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在地震中,家庭的团结和父子之间的互动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父与子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防护知识,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学生的地震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地震的危害。
2.掌握地震的预防和自救知识。
3.增强父子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4.提高学生的地震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1.什么是地震?2.地震的危害。
3.地震的预防和自救知识。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一段与地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进行讨论,让学生先谈谈对地震的了解和认识。
步骤二: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15分钟)通过讲解PPT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包括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传播等。
同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危害。
步骤三:讲解地震的预防和自救知识(25分钟)讲解地震的预防和自救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地震:收拾好家里易倒的物品,熟悉逃生通道等。
2.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和保护自己:寻找安全位置,注意避免被物品砸伤等。
3.地震后如何应对: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同时,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步骤四:父子互动活动(30分钟)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要求父子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父子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情景,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安全位置,并制定合理的自救方案。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父子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步骤五:总结和展望(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重点掌握地震的预防和自救知识。
同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地震概念的理解和地震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 2]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1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
2. 体会父亲的伟大.勇敢坚强. 了不起。
教学过程;一)看汶川地震的视频。
师; 在我们这册书的第六单元,安排了一组有关父母的文章,请看这一单元的导读。
[课件一]师: 这一单元的导读给我们提出了那些学习要求?生答略。
师:明确了这个的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同学们有一年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节课,我们就去看看这次地震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师板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
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注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或老师。
师巡视学生。
出示课件:洛杉矶混乱昔日疾步爆炸瓦砾血丝血迹破烂不堪颤抖师; 课文读完了你认识这些词吗?[提学生念] [ 全班一起读] 师: 让我们看看这些词语中你感觉那一字最难写。
学生口答。
师: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难写的字,打开课本上的生词表,把你最难写的字写一遍,然后坐好。
师: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答略。
师; 这对父子给你留下了什么的印象?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父子勇敢善良坚强舍己为人}了不起伟大坚定师;正如同学所感受的那样,作者在文中的最后一段用一个词概括地评价了这对父子。
[ 板书:了不起]师:那为什么文中的父亲非常了不起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默看课文,看看文中那些句子深深打动了你,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请用横线画出来,并且在旁边简单写下你的感受。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师: 这短话还深深打动了谁,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 从这两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为了救儿子,不顾一切的去挖。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
(出示影音)旁白:你们看,在地震中楼房倒塌,成了瓦砾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救援的队伍。
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加入了到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
然而,救出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艰难。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
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生答:了不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
(学生读划写)3、学生交流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_____,如此______(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优秀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优秀6篇)四年级下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质疑: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二、初读课文(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洛杉矶、阿曼达、地震、安顿、坚定、疾步、挖掘、破烂不堪、绝望、叹息、悲痛、砸着、颤抖、拥抱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感受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句子2:“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A、观看地震后的图片出示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从画面中可以理解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你看,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画面,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
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
)除了了解这些词语,还有其他词语的意思希望大家运用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理解。
3 、在这场大地震中一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并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拓展“不堪“。
2、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知“了不起”的父子。
3、了解地震的危害,奠定基调。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掌握生字词,初步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聚焦第一小节:1、请看大屏幕。
(出示: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轻轻地跟着字幕读一读。
这是一个发生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手机中写好的短信,留给她的孩子最后的遗言。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时这样的姿势(师示范: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
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以真实的事例导入,用广为认知的汶川大地震引入,奠定文本的情感基调)看,大地在摇晃;听,生命在哀鸣!地震,震垮了家园,但震慑不了十三亿中国心!在地震灾区,这样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是呀,在大灾面前,更能突显大爱的无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再包含深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吧!(欣赏图片,触动情感)2、汶川大地震中的这对母与子,演绎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同学们,1994年1月17日,美国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请看:(出示第一小节)(直击文章第一小节,以地震引地震,不仅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地震所带来的伤害,更能渗透到地震中父子的了不起。
对读好第一小节轻而易举了。
)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有一对父子竟然不可思议地一起存活了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一对(出示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2、重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2、教师准备课件。
(有关这次地震的视频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在上课前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一九九四年1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被埋,三十万人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灾难在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在历史长河中,似乎每一次灾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就在这片废墟中同样演绎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大声的告诉大家。
生:读课题同学们,以前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是吗?今天,范老师也决不放弃这个权利,我也要提问题,但不多,就一个,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想)但我不告诉你们,我让你们猜。
(学生疑惑的样子)但猜不是胡猜,猜要有根据,要有所准备,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生:(安静)师:第一,我请你们再次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范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
第二,读书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你可以放声朗读,你可以默读,你也可以一边划一边读,听明白了吗?(明白了)开始吧!生:(各自读课文)生自读课文师:好,老师检查一下,词都会吗?出示:洛杉矶阿曼达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师:回想一下刚才的录像,你觉得哪几个词你从录像中就读懂了。
生:混乱。
师:为什么生:废墟师: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还可以问其他人,读书就是这样,刚才大家读得这么投入认真,范老师会提什么问题?(二)自主学习,共同交流师:好了。
最新《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品)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
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四年级曾接触过有关人间真爱的文章,如:《妈妈的账单》、《她是我的朋友》、《掌声》、《卡罗纳》等,对理解母爱、友爱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从未接触过有关父爱的文章。
同时,在感受爱的时候,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从内心感悟。
阅读的过程中,未能透过文字,真正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朗读时不能有感而发。
本篇课文的学习,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其生活经历与文本有很大的距离,可以说没有学生体验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他们的理解和我们教师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距。
在课堂上,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想象等方法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课文主题。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编者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有一年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
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
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2.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2.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词语的认读,相机正音。
3.指名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播放洛杉矶地震图片,进一步感受这场地震,并结合图片理解词语“瓦砾、爆炸、废墟”。
4.指名说说在这场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5.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父亲儿子)三、品读课文,感受父爱1.学生默读课文1~12自然段,抓住作者对父亲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画出重点语句,在书的空白处做批注。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借助拼音及所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言行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比映衬、融情想象、感情朗读等方法,咀嚼和体悟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映衬、融情想象、感情朗读等方法,咀嚼和体悟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这位父亲为什么了不起,感受父亲在极其危险的时刻不顾一切地要找遇难的孩子的这种无私的精神和伟大的父爱。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难1、导入:在上课前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
(播放录像并讲解地震情况)灾难,是无情的;亲情,更是无价的。
就在这片废墟中,同样演绎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2、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让你感动的地方标出来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⑴认读词语:(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特别注意砾、颤两字的读音。
齐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⑵理解词语:回想一下刚才的录像,你觉得这其中的哪几个词可以从录像中读懂?你还理解了哪些词?小结学习方法。
⑶交流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品读体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1、现在我们就把画面定格在这一片废墟上,聚焦到一个镜头,出现在你眼前、震撼着你的心灵的是什么情景?请一位同学读出第十二自然段中的前两句。
(屏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们的心呢?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来细细品味,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看看能从中读出些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课文中的11个生字词。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是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的,父亲的爱,可能是严厉的批评;可能是真诚的鼓舞;可能是细致的关怀,今天我们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来结识一位有着执着的爱信念的父亲和一个勇敢的男孩儿。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子
二、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生自由读全文。
师:有哪些生字词是你想提示同学的?
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读“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柔曼、瓦砾”等词语。
师:这些词语各写一遍。
注意爆字,右边最下面不是“水”字,笔划依次是“点、提、撇、点。
”
生在摘抄本上写生字。
师:哪些词语你还不太明白?
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师指导用“找出”的方法或“把词语放到课文中理解”的方法,让学生互相探讨,理解词义。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默读并思考。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叙述文章梗概,师指导。
师:课文哪些描写给你的触动最深刻?
生根据课文内容叙述。
师:“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遍,把这句话抄写在摘录本上。
板书:
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指导学生关注文中父亲的语言和外貌,并分类抄写在摘录本上。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张家塬中心学校汪云【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新词,重点掌握“疾步、绝望、废墟、昔日、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了不起”。
3、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中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地震”,理解意思。
2、在读这个词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画面?你会把地震同哪些词联系起来?3、让学生感受地震带来的危害:地震是可怕的……大地震更是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来看看曾发生的几次大地震。
(课件出示:震后废墟的图片并配以音乐)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24.24万人死亡,83万人受伤;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大地震,当天仅余震就发生了14次;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全国截至5月26日12时,遇难65080人,360058人受伤,23150人失踪。
而我们课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1994年1月17日的洛杉矶里氏6.6级大地震中,当时3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4、当巨大的地震危害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
完成板书:《17.地震中的父与子》。
齐读。
二、初步感知: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和理解相关词语。
2、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心中的坚定信念,以及信念产生的奇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非同寻常的深沉父爱以及蕴藏其中的巨大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认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积累活的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子心中的坚定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以及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3、经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所讲的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
从哪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4、情境学词。
出示洛衫矶地震废墟图,师描述地震过后的惨状。
地震过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是废墟,还有瓦砾,还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还有不幸被瓦砾砸着的人和物。
5、看到这片“废墟”,你有什么感觉?人们会怎样面对这片大地震后的废墟呢?二、通读全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
释疑。
2、指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思路:“六要素”??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品读“了不起”的父亲(3-12自然段)1、引读:在整件事情的发展中,有两个人会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是??父与子。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父亲,看到这片大地震后留下的废墟,他的感受与表现跟别的父母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快速默读文段3-11自然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6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正确读“洛杉矶、混乱、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4.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5.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1.感悟“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父亲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创设情境1.当我们呱呱坠地,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父母毫无保留的爱,妈妈的爱如温暖的阳光,爸爸爱深似海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第六组课文,共同来感受父母那温暖而含蓄的爱。
2.自由读单元提示,想一想,通过读这两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生字或不懂的词,请你的工具书朋友来帮助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也非常动情,因为大家都被文中的故事所感动,请几位同学读一读最令你感动的段落,其他同学听一听他读的是否通顺、流利、有感情(指名读)。
2.哪位同学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一场大地震?三、教学字词,扫清障碍1.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突如其来,老师这里有一组当年洛杉矶大地震后的图片,请大家来看。
2.相应出示词语:洛杉矶、颤抖、废墟、瓦砾、爆炸、混乱。
4.请大家把这些词认真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5.教学生字。
6.书写,要求正确、规范。
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记叙文的六要素)2.这篇文章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父亲、儿子)3.正如同学们所感受的一样,文章最后用一个词评价了这对父子,那就是———了不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昔日、废墟、洛杉矶、爆炸、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4、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感受父爱的伟大。
2、通过对儿子言行的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师: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父母的爱,有时还能创造奇迹。
在1994年的美国,就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它将让我们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神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让学生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学文:⑴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再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⑵检查几个重点生字词的音、形、意义。
⑶让几个学生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交流收获,再读课文,寻找感动1、学生小组内交流学习初步收获及不懂的问题。
2、再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课文使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
3、让几个同学在全班交流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管理]地震中的父与子珍贵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地震中的父与子珍贵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止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了。
4、感受父了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有关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组导入,奠基情感本组的主题是父母Z爱,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本组第一篇课文,感受父爱的惊人力量。
通过预习课文,我们口J以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非常时刻?洛杉矶大地震www.520xy8. com o不错,昨天同学们还查找了冇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小组交流交流。
搜集了图片的同学也可以展示白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
1 994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一一《地震中地父与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口由阴读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2、指名朗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
3、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会提什么问题,先给你们一个提示,我要提三个问题。
不急着举手,请大家在仔细看看课文,然后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出示讨论注意事项: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冋答?不要放过故事屮的每一个细节。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内容提出有价值的I可题O WWW. 520xy8. com/soft/)预设学牛可能想到的问题:(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讲一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完整。
课文主要描写了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 3 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同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吗?(母爱)。
是啊,在母亲的摇篮里,是她用无私的爱哺育着自己的儿女。
不过,我们却忽略了爸爸给予儿女的爱。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体验生命中另一份重要的、伟大的爱——父爱2、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师ppt出示课题并板书,生书空)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⑴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不熟悉的生字多读几遍。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⑶交流自学成果2、交流自学成果(检查预习生字、新词)。
Ppt出示词语:瓦砾、废墟、混乱、爆炸、血丝、血迹、洛杉矶、阿曼达、颤抖、破烂不堪3、总结自学生字、新词方法师随机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书写、一字组多词、理解词义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简要说出)2、选用以上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还能够用()的父与子,为什么?哪句话写到了?3、指名说出课文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即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4、讨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生:起因(1自然段)经过(2—23自然段)结果(24自然段)四、总结全文Ppt出示填空这是一对()的父与子。
(了不起)为什么说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下节课我们品读体验,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板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了不起的父与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昔日、废墟、洛杉矶、爆炸、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4、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感受父爱的伟大。
2、通过对儿子言行的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师: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父母的爱,有时还能创造奇迹。
在1994年的美国,就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它将让我们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神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让学生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学文:
⑴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再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⑵检查几个重点生字词的音、形、意义。
⑶让几个学生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交流收获,再读课文,寻找感动
1、学生小组内交流学习初步收获及不懂的问题。
2、再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课文使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
3、让几个同学在全班交流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