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考试生物试卷

合集下载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生物部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生物部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第Ⅰ卷(必做,共88分)一、选择题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尿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

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A.无法继续合成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C.可以被加工成熟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4.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

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G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细胞与1G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A.来自1G期细胞的2倍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1G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C.来自1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7.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D.产生的A 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的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2007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2007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山东省泰安市2007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007.3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第I卷(共两部分,共11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II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线粒体的细菌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A.实验设计中都需要有对照B.实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加热C.实验结果都有颜色变化D.实验材料都始终保持生物活性3.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D.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4.下列关于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出现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C.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而引起的细胞死亡5.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探究食道癌与长期食用烧焦蛋白质食物的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模拟观察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经常食用烧焦蛋白质食物人群的食道癌发病率③对食道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饮食习惯对比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统计发病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科学家将含人的 —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

2007年泰安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7年泰安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7年泰安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课改区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本试卷满粉50分。

地理生物合场,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把每小题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答题栏相应的空格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孢子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长到一定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孢子的生殖细胞,靠孢子繁殖后代B.适于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中C.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D.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相关的说明中正确的是A.1为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除了起保护作用外,还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B.2为细胞核,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C.5为液泡,内含溶解着多种物质的细胞液D.4为细胞质,与动物细胞不同,它内部的能量转换器不是线粒体,而是叶绿体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而且放出热量B.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C.刚收获的种子,为抑制呼吸作用,防止霉烂,必须尽快晒干D.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目的是利于根的生长的拓展,与呼吸作用无关4、为了满足身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摄入的营养必须合理,下面是四位同学帮助家长设计的午餐和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A.鸡蛋、面包、火腿肠、烧鸡B.馒头、面包、火腿肠、虾C.瘦肉、番茄、米饭、牛奶D.土豆、馒头、番茄、玉米5、给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其目的是A.使患者的血细胞不断地得到补充B.专使患者的白细胞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C.骨髓移植后,患者的血细胞和血浆都能得到及时补充D.专补充与血液凝固有关的血细胞,避免受伤后流血不止6、下面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解说中,不严密的是A.鸟卵外面有卵壳,卵壳里面紧贴卵壳膜,他们起保护作用B.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位于卵黄表面中央C.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由卵黄和卵白供给D.进行鸟卵的人工孵化时,只要孵化箱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就能使鸟卵全部孵出雏鸟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刚出生的小袋鼠先本能地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爬到育儿袋中吃奶属先天性行为C.成年黑猩猩通过堆叠木箱去摘高处食物属先天性行为D.先天行为的存在与体内遗传物质无关8、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爱滋病日,爱滋病已被全世界广泛关注。

2007-2008学年泰安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2007-2008学年泰安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2007-2008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形态,在使用高倍镜观察之前必须先用低倍镜确定观察目标B. 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可以模拟生物膜的透性C. 通过建立不同体积的琼脂块模型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D. 用样方法研究蝗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2.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都有抑制作用B.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孤,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无感觉也无反射活动C. 如果该图为体液免疫过程,则a为吞噬细胞,d为病原体特有的抗原,b为B细胞, c为浆细胞D. 如果该图表示遗传信息从DNA流向蛋白质的过程,a为DNA ,d为转录,b为mRNA , e为翻译3. 某海岛上迁入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甲。

海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对这种昆虫进行调查,翅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最可能是()碰长H 长朋4 •世界性粮食减产及部分粮食用于发酵成燃料推动机车是粮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关于该问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施用有机肥可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使粮食增产B. 化学法防治农田害虫干净彻底,可以实现粮食的持续高产C. 酵母菌发酵和其有氧呼吸过程所用的酶完全不同D. 酵母菌无氧条件下不能利用酒精中的能量5 •下面甲图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变化曲线,乙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变化。

有关这两幅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乙堀胞分裂时期A• b~c (甲)、b' ~c '(乙)两时期细胞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B. 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发生在c~d (甲)而不会发生在c' ~d '(乙)C. d~e (甲)和d ' ~e '(乙)两处DNA变化均是由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引起D. e~f (甲)时期的细胞可能是体细胞,但e' ~f '(乙)时期的细胞一定是体细胞6.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的模式图,下列各项分析中正确的是()A. b表示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和糖原合成B. c表示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 d表示骨胳肌,在c的作用下可储存肌糖原,调节血糖浓度D. e表示食物中的糖类、脂肪等非糖物质,为血糖的来源7 .下图表示某种处于稳定状态的生物种群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 若图②所示为密闭容器中培养的菌种数量变化,则供应C. 图③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短期内捕捞量一般不能超过D. 图④曲线d 点后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8 •下图为某地新建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 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能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C. 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 该生态系统中,人和家禽、家畜都只处于第二营养级,都是初级消费者第n 卷【必做部分】26.( 17分)在一定浓度的 C02和适当温度的条件下甘蔗呼吸作用产生C02的速度为 2.0mg/100cm 2 •小时。

2007年高考试题——(山东)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高考试题——(山东)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解析】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不同时期时间的长短和染色体等有关变化。

干扰项是C 选项,“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赤道板是指相当于细胞中央的一个位置,而不是一个结构,所以看不到。

【解析】视野中的细胞有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因而与其他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中期时间长,故分裂间期细胞的数目比中期的数目多;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染色体,但是赤道板只是代表一个空间位置,故看不到;由于用于观察的细胞都需用盐酸解离,已经为死细胞,它只能固定在细胞分裂的某一个时期而不会继续分裂。

【答案】B2.4名受试者分别口吸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B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代曲线在前30min内身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e、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解析】考查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及与此有关的激素调节。

4人在口服葡萄糖后,其血糖浓度都表现升高,这是由于肠道吸收了葡萄糖。

葡萄糖进入人体后的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化为糖原,这两个途径受到胰岛素的促进,其结果是使血糖浓度降低。

【解析】口吸葡萄糖后会迅速被肠道大量吸收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故4人的血糖浓度在30分钟内明显增高;a患者血糖含量居高不下,说明缺少降血糖的胰岛素,该患者应该为糖尿病患者;b在120min后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氧化分解供时消耗了葡萄糖而不是转化成糖原和非糖物质,葡萄糖转化成糖原和非糖物质发生在30~60min内;C能表示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而d的血糖浓度明显偏低,不能表示正常人,应该是甲抗病患者。

2008年泰安市高中段招生考试

2008年泰安市高中段招生考试

2008年泰安市高中段招生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

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A.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D.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

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3.松、竹、梅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因而被誉为“岁寒三友”,得到古今文人的广泛赞美。

下列关于它们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能够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B.松的种子裸露,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C.竹和梅的叶片都具有网状叶脉,茎中都具有形成层,能不断地长粗D.竹由地下茎生出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竹子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4.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5.下列是关于人体的呼吸方面的论述,其中错误的是A.鼻腔对吸入的气体能起温暖、湿润、清洁作用B.气管壁的腺细胞能分泌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C.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D.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舒张,肺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6.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的解读正确的是A.a是效应器,能接受c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B.b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d能将来自e的神经冲动传至b,引起反射D.e是神经中枢,它不受其它任何结构的调控7.下列鸟类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身体呈流线形,体表被覆羽毛B.前肢变成了翼,有发达的胸肌C.食量大,直肠短,可随时排便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8.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其具体表现有①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②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③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④生产抗生素类医药品⑤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⑥彻底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A.①②③⑤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⑥9.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作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适于飞行10.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环境条件二、非选择题(含填空、识图、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11.某同学把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课题,认真考察了西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生物考试

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生物考试

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07.10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一10题每个1分.11一30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的细胞壁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掉B.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蓝藻细胞因为具有叶绿体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D.线粒体中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2.如下图所示,1、2为目镜长度,3为物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下列哪种组合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最大A.1,4,5B.2,4,6C.1,3,5D.2,4,53.亮氨酸的R基为一C4 H9,在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A.6 2B.7 2C.6 3D.7 34.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 Mg2++是叶绿素的成份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03构成骨骼、牙齿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贮能物质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生物大分子C. DNA是细胞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D. 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其碱基组成与DNA有所不同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人细胞质D.细胞核内的液体叫细胞液7.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细胞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B.癌症的发生与致癌因子有关而与心理状态无关C.常吃含亚硝胺过多的食品,易引发基因突变,增加癌症的发病率D.肝炎病毒DNA会整合到肝细胞中,因基因重组而引发肝癌8.刚采集到的人体血液在体外哪种温度条件下最容易凝固A. 0℃B.15℃C. 25℃D. 35℃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①DNA能指导蛋白质合成②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④DNA是遗传物质⑤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⑥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2007-2008学年泰安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2007-2008学年泰安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2007-2008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形态,在使用高倍镜观察之前必须先用低倍镜确定观察目标B.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可以模拟生物膜的透性C.通过建立不同体积的琼脂块模型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D.用样方法研究蝗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都有抑制作用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孤,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无感觉也无反射活动C.如果该图为体液免疫过程,则a为吞噬细胞,d为病原体特有的抗原,b为B细胞,c为浆细胞D.如果该图表示遗传信息从DNA流向蛋白质的过程,a为DNA,d为转录,b为mRNA,e为翻译3.某海岛上迁入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甲。

海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对这种昆虫进行调查,翅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最可能是()4.世界性粮食减产及部分粮食用于发酵成燃料推动机车是粮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关于该问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施用有机肥可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使粮食增产B.化学法防治农田害虫干净彻底,可以实现粮食的持续高产C.酵母菌发酵和其有氧呼吸过程所用的酶完全不同D.酵母菌无氧条件下不能利用酒精中的能量5.下面甲图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变化曲线,乙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变化。

有关这两幅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c(甲)、b′~c ′(乙)两时期细胞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B.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发生在c~d(甲)而不会发生在c′~d ′(乙)C.d~e(甲)和d′~e ′(乙)两处DNA变化均是由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引起D.e~f(甲)时期的细胞可能是体细胞,但e′~f ′(乙)时期的细胞一定是体细胞6.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的模式图,下列各项分析中正确的是()A.b表示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和糖原合成B.c表示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d表示骨胳肌,在c的作用下可储存肌糖原,调节血糖浓度D.e表示食物中的糖类、脂肪等非糖物质,为血糖的来源7.下图表示某种处于稳定状态的生物种群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密闭容器中培养的菌种数量变化,则b点后的变化表示只增加了O2供应C.图③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短期内捕捞量一般不能超过k/2D.图④曲线d点后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8.下图为某地新建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能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C.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该生态系统中,人和家禽、家畜都只处于第二营养级,都是初级消费者第Ⅱ卷【必做部分】26.(17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的条件下甘蔗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度为2.0mg/100cm2·小时。

2007-2008学年泰安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2007-2008学年泰安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2007-2008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的细胞壁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掉B.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 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蓝藻细胞因为具有叶绿体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D.线粒体中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2.如下图所示,1、2为目镜长度,3、4为物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下列哪种组合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最大()A.1、4、5 B.2、4、6 C.1、3、5 D.2、4、53.亮氨酸的R基为—C4H9,在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A.6 2 B.7 2 C.6 3 D.7 34.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Mg2+是叶绿素的成份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贮能物质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生物大分子C.DNA是细胞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其碱基组成与DNA有所不同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细胞核内的液体叫细胞液7.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细胞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B.癌症的发生与致癌因子有关而与心理状态无关C.常吃含亚硝胺过多的食品,易引发基因突变,增加癌症的发病率D.肝炎病毒DNA会整合到肝细胞中,因基因重组而引发肝癌8.刚采集到的人体血液在体外哪种温度条件下最容易凝固()A.0℃B.15℃C.25℃D.35℃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①DNA能指导蛋白质合成②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④DNA是遗传物质⑤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生⑥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2007年3月泰安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007年3月泰安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007年3月泰安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007.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3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l—10题每题1分。

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线粒体的细菌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A.实验设计中都需要有对照B.实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加热C.实验结果都有颜色变化D.实验材料都始终保持生物活性3.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B.庙等植物细胞放人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D.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4.下列关于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出现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C.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而引起的细胞死亡5.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探究食道癌与长期食用烧焦蛋白质食物的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模拟观察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经常食用烧焦蛋白质食物人群的食道癌发病率③对食道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饮食习惯对比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统计发病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科学家将含人的 —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

2007-2008学年泰安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2007-2008学年泰安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2007-2008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读图1,完成1-2题。

1.图中乙、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A.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C.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D.春小麦与冬小麦之间的分界线2.丁所在地形区的冬季气温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比较()A.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B.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C.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D.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为洋流图2是不列颠群岛某些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的是()A.①B.②C.③D.④4.影响不列颠群岛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低气压带B.西风带C.地形D.海陆位置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3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6.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图4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24°C等温线在河谷地区的分布规律及气温特点,叙述正确的是()①向河谷的上游突出②向河谷的下游突出③河谷地区气温较高④河谷地区气温较低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8.图中山峰是我国著名的()A.黄山B.泰山C.华山D.庐山读图5,回答9-10题。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2008.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 至1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l、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l—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A.猎豹捕食斑马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授粉的蛾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条件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抗体导致靶细胞裂解B.浆细胞接触病原菌,抗体导致病原菌裂解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D.效应T细胞接触病原菌,导致病原菌裂解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D.突触小泡的形成过程5.关于B细胞和T细胞两种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进而发挥免疫作用B.分别通过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杀死病原体而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红骨髓产生的,但T细胞需迁移到胸腺发育成熟D.产生的记忆细胞在第二次免疫中可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6.下列关于反射弧和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受刺激的部位膜外先变为正电位,接着又恢复负电位,形成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决定于神经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的部位D.经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既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特定情况下也能直接激活肌肉和腺体7.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增多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8.比较泰山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泰山与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C.泰山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与各自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再发生演替D.泰山生态系统比泰梅尔半岛冰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9.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生物)

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生物)

试卷类型:A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1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l、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l一10题每题1分,11一30题每题2分。

共50分)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蓝球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乳酸菌⑤水绵⑥青霉菌⑦念珠藻⑧发菜A.①④⑦⑧B.①②④C.①③⑤D.④⑤⑦⑧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成ATP、DNA、RNA、NADPH、脂肪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B.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有C、H、O、NC.给病人输液时用0.9%的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含水量,与维持细胞的酸盐平衡无关D.碳是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多3.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乳糖、淀粉是叶肉细胞内的重要糖类物质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故常用来作为检测脂肪的材料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但要现配现用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①细胞内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②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③参与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的水为结合水④作为细胞结构重要组成成分的水为结合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因细胞的种类而不同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细胞生命活动状态强弱无关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5.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A.高尔基体膜B.叶绿体膜C.内质网膜D.液泡膜6.下面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它们容易水解,断裂时均能释放大量的能量B.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DP和ATP的分布C.在生物界中,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时有机物的分解和光能D.ATP与ADP相互转化不停地发生是生物界的共性7.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基因的脱氢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C.基因上存在遗传密码子并决定某种氨基酸D.DNA分子中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双链片段被称为基因8.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B.细胞总体的衰老可能导致机体的衰老C.细胞分裂次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9.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叙述与实际不相符的是:A.相同的DNA复制后可能形成不同的DNAB.一个DNA分子转录出不同的DNAC.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D.肽链合成中遇到核糖体本身具有的终止密码子时就立即停止1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l:1:1:l比例关系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11.下列各项中,与蛋白质种类繁多无关的是A.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C.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D.蛋白质分子所含有的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12.如图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精编精校)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生物 【word精析版】

(精编精校)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生物 【word精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生物部分(本卷生物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单选,共32分; 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必做,33分, 2小题选做1,8分,共41分; 生物部分合计73分;全卷物化生总计240分)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 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

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A、无法继续合成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C、可以被加工成熟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4、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

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C、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有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是复制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7、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在图示结构上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 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08.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 至1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l、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l—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 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A.猎豹捕食斑马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授粉的蛾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条件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抗体导致靶细胞裂解B.浆细胞接触病原菌,抗体导致病原菌裂解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D.效应T细胞接触病原菌,导致病原菌裂解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D.突触小泡的形成过程5.关于B细胞和T细胞两种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进而发挥免疫作用B.分别通过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杀死病原体而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红骨髓产生的,但T细胞需迁移到胸腺发育成熟D.产生的记忆细胞在第二次免疫中可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6.下列关于反射弧和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受刺激的部位膜外先变为正电位,接着又恢复负电位,形成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决定于神经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的部位 D.经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既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特定情况下也能直接激活肌肉和腺体7.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增多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8.比较泰山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泰山与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C.泰山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与各自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再发生演替D.泰山生态系统比泰梅尔半岛冰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9.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B.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C.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D.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1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B.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猫头鹰和黄鼬有竞争关系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D.植物枝叶腐烂后其中的矿质元素归还到土壤中,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畴11.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导致组织水肿D.药物或食品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12.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M,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此环境中的这种突变不利于种群的生存B.MM型个体的存活率可能高于Mm型C.M型基因频率的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形成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13.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该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C.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有新物种的形成D.图中C表示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14.右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Ⅲ→Ⅱ→Ⅰ→S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或M→Ⅲ→Ⅱ→Ⅰ→S ⑧一般情况下,M的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后释放的能量⑨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A.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⑨ C.①③⑧⑨ D.②③⑤⑨15.请在下面4个示意图中选出刺激蛙的左侧后肢后,能在右侧产生反射的示意图是[注:①“∥”表示被切断处;②中间神经元有多重联系]16.下图表示环境温度对一个女孩皮肤温度及体内温度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为20℃时,以下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并把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B.受兴奋支配,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使皮肤温度升高C.受兴奋刺激,皮肤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使产热量增加D.体温不因环境温度和皮肤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基本恒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17.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C .a 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 .兴奋由a →b →c 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8.下图表示一个感染HIV 的人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 .病毒的数量、T 细胞的数量、抗体的浓度B .病毒的数量、抗体的浓度、T 细胞的数量C .抗体的浓度、病毒的数量、T 细胞的数量D .抗体的浓度、T 细胞的数量、病毒的数量19.人体的某种免疫反应过程可表示为:抗原 产生抗体,结合抗原x 。

其中a ~e 代表不同免疫细胞,①~④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a 细胞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都起防御作用B .抗原算经过程①②③传递后,能刺激细胞c 增殖分化C .抗原抗体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细胞a所消化D .当细胞d 、e 再次接触抗原x 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20.右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该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射时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如右表所示,该实验说明A .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通过甲处向下运输B .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C .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D .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21.下图所示苹果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④是脱落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果实生长是由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 .乙烯只存在于成熟的果实中C .果实发育的各阶段中有相应的激素单独起作用D .脱落酸促进细胞分裂,抑制果实的衰老 e① x a b c d −−→−−→−−→−−→② ③ ④ ④和脱落22.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受粉的植物,将刚萌动的该植物种子分别在下表4种一定浓度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10节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对有关激素或生长调节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的比例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B.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C.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于雄花的形成D.该实验浓度的乙烯利对丝瓜的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23.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若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为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b,次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c,那么“a<b+c”可以成立的生态系统一般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人工鱼塘 D.荒漠生态系统2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列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并且逐级递减D.鱼类和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不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25.右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B.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若向此生态系统引入一外来物种,在无天敌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该种群增长曲线是“J”型曲线D.为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向此生态系统大量输人外来物种26.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V为大气,①~④代表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Ⅰ→Ⅲ→Ⅱ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B.①③④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并将CO2释放在大气中C.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D.在这个生态系统中Ⅱ所含有的能量最多27.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

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28.下图中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AB.若M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BC.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的数量增加,D的数量减少D.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A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最少29.右图表示由5个物种(U、V、W、X、Y)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Z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下列各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V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B.U是草食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Y是肉食动物,处于第三营养级D.W、X是肉食动物,均处第三营养级30.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下图所示)是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信息的传递无关B.该生态系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较少,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较少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成绩统计表(考生不要填写)题号31 32 33 34 35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