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研究 PPT

合集下载

《水环境保护》课件

《水环境保护》课件

结论
未来的发展和展望:加强水环境保护,实现全面水环境污染治理,确保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态健康。 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环境关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消除水环境污染的责任与行动:每个人都应当担负起保护水环境的责任,采取行动,共同构建美丽的水环境。
典型水环境污染例
比如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染导 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水质变差。
水环境保护措施
1
排污许可制度
通过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对污染源进行管理和监控,从根本上防止水环境污染。
2
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环境破坏行为的处罚和法律保护。
3
水污染治理技术
发展和应用高效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如生物处理、物理过滤和化学净化等。
4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保护的挑战
1 发展和环境的矛盾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水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2 需求增长的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给水环境保护带来压力。3 水环Fra bibliotek治理的难度和复杂度
水环境治理面临着治理难度大、工作复杂等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
《水环境保护》PPT课件
# 水环境保护 ## 概述 - 什么是水环境保护 - 为什么需要水环境保护 - 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意义
水环境污染
污染的种类
水体污染的种类多种多样, 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 物污染等。
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
污染物来源主要有工厂废水、 农业农药和城市污水等,对 人类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严重 影响。

2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章PPT课件

2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章PPT课件
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
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 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中,某中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 大的现象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二 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 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 什么时间开始?
一 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机制
物理作用: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 化学、物理化学作用:成分间及发生化学性质、价态变化,
但未参与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及食物链的传递作
用、转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生物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g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生物或
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 现象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 水质 1. 天然水
悬浮物质:细菌、藻类、原生动物、泥沙、粘土 胶体物质:溶胶、高分子化合物、其他不溶性物质 盐类:Ca、Mg、Na、Fe、Mn
气体:O2、CO2、H2S、N2、其他
第三节 水质污染指标
水体富营养化
存在天然和人为两种类型 共性: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容易)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二 、废水处理方法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及减少污染源排放工业废水
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2)减少耗水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

水---环境PPT

水---环境PPT

返回
1.无节制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污水是河 . 湖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持 续增大,排入江河湖库的废污水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 新调查资料,现状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80年代初的1倍, 年排废污水达600亿t,这些废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 排入江河湖库,是主要的污染源。 • 我国江河污染主要是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所致,一 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大江大河形成岸边污染带; 支流小河一个工厂的污染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 排污沟。
海 的 世 界
•一、水环境问题的现状 •二、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 •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1.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
• 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km河长开展的水资源 质量评价结果:46.5%的河长受到污染(相当于Ⅳ、Ⅴ类) ;10.6%的河长严重污染(已超Ⅴ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 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从地区分布来看,支 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市 工矿区河段水质最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上优于北方河流 ,中西部地区水质整体上优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全国七大 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 污染;海河、松辽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 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返回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 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 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 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 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 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 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对 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 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 三定”规定的要求,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 全国水资源规划体系。组织开展水功能区的划分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 工作;做好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审定江河湖库等水域的纳污 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及时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维护江河湖库水 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相统一。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最有 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以控制进入江河湖库 的污染物。将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制定的 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指标分解 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 与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可 能适时适度调水,改善湖泊水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

环境科学导论 水环境

环境科学导论 水环境

10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 物理指标 臭和味:水体受到污染后就可能产生异样的气味 颜色:真色和表色 浊度: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如粘土、泥沙、浮游生 物、微生物等)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固体含量:指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 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电导率:水中所含溶解盐类越多,水中的离子数量 越多,电导率就越大
第三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7.酸碱
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 。它 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渔业 生产,腐蚀船只、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 用酸化或碱化的水浇灌农田,会破坏土 壤的理化性质,对工业、农业、渔业和 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8.病原微生 物污染物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屠宰、制革、 洗毛、生物制品等工业废水,常含 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 生虫,会传播霍乱、伤寒、胃炎、 肠炎、痢疾以及其他病毒传染的疾 病和寄生虫病。
5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水资源的特征 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利用上的多用性
利和害的两重性
6
第一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境概述 水资源的利用
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 生态用水
城镇 农村
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维护生态环 境不再恶化 并逐渐改善 所需的水资 源总量
7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三、天然水 • 天然水的组成 • 天然水是由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所组成的 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的溶液综合体。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 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包括石油 类、挥发酚类等,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排放标准要 求。

《水环境保护》课件

《水环境保护》课件

04
水环境科学研究
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技术
利用遥感、GIS、GPS等技术手段 ,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获取 水质、水文、生态等数据。
评估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对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指标 进行评估,判断水质状况及潜在风 险。
预警系统
建立水环境预警系统,对异常指标 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 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
人类健康保障
清洁的水环境有助于保障 人类健康,减少水污染和 疾病传播的风险。
03
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01
制定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 企业的环保责任。
02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和参与度。
03
严格执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水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生 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 样性降低,水生态系统退 化严重。
中国水环境现状
水污染问题突出
பைடு நூலகம்
水生态保护意识增强
中国部分地区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包 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影响居民 用水安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政府 加强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
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增强公众参与度
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可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行 动,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促进政策实施
公众意识的提高可以促使政府更加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制定更 加严格的法规和政策,推动水环境的改善。
减少污染行为
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有助于减少污染行为,降低工业废水排 放和生活污水对水体的影响。

水环境保护PPTppt

水环境保护PPTppt
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
全球范围内,水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严重污染了水环境。
农业污染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水体 污染,同时,农田灌溉用水也带 来了大量污染物。
城市污水排放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大量污 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04
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估
水环境的监测方案
常规监测
定期对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监 测指标包括pH值、水温、溶 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
应急监测
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制定应 急监测方案,快速掌握水质状况 ,为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在线监测
利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流 域、饮用水源地等实现实时在线监 测。
水环境的监测技术
优化工业生产工艺,降低 水耗,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
废水深度处理
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确保达到放标准。加强废水管理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和在线 监测系统,防止废水对环 境造成危害。
农业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01
发展生态农业
0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模式,减 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采用节水灌溉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03
加强农业污染治理
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理机制 ,防止农业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生活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推广节水器具,减少家庭 用水的浪费,降低生活污 水排放量。
加强生活污水处理
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再 利用,防止对环境造成危 害。

水环境保护概述PPT(共 90张)

水环境保护概述PPT(共 90张)

2010年:“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2011年:“城市水资源管理”(water for cities) 2012年:“水与粮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 2013年: “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 2014年:“水与能源”(Water and Energy) 2015年:“水与可持续发展” (Wa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五) 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自然条件影响 城市与工业区集中Fra bibliotek展 水体污染 用水浪费 盲目开发地下水
自然条件影响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并受 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致使许多国家可用水量少;
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
目前世界上城市居民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0%,而城市 占地面积只占地球总面积的0.3%;
不同地区工业用水与其他用水比较
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水环境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水污染事件.水环境安全再次引 发人们担忧.《公报》显示: 全国有470个城市(区、县) 降水监测,酸雨城市比例为 29.8%,酸雨频率平均为17.4%; 32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水质 达标率96.2%。 在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优良级占比10.8%,良 好级为25.9%,较好级为1.8%,较差级为45.4%,极差级为 16.1%; 全国近岸海域301个国控监测点中I,II,III,Ⅳ及劣Ⅳ类海 水分别为28.6%,38.2%,7.0%,7.6%,18.6%,主要污染指标为 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环境科学概论--水体环境 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水体环境  ppt课件
ppt课件 29




2.2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模型
河流水体稳定状态,污染源连续 稳定排放的条件下,污染物在某一空 间位置的浓度是不变的。


一维模型:只在河流流动x方向上存
在污染物的浓度梯度,横断面方向上 混合均匀。
ppt课件
30
2.2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模型
二维模型:只在河流流动x方向和河
微量 溶解气 元素 体 主 要 微 量 胶体 无机 有机 生物生 成物 悬浮物质
Br, O2, F, CO2 Cl-, SO42- Na+, I,F , K+, e, HCO3 Ca2+ Cu, -, N, , CO32- Mg2+ Co
N2, CH4 , H2S
SiO2. 腐 nH2O, 殖 Fe(OH 质 )3.nH 2O, Al2O3 .nH O ppt 课件 2
ppt课件 10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



从长江中游及其主要支流汉水引水,沿伏牛 山及太行山东侧开渠送水,可向北京及黄淮海平 原大部分地区自流送水。 中线全长 1000多公里,年引水量300亿立方 米。其优点是可自流输水,引水量大,还可利用 落差兴建水力发电站。 问题是丹江口水库的大坝需要加高,并且最 终要与三峡水库联系在一起;另外沿山麓输水, 与山地流入平原的河流交叉,输水渠的大交叉就 有200多处。这些山麓地带又是我国著名的暴雨 地区,处理较为困难。
ppt课件 25
1.4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

总有机碳,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
的总量,常以“TOC”表示。 TOC是一个快速检定的综合指标,它以碳的数量表 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由于它不能反映水中有 机物的种类和组成,因而不能反映总量相同的总 有机碳所造成的不同污染后果。 通常作为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盐
5日生化需氧量:通常采用20℃培养5天的生化需氧量为指标, 记作BOD5。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化学需氧量: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有机物 氧化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 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 盐等无机物)污染的程度。
高锰酸盐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 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 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 局颁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
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等)、化学(无机物和 有机物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等 )的特征及其组成状况。 • 水质指标(Water quality index):描述水质状 况及其量化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示水中存在的杂质 种类和数量。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 物理指标 ➢ 臭和味:水体受到污染后就可能产生异样的气味 ➢ 颜色:真色和表色 ➢ 浊度: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如粘土、泥沙、浮游生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三、天然水 • 天然水的组成 • 天然水是由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所组成的
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的溶液综合体。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 各类天然水的水质特点
• 大气降水:取决于地区条件。杂质较少、矿化度很低、以 HCO3-含量占优势,pH一般在5.6~7之间,溶解气体常是饱 和或过饱和的。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水资源的特征
➢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利用上的多用性 ➢利和害的两重性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生活用水
城镇 农村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水资源的利用
生产用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生态用水
维护生态环 境不再恶化 并逐渐改善 所需的水资 源总量
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
物、微生物等)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 固体含量:指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
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 电导率:水中所含溶解盐类越多,水中的离子数量
越多,电导率就越大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总固体 含量
水样未经任何处理,在103-105℃的温度下烘干得 到的残渣总量。
可滤性 固体含量
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研究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一、地球上的水 • 海洋、陆地、大气中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构
成的一个连续、相互作用又相互不断交换的圈层。 • 水的分布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 水的循环 (1)水的自然循环
•特点: •①由降雨和蒸发起动 •②水的性质基本不变
(2)水的社会循环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 地表水:河水、湖泊和海洋 ➢ 河水:河水的化学成分受多种因素影响 ➢ 湖泊:湖水组成成分与湖泊所处的气候、地质、生物等条
件有密切关系。 ➢ 海洋:地表径流的最终场所,汇集了大量化学物质。 • 地下水:透明、无色,有极少悬浮物质、极少细菌,含盐
量,硬度和矿化度也会较大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 一、水质指标 • 水质(water quality):水体质量的简称,是指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总 需 氧 量 : 指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 水 中 有 机 物 全 部 被 氧 化 为 CO2 、 H2O、NO2和S02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 综合指标。
水质比较稳定的污水,BOD5、COD、TOD和TOC之间有一定 的相关关系,数值大小排序为TOD>COD>BOD5>TOC.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生物学指标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数的总和
大肠菌群数
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
病毒
水体中是否存在病毒及其他病原菌的病毒指标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 二、水质标准
• 水质标准:指为了有效保障人体健康、控制水污染、保护 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结合水体自然环境特征、控制水 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由国家或地方政 府对各种用水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方面的要求进行 规定,明确水中污染物或其他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或最小 容许浓度,以限制水中的杂质。
指水样经过0.45μm的滤膜过滤后,滤液(包括溶 解物质和一部分胶体物质)在103-105℃的温度下 烘干后得到的固体残渣。
不可滤性 固体含量
指水样经0.45μm的滤膜过滤后,被滤膜截留的 残渣(包括悬浮物质和另一部分胶体物质)在 103-1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所得残余固体物 质总量。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化学指标
• 磷的水质指标
通常用总磷表示,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 物、蛋白质、油脂等)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而被氧化分解为无 机化合物的需氧量,也称生物化学需氧量。
第一阶段 碳氧化阶段 有机物被转化成CO2、
H2O和氨
第二阶段 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
一般性化学指标
pH 酸度和碱度
硬度 总含盐量
无机物指标
溶解氧 有毒重金属 营养物质等.
有机物指标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总需氧量 总有机碳 高锰酸盐指数
酚类等
第二节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氮的水质指标
总氮、氨氮(NH3和NH4+)、亚硝酸盐氮(NO2-)、 硝酸盐氮(NO3-)和凯氏氮(有机氮和氨氮)
•特点: •①工业与生活污水的产生 与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 •②水的性质不断变化
第一节 水环境概述
二、水资源 • 水资源的含义 •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自然界的一切水体,包括海洋、
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 气中水分。 • 狭义的水资源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 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部分动态水体。主要指河流、 湖泊、地下水和土壤水等淡水,个别地方还包括 微咸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