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Y电容”的计算及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
开关电源电容选择计算方法

开关电源电容选择计算方法选择开关电源的电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工作频率、负载要求、稳压要求、体积和成本。
第一步:确定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对电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电容器的容性会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电容的容性与频率成反比,因此在高频范围内选择合适的电容值非常关键。
第二步:计算负载要求负载要求包括负载电流和纹波电流两个方面。
负载电流是指电容器需要提供给负载的电流,而纹波电流是指从电容器流过的交流电流。
负载电流通常可以从电路图或负载手册中获取,纹波电流则可以通过计算或测量获得。
根据负载电流和纹波电流的数值,可以计算所需的最小电容值。
一般来说,较大的负载电流和纹波电流需要更大的电容值才能满足系统要求,而较小的负载电流和纹波电流则可以选择相对较小的电容值。
一般的经验法则是,选择的电容值应该大于所需电容值的两倍。
第三步:考虑稳压要求稳压要求是指在负载变化或输入电压变化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稳压要求一般通过纹波电压来衡量,即输出电压的波动幅度。
如果稳压要求较高,则需要选择较大容值的电容器。
一般来说,电容器的容值越大,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越好。
但是,较大的电容值通常会增加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因此需要在稳压要求和系统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第四步:考虑体积和成本电容器的体积和成本是选择电容值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较大的电容值通常会增加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因此需要根据系统的要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电容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容器的封装形式和温度特性,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总之,选择开关电源的电容时需要考虑工作频率、负载要求、稳压要求、体积和成本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的要求和约束,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最小电容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选择电容器时,还需要考虑电容器的封装形式、温度特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开关电源“Y电容”的计算及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

RS-485总线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在实际应中,通常会遇到是否需要加上下拉电阻以及加多大的电阻合适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为什么需要加上下拉电阻?1)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大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高电平。
2)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小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低电平。
3)当485总线上的电压在-200mV~+200mV时,485收发器可能输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低电平。
但一般总处于一种电平状态,若485收发器的输出低电平,这对于UART通信来说是一个起始位,此时通信会不正常。
当485总线处于开路(485收发器与总线断开)或者空闲状态(485收发器全部处于接收状态,总线没有收发器进行驱动)时,485总线的差分电压基本为0,此时总线就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同时由于目前485芯片为了提高总线上的节点数,输入阻抗设计的比较高,例如输入阻抗为1/4单位阻抗或者1/8单位阻抗(单位阻抗为12kΩ,1/4单位阻抗为48kΩ),在管脚悬空时容易受到电磁干扰。
因此为了防止485总线出现上述情况,通常在485总线上增加上下拉电阻(通常A接上拉电阻,B总线下拉电阻)。
若使用隔离RS-485收发模块(例如RSM485PCHT),由于模块内部具有上下拉电阻(对于RSM485PCHT,内部上下拉电阻为24kΩ),因此在模块外部一般不需要增加上下拉电阻。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加上下拉电阻?当遇到信号反射问题时,通常会通过增加匹配电阻来避免信号反射,以1对1通信为例,如图1所示。
由于485总线通常使用特性阻抗为120Ω的双绞线,因此在485总线的首尾两端增加120Ω终端电阻来避免信号反射问题。
根据RSM485PCHT的具体参数(如表1)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等效电路,其中RPU、RPD为模块内部在485总线上加的上下拉电阻,RIN为模块的输入阻抗。
当两个模块都处于接收状态时,可以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节点A和节点B列出下列公式: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AB之间的差分电压为:此时模块已处于不确定状态,模块接收器可能输出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为低电平,这时就需要在模块外部增加上下拉电阻保证模块在空闲时不处于不确定状态。
开关电源“Y电容”的计算及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

开关电源“Y电容”的计算及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开关电源中的“Y电容”是指输入电源(Vin)和地(GND)之间的电容。
它在开关电源的工作中起到滤波和隔离的作用,使得开关电源能够更好地工作。
下面将介绍Y电容的计算以及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
Y电容的计算:Y电容的计算方法主要受到电源需要滤波的频率范围和电容的选择范围的限制。
一般来说,大功率开关电源需要挂载的电容较大,而小功率开关电源需要挂载的电容较小。
Y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 = I/(dv/dt)其中,C为电容的大小,单位为法拉(F);I为电流的大小,单位为安培(A);dv/dt为电压变化率,单位为伏特/秒(V/s)。
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RS485通信协议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控制和数据采集的应用,它能够实现远距离的串行通信。
在RS485通信中,为了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和减少误码率,需要选择合适的上下拉电阻。
在RS485通信中,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范围通常在120欧姆到180欧姆之间。
在选择上拉和下拉电阻时,需要考虑通信距离、总线上的终端数和通信速率等因素。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原则如下:1.距离越短,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值越小,通常选取120欧姆;2.距离越长,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值越大,通常选取180欧姆;3.总线上的终端数越多,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值越小,通常选取120欧姆;4.通信速率越高,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值越小,通常选取120欧姆。
综上所述,Y电容的计算方法与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应用开关电源和RS485通信系统。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容和电阻参数,以确保开关电源和RS485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开关电源电容选择计算方法

开关电源电容选择计算方法开关电源的寿命很大程度受到电解电容的制约,而电解电容的寿命取决于其内核温升。
本文从纹波电流计算、纹波电流实测、电解电容选型、温度测试方法、寿命估算等方面,对电解电容作了全面的分析。
纹波电流产生的热量引起电容的内部温升,加速电解液的蒸发,当容值下降20%或损耗角增大为初始值的2~3倍时,预示着电解电容寿命的终结。
通过检查电容器上的纹波电流,可预测电容器的寿命。
本文以连续工作模式的反激变换器输出电容分析为例,重点从纹波电流角度全面分析电解电容的选型与寿命。
1、纹波电流计算假设已知连续工作模式的反激变换器,其输出电流Io 为1.25A,纹波率r为1.1,占空比D为0.62,开关频率为60kHz,由此可以计算次级纹波电流ΔIo和有效值电流Io.rms。
次级纹波电流ΔIo:有效值电流Io.rms:最终得到流过输出电容的纹波电流:图1直观的显示了该电容的纹波电流波形:图1 纹波电流波形2、电解电容选型由上述计算分析得到流过电容的纹波电流为1.72A,综合考虑体积和成本,选择了纹波电流为1.655A的电解电容。
该纹波电流需在电源开关频率下选择,如下列图某厂家电容手册的纹波电流有频率因子,不同频率下的纹波电流不同。
高频低阻电容均会给出100kHz下的纹波电流,本设计开关频率为60kHz,频率因子为0.96~1之间,在此取1即可。
图2 电容纹波电流频率因子注:纹波电流还有一个温度系数,例如105℃电容,在85℃环境温度下,允许的最大纹波电流约为额定最大纹波电流的1.73倍,该参数一般不在电容手册中表达。
3、纹波电流实测测试电解电容纹波电流时,需将电容引脚穿入电流探头中,通过示波器可读得交流有效值。
本设计实例的纹波电流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示波器读得有效纹波电流为1.64A,与理论设计接近。
因此理论计算具有较大的工程指导意义。
图3 实测电容纹波电流4、温度测试方法测量容体表面温度Ts:需在电容器侧面的中间位置开展,如果由于外部影响导致电容器表面温度不均匀、不稳定,需综合测量电容器表面4个点的温度,再取平均值。
rs485 短路保护电阻 取值

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RS485通信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通信协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RS485通信中,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通信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RS485短路保护电阻取值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1. RS485通信简介RS485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通信协议,它具有高抗干扰能力、支持多点通信、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RS485通信中,为了保证通信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在通信线路两端加上短路保护电阻。
2. 短路保护电阻的作用短路保护电阻的作用是在通信线路出现短路时,限制大电流通过,起到保护其他设备的作用。
选择适当数值的短路保护电阻对于保护通信设备和确保通信质量至关重要。
3. 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一般情况下,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需要考虑通信线路的特性、长度、工作环境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R = (Vcc-2V) / (0.25A)其中,Vcc为总线电压,V为每个节点的输入电压,A为总线的驱动能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选择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片面追求小电阻值或者大电阻值。
还需要注意短路保护电阻的功率耗散和热量问题,确保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RS485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当数值的短路保护电阻对于保护通信设备和确保通信质量非常重要。
在选择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时,需要综合考虑通信线路的特性、长度、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案。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在探讨了RS485短路保护电阻的取值的基础上,我对于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短路保护电阻取值方案,以确保通信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于RS485总线匹配电阻使用的说明

(保护测控设备) (保护测控设备)
RS485设备 (保护测控设备)
图2
我司设备插件上的 RS485 总线终端匹配电阻一般是通过跳线来投入和移除, 跳线跳上即可将匹配电阻投入,如下图所示红圈标识部分:
图3
对侧其它公司设备(比如 GPS、通信管理机等)如果支持终端匹配电阻投入, 需要请该设备维护人员协助投入。如果该设备不支持终端匹配电阻投入,需要按 照下述方法接入终端匹配电阻:
力较差,此情况下可能存在安装终端匹配电阻后反而通信误码率增加,此时 可以尝试去除一端或两端的电阻; 3) 不建议采用以太网线缆作为 RS485 通信电缆,因为存在阻抗不匹配、连接端 子时易断等问题;建议采用特征阻抗为 120 欧姆的 RS485 专用屏蔽双绞线(编 织网屏蔽层,双芯,每芯为多股线,线径大于 0.5mm); 4) RS485 总线拓扑结构只能是总线型,不允许星型等存在分支结构的型式,如图 5 所示。如在施工时不可避免存在分支,分支长度不能大于 3 米(如图 1 所 示);
于 RS485 总线终端匹配电阻使用的说明
在 RS485 总线的现场施工当中,通信质量会受到电缆种类、拓扑结构、走线
长度、电气匹配等因素影响,造成信号质量下降,导致误码发生。在这种情况下,
在 RS485 总线的首尾两端信号线之间并联 120 欧姆的终端匹配电阻,以保证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1.上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上拉电阻是指在输入信号引脚与Vcc之间连接一个电阻,用于将输入信号拉高到高电平。
选型和计算上拉电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输入电流需求:根据输入引脚的规格书或芯片数据手册,确定输入电流的最小要求。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上拉电阻的电阻值应小于输入电流要求。
-电阻范围:根据所使用的电阻范围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一般而言,常用的电阻值为1kΩ到10kΩ,但在一些特殊应用中,也可能需要其他电阻值。
- 上拉电阻计算:上拉电阻的计算可以根据公式R = (Vcc - Vih) / Iin 得到。
其中,R为上拉电阻的电阻值,Vcc为供电电压,Vih为输入高电平阈值,Iin为输入电流。
根据具体输入信号的电压要求和设计要求,可以计算得到合适的上拉电阻值。
2.下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下拉电阻是指在输入信号引脚与地之间连接一个电阻,用于将输入信号拉低到低电平。
选型和计算下拉电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输入电流需求:根据输入引脚的规格书或芯片数据手册,确定输入电流的最大要求。
在选择下拉电阻时,要确保电流不会超过引脚的最大输入电流。
-电阻范围:根据所使用的电阻范围选择合适的下拉电阻。
一般而言,常用的电阻值为1kΩ到10kΩ,但在一些特殊应用中,也可能需要其他电阻值。
- 下拉电阻计算:下拉电阻的计算可以根据公式R = Vil / Iin 得到。
其中,R为下拉电阻的电阻值,Vil为输入低电平阈值,Iin为输入电流。
根据具体输入信号的电压要求和设计要求,可以计算得到合适的下拉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选型和计算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时,还需要考虑输入电流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电阻功率和稳定性的要求等因素。
总结: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输入电流和电压要求、电阻范围以及电路设计需求等因素进行考虑。
通过使用适当的电阻值,可以将输入信号拉升或拉低到期望的电平,从而实现电子电路的正常工作。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 -回复

rs485电路ab的上下拉电阻-回复什么是RS485电路?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允许在相对远距离的设备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RS485电路常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建筑自动化和多点数据采集等领域。
它具有多点传输、高速、抗干扰等优势。
RS485电路中的A、B线是如何连接的?在RS485电路中,A、B线是差分传输线,通过这两根线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A线是正极,B线是负极。
通常将A线和B线两个节点连接到一个差分驱动器和一个差分接收器上,这样可以实现双向数据的传输。
上拉电阻在RS485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上拉电阻是在RS485电路中常见的电阻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A、B线的电平拉高,使其处于一个确定的电平状态。
上拉电阻能够防止通信线路上的干扰信号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上拉电阻的大小如何选择?选择上拉电阻的大小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决定。
一般来说,上拉电阻的阻值应该足够大,以确保A、B线的电平稳定,但又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信号传输的速度变慢。
通常可以选择100欧姆到1千欧姆之间的上拉电阻。
下拉电阻在RS485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下拉电阻也是在RS485电路中常见的电阻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A、B线的电平拉低,使其处于一个确定的电平状态。
下拉电阻能够提供稳定的地线连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
下拉电阻的大小如何选择?选择下拉电阻的大小同样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决定。
一般来说,下拉电阻的阻值也应该足够大,以确保A、B线的电平稳定,同时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信号传输的速度变慢。
通常可以选择100欧姆到1千欧姆之间的下拉电阻。
如何确定上拉和下拉电阻的值?确定上拉和下拉电阻的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外部干扰等。
通常可以根据RS485标准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测试和调试的结果来确定电阻的值。
总结RS485电路中的上下拉电阻对于数据传输的稳定和抗干扰能力非常重要。
合适的上下拉电阻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一、上拉下拉电阻作用:接电阻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上拉和下拉、限流1.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2.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
反之,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二、定义: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三、为什么要使用上下拉电阻: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RS-485上拉电阻下拉电阻

RS-485上拉电阻下拉电阻A:如下图的两个 Bias Resaitor 电阻就是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图中,上部的一个Bias Resaitor 电阻因为是接地,因而叫做下拉电阻,意思是将电路节点A 的电平向低方向(地)拉;同样,图中,下部的一个Bias Resaitor 电阻因为是电源(正),因而叫做上拉电阻,意思是将电路节点A的电平向高方向(电源正)拉。
当然,许多电路中上拉下拉电阻中间的那个12k电阻是没有的或者看不到的。
我找来这个图是RS-485/RS-422总线上的,可以一下子认识上拉下拉的意思。
但许多电路只有一个上拉或下拉电阻,而且实际中,还是上拉电阻的为多。
上拉下拉电阻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驱动器关闭时给线路(节点)以一个固定的电平。
1 在RS-485总线中,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线路所有驱动器都释放总线时让所有节点的A-B端电压在200mV或200mV以上(不考虑极性)。
不然,如果接收器输入端A和B间的电平低于±200mV(绝对值小于200mV),接收器输出的逻辑电平将被当作所传输数据的末位而被接收起来,这样显然是极容易产生通讯错误的。
2 最容易见到的上拉电阻应当是NE555电路7脚作为输出用的时候。
实际上,它和一个三极管的C极或MOS管的D极有一个电阻接到电源+上是一样道理的。
它的作用就是:当管子(晶体管或MOS管)输入关断电平时,C极或D极有一个高电平(空载时约等于电源电压);当管子(晶体管或MOS管)输入导通电平时,C极或D极将与电源地(-)接通,因而有一个低电平。
理想的应为0V,但因为管子有导通电阻,因而有一定的电压,不同的管子可能不一样,相同的管子也可能因参数差异而小有差别,即便是真正的金属接触的电源开关,也是有接触电阻/导通压降(虽然不同电流下压降不同)的;仅仅就导通而言,对于不同系列的集成电路来说,因为应用对象不同,导通后的输出电压有不同的规定,典型是TTL电平和CMOS电平的不同。
RS485偏置电阻和匹配电阻计算

关于RS485偏置电阻和匹配电阻的说明1、匹配电阻:对于双绞线组成的RS485网络,匹配电阻有两个,分别位于双绞线的两端。
这两个匹配电阻只为消除由于传输线即双绞线特性阻抗不连续而带来的反射信号。
关于反射信号的知识如下:特征阻抗(也有人称特性阻抗),它是在甚高频、超高频范围内的概念,它不是直流电阻。
属于长线传输中的概念。
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在信号沿到达的地方,信号线和参考平面(电源平面或地平面)之间由于电场的建立,就会产生一个瞬间的电流,如果传输线是各向同性的,那么只要信号在传输,就会始终存在一个电流I,而如果信号的输出电平为V,则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注意是传输过程中),传输线就会等效成一个电阻,大小为V/I,我们把这个等效的电阻称为传输线的特征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Z。
要格外注意的是,这个特征阻抗是对交流(AC)信号而言的,对直流(DC)信号,传输线的电阻并不是Z,而是远小于这个值。
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传输路径上的特征阻抗发生变化,信号就会在阻抗不连续的结点产生反射。
传输线的基本特性是特性阻抗和信号的传输延迟,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特性阻抗。
传输线是一个分布参数系统,它的每一段都具有分布电容、电感和电阻。
传输线的分布参数通常用单位长度的电感L和单位长度的电容C以及单位长度上的电阻、电导来表示,它们主要由传输线的几何结构和绝缘介质的特性所决定的。
分布的电容、电感和电阻是传输线本身固有的参数,给定某一种传输线,这些参数的值也就确定了,这些参数反映着传输线的内在因素,它们的存在决定着传输线的一系列重要特性。
一个传输线的微分线段可以用等效电路描述如下: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是由无数个微分线段的等效电路串联而成,如下图所示:从传输线的等效电路可知,每一小段线的阻抗都是相等的。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就是微分线段的特性阻抗。
传输线可等效为:Z0 就是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一旦在双绞线两端接入匹配电阻(匹配电阻的阻值等于双绞线的特性阻抗,而双绞线的特性阻抗是由生产厂商提供的),则由内向该端头看去好像双绞线并没有中断,即该双绞线呈现出无限长的假象,理论上讲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特性阻抗不连续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反射信号的问题。
开关电源“Y电容”的计算及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

开关电源“Y电容”的计算及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开关电源中的“Y电容”是为了减小开关电源输出过载时的瞬态电流冲击和嘈杂干扰而设计的。
通常情况下,选择合适的“Y电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容值、击穿电压、温度系数和尺寸。
首先,容值的选择是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容值越大,能提供的滤波效果越好。
但是容值过大会增加开关电源的体积和成本。
根据经验公式,可以按照开关电源输出电流的10%~20%选择“Y电容”的容值。
例如,如果开关电源的输出电流为2A,则“Y电容”的容值可选为0.2μF~0.4μF。
其次,击穿电压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击穿电压应大于开关电源的工作电压,以确保电容不会因电压过高而受到损坏。
通常情况下,开关电源的工作电压是稳定的,因此可以选择击穿电压稍高一些的电容。
温度系数是指电容器的容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一般来说,电容器的温度系数应小于或等于50ppm/℃,以保持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性。
另外,尺寸也需要根据开关电源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体积越小越好,但不应过小以影响电容的性能。
关于RS485的上下拉电阻的选择,需要根据总线长度、负载电阻和传输速率来确定。
首先,总线长度对于RS485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总线长度越长,所需的上下拉电阻阻值越大。
通常,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可以选择在120欧姆到240欧姆之间。
其次,负载电阻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RS485总线上,每个节点都会有一个负载电阻。
负载电阻的阻值决定了总线上的电流和驱动能力。
一般来说,负载电阻的阻值应与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相匹配,通常为120欧姆。
最后,传输速率也会对上下拉电阻的选择产生影响。
传输速率越高,对总线的阻抗匹配要求越高。
较高的传输速率通常需要较低的上下拉电阻阻值,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根据经验公式,可以按照传输速率与带载能力之间的关系来选择合适的上下拉电阻阻值。
在选择RS485的上下拉电阻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缆类型、传输距离和环境条件等。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一、上拉下拉电阻作用:接电阻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上拉和下拉、限流1.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2.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
反之,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二、定义: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三、为什么要使用上下拉电阻: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常见各类技术资料上,有些技术规范写道“无用的管脚不允许悬空状态,必须接上拉或下拉电阻以提供确定的工作状态”。
这个提法基本是对的,但也不全对。
下面详细加以说明。
管脚上拉下拉电阻设计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在正常工作或单一故障状态下,管脚均不应出现不定状态,如接头脱落后导致的管脚悬空;二是从功耗的角度考虑,就是在长时间的管脚等待状态下,管脚端口的电阻上不应消耗太多电流,尤其是对电池供电设备。
从抗扰的角度,信号端口优选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时,在待机状态下,源端输入常为高阻态,如果没有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输入导线呈现天线效应,一旦管脚受到辐射干扰,管脚输入状态极容易被感应发生变化。
所以,这个电阻是肯定要加的。
下一个问题就是加上拉还是下拉。
如果加了下拉,在平常状态下,输入表现为低电平,但辐射干扰进来后,会通过下拉电阻泻放到地,就会发生从Low—High的一个跳变,产生误触发。
相当于一个乞丐,你给了他10万元,他的生活方式就会从穷人到富人发生一个改变。
但如果加了上拉电阻,在平常状态下,输入表现为高电平,辐射干扰进来后,如果低也没关系,上拉电阻会将输入端钳位在高电平,如果辐射干扰强,超过了Vcc的电平,导线上的高电平干扰会通过上拉电阻泻放到Vcc上去,无论怎样干扰,都只会发生High—Higher的变化,不会产生误触发。
相当于人家本来是一个富豪,你给了他10万元,他的生活方式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
图1和图2是干扰状态下的电平示意图。
图2中的低电平由VL变为VL+ΔV时,产生了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有可能使后级电路误动作的风险。
下一个问题就是,确定了用上拉电阻后,是不是上拉电阻就可以随便选了呢?答案当然是“no”。
开关电源电路中电阻的选用

开关电源电路中电阻的选用开关电源电路中电阻的选用开关电源电路中电阻的选用,不仅仅考虑电路中平均电流值引起的功耗,还要考虑耐受最大峰值电流的能力。
其典型例子为开关MOS 管的功率取样电阻,在开关MOS管到地之间串联的取样电阻,一般此阻值极小,压降最大不超过2V,按功耗来算似乎不必采用大功率电阻,但考虑到耐受开关MOS管最大峰值电流的能力,在开机瞬间此电流幅度比正常值大很多。
同时,该电阻的可靠性也极为重要,如果在工作中受电流冲击而开路,则该电阻所处印制电路板上的两点之间将产生等于供电电压加上反峰电压的脉冲高压而被击穿,同时还将过流保护电路的集成电路IC击穿。
为此,一般该电阻均选用2W的金属膜电阻。
有的开关电源中用2-4只1W电阻并联,并非增大耗散功率,而是提供可靠性,即使一只电阻偶尔损坏,还有其他几只,以避免电路出现开路现象发生。
同样道理,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取样电阻也至关重要,一旦该电阻开路,取样电压为零伏,PWM芯片输出脉冲升到最大值,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急剧升高。
另外还有光电耦合器(光耦)的限流电阻等等。
在开关电源中,电阻的串联运用很常见,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大电阻的功耗或者阻值,而是为了提高电阻耐受峰值电压的能力。
电阻在一般情况下,对其耐压不太留意,实际上功率和阻值不同的电阻是有最高工作电压这一指标的。
当处于最高工作电压时,由于电阻极大,其功耗并未超过额定值,但电阻也会击穿。
其原因是,各种薄膜电阻是以薄膜的厚度控制其阻值外,对高阻值电阻还在薄膜烧结以后,以刻槽的方式延长薄膜的长度,阻值越大,刻槽密度也大,当用于高压电路时,刻槽之间发生打火放电造成电阻损坏。
因此开关电源中,有时故意用几个电阻串联组成,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例如常见的自激式开关电源中的启动偏置电阻、各种开关电源中开关管接入DCR吸收回路的电阻,以及金属卤化物灯镇流器中的高压部分应用电阻等等。
PTC和NTC属于热敏性能元器件。
PTC具有很大的正温度系数,NTC则相反,有很大的负温度系数,其阻值与温度特性、伏安特性和电流与时间关系都与普通电阻完全不同。
RS485总线终端电阻解析

RS485总线终端电阻终端电阻是为了消除在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信号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
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
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
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
引起信号反射的另个原因是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
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处在空闲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
要减弱反射信号对通讯线路的影响,通常采用噪声抑制和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比较小的反射信号,为简单方便,经常采用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补充说明:1.RS-485需要2个终接电阻,接在传输总线的两端,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
在矩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
2.为了抑制干扰,RS485总线常在最后一台设备之后接入一个120欧的电阻(即为上面所述)。
3.RS-485与RS-422的共模输出电压是不同的。
RS-485共模输出电压在-7V至+12V之间, RS-422在-7V至+7V之间,RS-485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为12KΩ;RS-422是4kΩ;RS-485满足所有RS-422的规范,所以RS-485的驱动器可以用在RS-422网络中应用。
RS485总线终端电阻为精密电阻120Ω,并联到最末端RS485电缆的两芯线上。
1.采用阻抗匹配、低衰减的RS485专用电缆更有利于保证通信。
2.单层屏蔽的电缆屏蔽层应一端接地;双层绝缘隔离型的电缆屏蔽层其外层(含铠装)应两端接地,内层屏蔽则应一端接地!3.传输距离超过300米应加终端电阻(一般为120Ω)。
485总线485总线(图)485 总线在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以及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当中,经常需要使用串行通信来实现数据交换。
入门、进阶、应用!告别RS-485只会用不会计算!

入门、进阶、应用!告别RS-485只会用不会计算!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RS-485接口电路的内容,本文主要讲解RS-485电路设计过程中的参数计算。
主要包括:•终端电阻对电路设计的影响•为什么要加上下拉电阻?•应用中上下拉电阻阻值如何计算?5.1 选用什么样的RS-485芯片?RS-485芯片分为很多种,有的场合只需要少量的数据交互且速率要求不高,那么用普通的低速RS-485芯片就可以。
如果数据量大对通讯速率要求很高且现场应用环境比较恶劣,那么建议使用高速隔隔离RS-485芯片。
当然也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光耦隔离方案5.2 常用电路结构5.3 为什么要加终端匹配电阻?当遇到信号反射问题时,通常会通过增加匹配电阻来避免信号反射,因为RS-485传输用的线一般是120Ω阻抗的,因此我们通常在总线两端加120Ω的电阻。
5.4 什么时候需要加终端匹配电阻,如何加?1、通讯速率低或者通讯距离近的情况下建议不加终端电阻。
这种情况下,信号反射对通讯信号的影响不大,而且不加终端电阻可以大大降低功耗。
2、通讯距离较长且通讯速度较快,对信号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
此时可以增加终端电阻,防止阻抗突变引起的信号反射问题,提高信号质量。
我们有两种添加终端电阻的方法,如下图,当然我建议使用右图的方案,用两颗60欧姆电阻串联+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结构,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小设备现场的干扰。
两种添加方法对应的信号测试波形如下图所示,左侧为没加电容的测试波形,右侧为添加了电容的波形,当然,不加不是一定会出现左图所示的干扰波形,但是加了这一颗电容肯定会对噪声干扰由更好的滤除作用。
5.5 上下拉电阻需不需要?。
485匹配电阻的选择

关于485匹配终端电阻的选择A: 我们公司的做法是:在485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对 A上拉;对B下拉,具体接线就是:(+5V---R1---A---R2---B---R3---GND),其中R1:3.3K,R2:180欧姆, R3:3.3K,取消原来的120欧电阻,这样在总线空闲的时候就保证A比B高出大约200mV的电压,也就是说能保证总线上的数据状态在空闲的时候是稳定的1。
这可是我们公司几年的现场经验得来的,效果很好,保证比原来那种方式好多了.B: 确有可取之处,但是请问:在485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对A上拉,对B下拉,如果节点多了485驱动能力恐怕支撑不了吧?C: 485通信总线上的匹配电阻究竟应该怎样配才能使通信总线稳定可靠呢?为什么我在总线的首尾各配120欧的电阻,总线仍然不稳定?究竟有那些因素干扰了它?D: 个人经验:485总线的匹配电阻与该总线上的设备有关。
主要是总线上设备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对485总线的特性阻抗影响比较大。
所以在匹配485总线的终端电阻时最好使用一个可调电阻来不断的测试。
或者使用设备测量出该485总线的特性阻抗,然后加以相应的电阻与之匹配。
还有就是使用理论计算也可以计算出给485总线的相应的数据。
E: 485通信总线上的匹配电阻只在末端出现,如果设备较多(接近32个)可以不接匹配电阻;另外485通信总线虽然手册上说可以选用双绞线,但最好还是选用两芯屏蔽线且屏蔽网不得两端接地。
我的经验就是这样,且从没发现有干扰!F: 我觉得485通讯总线的匹配电阻的选择,大家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办法试一下:把一个电位器接在A—B 之间,然后用示波器测A——B 之间的波形。
什么时候波形最好,就把此时电位器接在A——B两端之间的两脚的电阻值量出来,然后用同样阻值的电阻代替电位器。
G: 总线不稳定不一定是硬件引起的,我建议查找一下,是否存在软件方面的BUG。
下拉电阻阻值选择原则

下拉电阻阻值选择原则导言:在电路中,电阻是一种常用的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选择合适的电阻阻值对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以下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帮助读者在电路设计中做出准确的选择。
一、了解电路工作条件在选择以下拉电阻阻值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
包括电流大小、电压范围、功耗要求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电阻的选择。
二、考虑电阻的功耗能力功耗是电阻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
在选择以下拉电阻阻值时,需要根据电路中的功率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功耗能力。
过小的电阻功耗能力会导致电阻过热甚至烧毁,而过大的电阻功耗能力则会增加成本和体积。
三、确定电路中电阻的位置在电路中,以下拉电阻通常用于保持信号线的默认状态。
因此,需要确定电路中电阻的位置,以便正确选择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电阻可以连接到信号线的低电平或地线上。
四、根据信号电平选择阻值范围以下拉电阻的作用是将信号线拉低到逻辑低电平。
在选择电阻阻值时,需要根据信号电平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阻值范围。
通常可以选择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的阻值范围。
五、考虑电路中的噪声和干扰在一些特殊的电路中,噪声和干扰可能会影响信号的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低噪声和低干扰的电阻。
这些电阻通常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线性特性,但成本也相应增加。
六、选择标准阻值电阻元件通常具有一系列标准阻值,如10欧姆、100欧姆、1千欧姆等。
在选择以下拉电阻阻值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些标准阻值。
这不仅可以方便购买和替换,还可以降低成本。
七、考虑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系数是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比例关系。
在一些高温或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需要选择具有较小温度系数的电阻。
这样可以保证电阻值的稳定性。
八、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几点原则,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电阻的尺寸、成本、可靠性等。
选择合适的电阻阻值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满足电路设计的要求。
结语:选择以下拉电阻阻值时,需要全面考虑电路工作条件、功耗能力、信号电平要求、噪声和干扰、标准阻值、温度系数等因素。
485上下拉电阻

RS485为何要加上下拉电阻RS485总线是一种常用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RS485总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节点数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RS485总线是否需要在A 和B 两条线上加上下拉电阻,以及加多大的电阻合适。
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1、RS485总线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RS485总线的工作原理和信号特性。
根据RS -RS485标准,RS485总线是通过两条线(A 和B )来传输差分信号的,根据两条线之间的电压差来判断的当前数据位是0还是1。
RS485传输时的的数据有三种状态:1.当A 和B 之间的电压差B U -U V A AB =大于+200mV 时,RS485收发器输出的逻辑为1;2.当A 和B 之间的电压差B U -U V A AB =小于-200mV 时,RS485收发器输出逻辑为0;3.当A 和B 之间的电压差B U -U V A AB 在-200mV ~+200mV 之间时,RS485收发器可能输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低电平,是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2、如何避免出现不确定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希望接收器收到的数据只能是0或1,对于不确定的状态是不能出现在RS485总线上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不确定的状态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当RS485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也就是说,所有的RS485收发器都处于接收状态,没有任何一个收发器在驱动总线时。
此时,由于没有任何信号源在总线上产生差分电压,A 和B 两条线上的电压基本相等,也就是说,差分电压基本为0。
2.当RS485总线处于开路状态时,也就是说,某个RS485收发器与总线断开连接时。
此时,由于断开连接的收发器不再对总线产生影响,其余收发器之间的差分电压也基本为0。
3.当RS485驱动器输出不足以使A 、B 产生绝对值大于200mV 压差时,也就是说此时RS485总线信号状态已经不能反映驱动器状态,接收器也无法识别正确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485总线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在实际应中,通常会遇
到是否需要加上下拉电阻以及加多大的电阻合适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这些问
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为什么需要加上下拉电阻?
1)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大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高电平。
2)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小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低电平。
3)当485总线上的电压在-200mV~+200mV时,485收发器可能输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低电平。
但一般总处于一种电平状态,若485收发器的输出低电平,这
对于UART通信来说是一个起始位,此时通信会不正常。
当485总线处于开路(485收发器与总线断开)或者空闲状态(485收发器全部处于接收状态,总线没有收发器进行驱动)时,485总线的差分电压基本
为0,此时总线就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同时由于目前485芯片为了提高总
线上的节点数,输入阻抗设计的比较高,例如输入阻抗为1/4单位阻抗或者
1/8单位阻抗(单位阻抗为12kΩ,1/4单位阻抗为48kΩ),在管脚悬空时容易
受到电磁干扰。
因此为了防止485总线出现上述情况,通常在485总线上增加上下拉电阻(通常A接上拉电阻,B总线下拉电阻)。
若使用隔离RS-485收发模块(例如RSM485PCHT),由于模块内部具有上下拉电阻(对于RSM485PCHT,内部上下拉
电阻为24kΩ),因此在模块外部一般不需要增加上下拉电阻。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加上下拉电阻?
当遇到信号反射问题时,通常会通过增加匹配电阻来避免信号反射,以1
对1通信为例,如图1所示。
由于485总线通常使用特性阻抗为120Ω的双绞线,因此在485总线的首尾两端增加120Ω终端电阻来避免信号反射问题。
根据RSM485PCHT的具体参数(如表1)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等效电路,其
中RPU、RPD为模块内部在485总线上加的上下拉电阻,RIN为模块的输入阻抗。
当两个模块都处于接收状态时,可以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节点A和节点B列出下列公式: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AB之间的差分电压为:
此时模块已处于不确定状态,模块接收器可能输出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为低电平,这时就需要在模块外部增加上下拉电阻保证模块在空闲时不处于不确定状态。
三、上下拉电阻如何选择?
假设模块的输出电源电压V¬O相同,由于RGND接在一起,因此可以认为模块内部的上拉电阻是并联在一起的,为了方便解释,对图2的电路进行整理,如图3所示,在模块外部增加上下拉电阻可以选择只增加一组,也可以选择在每个模块都增加上下拉电阻,为了解释方便,我们在485总线上增加一组上下
开关电源基本原理图
1.一次电路(Primary Circuit) :
直接与外部电网电源连接的.
2.二次电路(Secondary Circuit):
位于设备内与一次侧相隔离的那部分电路.
3.Y-电容(Y-Capacitor):
跨接于一次电路与地或一,二次电路之间的高压电容. 开关电源接地、漏电流、耐压测试(安规)
1.接地连续性测试(Ground Continuity Test):
从Inlet PG 端上通过电流至使用者可接触的接地端,确保其阻值小于规格值,达到接地保护的功用.
B.标淮:
1.输入电流不大于25A,(DC or AC)电压不超过12V,时间至少3秒(TUV要求).
2.测试结果:电阻值不得大于100 mΩ.
2.接地泄漏电流测试(Earth Leakage Current Test):
A.定义:
通过一个被安规单位(UL,TUV,CSA…)认可的“人体阻抗模拟电路”,测量当待测物 (SPS)接通电源时在可触到的金属部件与地之间流经人体的电流量.
B.标淮:
1.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上限的106%.
2.测试结果:Class I≦
3.5mA;Class II≦0.25mA.
3.耐压测试(Dielectri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A.定义:
又称高电压介电测试,即 Hi-pot(High Potential)Test,从一次侧对二次侧(或一次侧对地)之间实施高电压以确定内部绝缘层有隔离危险电压的功用.
B.标淮:
1.输入电压为下列所示:
2.测试结果:不可有绝缘击穿现象(Breakdown).
耐压测试交流与直流之区别
耐压测试之漏电流计算方法
1. DC 测试之漏电流设定:
DC 测试电流非常小(μA),一般一次侧对二次侧之间实施DC高电压,漏电流设定:0μA~100μA.
2. AC 测试之漏电流理论计算:
计算公式:I =2π*f*V*Cy
其中:
f—测试电压频率 ( 50Hz or 60Hz )
V—测试电压 ( unit : volt )
Cy—跨接于一次侧与地或一,二次侧之间的Y电容总和.
所以:Imin = 2π*f*V*Cymin
Imax = 2π*f*V*Cymax
Cy 电容计算 ::Cy =Cy1 Cy2 Cy3 …
若一次侧地与二次侧地之间跨接一颗Y电容(Cy0 ),则:
Y电容公差一般为:/-20% OR /-10%
3. 实际设定AC 测试漏电流时需考虑下列因素:
1.考虑初始漏电流:
初始漏电流即在无待测物状态下,所测得的漏电流.
2.考虑Y电容公差:
电源工程师在选择同一颗容量大小的Y电容时,往往有几个型号,但其公差不一样(有的是 /-10%;有的是 /-20%),给实际漏电流设置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应该按 /-20% 公差去设定.否则须依 /-10% 公差去设定.
3.考虑实际线路中存在的分散电容,因此漏电流范围设定:(下限取整 :上限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