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与藏族传统村落社会秩序建构-2019年文档
【论文】西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ss
[13]徐宗威.西藏建筑导则
[14]陈立明.西藏民居文化研究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1
[15]和泉.西藏民居建筑文化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
西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姓名:
次旦卓嘎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
城规101
学号:
指导教师:
刘友兆职称:教授
2014年2月27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一、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宝贵的历史资源与文化资源,它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价值,表达了当地过去的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的综合形象,并丰富了现代城市的建筑景观,同时,它也是创造城市个性和维系城市广大公众的象征形体。
4223传统的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为一种体现历史生活方式与技术水平的传统建筑体系在物质形态的总体上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死亡但它的审美形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象征却会长久留在当地居民的记忆中同时传统建筑文化中观念形态的东西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会因为物质载体的死亡而彻底消失它的某些方面可以暂时被遗忘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复活或以新的面貌出现不过我们现在关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中比如传统的建筑观空间观环境观审美观及某些设计理论与手法等那些积极的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东2231在现代建筑小区或者组团设计当中运用传统民居村镇布局的基本理论结合现代建筑的规划方法在住宅小区或者组团设计当中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哲学思想和居住理论
乡村振兴视域下藏族村寨乡规民约的价值和意义
乡村振兴视域下藏族村寨乡规民约的价值和意义摘要:乡村振兴是党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规民约的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藏族村寨的实地调研,经过比较详细的了解调研地的乡规民约后,从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文化传承方面阐述了乡规民约对乡村振兴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藏族村寨乡规民约价值意义一、农牧业生产:农牧业生产是乡村经济的支柱,其发展更是农牧民提高收入的主要方式。
如何发展和提高农牧业生产力,除了国家政策的总体指导外,需要因地制宜,从而当地的乡规民约也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为乡规民约是当地人长久以来的生产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具有借鉴意义。
在涉藏地区的乡规民约中对对村(乡)民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具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在一些农区有如下规定:每年有两次大规模的灌溉活动,依次为春季灌溉和秋季灌溉。
将全村按户分为几组,小组内部又轮流每两户为组长,抽签决定灌溉者和引水者和守水库者。
未能参加灌溉的每日必须上缴100-150元。
此规定将节省了劳动力,未轮的人可去从事其他事,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一些牧区有如下规定:冬季个别户若需要在夏季牧场放牧(村集体牧场),但需要向所在的村委会缴纳一定的费用。
如此夏季牧场放牧到来年,藏历新年之后必须从夏季牧场搬离。
此规定既考虑到了轮流放牧,保护集体牧场。
也考虑到了个别户在冬季牧场水草缺乏,无法过冬的情况。
诸如此类的规定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的具体实施中,既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需要借鉴的经验。
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应当积极推动和加强的一大要点。
在民族地区的乡规民约中一直保留着生态保护方面的传统的相关规定,也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这对于新时代关于加强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是相吻合的,而且是内外呼应的。
因此,很有必要积极挖掘和发展这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顺应时代发展前景的乡规民约,以此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基于生态景观学的藏区传统村落调查与研究——以拉萨市吞达村为例
城市调研基于生态景观学的藏区传统村落调查与研究—以拉萨市吞达村为例于 攀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西藏分院摘 要:西藏自治区是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他的神秘,也是全球藏族文化的发祥地。
高原上散布着许多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区域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宝贵的建筑遗产和人文价值。
民族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石和源泉。
结合环境景观学的田野调查、资料收集和比较分析,对传统村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探索。
关键词:西藏;传统村落;风貌;吞达村;保护要促进农村振兴健康有序发展,抓住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特点,兼顾地区特点,兼顾当地风俗习惯,特别是保护传统村落。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西藏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情况据普查,西藏全区共有628个村庄。
为有序更好的保护村落,现已建立了重点村保护档案库。
2014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
该委员会开展并积极开展了对该地区传统村落的深入研究和保护。
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35个村庄被列入选定国家的传统村庄名单。
在传统村落保护上,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同时还要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二、吞达村概括尼木县屯巴乡屯达村,位于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央银行北岸,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村集中区3.5平方公里,靠近318国道,距拉萨市138公里(约2小时车程),距尼木县塔龙镇14公里。
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村庄。
吞达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悠久。
现有屯米三步扎故居、土巴庄园、平措曲林镇等十余处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吞达村2010年被列入中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城名村。
这是西藏第一批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的村庄。
2014年10月,吞达村被选为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
2015年,吞达村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吞达村生态景观特征1.山水格局。
吞达村景区位于美丽的吞达谷底。
传承与现代--甘南藏区传统聚落建设
图1 甘南藏区自治州行政区划图图2 卓尼县尼巴村现状图图3 传统民居图4 传统民居图5 传统民居图6 传统民居
4 现代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尼巴村也在大7 结语
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化加速,美丽乡村及生态文明村大规模建设,使得甘南藏区传统聚落受到很大的冲击。
在传统聚落民居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多传统聚落依照城市规划建设方式以及汉族村落规划方式建设藏族传统聚落,在藏族传统聚落出现彩钢屋顶、篮球场、现代文化广场、公共卫生间、学校、文化舞台、
图7 转经房图8 煨桑炉
图9 现代民居
图10 尼巴村整体风貌。
从生产方式变迁的角度看藏区聚落的演变——以理塘县为例
1172023.06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民居聚落是古代城镇形成与发展的雏形及根基,而藏区聚落因其地理环境的独有性、宗教文化的特殊性,与中原地区聚落形态有较大分异[1]。
独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特定的生产方式,伴随着聚落的发展与壮大,不同的生产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经济、交通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藏区城镇。
生产方式因地理环境的不同产生明显分异,逐渐从非定居或半定居方式向定居生活方式转变。
非定居生活如游牧生活导致聚落的规模发展有明显边界,人口和规模都有限制。
而定居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基础,在地理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使得居民不用再迁移寻找能量供给,定居成为可能。
所以,可以把生产方式的不同当作产生不同城市形态的直接动因,作为研究城市形态演变的重要因素。
城镇内部空间分异明显是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空间结构演进的一个主要特征[2]。
本研究以理塘县为例,分析城镇特定时期在牧业、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不同生产方式下的不同特点,探究其发生机制背后的原因。
1理塘县发展概况理塘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地处沙鲁里山丘高原区。
地势高耸,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为3 600~4 600 m,三面环山,南侧是大面积的草原。
元朝茶马古道川藏线南线经理塘县而过,由此逐渐形成聚落。
明万历八年(1580年),长青春科尔寺开始修建,聚落逐渐壮大[3]。
清朝末年,政府在理塘设驿站修衙门,维护统治。
1950年解放后,至2010年理塘县高城镇城镇化率保持在5%左右[4]。
理塘县范围内的聚落大致可分为三类:自由式——基本为在原有固定居民点发展起来的村落,以农牧业为生产基础,如日西村;中心式——受宗教或政治原因影响,围摘要 传统藏区民居聚落格局演变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关于藏族人民生活、城市建设与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宝库之一。
[2016学位论文].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_萧依山_[重庆大学]
『毕业论文社区』优质论文硕博学位论文1/185『毕业论文社区』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学位)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陈蔚教授专业:建筑学学科门类:工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二O一六年五月『毕业论文社区』『毕业论文社区』Study on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Nyingchi Prefectureof Tibet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Master’s Degree of ArchitectureByXiao YishanSupervised by Prof. Chen WeiSpecialty: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Theory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May 2016『毕业论文社区』4中文摘要I摘 要林芝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尼洋河流域发掘的遗址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林芝地区活繁衍生息,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且唐蕃古道及茶马古道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途径林芝地区太昭村,它不仅连接着内地及藏族广袤的土地,也推动了西藏同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及文化的交融互动,历史价值大,影响深远。
并且林芝地区跨度广、垂直落差大、气候复杂多变,因此聚落及建筑都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如墨脱县自然生态环境迥异于林芝乃之西藏其他地区,其聚落及建筑几乎独成一个体系。
但就林芝地区整体来说,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因此林芝地区也有着“西藏江南”的美誉。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一、绪论少数民族聚落是中国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它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民族对空间形态的独特认知和利用。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反映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二、民族文化对空间形态的影响1. 传统信仰与建筑布局少数民族的传统信仰对其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藏族聚落多建于山坡或河滩地带,建筑布局呈现出环形或均匀分布的特点,中心常常为寺庙或宗教建筑,周边则是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
这种布局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体现传统信仰对空间的安排和利用。
2. 地理环境与建筑特色不同民族聚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建筑风格和空间形态的塑造。
壮族聚落多建于丘陵地带,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或竹简结构,屋顶多为坡顶或平顶,以适应山区多雨的气候条件。
而蒙古族聚落则因草原环境而多采用圆顶毡房,便于搭建和移动,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利用。
3. 社会文化与街区形态少数民族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
哈萨克族聚落以游牧文化为特色,其聚落呈现出流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常以牧场为中心,居民住宅分布松散。
而彝族聚落则多呈现出群落式的聚居形态,家族聚落和村寨形成连片分布,体现了其团结协作的社会文化特征。
三、民族文化与当代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1. 文化传承与现代建筑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聚落开始出现了现代建筑和城市化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布依族聚落在现代化影响下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水泥房屋,传统建筑得不到保护和传承,这导致了布依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
2.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四、未来展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少数民族地区的聚落空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少数民族聚落空间的形态是由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所决定的,现在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也开始有所变化。
本文主要探讨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民族文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民族文化可以影响聚落空间的布置和规划。
许多少数民族的聚落呈现出环形和螺旋形的布局,这是因为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例如,一些藏族聚落的布局呈斜方向,这是为了顺应自然的地形和水流,也是因为藏族人认为这样可以使房屋更加稳定和安全。
其次,民族文化还可以影响聚落空间的建筑风格和材料。
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建筑风格,例如藏族的“藏式建筑”、彝族的“巴适”、哈尼族的“土楼”等等。
这些传统建筑风格除了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也蕴含着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材料的合理利用。
另外,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材料也非常丰富,有木材、石材、泥土、竹子等等,正是这些材料赋予了建筑更加丰富的形态特点。
最后,民族文化还可以影响聚落空间的活动组织和节庆仪式。
许多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这些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和空间来进行组织和举办。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也是少数民族聚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村落文化基因图谱构建与保护传承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扎尕那村为例
lage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tent.How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cultural gene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 扎尕那村在空间上体现了对传统文化思想的遵循,
地域文化对其影响尤为深刻,彰显着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
密不可分。 将某种区别于其他村落并能体现地域独特的乡
2 扎尕那村文化基因图谱方法研究
土文化物质要素视为基因,即为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基因,
2.1 文化基因提取方法 传统聚落文化基因理论将传统聚
这种物质要素是传承传统村落乡土文化的基本要素单元,对
落的文化基因分解为不可再细分的基本文化单元,并将其视
于村落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村落
特质性文化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识别该村落特征的决定性
为识别传统聚落文化特征的基因[20] 。 文化基因理论通过不
论村落共同体视域下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保护路径
论村落共同体视域下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保护路径迪庆藏族锅庄舞蹈是藏族社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婚礼、祭祀、节日等庆祝活动的必备节目,是藏族民间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但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差异的加剧,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探索一条保护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强化教育,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
迪庆藏族锅庄舞蹈是通过口传、耳传、眼传等方式传承下来的,而当今时代的年轻人更多地接触到的是电子产品和流行文化。
因此,加强对锅庄舞蹈的传统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热爱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可以有效保护其传承。
其次,建立机构,加强管理和组织。
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组织和指导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传承,加强舞蹈艺术家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艺术家的专业水平和才艺水平,切实保护好舞蹈的传承。
第三,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和发展时,应该注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提高对迪庆藏族锅庄舞蹈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加强对“文化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后,注重凝聚民族地方的文化自信,推动藏族文化的种类资源发展。
把迪庆藏族锅庄舞蹈作为宣传藏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展现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积极推动锅庄舞蹈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加强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保持艺术的持续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保护迪庆藏族锅庄舞蹈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注重教育、管理、政策支持和文化自信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让其在今天的社会中发扬光大。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中国独特的地域特征之一,其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的总和,它是少数民族群体生活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一、建筑风格的影响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的建筑风格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
不同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建筑传统和风格,在其聚落中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建筑风格,如哈尼族的土楼、藏族的藏式建筑、蒙古族的蒙古包等。
这些传统建筑以其特有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和装饰图案,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少数民族聚落的标志性建筑。
二、集体意识的体现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中,展现了强烈的集体意识。
在少数民族中,集体活动和共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聚落中的房屋布局和规模往往以集体生活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藏族聚落中的房屋一般呈现集中式布局,多为多级院落式结构,以适应多个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
三、家族血缘关系的体现在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中,可以看到强烈的家族血缘关系的体现。
许多少数民族有着较为复杂的家族制度和血缘关系,因此聚落中的房屋布局常常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组织。
比如壮族的“六坊四巷”布局,便是由六个家族住宅组成一个坊,四个坊组成一个巷。
这种布局既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家族血缘关系,也方便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对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聚落中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活动场所往往占据重要位置。
维吾尔族的聚落中,清真寺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成为维吾尔族宗教信仰与文化的重要象征。
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受到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民族文化通过建筑风格、集体意识、家族血缘关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赋予了少数民族聚落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这种特殊的空间形态既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引言少数民族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对其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传统的聚落形态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对于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1.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受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高原地区的藏族聚落中,人们倾向于选址在山脚下或山谷中,避风挡雪,利用地形地势构建房屋,形成独特的居住布局。
而在草原地区的蒙古族聚落中,则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聚落常常是以帐篷为单位,随着牧草的生长周期而转移。
2.宗教信仰和习俗传统的影响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还受宗教信仰和习俗传统的影响。
在藏族聚落中,经常会建有寺庙、经堂等宗教建筑,形成寺庙、僧舍、居民房等相互交错的布局。
在水乡地区的水族聚落中,人们建有水上长廊、水上房屋等特有的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水乡聚落形态。
3.社会结构和传统风俗的影响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还受到其社会结构和传统风俗的影响。
在满族聚落中,常常会出现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式,以“小四合大天地”的空间结构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父权制度。
而在哈尼族聚落中,村落建有螺旋状梯田、民居依山而建等特征,反映了其农耕文化和家族制度。
二、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传统建筑风格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藏族聚落中,倾向于沿山脊布置房屋,形成较为坚固的石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风格,以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
在壮族聚落中,常见的便是具有特色的木结构建筑,以水泥石灰等材料勾缝,同时四周有明显的飞檐。
这些传统建筑风格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2.传统民居结构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的民居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涉藏地区传统村落聚落空间保护研究——以青海省玉树县拉则村为例
建筑文化·传承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9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60涉藏地区传统村落聚落空间保护研究——以青海省玉树县拉则村为例徐茂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聚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往往被忽视。
本文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安冲乡拉则村为例,从自然环境、宗教文化两个因素对聚落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挖掘其空间特色,并从划分保护空间领域、强化空间格局、缝补空间肌理与统一空间风貌四个层次提出聚落空间的保护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聚落空间的保护与文脉的延续需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地域发展背景出发,结合自然气候、宗教文化、街巷院落、 民居建筑等多个因素整体考虑,从而实现空间的整体保护。
关键词:涉藏地区;聚落空间;传统村落;保护[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2.17Study on the Spatial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ettlements in Tibetan Area—— A Case of Laze Village in Yushu County, QinghaiXu Maorong(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5,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historical change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the protec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settlement space form are often ignored. Taking Laze Village in Yushu County, Qingh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impact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eligious culture on the settlement spatial 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on strategies of settlement space from four levels: the division of protection space field, the strengthening of spatial pattern, the sewing of spatial textur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spatial sty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ection of settlement space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context need to start from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regional macro and micro levels, and take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nature, culture, streets and alleys, and architecture, etc. into overall consid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the space.Key words: Tibetan area; settlement space;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1引言涉藏地区是我国藏族人民居住生活的地理区域。
论村落共同体视域下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保护路径
论村落共同体视域下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保护路径摘要:文章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迪庆藏族“锅庄”舞蹈的起源传说进行分析,指出锅庄来源于人们的劳动,它并非是藏族群众单纯的娱乐,而是迪庆特殊社会结构产生的一种互助行为,为前市场经济时代原子化社会劳作的个体增强抵御生活中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保障,它与市场经济要求的个体主义存在一定张力。
关键词:迪庆;锅庄舞;村落共同体;自由主义一、迪庆锅庄舞与村落共同体藏族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
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舞在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渗透在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舞蹈大体上可以分为用于大型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
有关藏族锅庄舞的起源,在藏区民间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远古的时候,在一个叫达折多的地方,有一个富裕的土司,他有两个聪明的奴隶,一个叫弦子,一个叫锅庄。
有一天,他俩结伴外出,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忽然发现一片美丽的湖泊,弦子十分高兴,随着水波的荡漾跳起舞来,锅庄也跟着手舞足蹈。
从此以后,每当疲劳难耐、心中烦闷时,他们俩就会用舞蹈来摆脱烦恼。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锅庄舞蹈的起源包含着劳动者团结协作的思想,而通过这种团结协作,劳动者获得了欢乐。
从今日锅庄舞的动作来看,这一点也非常明显——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在跳的过程中逐渐融合成一个大圆圈。
“圈”,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一般被视为完整的象征。
根据艺术功能学派的观点,舞蹈是社会事实(结构)的投射。
藏族谚语中部落习惯法及其社会功能与现实影响
藏族谚语中部落习惯法及社会功能与现实影响摘要:藏族习惯法在当今藏族地区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着藏族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秩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这都得益于藏族习惯法的顺利传承。
本文以藏族习惯法文化传承方式之一的谚语为视角,系统的阐述了我国青海藏族的藏族部落习惯法的内容,藏族谚语中部落习惯法的社会功能及“吾兰道沫”和“查敦”的社会现实影响。
关键词:青海藏区;藏族习惯法;藏族谚语;吾兰道沫;查敦一、藏族部落习惯法及其传承(一)藏族部落习惯法的概念在对藏族习惯法的界定中,吕志祥教授认为“藏族习惯法是藏族部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并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与约定俗成的生活模式”。
①杨士宏教授认为“藏族部落中的习惯法是藏族各部落加以确认或制定,并通过部落组织所赋予的强制力,保证在本部落实施并靠盟誓约定方式调节内外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规范”。
②藏区部落内部的习惯法是由部落内部的成员认可的,具有地域性,又因为它是靠盟誓方式约定的,不具有成文的特点,所以也可以说藏区习惯法是行动中的法,是靠部落头领的强制力保证在部落内部实施的行动中的法。
本人从小生活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现藏区习惯法和当地的藏族群众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其来源于习惯,习惯是人们长久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经验惯例,惯例中包含了大量的伦理道德观念、禁忌和神权色彩。
所以藏族部落中的习惯法又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大量的禁忌、生活习惯和宗教的内容。
因此藏族部落的习惯法是当地藏族内部成员遵守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自生自发的行动中的社会规范。
③藏族习惯法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混合性、简约性、地区性和任意性等特点。
(二)藏族习惯法的传承方式习惯法的传承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或社区的习惯法被该民族或社区的文化继承者所认同、吸收、内化以至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准则的过程。
而这种传承同时也是文化继承者们的思想意识、行动实践等受到影响并被塑造成符合该民族和社区文化传统要求①吕志祥:《藏族习惯法:传统与转型》,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8页。
藏居—美丽家园
藏居—美丽家园美丽的丹巴甲居藏寨聂呷乡喀卡三村聂呷乡喀卡三村藏族民居一般分为四类:一是石砌碉房;二是用土筑而成的碉房;三是木结构的“崩空”;四是帐篷,主要流行于牧区。
千百年来,在西藏的高原雪域和崇山峻岭中,藏族等少数民族散居其中,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使得这里的民居与这里的地理环境相融一体,他们用大地的夯土、峻山的石头和森林的树木,筑起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居所,并渐渐地将他们对生命的信仰、审美和色彩也加入到这些民居建筑之中,使得这片大地上的风景如歌如画……【关于嘉绒藏居】:嘉绒藏居是石砌碉房的一种,主要见于嘉绒西藏。
嘉绒藏族主要生活在丹巴以及大、小金川流域区。
这一区域的藏居以多层式藏楼和碉楼为典型代表。
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代表的多层式藏楼,一般为3-5层,最大的特色是颜色丰富,房屋被黑、红、白三色披沥装点,窗棂又被黄、蓝、红悉心描画;到了秋天,丰收的玉米黄澄澄金灿灿,整齐堆摆在天台、屋顶;辣椒火红,一串串吊挂在屋檐下,成为一种天然的艺术品。
梨树、桃树、苹果树绕房而种,紫的白的打碗花在屋前盛开……所有的颜色干净、纯粹,拒绝暧昧和迭次,反差强烈却异常和谐。
碉楼是嘉绒西藏独具特色的建筑,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
或三五个一群,或独立于山头,碉于碉之间相互呼应,依山成势,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
【关于甲居藏寨】:丹巴境内,深藏着众多造型美观、风貌古朴、鲜为人知的古村落。
数千年以来,这些古村落一直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尤以甲居的藏寨最为集中和突出。
在当地,人们都将其居住的村落称为寨子,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阳的坡梁上较为平坦的地方,寨子由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组成。
一幢幢造型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树掩映之中,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构成一幅田园牧歌似的优美的乡村画卷。
对面的山峰上,还有藏寨立于半山腰,险峻之及,不知道他们是怎样上去的。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论文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论文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论文【摘要】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与之相应的私人经堂建筑艺术所展示的是藏传佛教艺术所传播的特定历史产物,也是藏传佛教艺术根深蒂固于民间和全民信教的集中体现。
更是民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宗教文化深厚影响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高原藏族民居;结构特点;宗教文化影响引言云南迪庆高原藏族居住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
据有关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昌都卡若遗址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
云南迪庆高原藏区民居建筑也摆脱不了这种“西藏地区屋皆平顶”的特点,一直延续了藏区传统的建筑风格。
但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变迁以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有所变化与差异。
一、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一)迪庆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迪庆藏族民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大体可分为两种形式与结构: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和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
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主要分布在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大都是二三层的碉楼式平顶房或者一层的平顶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
“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的藏式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从有关史料可知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旧唐书吐蕃传》称逻些城“屋皆平头高数十尺”。
《新唐书吐蕃传》亦云“屋皆平上,高至数丈”,因此可知吐蕃时期民居的建筑面貌。
时过一千余年成书的《西藏志》记述当时的西藏房舍:“自炉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履以土石,名曰碉房。
有二三层至七八层者。
凡稍大房屋中堂必雕刻彩画,装饰堂外,壁上必绘一寿星图像;凡乡居之民多傍山坡而住。
”这些记述不仅与西藏腹心地区的民居情况相符,也与云南迪庆的德钦县各地和香格里拉市的东旺峡谷、尼西等干热河谷地区基本相符。
深入学习藏民族文化的调研报告
藏族传统法律文化与依法治国--深入学习藏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调研报告藏族传统法律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建设现代法律文化的重要因素,是构筑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历史上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孕育着藏族的法律文化,本质上属于传统法律文化范畴。
藏族传统法律文化虽然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在整体上无法创生现代法治,许多方面甚至成为现代法治的反向力量。
近年来,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已经对我国的安全和政治稳定构成威胁.要实现藏区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某些阻滞因素,同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使传统法律文化为藏族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一、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任何形态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的文化,它是适应民族生存的特点而形成的,是在民族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化的精神依托和力量,它往往凝聚着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同时又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得以凸现,并时时刻刻影响人、改造人。
藏族传统法律文化是藏族藏民族特有的,以藏传佛教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法律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
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的这些内容不同程度地渗透、影响着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乃至人们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等。
从而影响着现代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
此文化传统是多层面构成的系统,在文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与此系统相契合的价值判断关系。
价值判断系统往往对整个文化系统的发展轨迹和方向起着调控、制约的作用。
价值判断的这种调控制约性,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性。
藏族封闭的地理位置、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人们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使得藏族的传统法律文化有着自身的价值取向性,从而形成藏族传统法律文化自身独有的特征:(一)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的宗教性以宗教思想为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宗教的教义、教规贯穿在法律条文中,这是藏族阶级社会制定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拉”与藏族传统村落社会秩序建构
【作者】王晓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甘肃合作,747000
费孝通先生指出,“东方的农业平原正是帝国的领域,但是农业的帝国是虚弱的,因为皇权并不能滋长壮健,能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1 ]62 梁漱溟先生也认为,“中国(传统中国)之不像国家,第一可从其缺少国家应有之功能见之。
此即从来中国政治上所表见之消极无为。
历代相传,‘不扰民’是其最大信条,‘政简刑清’是其最高理想”。
[2 ]140可见,传统中国,因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国家权力不可能直接深入到乡村,为了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皇权借助一个不下县的官僚体制和县以下的宗族组织与乡里制度,来实施对国家的统治。
亦即,传统中国的乡村治理与秩序的维护,是在国家权利保障下,依靠其乡村内生的组织与制度来实现的。
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权力进一步深入到边远的西部藏区乡村,在看到藏区乡村传统的结构、秩序逐渐被打破的同时,新的家庭矛盾问题、基层政府的腐败问题等开始凸现。
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是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乡村和谐稳定的大事,是摆在政府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西部藏区传统村落社会与内地乡土社会的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方面。
文章借助学术界关于中
国乡土社会秩序问题的研究,[3 ]及中国传统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的研究等相关成果,[4 ]通过调查甘肃N县藏族传统村落G村社会治理中奥拉组织的运行,进一步了解藏区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建构特质。
进而提出,在社会转型期,维持藏区村落和谐稳定的秩序,内生的组织力量是不应被简单抛弃的。
一、选择甘肃N县G村作为田野点的原因
G村位于距L县城以北15公里处,向北与安多藏语区的N
县T自然村接壤,向南跟上、下B村为邻,左右两边为大山,无直接相邻的村落,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N县的一个自然村,隶属于B行政村,村落所处海拔2718米,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气候带,气候干燥寒冷,温差大,无霜期仅为1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约在3.3℃。
生产结构属于半农半牧区,粮食主要种植青稞、油菜籽、小豆、燕麦、洋芋等。
气候寒冷导致小麦无法种植。
人均虽占耕地6亩之多,但农作物收成很低。
畜牧业也由于牧场小而无法规模化养殖。
是国家级贫困县所属的一个边远村落。
G村现有97户,共403人,汉族只有7户,藏族有90户之多。
因其藏族成年妇女头上梳有三根辫子,而被当地汉族称之为“三格毛”,“三格毛”是藏族的一个支系,又称“觉乃藏族”。
“三格毛”藏族主要分布在N县境内的洮河两岸,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N县藏族的一个突出特征,有其深入考察与研究的价值。
而汉族则是在民国后期,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初从附近汉族地区迁移至此的。
村落日常交流以藏语为主,但也夹杂了大量的汉
语。
G村的小孩则全部送往距村落1.5公里的上板藏村接受汉语教育。
文章选择N县G村作为田野点的原因:首先,G村向北依靠安多藏语区,向南距汉族村落还有两个同一族群的藏族村落为屏障,汉化不太严重,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习俗。
其次,G村相对于附近的几个藏族村落要大,具有半农半牧区藏族村落的基本特征。
再次,G村的民间组织很完善,不但有僧俗事务的领导者,而且还有协助村中集体事务的民间组织,而附近的几个藏族村落是没有掌管宗教事务负责人(宁玛派僧人),但凡举行相关的村落集体宗教事务,僧人只能从G村及禅定寺迎请。
鉴于以上三点的考虑,以G村作为田野点,是便于调查奥拉在传统村落运行与秩序建构中的特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藏族传统村落的内部结构与管理。
二、“奥拉”及藏族传统村落社会的其他组织
奥拉,为藏语音译名(拉丁文转写成“Aorog”),又译作“奥热”“俄若”等,汉语意思是“绿色的伙伴”,即农田与草场的守护者。
奥拉既是奥拉组织的通称,又是这个组织里每一个体的称谓。
当地汉族则习惯上称奥拉组织为“奥拉们”,每户奥拉叫“奥拉家”,单个个人叫“奥拉”。
奥拉是一个村落内生的协调、管理、服务性的功能组织,普遍存在于N县半农半牧区的藏族村落中。
奥拉产生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但从其产生的条件看,需要具备村落的形成与农田的私人承包两个基本条件。
据G村的
老人回忆奥拉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土地下放,即包产到户前的一段时间被中断,改革开放后至今,奥拉始终作为藏族传统村落中的内生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奥拉以户为单位,据笔者在N县的许多藏族村落中调查,发现其以三至七户为单元(具体户数每个村庄都不大一样,村落大的奥拉的户数多,村落小的则相应少),实行轮流制,时间以一年为周期。
奥拉组织的内部并无大小之分,凡遇事奥拉之间便以协商来解决。
像今天G村的奥拉以七户为单元,划分的依据是村落一年里主要有七件宗教大事,村集体有六座山神,每户奥拉承包一座敬山神时的相关服务工作,还有一件事即每年农历二月十一为全村的赛马节,剩余的一户奥拉主要筹办这件事。
G村的奥拉任期也是从上一年的农历二月十一赛马节上任到下一年的农
历二月十一期满,然后再交给下一届奥拉,如此轮流,周而复始。
G村的藏族主要由包、安、申三大姓氏组成。
当地藏族把同一个姓氏构成的群体叫作“沙乃”①,其余刘、张、王、来、徐诸姓的家庭则后来以互助沙乃的形式,分别自愿加入到以上的三大沙乃之中。
沙乃的主要功用是将村民互助的大集体,根据需要再依据姓氏切割成几个小的单元。
沙乃主要在单个家庭的婚丧大事中发挥作用,因为像G村这样的村落相对比较大,若干个家庭需要协助的事务,全村人都来帮忙,在人力和物力上都未免太过浪费。
相关沙乃的产生与功能他人已有专文介绍,[5 ]也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作为村落的一个内生性组织而做简单的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