 0,成立;当x =A 2时,(x xA 2=A 0A 2=A 2≠A 0;当x =A 3时,(x xA 2=A 2A 2=A 0,成立.故选B.6.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λ⎝ ⎛⎭⎪⎫AB →|AB →|+AC →|AC →|,λ∈[0,+∞),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答案 B解析 如图,AB →|AB →|为AB →上的单位向量,AC →|AC →|为AC →上的单位向量,则AB →|AB →|+AC→|AC →|的方向为∠BAC的角平分线AD 的方向.又λ∈[0,+∞),∴λ⎝ ⎛⎭⎪⎫AB →|AB →|+AC →|AC →|的方向与AB →|AB →|+AC →|AC →|的方向相同.而OP →=OA →+λ⎝ ⎛⎭⎪⎫AB →|AB →|+AC →|AC →|,∴点P 在AD 上移动,∴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 二、填空题7.已知p =a +1a -2(a >2),q =2-a 2+4a -2(a >2),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答案 p >q解析 p =a -2+1a -2+2≥2(a -2)·1a -2+2=4,-a 2+4a -2=2-(a -2)2<2,∴q <22=4≤p .8.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平面β外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论断: 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 答案 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9.若二次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点c ,使f (c )>0,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3,32 解析 方法一(补集法):令⎩⎪⎨⎪⎧f (-1)≤0,f (1)≤0即⎩⎪⎨⎪⎧ -2p 2+p +1≤0,-2p 2-3p +9≤0即⎩⎨⎧ p ≤-12或p ≥1,p ≤-3或p ≥32.∴p ≤-3或p ≥32,符合题意的解是-3<p <32. 方法二(直接法):依题意,有f (-1)>0或f (1)>0,即2p 2-p -1<0或2p 2+3p -9<0,∴-12<p <1或-3<p <32,∴-3<p <32. 10.设函数y =f (x )在(0,+∞)内有定义,对于给定的正数K ,定义函数f K (x )=⎩⎪⎨⎪⎧f (x ),f (x )≤K ,K ,f (x )>K ,若函数f (x )=ln x +1e x,且恒有f K (x )=f (x ),则K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e解析 由于f (x )=ln x +1e x ,所以f ′(x )=1x -ln x -1e x ,令g (x )=1x-ln x -1,则g ′(x )=-x -2-1x<0,所以g (x )在(0,+∞)上单调递减,而g (1)=0,所以当x ∈(0,1)时,g (x )>0,此时,f ′(x )>0,当x ∈(1,+∞)时,g (x )<0,此时f ′(x )<0,所以f (x )在(0,1)上单调递增,f (x )在(1,+∞)上单调递减,故f (x )max =f (1)=1e ,又函数f (x )=ln x +1e x,且恒有f K (x )=f (x ),结合新定义可知,K 的最小值为1e. 三、解答题11.如图所示,设在四面体P ABC 中,∠ABC =90°,P A =PB =PC ,D 是AC 的中点,求证:PD ⊥平面ABC .证明 要证明PD ⊥平面ABC ,只需证明PD 与平面AB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由于已知△ACP 为等腰三角形,AP =PC ,D 为AC 的中点,故PD ⊥AC ,从而有△P AD 为直角三角形,且AD =BD ,PD =PD ,AP =PB ,于是△APD ≌△BPD .因此∠PDA =∠PDB =90°,∴PD ⊥BD .又知AC 交BD 于D ,可知PD ⊥平面ABC .12.求证:不论x ,y 取何非零实数,等式1x +1y =1x +y总不成立.证明 假设存在非零实数x ,y 使得等式1x +1y =1x +y成立. 于是有y (x +y )+x (x +y )=xy ,即x 2+y 2+xy =0,即⎝⎛⎭⎫x +y 22+34y 2=0. 由y ≠0,得34y 2>0. 又⎝⎛⎭⎫x +y 22≥0, 所以⎝⎛⎭⎫x +y 22+34y 2>0. 与x 2+y 2+xy =0矛盾,故原命题成立.13.在数列{a n },{b n }中,a 1=2,b 1=4,且a n ,b n ,a n +1成等差数列,b n ,a n +1,b n +1成等比数列(n ∈N *).(1)求a 2,a 3,a 4及b 2,b 3,b 4,由此猜测{a n },{b n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证1a 1+b 1+1a 2+b 2+…+1a n +b n <512. (1)解 由条件得2b n =a n +a n +1,a 2n +1=b n b n +1,a 1=2,b 1=4.由此可得a 2=6,b 2=9,a 3=12,b 3=16,a 4=20,b 4=25.猜测a n =n (n +1),b n =(n +1)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 =1时,由上可得结论成立.②假设当n =k (k ≥1,k ∈N *)时,结论成立,即a k =k (k +1),b k =(k +1)2,那么,当n =k +1时,a k +1=2b k -a k =2(k +1)2-k (k +1)=(k +1)(k +2),b k +1=a 2k +1b k=(k +2)2. ∴当n =k +1时,结论也成立.由①②可知a n =n (n +1),b n =(n +1)2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2)证明 当n =1时,1a 1+b 1=16<512. n ≥2时,由(1)知a n +b n =(n +1)(2n +1)>2(n +1)n .∴1a n +b n <12⎝⎛⎭⎫1n -1n +1, ∴1a 1+b 1+1a 2+b 2+…+1a n +b n<16+12⎝⎛⎭⎫12-13+13-14+…+1n -1n +1 =16+12⎝⎛⎭⎫12-1n +1<16+14=512.综上,对n ∈N *,1a 1+b 1+1a 2+b 2+…+1a n +b n <512成立.。
高考数学(理科)异构异模复习考案撬分法习题: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 14-1 Word版含解析
1.对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为非零整数),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则错误的结论是( )A .-1是f (x )的零点B .1是f (x )的极值点C .3是f (x )的极值D .点(2,8)在曲线y =f (x )上 答案 A解析 由A 知a -b +c =0;由B 知f ′(x )=2ax +b,2a +b =0;由C 知f ′(x )=2ax +b ,令f ′(x )=0可得x =-b2a ,则f ⎝ ⎛⎭⎪⎫-b 2a =3,则4ac -b 24a =3;由D 知4a +2b +c =8.假设A 选项错误,则⎩⎪⎪⎨⎪⎪⎧a -b +c ≠02a +b =04ac -b 24a =34a +2b +c =8,得⎩⎪⎨⎪⎧a =5b =-10c =8,满足题意,故A 结论错误.同理易知当B 或C 或D 选项错误时不符合题意,故选A.2.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 )A.2人B.3人C.4人D.5人答案 B解析用A,B,C分别表示优秀、及格和不及格.显然,语文成绩得A的学生最多只有一人,语文成绩得B的也最多只有1人,得C的也最多只有1人,所以这组学生的成绩为(AC),(BB),(CA)满足条件,故学生最多为3人.3.观察下列各式:C01=40;C03+C13=41;C05+C15+C25=42;C07+C17+C27+C37=43;……照此规律,当n∈N*时,C02n-1+C12n-1+C22n-1+…+C n-1=________.2n-1点击观看解答视频答案4n-1解析第一个等式,n=1,而右边式子为40=41-1;第二个等式,n=2,而右边式子为41=42-1;第三个等式,n=3,而右边式子为42=43-1;第四个等式,n=4,而右边式子为43=44-1;……归纳可知,第n个等式的右边为4n-1.4.一个二元码是由0和1组成的数字串x 1x 2…x n (n ∈N *),其中x k (k =1,2,…,n )称为第k 位码元.二元码是通信中常用的码,但在通信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码元错误(即码元由0变为1,或者由1变为0).已知某种二元码x 1x 2…x 7的码元满足如下校验方程组: ⎩⎪⎨⎪⎧x 4⊕x 5⊕x 6⊕x 7=0,x 2⊕x 3⊕x 6⊕x 7=0,x 1⊕x 3⊕x 5⊕x 7=0,其中运算⊕定义为:0⊕0=0,0⊕1=1,1⊕0=1,1⊕1=0. 现已知一个这种二元码在通信过程中仅在第k 位发生码元错误后变成了1101101,那么利用上述校验方程组可判定k 等于________.答案 5解析 因为x 4⊕x 5⊕x 6⊕x 7=1⊕1⊕0⊕1=0⊕0⊕1=0⊕1=1≠0,所以二元码1101101的前3位码元都是对的;因为x 2⊕x 3⊕x 6⊕x 7=1⊕0⊕0⊕1=1⊕0⊕1=1⊕1=0,所以二元码1101101的第6、7位码元也是对的;因为x 1⊕x 3⊕x 5⊕x 7=1⊕0⊕1⊕1=1⊕1⊕1=0⊕1=1≠0,所以二元码1101101的第5位码元是错的,所以k =5.5.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点击观看解答视频答案 A解析根据甲、乙、丙说的可列表得6..答案F+V-E=2解析由表可知,三棱柱:5+6-9=2;五棱锥:6+6-10=2;立方体:6+8-12=2.由上面的结论可判定:凸多面体中面数(F),顶点数(V),棱数(E)的关系为F+V-E=2.7.对于数对序列P:(a1,b1),(a2,b2),…,(a n,b n),记T1(P)=a1+b1,T k(P)=b k+max{T k-1(P),a1+a2+…+a k}(2≤k≤n),其中max{T k-1(P),a1+a2+…+a k}表示T k-1(P)和a1+a2+…+a k两个数中最大的数.(1)对于数对序列P:(2,5),(4,1),求T1(P),T2(P)的值;(2)记m为a,b,c,d四个数中最小的数,对于由两个数对(a,b),(c,d)组成的数对序列P:(a,b),(c,d)和P′:(c,d),(a,b),试分别对m=a和m=d两种情况比较T2(P)和T2(P′)的大小;(3)在由五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列P使T5(P)最小,并写出T5(P)的值.(只需写出结论)解(1)T1(P)=2+5=7,T2(P)=1+max{T1(P),2+4}=1+max{7,6}=8.(2)T2(P)=max{a+b+d,a+c+d},T2(P′)=max{c+d+b,c+a+b}.当m=a时,T2(P′)=max{c+d+b,c+a+b}=c+d+b.因为a+b+d≤c+b+d,且a+c+d≤c+b+d,所以T2(P)≤T2(P′).当m=d时,T2(P′)=max{c+d+b,c+a+b}=c+a+b.因为a+b+d≤c+a+b,且a+c+d≤c+a+b,所以T2(P)≤T2(P′).所以无论m=a还是m=d,T2(P)≤T2(P′)都成立.(3)数对序列P:(4,6),(11,11),(16,11),(11,8),(5,2)的T5(P)值最小,T1(P)=10,T2(P)=26,T3(P)=42,T4(P)=50,T5(P)=52.。
2020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教师用书理(PDF,含解析)
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248
使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准确地作出反设( 即否定结论) 是正确运用反证法的前提,常见的“ 结论词”与“ 反设词” 列表 如下:
原结论词
反设词
原结论词
反设词
至少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对所有 x 成立 存在某个 x 不成立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对任意 x 不成立 存在某个 x 成立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
真题多维细目表
考题
涉分
题型
难度
考点
考向
2019 课标Ⅰ,4
5分
选择题
中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逻辑推理
解题方法
核心素养
直接法
逻辑推理
2014 课标Ⅰ,14
5分
填空题
易
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
推理论证
逻辑推理
命题规律与趋势
01 考查内容 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02 命题特点 从近五 年 高 考 情 况 来 看, 主 要 考 查 推 理 问题.
考点一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ìï ìï
ìï定义: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
ïï
ï
征,推出该类事个别事
推 理
ï ï归纳推理
íïïïïïï合 情 推 理 íïïïïïï类比推理
ï ï
îïï
í ï
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
ï特点: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
明当 n = k+1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 n0 开始的
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
如何正确运用数学归纳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关键在于两个步骤,要做到“ 递推基础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知识点+例题+练习
教
学
过
程
1.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
2.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
3.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
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
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
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
4.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
题进行推理,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
错误的.
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填空题
1.(2014·安阳模拟)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________.
①1
a<
1
b;②a+
1
b>b+
1
a;③b+
1
a>a+
1
b;④
b
a<
b+1
a+1
.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N,若ab可被5整除,则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应反设________成立.
3.(2014·上海模拟)“a=1
4”是“对任意正数x,均有x+
a
x≥1”的
________条件.教学效果分析。
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14章推理与证明课件文
2.运用归纳推理的思维步骤
文科数学 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
文科数学 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
文科数学 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
感悟升华
1.类比推理常见类型及求解关键 (1)类比定义——从定义出发求解. (2)类比性质——从特殊式子、特殊图形的性质入手,深入思考二者的转化 过程. (3)类比方法——处理问题的方法具有类比性,注意知识的迁移. 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的与高维的类比,等差数列与 等比数列类比,数的运算与向量的运算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
CONTENTS
目录
考情精解读 命题规律 聚焦核心素养
考点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考点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考点3 数学归纳法
文科数学 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
考法1 合情推理
考法2 演绎推理
考法3 直接证明
考法4 间接证明
考法5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C方法帮·素养大提升 易错 归纳不当
特点 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文科数学 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
(续表)
归纳推理
(1)通过观察个别对象发现某些
类比推理
(1)找出两类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
一般 相同性质;
步骤 (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
致性;
(2)用一类对象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 对象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 (猜想).
题成立一定会用到归纳假设,即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解题时要
特别注意从n=k到n=k+1增加了哪些项或减少了哪些项.
考法1 合情推理
考法2 演绎推理
B考法帮∙题型全突破 考法3 直接证明
2019年高考数学 (理) 第14章 推理与证明 Word版含解析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第一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2017全国2卷理科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 .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 .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 .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 .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1.解析 四人所知只有自己看到,老师所说及最后甲说的话.甲不知道自己成绩→乙、丙中必有一优一良(若为两优,甲会知道自己成绩;两良亦然).乙看了丙成绩,知道自己的成绩→丁看甲,甲、丁中也为一优一良,丁知道自己的成绩.故选D.2.(2017 全国1卷理科12)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 ,…,其中第一项是02,接下来的两项是02,12,再接下来的三项是02,12,22,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100N N >:且该数列的前N 项和为2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 A.440B.330C.220D.1102. 解析 设首项为第1组,接下来两项为第2组,再接下来三项为第3组,以此类推. 设第n 组的项数为n ,则n 组的项数和为()12n n +,由题意得,100N >,令()11002n n +>,得14n ≥且*n ∈N ,即N 出现在第13组之后,第n 组的和为122112nn -=--,n 组总共的和为()12122212n n n n+--=---,若要使前N 项和为2的整数幂,则()12n n N +-项的和21k-应与2n --互为相反数,即()*21214k n k n -=+∈N ,≥,()2log 3k n =+,得n 的最小值为295n k ==,,则()2912954402N ⨯+=+=.故选A.题型149 归纳推理——暂无 题型150 类比推理——暂无 题型151 演绎推理第二节 证明第十五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题型155 复数的概念及分类1.(2017天津理9)已知a ∈R ,i 为虚数单位,若i2ia -+为实数,则a 的值为 . 1.解析()()()()()()i 2i 212i i 212i 2i 2i 2i 555a a a a a a ----+--+===-++-为实数,则205a +=,解得2a =-.2.(2017全国1卷理科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1:p 若复数z 满足1z∈R ,则z ∈R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4:p 若复数z ∈R ,则z ∈R .其中的真命题为( ).A.13,p pB.14,p pC.23,p pD.24,p p 2. 解析 1:p 设i z a b =+,则2211i i a b z a b a b -==∈++R ,得到0b =,所以z ∈R .故1p 正确;2:p 若z 1=-2,满足2z ∈R ,而z i =,不满足2z ∈R ,故2p 不正确;3:p 若1z 1=,2z 2=,则12z z 2=,满足12z z ∈R ,而它们实部不相等,不是共轭复数,故3p 不正确;4:p 实数没有虚部,所以它的共轭复数是它本身,也属于实数,故4p 正确.故选B.题型156 与共轭复数、复数相等有关的问题3.(2107山东理2)已知a ∈R ,i 是虚数单位,若z a =,4z z ⋅=,则a =( ).A.1或1- C.3. 解析 由z a =,4z z ⋅=,得234a +=,所以1a =±.故选A.4.(2017浙江11)已知a ,b ∈R ,()2i 34i a b +=+(i 是虚数单位),则22a b += ,ab = .4.解析 由222(i)2i a b a b ab +=-+,()2i 34i a b +=+,所以223,2a b ab -==, 解得2,1a b ==,所以225a b +=,2ab =.题型157 复数的模5.(2017江苏02)已知复数()()1i 12i z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模是 .5.解析 解法一:()()1i 12i z =++13i =-+,所以z =.解法二:()()1i 12i z =++1i 12i =+⋅+=. 6.(2107全国3卷理科2)设复数z 满足()1i 2i z +=,则z =( ).A .12B .2CD .26.解析 由题意得()()()2i 1i 2i 2i 21i 1i 1i 1i 2z -+====+++-,则z 故选C. 题型158 复数的四则运算7.(2107全国2卷理科1)3i1i+=+( ). A .12i + B .12i - C .2i + D .2i - 7.解析()()()()3i 1i 3i 2i 1i 1i 1i +-+==-++-.故选D. 题型159 复数的几何意义8.(2017北京理2)若复数()()1i i a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B.()––1∞,C.()1+∞,D.()–1+∞,8. 解析 由()()()()1i i i i 111i a a a a a -+=+-+=++-,则1010a a +<⎧⎨->⎩,即1a <-.故选B.第十五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题型155 复数的概念及分类1.(2017天津理9)已知a ∈R ,i 为虚数单位,若i2ia -+为实数,则a 的值为 . 1.解析 ()()()()()()i 2i 212i i 212i 2i 2i 2i 555a a a a a a ----+--+===-++-为实数,则205a +=,解得2a =-.2.(2017全国1卷理科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1:p 若复数z 满足1z∈R ,则z ∈R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4:p 若复数z ∈R ,则z ∈R .其中的真命题为( ).A.13,p pB.14,p pC.23,p pD.24,p p 2. 解析 1:p 设i z a b =+,则2211i i a b z a b a b -==∈++R ,得到0b =,所以z ∈R .故1p 正确;2:p 若z 1=-2,满足2z ∈R ,而z i =,不满足2z ∈R ,故2p 不正确;3:p 若1z 1=,2z 2=,则12z z 2=,满足12z z ∈R ,而它们实部不相等,不是共轭复数,故3p 不正确;4:p 实数没有虚部,所以它的共轭复数是它本身,也属于实数,故4p 正确.故选B.题型156 与共轭复数、复数相等有关的问题3.(2107山东理2)已知a ∈R ,i 是虚数单位,若z a =,4z z ⋅=,则a =( ).A.1或1- C.3. 解析 由z a =,4z z ⋅=,得234a +=,所以1a =±.故选A.4.(2017浙江11)已知a ,b ∈R ,()2i 34i a b +=+(i 是虚数单位),则22a b += ,ab = .4.解析 由222(i)2i a b a b ab +=-+,()2i 34i a b +=+,所以223,2a b ab -==, 解得2,1a b ==,所以225a b +=,2ab =.题型157 复数的模5.(2017江苏02)已知复数()()1i 12i z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模是 .5.解析 解法一:()()1i 12i z =++13i =-+,所以z =.解法二:()()1i 12i z =++1i 12i =+⋅+=. 6.(2107全国3卷理科2)设复数z 满足()1i 2i z +=,则z =( ).A .12B .2CD .26.解析 由题意得()()()2i 1i 2i 2i 21i 1i 1i 1i 2z -+====+++-,则z 故选C. 题型158 复数的四则运算7.(2107全国2卷理科1)3i1i+=+( ). A .12i + B .12i - C .2i + D .2i - 7.解析()()()()3i 1i 3i 2i 1i 1i 1i +-+==-++-.故选D. 题型159 复数的几何意义8.(2017北京理2)若复数()()1i i a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B.()––1∞,C.()1+∞,D.()–1+∞, 8. 解析 由()()()()1i i i i 111i a a a a a -+=+-+=++-,则1010a a +<⎧⎨->⎩,即1a <-.故选B.第十六章 选讲内容第一节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选修4-4)题型160 极坐标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1.(2017天津理11)在极坐标系中,直线4cos 106ρθπ⎛⎫-+= ⎪⎝⎭与圆2sin ρθ=的公共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1.解析 直线14sin 102ρθθ⎫++=⎪⎪⎝⎭化直角坐标方程为210y ++=,由圆22sin 2sin ρθρρθ=⇒=,得其直角坐标方程为222x y y +=,即()2211x y +-=,则圆心()0,1到直线的距离31=4d r ==<,知直线与圆相交,得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为2.2.(2017北京理11)在极坐标系中,点A 在圆22cos 4sin 40ρρθρθ--+=上,点P 的坐标为()1,0,则A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2. 解析 由22cos 4sin 40ρρθρθ--+=,化为普通方程为222440x y x y +--+=, 即()()22121x y -+-=,由圆心为()1,2,P 为()1,0,则AP 最小值为1.故选D.3.(2107全国2卷理科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4ρθ=.(1)M 为曲线1C 上的动点,点P 在线段OM 上,且满足16OM OP ⋅=,求点P 的轨迹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A 的极坐标为2,3π⎛⎫⎪⎝⎭,点B 在曲线2C 上,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 3.解析 (1)设()()00M P ρθρθ,,,,则0||OM OP ρρ==,.由000016cos 4ρρρθθθ=⎧⎪=⎨⎪=⎩,解得4cos ρθ=,化直角坐标方程为()2224x y -+=()0x ≠. (2)联结AC ,易知AOC △为正三角形,||OA 为定值.所以当高最大时,AOB △的面积最大,如图所示,过圆心C 作AO 垂线,交AO 于点H ,交圆C 于B 点,此时AOB S △最大, max 1||||2S AO HB =⋅()12AO HC BC =+2.题型161 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题型162 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4.(17江苏21 C )在平面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82x t ty =-+⎧⎪⎨=⎪⎩ (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2x sy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4.解析 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80x y -+=. 因为点P 在曲线C 上,设()22P s ,从而点P 到直线l的距离224sd +==当s =min d =因此当点P 的坐标为()4,4时,曲线C 上点P 到直线l5.(2017全国1卷理科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41x a tt y t =+⎧⎨=-⎩为参数. (1)若1a =-,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2)若C 上的点到la .5.解析 (1)当1a =-时,直线l 的方程为430x y +-=,曲线C 的标准方程为2219xy +=.联立方程2243019x y x y +-=⎧⎪⎨+=⎪⎩,解得30x y =⎧⎨=⎩或21252425x y ⎧=-⎪⎪⎨⎪=⎪⎩,则C 与l 交点坐标是()30,和21242525⎛⎫- ⎪⎝⎭,. (2)直线l 一般式方程为440x y a +--=,设曲线C 上点()3cos sin p θθ,. 则点P 到l的距离d ==3tan4ϕ=. 依题意得max d 16a =-或8a =.6.(2017全国3卷理科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的参数方程为2+x ty kt =⎧⎨=⎩(t 为参数),直线2l 的参数方程为2x mm m y k =-+⎧⎪⎨=⎪⎩(为参数).设1l 与2l 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 的轨迹为曲线C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3cos sin 0l ρθθ+=:,M 为3l 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6.解析 ⑴将参数方程转化为一般方程()1:2l y k x =- ① ()21:2l y x k=+ ② ⨯①②,消k 可得224x y -=,即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4x y -=()0y ≠.⑵将极坐标方程转化为一般方程3:0l x y +=,联立2204x y x y ⎧+-=⎪⎨-=⎪⎩,解得x y ⎧=⎪⎪⎨⎪=⎪⎩. 由cos sin x y ρθρθ=⎧⎨=⎩,解得ρ=M.题型163 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暂无 题型164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暂无第二节 不等式选讲(选修4-5)题型165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7.(2017全国1卷理科23)已知函数()2–4f x x ax =++,()11g x x x =++-.(1)当1a =时,求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 (2)若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包含[]–11,,求a 的取值范围. 7.解析 (1)当1a =时,()24f x x x =-++为开口向下,对称轴为12x =的二次函数, ()211121121x x g x x x x x x >⎧⎪=++-=-⎨⎪-<-⎩,,,剟,当(1,)x ∈+∞时,令()()f x g x 単,即242x x x -++…,解得x ⎛∈ ⎝⎦.当[]11x ∈-,时,令()()f x g x 単,即242x x -++…,解得[]1,1x ∈-. 当()1x ∈-∞-,时,令()()f x g x 単,即242x x x -++-…,解得x ∈∅. 综上所述,()()f x g x …的解集为1⎡-⎢⎣⎦.(2)依题意得242x ax -++≥在[]11-,上恒成立,即220x ax --≤在[]11-,恒成立, 则只需()()2211201120a a ⎧-⋅-⎪⎨----⎪⎩……,解得11a -剟. 故a 取值范围是[]11-,. 8.(2017全国3卷理科23)已知函数()12f x x x =+--.(1)求不等式()1f x …的解集; (2)若不等式()2–f x x x m+…的解集非空,求m 的取值范围.8.解析 (1)()12f x x x =+--可等价为()3,121,123,2x f x x x x --⎧⎪=--<<⎨⎪⎩…….由()1f x …,可得①当1x -…时显然不满足题意; ② 当12x -<<时,211x -…,解得1x …; ③ 当2x …时,()31f x =…恒成立.综上,()1f x …的解集为{}1x x …. ⑵不等式()2f x x x m -+…等价于()2f x x x m -+…, 令()()2g x f x x x =-+,则()g x m …的解集非空只需要()max g x m ⎡⎤⎣⎦…. 而()2223,131,123,2x x x g x x x x x x x ⎧-+--⎪=-+--<<⎨⎪-++⎩…….①当1x -…时,()()max 13115g x g =-=---=-⎡⎤⎣⎦; ②当12x -<<时,()2max3335312224g x g ⎛⎫⎛⎫==-+⋅-=⎡⎤ ⎪ ⎪⎣⎦⎝⎭⎝⎭;④ 当2x …时,()()2max 22231g x g ==-++=⎡⎤⎣⎦.综上所述,()max 54g x =⎡⎤⎣⎦,故54m ….题型166 不等式的证明题型167 函数单调性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题型168 柯西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暂无9.(2017江苏21 D )已知,,,a b c d 为实数,且224a b +=,2216c d +=,证明:8ac bd +….9.解析 由柯西不等式可得()()()22222ac bd a bcd +++…,因为224a b +=,2216c d +=,所以()264ac bd +…,因此8ac bd +…. 10.(2107全国2卷理科23)已知0a >,0b >,332a b +=,求证:(1)()()554a b a b ++…; (2)2a b +….10.解析 (1)由柯西不等式得()()()2255334a b a b a b ++=+=≥,1a b ==时取等号.(2)因为()()()()()33232233333232244a b a b a a b ab b ab a b a b a b ++=+++=+++++=+…,所以()38a b +≤,即2a b +≤,当且仅当1a b ==时等号成立.。
2019-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3 推理与证明、新定义 文(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3 推理与证明、新定义 文(含解析)1.【xx 高考广东,文10】若集合 (){},,,04,04,04,,,p q r s p s q s r s p q r s E =≤<≤≤<≤≤<≤∈N 且,(){}F ,,,04,04,,,t u v w t u v w t u v w =≤<≤≤<≤∈N 且,用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则( )A .B .C .D .【答案】D【考点定位】推理与证明.【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符号,属于难题.在新符号的问题中抓住新符号的实质把其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解决新符号问题的一个基本方向,要注意准确理解试题中给出的新符号的含义.解决新符号这类试题时一定要万分小心,除了作理论方面的推导论证外,利用特殊值进行检验,也可作必要的合情推理.2.【xx 高考浙江,文8】设实数,,满足( )A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B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C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D .若确定,则唯一确定【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所以,故当确定时,确定,所以唯一确定.故选B.【考点定位】函数概念【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条件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对比选项,确定最终正确结论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条件的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3.【xx 高考湖北,文10】已知集合,,定义集合12121122{(,)(,),(,)}A B x x y y x y A x y B ⊕=++∈∈,则中元素A.77 B.49 C.45 D.30【答案】.当时,,,所以此时中元素的个数有:个;当时,,,这种情形下和第一种情况下除的值取或外均相同,即此时有,由分类计数原理知,中元素的个数为个,故应选.【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用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和新定义问题,属高档题.【名师点睛】用集合、不等式的形式表示平面区域,以新定义为背景,涉及分类计数原理,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准确计数的科学性,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知识间的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科学计算能力.4.【xx高考陕西,文16】观察下列等式:1-1-1-…………据此规律,第n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观察等式知:第n个等式的左边有个数相加减,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且分子为1,分母是1到的连续正整数,等式的右边是.【考点定位】归纳推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归纳推理,解题关键点在于发现其中的规律,要注意从运算的过程中去寻找.本题属于基础题,注意运算的准确性.【答案】【考点定位】1.新定义运算;2.基本不等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及新定义运算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理解新定义运算,准确地得到不等式,然后根据其特征,想到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本题属于小综合题,也是一道能力题,在考查考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近几年考生对新定义运算问题已有准备,因此,不会对此感到陌生..。
最新新课标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归纳总结
《推理与证明》知识归纳总结第一部分 合情推理学习目标: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易混点)理解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含义,并能运用它进行简单的推理(重点、难点) 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难点) 一、知识归纳:合情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 归纳推理: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第一步,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第二步,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 思考探究:1.归纳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吗?2.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属归纳推理?题型1 用归纳推理发现规律1<;….对于任意正实数,a b≤成立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____. 点拨:前面所列式子的共同特征特征是被开方数之和为22,故22=+b a2、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巢的截面图. 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图 有7个蜂巢,第三个图有19个蜂巢,按此规律,以()f n 表示第n 幅图的蜂巢总数.则(4)f =_____;()f n =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找出)1()(--n f n f 的关系式[解析],1261)3(,61)2(,1)1(++=+==f f f 37181261)4(=+++=∴f133)1(6181261)(2+-=-+++++=∴n n n n f总结:处理“递推型”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寻找相邻两组数据的关系 类比推理1.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第二步: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猜想.思考探究:1.类比推理的结论能作为定理应用吗?2.(1)圆有切线,切线与圆只交于一点,切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由此结论如何类比到球体?(2)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由此结论如何类比得到空间的结论?题型2 用类比推理猜想新的命题 [例]已知正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是高的13,把这个结论推广到空间正四面体,类似的结论是______.【解题思路】从方法的类比入手 [解析]原问题的解法为等面积法,即h r ar ah S 3121321=⇒⨯==,类比问题的解法应为等体积法, h r Sr Sh V 4131431=⇒⨯==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是高41 总结:(1)不仅要注意形式的类比,还要注意方法的类比(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向空间类比;低维向高维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实数集的性质向复数集的性质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合情推理1.定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有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简言之,合情推理就是合乎情理的推理.2.推理的过程:→→ 思考探究:1.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有何区别与联系?1)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比较高深,因此是有很多的推理和证明的。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推理一、考点(限考)概要:1、推理:(1)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称为合情推理。
①归纳推理:ⅰ定义: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ⅱ特点:*归纳是依据特殊现象推断一般现象,因而,由归纳所得的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归纳是依据若干已知的、没有穷尽的现象推断尚属未知的现象,因而结论具有猜测性;*归纳的前提是特殊的情况,因而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实验和对有限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ⅲ步骤:*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理;*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检验猜想。
②类比推理:ⅰ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ⅱ特点:*类比是从人们已经掌握了的事物的属性,推测正在研究的事物的属性,是以旧有的认识为基础,类比出新的结果;*类比是从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推测另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类比的结果是猜测性的不一定可靠,单它却有发现的功能。
ⅲ步骤:*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猜想;*检验猜想。
(2)演绎推理:①定义: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
②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③“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结论;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证明:假设{an+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 k∈N*, (ak+1+1)2=(ak+1)(ak+2+1), a2k+1+2ak+1+1=akak+2+ak+ak+2+1, a21q2k+2a1qk=a1qk-1·a1qk+1+a1qk-1+a1qk+1. ∵a1≠0,∴2qk=qk-1+qk+1. ∵q≠0,∴q2-2q+1=0, ∴q=1,这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an+1}不是等比数列.
【解题法】 应用分析法与综合法证明时需注意的问题 (1)分析法证明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分析法采用逆向思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要用的知 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从正面不易推导时, 常考虑用分析法. ②应用分析法的关键在于需保证分析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它的常用书面表达形式为“要证…… 只需证……”或用“⇐”.注意用分析法证明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2)综合法与分析法应用的注意点 ①综合法与分析法各有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综合起来运用,通常用分析法 分析,综合法书写,这一点在立体几何中应用最为明显.同时,在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中也大多是 利用分析法分析,用综合法证明的办法来证明相关问题. ②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两头凑的方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 然后通过综合法由条件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使原命题得证.
2019/7/2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 a,b∈N,ab 能被 3 整除,那么 a,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 3 整除”时,假设
应为( )
A.a,b 都能被 3 整除 B.a,b 都不能被 3 整除
C.b 不能被 3 整除
D.a 不能被 3 整除
解析 由反证法的定义可知,否定结论,即“a,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 3 整除”的否定是“a,b 都不能 被 3 整除”,故选 B.
命题法 2 间接证明 典例 2 设{an}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1)推导{an}的前 n 项和公式; (2)设 q≠1,证明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解] (1)设{an}的前 n 项和为 Sn, 当 q=1 时,Sn=a1+a1+…+a1=na1; 当 q≠1 时,Sn=a1+a1q+a1q2+…+a1qn-1,① qSn=a1q+a1q2+…+a1qn,② ①-②得,(1-q)Sn=a1-a1qn,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2.证明不等式 2+ 7< 3+ 6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A.综合法
B.分析法
C.间接证法
D.合情推理法
解析 要证明不等式 2+ 7< 3+ 6,只要证( 2+ 7)2<( 3+ 6)2,即证 9+2 14<9+2 18,
故只要证 14< 18,即证 14<18. 以上证明不等式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分析法.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的条件
2 间接证明——反证法 (1)定义 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 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证明步骤 ①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原结论的反面为真. ②归谬——把“反设”作为条件,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得出矛盾. ③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错误,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高考中,经常以不等式、立体几何、数列等知识为载体,考查分析法、综合法和反证 法的原理,结合具体问题考查学生运用三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法 1 直接证明 典例 1 已知 a≥b>0,求证:2a3-b3≥2ab2-a2b.
[证明] 要证明 2a3-b3≥2ab2-a2b 成立, 只需证:2a3-b3-2ab2+a2b≥0, 即 2a(a2-b2)+b(a2-b2)≥0, 即(a+b)(a-b)(2a+b)≥0. ∵a≥b>0,∴a-b≥0,a+b>0,2a+b>0, 从而(a+b)(a-b)(2a+b)≥0 成立, ∴2a3-b3≥2ab2-a2b.
注意点 使用分析法时的注意事项 (1)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 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2) 用 分 析 法 证 明 数 学 问 题 时 , 要 注 意 书 写 格 式 的 规 范 性 , 常 常 用 “ 要 证 ( 欲 证 )……”“ 只 需 证……”“即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
【解题法】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基本步骤 (1)反设,设要证明的结论的反面成立. (2)归谬,从反设入手,通过推理得出与已知条件或公理、定理矛盾. (3)否定反设,得出原命题结论成立. 2.使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准确地做出反设(即否定结论)是正确运用反证法的前提,常见的“结论词” 与“反设词”列表如下:
1.思维辨析 (1)综合法的思维过程是由因导果,逐步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 √ )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 (3)用反证法证明时,推出的矛盾不能与假设矛盾.( × ) (4)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 )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
考点二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1 直接证明 (1)综合法 综合法是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 明的结论成立.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用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 为:
P⇒Q1 ―→ Q1⇒Q2 ―→ Q2⇒Q3 ―→…―→ Qn⇒Q (2)分析法 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 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用 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得到一个 Q⇐P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1⇐P2 ―→ P2⇐P3 ―→…―→ 明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