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修3课程的作用和定位

合集下载

陕西咸阳市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总结

陕西咸阳市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由下列结构片段组成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A.B.H2NCH2COOHC.D.答案:D【分析】蛋白质是复杂的多肽,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形成多肽时,氨基脱去氢原子,羧基脱去羧基上的羟基,所以蛋白质水解,分子结构中含有的断碳氮单键,水解得到羧基和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蛋白质水解断裂的是肽键,断碳氧双键和碳氮单键之间的化学键,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用红线标注断裂的化学键示意图为,故该化合物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A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NH2CH2COOH(B选项正确);及NH2CH2CH2COOH,与选项D物质结构不符合。

答案选D。

2.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可生成4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答案:C解析:A.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A项错误;B.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但不能使氨基酸发生变性,B项错误;C.氨基酸生成二肽,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当不同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α-氨基丙酸脱羟基、α-氨基苯丙酸脱氢,也可以α-氨基丙酸脱氢、α-氨基苯丙酸脱羟基,生成2种二肽.所以共有4种,C项正确;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应该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答案选C。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B.医疗上常用高温煮蒸的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C.生活中常用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的方法来使豆浆凝固制作豆腐D.对环境进行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变性,可以用浓HNO3代替“84”消毒液答案:D解析:A.食醋能杀菌,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故A正确;B.高温条件下,可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高温煮蒸的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故B正确;C.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CaSO4会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故C 正确;D.浓硝酸具有腐蚀性,且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对人体有害,不能代替84消毒液,故D错误;故选D。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B.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答案:B解析:A.“血液透析”利用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性质,“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故A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硅胶具有吸水性,可在食品袋中作干燥剂,防止食物受潮,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4种链状二肽B.相等质量的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脂肪最多C.所有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均会产生黄色固态物质D.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都是C12H22O11答案:C解析:A.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4种链状二肽,分别是甘氨酸和甘氨酸形成链状二肽,丙氨酸和丙氨酸形成链状二肽,甘氨酸的羧基和丙氨酸的氨基形成链状二肽,甘氨酸的氨基和丙氨酸的羧基形成链状二肽,共4种链状二肽,故A正确;B.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的能量,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放出15.6kJ的能量,每克脂肪完全氧化约放出39.3kJ的能量,因此相等质量的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脂肪最多,故B正确。

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均会产生黄色固态物质,故C错误;D.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都是C12H22O11,纤维二糖不能被人体吸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纯棉织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人造纤维织品的成分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二者灼烧没有烧焦羽毛气味,不能用灼烧方法来鉴别纯棉织品和人造纤维织品,故A错误;B.用银镜反应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应在碱性条件下,先将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加碱中和酸形成碱性溶液,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故B错误;C.常温下,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溴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单质溴,故C正确;D.氯仿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氯离子,与硝酸银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C。

高中统编教材选修3教案

高中统编教材选修3教案

高中统编教材选修3教案
我们要明确教案的核心目标。

在制定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
定清晰、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要涵盖知识点的传授,更要包括能力的培养,
如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

同时,教学目标还应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与国
家教育方针保持一致。

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在选修三的课程中,教师应当精心挑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

例如,如果是语文课程,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哲理的现代文阅读
材料,让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对人生和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课程则可
以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编写中的重点。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当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
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

信息技
术的融入也能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比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在线教育平台等。

评价方式的改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
代教育的需求。

教案中应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这些都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教案还应包含对教学反思的指导。

每堂课后,教师都应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能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
宝贵的经验。

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案选修32

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案选修32

第四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教学目标1.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2.知道公式E =Blv 的推导过程。

3.会用E =n ΔΦΔt和E =Blv 解决问题。

分析前面几节的内容是从感应电流的角度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

本节是从感应电流进一步深入到感应电动势来理解的,即研究“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教科书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并没有通过实验探究,而是以陈述事实的方式,引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教科书用“在法拉第、纽曼、韦伯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感应电动势……成正比”的表述给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教科书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力图通过这一物理规律的教学,充分体现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真实图景。

也就是说,物理学中多数定律的得出,并不一定是直接归纳的结果,而是在分析了很多间接的实验事实后被“悟”出来的,并且定律的正确往往也是由它的推论的正确性来证实的。

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导入新课:教学任务1:温故知新,通过问题和图片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问题导入:【问题1】 每日一题见课件。

学生作答,其他学生补充。

【问题2】 对比两图,观察有何异同?引入新课: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那部分导体就相当于电源,其所在电路就是内电路,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感应电动势。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不论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有感应电动势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因此研究感应电动势比研究感应电流更有意义。

那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节课要研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推进新课教学任务2: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导入:【问题1】上节课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找到了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这节课我们是否可以再用同样的器材来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问题2】怎样判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如果不能直接测量,可以用测量哪些量来代替电动势?【问题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变化量有关,那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否也跟磁通量的变化有关,用实验的方法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中。

初中生物选修三第四章教案

初中生物选修三第四章教案

初中生物选修三第四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2. 掌握合理的膳食搭配原则,能够制定简单的营养食谱;3. 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排泄的意义;4.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

教学重点:1. 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2. 合理的膳食搭配原则;3. 人体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2. 合理的膳食搭配原则的运用;3. 排泄系统的功能及异常情况处理。

教学准备:1. 课件、食物模型、排泄模型等教学道具;2. 营养知识问答卡片;3.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份营养食谱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食物模型,引导学生回顾第三章所学的水果、蔬菜、肉类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 提问:你们知道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的作用及食物来源;2. 引导学生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介绍膳食搭配原则;3. 举例讲解如何制定营养食谱,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制作一份简单的营养食谱。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制作的营养食谱,互相提问、评价;2. 教师点评各组食谱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3. 营养知识问答卡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四、排泄系统的学习(10分钟)1. 讲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引导学生理解排泄的意义;2. 分析排泄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排泄状况;3. 举例说明如何保持排泄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回顾本章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膳食原则及排泄系统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份营养食谱,并关注排泄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借助食物模型、排泄模型等教学道具帮助学生理解。

高二选修3地理归纳总结

高二选修3地理归纳总结

高二选修3地理归纳总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地球和其上的各种自然、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来揭示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规律。

高二选修3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口与城市、经济地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

本文将对高二选修3地理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口数量、分布及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

高二选修3地理的人口与城市内容包括人口增长与控制、城市化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等方面。

1. 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是人口与城市中的关键内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如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中定居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规划、交通规划等,旨在实现城市整体的有序发展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3.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结构。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变。

这种产业结构变化直接促进了城市化的加速。

二、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地理学中的另一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的关系。

高二选修3地理的经济地理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和交通运输地理等方面。

1. 农业地理农业地理研究的是农业生产在地球各个区域的分布规律。

根据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不同,农业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农业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原因,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主要研究工业产业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工业地理内容广泛,包括工业分布规律、工业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等。

楞次定律应用 上课用 教案

楞次定律应用 上课用 教案

课题:楞次定律的应用学科:物理授课教师:李授课班级:高二1班一、教材分析1、楞次定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2第四章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它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也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电磁感应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学过的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总结规律。

2、楞次定律第一节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得出了楞次定律的内容,学会了如何去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楞次定律的使用步骤、右手定则都没有讲。

学生知道了楞次定律的内容,应用的时候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实验验证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要求一定的理论理解应用水平,选择理论探究和学生自主学习是有益的尝试。

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深化结论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1.学生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

2.已经知道了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

3.学生已经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并探究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知道了楞次定律的内容,现在要加深理解,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楞次定律的实例应用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探明“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2)通过实验和理论探究,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其他表述内涵和应该方法。

(3)掌握右手定则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体验楞次定律的应用步骤,理解并掌握右手定则。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实验操作,并确定观察重点,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通过讨论分析总结,找出实验现象的共性,并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3第四章双曲几何的庞加莱模型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3第四章双曲几何的庞加莱模型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3第四章双曲几何的庞加莱模型课程设计一、前言双曲几何作为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课程将介绍一个流行的双曲几何模型,即庞加莱模型,该模型可以将非欧几何(如双曲几何)转换为欧几何来理解。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精神。

二、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熟悉庞加莱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庞加莱模型和双曲几何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庞加莱模型向学习的双曲几何题目进行转化;•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和空间想象力。

2. 教学内容(1)庞加莱模型介绍庞加莱模型的定义,即一种将双曲面(或反双曲面)嵌入欧几何空间中的方法。

同时展示庞加莱模型的基本构造方法和性质。

(2)庞加莱模型和双曲几何说明庞加莱模型和双曲几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利用庞加莱模型将双曲几何题目转化为欧几何题目。

(3)庞加莱模型的应用应用庞加莱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庞加莱模型在地图的制作和导航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比较能力。

主要采用CDIO教学模式(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即通过四个步骤:思考、设计、实施和操作,来完成本课程。

在课程的视频展示环节中,将使用三维动画等动态展示来助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期中/期末测试、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学生的得分。

三、教学流程本课程共分为3大部分,分别是:•庞加莱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庞加莱模型和双曲几何之间的关系;•庞加莱模型的应用。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1)庞加莱模型•介绍庞加莱模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通过三维动画等方式来演示庞加莱模型的构造方法,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庞加莱模型;•引导学生通过庞加莱模型的定义和构造方法,来理解庞加莱模型的性质;•给学生相关的例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庞加莱模型来解决这些例题。

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解析:由于要求有效衰减紫铜薄板的上下及左右的微小振动,则在紫铜薄板发生 微小的上下或左右振动时,通过紫铜薄板横截面的磁通量应均能发生变化,由图 可以看出,只有 A 图方案中才能使两方向上的微小振动得到有效衰减. 答案:A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都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体现,都可利用楞次定律的广义表 述——来拒去留来解释. (1)电磁阻尼的应用:电学测量仪表中的阻尼器——磁电式仪表、电气机车中的电 磁制动器. (2)电磁驱动的应用:电动机、磁性转速表.
A.磁铁做匀速直线运动 B.磁铁做减速运动 C.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 D.小车先加速后减速
明确两者相 判断两者间 判断运 [思路点拨] 对运动情况 → 相互作用力 → 动情况
[解析] 若磁场相对于导体(或线圈或螺线管)运动,则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 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由楞次定律、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可总结如下规 律:感应电流所受安培力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导体与磁场间的相对运动.所以 这个安培力驱动螺线管运动,阻碍磁铁运动,故 B、C 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BC
1.(多选)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 接通交流电流,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 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
解析:当电磁铁接通交流电源时,金属杯处在变化的磁场中产生涡电流发热,使 水温升高.要缩短加热时间,需增大涡电流,即增大感应电动势或减小电阻.增 加线圈匝数、提高交变电流的频率都能增大感应电动势,瓷杯不能产生涡电流, 取走铁芯会导致磁性减弱.所以选项 A、B 正确,选项 C、D 错误.
到安培力

浙江新高考专用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现象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

浙江新高考专用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现象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

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1.涡流:当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线圈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在导体中组成闭合回路,很像水中的旋涡,所以把它叫做涡电流,简称涡流.2.涡流大小的决定因素:磁场变化越快(ΔB Δt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S 越大,导体材料的电阻率越小,形成的涡流就越大.二、电磁阻尼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会使导体受到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电磁阻尼.三、电磁驱动若磁场相对导体转动,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使导体运动起来,这种作用常常称为电磁驱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导体中有涡流时,导体没有和其他元件组成闭合回路,故导体不会发热.( × )(2)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均遵循楞次定律.( √ )(3)电磁阻尼发生的过程,存在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 )(4)电磁驱动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电磁阻尼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 )一、涡流如图所示,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吗?如果有,它的形状像什么? 答案 有.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感生电场,使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它的形状像水中的旋涡,所以把它叫做涡电流,简称涡流.(1)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2)块状金属进出磁场或在变化的磁场中运动.(1)金属块在变化的磁场中,磁场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2)金属块进出磁场或在非匀强磁场中运动,由于克服安培力做功,金属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1)应用:真空冶炼炉、探雷器、安检门等.(2)防止:为了减小电动机、变压器铁芯上的涡流,常用电阻率较大的硅钢做材料,而且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铁芯来代替整块硅钢铁芯.例1(多选)“电磁感应铝箔封口机”被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工等生产行业的产品封口环节中,如图1所示为一手持式封口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接通电源时,内置线圈产生磁场,当磁感线穿过封口铝箔材料时,瞬间产生大量小涡流,致使铝箔自行快速发热,熔化复合在铝箔上的溶胶,从而粘贴在待封容器的封口处,达到迅速封口的目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C.封口过程中温度过高,可适当减小所通电流的频率来解决D.该封口机适用于玻璃、塑料等多种材质的容器封口,但不适用于金属容器答案CD解析由于封口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封口材料必须是金属类材料,而且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A、B错误;减小内置线圈中所通电流的频率可降低封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即控制温度,C正确;封口材料应是金属类材料,但对应被封口的容器不能是金属,否则同样会被熔化,只能是玻璃、塑料等材质,D正确.例2(多选)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防止涡流的危害( )B.机场、车站和重要活动场所的安检门可以探测人身携带的金属物品C.变压器的铁芯不做成整块,而是用许多电阻率很大的硅钢片叠合而成答案CD解析电磁炉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在金属锅上产生涡流,使锅体发热从而加热食物的,属于涡流的应用;安检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变压器的铁芯不做成整块,而是用许多电阻率很大的硅钢片叠合而成,是为了减小变压器铁芯内产生的涡流,属于涡流的防止;变压器的铁芯每片硅钢片表面有不导电的氧化层,是为了减小变压器铁芯内产生的涡流,属于涡流的防止.故C、D正确.二、电磁阻尼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磁铁.将磁铁托起到某一高度后放开,磁铁能上下振动较长时间才停下来.如果在磁铁下端放一个固定的闭合线圈,使磁铁上下振动时穿过它(如图所示),磁铁就会很快停下来,解释这个现象.答案当磁铁穿过固定的闭合线圈时,在闭合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会阻碍磁铁靠近或离开线圈,也就使磁铁振动时除了受空气阻力外,还要受到线圈的磁场阻力,克服阻力需要做的功较多,机械能损失较快,因而会很快停下来.1.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时,导体在磁场中就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根据楞次定律,安培力总是阻碍导体的运动,于是产生电磁阻尼现象.2.电磁阻尼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物理现象,任何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只要给感应电流提供回路,就会存在电磁阻尼作用.例3(2018·嘉兴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2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定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图2答案 A解析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A图中,系统振动时,紫铜薄板随之上下及左右振动,都会使穿过紫铜薄板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力,阻碍系统的振动,故A正确;在B、D图中,只有紫铜薄板左右振动才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振动无感应电流产生,故B、D错误;在C图中,无论紫铜薄板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振动,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三、电磁驱动一个闭合线圈放在蹄形磁铁的两磁极之间,如图所示,蹄形磁铁和闭合线圈都可以绕轴转动.当蹄形磁铁顺时针转动时线圈也顺时针转动;蹄形磁铁逆时针转动时线圈也逆时针转动.(1)蹄形磁铁转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否变化?(2)线圈转动起来的动力是什么力?线圈的转动速度与磁铁的转动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1)变化.(2)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作为动力使线圈转动起来.线圈的转动速度小于磁铁的转动速度.电磁阻尼与电磁驱动的比较(1)电磁阻尼中安培力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相反,阻碍导体运动;电磁驱动中导体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相同,推动导体运动.安培力的作用效果均是阻碍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2)电磁阻尼中克服安培力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电磁驱动中由于电磁感应,磁场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安培力做功,部分电能转化为导体的机械能而对外做功.例4如图3所示,蹄形磁铁和矩形线圈均可绕竖直轴OO′转动.从上向下看,当磁铁逆时针转动时,则( )图3A.线圈将逆时针转动,转速与磁铁相同B.线圈将逆时针转动,转速比磁铁小C.线圈将逆时针转动,转速比磁铁大答案 B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将与磁铁同向转动,但转速一定小于磁铁的转速.如两者的转速相同,磁感线与线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线圈不切割磁感线,无感应电流产生,B正确,A、C、D项错误.[学科素养] 通过例3和例4,建立了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思维模型,加深了对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理解和区分,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1.(对涡流的理解)(多选)对变压器和电动机中的涡流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涡流会使铁芯温度升高,减少线圈绝缘材料的寿命B.涡流发热,要损耗额外的能量C.为了不产生涡流,变压器和电动机的铁芯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来代替整块硅钢铁芯D.涡流产生于线圈中,对原电流起阻碍作用答案AB解析变压器和电动机中产生的涡流会使铁芯温度升高消耗额外的能量,同时会减少线圈绝缘材料的寿命,选项A、B正确;变压器和电动机的铁芯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的铁芯来代替整块硅钢铁芯是为了增加电阻,减小涡流,减少产生的热量,选项C错误;涡流产生于铁芯中,对原电流无阻碍作用,选项D错误.2.(涡流的应用)(2017·绍兴市高二检测)电磁炉热效率高达90%,炉面无明火,无烟,无废气,“火力”强劲,安全可靠.图4所示是描述电磁炉工作原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当恒定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恒定磁场,恒定磁场越强,电磁炉加热效果越好B.电磁炉通电线圈加交流电后,在锅底产生涡流,进而发热工作C.在锅和电磁炉中间放一纸板,则电磁炉不能起到加热作用D.电磁炉的锅不能用陶瓷锅或耐热玻璃锅,主要原因是这些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答案 B解析锅体中的涡流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所加的电流是交流,不是直流,故A错误;根据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可知,电磁炉通电线圈加交流电后,在锅底产生涡流,进而发热工作,故B正确;在锅和电磁炉中间放一纸板,不会影响电磁炉的加热作用,故C错误;金属锅自身产生无数小涡流而直接加热于锅底,陶瓷锅或耐热玻璃锅属于绝缘材料,里面不会产生涡流,故D错误.3.(对电磁阻尼的理解)(多选)如图5所示是电表中的指针和电磁阻尼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2是磁铁,在1中产生涡流B.1是磁铁,在2中产生涡流答案AD解析当指针摆动时,1随之转动,2是磁铁,那么在1中产生涡流,2对1的安培力将阻碍1的转动;不管1向哪个方向转动,2对1的效果总起到阻尼作用,所以它能使指针很快地稳定下来,选项A、D正确.4.(对电磁驱动的理解)(多选)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6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答案AB考点一涡流的理解、利用和防止1.下列关于涡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涡流跟平时常见的感应电流一样,都是因为穿过导体的磁通量变化而产生的B.涡流不是感应电流,而是一种有别于感应电流的特殊电流C.涡流有热效应,但没有磁效应答案 A解析涡流的本质是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只不过是由金属块自身构成回路,它既有热效应,也有磁效应,所以A正确,B、C错误;硅钢中产生的涡流较小,D错误.2.变压器的铁芯是利用薄硅钢片叠压而成,而不采用一整块硅钢,这是为了( )A.增大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B.减小涡流,降低变压器的效率C.增大涡流,减小铁芯的发热量D.减小涡流,减小铁芯的发热量答案 D3.(2017·金华市期末)如图1所示,电磁炉是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使铁质锅底部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锅体发热.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C.恒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大,电磁炉的热功率越大D.只提高磁场变化频率,可提高电磁炉的热功率答案 D解析锅体发热是由于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流,并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且传导给锅体,故A错误;锅体中的涡流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故B、C错误;提高磁场变化的频率,即提高磁通量的变化率,从而增大涡流,可提高电磁炉的热功率,故D正确.4.高频感应炉是用来熔化金属对其进行冶炼的,如图2所示为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的示意图,炉内放入被冶炼的金属,线圈通入反复变化的电流,这时被冶炼的金属就能被熔化,这种冶炼方法速度快,温度易控制,并能避免有害杂质混入被冶炼金属中,因此适于冶炼特种金属.该炉的加热原理是( )图2D.给线圈通电的同时,给炉内金属也通了电答案 A解析高频感应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当线圈中的电流反复变化时,线圈中产生高频变化的磁场,磁场穿过金属,在金属内产生强涡流,从而在金属中产生大量的热,并不是单纯利用线圈中电流的磁场,也没有利用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焦耳热,更没有给炉内金属通电,故A 正确,B、C、D错误.5.(多选)涡流检测是工业上无损检测的方法之一,如图3所示,线圈中通以一定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电流,靠近待测工件时,工件内会产生涡流,同时线圈中的电流受涡流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答案ABC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得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故涡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穿过工件的磁通量的变化,故A正确;感应电流的频率与原电流的频率是相同的,涡流的频率等于通入线圈的周期性变化的电流频率,故B正确;因为线圈中的电流是周期性变化的,故在工件中引起的电流也是周期性变化的,可知通电线圈和待测工件间存在周期性变化的作用力,故C正确;电磁感应不能发生在塑料或橡胶制品中,故D错误. 考点二电磁阻尼的理解6.(2018·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如图4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磁铁.将磁铁拉离平衡位置后,磁铁将上下振动,经较长时间才会停下来.若在磁铁下方放一个固定的金属环,则磁铁很快就会停下来.这是因为放上金属圆环后( )图4A.金属环被磁铁磁化产生磁性,从而阻碍磁铁振动B.金属环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铁振动C.金属环上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电荷的电场阻碍磁铁振动D.金属环材料的电阻率越大,阻碍效果就越明显答案 B7.如图5所示,使一个铜盘绕其竖直的轴OO ′转动,且假设摩擦等阻力不计,转动是匀速的.现把一个蹄形磁铁移近铜盘,则( )图5D.铜盘的转动速度是否变化,要根据磁铁上下两端的极性来决定答案 A8.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导轨上,沿导轨固定一个条形磁铁,如图6所示.现有铜、铝和有机玻璃制成的滑块甲、乙、丙,使它们分别从导轨上的A 点以某一初速度向磁铁滑去.各滑块在向磁铁运动的过程中( )图6B.甲、乙做加速运动C.甲、乙做减速运动D.乙、丙做匀速运动答案 C解析 甲、乙向磁铁靠近时要产生涡流,受电磁阻尼作用,做减速运动,丙则不会产生涡流,只能匀速运动.9.(多选)如图7所示,磁电式仪表的线圈通常是用铝框做骨架,把线圈绕在铝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图7答案 BC解析 线圈通电后在安培力作用下转动,铝框随之转动,在铝框内产生涡流.涡流将阻碍线圈的转动,使线圈偏转后尽快停下来,这样做是利用涡流来起电磁阻尼的作用,故B 、C 正确.10.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8所示,抛物线的方程为y =x 2,其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 =a 的直线(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块从抛物线上y =b (b >a )处以速度v 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曲面足够长,则金属块在曲面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是( )图8A.mgbB.12mv 2C.mg (b -a )D.mg (b -a )+12mv 2 答案 D解析 金属块在曲面上滑动的过程中,由初状态到末状态(金属块在磁场区域内往复运动)能量守恒.初状态机械能E 1=mgb +12mv 2 末状态机械能E 2=mga总热量Q =E 1-E 2=mg (b -a )+12mv 2. 11.(多选)如图9所示,闭合金属环从光滑曲面上h 高处滚下,又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设环的初速度为零,摩擦不计,曲面处在图中磁场中,则( )图9A.若是匀强磁场,环上升的高度小于hB.若是匀强磁场,环上升的高度等于hC.若是非匀强磁场,环上升的高度等于hD.若是非匀强磁场,环上升的高度小于h答案 BD解析 若磁场为匀强磁场,穿过环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即无机械能向电能转化,机械能守恒,故A 错误,B 正确;若磁场为非匀强磁场,环内要产生涡流,机械能减少,故C 错误,D 正确.考点三 电磁驱动12.如图10所示,闭合导线圆环和条形磁铁都可以绕水平的中心轴OO ′自由转动,开始时磁铁和圆环都静止在竖直平面内,若条形磁铁突然绕OO ′轴,N 极向纸里,S 极向纸外转动,在此过程中,圆环将 ( )图10A.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上端向里、下端向外随磁铁转动B.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上端向外、下端向里转动C.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并不转动D.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并不转动答案 A解析 磁铁开始转动时,环中穿过环向里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磁铁转动时,为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圆环与磁铁同向转动,所以选项A 正确.13.如图11所示,在一蹄形磁铁下面放一个铜盘,铜盘和磁铁均可以绕OO ′轴自由转动,两磁极靠近铜盘,但不接触.当磁铁绕轴转动时,铜盘将( )图11答案 B14.(多选)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放置一螺线管,一个比螺线管长的条形磁铁沿着螺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v 水平穿过,如图12所示,在此过程中( )图12答案BC解析磁铁水平穿入螺线管时,管中将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知该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磁铁的运动.同理,磁铁穿出时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也阻碍磁铁的运动,故整个过程中,磁铁做减速运动,B项对.而对于小车上的螺线管来说,在此过程中,螺线管受到的安培力都是水平向右,这个安培力使小车向右一直做加速运动,C项对.。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涡流》示范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涡流》示范教案

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涉及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及实验教学方面的应用,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闭合导线中的电磁感应现象,本节主要学习金属块状导体中的电磁感应现象——涡流。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涡流及其成因,涡流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等。

教学的重点是涡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是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1.了解涡流是怎样产生的。

2.了解涡流现象的利用和危害。

3.通过对涡流实例的分析,了解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及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应用。

4.了解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是涡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是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演示实验为主线,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导。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小组合作交流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物理概念,了解涡流在生活、生产及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应用。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仪器:可拆变压器、与可拆变压器外形相似的铁块、圆柱形磁铁、细线、铁架台、铜板、微安表、导线、电磁驱动演示装置(U形磁铁、能绕轴转动的铝框)、演示交流感应电动机。

知识准备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楞次定律、左手定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事件1]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演示1】涡流热效应实验。

将可拆变压器的上边铁芯拆去,在可拆变压器的一侧铁芯上面加一块厚约2 mm的铁板,让铁板垂直于铁芯里磁感线的方向。

给变压器线圈接交流电。

几分钟后,让学生摸摸铁芯和铁板,比较现象,报告给全班同学。

为什么铁芯和铁板会发热呢?原来在铁芯和铁板中有涡流产生,引入新课。

推进新课[事件2]教学任务:涡流师生活动: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26页,初步了解涡流及应用。

小组交流:(1)涡流是怎样产生的?(2)铁芯温度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3)变压器铁芯与铁板温度升高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涡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5)涡流热效应有哪些应用?(6)变压器是如何防止涡流热效应的?成果汇报:分小组汇报,每小组重点汇报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及其他小组可补充回答。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辅助材料:收集光的折射现象的相关图片、图表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玻璃棒、水、三棱镜等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4.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以便学生在实验和小组讨论时能够有合适的环境。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思考光的折射定律在其中的应用。
(3)邀请光学实验设备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专家进行讲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组织学生进行光的折射主题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导入环节采用提问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光的折射定律时,学生可能会对光速变化、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此外,进行实验时,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存在困难。此外,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也是学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科版选修3-4》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光的折射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珠海科技学院通识选修课

珠海科技学院通识选修课

珠海科技学院通识选修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我院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向全院本科生开设的一类课程,它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院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各系部及广大优秀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应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全院教师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相同,一视同仁。

第三条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负责组织、审批、管理。

第二章课程第四条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六大模块: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自然科学与前沿技术、哲学智慧与理性思维、社会科学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

第五条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按开课类型分为稳定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和机动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

稳定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学院指定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编入学院的培养方案中,由开课系部选派专职教师开设。

机动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具有开课资格的人员向学院申请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不进入培养方案,由申请开课的人员授课。

第六条稳定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全院设置40门以上,该类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各相关系部申报(系部组织填写《新疆科技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课程,另一部分是由学院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而指定开设的课程。

学院建立稳定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开课时不需重新申请。

为确保稳定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课程库每2年更新1次。

对于稳定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内的所有课程,每学期面向学生开放选修,原则上至少开出一个教学班(选课容量不少于30人)。

第七条机动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首先由拟开新课教师向本人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新疆科技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并提供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符合规范要求),然后由单位负责人对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于每学期第12周之前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教学委员会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课程进入下学期机动性全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库。

《第四章实验活动3糖类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3

《第四章实验活动3糖类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3

《糖类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糖类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掌握糖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反应规律,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糖类的性质》课程教材,掌握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及重要的化学反应。

2. 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糖类实验,如糖的溶解性实验、糖的还原性实验等,通过实验观察糖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3.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糖类性质的理解,并就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4. 作业报告:每组成员需合作完成一份关于糖类性质的报告,报告中应包括糖类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糖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注意实验安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 小组讨论要求:小组内成员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4. 作业报告要求:报告应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字迹工整。

在报告中应体现出对糖类性质的理解和实验过程的总结。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小组讨论表现和作业报告质量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小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互评,就组内成员在小组讨论和作业报告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糖类的性质。

2. 小组内反馈:小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反馈,就彼此在小组讨论和作业报告中的表现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进步。

六、附加建议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作业,建议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高考生物选修三

高考生物选修三

高考生物选修三
大脑结构与功能
高考生物选修三的内容之一是研究大脑结构与功能。

人类大脑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负责不同的功能。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沟回,这些沟回的作用是增加大脑皮层的面积,从而提高思维和感知的能力。

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分别负责身体的不同部分。

整个大脑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来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大脑的功能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之一是感知功能,具体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处理不同的感知信息,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听到、闻到、尝到和触摸到世界。

此外,大脑还负责控制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主要由运动皮层和运动神经元负责,这些区域控制着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协调身体的各种动作。

此外,大脑还控制着许多其他复杂的功能,比如语言、思维、学习和记忆等。

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的行为和思维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大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情绪、意识和认知等复杂的心理现象。

此外,对大脑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等。

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对大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比如,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脑电图技术,我们可以观察和记录大脑的活动。

通过这些技术,科学家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析了大脑的功能区域和相应的功能。

未来,随着科技
的不断发展,对大脑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奥秘,并探索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本质。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四章学案1习题 课后作业,有详细解答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四章学案1习题 课后作业,有详细解答

学案1光的折射定律[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并能用其解释和计算有关问题.3.理解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1.波的反射: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的现象.2.波的折射: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一、光的折射定律1.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为一常数,即sin isin r=n(式中n为比例常数)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二、介质的折射率n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值与折射角r的正弦值的比值.2.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n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v.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皎洁的月光下,在清澈的湖面上我们能通过水面看到月亮的倒影.同时,月光能够照亮水中的鱼和草,这说明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那么这两部分光的去向遵从什么规律呢?答案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要点提炼]1.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它与第二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一种介质的现象.(2)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照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2)折射定律(如图1所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为一常数,即sin isin r=n.图1(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注意: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不是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而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变化.二、折射率[问题设计]光由真空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不同的介质时,折射角是不同的,为什么?答案因为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不同.[要点提炼]1.折射率(1)定义式:n=sin isin r.(2)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n=c v.2.对折射率n的理解(1)由于c>v,故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3)θ1为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一定为入射角;而θ2为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一定为折射角,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路的可逆性. (4)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联系.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例1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2的介质中,入射角为45°,在界面上入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A .75° B .90° C .105° D .120°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sin i sin r =n ,则sin r =sin i n =sin45°2=12,r =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θ=180°-45°-30°=105°,C 选项正确. 答案 C二、介质的折射率例2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3的某种介质,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解析 设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90°-θ,根据n =sin θsin (90°-θ),可以得到θ=60°,再根据n =c v ,可得v =33c . 答案 60° 33c例3 如图2所示,一储油圆桶,底面直径与桶高均为d ,当桶内无油时,从某点A 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 ,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在A 点沿AB 方向看去,看到桶底上的C 点,C 、B 相距14d .由此可得油的折射率n =________;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v =________m/s.(结果可用根式表示)图2解析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题意知,sin α=22,sin β=d 4⎝⎛⎭⎫d 22+⎝⎛⎭⎫d 42=15=55,故油的折射率n =sin αsin β=102,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v =cn=610×107m/s.答案 102610×107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光路可逆—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光路可逆—折射率—⎪⎪⎪⎪—定义式n =sin isin r —与速度的关系n =cv1.(对折射率的理解)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sin isin r =n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B .根据sin isin r=n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C .根据n =cv ,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 .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 答案 D解析 介质的折射率由介质材料本身和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故D 项正确. 2.(折射定律的应用)一个人站在湖边,观察离岸一段距离的水下的一条鱼,这个人看到的鱼的位置和鱼在水下真实的位置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鱼真实位置的正上方某处 B .在鱼真实位置上方偏向观察者的某处C .在鱼真实位置下方偏向观察者的某处D .所给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观察到的鱼的位置 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看离岸一段距离的水下的鱼,应是从鱼的位臵发出的光(实际上是鱼的反射光),经折射后射入人的眼睛,看到的是鱼的像.把鱼看做一个发光点S ,人看到的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发光点S 的右上方S ′点,这说明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位臵是偏向右上方,所以选项B 正确.3.(折射定律的应用)光在某种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要使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90°夹角,则入射角应是( ) A .30°B .60°C .45°D .90° 答案 A解析 依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折射角:θ2=90°-θ′=90°-θ1,玻璃的折射率:n =c v =3×1083×108= 3.由折射定律知:n sin θ1=sin θ2=sin(90°-θ1)=cos θ1,即tan θ1=1n =33,得θ1=30°.故答案为A.4.(折射定律的应用)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一层直径为10μm 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3,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如图3所示,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应是( )图3A .15°B .30°C .45°D .60° 答案 D解析 作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α,则θ=2α,n =sin θsin α=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n 2=32,α=30°,所以θ=60°.故选项D 正确.题组一 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的应用1.如果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则折射率越大的介质( ) A .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 B .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小 C .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 D .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小 答案 C解析 由折射定律可知,在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折射角越小,介质的折射率越大,介质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2.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B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 .人观察盛水容器的底部,发现水变浅了D .若光从空气射入液体中,它的传播速度一定增大 答案 C3.关于光的反射与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 .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可能偏转90° C .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 D .光发生折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可能偏转90° 答案 ABC解析 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有人认为当入射角为0°时,也就是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反射角为零,光不改变传播方向,而实际上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选项A 正确.当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光的传播方向偏转90°,选项B 正确.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C 正确;光发生折射时,传播的偏角方向一定小于90°,D 错误.4.如图1所示为地球及其大气层,高空有侦察卫星A接收到地球表面P处发出的光信号,则A感知到的发光物应在()图1A.图中P点B.图中P点靠近M的一侧C.图中P点靠近N的一侧D.以上位置都有可能答案 B解析由于大气层的存在,侦察卫星在A处接收到的P处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路大致如图中实线所示,由图可知选项B正确,A、C、D错误.5.两束细平行光a和b相距为d,从空气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长方体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若玻璃对a的折射率大于对b的折射率,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后,有()图2A.两束光仍平行,间距等于dB.两束光仍平行,间距大于dC.两束光仍平行,间距小于dD.两束光不再平行答案 C解析光路如图所示.由光路图可知d′<d,故C项正确.6.如图3所示,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部各有一只青蛙,则()图3A .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B .枯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C .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晴天的夜晚,枯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D .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答案 B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视野问题,解决视野问题的关键是确定边界光线和确定是谁约束了视野等.如本题中由于井口边沿的约束,而不能看到更大的范围,据此作出边界光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α>γ,所以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β>α,所以水井中的青蛙可看到更多的星星,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题组二 介质的折射率7.如图4所示,玻璃三棱镜ABC 的顶角A 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 射入棱镜,从AC 射出进入空气,测得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30°,则棱镜的折射率为( )图4A.12B.22C.3D.33答案 C解析 顶角A 为30°,则光从AC 面射出时,在玻璃中的入射角i =30°.由于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30°,所以折射角r =60°.由光路可逆和折射率的定义可知n =sin rsin i =3,C 项正确.8.如图5所示,等腰直角棱镜ABO 的两腰长都是16cm.为了测定它的折射率,棱镜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两腰与Ox 、Oy 轴重合.从OB 边的C 点注视A 棱,发现A 点的视位置在OA 边上的D 点,在C 、D 两点插上大头针,测出C 点的坐标位置(0,12),D 点的坐标位置(9,0),试由此计算出该棱镜的折射率.图5答案 43解析 从C 点注视A 点,发现A 点的视位臵在OA 边上的D 点,说明光线AC 经OB 边发生折射,反向延长线过D 点,由此可作出由A 点入射到C 点的光路如图所示,sin θ2=12122+92=45,sin θ1=12122+162=35,则n =sin θ2sin θ1=43. 题组三 综合应用9.如图6所示,一束激光从O 点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表面的A 点射出.已知入射角为i ,A 与O 相距l ,介质的折射率为n ,试求介质的厚度d .图6答案n 2-sin 2i2sin il解析 设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得sin isin r=n ,由几何关系得l =2d tan r ,解得:d=n 2-sin 2i 2sin i l10.如图7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 =10cm ,折射率为n =3,直径AB 与屏幕MN 垂直并接触于A 点.激光a 以入射角θ1=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 ,结果在水平屏幕MN 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图7答案 23.1cm解析 画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设折射角为θ2,根据折射定律,有 n =sin θ2sin θ1,解得θ2=60° 由几何知识得△OPQ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两个光斑P 、Q 之间的距离L =P A +AQ =R tan30°+R tan60°,解得L =4033cm ≈23.1cm11.一半径为R 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3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垂直于过球心O 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8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3R /2.求出射角θ.图8答案 60°解析 设入射光线与1/4球体的交点为C ,连接OC ,OC 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α为入射角.过C 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 .依题意,∠COB =α.又由△OBC 知sin α=BC OC =32RR =32,α=60°.设光线在C 点的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得sin αsin β=3,联立以上两式得β=30°.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γ(如图)为30°.由折射定律得sin θsin γ=3,因此sin θ=32,θ=60°.12.一小孩站在宽6m 的河边,在他正对面的岸边有一距离河面高度为3m 的树,树的正下方河底有一块石头,小孩向河面看去,同时看到树顶和石头两者的像且重合.若小孩的眼睛离河面的高度为1.5m ,如图9所示,河水的折射率为43,试估算河水深度.图9答案 5.3m解析 光路图如图所示,得n =sin αsin β,由几何关系得1.5tan α+3tan α=6,解得tan α=43,sin α=45,P 点至树所在岸边的距离为3tan α=4m ,设河水深度为h , 则sin β=442+h 2, 由以上几式解得h =5.3m.。

科目3教学

科目3教学

科目3教学科目3是指某一学科的第三个课程,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科目3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科目3的重要性科目3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承上启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科目3的内容通常是前几个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涉及到关键的知识点和技能,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础。

科目3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已有的知识,并使其能够运用到更加复杂的问题中。

通过科目3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 深入浅出:科目3的内容通常较为复杂,教师在讲解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例子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讨论与合作学习:科目3的学习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3. 实践与应用:科目3的学习应注重实践与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任务或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目3教学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项目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科目3教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教师在科目3教学中应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注重讨论与合作学习,以及实践与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同时,科目3教学的评价也至关重要,它应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科目3的有效教学和评价,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选修3课程的作用和定位第一节选修3系列课程的作用对于系列3课程的定位和作用,“标准”中已讲得很清楚:“系列3和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设置的,所涉的内容都是数学的基础性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有些专题是中学课程某些内容的延伸,有些专题是通过典型实例介绍数学的一些应用方法。

这些专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

”“专题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和体会一些重要的概念、结论和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

”“系列3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的数学内容,不仅应鼓励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积极选修,同时也应鼓励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发展的学生选修这些课程。

”另外,《标准》对系列3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都给出了具体的说明,这里就不一一重复了。

在系列3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系列3是基础。

系列3不是学习大学数学的预备课程,也不是为将来准备进入数学系学习的学生做准备。

在系列3的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介绍基本的数学思想。

在系列3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开发资源,把难的东西变容易,用具体来反映一般,用直观来反映抽象。

系列3课程是不进入高考的课程,但是学习这部分课程对于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有用的。

各个学校可以按照各自的情况有选择性地逐步开设这些专题。

下面我们按专题介绍:背景,知识结构和内容定位,重、难点定位,教学要求,参考文献等。

第二节选修3各专题的定位和教学要求2.1数学史选讲一、背景每一个学生从小学起,直到大学中的理工农医等学科,乃至不少专业的研究生阶段,都要学习数学,近年来有一种新的趋势,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也需要继续学习数学,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要学那么长时间的数学?数学为什么这么重要?这是由数学本身的特点、作用、意义所决定的。

例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推理论证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抽象归纳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此外,还会有利于提高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等等。

开设本专题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认识数学。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历史,对于数学来说,更是源远流长,她与人类的文明共同发展,本专题的学习将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所起的不可估量的意义,了解数学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历史渊源和联系,了解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数学发展中重大的事件,了解为数学发展呕心沥血的杰出人物,等等。

我们希望通过开设”数学史选讲”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意义、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这对于将来在各行各业工作的学生来说,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习”数学史选讲”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它将会对日常的数学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史选讲”是不进入高考的,我们希望教师和学生不要以过分“功利”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应该值得思考的地方是,一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了解了学习数学的作用,那么他们的潜在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二、知识结构和内容定位1.知识结构框图在“数学史选讲”中,选取了数学发展史上重要的并且和高中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内容,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选择,例如,可以采取以下的选择:第一讲,数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第二讲,代数学的发展第三讲,几何学的发展第四讲,微积分——分析的发展第五讲,无限——集合论——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第六讲,名题赏析。

我们可以用下列框图具体表示2.内容定位1)在高中课程的“数学史选讲”中,一定要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

2)在高中课程的“数学史选讲”中,不强调数学史的体系严密,可以从中选择几个能够引起中学生兴趣的专题。

3)在高中课程的“数学史选讲”中,选材一定要生动活泼。

三、教学要求“数学史选讲”专题不是系统地讲授数学史。

主要是结合中、小学有关的数学内容,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可以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

也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史料,或数学发展的梗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意义、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也可以结合中学数学内容较系统地介绍一些专题。

如:数学发展概论、几何发展史(欧式几何、非欧几何、分形几何等)、代数发展史(数与符号、方程等)、微积分等。

还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数学问题,如:费马大定理、欧拉公式、集合的势等,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开设“数学史选讲”的过程中,实验区大体有两种不同的讲授方式,一种是集中教学;另一种是把“数学史选讲”的各个专题插入到日常教学中,例如,在讲授“立体几何初步”时,可以介绍几何发展史,在讲授“平面向量”时,可以介绍运算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在讲授“导数及其应用”时,可以介绍微积分发展史以及近代分析学的一些情况,等等。

从实验区的情况来看,“数学史选讲”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专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本专题可以帮助教师养成一个不断开发数学资源的习惯,使得日常教学更加丰富、生动和深刻;本专题可以更好的把握日常教学中某些知识点的本质,以及他们在整个数学中的位置;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对每一部分数学史内容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本专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好读书报告,这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希望老师在这方面要下功夫。

建议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数学史选讲”这一课程,把他作为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

五、文献参考[1] 李文林:数学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李文林:文明之光——图说数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 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M. 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张理京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6] A. 亚历山大洛夫等,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孙小礼等译,1958[7] M. 克莱因:现代世界中的数学,齐民友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2 信息安全与密码一、背景进入21世纪,“信息”是我们听到或看到最多的词汇之一。

我们天天都在与信息打交道,比如收发信件、听报告、采集数据、看照片、影视等等,交流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当面交谈、电话交流、发送电报、手语、旗语等.现在还可以用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等方式来交流和传递信息.有些信息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知道.但是,也有一些信息是需要保密的,比如银行里的存款,仅仅希望自己人知道,不希望让“外人”知道。

政治、军事、外交、金融等活动中,信息安全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密码,进行保密通信。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了解数学在信息安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和内容定位1.知识结构框图2.内容定位在本专题中,以下几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1)认识映射(函数)在信息安全中的作用。

当甲、乙双方传递信息时,为了不使信息被第三者知道,通常的作法是用密码对信息加密。

比如,5是一个信息,甲要把5告诉乙,甲在发送信息之前,先将5加3,然后将8传输给乙。

乙收到加密后的信息8,再用8减去3就可以获取原来的信息。

加3是加密的过程,减3是解密的过程,加3和减3是甲、乙事先约定好的,这个过程可以用图示清晰地表示出来。

在解决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加密和解密是最重要的。

自古以来,人们发明了许多加密和解密的方法。

由于人们不断地寻求破译加密信息的方法,所以对密码的信息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加密和解密的方法在不断地发展。

从上图不难看出,加密的过程其实就是映射(函数)作用的过程。

加密就是把函数作用在信息上,得到函数值(加密的信息)的过程;解密的过程其实就是函数反作用的过程,就是把函数值(加密的信息)还原成自变量的值(原来的信息)的过程。

不难看出,‘加密函数’和‘解密函数’是互为反函数的,显然,‘加密函数’是一个一一对应的映射,这样就可以保证“加得上去”也能“解得下来”。

人们希望‘加密函数’要简单,即加密要容易;解密时,对知道密码的人要容易;对不知道密码的人要很困难,甚至无法解密。

要得到这样的‘加密函数’和‘解密函数’,靠的是数学中函数的思想。

2)单向函数与公开密钥原理由上可知,加密函数和解密函数是互为反函数的,即,加密函数是一个一一对应的映射,记作f,它存在反函数f-1,显然有:f-1(f(x))=x。

如果能找到这样一种加密函数f(加密密码),即使把它公开,人们也无法在我们希望的有限时间内确定它的反函数f-1(解密密码)。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加密函数公开,人们也无法找到解密函数来破解密码,我们把这样的加密函数称为单向函数。

在一般的密码体制中,通讯双方要记住彼此的加密密码和解密密码。

例如,n=100个单位要相互传输信息,则每个单位都需要记住99对加密、解密的密码。

整个系统需要2c(约等于5000)对加密、100解密密码。

而且还常常需要更换密码,以加强保密功能。

如果单位的个数n更大,情况就更复杂。

有了单向函数就可以把加密函数(密码)公开,所有公开的加密函数编成一个加密函数(密码)本,供人们查阅。

对于100个单位只需要公开100个加密函数(密码),而每一个单位只需要记住一个解密函数(密码)就可以了。

我们把这种体制称为公开密钥体制。

公开密钥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用户A需要把信息x发给用户B,操作程序如下:i.用户A在公开的加密密码本上查找到B的加密密钥f;ii.用户A用f对信息x进行加密,得到y=f(x),并将密文y发给用户B;iii.用户B收到密文y,用自己的解密密钥f-1进行解密,得到f-1(y)=f-1(f(x))=x。

这样,用户B就收到了用户A发来的信息x。

其他人即使知道密文y是发给用户B的,也能查到B的加密密钥f,但是由于从f求f-1非常困难,在需要的保密时间内是不能把y恢复成明文x的。

采用这种公开密钥体制,大大减少了每个单位保存的密钥数量,从而可以减少很多失误。

保密通信体系的信息安全水平因此大大提高。

3)在学习本专题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常见的密码,例如,恺撒码、转置码、流密码、RSA公钥体制、离散对数公钥方案等,重要的是学会运用这些密码,但是,要想弄懂这些密码的数学原理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需用到数论的有关知识,对一般的学生,重要的是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