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第42页例1》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42-43页的例1。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经历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逻辑思维能力。
4、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点。
三、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除法的认识;平均分。
2、原型:(1)从7根小棒里移走1根补给5根小棒,变成了6根,5根小棒增加1根也成为6根。
(2)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象形统计图(4位同学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旧矿泉水瓶,从图中看出平均每个同学收集了13个)。
(3)求平均数的两个具体的算式:(14+12+11+15)÷4=13,(14+16+24)÷3=18。
3、探究的问题:(1)一个孩子分到7支,另一个孩子分到5支,如何才能让他们分到的一样多?(2)从图中你能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吗?是怎样看出来的?(3)你会列式计算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吗?必须先求出什么?(4)我们求出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是表示他们四人中某一个人实际收集13个瓶子吗?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和平均数13有什么关系?六、教学过程:(一)唤起和生成1、口算36÷4= 56÷7= 49÷7= 28÷4=35÷5= 42÷6= 30÷5= 18÷9=2、列式计算:把42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分到几个苹果?(二)探究与解决1、动手操作,初步感悟平均数。
出示妈妈给两个孩子分铅笔的情境图,一个孩子分到7支,另一个孩子分到5支,如何才能让他们分到的一样多?让学生用学具小棒代替铅笔动手分一分。
《平均数》教案(优秀3篇)
《平均数》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本文范文为您带来的3篇《《平均数》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平均数篇一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内容第43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1、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
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100分98][板书:99分99][板书:98分99][板书:100分100][板书:96分98][板书:98分100]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师生共同演算:平均分是多少?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全课小结。
三年级数学《平 均 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单元42-43页《平均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2、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难点:1. 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 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学过程:一、课件引入半分钟拍球比赛,请你做裁判:总结:判男队队赢师:现在老师想帮助女队,谁赢?怎么比?生讨论,师总结:加总数不行,不公平,建议求平均数提出疑问:什么是平均数?平均的概念是什么?二、新授活动:有10颗糖,分成5堆,编号1.2.3.4.5,1号放3颗,2号放2颗,3、4号分别1颗,5号放3颗,我把它们分给五个同学,叫上来的同学自己拿想拿的那一份,提问:观察5个同学的表情,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情?派一个同学来帮他们分公平了,其它同学注意观察该同学的动作提问:1、你发现之前和现在的糖果摆放有什么特点?2、该同学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操作?师:平均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那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呢?我来到学生中间,叫起一名同学和他比身高,问到如果求我们两人的平均身高用这个方法行吗?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还能用计算的方法。
3、用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总结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在同学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后,回来解决拍球游戏中还没解决的问题。
观察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
(平均数一定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1.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棵。
A:181 B: 165 C:1452.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35厘米,他跟朋友打赌从河一边走到对岸,肯定没有危险,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师总结学生方法:方法一:(122+128+131+120+129)÷5=126(厘米)方法二:以最低身高为一个标准,再拿其他5个学生的身高与之相比所以, (2+8+11+0+9)÷ 5=6(厘米)120+6=126(厘米)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师小结:略师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数?2.求平均数的公式是什么?把书打开42页,看例1例2,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来加以巩固。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化龙第二小学教: 许家焯2006 年4 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42—43 页例1 、例2 。
教材简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间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总产量、平均成绩等等。
本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 着重教学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 着重教学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 、能运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教具:有关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学生量出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两个学习小组的上学期数学考试成绩。
(1 )第一组:第二组:小组讨论:哪一组的数学成绩好一些?并说明一下理由。
引入:因为两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总分数,应该用每组平均每人的分数比,比较合理,那么,怎样求每组平均的分数呢?二、新课1、教学例1(1 )、引入例1 (老师一边讲,一边用平台显示图例)师:在一次运动会中,环保小组的四个同学去收拾运动员喝完的矿泉水瓶,小红收了14 个,小兰收了12 个,小亮收了11 个,小明收了15 个,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可以看出来吗?)(2 )、出示思考题:①什么“平均”?(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一样多)②怎样才能使4 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一样多?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讲座结果)(3 )、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每人最少都收集了11 个,则把比11 多的先调整出来,再平均分给 4 个人。
《平均数》三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数》三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二、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
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
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
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以“情”、“趣”开路。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
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
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2)第二次比较。
师再请两位同学。
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
(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3)第三次比较。
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
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生:......(4)第四次比较。
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2、同桌学生讨论。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学中描述特征量的数学概念,是一种描述数据集中趋势这一特征的量,是用以推断和预测总体特征的。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的概念,是一种常用的"特征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
既是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继续,又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及统计图表做准备。
教材突出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
学生在动手操作,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得出计算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本课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分为两个内容:即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平均数的学习中,重要的不是它的定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意义。
因此,教学中不能只给出几组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并且把数据的复杂程序、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作为教学重点,而应当强调对平均数的意义、特点的理解,注重对其统计含义的理解,以及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准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新课程中,学生接触统计知识从一年级就开始,已经多次经历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但对统计的数据分析较单一,本课学习是学生第一次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
“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平均”的概念。
大量“教学临床”观察显示:在高年级教学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时,常感到学生对平均数和实际数的联系和区别不是很清楚,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单一、呆板。
另外还感到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由于对平均数的统计含义理解不透,导致不能准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关键: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突出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本第42页的例1及练习十一的1、2题)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水平。
重点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区分“平均数”和“平均分”的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具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练习题课件等。
教学过程1、发现问题出示三年(1)、(2)第一次单元测验成绩表。
从这两张表中,同学们看出哪一个班的考试成绩好些呢?怎么比较哪个班好些?学生发言。
班中平均每个同学多少分,即每个同学的平均分数,能够反映这个班的测验总体情况。
三(1)班平均分是:三(2)班平均分是:2、导入新课如何求每班的平均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出示课题:平均数。
3、探究新知下面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研究是么是平均数,如何求平均数。
出示课本42页例1主题图。
(1)什么是平均数统计图出示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老师问小明:你们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在这统计图中,能够看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学生发言。
老师操作“移多补少”方法,使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相同。
讲述:从图中,能够看出每人收集了13个瓶子。
这13个就是4人小组收集瓶子的“平均数”了。
平均数不是指每人实际收集的数量,是“假设”大家收集一样多时,每人收集的数量。
在联系前面班中测验的平均分说明平均分数不是每个同学的真实分数。
(2)如何求平均数?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
例如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生产量等等,用图实行“移多补少”有时不方便和不能用。
可不能够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自主列式计算这4人小组中,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废旧矿泉水瓶。
同桌交换,检查求平均数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准确式子。
(14+12+11+15)÷4=52÷4=13(个)点名学生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求平均数的实际应用,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如分蛋糕、分水果等。
2. 讲解概念: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即一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 举例讲解:用课件展示几个例子,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平均数的问题,如何解决。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并写在日记中。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 运用实例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平均数的作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2. 讲解概念: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即一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 举例讲解:用课件展示几个例子,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平均数的问题,如何解决。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均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教学内容:第42页例1 练习十一1、2、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理解平均数。
1、老师出示8支铅笔,要分给4名同学,怎样分?学生思考后指名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分法,复习平均分的方法。
2、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3、引入“平均数”。
象2支就是这4名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
4、揭示课题。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2、根据统计数据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班级:三(1)三(2)三(3)三(4)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2、3题。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平均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页例1教材简析: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通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的概念与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它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学情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
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有了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对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
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和通过动态演示,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
另外,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时,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平均数》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二、教学准备小黑板、姓名笔划数统计表。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学生说一说后,出示一个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姓名王振方笔画数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
(学生动手制作表格)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
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师:请观察姓氏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到求笔画总数和平均数上。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师:王振方的姓名平均笔画数是6画,这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1)表示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王振方这个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6画与王振方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注意:(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 学生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 学生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1. 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 学生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如数字卡片、小棒等)。
学生准备:1. 课本、练习本。
2. 数字卡片、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均数。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听说过平均分吗?平均分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探究:教师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吗?”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进行总结并板书。
3. 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教师出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
如:“小明有一堆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五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2. 学生是否能熟练地求几个数的平均数?3. 学生是否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之平均数》平均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之平均数》平均数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之平均数》平均数公开课教学设计平均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课件出示两个小组同学的计算考试成绩;2.小组讨论比较:哪一组的计算能力好一些?并说明理由。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引入:因为两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总分数,应该用每组平均每人得的分数比,比较合理。
那么,怎样求每组平均的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均数”。
(二)新授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也就是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一样多。
)教师:怎样才能使七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一样多?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以2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学生:把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多的移给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少的人,每人最少都收集了ll个,把比11个多的先调整出来,·然后把小红多的拿一个给小兰,小明把多的拿二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都有13个。
教师小结:移多补少。
学生:把4 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合起来,求出总个数,然后再平均分成4份。
教师小结:先合后分。
教师:“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分”就是把收集的总数在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么样列呢,请大家试一试。
(14+12+11+15)÷4总数份数=52÷3 =13(个)平均数小结:我们利用矿泉水瓶子的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么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求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几个苹果?”2. 探究平均数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计算两人苹果的平均数。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平均数的含义。
3. 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4. 应用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的方法解决。
如“一组数据中,有4个数,它们的和是20,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出示一些拓展题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平均数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了解他们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求平均数方法的掌握。
3.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八、教学调整:根据教学评估和反思的结果,教师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如: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重复讲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 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第42页例1》教案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5个、、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反馈
小组汇报
4、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
为什么呢?
5、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
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6、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
(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7、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
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
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
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3.巩固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
出示下列信息:
(1)美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了一组平均数。
出示:
(1)1959年××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19xx年××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xx年××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
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
4.拓展
1、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
2、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4、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5、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6、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
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