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程序性知识理论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程序性知识理论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作者:李晶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05期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用来叙述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知识,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作的序列性,给心智活动提供了定向的依据,使之尽可能按要求进行信息的加工,学生据此反复训练可以获得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的类型不同,能反映出思维深刻程度的不同。
反过来,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的提问能力,会改善学生思维的品质,养成深入思维的习惯。
笔者借鉴程序性知识理论,从训练学生阅读提问能力的角度开设了系列教学专题。
专题开设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令人欣慰的变化。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入手,以“诗歌阅读提问能力专题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方法和功能、内容和过程、教学效果几个角度谈谈培养学生的阅读提问能力的教学感悟。
一、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的必要性
阅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言语心智技能的有效途径。
但是目前多数课堂阅读活动的推进完全有赖于教师的带动,有赖于教师提问的逐渐深化。
这其实是一种不完全的阅读,因为它缺少一个“由学生自读到生疑”的过程。
学生没有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离开了教师就会陷入无从入手的阅读困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更无从谈起。
在课堂上设置一个阅读提问的环节,既可以为教师的“教”提供切入点,也可以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搭建一个有益的平台。
但是阅读提问环节容易出现因教学目标不明导致对课堂失控的不良现象。
因为学生的思维深度决定了所提问题的深度。
如果没有有效的目标引导,问题缺乏分类,就会导致无法对文本的精彩处进行品读,缺乏对文本的深度感受。
其实,尊重学习主体并不等于完全被学习主体牵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正是将课堂引向深入的关键。
因此,在语文阅读课中用程序性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是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讲清课堂提问类型
人们一般按情境把课堂问题分为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
明确课堂提问的类型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深入阅读,深入探究的自觉意识。
能逐步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记忆型、封闭型、事实陈述型的浅层次提问,发展到需要理解、解释、分析、评价等的深层次提问,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课堂提问属于教学技能,问题一般属于呈现型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善于课堂提问是善于发现问题的表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问题一般属于发现性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课堂提问。
2.明确阅读目标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就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阅读课学什么,拿过来一篇文章要读什么。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对一篇篇具体文章的研读。
其过程自然涉及文章的思想意蕴及表现形式的方方面面。
3.构建相关程序性知识
根据教材进度、学生心理图式及阅读能力,分期传授或师生共建不同文体阅读与鉴赏的程序性知识。
我们平时常提到“读记叙文首先要明确要素,抓住线索,整体感知课文。
叙事性作品,抓住记叙要素中的人物和事件,懂得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而全面概括地把握事件”,这其实就是一个记叙文阅读的程序性知识。
语文程序性知识强调按一定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行言语心智的加工,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用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让学生“扔掉拐杖”独立阅读的有效途径。
4.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以形成提问技能
人们往往认为学生不懂自然就有了问题,但事实上,当学生拿到文本之后并不知道自己阅读的目标和探究的路径,也就无疑问可谈,此时的无疑问是一纸白纸似的“无疑问”,需要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有疑问”。
在学习一种文体的文本之始,教师要把自己心智活动的过程方法呈现给学生,给学生示范,让学生初学时有榜样可模仿,在基本技能熟练之后才有迁移创新的可能。
从授课环节的角度来说,教师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每一种技能的训练,都要分析学情,了解学生技能的初始状态,逐步摸索出从初始状态到问题解决的动作序列。
三、教学案例分析
“诗歌阅读提问能力专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提问技能,阅读诗歌时能提出解读与鉴赏的深层次问题,以提高深入思考、深度体验能力。
训练方法:以一篇名家诗歌赏析文章、一篇名师课堂实录文章为例,明确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共建程序性知识;以教材中的唐诗《山居秋暝》为例,教师操作示范;以《越中览古》为材料组织学生练习;以《登高》为材料组织课堂检测。
教学过程分“建构知识”“示范操
作”“指导练习”“检测小结”四个环节。
下面从目标、教学方法和功能、内容和过程、教学效果几个角度来分析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目标明确,指引与迁移性强
教学目标设计分为专题训练总目标和专题训练分目标。
专题训练总目标为“学生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能够就一篇诗歌提出解读和鉴赏层次的、有探讨意义的问题”。
为此设计了“建构知识”“操作示范”“指导练习”“检测小结”等環节,各环节的分目标分别为“探究诗歌鉴赏内容,共建程序性知识”;“教师示范,学生初步了解实践策略”;“组织练习,学生基本学会该技能”;“组织检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技能操作程序,训练小结,促进学生技能迁移”。
各环节目标明确,指引与迁移性强,随着分目标的逐一实现,学生可以习得诗歌阅读提问的言语心智技能,并把技能做多次迁移,提高阅读提问能力,从而实现本专题的总目标。
(二)教学方法和功能上实现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诗歌鉴赏的方向指向哪里?怎样才能提出值得探讨的深层次的问题?这涉及到阅读诗歌时的心智活动的过程。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摩高水平的诗歌鉴赏材料,先把这一心智活动的结果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归纳总结出诗歌鉴赏的程序性知识。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多处于主动探索状态,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了他们能动参与的能力。
本专题为学生准备了两个材料:一篇名家诗歌赏析文章——周汝昌的《浅说一首绝句》、一篇名师课堂实录文章——茹清平的《课堂实录》。
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每段内容拟定一个问题,使该段的内容作为问题的答案。
如课堂过程摘录:
生:第一段的问题可以是“《清明》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师:这是要了解作者。
生:第二段的问题可以是“‘清明’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气?‘纷纷’写出一个怎样的雨景?“
师:要了解传统文化,还要通过揣摩词语的意义和色彩来分析景物特点。
通过这样的互动,师生共建诗歌鉴赏的程序性知识。
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是学生借助前人的文章和教师的引导探究出的,这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教学设计还注重学生的自我评议,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在“指导练习”、“检测小结”环节对照程序性知识中的步骤方法,对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智活动步骤进行自我监控,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利于学生纠正活动中的偏差,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进一步发挥。
(三)内容和过程序列操作,顺次性强
本专题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建构诗歌赏析的程序性知识为前提,以训练为重点,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从程序性知识和教学环节两个角度看,都具有序列操作,顺次性强的特点,符合学生掌握技能的一般规律。
下面是在“建构知识”环节,通过观摩名家诗歌赏析文章和名师课堂实录文章,师生共建的诗歌鉴赏程序性知识,即鉴赏诗歌的步骤:
“鉴赏诗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和内容:
第一步:阅读诗歌,扫除文字障碍;阅读作者的相关资料,思考作者写作时期的各种因素与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阅读诗歌,找出诗歌所写的意象和着力塑造的形象。
第三步:寻找有表现力的词语,思考“意象”之中所融入的“意”,“形象”之外所表现的“情”。
第四步:体会形象的景色与抽象的情感相结合形成的意境特点。
第五步: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六步:把不同的作品按一定方式进行比较,辨析诗歌体裁,区别风格和流派。
从扫除文字障碍,到理解品赏意象,到把握意境与感情,再到分析艺术特色;从阅读赏析单篇诗歌特点,到把握风格流派,各个步骤之间有着从易到难的序列,符合诗歌阅读的规律。
每一个步骤内部也要了解学生的初始状态,摸索出从初始状态到问题解决的动作序列。
如在“示范操作”环节,教师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示范诗歌鉴赏的第四步:体会诗歌中形象的景色与抽象的情感相结合形成的意境特点。
摘录如下:
師:“中间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写景为主。
先找出其中的景物即意象“月”、“松”、“泉”、“石”、“竹”、“莲”、“浣女”、“渔舟”;
再找着力表现意象的词语“明”、“清”、“喧”、“动”、“照”、“流”、“归”、“下”;
再凭借文字想象景色画面。
最后思考:这种景色有何特点?自然界中的物象众多,作者为什么选这几种?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吗?这一切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怎样的关系呢?
由于缺乏诗文阅读的内在动作序列,学生读诗时头脑中反应的往往只有“文字”而非“画面”更谈不到“意境”与“感情”。
本专题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读诗的初始状态后,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鉴赏诗歌的思维特点总结出利于学生操作的动作序列,从开始判断中间两联的表达方式,到最后思考景色特点、作者选景的原因,老师把自己的阅读诗歌的内在言语心智过程分解,放慢,转化为明确的动作序列,呈现给学生,指引学生一步步完成“提出问题”的动作。
另外,“构建知识”“操作示范”“指导练习”“检测小结”等教学环节的安排符合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技能——内化为能力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序列操作顺次性强的特点。
(四)教学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专题的教学设计能使大多数学生受益于程序性知识的序列训练,能使学生高效地获取阅读诗歌时提出问题的技能,为进一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奠定基础。
下面是“指导练习”环节学生阅读李白的《越中览古》提出的问题:
1.历史上有关越王勾践的故事有哪些?人们一般对这个人物是怎样评价的?
2.想象中的历史场面描写包含作者对越王勾践怎样的评价?
3.眼前之景的描写,只选取“鹧鸪”这一意象,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色有什么特点?“惟”字有怎样的表现力?
4.本诗意在表现什么思想情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表现力?
5.诗在结构上和音韵上有什么特点?对于表现主题有无作用?
独立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这种有步骤、有示范、有练习的学习形式下,进步尤为明显,经过反复练习,能力发生迁移,思维深度也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
[2](美)J.R.安德森,杨清张述祖等译.认知心理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3]吴吉惠.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与学生能力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5):116-119.
[4]郝秀刚,葛明贵.程序性知识的研究性学习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2007,11(6):9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