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关于茶文化
茶文化
茶文化是指与茶有关的一系列活动、习俗和价值观,以及与茶相关的艺术、哲学和生活方式。
茶文化几千年来已经深深扎根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群体中,形成了独特的茶道和茶艺。
茶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的风格和传统,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茶文化要点:
1.茶的起源和历史:茶文化通常与茶的起源和历史紧密相连。
从古代中国的传说和仪式到日本的茶道,茶文化在许多文
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茶的仪式:许多茶文化都有特定的茶仪式,如中国的功夫
茶、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室礼仪等。
这些仪式强调了宁
静、平和和与自然的联系。
3.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通常展示茶
师的技巧、美学和仪式,如茶道表演、泡茶表演等。
4.社交和交流:茶文化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平台,人们可以通
过品茶、品评茶品、探讨茶文化等,与他人交流并建立社
交关系。
5.茶具和器皿:茶文化中使用的茶具和器皿也有着特殊的地
位,如茶壶、茶杯、茶盘、茶道具等。
这些茶具以其独特
的设计和制作工艺成为艺术品。
6.茶和健康:茶文化中茶与健康的关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茶被认为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提神醒脑等益
处,并且在一些传统医学系统中被用于草药疗法。
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和习俗,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享用,更是一个展现文化、传承智慧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茶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传递了人们对自然、美学和人际关系的深入思考。
无论是茶道大师还是钟爱茶饮的普通人,茶文化为人们带来宁静和喜悦,成为一种独特而深受喜爱的文化现象。
(完整版)中国茶文化.ppt
一、茶的种类
▪ 1、按茶的颜色分类 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 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 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绿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 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二、茶文化的形成
▪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 划时代的时期。
▪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以陆羽《茶经》的刊行为标 志,民间称他为“茶神”、“茶圣”、“茶仙”。
▪ 茶文化在唐代形成,除了与唐代经济、文化的昌 盛、发展有关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 1)与佛教发展有关 ▪ 2)与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关 ▪ 3)与唐代诗风大盛有关。 ▪ 4)还与唐代贡茶的兴起和中唐以后的皇朝禁酒
再加工茶类:
▪ 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进行再加工,如窨 花后形成花茶、蒸压后形成紧压茶、浸提 萃取后制成速溶茶、加入果汁形成果味茶、 加入中草药形成保健茶、把茶叶加入饮料 中制成含茶饮料。因此再加工茶类也有六 大类,即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 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
绿茶
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做多的一类茶叶,也是历 史最悠久的茶叶品种,全国19个主要产茶省市 区都生产绿茶。中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 首位,每年出口数亿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 贸易的70%左右。绿茶一向以香高、味醇、形 美、耐泡为特点。
紧压茶——普洱饼茶
普 洱 方 茶
千两茶
花茶——茉莉龙珠
一、茶的种类
▪ 2.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
不发 酵 半发酵茶 茶
全发 后发 酵酵 茶茶
绿茶 青茶(乌龙茶)
茶文化的介绍
茶文化的介绍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文化表现。
以下是茶文化的一些介绍。
一、茶的历史据史书记载,中国已有五千余年种茶历史。
中国的茶主要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绿茶和红茶。
自唐代起,中国茶叶就逐渐开始传入各国,成为国际茶文化的使者。
二、茶的价值茶不仅具有下火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还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如降低血脂、降压、抗氧化等。
同时,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精神生活的体现。
喝茶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愉悦身心。
三、茶具的分类茶具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形状、材质都各不相同,不同茶具对应不同的茶叶和茶品。
例如,早期的茶具以紫砂壶为主,而现代则多数使用玻璃杯、陶瓷杯和不锈钢杯。
茶具也包括了茶台、茶盘、茶叶罐、茶匙等等。
四、茶艺表演茶艺是借助茶具、茶叶制作和泡茶的工具,将品茶的步骤流程化的表演形式,茶艺表演流程往往包括准备、洗茶、品茶等步骤。
茶艺表演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茶艺表演不仅展示了泡茶技巧,更传递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五、文人雅士和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茶文化长期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他们常通过赏茶品茶来交流思想、交友。
茶壶、茶杯两侧常常镌刻诗句、书法,如杜甫的“安知鸳鸯处处飞,何事桃花扇底开”的《茶歌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六、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茶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人不仅在家中泡茶,更会品尝各种茶品,参加品茶会和茶艺表演等活动,传承茶文化。
总之,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包含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其传承和创新不仅在中国,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中国茶文化知识
中国茶文化知识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厚重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深邃博大,包括了茶的起源、品类、名称、制作工艺、饮用方式、礼仪、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在中国文化中,茶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国人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一、茶的来源有关茶发源的传说很多,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由湖南省的一个叫神农的人所发明,后来传到了四川和云南。
按照考古学的发现,中国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的仰韶文化时期。
考古学家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茶渣,证明了茶叶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二、茶的品种中国是个茶叶文化大国,茶的品种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一种茶都各有其风味和特点,味道也有所不同。
例如绿茶就以清香、爽口而著名,红茶则以醇厚、浓郁为主,黑茶是少有的发酵茶之一,以甘润、陈香、柔顺为主,白茶味道清淡,芳香迷人,黄茶则是色泽黄绿,香气清雅,味道鲜美。
最近几年,喜茶、奶茶文化的兴起,也成为了茶文化中的一个新兴方向。
三、茶的名称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名称,茶之所以被赋予名称,是因为每一种茶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例如,龙井茶又叫“明前龙井”,是浙江杭州西湖的特产茶,名字来源于小龙井这个地方,因其色、香、味俱佳,形似龙,又在清明节采收,因此被赋予“明前”的称号。
而“铁观音”则是尝起来像铁一样硬、气势磅礴,外形如盘如观音,因此而得名。
四、茶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茶、制茶、炒茶、揉捻、杀青、晾凉等环节,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处理。
这些工艺的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茶的品质和口感,对于茶农而言,茶叶的炒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地方、不同茶叶,炒制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例如“滇红”茶就以翻动、挂绕、推肫为制茶的关键步骤;而龙井茶、毛峰茶则更注重轻轻摇晾、抖掐。
五、茶的饮用方式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饮文化,茶的饮用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上海茶艺、广东茶文化、台湾茶道等。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以下是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1. 茶的起源: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传,茶的发现与神农氏有关。
茶叶最早被用作药物,后来逐渐演变为饮品。
2. 茶叶的分类: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等几大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和特点。
3. 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强调茶的制作、品尝和欣赏的仪式性和艺术性。
茶道注重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茶的香气、口感和意境。
4. 茶具:品茶过程中使用的器具被称为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茶船、茶罐等。
茶具的材质、形状和工艺都与茶文化密切相关。
5. 茶的功效与禅修:茶被认为有清心、提神、降压、养生等功效。
在禅修中,喝茶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宁静的境地,促进思维的净化和内心的平和。
6. 茶文化的传播:茶文化随着茶叶的传播而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等,形成了不同地的茶文化传统。
以上是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独特的饮品文化,更融入了哲学、艺
术和生活方式。
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喜爱的文化遗产。
茶文化
• 青茶(乌龙茶)
1) 青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 60%) 2) 又称乌龙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 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 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功夫茶
3)青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 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 不过,在众多的茶类花色品种中,对较多 的茶叶品类而言,还是“以新为贵”。
• 要判断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 行辨别: 1)茶叶的色泽 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 绿明亮; 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 是新茶的标志。
2)茶叶的香气 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 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 得低闷混浊。 3)茶叶的滋味 不管何种茶类,但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 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 总之,新茶都给人以色鲜、香高、味醇的 感觉。而贮藏1年以上的陈茶,纵然保管良 好,也难免会出现色暗、香沉、味薄之感。 • “茶叶越新鲜越好”,这是一个悖论。长 期饮用新茶,会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如 果茶叶存放一年半以上或者因为保存不当 而发霉变质,也不能饮用。
五、茶具
基本茶具
1)盖碗 2)茶海 3)公道杯 4)闻香杯 5)茶杯 6)茶滤 7)茶夹 8)茶托 9)茶巾
祁门红茶
• 种类:红茶 •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著名红茶精品, 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 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 门县,创始年——光绪年(公元1875 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
四、茶叶的鉴别方法
• 新茶比陈茶好,这是指一般而言的,并非 一定如此。适时贮藏,对龙井茶而言,不 但色味俱佳,而且还具香胜之美。又如乌 龙茶,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是隔年陈茶, 同样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特点。
茶文化的介绍
茶文化的介绍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
什么是茶文化?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介绍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
”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
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
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
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也可以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
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
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
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传统名片之一。
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茶文化自然具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知识,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些茶文化的基础知识,以供大家参考。
1. 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传说是商朝时期,由于草木灾害而被迫从肉类饮食向植物食物转化,而发现了茶树所具备的药用功能,并开创了饮茶的传统,被有心人们发扬光大形成具有广泛认同的“茶文化”。
2. 茶类茶的类别有很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等。
其中绿茶是最常见的茶类,而红茶是传统英式茶饮喜爱的主角,白茶要求茶叶生长环境极好,因此价格较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所以喜欢茶的人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茶叶。
3. 茶器选择适合的茶器是享受茶文化的必备条件。
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道具架和茶筅,茶具的材质也有不同。
例如,砚台式茶盘是传统中国茶器中常见的茶盘;紫砂壶被视为中国传统茶器的顶尖之作,尤其是宜兴紫砂壶更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作。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款质量好,感觉好的茶具,才是最好的茶具。
4. 茶道礼仪茶文化有其特殊的饮茶礼仪。
其中,先随热水擦净茶具是第一步,再将泡茶水将热水冲去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将茶叶加入茶壶中,加水泡茶;泡茶时,不同茶叶也要采用不同的泡茶时间和茶温。
最后,根据茶香、色泽、清香、喉感、余味、韵味等饮茶特质,品味和品鉴出茶的微妙之处。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让人品味到了香醇的茶汤,又让人体会到了厚重的历史韵味。
有喜欢饮茶的人士们,除了享受这份味道,也不妨了解一下茶文化的更多知识,从而更好的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茶道文化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 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 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 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
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 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 从而奠定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茶作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 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 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 根本”。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唐代为克服九难 ,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 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 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 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茶道由茶礼、茶规、茶法、茶技、茶艺、茶心这六事构成,称作 “茶道六事”。 茶道修习的重点不是技,而是心。 要修习茶心,又必须从修习茶技开始,明白这个道理, 才可以谈茶论道。
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 1.煎茶 2.点茶 3.泡茶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 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
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 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中国茶文化课件(完整版)
促进了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
茶文化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品茶论诗的过程中,我不仅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 的朋友,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等方面。
瓷质茶具
以高岭土为原料,经过制坯、上 釉、烧制等工序制成。鉴赏时需 关注胎质、釉色、画面、器型等
因素。
玻璃茶具
采用高硼硅玻璃为原料,经高温 烧制而成,透明度高,便于观赏 茶汤。鉴赏时需注意材质、透明
度、耐热性、安全性等方面。
茶具选购、使用与保养指南
选购指南
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需求选择材质、款式和大小;关注品 牌信誉和产品质量;考虑价格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 品。
促进身心健康
品茶论诗能够陶冶性情、培养气质,对于促进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 用。同时,茶道强调的慢生活理念也有助于缓解现代人的压力与焦 虑。
推动国际交流
茶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推广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增 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06 茶文化活动与实践
CHAPTER
国内外著名茶文化活动介绍
英国下午茶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下午三点至五点之间享用,搭配各种茶点 和小吃,成为人们社交、休闲的重要方式。
校园茶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茶文化讲座
学校定期邀请茶文化专家、学者 举办讲座,向学生传授茶文化知 识,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和
兴趣。
茶艺表演
学校茶艺社团积极组织茶艺表演活 动,展示各种茶艺技艺和茶文化魅 力,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和参与。
温壶温杯
简述茶文化
简述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茶文化是指以茶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茶的制作、品饮、礼仪、艺术等方面。
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财富的重要体现。
一、茶文化的历史渊源1. 茶的起源与发展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采摘野生茶树叶来饮用。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制作茶叶的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
2. 茶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在唐代,喝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
唐代著名诗人陆羽所著《茶经》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专论饮茶之书”,它对于推广和普及茶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宋代则是中国茶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当时出现了“茶道”、“茶艺”等概念,人们对于制作和品饮茶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茶人和茶师,如明代陈普、唐顺之、清代袁宏道、黄宾虹等人。
他们不仅在制作和品饮方面有着独特见解,还在艺术上有着卓越成就。
二、茶文化的内涵1. 制作茶叶制作茶叶是茶文化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制作好的茶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口感和香气的需求。
2. 品饮茶叶品饮茶叶是指通过对于色、香、味、形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来体验和欣赏不同种类和品质的茶叶。
在品饮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礼仪和注意事项。
3. 茶道与艺术茶道是一种将制作、品饮、礼仪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文化形态,它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
茶道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三、茶文化的影响1. 社会生活茶文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们通过品饮茶叶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同时,茶文化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 经济发展茶叶作为中国传统农产品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中国的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产业体系,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归纳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归纳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茶道精神: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它强调通过泡茶、品茶的过程,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茶道精神体现了和谐、尊重、自律、感恩等价值观念。
2. 茶艺美学: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泡茶的技巧、礼仪和艺术表现。
茶艺美学追求的是人与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茶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呈现。
3. 茶德修养:茶德是指饮茶者在饮茶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茶德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谦恭有礼等,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视。
4. 茶文化传承: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和生活智慧。
茶文化的传承不仅包括茶叶的种植、制作、品鉴技巧的传承,还包括茶文化精神的传承。
5. 茶与生活:茶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文化,还涉及到饮食、养生、社交等方面。
茶文化强调以茶为媒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生活品质。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涵盖了茶道精神、茶艺美学、茶德修养、茶文化传承以及茶与生活等多个方面,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中国的茶文化知识
中国的茶文化知识
中国的茶文化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茶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形态。
2. 茶的分类:中国茶可以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和普洱茶。
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吸引着不同的人去品尝。
3. 茶具:中国人喝茶时采用的茶具也非常精美,有茶壶、茶碗、茶杯、茶托、茶盘等等。
这些茶具的材质多样,有陶瓷、紫砂、玻璃等,形态各异,满足了各种茶叶的冲泡需求。
4. 茶道: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制茶、品茶、赏茶、谈茶,来体会和追求和谐与美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茶道强调的是“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和儒道的“内省修行”思想,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5. 茶文化的象征意义:中国茶文化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和文化追求,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传统和工艺美术特点。
茶文化中的“清”既反映了自然之清,又反映了心灵之清。
人们通过品味清茶,可以体悟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6. 茶与生活:在中国,茶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用茶待客,以茶会友,把饮茶作为一种增进友谊、交流思想的方式。
同时,饮茶也是一种休闲方式,人们可以在品茗时享受宁静与和谐。
总的来说,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探索茶文化的人越是越来越多,茶文化的知识众多,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文化的概念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茶文化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
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我国关于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非物质文化方面,茶文化在我国也有着深厚的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我国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一、茶文化的历史传承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关于茶的记载。
自唐朝开始,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二、茶艺的独特技艺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茶艺包括采摘、制作、冲泡等多个环节,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经验。
在茶艺传承中,许多传统的制茶、泡茶技艺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但仍有不少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这些技艺不仅体现了制茶、泡茶者的技艺水平,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茶馆文化的独特魅力茶馆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茶馆不仅是人们休闲、交流、品茗的场所,更是传承和发扬茶文化的平台。
在茶馆中,人们可以品味各种名茶,学习茶艺、茶道等传统文化,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茶馆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茶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在传承传统茶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传统茶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艺术家等人士开始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开发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和需求的茶叶、茶具、茶食品等产品,让传统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之,我国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也有独特的技艺和精神内涵。
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继续发扬光大。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1.茶的起源和传播: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传说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的。
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并传入世界各地。
如今,中国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供应国之一2.茶的种类和分类:中国的茶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产地进行分类。
常见的茶类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等。
每一种茶都有独特的特点和饮用方式,反映了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加工工艺的差异。
3.茶具和茶艺:茶具是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重要元素。
中国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托、茶盘等。
不同的茶具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茶叶,通过不同的茶具和品茗技巧,可以更好地欣赏茶的色、香、味。
4.茶道和茶会:茶道是表达茶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茶道,人们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享受茶的美味,并体验宁静和平和。
茶会是茶文化的重要展示形式,通过茶会,茶艺师可以向来宾展示不同种类茶叶的品尝技巧和艺术鉴赏。
5.茶文化的哲学: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和消遣方式,它还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倡朴素、内敛和谦逊的生活态度。
在茶道中,人们通过饮茶和品味茶的过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6.茶文化的社交价值:茶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茶室中,人们可以通过品茶交流感情,借茶会友。
茶文化既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也是一种展示身份和地位的方式。
7.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文化不仅在文学、艺术和宗教,也在哲学、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茶作为世界第二大饮品(仅次于水),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
总结起来,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
茶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茶的热爱和追求,也蕴含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通过了解和学习茶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茶文化的简介
茶文化的简介一、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茶的起源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我国神农氏时期。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啖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这说明茶的药用价值在很早就被发现了。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茶从药用逐渐转向饮用。
2. 茶的发展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秦汉时期:茶从药用转向饮用,逐渐成为民间饮品。
(2)魏晋南北朝:茶文化开始形成,茶道、茶宴、茶诗等逐渐兴起。
(3)唐宋时期:茶文化达到鼎盛,茶道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茶宴成为社交场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4)明清时期:茶文化逐渐普及,茶馆兴起,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二、茶的分类与特点1. 茶的分类根据制作工艺和品质特点,茶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黑茶。
(1)绿茶:绿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2)红茶:红茶经过发酵、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色泽红亮,滋味醇厚。
(3)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经过半发酵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4)黄茶:黄茶经过特殊的“闷黄”工艺制作而成,色泽黄绿,口感醇厚。
(5)白茶:白茶经过简单的晾晒和干燥工艺制作而成,色泽白嫩,香气清雅。
(6)黑茶:黑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色泽黑亮,口感醇厚。
2. 茶的特点(1)独特的口感: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茶多酚、茶碱、氨基酸等,使得茶叶具有独特的口感。
(2)丰富的营养价值: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3)悠久的传承: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茶道与茶艺1. 茶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中心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包括茶具、茶艺、茶宴、茶诗、茶画等。
茶道强调“和敬清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2.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品茶的一系列技艺,包括茶具选择、泡茶方法、品茶技巧等。
中国茶道茶元素
中国茶道茶元素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也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元素之一。
茶叶在中国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味多样。
在中国茶道中,茶元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本文将从茶的历史渊源、品茶技艺、茶道礼仪以及茶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茶道茶元素。
一、茶的历史渊源茶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相传,中国的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了茶叶的独特魅力,并开始将其作为草药使用。
在随后的几千年里,茶的种植和制作技艺逐渐发展完善。
中国的茶文化也因茶叶的普及而逐渐形成。
二、品茶技艺品茶是中国茶道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品茶技艺包括观色、闻香、品味、辨识等方面。
观色指的是观察茶叶的外观特征,如叶片的形状、颜色等。
闻香是用鼻子嗅出茶叶的香气,从中感受到茶叶的香味特点。
品味是指品尝茶叶的滋味和口感,分辨茶叶的优劣。
辨识茶叶则是通过观察、闻香和品味茶叶,判断其品种和产地。
三、茶道礼仪中国茶道注重礼仪,茶道礼仪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茶道礼仪中,主人和客人之间有着明确的地位和角色。
主人要以恭敬的态度为客人泡茶、奉茶,而客人则要以谦虚和尊重的姿态接受茶水。
茶道礼仪强调的是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如尊重、友善、和谐等。
四、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茶文化促进了社交和交流。
在中国,人们习惯通过喝茶来交流感情、解决问题。
其次,茶文化弘扬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喝茶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种艺术体验。
此外,茶文化也培养了人们的修养和自律意识。
品茶需要专注和细致,有助于培养个人修养和自我控制能力。
总结中国茶道中的茶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在茶叶的种类和品尝技艺上,中国茶道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茶道礼仪则强调了和谐、尊重等价值观。
茶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社交交流、培养了审美情趣,以及提升了个人修养和自律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茶道茶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茶文化
第一节 茶史
资料:
中国茶叶博物馆 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 王旭烽
• • • • •
一、茶起源与发展 1.1 茶树的发现 1.2 茶树原产地 1.3 我国茶树栽培简史 1.4 茶树的对外传播
1.1 茶的发现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 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氏”。 • 《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 二毒,得荼而解之”。
• 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 建立了茶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体系。 • 建立国家、省、地(市)各级茶叶研究所,茶叶 示范场,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茶树种质资源圃。 设立了茶学学科,专门从事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设有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学历教育,茶艺师、 评茶员、茶叶加工工等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 目前全球共有茶叶生产国50多个。 • 茶叶主产国除中国还有:印度、斯里兰卡、 肯尼亚、日本、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国, 这些国家的茶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传 入的。
1.4 茶树的对外传播
传入日本 – 806年,日本留学僧空海来我国留学,把我国的茶籽和 饼茶带回,815年在近江、丹波等栽茶并学习制茶。 1191年荣西又来我国学习,传去釜炒茶(炒青)制法。 1661年日本高僧隐元用我国的烘焙法制造隐元茶。 1783年长谷宗一郎用我国的炒制绿茶,1835年宇山本 用覆下茶园生长的鲜叶,仿效我国唐代的蒸青制法加 工出“玉露茶”。1875年又由我国传入红茶制法, 1888年首次试制乌龙茶,1898年开始制造红、绿砖茶。 1926年仿效我国珠茶制法,生产出“玉绿茶”(Gurie)。
• 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公元581-1911年, 即隋唐至清代。
• (3)元代:茶区又有新的拓展,主要分布在长江 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茶叶产量约 10万吨。 • (4)明代:茶树栽培面积继续扩大。公元14051433年,郑和把茶子带到台湾栽种,开辟了我国 台湾茶区。从云南向北绵延一直到了山东的莱阳。 种茶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如:茶树繁殖除用种子 直播外,还采用育苗移栽法;提出了茶园间作。 基本上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主要的茶叶产南 四川 贵州 广西
03-10-2
湖北 江西 台湾
浙江 福建 广东 海南 湖南
中国茶区分布
中国茶区区划
全国分四大茶区:
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
江南茶区
华南茶区
03-10-2
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以北,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 山,东至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包括皖北,陕西,苏北, 山东,河南,甘肃等。气温低,积温少,降水少,茶树 生长期短,属次适宜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 该区为我国最北的茶区,以发展绿茶为主。名茶有六 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舒城兰花 茶等。
印 度
世界上产茶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茶叶总 产的1/3。从18世纪未开始种茶,分北印度 (包括东北印度)和南印度两大茶区。全国在 阿萨姆设有托克莱茶叶试验站。
茶树栽培特点:⑴茶树品种多为大叶种,
主要是阿萨姆种和中国杂交种、中国种、中印 杂交种。⑵茶园比较集中成片;⑶茶园种植遮 荫树,⑷有定型修剪,隔年轻修剪的习惯;⑸ 茶园施肥N、P、K比例为5∶2∶1;⑹在采摘 上多用留叶采法。
小结
• ⑴ 神农氏最早发现茶,我国利用茶的历史达 4700多年 • ⑵ 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由于政治的 统一、宗教的兴起、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促 进了茶叶的发展,我国目前茶园面积居世界第一, 产量第二,出口第三。 • ⑶ 世界上产茶国的茶树种质、栽培和加工技术 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入的。 • 综上所述,我国是茶树的故乡,中国对世界茶叶 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非 洲
19
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果、毛 里求斯、罗得西亚、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扎伊尔、 南非、埃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津巴布韦
阿根廷、巴西、秘鲁、墨西哥、玻里维亚、哥伦比亚、危 地马拉、厄瓜多尔、巴拉圭、圭亚那、牙买加 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 俄罗斯、葡萄牙
斯里兰卡
1824年首次从中国引进茶子种茶,全国22个区有11个 区产茶,1980年茶园面积367万亩,产茶191000t,茶园 分布在1200m以上的占33%,600-1200m的占35%,低山 丘陵的占32%。全国主产红茶,其次是速溶茶。 斯里兰卡茶树栽培的主要特点:⑴ 茶树品种以阿萨 姆变种和斯里兰卡杂交种为主;⑵ 低山、丘陵茶园常 种植豆科树木为遮荫树;⑶ 重视采摘技术,除留叶外, 还分嫩、中、粗标准采摘;⑷ 近年来提倡茶园增施肥 料,合理施肥。
采摘一芽二叶的标准。
日
本
公元805年日僧由中国带去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现除 北海道几县外,其余各都府县均产茶,以静冈县产茶为最多, 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其次是鹿儿岛县,这是新兴茶区, 也是茶叶生产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京都府为玉露茶和碾 茶等传统名茶产地。日本茶园面积曾达58万亩,产量61500t 以上,战后荒芜,产量下降,1980年面积为91万亩,产茶达 102000t,平均亩产达124.5kg,静冈县为153kg,是世界上产 茶国家中最高的。目前主产绿茶,以普通煎茶为主,约占总 产的3/4,其次为番茶和玉露茶。 日本茶树栽培特点:⑴ 栽培管理科学;⑵ 重视良种普 及;⑶ 机械化水平高;⑷ 茶树采摘面保持覆盖度90-120%, 树高60-90cm,幼年茶树逐年实行低位修剪。
江南茶区
位于长江以南,北起长江,南到南岭,东临东海,西连云 贵高原。包括浙江,皖南,苏南,江西,湖北,湖南,福 建北部等。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 和茶树生长期均长。属适宜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品种 资源丰富。 该区以发展红茶、绿茶为主,砖茶、乌龙茶为辅。名茶 有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 魁、武夷岩茶和庐山云雾等。
肯尼亚
1903年引进印度茶种开始种茶,1980年茶园面
积114万亩,产茶89500t,大部分出口,红碎茶品质
居世界各产茶国之首,茶园平均单产约50kg以上, 茶叶生产集中在5个省17个县,全国设有茶叶发展局, 专管14万多个体户茶农的茶叶生产工作。 茶树栽培方面:全国已基本实现茶园良种化,
茶园管理中重视施肥、修剪工作,采茶严格,坚持
– 传入印度 – 1834年成立植茶问题委员会,派遣委员会秘书 哥登到我国购买茶籽和茶苗,并访求栽茶和制 茶的专家,带回茶籽栽植于大吉岭。1836年哥 登带去我国茶工,在阿萨姆的C.A.Brace厂中, 按照我国制法试制茶样成功。
– 传入斯里兰卡 – 1854年成立种植者协会,发展茶叶生产。1866 年,Gmas Taylor学习我国茶叶制法,采用中 国武夷山种的茶树鲜叶试制样茶,1873年仿效 印度用机械制茶。
2 茶叶生产现状
• 2.1 茶树种植区域 • 2.2 主要产茶国茶叶生产概况
世界茶叶生产概况
• 世界种茶国家52个,其中: 洲别 国家数 占茶叶总产量% 亚洲 18个 87% 非洲 19个 10% 美洲 11个 大洋洲 2个 3% 欧洲 2个
世界产茶国名录
数量 亚 洲 18 国家名称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日本、土 耳其、伊朗、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 甸、巴基斯坦、尼泊尔、菲律宾、韩国
• 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1949• 50-60年代,对荒芜茶园垦复,并对旧茶园 进行改造,新发展54万公顷集中连片新茶 园,新建300多个大型茶场或茶厂,500多 个茶叶生产基地和28个茶叶出口生产体系。 山东、西藏和新疆试种茶树获得成功,茶 叶产地由原来的14个省(自治区),500余 个县(市),扩大到遍布20个省,近1000 个县。 • 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在世界的位置为:茶 园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
西南茶区
位于我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 盈江以北,神农架,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 包括贵州,四川,云南。大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 件优越,气温较高,阴雨天和雾日多。属适宜区,品种资 源丰富,以大叶种为主。
该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以发展红茶、 绿茶和边销茶为主。名茶有滇红、云南沱茶等。
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公元581-1911年,即 隋唐至清代。 • (1) 隋唐:隋饮茶之风盛行。《封氏闻见 记》载:“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 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 流于塞外”。在浙江盛产紫笋茶的顾诸山 建立了首座“贡茶院”。 • 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 世。唐代的茶叶产地达到了我国近代茶区 相当的局面。
1.2 茶树原产地
• • • • • 茶树原产地:我国西南地区 野生大茶树的发现: 四川南部及东南部 贵州道真县 云南:是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历 史达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最高的野生茶树达 31.2m,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高茶树。
1.3 我国茶树栽培简史
• 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即秦汉到南北 朝时期,这一阶段是茶树栽培在巴蜀地发 展,并向长江中下游扩展的时期。 • 发展的原因: • 政治:秦始皇统一中国; • 宗教:佛教、道教的兴起。道教视茶为养生 之“仙药”。
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公元581-1911年,即 隋唐至清代。 • (2)宋代:饮茶风俗相当普及,“茶会”、 “茶宴”、“斗茶”之风盛行,促进了茶 叶生产的发展,许多产地竞相选好的茶树 品种,加工好茶以作斗茶用,促进了茶树 品种的研究和选择,推动了茶树良种的种 植。有关茶叶方面的著作增多,如:《大 观茶论》(宋徽宗赵佶)、《东溪 试茶 录》、《北苑别录》。
– 传入俄罗斯 – 1833年向我国购买茶籽、茶苗,栽植于尼基特 植物园内;1884年索洛左夫从汉口运12000株 茶苗和成箱茶籽,在外高加索巴统附近,开辟 了一个小茶园;1889年吉霍米罗夫为首的考查 团到中国和其他国家去研究茶叶的产制,回国 后在巴统附近开辟茶园15公顷,后来扩充到 115公顷。在沙里巴乌尔设立一个小型茶厂。 1893年波波到我国访问,回去时,购买了茶种 和几万株茶苗,并聘了10名茶业工人到高加索。 在巴统附近郊区种植80公顷茶树,并且完全按 照我国形式建设了一座小型的茶厂,依照我国 制茶法生产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