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举隅
经方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举隅
( 包煎 )1g 8 。3 。每 日 1 ,水煎 分 2次服 。观患 者 剂 剂
年 轻 ,正 气 尚足 ,且 水 肿 过 甚 ,可 耐 适 当攻 逐 ,故 宜 标
平均红细胞体 积 ( V)6.f ,平均 红 细胞血 红 蛋 白 MC 5 5L
量 ( H)2 .p ,血 小 板 (I ) 9 ×1 i MC 0 9g P T 7 0/ 。骨 髓 血
麻 黄附 子 汤” 之 旨而 为 。二 诊 为 加 强 利 水 退 肿之 力 ,
张某 某 ,女 ,3 2岁 。2 0 0 5年 1 0月 8日初 诊 。全 身
浮肿 、心悸伴 乏 力 2月 余 。有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病 史 4
年 ,曾 长 期 服用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控 制 病 情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经 常 感 冒 。 2 前 。因 一 次 较 重 的 感 冒 诱 使 病 情 加 月
维普资讯
浙江 中医杂志 20 年 7 07 月第 4 鲞箜 ! 2 塑
【 案医话 】 医
经 方 辨 治 急 难 重 症 验 案 举 隅
毛 进 军
河 南 省 驻 马 店 市 第 四人 民 医 院 河 南 驻 马 店 4 3 0 6 00 关 键 词 经 方 水 肿 虚 劳 心 悸 医案 笔 者 在 临 床 实 践 中 常 运 用 经 方 治 疗 急 难 重 症 而 多 获 桴 鼓 之 效 。现 举 数 例 于 下 。
轻 ,又服上述 汤 药 后 ,尿 量 增 加 ,水 肿 渐 消 。仍感 心
悸 、腰 冷 痛 酸 重 ,上 方 将 炮 附 子 加 至 4 g 0 ,加 黄 芪 3 g 0, 汉 防 己 2g 0 ,怀 牛 膝 1g 5 ,续 服 6剂 。三 诊 :水 肿 基 本 消 失 ,心 悸 乏力 明 显 减 轻 ,腰 冷 痛 已 除 ,酸 重 减 轻 。 嘱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归于实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举隅学号:20150931112 姓名:张徽题记: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各家学说之间的争鸣与更替之路是一条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必须归于实用之路。
摘要:柴胡桂枝汤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可表、可里、可温、可清、可升、可降、可补、可泻,用于辨治疑难杂症,屡获佳效。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疑难杂症。
柴胡桂枝汤集“柴胡法”和“桂枝法”于一身,寒热并调,正邪兼顾。
其制方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
由此观之,仲景之匠心独运便展露无遗。
余会其意,以此方用于辨治疑难杂症,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
1.情志内伤而致厥证赵某,男,50岁,于2008年3月22日初诊。
患者近一个月来,频繁在凌晨3点至上午9点之间出现昏倒而不省人事,每次都拨打120急往市医院,但各种检查均显示正常,值班医生无从下手,遂皆令回家观察。
刻诊:昏倒前都会出现以胃脘部为中心的紧缩感并伴有汗出及短气,苏醒后一如常人,欲发作时急饮盐水而会稍舒,胃脘及左胁有不适感,自觉胃中似有物从左腹而下并伴有打雷声,大便首次必于五更之时且日计不少于2次而粗细不匀,小便正常,舌胖色淡苔白腻,因察动脉见关上,故追问此病由来,方知始于兄弟不和。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10枚。
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
3月28日复诊,仅于昨日凌晨四点多发作一次,持续约半小时,早饭后常有困意,口干苦,舌上布有水珠,左脉较右脉为快。
守上方,将柴胡和白芍用量均增至20g,另加吴茱萸5g,当归10g,细辛10g,乌药10g,香附10g,6剂,服法如前,药尽而诸症悉除。
随访至今,未有复发。
按:《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1]言:“阴阳相博,名曰动。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归于实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举隅学号:姓名:张徽题记: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各家学说之间的争鸣与更替之路是一条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必须归于实用之路。
摘要:柴胡桂枝汤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可表、可里、可温、可清、可升、可降、可补、可泻,用于辨治疑难杂症,屡获佳效。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疑难杂症。
柴胡桂枝汤集“柴胡法”和“桂枝法”于一身,寒热并调,正邪兼顾。
其制方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
由此观之,仲景之匠心独运便展露无遗。
余会其意,以此方用于辨治疑难杂症,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
1.情志内伤而致厥证赵某,男,50岁,于2008年3月22日初诊。
患者近一个月来,频繁在凌晨3点至上午9点之间出现昏倒而不省人事,每次都拨打120急往市医院,但各种检查均显示正常,值班医生无从下手,遂皆令回家观察。
刻诊:昏倒前都会出现以胃脘部为中心的紧缩感并伴有汗出及短气,苏醒后一如常人,欲发作时急饮盐水而会稍舒,胃脘及左胁有不适感,自觉胃中似有物从左腹而下并伴有打雷声,大便首次必于五更之时且日计不少于2次而粗细不匀,小便正常,舌胖色淡苔白腻,因察动脉见关上,故追问此病由来,方知始于兄弟不和。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10枚。
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
3月28日复诊,仅于昨日凌晨四点多发作一次,持续约半小时,早饭后常有困意,口干苦,舌上布有水珠,左脉较右脉为快。
守上方,将柴胡和白芍用量均增至20g,另加吴茱萸5g,当归10g,细辛10g,乌药10g,香附10g,6剂,服法如前,药尽而诸症悉除。
随访至今,未有复发。
按:《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1]言:“阴阳相博,名曰动。
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巧用逍遥散验案举隅
・3876・光明中医2020年12月第35卷第24期CJGMCM December 2020. Vol 35. 24【薪火传承】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巧用逍遥散验案举隅**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 GJJ190657);江 西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No. 2019jzyb-29)作者单位: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2,江西 省中医院科研科(江西南昌330006) ;3,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南昌330006)△通讯作者:E-mail :53400387@ qq. com章莹'余建玮2 王飞仏摘要:伍炳彩教授历来重视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殊甚。
《黄帝内经》云:“肝苦急,急食甘 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逍遥散的组方正是遵循此原则。
本文摘录伍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逍遥散 的验案2则,旨在与同道共飨伍炳彩教授灵活不拘一格的临床辨证思维。
关键词:国医大师;伍炳彩;逍遥散;验案doi :10.3969/j. issn. 1003-8914.2020.24.015 文章编号:1003-8914(2020)-24-3876-03Medical C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Wu Bingcai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Xiaoyao PowerZHANG Ying' YU Jianwei 2 WANG Fei 3A(1.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angxi Province , Nanchang 330004, China ; 2.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 Jiangxi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angxi Province , Nanchang 330006, China ;3. Academician Workstation ,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angxi Province , Nanchang 330004, China)Abstract : Professor Wu Bingcai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TCM classic , and is good at using classic prescription to treat many diseases. Huangdi Neijing said that when the liver suffers from tensions , quickly consume sweet flavor to relax it. It also said that when the spleen wants to slacken , quickly consume sweet flavor to do it , and when the liver qi wants to disperse , quickly consume acrid flavor to do it. We thought that the structure of Xiaoyao power follows those principles. Two medical cases from Professor Wu Bingcai applying Xiaoyao powder were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imed to share with Professor Wu Bingcai * s rich experienc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iscellaneous internal diseases.Key words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 Wu Bingcai ; Xiaoyao power ; medical case伍炳彩,国医大师,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急危重症治验举隅
急危重症治验举隅
罗国钧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2(018)004
【摘要】@@在我40余年的临床医疗生涯中,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治愈了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一些急危重症中医药仍显示出其独到的效果,现举治验3则,以资交流。
rn 1 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rn 曲某,女,88岁,2001年10月18日初诊。
……
【总页数】2页(P4-5)
【作者】罗国钧
【作者单位】山西中医学院太原 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刘世琼教授"冬病夏治"治验举隅
2.“治痿独取阳明”临证治验举隅
3.经方拓展运用治验举隅
4.贾六金运用消肿散结汤临床治验举隅
5.王松龄教授用中医药辨治痉挛性斜颈治验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江山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七则
唐江山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七则陈霖;李小玲;唐江山【摘要】目的:总结整理全国名老中医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急难重症验案.方法:分别列举七则以大承气汤、桃花汤、大柴胡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胆囊炎并败血症、冠心病心绞痛等急难重症验棠.结果:名老中医唐江山主任医师善用经方治疗急难重症,其经验丰富,效果显著.结论:中医不仅能治疗慢性症,也能治疗急难重症,治疗急难重症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2【总页数】3页(P278-280)【关键词】急难重症;中医;经方;验案;唐江山【作者】陈霖;李小玲;唐江山【作者单位】罗源县中医院,福建罗源 350600;罗源县中医院,福建罗源 350600;罗源县中医院,福建罗源 35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唐江山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福建省名中医。
从医50年,身处基层长期从事临床,对急难重症的辨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兹举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七则,与同道分享。
案1:陈某,男,28岁,主诉腹胀痛5 d。
患者近5 d来自觉腹胀痛伴呕吐、便秘。
行腹部平片、电解质等检查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输液等治疗3 d 症状未见缓解,改服中药。
症见腹胀痛拒按,大便1周未解,舌红苔燥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腹痛,西医诊断不完全肠梗阻,证属胃肠燥热、腑气不通、气滞血瘀,治以泻热通腑、行滞开结。
取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后下)、川厚朴、广木香(后下)、光桃仁、芒硝(冲服)各10 g,枳实(麸炒)、赤芍药、延胡索(醋制)各15 g,莱菔子(炒擀)30 g,同时配合静脉补液。
服药1剂后腹中肠鸣、矢气频作,排稀便3次,肠道气滞得通,腹胀痛大减,诸症缓解。
按:本案不完全性肠梗阻其临床表现腹胀痛、不大便、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我们不难辨证为燥热伤津、腑气不通。
唐江山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七则
唐江山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七则
陈霖;李小玲;唐江山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023)002
【摘要】目的:总结整理全国名老中医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急难重症验案.方法:分别列举七则以大承气汤、桃花汤、大柴胡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胆囊炎并败血症、冠心病心绞痛等急难重症验棠.结果:名老中医唐江山主任医师善用经方治疗急难重症,其经验丰富,效果显著.结论:中医不仅能治疗慢性症,也能治疗急难重症,治疗急难重症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总页数】3页(P278-280)
【作者】陈霖;李小玲;唐江山
【作者单位】罗源县中医院,福建罗源 350600;罗源县中医院,福建罗源 350600;罗源县中医院,福建罗源 35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唐江山主任辨治泄泻心法要诀
2.急难病症中医辨治验案2则
3.唐江山辨治便秘心法
4.经方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举隅
5.承古创新医研并进擅治外科急难重症的唐汉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经方解决急危重病救治难点
用经方解决急危重病救治难点用经方解决急危重病救治难点编者按:为进一步提高中青年中医师临床运用经方的能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联合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于2013年底举办了“急危重病经方临床应用学习班”。
学习班邀请多位中医、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专家讲授了中医经方治疗危重病方面的经验。
今选刊部分专家观点,以飧读者。
经方救急有优势对于中医急症与经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急诊科主任罗侃有着精炼的总结。
他认为:所谓急危重症,一般是指发病急骤、病势深重,或原有慢性疾病突然转重转危,若不立即救治便可危及患者生命的症状和体征。
因此,切断危、急、重这3个环节,针对导致病人直接死亡原因(如休克、循环骤停、心衰、呼衰、肾衰、肝衰、心律失常、脑水肿,脑疝、DIC等)实施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急诊病人发病急、病势重,单用传统中药,有时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尤其是中药有时受剂型的限制而难以广泛应用于急诊临床。
为了适应中医急诊医学的发展,传统中药的剂型及药物在逐渐改革,开始出现现代中药新剂型。
然而无论是传统的中药剂型,还是现代中药新制剂,它们都是严格遵循中医理论、根据药物的不同功效归经、按君臣佐使组合而成,并依据中医的理法方药研制而成。
罗侃在临床中常用的是经方与时方两大类。
单就中医急症而言,常用的经方如下。
麻杏石甘汤:临床常用此方治疗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研究表明,该方具有镇咳、祛痰、解热、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小青龙汤:临床常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心病。
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以平喘、抗过敏、抗炎以及调节肺功能。
大柴胡汤:临床常用以治疗少阳阳明合而为病的病症,相当于西医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各型肝炎、胃溃疡等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该方具有利胆、保肝、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壁黏液糖蛋白的作用。
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
吕志杰教授运用经方小剂验案举隅
按 :金匮要略 ・ 《 呕吐哕下利病 脉证 治第十七 》 :诸 日 “ 呕吐 , 谷不得下者 , 小半夏 汤主之 。 临床上 以呕吐为 主症 ” 者, 在辨证论治 的基础 上 , 均可配合 小半夏 汤 。 治标 , 或 或 治本 , 或标本 兼治 。此 验 案亦 如前 案 , 未察 舌 按脉 , 吕 但
次温服。服药 1 , 痛减轻 , 剂 腿 但仍不 能屈伸 ; 6剂后疼痛 明显缓解 , 右腿 已能屈伸 ; 继服 5剂 , 右下肢症状 消失。 按: 上方 为《 伤寒 论 》 芍药 甘草 汤与 《 金匮要 略》 治肠 痈之薏苡附子败酱散之合方 。《 伤寒论》 : 脚挛 急… … 说 “ 芍药甘 草汤 与之 , 其脚 即伸 。 刘渡 舟先生 亦 以芍药甘 草 ”
【 词】 经 方; 关键 医案
009 ) 50 1
【 中图分类号】 R29R29 【 ; 4 8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2 21(08 1—11 — 1 0 — 6920)0 05 0 0
《 问・ 素 至真 要大论 》 : 君一 臣二 , 说 “ 制之 小也 ; 一 君
“ 主筋急拘挛 主筋 急拘 挛 , 不可 屈伸 ” 薏 苡仁 、 酱草 并 ; 败 用, 清热解毒排脓 ;本草正 义》 附子 “ 《 谓 其性 善走 , 故为 通 行 十二 经纯阳之要药” 可以振奋周身之 阳气。 ,
3 止 痛 药 致 呕 吐 案
果充饥 , 持续 6 月余 , 个 出现 口中多涎 。刻 诊 : 口中多涎 , 伴 胃脘胀 满 , 欲 不振 , 食 面色 萎 黄 , 质 淡有 齿 痕 , 白 舌 苔 润, 脉缓弱。予甘草干姜汤。药物组成 : 炮干姜 3 , 0g炙甘
汤治“ 下肢拘挛不 伸” 。现 代药 理研 究 表 明 , 药 甘草 汤 芍 具有镇 痛 、 静 、 痉 、 镇 解 抗炎 等作 用。《 经》 本 记载 薏苡 仁
急危重症治验举隅
: : 些堕主垦
・
笙 旦笙 堂箜 塑
S A X O C A g20 V 1 8 。4 H N I FT M u.02 o 1 N . J 症 治 验 举 隅
罗 国 钧
关 键 词 : 国 钧 ; 危 重 症 ; 中 医 经 验 罗 急 老 中图分 类 号 : 4 文献 标识 码 : R2 9 A 文 章 编 号 :0 0 7 5 ( 0 2 O — 0 4 0 1 0 — 1 6 2 0 ) 40 0 — 2
3 . C~ 3 C, 嗽 吐 痰 , 吸 急 促 , 出 较 多 , 86 9 咳 呼 汗
7 O次 / , 有 心 律 不 齐 。仍 有 较 微 咳 嗽 吐痰 , 分 偶 呼
吸 平 稳 , 用 吸 氧 。虽 仍 失语 , 意 识 较 清 。 痪 之 不 但 瘫 肢 体 肌 力 增 加 。 查 心 电 图 明显 好 转 , 有 早 搏 。 检 偶 因 病 情 趋 于 稳 定 , 出院 回 家 继 续 用 中药 治疗 。 拟 : 乃 方 黄 芪 1 , 参 9g, 芩 9g 连 翘 2 , 花 2 5g 党 黄 , Og 银 Og,
频 喂 服 以救 急 。
善 心 肌 代 谢 以 及 改 善 脑 、 、 、 和 消化 系 统 功 能 肺 肾 肝 的 作 用 。临 床 报 告 也 证 实 其 可 治 疗 心 律 失 常 、 绞 心 痛 、 心病 及 休克 等属 气阴 两虚者 常获满 意疗效 。 肺
故 以 生 脉 散 为 主 佐 以 桂 枝 、 参 以温 通 血 脉 , 加 丹 增
陈 皮 9g, 夏 9g 远 志 9g, 龙 9g 茯 苓 1 白 半 , 地 , 0g,
术 1 当 归 1 白芍 1 , 参 1 , 实 6g, 2g, 5g, 5g 丹 5g 枳 甘 草 6g 。水 煎服 。 按 : 例 病情 复杂 , 属 危 候 , 予 益气 强 心 , 本 证 急 回 阳通 脉 之 法 , 以生 脉 散 为 主 , 以 清 热 解 毒 、 瘀 辅 化 之 品 以救 急 。 脉散 为 一 古 方 , 能 益 气 复 脉 , 阴 生 功 养 生 津 。近 年 研 究 表 明 , 方 具 有 强 心 , 节 血 压 , 本 调 改
【中医 课件 PPT】经典经方辨治急危重症
赤上太阳小五阴明伤里豆味血热(咀++血里炒,少结三以++水外合水饮热)五+外麻升燥子,+外(先结一煮升麻半子)取②③参赤桂黄三小甘芩升豆寒汤,当石x2归龙去散牡滓石x2研脂加麻滑子石令硝石破人,以
麻子汁煮药,以豆熟为度,去滓取④二近效升消,渴分方x温4 空腹四服,日夜
令复尽合病,机小:便类厥利阴,病即(浅毒层肿)消。
02
医案 (二)
03
医案 (三)
医案解析(三)
陈某 女 61岁 2018年7月23日入院 主诉:口干多饮13年,加重伴背部痈疮破溃2周 病史简要: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2周前背部出现痈疮疼痛, 抓后破溃继而出现脓液渗出。18/7在广东省中医院外科门诊查 血分析提示白细胞升高,患者拒绝住院;21/7在急诊就诊,急 诊考虑“糖尿病酮症、背部痈疮伴破溃”,予降糖、抗感染、 消酮、补液等治疗后次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
小结 三阴互含,病传迅速,急当救里 真寒假热,临证细辨 病类厥阴,治兼阳明 太阴病传,酸药除厥
经典经方学术特点
一、 原方原量,不加减不合方 二、 病机解伤寒,方阵统类方 三、 前瞻性处方 四、 精准解表 五、 突破疑难杂病和急危重症治疗 六、 重视表里观、津液观、正邪观 七、 还原经方治火证理法 八、 还原前胡方阵 九、 理论与临床实践高度统一
《备急千金要方·虚烦第十一》
两剂后患者已神志清醒,心绞痛消失。
方干:栝楼薤白半夏汤,半个栝楼原薤方白续白进一酨周汤,,巩半固个疗白效。虎汤,半个竹叶 石膏汤,半个大半夏汤,深师五味麦门冬汤 方眼:栝楼薤白半夏汤+竹叶石膏汤(栝蒌代竹叶) 方势:清热养津,下气除烦,化饮利水
千金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类厥阴晕厥胸痹案
周衡教授运用经方治病验案举隅
万方数据
第7期
苏联军.等周衡教授运用经方治病验案举隅
33
加减。当归10 g,川贝母3 g,苦参15 g,阿胶(烊 化)10 g,猪苓12 g,茯苓10 g,泽泻10 g,滑石(布 包)15 g,熟地黄15 g,黄柏59。7剂。2010年11月 13日三诊:小腹已无不适,怕冷,小便次数多且急, 但尿量不多,尿色不黄,El干,舌胖嫩。方用春泽汤 加减。白术10 g,泽泻12 g,猪苓12 g,茯苓15
[关键词]周衡;《金匮要略》;经方;验案 [中[]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6.issn.1674—070X.2014.07.008.032.04
Test Case of Professor Zhou Heng’S Experience in Using Classical
University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吗Hunan 410007,China)
[Keywords]Zhou
proved
case
Heng;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classical
formulas
1.2腹痛——当归芍药散
杨某某,女,4l岁,2010年10月20 Et初诊。下
万方数据
34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34卷
脂、延胡索,专用两方,使药力专于行血利水。三诊: 病已瘥,当归芍药散乃治血水交阻之标症,标症已 除,当以治本,防病复发。女子以肝为先天,故处以 疏肝之小柴胡汤;女子以血为本,故投以四物汤。因 熟地黄滋腻碍脾,故佐以砂仁健脾.红藤以清热解 毒、活血止痛,以清余邪。
经方临证验案举隅
按: 患者 虚 实寒热 夹杂 , 呈现 上热 下寒 的厥 阴病 的特征 : 口
难入 睡 , , 中有黄痰 , 其 主症 来看 与 温胆 汤体 质适应 证 易惊 喉 从 颇相吻合 , 将此类证候结合起 来 分析 , 易判 断为 痰热为根 本病 则 因, 若痰热上扰 于心 , 则失 眠 多梦 , 易惊。其 中患 者梦 中多以 坠
湖北 中医杂志 2 1 年 1 02 月第 3 4卷第 1期
Hu e o r a f删 biJ un lo J n 2 1 .V Z3 No a . 0 2 o. 4… 1
一
5 一 5
经 方 临证 验 案 举 隅
张卫 国 (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 , 湖北 武汉
关键词 : 经方 思 维 ; 案 ; 血 ; 期 感 邪 ; 验 咳 经 小便 黄 热
连, 其痛必 下, 邪高痛下 , 故使 呕也 ” 4 。l4条云 :妇人 中风 , “ …… 经水适断者 , 为热入 血室 , 此 ……小柴胡 汤主之 。 患者 虽无 中风 ”
我们提供 了这样一种 思维指 导 , 我们 能在 复 杂的辨 证过 程 中 让 抓住 问题 的核心 。笔者 学 习经 方多 年 , 现将 临 床 中运 用经 方 辨
许某 , ,2 , 1 年 5月 2 初诊 。 女 4岁 2 1 0 1日 自 诉全 身发 热 , 心尤 甚。 口淡 无 味 , 脚 口干不 欲饮 , 动辄 汗 出 , 。精神不振 。大便 尚可 , 眠差 小便黄热 , 舌微红 , 白, 苔薄 边有 齿 痕 , 。处 以 : 2 g桂枝 lg干姜 lg瓜蒌根 1g牡蛎 脉数 柴胡 0 , O, O, 5, 1g , 5, 黄芩 1g甘 草 lg 知母 2 g茯苓 1g川芎 1g酸枣 仁 5, o, 0, 5, 5,
仲景方治疗疑难病症举隅_陈邦芝
.
光 明 中 医 杂志
。
199 6
年第
3
期
剂 后 诸 症 消失 左膝 关 节 功 能 恢 复 正 常 行 走
, ,
,
3
结 节红 斑
,
麻 黄 汤 温 通获 痊
,
无 不适
。
3 岁 商 店 仓库 ( 地 下 室 ) 保 管 徐 某某 男 5 员
,
,
按 本病称 水 鹤 膝 前 贤对 此 病 的 病 脉证 治
笔 者 案举 辨
,
先治血 血行 风 自灭 也
;
,
。
,
”
。
全 虫 搜 风 通络 止痛 牛
,
。
治 疑难 病 症
,
5
例 充 分 说 明不 管 西 医 诊 断 为 何
,
,
膝 引药下 行 甘 草 既 能 解 除 川草 乌 麻 黄 细 辛
之 毒 性 又 能缓 痛 药症 合 拍 则顽 痹病 疾 消除
“
,
剂 疼 痛 若 失 能 下 床行 走
4
后 调理 半 月 而 痊
,
及 《 岳美
训
。
: 中 医 话 集 》 中之 语
,
桂 枝 芍 药 知母 汤
’ :
愈 随访
:
年未 复 发
。
… … 治从 下 肢 肿 痛 为 主 仲景 故有 脚肿 如 脱 之
”
按 本 证 遭 受 风 寒 湿 邪 侵 袭 引起 下 肢 ( 坐
, ,
桃 核 承气 汤 治 愈
, ,
就 诊 患 者 去 年 年底 帮 人 家 做 衣 服 晚上 回 家 时
突 受惊 恐
应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复杂急危症的辨治举隅
第二次会诊记录 (2006年6月1日15:30-17:30) (一)西医诊断、治疗及病情记录: 1、病种及合并症: 除因输氧呼吸维持较好、休克未再出 现情况外,强心则用西地兰维持,其他病 均与5月5日基本相似,但又发热渐升高, 昏迷略加深,最突出的是泄泻加重,肺炎 加重(图86、图87、图88);
第一次会诊记录 (2006年5月5日15:30-16:50)
(二)西医治疗简介(医嘱首页与第二页展 示投影图79、图80)
第一次会诊记录 (2006年5月5日15:30-16:50)
(三)会诊诊治记录: 病历已温习。 1、四诊: 望诊: 患者神昏,目瞑,翻眼发现目上视、瞳仁正常,吸粗 略促,面瘦削、颧骨高突、眼眶凹陷,面色略弥黄垢腻、 颜略隐红,唇干略红、皱裂掀起、哈欠较频,呃逆阵作; 舌(未伸)微颤,质淡红,略干皱,苔白偏厚略腐腻;吸 气时胸高,消瘦而肋骨凸出;腹较胀满,腹无青筋;四肢 瘦削,大肉脱尽,手掌大小鱼际几平,臀部骨凸,臂微挛, 双手内翻而勾曲、拇指内拘、食指微曲、余三指僵直,间 作手振,右手甚;小便短、黄、浊而失禁(假性导尿); 大便溏,色深(酱黄)或青黄、失禁、便时微努责;吸痰 器所吸痰少、痰浓,黄白相间;鼻孔分别插有输氧管和鼻 饲管。
第一次会诊记录 (2006年5月5日15:30-16:50) 2、诊断: 1)辨症分析: (1)数年来手振腿颤、眩晕肢瘫——素体有 肝风内动; 病起于受后则臂挛神昏——表风 内陷阳明,后则陷肝与心包; 目上视、舌微颤,臂微挛,双手及指拘 急僵直,手振,脉略弦,右浮——均主风, 且经脉脏腑均有风;
一、28种疾病及并发症简介
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图5、图6) 4、脑萎缩(图7) 5、老年痴呆(图8) 6、帕金森病:02年起病、04年9月17日住院 病历就记载有典型的帕金森氏病症状…… (图9) 7、冠心病:发病已经20余年,曾发生多次心 绞痛,长期服用血管扩张等西药;2009年 3月住院诊断为心“下壁心肌梗塞”(图 10-图15、16、17、18、19、20)
经方治验举隅
经方治验举隅
张天星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3(022)012
【摘要】《伤寒论》具有“察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视当前之象徵,投药石以祛疾的质朴的学术”。
多年来笔者拜读《伤寒论》,深为医圣遣方之严谨,用药之精良多叹服。
故笔者临床喜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且收效颇佳。
兹举验案4则,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154-2155)
【作者】张天星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10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经方柴胡剂治验举隅
2.经方临床治验举隅
3.经方拓展运用治验举隅
4.侯春光儿科少见病经方治验举隅
5.王淑玲经方治验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常见病验案举隅(精)
中医治疗常见病验案举隅杜孟喜 2005-12-13 13:27:51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7月第1卷第4期常见病,司空见惯,诊断往往不难,治疗也多有规范。
循常情常理而常规施治多可获效,医者皆知。
然,拘其常易而忽其繁变,固守常规套法,泥而不化,致常见病久治无效迁延难愈而成“疑顽”,非病疑顽皆医者或惑医,顽固不化所致也。
仅举隅三则常见病验例,以证传统医学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之精奥特色,现报告如下。
1 验案举隅例1:患者,女,43岁,2001年7月初诊。
咽部疼痛5年,时轻时重。
口干舌燥,白昼饮水不能缓,喉中或觉有痰,却难咯出。
近半年来,咽干、喉痛之症日重,咽下有异物梗阻感,稍劳即有汗出,精神易疲倦,饮食如常,小便利,大便时溏。
曾诊为慢性咽炎,经多方医治无效,病症迁延,颇觉痛苦。
查咽部粘膜干燥,轻度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间接喉镜:声带边缘肥厚、闭合差,破裂充血、轻度肿胀,双侧扁桃体不大,舌淡,苔白稍腻,脉濡小。
循常规予以罗红霉素胶囊口服,金嗓子喉宝含化,利咽解毒无效。
《素问·阴阳类论》云:“咽喉干燥,病在脾土。
”医学古论,东垣曰:“气少则津液不行”。
辨证为喉痹,脾虚、津失上荣所致。
“燥药治燥”可也,治:益气升提,布津润燥。
弃常法,投补中益气丸,并用太子参10g,金莲花6g,葛根10g,山药12g,薏苡仁15g,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
药进5日后,咽中即觉舒畅;再10日后,咽部干疼、异物感已明显好转,腻苔已退,脉转平和,精神振作,诸症渐愈。
以参苓白术散善后治疗1月余,诸恙尽除。
按:既无外感之邪,已无精血之伤,阴虚火旺之候,舌淡苔白,脉滞小,自汗、神疲、声怯,便溏;可知其脾虚不濡。
气不布津而失上荣之象,益气布津之法,药证合辙而获验。
例2:患者,女,28岁。
4年前,立秋前后在水田中劳作,时值月经来潮,病发咳嗽。
4年来每值秋季遂发严重而持续的咳嗽、咯痰、气喘。
前2年,西医按喘息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予以消炎、解痉、祛痰、平喘等治疗,虽症状减轻,但咳喘频频,咳时涕泪俱下,痰多如涎,吐之痰丝不断,入夜加重而不得卧,舌体瘦小,苔白腻,脉弦细数。
针灸治疗急重症举隅
针灸治疗急重症举隅
魏玉侠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25)5
【摘要】@@ 针灸治疗急重症,历史悠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名医扁鹊,命其弟子运用针灸治疗虢太子"尸厥",具有起死回生之妙术,业已成为我国民间美传.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运用针灸治疗热性病例甚多,仅"热入血室,刺期门法"即有4条.先贤皇甫谧在其<针灸甲乙经>中揭示"小便难,小腹满,出少,转胞不得溺,曲骨主之"等,不胜枚举.针灸治疗某些急重症,不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简易可行,便于掌握.现就笔者临床运用针灸治疗急重症之体会,举例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742)
【作者】魏玉侠
【作者单位】安图县人民医院,吉林,安图,133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
【相关文献】
1.针灸治疗急重症验案举隅 [J], 王武
2.针灸治疗急重症验案3例 [J], 曾伟刚;衷学军
3.针灸治疗急重症举验 [J], 李金常;刘志刚
4.毒性中药生半夏在急重症中的应用及病案举隅 [J], 陈旸;朱宏;曹军平;李勇;李霞
5.针灸治疗外科急重症的临床体会 [J], 杨楣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方辨治顽疾验案举例
经方辨治顽疾验案举例
陈珑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3(048)007
【摘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深感师经典之法,辨证得当,屡有效验。
仲景之方不仅能治本条文之病,若能体会用方之精神,移用治疗他病,亦取效甚捷。
现举验案两则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531)
【作者】陈珑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玉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瑞安325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十八反”配伍在经方合方辨治肺系疾病中的运用验案举隅
2.经方辨治无子验案2则
3.经方辨治偏头痛验案6则
4.经方治顽疾验案4则
5.经方辨治顽固性咳嗽验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辨治急难重症验案举隅关键词经方水肿虚劳心悸医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运用经方治疗急难重症而多获桴鼓之效。
现举数例于下。
1 水肿张某某,女,32岁。
2005年10月8日初诊。
全身浮肿、心悸伴乏力2月余。
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4年,曾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病情,免疫功能低下,经常感冒。
2月前,因一次较重的感冒诱使病情加重,初起时发热恶寒,腰冷痛酸重,小便不利,继则头目及全身水肿,并伴心悸乏力,尿量减少。
住院以西药治疗多日,效不明显,遂请中医会诊。
诊见:激素面容,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面部及全身水肿,腰以下较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小便量少,脘腹胀闷不舒,腰冷痛酸重。
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证属脾肾阳虚,运化失司,气化不行,寒水横溢。
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兼以攻逐水饮。
拟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炮附子(先煎)、猪苓、炙甘草、茯苓、生姜、泽泻各30g,白芍、白术、党参、桂枝、麻黄各15g,车前子(包煎)18g。
3剂。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观患者年轻,正气尚足,且水肿过甚,可耐适当攻逐,故宜标本同治,在服汤药之前,先给予十枣汤以攻逐水饮:甘遂、大戟、白芥子各1g,研末,以红枣10枚煎汤,早晨空腹顿服。
二诊:十枣汤服后吐泻数次,水肿有所减轻,又服上述汤药后,尿量增加,水肿渐消。
仍感心悸、腰冷痛酸重,上方将炮附子加至40g,加黄芪30g,汉防己20g,怀牛膝15g,续服6剂。
三诊:水肿基本消失,心悸乏力明显减轻,腰冷痛已除,酸重减轻。
嘱服桂附地黄丸合附子理中丸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之水肿起于外感风寒,内合于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加之脾肾之阳素虚,脾阳亏虚则健运失职,土不制水;肾阳亏虚则开阖失司,阳不化气,气不化水,故全身皆肿。
治本当以温肾扶阳为主导,肾阳复则命火旺盛,热气四布,三焦温煦,决渎有权,水道则能出焉。
治标以十枣汤攻逐水饮,以期迅速退水,乃张景岳所谓“微则分利,甚则推逐”之法。
以真武汤为主方,温肾阳启胃关,崇土制水,火旺土健,水自归川。
合五苓散可温脾阳,通阳化气而利水湿,力逐阴邪而复真阴。
加麻黄是宗《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所谓“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宜麻黄附子汤”之旨而为。
二诊为加强利水退肿之力,在加大扶阳主药炮附子的同时,又加黄芪、汉防己,有防己黄芪汤补脾消肿之义;加怀牛膝意在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
标本同治,收效甚捷。
2 虚劳王某,女,35岁。
2005年11月21日初诊。
头晕、心慌、四肢发凉伴乏力3月余,加重10余天。
3个月前感到头晕、心慌、四肢发凉伴极度乏力,遂去某医院检查,血液分析报告示:白细胞(WBC)1.7×109/L,中性细胞(GPR)59.3%,淋巴细胞(LPR)32.7%,中性细胞绝对数(GRAN)1.0×109/L,淋巴细胞绝对数(LYMF)0.5×109/L,红细胞(RBC)3.1×1012/L,血红蛋白(HGB)71g/L,红细胞压积(HCT)22.2%,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5.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0.9pg,血小板(PLT)97×109/L。
骨髓血细胞检查结果示:贫血(不典型再障)。
曾服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 4、肌苷、琥珀酸亚铁、氨肽素等药物,血细胞数值逐渐回升,诸症有所好转,但停药后血细胞数值迅速下降,诸症依然。
近10天来,头晕心慌肢冷伴乏力加重,求余治疗。
诊见:精神不振,体态瘦弱,面色萎黄,头晕,心慌且动则加重,极度乏力,畏寒,四肢末梢发凉,自汗,腰酸重,纳差,口唇淡白。
舌质淡、苔薄白,脉微细弱。
证属阳虚中寒,运化失职,气血亏损。
治宜温阳固本,益气补血。
拟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炮附子(先煎)、党参、白术、炙甘草各20g,干姜、黄芪、饴糖各30g,桂枝、白芍、生姜各18g,阿胶(烊化)、仙灵脾、枸杞子、菟丝子各15g,红枣(掰)12枚。
7剂。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头晕、心慌好转,乏力减轻,血细胞数值已渐升(WBC 3.7×109/L,GPR 72.5%,LPR 18.2%,RBC 3.99×1012/L,HGB 108g/L,HCT33.5%,MCV92.5fL,MCH29.8pg,PLT107×109/L)。
仍觉肢冷,纳差。
上方炮附子加至30g,加当归15g,陈皮12g,续服7剂。
三诊:头晕、心慌、乏力消失,四肢转温,纳佳。
血常规已正常(WBC 4.7×109/L,GPR62.9%,LPR30%,RBC4.18×1012/L,HGB128g/L,HCT37.4%,MCV89.5fL,MCH30.6pg,PLT190×109/L)。
嘱再服7剂后,改服成药附子理中丸和归脾丸以巩固疗效。
后又复查血常规多次均正常。
按:贫血属中医学“血虚”、“虚劳”等范畴,肾中命门真火亏损是病之本源,命门火衰则脾阳亦损,气血生化乏源而致诸症。
郑钦安谓:“余思虚劳之人,总缘亏损先天坎中一点真阳耳。
”“唯有甘温固元一法,实治虚劳灵丹”(《医法圆通》)。
因而,治疗此病须阳气与阴血双补,但重在补阳,补阳之药能温肾阳补脾阳,元阳足,中气旺,激活气化,促进运化,则阴血自生。
本案贫血以脾肾阳虚为本,故初诊拟方以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二诊加当归、陈皮,合成补中益气汤方义,两诊方中含有四逆汤、理中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四方之义,皆是从脾肾阳虚着手。
附子理中汤寓补阳以速补气之意,不仅有助于温中祛寒,更重要的是能温肾回阳,温阳助气以生血,正合《褚氏遗书》“血虽阴类,运之者,其和阳乎”的原则;与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相合而共奏扶肾阳、温脾阳、复升降、补中气、调和阴阳以生精血之功。
加阿胶、仙灵脾、枸杞子、菟丝子意在加强补肾益精生血之力。
诸药同用,故获佳效。
3 心悸李某某,女,76岁。
2006年2月22日初诊。
阵发性心悸不安8年,加重伴胸闷喘憋1周。
8年前,患者因重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心悸不安,伴胸闷气短,发作频繁。
曾在某医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经住院治疗后稳定了一段时间,后又经常发作,且常于外感后加重。
1周前,又因受寒感冒而发病,开始时因发热(39℃),在某诊所内静脉输液3天,累计用地塞米松30mg,大汗后热退,全身发凉,旋即又现低热(37.6℃左右)持续不退,心悸不安加重,并伴胸闷喘憋,而来求余诊治。
诊见:形神憔悴,半卧于床,似睡似醒,面色晦黯,心悸不安,胸闷喘憋,间或语言错乱不清,四肢末梢冰冷,双膝以下凹陷性水肿。
舌质紫黯、苔白滑,脉微细、促而无力。
T37.8℃,P128次/分,R28次/分,BP95/65mmHg。
ECG示:心肌呈缺血型改变(广泛前壁),房颤(快速心室反应)。
证属心肾阳衰,阴寒凝滞,鼓动无力,气化冰结。
本证比较危重。
虑其年高,心悸心慌及喘憋日益加重,顷刻即有厥脱之变,治之先宜回阳救逆固脱为主,拟通脉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味:炮附子(先煎)、炙甘草、干姜、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山茱萸60g,白芍18g,红参(另炖兑入)15g,肉桂(后下)6g,海蛤粉(布包煎)9g,麻黄、细辛各12g。
3剂,每剂煎2汁,共煎6汁,每4小时服1次,一昼夜连服3剂。
二诊:心悸减轻,胸闷喘憋有所好转,已可平卧,神志已清,主动索食,仍肢凉、水肿、低热。
投通脉四逆汤合真武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炮附子(先煎)45g,干姜、生姜、炙甘草、茯苓、瓜蒌各30g,红参(另炖兑入)、白术、薤白各15g,白芍20g,桂枝12g,厚朴、枳壳各18g。
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诊:心悸胸闷喘憋明显减轻,水肿渐消,四肢转温,低热已除。
上方加黄芪30g,续服6剂。
四诊:心悸胸闷喘憋基本消失,水肿已消,尚感乏力。
暂停汤药,饮食调养,同时嘱服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心悸较为危重,系外感内伤诸因相合而致之少阴阳气衰微,阴寒极盛,气化冰结的危象,已显现心气内损,精神散乱的神识不清之候,顷刻即有厥脱之变。
此时首宜扶阳固脱,故投以通脉四逆汤合来复汤加味,重剂连服以救危局。
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通达内外,方中以大剂附子、干姜“大壮元阳,主持中外,共招外热返之于内”(《医宗金鉴》);来复汤系近代医家张锡纯所创之救脱名方,其谓:“寒温外感诸证,……寒热往来……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症只见一端,即宜急服”(《医学衷中参西录》)。
加麻黄、细辛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之义,因该案系由外邪直中少阴所致,麻黄既能外开表闭而透伏邪外出,又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细辛既能助麻黄外解太阳之表,又能助附子内散少阴之寒饮。
加肉桂、海蛤粉有郑钦安《医法圆通》中补坎益离丹之方义,补真火以壮君火,治疗心阳亏虚之心悸怔忡常收佳效。
二诊以通脉四逆汤、真武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合用,既可达回阳救逆、温阳利水之目的,又可宣通胸阳、畅达气机,以加强治疗心悸胸闷喘憋之效。
加红参意在“补五脏、止惊悸、除邪气”(《神农本草经》)。
待病情稳定,嘱服桂附地黄丸,意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医宗金鉴》),使阴阳协调,肾气充足。
上述诸方切合病机,治此危重症得以收效甚捷。
从以上病例可知,只要辨证准确,谨守病机,温阳主导,联用活用经方,确可收药到病除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