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就业服务的核心技能培训的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doc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doc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路建彩褚建立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1期[摘要]文章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校项目建设中课程开发实践为基础,介绍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将其概括为:两方参与、两层分析、两次分解、两次转化,并用部分课程开发实例进行说明,为高职课程开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任务训练[作者简介]路建彩(1975-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研科科长,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管理与改革研究;褚建立(1970- ),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和管理。

(河北邢台054035)[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开发理论与开发范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06030206)[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2-0130-03课程改革是国家高职示范校项目的重要建设内容,我们在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并指导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九十余门核心课程及重点建设课程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下面结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开发实例进行介绍。

一、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前提“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

”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就业的职业(群)或岗位(群),通过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对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出本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加工,将行动领域转换配置为学习领域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这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前提。

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摘要:对广大职业院校来说,课程改革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规格的根本保证,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渠道。

本文在结合我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新模式,并探索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为广大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信息化教学课程开发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是一种重实践,以能力为本,促进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发展的一种教育,要想实现其教育目标,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教学只有和产品结合起来,只有和企业结合起来,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

对学校来讲,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密切相连,同时可将新工艺、新技术充实于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课程开发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进一步促进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规格的根本保证,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渠道。

深化课程改革,必须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企业、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这意味着广大职业院校必须迅速打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尽快改变课程开发的思路,积极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笔者认为,对职业院校来说,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实现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基础与抓手,而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实践成果则可以反过来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大好局面。

二、职业院校开展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途径与方法(一)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职业院校要想在课程改革方面突破现有体系束缚,打开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新局面,就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现代学徒制建设为抓手,将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岗位技能甚至企业内训教材等引入日常教学,以实景化、实战化的模式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和重构。

就业课程建设

就业课程建设

就业课程建设
就业课程建设是指为学生提供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机会,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并顺利就业。

以下是一些建设就业课程的关键要点:
1. 就业导向:将就业导向融入课程设计中,确保课程设置与目标行业需求相符。

通过了解当前的就业市场趋势和技能需求,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

2. 职业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等。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机会提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实习、项目实训、企业合作等,使他们能够接触真实工作环境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4. 就业指导与辅导: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与辅导机构或岗位,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简历撰写、面试
技巧等方面的支持和培训。

开展就业讲座、招聘会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动态。

5. 培养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力、社交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跨文化交流等。

这些素质对于学生在职场中的成功同样至关重要。

6. 持续改进与反馈:定期进行就业课程的评估和改进,收集学生和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以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确保与就业市场的紧密联系。

通过以上的就业课程建设措施,学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顺利进入职场并取得成功。

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能够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就业为目的的中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开发

以就业为目的的中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开发

以就业为目的的中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开发【摘要】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实训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脱节,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中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本文从科学设置实训课程、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实训课程教材开发等几个方面提出中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开发。

【关键词】就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开发【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93-01一引言以就业为目的是中高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中高职业院校要发挥主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的教育是人生的重要的教育部分,以就业为目的确定办学目标是整个实训课程的重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如何因材施教,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难点。

使学生既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能学到知识,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实训课程的设置课程设计过程不同于通常的作业,是专业课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在设计中需要学生作出决策,确定方案。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学校和企业合作,把企业文化融入实训课程的建设中,与企业共同开发设计实训课程。

三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1.分析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对大量的市场调查和行业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社会所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的岗位进行分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能力、具备扎实的硬件维检能力、扎实的网络维建能力、基本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并能紧跟计算机新技术发展的潮流。

2.校企合作,分析岗位特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直接面对就业岗位的选择,而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用人标准和素质要求,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职《软件技术服务》课程开发研与实践

高职《软件技术服务》课程开发研与实践

工 作 。 于 计算 机 软 件 专 业 , 学 生 在企 业 对 为
工作奠定基础。
1( ( 软件技术服 务 课程设计
通 过 对 软 件 实 施 员 岗 位 的 调 研 , 习 学 和 借 鉴 德 国等 先 进 国家 的 职 业 教 育 经 验 ,
认真领会教高[0 61号文件精神, 2 016 结合《 软
Q: 垫
Sc en and i ce Tech nOI Ogy nno I vat o He al in r d
创新 教 育
高职 软 件 技术 服 务 课 程 开 发研 与实 践 ①
闰 雪 刘艳锋 ( 长春职业 技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 0 3 0 3) 3
摘 要 : 立现 代职业教 育基 于工作 过程 的课 程观 。 用“ 树 运 逻辑 框架 ” 分析 方法 和技术 , 构建 以“ 动体 系” 对 行 为依托 , 以职业 活动 为主 线。 以项 目任 务 驱动 为教 学 形式 的“ 于 工作过 程 导 向” 型课 程模 式进 行 了有 益探 索 与实践 。 基 新 关键词 : 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 基 于工作过程 《 软件技术服 务》 课 程开发 中 图分 类 号 : 6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6 4 0 8 ( 0 9 1 ( ) 0 1 - 1 1 7 — 9 X 2 0 ) 0 b一 1 0 0

3.2 本 课程 与 国 内外 同类课 程 的 比较 课程 开发 理 念 先 进 , 课程 是 在 “ 本 点对 面订单式” 人才 培 养 模式 下 , 依托 国内 知名 软 件 企 业 “ 汽 启 明 ” 真 实项 目, 照“ 一 的 按 工 作 过 程 系 统 化 ” 发 的行 动 体 系 课程 , 开 创设 学 习情 境 , 学 结 合 特 色 鲜 明 。 工 丰 富 的 课 程 资 源 , 课 程 教 学 团 队 在 本 先 进 的 开 发 理 念 指 导 下 , 于 软 件 实施 流 基 程 , 发 了课 程 标 准 、 开 课程 整体 设计 、 程 课 教学设计 、 实训 项 目指 导 书 、 例 库 、 目 案 项 库 、 能题 库 、 媒体 课 件 、 学 视频 、 技 多 教 工学 结 合 特 色 教材 、 核 标准 等 丰 富 资 源 , 考 供其 它院 校 借 鉴 。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中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中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就业压力和挑战。

研究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对于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院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但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观念不清晰、就业渠道狭窄、就业信息不对称等。

加强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所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为中职院校毕业生成就更好、更稳定的就业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1.2 研究意义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正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加强对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可以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理论,可以为中职院校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正文2.1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渐趋于严峻。

中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竞争压力加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职院校的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就业岗位数量并未相应增加,导致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就业难度增加。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参差不齐。

特色化的高职社会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特色化的高职社会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论 坛
CAREER HORI
职 业 时 空
2l年1 月 01 2
特 色 化 的高 职 社 会 服 务模 式 的实 践 与 探 索
以大连 职 业技 术 学 院为例
盖 馥
( 大连职业技术学 院,辽宁 大连 l 6 3 ) 1 0 5
域 形成 较 强的 技术 优势 ,成为 区域 性 技术创 新 和 技 术服 务 中心 ,辐射 和带动 区域 、行业 高职教育 发展 、 在对 口支 援农 村和 对 口支 援 中西部 职业 院校 等方 面 发挥重要作 用。 ”依据这一要 求 ,大职院从实 际出发 , 整 合 优质教 学 资源 ,构建 了全 方位 、系统 化 、开 放 性 、多功能 的社 会服务平 台体 系 ,简称 “ 4 ”社会 44 服务 平 台体 系 ( 图 l所示 ) 如 ,以四个 基地为 物质条 件 ,以 四个 中心为 服务 窗 口 ,以四个 板块 为 服务 内 容 ,打造 了富 有学 院特 色 的社 会服 务模 式 和 管理模 大 学 具有 教 学 、科 研及 为社 会 服务 三大 职 能 , 式 ,充分 显示 了学 院的发 展特 色 ,发挥 了学 院 的辐 高 职 院 校作 为 高 等 教 育 的一 种 类 型 ,也 同样 如 此 。 射 作 用 。 “ 以服务 为宗 旨、 以就 业为导 向”高职 办学理 念让 我 社 会 服务 平 台体 系 们 更 清楚地 意 识 到 ,与普 通高 等教 育相 比 ,高 职教 育 的社 会 服务 功 能显得 尤 为突 出 。而 如何 在社 会服 培训基地 培训服务 中心 板 块 务 中彰显 特色 ,不断提 高 高职 院校 的社 会 服务 意识 厂T_r 厂T_ ] 厂T_r ] r ] 和 能 力是 实现 高职 院校 特 色发 展 的需 要 。高 职 院校 现 现 现 现 辽 高 中 职 技 培 职 学 代 代 代 代 宁 级 小 业 术 训 教 生 社 会 服务 要从 广义 和狭 义 两个 层面 上进 行理 解 :广 装 电 汽 服 省 技 企 技 服 鉴 引 项 义 上 来讲 ,是 指 高职 院校 在整 个社 会 中所 发挥 的功 备 子 车 务 高 术 业 能 务 定 领 目 技 技 维 业 职 人 技 鉴 服 能和 所充 当 的角 色 ,这 主 要 是针对 高 职 院校 为社 会 服 务 中 心 术 术 修 高 才 术 定 务 由 培 养 高技 能型 人 才来说 的 。狭义 的社 会服 务 是指 高 培 专 培 e 训 培 训 职 院校在 完成 教学 和 科研 工作 任务 之 外 ,在 教育 活 训 中 中 心 动 过 程 中 以各 种 形式 为社 会提 供直 接 的 、具 体 的并 心 具 有 服务 意义 的 活动 ,如 技 能培 训 、职业 技 能鉴 定 图 1 “ 4 ”社 会服 务平 台体 系结 构 图 44 等 。和普 通本 科 教育 相 比 ,高职 院校 社 会服 务更 注 重技 术成 果 的转 化 ,具有 一 定 的实用 性 、直 接性 和 1.以四个 基地 为依 托 的职 业培 训 及认 证模 式 , 服 务 区域 经济 。高 职 院校 的发展 要 以 区域 经济 发展 广泛性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以下简称 “ 大职院 )2 0 年 实 际为 出发点 ,同时也要 以服务 区域经 济为 落脚点 , 07 被列为 “ 国家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立项建 最 终实 现 与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 良性 互 动 。服 务 区域 经 设单位之一 ,2 1 年 6月顺 利通过 了教育部和财政部 济 发展 不 仅是地 方 高职 院 校 的应尽 之 责 ,也是 高 职 00 组织 的 项 目建设 验 收评 审 。在示 范 高职 的建 设 过程 院校得 以生 存 与发 展 的基 础 。大职 院 紧密 结合 大 连 中将 社 会服 务作 为一 项 重要 建设 任务 ,极力 打 造社 区域 经济 发展需要 ,坚持 以服务 求生存 、以服务 赢支 会服 务 平 台 ,形 成 了符 合高 职教 育 规律 并具 有学 院 持 、以服务 促发展 、以服务凝特 色的服务理念 ,结合 特 色的 社会 服务 体 系与模 式 ,实现 了优 质教 育 资源 自身 专业特 点和专业优势 ,建立 了四个培训基地 :依 与社 会 和职 业教 育 的共 享 ,并极 力 展 现 了高 职 教育 托大 连地 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 的优势 ,建 立 “ 现 发展 与社 会服务 的特 色 。 代 装备制 造技术 培训基地 ” ;依据大 连 电子制造 业的 雄厚基 础和广阔发展空 间,建立 “ 现代 电子 技术 培训 倾 力打造 系统 化社会服 务平 台 全面 基地 ” ;围绕大 连地 区汽车后市 场高技 能人才培 养 的 立 体 化 开展 服 务 需 要 ,建 立 “ 现代汽车 维修培 训基地 ” ,进行技 术服 务 和职 业 技能 培 训 ;围绕 大 连建设 国 际航 运 中心 的 示 范高 职 院校建 设对 高 职 院校 的社 会服 务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 要在新 技术推广 、职 工技能培 训 、农 目标 ,建 立 “ 代服务业培 训基地 ” 现 。并 以四个培 训 村 劳动 力转 移培 训 、进 城 务工 劳动 力培 训 、建 设社 基 地 为 物质条 件 ,面 向社 会 人员 开展 职 业技 能培 训 会 主义 新农 村 等方 面发 挥 主力 作用 ,同时在 若 干领 及 职业 技能 鉴定 。

中职技校就业服务方案

中职技校就业服务方案

中职技校就业服务方案1. 引言中职技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其就业服务方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中职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职技校就业服务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 就业服务资源建设中职技校应积极搭建就业服务资源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职业咨询中心: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和规划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和热门行业趋势。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和就业意识,包括简历编写、面试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

•建立企业合作网络: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并邀请企业代表参与校园招聘活动,提供直接的就业机会给学生。

3. 就业信息发布与推送为了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信息,并提供精准的职位推荐,中职技校应采取以下措施:•搭建在线就业信息平台:建立一个在线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招聘信息。

同时,通过该平台为毕业生推送适合的职位信息。

•定期组织就业招聘会:定期组织校园招聘会,邀请优质企业到校园招聘,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给学生。

•与社会人力资源部门合作:与社会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及时获得招聘信息,并将其推送给学生。

4. 就业能力培养与实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中职技校应注重就业能力培养和实训,具体措施包括:•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与职位需求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开展校企合作实训: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定期举办技能竞赛:定期组织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竞争意识。

5. 职业规划与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中职技校应提供职业规划与指导服务,具体措施包括:•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开设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指导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

就业技能培训计划方案

就业技能培训计划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因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难以获得理想的工作机会。

为了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就业技能培训计划。

二、目标1. 提高求职者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2. 培养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职场竞争力;3. 帮助求职者顺利就业,实现个人价值。

三、培训对象1. 应届毕业生;2. 失业人员;3. 职业技能有待提高的在职人员。

四、培训内容1. 职业素养培训: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划、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2. 专业技能培训:根据求职者所应聘的行业和岗位,进行针对性培训,如计算机操作、外语、会计、市场营销等;3. 实践技能培训:通过模拟演练、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求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邀请行业专家、资深人士进行授课,使求职者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要求等;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案例,帮助求职者掌握职场技巧;3. 实践操作:组织求职者进行模拟演练、实习实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鼓励求职者积极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六、培训时间1. 短期培训班:每月举办1-2期,每期2周;2. 长期培训班:每季度举办1期,每期3个月。

七、师资力量1. 邀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主讲教师;2. 聘请企业内部优秀员工担任实践操作指导老师;3. 邀请职业规划师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指导。

八、培训效果评估1. 求职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求职者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满意度;2. 职业技能考核:评估求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3. 就业率跟踪:统计参加培训的求职者就业情况,评估培训效果。

九、经费保障1. 政府资助: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2. 企业赞助: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3. 自筹资金:通过收取培训费用等方式筹集资金。

十、总结本就业技能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许多毕业生和失业人员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企业也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的员工的困境。

因此,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就业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2. 增加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满意度。

3.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社会就业稳定。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

2. 优化培训课程。

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包括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确保培训内容符合市场需求。

3. 强化实训环节。

增加实际操作训练的时间和内容,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培训效果。

4. 配备专业师资。

聘请经验丰富、资质过硬的培训师资,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5. 联合企业开展实践教学。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让学员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增强就业技能。

6. 建立就业指导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员了解就业市场动态、提升求职技巧,增强就业能力。

四、实施效果。

1. 提高就业率。

通过培训提升就业者的技能水平,增加其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2. 促进企业发展。

培训出一批批技能过硬的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3.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培训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

五、总结与展望。

就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提高就业者的技能水平,促进社会就业稳定。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加大对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年 而且大 多存大 中型企业 任职 , 们对 要 求 , 多处 于应 付 的状 态 。从 而可 以看 出 他 产 品设 计智能化 、信息服务社会化 。从而 , 企 到 3 , 大 自己所 掌握 的计 算机技 能是 否能 适应 用人单 高校 计算 机基 础课程 的教学 并 不能很好 地满 对 信息 技术 的 应 用能 力也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才的使命 , 教学 中也十分重视计算机 应用能 力 的培 养 。在 各专 业培养 计划 中也 明确 了毕业
参 与本 次 调查 的非 计算 机 号业毕 业生 有 和 2 . %。从这 两项统 计数据 中可 以看 出 , 4 1
次调查 的毕业 生毕 业时 间都 比较 短 , 一般为 1 算机 技 能并不 能使 其很快 的适 应工 作岗位 的
发、市场开拓和产亚 调整 中, 使企业数据通 信 3 6人 , 8 本科生和 高职生约 各 占 5 %。参加本 毕 业生 们深切 地感 到他 们在学 校所 学习的 计 0
摘 要: 高校 计算机基 威教育经过 多年的探 索 , 取得 了许 多成功 经验 , 但学不 能用 、学不 够用和重理论 、轻技 能的现 象还 比较 严重 。本 文通过 对高校非计算机 专业近几 届毕业生计算机应 用能 力现状调 查研究 , 在分析 高校 计算机基 威课 程教学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的基威上 ,
实现 我 国经 济结 构战 略 性调 整 的 战略 方针 。
目 , 前 信息技 术在企 业的应 用 已十 分深入 , 企 1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 况 .
业 已将 信息化广 泛应 用于企 业管 理 、技 术开
网络 化、经营管理 电子化 、生产 流程 自动化 、
业对 人才 的要求 , 已不只 是扎 实的专业 功底 ,

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2篇)

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2篇)

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____年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____年,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就业形势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我们制定了____年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以适应新时代的职业需求。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提高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劳动力。

2. 任务:a. 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机构。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c. 强化培训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培训评估和监督制度。

d. 加强培训信息发布和宣传,提高就业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e.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国家的培训经验和做法。

三、培训内容1. 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开设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

2. 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培训课程,包括创业指导、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升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转岗培训:针对行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短缺问题,开展一系列转岗培训课程,包括技能转型、职业规划等,促进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就业稳定性提高。

四、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开设实体培训机构,面向就业群体提供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培训。

2. 线上培训:建设在线培训平台,开展远程培训、电子书籍、在线问答等形式的培训。

3. 组合培训:结合线下和线上培训,提供综合培训方案,让就业人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1. 增加培训师资数量: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增加合格的培训师资数量,确保培训能够开展顺利。

2. 提高培训师资水平:加强培训师资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师资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建立师资激励机制:制定激励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质量。

六、培训质量管理1. 建立培训评估制度:制定培训评估标准和流程,实施对培训机构和师资的定期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普通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与实践

普通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与实践
专业。要使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 ,最大程度地接近用人单位的 O 年 6 中旬,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就业培训中心组 实 际 需 求 ,真 正成 为走 上 工 作 岗位 的 重 要砝 码 。 为此 必须 选 准 7 月 织的大学生专业技 能和 岗位对接培训现场观摩会在南阳师范学 突破 口。大学生专业核心技 能岗位对接培训项 目,是以学生就 院召开。南阳师院的做 法是普通高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 业岗位需 求为导向 ,利用现代课程开发技术 和培训手段 ,开发 次很好的尝试 ,也为我们解决 目前 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 与 专 业配 套 的 补充 课 程 ,开 展短 期 强 化 训 练 和针 对 性指 导 ,帮 提 供 了一 个 可 资借 鉴 的方 法 和 途 径 ,不 失 为一 条 新 路 子 。 助 学 生掌 握 岗位核 心 技 能 ,推荐 就 业 岗位 ,以最 终 达 到促 进 其


目前 大学生就 业形势异常严峻 ,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待就 业人数不断增加。据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 ,20 年我 06
技能培训 ,使 学生不出校门就可 以学到岗位技能 ,从而实现专

国大 学生 毕 业 人数 为 4 3 ,20 年 毕 业 生 为 4 5 ,比 去 年 1万 07 9万 为基础 ,技能是关键”的教育理念 ,并使教 师掌握 “ 直接下水 增 加 8 万 ;20 年 有 10多万 毕 业 生 离校 时 还 未就 业 。20 年 2 06 2 07 学游泳 ,过程体验学技能”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建立以技能培 进 行 就业 求职 的毕 业 生 总 量 超过 6 0万 人 。 另一 方面 表现 在大 0 训 为 中心 的 岗位 对 接课 程并 编 写 出 相应 教 材 。在 授课 中 ,充 分 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20 年失业大学生 占城镇 失业人 口的比 03 运用 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等现代教学方 率为 66 %,2 0 已经 达 到 1 %,三 年 间翻 了近 一 番 。 0 6年 5 2 法 ,通 过 “ 师 引领~ 学生 演 练一 师生 点 评一 技 能 强 化一 技 能 教 结构 性 矛 盾是 当前 大 学 生就 业 难 题 的症 结 所 在 。一 些 大 学 达标”五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突出技能培训的特点。在培 生 求职 面 临 一定 困难 ,而 很 多需 要 人 才 的地 方和 岗位 又招 不 到 训 中,教师教学有 良方,学生学习有热情 ,技能逐一掌握,师 合 适 的人 才 。 结构 性 矛 盾 实质 上 反 映 的 是高 校 办 学 目标 与 市 场 生 人 人 兴 奋 ,取 得 了明显 效 果 。 很 多毕 业 生 通过 这 种 培 训走 上 需求的错位。社会技术在 进步 ,产业在调整 ,而高等教育按照 了理 想 的 工作 岗位 。 一 培 训特 点可 以总 结 为 “ 高 两强 ” 即: 这 两 , 传 统 教育 模 式 培 养 出 来 的大 学 生 并 不 一 定 完 全 符 合 市 场需 求 。 这种培训是建立在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之上的 岗位对接 ,起 高等 学 校 传 统 教 育 模 式 里 ,并 不 承 担 指 导 学 生就 业 的 职 点高; 用 中 国就 业 培 训技 术 指 导 中心 的 培 训 技术 和 认 证体 系 , 采 能, 同时也大多不具备这种体系和功能 。 随着大学生就业 问 但 权威性高 ;培训是对某一 岗位的核心技能进行专 门培训 ,针对 题 曰益 凸现 , 去 单 纯 以培 养 合 格 人 才 为 己任 的 高 等 学 校 , 过 其 性 强 ;它是 建 立 在 与人 才市 场 密切 联 系 之 上 的培 训 ,就 业 的 目 社会功能必须作 出相应调整 。如何调整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 , 的性 强 。 如何进行合理 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 实现高校与市场 、 高校 这 一 过程 的实 施 , 遵 循 以下 原则 。 是 以就 业 为导 向 , 应 一 全 与社 会 需 求的 “ 缝 ”对 接 ,已成 为 高 校 要认 真 思 考 和 解 决 的 无 面规 划,采取开发补充课程、强化训练、职业指导、推荐就业

就业技能教育培训计划

就业技能教育培训计划

就业技能教育培训计划一、项目名称:就业技能教育培训计划二、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许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开展就业技能教育培训计划,帮助学生和求职者提高自身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下社会的迫切需求。

三、项目目标:通过本就业技能教育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和求职者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1.了解当前市场对就业者的要求,掌握行业最新趋势和热点;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动手能力;3.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4.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5.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帮助他们在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

四、项目内容:本就业技能教育培训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求职指导:培训过程中将向学生详细介绍求职技巧和面试技巧,帮助他们了解企业招聘流程和注意事项;2.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应的技能课程,如办公软件操作、前端开发、数控加工、汽车维修、营销推广等;3.职业素养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实践培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操作技能。

五、项目方式:本项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

具体方式包括:1.线上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相关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

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地点,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线下实践:在实训基地或企业现场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导师指导: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建议。

企业培训师 三级 试题

企业培训师 三级  试题

“小忙”,虽然这事违反了规定,但显然不会出问题,你会( )21如果某一个人目前或是在一周以前,在从事着有偿性的工作,这个人就被认为是( )22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永恒性、历史性和( )23()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促使人的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训活动24根据职业的定义以及它所具又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出职业的三大特征,一是社会性特);三是技25《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以( )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26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遵循的共同管理思想是()27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28组织的含义是()29()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30()强调的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31拓展训练个人项目所遵循的原则是()32岗位职位描述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任务、职责33( )是构成一个员工全部工作任务和责任的集合34()是教学活动中各学科内容的体现,也就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内容学习时所用的材料和35PowerPoint 由于它强大的编辑功能且简单易学,培训师起步制作课件都是从PowerPoint 开始.但它的主要缺陷是36目前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中,最主要、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37让培训参加者处于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之中,按照他在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权责来担当与38互动式教学要求学员积极参加,在参与培训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39企业培训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性特点体现在实用、实际和( )三个方面40以下不属于现场教学的是()41企业培训教学管理辅助工作分为()和()两大方面42进行培训评估时,要随时跟踪培训市场及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标准,反馈信息)43保证评估效果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44柯氏评估模型中的行为层评估是()45培训时间选定包括二方面的内容:一是( )是否得当;二是具体时间安排是否合适46建设()是共享优质资源、降低培训成本的重要手段47“破冰”是指在拓展中进行的、旨在使参加培训学员达到身心投入最佳状态的48工作中不正常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49培训项目开发基础性工作的原则是()原则、全面性原则、时效性原则50()是为实现职业培训目标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时使用的材料的总和51开发培训项目的核心和最基础工作是()52搜集相关信息是培训课程开发基础工作的()53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直接传授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培训54职业培训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特点使培训与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教育主要以学科55以下属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是()56()是岗位职务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57以下属于企业员工群体素质描述的是()58在培训素材基础台账的建立方法上,一般有三种:“拿来”法、改造法、()59()是指再一定的条件约束下,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60科学的培训工作过程应该是()61正确地认识同事关系,明确相互交往的基点是( )62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不同,它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相关,反映特定职业),以及劳动者从63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是()64职业培训教材的内容更加突出职业活动和岗位工作的技能目标要求,强调理论知识为( )服务65()规定要求,“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需经过培训”。

对接岗位需求促进有效教学——中职专业课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对接岗位需求促进有效教学——中职专业课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35对接岗位需求,促进有效教学——中职专业课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王昌东(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程改革的最终受益者?重点还是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而这些都要依托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实施,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在电商专业课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关键词】校本课程;岗位需求;有效教学课程是育人的核心与载体,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接岗位实际需求,开发出既突显技能,又便于实施的校本课程,一直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为首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温州地区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就业形势,以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为重要突破口,开启了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一、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1、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网购的兴起,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淘宝美工为代表的网店美工,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业岗位之一。

“互联网+”、“微商”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型。

以上转变,在网店美工岗位形成了大量的就业空间,而该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决定了其从业人员的培养,很难依靠短期社会培训来完成,这就为中职电商专业对接岗位需求,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是我们本次校本课程开发的着力点。

2、有利于专业教师队伍的成长电商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

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决定了与这个领域相关的从业人员都要时刻革新自己的认知与理念,才能跟上行业前进的步伐。

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而言,更要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了解就业形势的变化及岗位技能人才需求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的岗位人才。

专业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主体,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能清晰地把握到行业发展的脉络,不仅为教师展现个人才华和特点提供了平台,也使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认知和兴趣得到提高和扩展,促进教师向专业领域的纵深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方案

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方案

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方案公共就业服务是指政府组织和提供给劳动者的就业服务,目的是促进劳动者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减少就业难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公共就业服务需要进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下面是一个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方案的介绍。

一、培训目标公共就业服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具体培训目标包括:1. 提升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能力,包括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增强从业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提高对劳动者需求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3. 加强从业人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效果和质量。

二、培训内容公共就业服务培训的内容应该全面覆盖就业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政策法规培训: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及法规,熟悉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掌握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劳动者的影响;2. 职业咨询培训:掌握职业咨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学习职业测评和咨询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提高职业咨询服务的能力;3. 就业规划培训:学习就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劳动者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成功率和职业满意度;4. 就业信息服务培训:了解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方法,掌握就业咨询的基本技巧和服务流程,提高就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5. 就业培训服务培训:了解就业培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培训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帮助劳动者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和课程,提高培训服务的效果和质量;6. 就业创业服务培训:学习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创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培训方法公共就业服务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向从业人员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的方式,让从业人员亲自体验和练习相关的服务流程和方法;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从业人员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相关机构和企业,让从业人员亲身感受就业市场和服务需求,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策略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毕业生在就业初期遇到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策略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技能培训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

毕业生通过专业实践和技能培训,能够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技能培训可以帮助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实践经验。

另外,技能培训还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自信心和职业道德水平,使他们更加适应职场环境。

二、技能培训的方法1. 课程设置: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开设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专业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的机会。

2. 实习实训: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通过实践锻炼,毕业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职业要求,并发展实际操作技能。

实习实训还有助于毕业生建立职业关系网,增加就业机会。

3. 学生社团和俱乐部:学校可以支持学生社团和俱乐部的建设,提供各类活动和培训项目。

通过参与社团和俱乐部的活动,毕业生可以积累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职业发展策略的重要性除了技能培训,职业发展策略也是高校毕业生取得职业成功的关键。

职业发展需要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职业发展策略可以帮助毕业生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四、职业发展策略的方法1. 职业规划:毕业生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通过咨询职业规划师、参加职业讲座等方式,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和规划。

2. 自我营销:毕业生需要积极展示自己的个人优势和能力,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认可度。

自我营销可以通过编写个人简历、建立职业网站、参加职业展会等方式进行。

3. 学习与进修: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

毕业生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课程、自学专业知识、参与线上学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四篇)

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四篇)

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____年将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就业形势。

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转型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开展多样化、针对性强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2. 原则:(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计划。

(2)多元化:着力培养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人才,满足不同岗位要求的就业需求。

(3)前瞻性: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相关技能培训准备,抢占市场先机。

(4)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5)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培训跟踪和评估机制,确保培训效果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1. 调查研究:在每个地区开展就业市场调研,了解不同行业的就业需求和技能要求,确定培训项目的重点和方向。

2. 培训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就业技能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方式。

3. 培训资源整合:整合各方面的培训资源,包括职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优化培训资源配置。

4. 培训师资选拔:严格选拔培训师资,优先选择具备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家和教师,确保培训质量。

5. 培训课程设计:根据岗位要求和技能需求,设计培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

6. 培训学习模式探索:积极探索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新型培训学习模式,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环境。

7. 培训评估和跟踪:建立培训评估和跟踪机制,及时评估培训效果,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就业信息,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和调整。

8. 就业指导和推荐:提供就业指导和面试技巧培训,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推荐服务,全面提升就业能力。

四、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制定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政策,鼓励和引导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就业服务的核心技能培训的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摘要 21世纪,职业教育面临着最好的进展机遇,最佳的外部条件,假如仍按老路前行明显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那个核心,对核心技能培训的课程进行研究与探究。

笔者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方面着手研究,说明对为就业服务的核心技能培训的课程开发必须指向人的进展,必须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动身,必须关注现实生产与生活,必须充分尊重市场,积极融入市场,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连续的进展。

关键词核心技能培训课程开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专门是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就急需生产、建设、治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

而技工学校作为技能培训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紧基地之一。

尽管目前已形成了初、中、高级培训并存,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职业培训体系,遍及机械、电子、航空、电力、石油、冶金、铁路等30个部门和系统。

但回忆技工学校教育20余年的进展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它走的是一条曲线型的进展道路。

技校的创办从70年代末开始至今,不管学校数、学生数、教职工人数、专业数变动都专门明显。

据统计,到1996—1997年时达到顶峰,学校数为4467所,在校学生数达193.1万,而到2002年3月,全国技工学校数降为3470所,在校学生数仅为134万。

而进入21世纪,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呈快速进展的趋势,我国的经济建设对职业教育进展提出了更为强劲的需求,专门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高速增长的态势,因而当前的职业教育面临着最好的进展机遇、最佳的外部条件,假如仍按老路前行明显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那个核心,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连续的进展。

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得不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作一定的研究。

课程设置一样指各级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学时数。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差不多依据是: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因而我们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要紧从这两方面加以讨论。

知识结构按知识结构设置课程,就必须表达加强基础理论,突出核心课程,反映出一定的知识覆盖面,为学生的可连续进展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技工学校应依照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实际需要,科学、灵活地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有意义地组织实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指向人的进展。

课程是人的潜能向现实素养转化的信息载体,在那个载体里,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还要有在过程和方法中蕴涵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人的品德素养、智能素养、躯体素养、劳技素养、心理素养、审美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句话,要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存的作为“知识文本”和“技能文本”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以人的进展为主线,从多个维度设计和编制课程。

既要重视课程内容的目标和方向的建构,又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建构;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建构。

也确实是说,把课程内容当作一个信息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和体验,在提高智能素养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养。

事实上,我们差不多意识到:在过去的“面向用人单位需要”的思想指导下,单一地传授知识技能,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或者用人单位觉得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理想”。

这是因为,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难以提升人的全面素养。

任何一个职业角色,第一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角色,其次才是具有专门性的职业角色。

试想,一个模特专业的学生,难道仅仅练习“走步”和“展现”,就能成为杰出的模特吗?因此不能。

换而言之,即使是如此专门的职业角色,也必须具有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等。

也确实是说,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不能把知识和技能作为唯独的一项指标,还要设计完成这项任务的其它指标——过程和方法,以及在过程和方法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阻碍。

惟有如此,才能促进和实现人的和谐进展。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大量的是中等技术人才,他们是今后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因而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充分表达这一点,必须设置适当比例的专业理论课,使学生有充分的时刻把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只把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还不能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因为有些知识是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与体验才能生成的。

就像我们学习游泳,假如只从理论上学会了游泳的差不多要领,而不通过呛几口水的体验,可能是难以学会的。

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注重研究性。

一是将探究性学习引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研究摸索的机会和空间;二是创设职业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只有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才能在探究中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也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但这些今后的劳动者,不是仅仅把握一定职业技能,就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进展变化需要的,如何说,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难以提升人的全面素养。

唯有具备综合能力和终身进展能力的劳动者,才能在以后的经济进展过程中发挥多方面的潜能。

才能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跨学科、泛学科的能力强的扩展型人才。

要培养如此的人才,没有学科知识与内容的交叉与综合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新型的劳动者必须具有综合的职业素养结构,具有能够从事多种职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市场经济深入进展的过程当中,适应企业的改造、重组、创新的需要,也才能在今后猛烈的竞争中永久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我们职业技术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能简简单单的只设置几门专业课程,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相反我们要设置适当比例的文化课,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又学习了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时能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世界观、价值观,如此才能为学生更新知识和同意连续教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进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从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也为我们学校今后大进展赢得更好的声誉。

值得说明的是,文化知识之间,专业基础知识之间,文化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之间,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之间的综合,不是简单的“拼盘”,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只有如此,才能把研究和综合在课程内容中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究中综合,在综合中探究,从而才能在保持“专才”的同时加大“通才”化力度,也才能提升我们培养的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芬兰职业教育的重点改革目标能够看出芬兰职业教育的“通才”化倾向:建立一个知识化社会;普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推进语言学习和教育国际化;强化IT领域的培训;提高教育提供和教育水平的标准;防止边缘化。

我们国内的职业教育尽管说与国外的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能够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动身,从以后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生存进展的需求动身,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动身,制定出适合我们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增强学生可连续进展的能力。

(二)职业教育应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

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安排上,我们尊重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差不多要求,主动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素养特点和专业建设需要,我校试行了“以技能操作为核心、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

“宽基础”包含二层含义:(一)专业教育有较高的文化起点。

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是学生的能力、素养、科学世界观进展的必要基础。

基础越扎实,形成的进展后劲的“能级”越高。

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也为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宽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建立有较大的专业口径的知识和技能“平台”。

“活模块”也包含二层含义:(一)三大知识技能模块:(1)文化基础模块。

(2)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模块。

(3)多个专业方向模块。

每个模块内的内容可增删,不同学制不同生源层次可变动。

(二)学生学完知识平台后,对专业及各专业方向有所了解,减少了盲目性和稚嫩性,教师依照社会就业形势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模块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片面追求知识系统性、淡化操作的教学模式,把多门专业课的内容有机整合和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操作性强、带有明确任务的活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采纳了“六步教学法”,通过明确目的、老师示范、学生仿照、下达任务、实际操作、综合评判六个步骤,突出了技能操作的核心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三用二学一创”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用中求创”。

学校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在学习动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方面的积极性,丰富了重点专业建设的内涵。

如我校的技工班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一年级文化、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到二年级时对依照学生选择对专业重新划分,可选择机械专业或电专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二、能力结构按能力结构设置课程就要求表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强专业技术课程,对必要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突出核心技能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从而接轨企业,真正为就业服务。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动身。

职业学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生源质量必定出现出多层次状态。

忽视那个差不多现实,用一种模式、一个尺度、一样的要求,把中考总分差距百分甚至几百分的学生,放在一起实行“一锅煮”,结果教学秩序纷乱、教学成效差,无法用应有的标准把好考试和毕业关,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都差。

同时,由于专门多学校经济上负债累累,专业硬件建设和教师待遇无法保证,师资队伍相对薄弱、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只能作为一个口号。

因此,要在短时刻内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显现突破性进展,必须克服教条主义的束缚,实事求是地依照本校的实际情形,制造自己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我校按照分类教学、分别要求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办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按进展方向,分为就业技工班教育和升学高职班教育;按培养内涵,分为理工科类技术型(如机电、电子等)和文科类服务治理型(外贸、市场营销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依照生源素养分类制定不同的要求。

例如,我们对理工科类技术型专业和班级提出了在一、二年级要专门重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要求;而关于文科类服务治理型专业和班级,则要求强化对初中文化基础课的补偿,适当降低高中文化课要求,侧重人文知识的教育和运算机应用、英语口语、硬笔、一般话等四项技能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