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抗震设计考试知识点

抗震设计考试知识点

抗震设计考试知识点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旨在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固地承受破坏力。

在抗震设计考试中,掌握相关知识点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抗震设计考试知识点,以助您复习备考。

1. 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动力来源- 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及特点- 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之间的关系2. 地震设计的基本原理- 建筑抗震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结构抗震设计的设计哲学- 动力分析方法与静力计算方法3. 抗震设计参数- 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方法- 地震场地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设计地震作用的谱格式及其选择依据4. 结构体系的选择与设计- 结构体系的概念与分类- 结构体系的适用性与选择原则- 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与构造形式5. 抗震设计的结构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建筑物的基础抗震设计6. 抗震设计的细节处理- 结构连接节点的设计原则- 建筑物中的抗震设备与装置设计- 非结构构件的设计与加固要点7. 抗震设计的监理与检测- 抗震设计的验收与评估- 抗震设备与装置的安装检测- 抗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归档8. 抗震设计的规范与法规- 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 抗震设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 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与更新9. 抗震设计的案例分析- 典型抗震设计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以上所列知识点仅为抗震设计考试相关内容的一部分,复习时应综合考虑其他可能涉及的内容。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知识点能帮助您更好地复习备考,取得满意的成绩。

加油!。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重点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重点

1、地震的相关概念及分类震源:指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震动的部位。

震源深度:如果把震源看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指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即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震中距:指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地震分类:1、按成因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2、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3、按震级通常分为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强烈地震和特大地震4、按地震形式、地震序列可分为主震型、震群型、孤立型2、构造地震的成因:是指由地壳构造变动而引起的地震3、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通常是用地震时地面运动的振幅来确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4、三水准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5、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按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第二阶段设计:按第三水准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6、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这类建筑的确定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如城市生命线工程(一般包括供水、供电、交通、通信、消防、医疗等系统)的核心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均属此类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如一般的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建筑物等。

抗震措施:甲类: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抗震防灾知识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

抗震防灾知识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 定,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 震级”,用字母M表示。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烈度:地震烈度是以人 的感觉、器物反应、房 屋等结构和地表破坏程 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 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 内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 水平,由科技人员通过 现场调查予以评定。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震前防震准备知识
二、校舍抗震安Βιβλιοθήκη 措施 1. 新建校舍的抗震设防。新建校舍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降低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以及地 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 2. 已建校舍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处于不稳状的人会摔出,有抛起感,房屋大多数倒塌;道路毁坏,山石 10度 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 房屋普遍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大量山崩滑坡。
12度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 物遭毁灭。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通常所说的建筑抗震设计不是针对震级而是针对烈度。设防烈度8 度和能抗8级地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发生8级地震时,震中烈度可达11~12度。
《地县教育局基建专干培训班》
克拉玛依
校舍防灾安全知识
2015年11月
2019年9月6日3时0分
1 2
3 4
5
第一部分:抗震防灾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震源与震中、震级、烈度、抗震设防 震前防震准备知识:防震准备、校舍抗震安全、震时避震 震后救灾知识:灾后搜救、灾后卫生

抗震基础知识点总结

抗震基础知识点总结

抗震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的能量在破裂面或者岩石断层上释放出来时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造成地表和地下结构物破坏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震的产生与板块运动有关,通常会引起地质灾害,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二、地震的基本参数1. 震中:地震的发生位置。

2. 震源:地震发生的地点,即地震的震源。

3. 震源深度:地震发生的深度。

4. 震级:描述地震能释放的大小的参数。

5. 震源机制:描述地震破裂的形态和方向。

三、地震的危害地震对建筑物和结构物造成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倒塌、位移、破裂和震害。

地震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伤亡、次生灾害(如火灾、泥石流等)、心理伤害等。

四、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震的作用,设计结构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行为,减小破坏程度和减少伤亡。

主要包括减轻地震作用、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延性等。

五、抗震设计的措施1. 结构的抗震设计结构的抗震设计包括选用合适的材料、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设置适当的抗震支撑和连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等。

2. 基础的抗震设计基础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采用足够的基础面积、设置合适的基础类型、提高基础的抗震反震能力等。

3. 承载系统的抗震设计承载系统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设置适当的加强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等。

六、抗震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1. 抗震基础的选址抗震基础应选择在地质条件稳定、地震烈度较小、避免次生地震灾害的地点进行布置。

2. 抗震基础的材料抗震基础应选用强度高、变形能力好的抗震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

3. 抗震基础的设计抗震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地震作用和建筑物结构的要求来确定基础的尺寸、形式和方式。

4. 抗震基础的施工抗震基础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七、抗震基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土壤的抗震能力土壤的抗震能力对基础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地震烈度来进行合理设计和选用。

安全课防震知识点总结

安全课防震知识点总结

安全课防震知识点总结随着地震频率的增加,地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提高人们抗震自救的能力,减少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进行地震安全防范救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防震救灾知识的角度,总结一些常见的地震防范和应急处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防震自救能力。

一、地震的主要危害1.房屋和建筑物的倒塌,会导致人员伤亡2.道路、桥梁和隧道的损坏,影响交通运输3.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的出现,破坏环境4.油料和危险品的泄漏,引发火灾和爆炸5.通信、供水和电力系统的中断,影响生活6.社会秩序的混乱,可能引发抢劫和暴乱二、地震的预警和预测1.地震前期自然现象的预警(1)动物的异常行为,如畜群紧张、宠物狂吠等(2)地震云和地震雾的出现,预示地震的到来(3)地震常伴有地质现象,如地震波、地裂缝等2.科学技术手段的预测(1)地震仪可以监测地震活动的变化(2)地震雷达可以探测地下岩石的变化(3)地震卫星可以监视地表形变的情况三、地震的防范措施1.建筑物的防震设计(1)房屋结构的合理设计,增强抗震能力(2)使用抗震建材,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3)安装地震防范设施,如减震设备和防护墙2.人员的防震意识培训(1)定期组织地震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2)学习地震逃生和自救的技能(3)参加地震演习和模拟逃生训练四、地震的应急处理1.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迅速躲到桌下、门框下等安全的避难处(2)迅速关闭瓦斯、水电等供应设施(3)观察周围情况,选择适当的逃生通道2.地震后的应急处理(1)检查和评估自身伤势,进行简单的急救(2)检查并处理家庭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问题(3)收集和整理应急物资,做好生活防护工作五、地震救灾的专业知识1.灾害抢救的技能和方法(1)学习基本急救常识,掌握伤员抢救技能(2)学习基本的灾害心理援助技能(3)学习基本的灾害物资管理技能2.应急救援的协作和组织(1)建立应急救援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2)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联系,协调资源和力量(3)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救援行动综上所述,地震防范和救灾知识对于提高人们的抗震自救能力和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抗震的知识

关于抗震的知识

关于抗震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震的基本知识:
1.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通常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

2.震级: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通常用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表示。

3.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形式,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

4.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坏和人员伤亡。

5.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6.基础类型: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深基础、浅基础等,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稳定。

7.隔震技术:采用隔震技术,如橡胶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支座等,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8.抗震加固: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9.地震预警:利用地震监测系统和预警技术,提前向人们发出地震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个人准备:个人应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包括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储备应急物资等。

这些是关于抗震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建筑结构抗震》知识点汇总.doc

《建筑结构抗震》知识点汇总.doc

第1章 绪论1.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2.地震按成因可分为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

3.地震波包含在地球内部传播的 体波 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 面波。

4.体波可分为 纵波(压缩波)和 横波(剪切波)。

5.面波可分为 瑞雷波 和 勒夫波。

6.地震波到达次序是 纵波(P波) 、 横波(S波) 、 面波 。

7.简答:地震波特性分别是什么,各自描述什么? 答:地震动三个基本要素是幅值、频谱和持时;幅值描述地面震动强弱程度,是地震烈度的参考指标;频谱揭示地震动的周期分布特性,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持时描述地震动的持续时间,影响地震作用对结构的破坏程度。

8.地震灾害可分为 直接灾害 和 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又可分为 地表破坏 和建筑物破坏 ;建筑物破坏又可分为 结构丧失整体稳定 、 结构强度不足 、结构塑性变形能力不足 、 地基失效 等原因引起的破坏。

9. 抗震设防 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确定抗震设防烈度采用 基本烈度(中震烈度) ,即 50年 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 10% 的地震烈度值。

10.简答: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第一阶段抗震设计是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后,验算构件的承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保证了第一水准的承载力要求及变形要求(小震不坏)。

②第二阶段抗震设计是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保证了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大震不倒)。

③通过良好的构造措施保证第二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中震可修)。

11.填表:抗震设防标准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 抗震措施 和 地震作用 。

设防标准 抗震措施 地震作用 备注按本地区烈度确定丙(标准) 按本地区烈度确定乙(重点) 提高一度确定 按本地区烈度确定甲(特殊) 提高一度确定 提高一度确定丁(适度) 降低一度确定 按本地区烈度确定 6度区不降12.为了强化结构抗震的 安全目标 和提高结构抗震的 功能要求 ,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

抗震等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抗震等级知识点总结图解

抗震等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抗震等级概述1.1 抗震等级的概念抗震等级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所能承受的地震力的能力。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物抗震能力被分为多个等级,从而能够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

1.2 抗震等级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抗震等级可分为多个等级,包括一般抗震设防、较大抗震设防和大型抗震设防等级。

不同抗震等级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时也会影响到设计、施工和监管的要求。

1.3 抗震等级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能力非常大。

因此,抗震等级的设定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抗震等级的相关概念2.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时所需考虑的地震力的强度。

它是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分级标准来确定的。

2.2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震级和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情况而决定的一个数值,它描述了地震对地表运动的影响强度的大小。

2.3 设防烈度标准设防烈度标准是指按照国家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根据当地地震危险性和建筑物用途的不同,在设计建筑物时所需考虑的地震力的强度等级。

2.4 设防等级设防等级是按照国家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和地震区位因素等等,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的抗震等级等级。

2.5 设防烈度与设防等级的关系设防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震危险性等因素而确定的,而设防烈度则是在设计建筑物时所需考虑的地震力的强度。

设防等级和设防烈度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地区的设防等级会随着设防烈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抗震等级的影响因素3.1 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地震烈度的大小会受到地震震级、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地形、地层特征、震源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3.2 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对抗震等级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住宅建筑的抗震等级要求相对较低,而公共建筑、重要设施和特殊用途建筑的抗震等级要求则相对较高。

3.3 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高度也会对抗震等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其抗震等级的要求也会越高。

抗震的知识点总结

抗震的知识点总结

抗震的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地震的了解越来越多。

地震是一种地球的自然现象,它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抗震知识,以减少地震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一、地震的危害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导致的地质现象,地震的发生会带来以下危害:1. 人员伤亡: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建筑结构破坏等,对人员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2. 财产损失:地震会破坏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3. 生活秩序混乱:地震发生后,通信中断、交通堵塞等现象会导致生活秩序的混乱。

4. 丧失生产力:地震会破坏工厂、企业等生产设施,导致生产力的丧失。

二、抗震建筑的原则为了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人们提出了一些抗震建筑的原则:1. 结构合理:建筑结构应该合理,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2. 材料优良:建筑材料应该是质量优良的,能够抵抗地震的破坏。

3. 施工规范:建筑施工应该按照规范进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4. 设计先进:建筑物的设计应该是先进的,能够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三、抗震建筑的措施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人们提出了一些抗震建筑的措施:1. 加固结构:对已建成的建筑物,可以通过在结构上增加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来加固建筑物,提高其抗震能力。

2. 减震措施:通过在建筑物的基础上设置减震器等装置,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 预制构件:采用预制构件可以减少施工中的浪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增加抗震能力。

4. 合理布局:在建筑物的布局上,应该合理设置建筑物的出口、逃生通道等设施,以保证人员在地震发生后的安全。

四、应急措施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以减少地震对我们造成的危害:1. 领导指挥:地震发生后,应该有专门的领导人员指挥应急工作,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疏散人员:地震发生后,要及时疏散人员,避免人员伤亡。

3. 救援人员:地震发生后,应该有专门的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

防震减灾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知识内容一、什么是防震减灾?防震减灾是指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方法,减少或避免地震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地震是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灾害之一,因此加强防震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二、地震的危害地震的危害主要包括地震破坏、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以及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

地震破坏包括建筑物倒塌、桥梁崩塌等,次生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等,而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包括恐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三、地震预测与预警地震预测是通过对地震前兆现象的观测与分析,来推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

然而,地震预测的准确性较低,目前不能预测具体的地震发生时间和规模。

与之相比,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对地震波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逃生或避灾措施。

四、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抵抗地震力。

抗震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合理布置结构、加固关键节点等。

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在地震发生时,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减少破坏程度。

五、地震避震设施地震避震设施是指在建筑物中采用特殊的结构或装置,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常见的地震避震设施包括隔震层、阻尼器和抗震支座等。

这些设施可以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六、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应对地震的紧急措施和步骤。

地震应急预案包括灾害风险评估、应急资源准备、人员疏散和救援等。

通过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可以提高人们应对地震的能力,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地震救援与灾后恢复地震救援是指地震发生后,组织救援队伍和资源,对受灾地区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地震救援需要有合适的救援队伍和装备,以及高效的协调和指挥。

灾后恢复是指地震灾害过后,对受灾地区进行重建和恢复工作,包括修复建筑物、恢复基础设施和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等。

八、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是指人们对地震风险的认识和对应的行为。

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

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

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人们需要了解抗震避险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地震的原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活动引起的,主要有地球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变动和地壳应力积聚等原因。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无法预知时间和地点,因此预防地震灾害至关重要。

2. 抗震避险的基本知识(1)建筑物设计:在地震带地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抗震要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室内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3)避难场所: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可以前往规定的避难场所避险,减少受伤和死亡人数。

3. 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前兆,提前预警并通知公众的系统。

一旦接收到地震预警,人们可以迅速采取行动,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因此,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抗震避险的自救知识(1)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2)避免乱跑,尤其是在室内,避免受到家具和其他物体的伤害。

(3)使用家里的火灾灭火器等器具进行自救,尽力减少燃烧物质造成的火灾损失。

(4)避免使用电梯和楼梯,因为在地震发生时,这些地方非常危险。

5. 抗震避险的逃生知识(1)保持冷静,尽量减少受伤害,尽量避免逆光行走。

(2)逃生时,选择坚固的物体,如桌子、衣柜等,躲避物品的碎裂碎片。

(3)逃生时,要采取迅速、灵活的动作,避开危险的区域。

(4)尽量避免与他人搭讪,减少干扰和人员混乱的可能性。

6. 地震后的急救知识(1)急救人员应尽快组织救援行动,对受伤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包括止血、包扎、抬担等处理。

(2)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3)避免乱跑,尤其是在室内,避免受到家具和其他物体的伤害。

建筑抗震知识点总结

建筑抗震知识点总结

建筑抗震知识点总结一、地震及其危害1.1 地震的成因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造成的地壳运动现象。

地震的成因主要有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构造地震、地表物质移动引起的地质地震、地下岩石断裂引起的断层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的火山地震等。

1.2 地震的危害地震对建筑物和人类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

地震时建筑物倒塌是最为直接的危害,而人员伤亡则是最为严重的危害。

二、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2.1 抗震设计原则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减少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增加建筑物的耗能能力等。

其中,提高建筑物的刚度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2.2 抗震设计的方法建筑抗震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抗震结构设计、抗震构造设计、抗震设备设计等。

其中,抗震结构设计是最为常见的抗震设计方法。

2.3 抗震施工技术抗震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地基处理、结构加固、抗震设备安装等。

其中,地基处理是最为关键的抗震施工技术之一。

三、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3.1 抗震能力的评估指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评估主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材质、承载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估。

其中,结构形式是最为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

3.2 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台网法、静力分析法、动力分析法等。

其中,动力分析法是最为准确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3.3 抗震能力的评估标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细则》等。

其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最为权威的抗震能力评估标准之一。

四、建筑抗震改造4.1 抗震改造的必要性建筑物的抗震改造主要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防止地震时的倒塌和人员伤亡等危害。

因此,抗震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4.2 抗震改造的对象建筑物的抗震改造对象主要包括老建筑、低质量建筑、高层建筑等。

其中,老建筑是最为重点的抗震改造对象之一。

4.3 抗震改造的方法建筑物的抗震改造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加固、设备更新、地基处理等。

大学抗震知识点总结

大学抗震知识点总结

大学抗震知识点总结一、地震的概念与危害地震是地球深部因构造运动而引起的振动现象,是由于岩石的破裂和位移运动引起的。

地震的发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如对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的损害,对人员的伤亡等。

因此,地震防护与抗震建筑至关重要。

二、地震的预测与监测地震的预测和监测是减轻地震危害的关键。

地震的预测主要依据地震前兆信息,如地震孕育、地震孕育,地磁异常等,结合地质构造、历史的地震活动,地震的相关理论模型,进行预测。

地震监测则是通过设置地震监测站,监测地震的参数,如震级、震中、地震波等,及时预警地震灾害。

三、建筑物抗震设计与改造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荷载,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使其能够承受地震荷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抗震设计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结构材料和结构构造等。

抗震改造是对已有的建筑进行加固或改造,使其能够适应地震环境的需要。

抗震改造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的梁柱连接、墙体加固、裂缝处理等。

四、应急预案与救援地震发生后,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应急预案是为了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于抗震设施的预警、应急救援、灾情救济等进行规范,建立相关机制与措施。

救援工作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对于受灾人员、地区的救援与抢救等工作。

救援工作需要进行救援人员培训、应急救援设备准备等。

五、地震常识与自救互救地震常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普及地震知识可以帮助民众更好的应对地震。

地震常识包括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知识,如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迅速逃生,如何进行紧急救护。

此外,还包括如何进行地震疏散、如何在地震发生后寻找避难所、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等。

六、地震科普与宣传地震科普与宣传对于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和防范的重要性。

地震科普与宣传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如报纸、电视、网络等。

通过科普与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的危害,以及地震的预防知识,提高人们的地震防范意识。

七、地震教育与演练地震教育与演练是通过学校、社区等机构进行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与防护。

抗震复习资料

抗震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震与抗震的一般知识本章重点关键词——震级、烈度(多遇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设防类别、设防目标、概念设计掌握以上关键词的定义;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波;了解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了解震害规律:烈度相同,震中距大的对自振周期大的高柔结构的破坏比震中距小的影大;相反,震中距小的对自振周期小的刚性大的结构破坏比震中距大的影响大。

一、名词解释(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4)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5)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6)震中:震源正上方在地表的投影(7)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8)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9)概念设计:是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整体地震反应,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等。

(1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二、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3.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4.地壳深处释放能量的地方称为( 震源)。

5.一次地震能量大小称为( 震级),地震对各地影响的强度称( 烈度)。

6.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7.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8.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9.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当一个结构在其静平衡位置受到扰动,并做无任何外部动力微烈的振动时,称该结构做自由振动。

2.无阻尼体系完成一个循环的自由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体系的固有振动周期3.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kx=0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cx.+kx=0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kx=p0sinωp t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cx.+kx=p0sinωp t4.无阻尼自由振动固有圆频率ω=根号(k/m)有阻尼自由振动中考虑阻尼的圆频率ωD=ω根号(1-ξ2)ωD:考虑阻尼后的圆频率多自由度体系频率方程([k]-ω2[m]){x}=05.阻尼常数c是在自由振动的一个循环或强迫谐振的一个循环中能量耗散的一种测度。

阻尼比也是体系的一种特性,它取决于体系的质量和刚度。

P26.阻尼的特性P3对于ξ的三个值:ξ<1、ξ=1、ξ>1分别讨论如果c=c cr或者ξ=1,则体系返回到其平衡位置而不再振动;如果c>c cr或者ξ>1,体系还是不振荡,并以更缓慢的速率回到其平衡位置;如果c<c cr或者<1,则体系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荡,振幅逐渐减小。

7.无阻尼体系在所有振动周期内的位移振幅都相同,而有阻尼体系则随每个振动周期振荡振幅衰减。

P38.强迫振动或稳态振动,它的存在时因为有作用力而与初始条件无关;瞬态振动,它取决于初始位移和速度.p79.变形(或位移)反应系数R d是动力(或振动)变形振幅A与静变形的比值.P810.共振频率定义为发生最大反应振幅时的扰动频率。

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力反应系数表示为:R d、R v和R a。

动力反应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为:11.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P1612.地震就是地球内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爆发等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从而引起了地面的运动。

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称为震中;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通常把震源深度在60km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以内的称为中源地震;300km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

世界上大部分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P1713.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类。

地震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14.地震波是由天然地震或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而产生的弹性振动波。

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是指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5-7km/s,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

特点:周期短,振幅小,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在地壳中传播速度为3.2-4km/s,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为S波。

特点:周期长,振幅大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横波的传播是介质质点:不断受剪切变形的过程,因此它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面波又称L波,是指沿介质表面(或地球表面)及其附近传播的波,一般可认为是体波经底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

特点: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15.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称为地震动。

其中,在震中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

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为地震动三要素。

P2016.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中震源所释放能量多少的指标。

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震级一般有三种定义:近震震级ML;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

17.为了统一起见,我国规定全部用面波所计算的震级上报。

目前,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18.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

19.等烈度线具有相同烈度的各个地点的外包络线。

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和地表面变化的状况,评定距震中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绘制烈度线,作为对该此地震破坏程度的描述。

20.地震震级近似表示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则是对经历地震后,一定地区内地震影响强弱程度的评价。

21.基本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

22.场地: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23.地震效应是指地震产生的影响。

原生的影响:如岩石断裂位移、地面隆起及下陷等宏观地震效应直接造成的影响。

次生的影响:主要是地震波传播时地面振动所产生的影响,如房屋破坏倒塌、山崩、海啸等。

24.卓越周期:在岩石中传播的地震波具有多种频率成分,其中,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的卓越周期。

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

25.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即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土抗阻比。

26.覆盖土层厚度的原意是指从地表至地下基岩的距离。

工程判定:当下部土层的剪切波速达到上部土层剪切波速的2.5倍,且下部土层中没有剪切波速小于400m/s的岩土层时,该下部土层就可近似看做基岩。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一步采用土层的绝对刚度定义覆盖层厚度,即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27.抗震设防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今年来许多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都趋向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准则。

28.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提出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29.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简化的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30.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为四类: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31.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和要求: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32.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重视非结构因素。

33.反应谱通常把最大相对位移反应、最大相对速度反应、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体系无阻尼固有周期的关系定义为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总称为地震反应谱。

34.、我国规范为便于求解地震作用,将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T的关系,即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定义为地震反应谱。

35.影响地震反应谱两个因素,即体系阻尼比和地震动。

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大,因此地震反应谱值就越大。

36.表征地震动特性有三要素,即振幅、频谱和持时。

7.地震反应谱直接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困难,而需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用的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

39.根据抗震设计反应谱,确定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计算步骤:①根据计算简图确定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和自振周期T;②根据结构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及设计地震分组,确定特征周期和反应谱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③根据结构的自振周期,确定地震影响系数。

④按式5.11计算出水平地震作用的值。

40.对于某一特定频率而言,当体系按其振动时,两个质点的位移比值始终保持不变,这就说明,对应各个自振频率,结构体系将按某一弹性曲线的形状发生振动,通常称为主振型,简称振型。

对应第一自振频率ω1的,就称为第一主振型或基本振型;对应于第二自振频率ω2的,就称为第二主振型。

41.振型越高,阻尼作用所造成的衰减越快,所以,通常高阶振型只在振动初始才比较明显,以后则逐渐衰减。

42.主振型正交的物理意义:某一振型在振动过程中所引起的惯性力不在其他振型上做功,这说明某一个振型的动能不会转移到其他振型上,也就是体系按某一振型作自由振动时,不会激起该体系其他振型的振动。

43.计算自振频率及周期的实用计算方法包括:能量法、顶点位移法、等效质量法44.顶点位移法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质量分布的情况,将结构简化成有限个质点或无限个质点的悬臂直杆,求出以结构顶点位移△表示结构基本频率的公式,只要知道结构体系的顶点位移,就可以计算出结构体系的基本频率或基本自振周期。

45.等效质量法又称折算质量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计算多质点体系基本频率时,用一个单自由度体系来替代原来的多质点体系,使得这个单质点体系的自振频率与原来多质点体系的基本自振频率相等或非常接近。

46.振型分解法:以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以另一个函数q(t)作为坐标,将原来偶联的多自由度微分方程组,变成几个彼此独立的单自由度微分方程,每个方程只包含一个未知项,以此分别得出各个独立方程的解,然后再将各个独立解进行组合叠加,从而求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46.《规范》规定了两种振型最大效益组合方法:完全二次项组合法、平方和开方法。

其中完全二次项组合法是考虑扭转影响时的组合;对于不考虑扭转影的的平移振动多质点弹性体系,往往采用平方和开方法进行组合。

47.底部剪力法计算过程、适用范围①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底部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也就是作用于结构底部的剪力;②然后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律再分配到各个质点上。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48.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的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可较好地反映刚度较大的结构,如砌体结构的地震作用;但当结构的基本周期较长,场地的特征周期T g较小时,由于高振型的影响,可按公式计算出的结构顶部地震作用偏小。

为减小这一误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取调整地震作用的办法,使顶层地震剪力有所增加,当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T>1.4T g 时,在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取:△F n=δn F Ek。

突出房屋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附属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比下层小很多,震害表明,这部分结构破坏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这种由于突出屋面的建筑质量和刚度比下部小很多而使顶部振幅急剧加大,结构破坏严重的现象称为鞭端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