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姓起源
桑氏由来
得姓始祖:
穷桑氏。即少昊,己姓,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远古时东夷族首领,以别于太昊,故称少昊。相传以鸟为官,设有工正、农正,司手工业、农业。其活动据点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下分二十四小支,分布于今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因其都于穷桑,故又称穷桑氏,子孙以地为氏,称桑姓,并尊穷桑氏为其得姓始祖。
:【桑姓典故、趣事——乾隆桑家留对联】
清代乾降年间,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采矿业、纺织业发展较为迅速。清政府在江宁、南京、苏州、杭州等各地设织造衙门,派内务府亲信前往管理。这些派出大臣,依仗朝中有人撑腰,大肆吸吮民脂民膏,贪得无厌,个个敛财巨万。乾隆皇帝并不声张,为了解民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贪官污吏们的丑恶嘴脸,先后三次下江南微服出访。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微服私访,经洛阳至徐州,到泗洪,过明光去南京,一路无人认得,一路留下无数神奇的传说,在过明光时就有乾隆留对联的传说。
相传,这日乾隆爷原安排在泗浦古道,又名“江淮中道”去浦口,不知怎的糊里糊涂踏上了古招信至濠州的驿道。沿女山湖南岸,一路感叹大自然赋予这片神奇土地瑰丽风光,路经桑大郢(明光市大郢乡)觉得有些口渴,便到村里讨水喝。刚进村就见路旁一桑姓人家门前人声鼎沸,门庭若市。乾隆爷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就朝人堆处走去。原来这桑家建房正上梁,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赶来庆贺,前来庆贺之人大都携带礼物。门前桑家主人身着马褂长衫,笑容可掬迎接前来贺喜的亲友。桑家主人见乾隆爷面生,互相礼罢,乾隆爷主动向主人说明来意,桑家主人生来爱交天下朋友,便客气地请至家中用茶。乾隆爷也客气地说:“主家不必客气,我喝碗白水便走。”桑家主人道:“哪里话,进了桑家门,就是桑家客,我这备有好茶,客官请品尝。”说着招呼家人为客人沏茶。客堂里还有两位先生,是桑家特意请来写上梁对联的,一副对联,两个先生,他们互相谦让,谁也没好意思动笔。推让了一会,一位姓汪的先生说是内急先方便一下,那位李先生见汪先生出门,也不好意思留下,找了个借口便离开了。桑家主人跟着出去送两位先生,客堂里就剩下了乾隆爷一人。乾隆爷见文房四宝放在桌上,手有点痒痒。心想:这乡村的先生就是酸劲大,这有什么可谦让的。乾隆爷喝了大半壶茶,见还没有人来,起身欲走,转念一想,这家主人大方、热情、好客,有文房四宝在此,何不留下一副对联以谢主家的半壶茶,于是提起笔饱墨挥毫写下一联:
姓氏对联集锦_对联
姓氏对联集锦百家姓对联:鱼姓来源及鱼姓对联、鱼姓宗祠联鱼(yú)姓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以祖字为氏。
得姓始祖:子鱼,名目夷。
春秋时宋桓公的庶子,比桓公太子兹父年长而有仁德,兹父曾提出让子鱼继位,但桓公未答应。
兹父继位,是为襄公,任子鱼为司马(相)。
百家姓对联:容姓来源及容姓对联、容姓宗祠联容(róng)姓源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氏。
舜有八个孩子,个个精明贤慧,他们都有姓氏传下来。
像商均,被禹帝封于虞,建立了虞国,他的后人便以国名虞为姓了。
他的儿子仲容(钟容),是容姓的始祖。
宗承虞姓;秀毓敦煌。
百家姓对联:向姓来源及向姓对联、向姓宗祠联向(xiàng)姓出自子姓,为汤王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有子名肸(bì音必),字向父,世代为宋国卿士,其后以祖字姓向,成为向氏。
后人尊向父为向姓的始祖。
宗开上古;秀毓河南。
——全联典指向姓的源流和郡望。
百家姓对联:古姓来源及古姓对联、古姓宗祠联古(gǔ)姓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
得姓始祖:古公亶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太王。
他父亲公叔祖类去世后,他即位继续从事后稷、公刘的事业,做了很多德义的事业,深受百姓的爱戴。
百家姓对联:易姓来源及易姓对联、易姓宗祠联易(yì)姓出自1 / 11姜姓,以祖名为氏。
得姓始祖:吕尚。
吕尚,字子牙,后人称姜子牙,周朝初年,为姜姓部落族长。
姜子牙开宗启姓;太原郡秀毓流芳。
——全联典指易姓的源流和郡望。
义门德政济阳郡;世代贤声纯孝堂。
百家姓对联:堵姓来源及堵姓对联、堵姓宗祠联堵(dǔ)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
得姓始祖:洩寇(堵叔)。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与叔詹、师叔被称为“三良”。
因他被封于堵邑(今河南省方城一带),所以又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
源于姬姓;望出河南。
冉姓来源及冉姓对联、冉姓宗祠联冉(rǎn)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邑名为氏。
百家姓《桑(sāng)》姓起源
百家姓《桑(sāng)》姓起源
307 桑(sāng)
307 桑(sāng)
【寻根溯源】
桑姓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是源自穷桑氏,是少昊的后代。
因为居住在穷桑,并且在穷桑登上了帝位,所以又号穷桑氏。
他的子孙中有一部分以他的居地名(或曰以他的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简化为桑氏。
二是源自嬴姓。
春秋时秦穆公有大夫公孙枝,字子桑,其子孙以祖字为氏。
【变迁分布】
早期在陕西、山东一带活动。
汉唐时期,向河南扩展、并以黎阳郡(今河南浚县)为郡望。
宋代以来,在河南、山西、安徽、浙江、江苏、山东、东北等地都有所分布。
【名人荟萃】
桑弘羊:西汉大臣。
洛阳(今属河南)人。
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十三岁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起,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
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
桑钦:汉代学者。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字君长,尝从平陵涂恽受《毛诗》,今世传之《水经》三卷,旧题桑钦撰。
桑调元:清臣、学者。
字弢甫。
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桑天显之子。
从学于劳史,研习性理之学。
雍正十一年(1733),钦赐进士,授工部主事。
先后主持九江濂溪书院及滦源书院,辟余山书屋,宣扬劳史学说。
姓氏对联集锦
姓氏对联集锦姓氏对联集锦发布时间:2019-11-18百家姓对联:鱼姓来源及鱼姓对联、鱼姓宗祠联鱼(yú)姓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以祖字为氏。
得姓始祖:子鱼,名目夷。
春秋时宋桓公的庶子,比桓公太子兹父年长而有仁德,兹父曾提出让子鱼继位,但桓公未答应。
兹父继位,是为襄公,任子鱼为司马(相)。
百家姓对联:容姓来源及容姓对联、容姓宗祠联容(róng)姓源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氏。
舜有八个孩子,个个精明贤慧,他们都有姓氏传下来。
像商均,被禹帝封于虞,建立了虞国,他的后人便以国名虞为姓了。
他的儿子仲容(钟容),是容姓的始祖。
宗承虞姓;秀毓敦煌。
百家姓对联:向姓来源及向姓对联、向姓宗祠联向(xiàng)姓出自子姓,为汤王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有子名肸(bì音必),字向父,世代为宋国卿士,其后以祖字姓向,成为向氏。
后人尊向父为向姓的始祖。
宗开上古;秀毓河南。
——全联典指向姓的源流和郡望。
百家姓对联:古姓来源及古姓对联、古姓宗祠联古(gǔ)姓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
得姓始祖:古公亶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太王。
他父亲公叔祖类去世后,他即位继续从事后稷、公刘的事业,做了很多德义的事业,深受百姓的爱戴。
百家姓对联:易姓来源及易姓对联、易姓宗祠联易(yì)姓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
得姓始祖:吕尚。
吕尚,字子牙,后人称姜子牙,周朝初年,为姜姓部落族长。
姜子牙开宗启姓;太原郡秀毓流芳。
——全联典指易姓的源流和郡望。
义门德政济阳郡;世代贤声纯孝堂。
百家姓对联:堵姓来源及堵姓对联、堵姓宗祠联堵(dǔ)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
得姓始祖:洩寇(堵叔)。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与叔詹、师叔被称为“三良”。
因他被封于堵邑(今河南省方城一带),所以又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
源于姬姓;望出河南。
冉姓来源及冉姓对联、冉姓宗祠联冉(rǎn)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邑名为氏。
桑氏故里黎阳郡
桑氏故里黎阳郡记者马珂桑氏后人寻根黎阳浚县前寺庄村头,黎阳古城西北六里地,矗立有一块“桑虞故里”碑。
据《浚县志》记载,桑虞子子深,为东晋时期黎阳人,深受后赵石勒器重。
但他以臣仕后赵为耻,无意仕进,曰,“功名非吾志也”,于是隐姓埋名。
人们说他是个奇人、怪人,更是一个仁孝宽厚的人。
他的事迹常为人所乐道,被写入古代儿童启蒙书《声韵启蒙》中,《晋书》亦有《桑虞传》。
据史书记载,一次,有人翻墙偷盗他园中瓜果,桑虞闻知此事,担心偷盗者受惊逃走时会被荆棘刺伤,竟叮嘱他的仆人为偷盗者开道。
偷盗者被他的仁义感动,后归还所盗瓜果,向桑虞叩头请罪。
这桑虞不但没有惩罚他,反将瓜果送给他,让他走了。
还有一次,桑虞在客栈里住宿,同宿的一位旅客丢失干肉,怀疑是桑虞偷的。
桑虞不仅默然不语,还将自己的衣服解下偿还他。
但客栈的店主却肯定地说是狐狸干的。
于是这仗义的店主便与丢失干肉的失主前往山冢间寻找,果然找回了干肉。
那失主要归还他衣服,桑虞却扔掉衣服不屑一顾地走了。
浚县前寺庄桑学让先生告诉记者,眼前这块“桑虞故里”碑,是2002年山东菏泽桑姓族人来浚县寻根问祖时,与浚县桑姓族人共同树立的。
年代虽不久远,但却标志着分散于异乡的桑氏族人,从此找到了故里。
30年前,浚地的桑姓族人,还不知浚地就是古代桑姓的集聚地。
说起桑姓族人到浚县寻根问祖,还有不少故事呢。
浚县前寺庄桑学让,讲起全国各地的桑姓族人来浚县寻根的往事来激动不已。
他说,山东菏泽一带的桑姓族人曾来浚县考察过很多次。
“听村里人说,山东菏泽一带的桑姓人解放前,也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寻根到浚县,但因当时家里人穷,又无文化,竟无人问津。
”桑学让说,山东桑姓族人并不甘心,上世纪80年代,又有人再次来浚县寻访。
从小就喜欢研读史书的桑学让,对传统文化甚感兴趣,听他表哥说起山东菏泽桑姓族人来浚县寻根问祖之事,便果断地对他表哥说:“下次来,就让他们来找我。
”1989年,山东菏泽桑姓族人再次来浚寻访,恰巧桑学让不在家,走之前给他表哥丢了信说:“要想知道桑姓历史,就到山东菏泽市东关实地考察”。
姓桑的研究报告
姓桑的研究报告桑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07位。
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86位。
桑姓溯源第一个渊源:源于神农氏,出自炎帝之妻桑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后有桑姓。
”相传,神农氏娶了桑氏之女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中即有人以桑为姓氏,称桑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穷桑氏(金天氏)少昊的后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谱》、《万姓统谱》等记载:“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
”穷桑氏,即少昊,己姓,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是远古时期东夷族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为了有别于太昊氏,故称其为少昊、或少暭。
相传,少昊以鸟为官称,设有工正、农正,分别司掌手工业和农业。
当时的东夷族主要的活动中心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下分二十四个小支部族,广泛分布于今山东半岛地区。
因其在穷桑登上了帝位并都于穷桑,故又称穷桑氏。
桑氏族人大多尊少昊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公族公孙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得姓始祖神农、少昊、公孙枝(嬴子桑)、桑君。
迁徙分布桑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三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9%左右。
在古代,桑氏的望族大多出自河南,多出河南(今河南洛阳)、黎阳(今河南黎阳)。
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的东皋村、大辛庄、小辛庄、桑家庄以及桃源村等约有万余桑氏人;山东省肥城市桃源镇屯头村也有数千桑氏人。
山东各地的桑氏人均源于宁阳县鹤山乡的东皋村,该村(原桑家海子)有桑氏人家庙及家谱,家谱中讲该桑氏人明初迁徙于山西洪洞县。
在今河北高碑店市阎家务村有桑氏一族,约四百余人,据称祖上来自山东境内。
今山东省莱芜市黄庄镇有金水河,东王家庄,南北通香峪,台子村,茄子峪村,桑家庄等村约有数千桑氏人。
堂号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淮翼堂:明朝的时候,桑世杰被封为秦淮翼元帅,连克镇江以东诸州县,判行为枢密院事。
关于桑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桑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关于桑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河北辽宁山西广东等也有姓桑的人口在这些省内桑兴君为第一大姓,桑姓历史悠久,名人中国如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桑昭君,书圣桑羲之,唐代著名诗人桑勃,桑维,桑昌龄,桑之涣一、问题的提出虽然我们班只有四个姓桑的同学,但我认为姓氏是十分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对桑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1、阅读,有关桑氏的书、上网查找信息问家人有关信息。
2、了解桑姓人口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桑姓的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到2014年为止,桑姓是中国第三大姓。
信息渠道是书籍询问查阅。
涉及方面桑姓的来源和历史。
有关桑姓的名人诗人,桑安石,桑之涣,桑维,桑勃,桑羲之,桑昭君,桑昌龄,桑献之……此信息是通过书籍和教科书的来的。
桑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队全国户籍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料显示桑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除中国以外在朝鲜韩国也有桑姓的分布。
这是桑姓人口数量的统计,此信息是通过资料查找手机、上网、电脑、书籍和教科书。
四、结论1、在中国河北辽宁山西广东等也有姓桑的人口在这些省内桑兴君为第一大姓,桑姓历史悠久,名人中国如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桑昭君,书圣桑羲之,唐代著名诗人桑勃,桑维,桑昌龄,桑之涣……2、在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桑姓目前是前三名,暂时排名第一,已经超过了李姓。
3、桑兴是当代中国人第二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姓氏,我为我们桑姓祖先的创造感到自豪。
4、虽然桑姓目前暂排第一,可是在2013年国家重新统计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来,目前桑姓排名第二,李姓现在是第一名。
桑姓的来源,姓桑的名人百家姓
桑姓的来源桑姓的起源桑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该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
古时候的姓氏并不像现代那样统一,往往是为了明确家族和宗族关系而起。
据史书记载,桑姓源于江南地区,是在商代末年,由实行封建制度的周朝时期进入中原地区。
桑姓的含义桑姓的意思是“作桑蚕食”,这源于古代的桑蚕业。
桑蚕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许多人从事桑蚕业并以此为生。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桑蚕业的兴衰涉及到他们的生计。
因此,许多姓氏与桑蚕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桑姓也是其中之一。
姓桑的名人毕昇毕昇,字德昌,号文昌,曾任东京国子监教授、《千文万华韵术》撰写者,他在数学、天文、音乐、时钟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毕昇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学者、发明家和著名天文学家。
胡厥文胡厥文,字纬之,号槐山,南唐末年文学家,是“南唐四大家”之一,曾担任南唐官员,其代表作品有《槐南赋》、《后庭花》等。
胡厥文的文风清新脱俗,被称为“后唐初文坛一绝”。
谈迁谈迁,字公谨,明代散文家、书法家,曾为明朝官员,在了解到西方文化后,回到中国后初步主张“学以致用、先用后学”的主张。
谈迁的代表作品有《在水一方》、《酒泉子》等,其书法技艺也为后人所推崇。
张献忠张献忠,明末清初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曾统领成都王朝,自封“大西国皇帝”,史称西国大计。
张献忠的起义激起了许多人民的反抗情绪,他的短暂统治期间实现了许多政治和经济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语桑姓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这个姓氏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演化。
桑姓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出名的姓氏,但在历史上,姓桑的许多名人都对中国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和思想对于后人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山人说姓:桑姓来源
山人说姓:桑姓来源一、姓书记载:《古今姓氏辩证》:出自少皥氏,一號窮桑,子孫以桑為氏。
謹按:王子年《拾遺記》曰:窮桑者,西海之濵有孤桑之樹,直上千尋,葉紅根紫,萬嵗一實,食之後天而老。
白帝子與皇娥泛於海上,窮桑以贈答,謂之桑中皇娥。
生少昊,號曰窮桑氏。
《姓苑》諸書皆曰出自嬴姓。
秦穆公時,公孫枝字子桑,其孫以王父字為氏,或單為桑氏。
齊大夫有桑掩胥。
漢御史大夫桑弘羊。
石晉宰相桑維翰,河南洛陽人,生大理司直坦、左拾遺塤。
宋朝濟州鉅野桑氏,河西節度使賛,有傳,生徳昌、德昻、徳荘,並供奉官。
《新编千家姓》:据《姓苑》云:秦大夫子桑之后。
秦穆公时,公孙枝,字子桑。
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汉有桑弘羊,有桑钦。
《姓氏考略》:桑《姓谱》出自少昊穷桑氏。
子孙以桑为氏。
《姓苑》秦穆公时公孙枝,字子桑。
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一云。
神农氏娶承桑氏。
亦作桑水氏。
桑姓所出也。
《姓氏寻源》桑氏:《姓谱》云:出自少昊穷桑氏,子孙以桑为氏。
《山海经》禹时有桑姓。
《姓苑》、《姓纂》皆云:秦穆公时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澍按:神农取承桑氏,《汉书》作桑水氏,桑姓所出也。
哀十一年,齐有桑掩胥御国子,晋有桑田巫。
秦昭襄二年桑君为乱,诛,岂旨子桑后乎。
又按:桑姓冒李者,李茂贞之养子李继岌,本桑志弘也。
见《五代史》。
《中国古今姓氏词典》:出自少昊的穷桑氏,子孙以桑为氏,见《万姓统谱》。
秦穆公时、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武王父字为氏。
见《姓苑》。
桑氏,嬴姓,秦大夫子桑之后也,公孙支字子桑,以桑为氏。
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汉桑弘羊,洛阳人,武帝时为待中。
晋桑冲,黎阳人,黄门郎。
清桑春荣,宛平人,道光时利部尚书。
《万姓总谱》引《姓源》说:是秦大夫子桑的后代。
《姓考》说:古代有桑国,桑国后代以桑为姓。
《路史》说:少昊在空桑建都,空桑的后代便有姓桑的。
《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黎阳郡。
《汉书》记载中有桑弘羊,《晋书》记载中有桑虞,《唐书》记载中有桑道茂,《五代史》记载小有桑维翰,《元史》记载中有桑糙、桑恽、桑仲。
百家姓桑姓来源_百家姓桑姓历史名人
百家姓桑姓来源_百家姓桑姓历史名人桑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目前桑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八十六位。
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百家姓桑姓来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百家姓桑姓来源1 、我国的桑氏,根据考证,是由穷桑氏而来的,十分的源远流长。
关于桑氏的源流,《姓谱》及《万姓统谱》都有记载:“出自少昊的穷桑氏,子孙以桑为氏。
”古代的穷桑,位于现在山东省曲阜市的北方,而少昊君临天下之后,都城就设在曲阜。
少昊又称为金天氏。
后来因为居住在穷桑,并且在他居住在穷桑的时候登上了帝位,所以又号穷桑氏。
他的子孙的一部分以他的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简化为桑氏。
换言之,桑姓中国人的老家,是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境地曲阜市北方。
2、到了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老的桑家放族,又加入了另一支庞大的阵容,那就是当时秦国公族后裔的以桑氏为姓。
当时,秦国公有人改以桑为姓的情形,《姓苑》记载清楚:“秦穆公,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出自秦国。
春秋时期秦国公族有叫公孙枝的,他在秦穆公时期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后世子孙以他的字作为姓氏,称为桑氏。
3 、相传,神农氏娶了桑氏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于是有以桑为姓的,称做桑氏。
百家姓桑姓迁徙分布桑氏的望族居住在河南(今天的河南洛阳东北)、黎阳(今天的河南浚县东北)。
安徽省固镇县,宿州,太和有大量桑姓人。
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的东皋村、大辛庄、小辛庄、桑家庄以及桃源村等约有万余桑姓人;山东省肥城市桃源镇屯头村也有数千桑姓人。
山东各地的桑姓人均源于宁阳县鹤山乡的东皋村,该村(原名(音)桑家海子)有桑姓人家庙及家谱(先祖山西洪洞县,明初迁徙定居于此)。
在今河北高碑店市阎家务村有桑氏一族,约400人,据称祖上来自山东境内。
今山东省莱芜市黄庄镇有金水河,东王家庄,南北通香峪,台子村,茄子峪村,桑家庄等村约有数千桑姓人。
山东寿光也有大量桑姓人,但他们和安徽固镇桑姓人同出一宗,均来自山西。
山东烟台栖霞有一个村子叫桑家庄(原名上庄),全村皆为桑姓。
桑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桑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桑姓的研究报告
一、引言
姓氏是人们的家族血脉传承的象征,通过研究不同姓氏的来源和变迁,可以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本文以桑姓为研究对象,探讨桑姓的来源、分布和特点,旨在增加对桑姓的了解。
二、桑姓的来源
据考证,桑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姬姓,属于百家姓之一。
据传,桑姓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国家的国姓,后来逐渐演变为姓氏。
桑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三、桑姓的分布
桑姓在中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
据统计,桑姓在江苏、四川、河南、山东、湖南等地分布较为集中,尤其是在江苏省苏州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等地,桑姓的人口较多。
在其他国家,桑姓也有少量分布,如越南和朝鲜等地。
四、桑姓的特点
1. 姓氏起源多样性:据研究,桑姓在不同地区的起源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起源于官职,有的起源于地名。
不同的起源背后反
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2. 姓氏人口分布集中:桑姓的人口分布相对较集中,特别是在江苏和四川等地。
这种集中分布可能与历史原因和迁移规律有关。
3. 姓氏带有地方特色:桑姓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口音特色,展示出了地方文化的丰富性。
五、结论
通过对桑姓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桑姓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国姓,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和地方特色。
希望这份研究报告能够增加对桑姓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于桑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问题的提出
关于桑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问题的提出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桑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问题的提出:关桑姓研究报告引言姓氏中国文化重组成部它承载着家族历史、文化传承社联系重意。
下洼桑姓族谱
下洼队桑姓源远流长-1919) 传家(1897-1919)和林(夭)梦斗(1585-1625)盛藩 德家(1901--) 和志(夭)、和元 延庆(生:泽睿瑶 ) 礼庆(生:泽昊 )和祥(夭)、和珍、和雨(生:川梅)、和涧 会庆 泽军(生: )泽诚(生: ) 士杰(1603-1658) 荣宗 殿名(1847-1904) (1959)-1957) 和齐 树庆(生:泽林 雅涛长)、武庆(生:泽建 夏长)、贵庆(生:泽辉 晨雪) 应昌(1631- ? ) 和金 著庆(生: )、重庆(生:泽义 )、伟庆(生:泽鹏 ) (1901-) 和银 跃庆(生:泽军 )双庆(生:泽民 ) 扶日(1656-1707) 和满 晓庆(生:泽程阳 ) 峰庆( ) 和堂 岳庆(生:泽翰程 )淋 (1700- ? ) (1876-) (1914吉家娶陈士美(1920-2019),妻为家族最长寿者。
盛盈 和宽 根庆(生:泽欢 泽研 )、松庆(生:泽喜 永长、泽玉 ) 相文(1728--? ) 荣德 富家(1910-1990) 和元 林庆(生:泽娟 )、永庆(生:泽丽、泽艳 ) 贵家(1913--1960) 和景 钢庆(生:泽萍、泽文 )、学庆(生:泽浩 ) 时延(1750--? ) (-1960)下洼老来祖 永泰(1782- ) -1936) (1908--1960) 和香(行二) 安庆 泽东 基长志家 和云 同庆 泽煌 田荫长 荣庭 (1893- 国庆(生:泽辉 生: )(生:泽连 孟长 ) (1811-) 沅名 和会 仁庆(生:泽兰、泽林)、义庆(生:泽丽、泽凡)(?-1892) 兴家 和敏 春庆( 生:泽天 )、兆庆 泽东( ) -1991) 和军 洁庆、苗庆 (1895--) (1908-(1848-1906) 和义 余庆(生:泽韬 )、胡庆(生:泽鑫 )荣清 扬名 宦家 和仁 提庆(生:泽春 )、如庆(生:泽凯 )(1889-1917-1958) 盛淮 守家(1917-- )(行二,饥荒饿死,只剩一女和秀) 成家(1916-- ) 和绪 董青庆 云家(1919-- ) 和勤 国庆(生:泽文彬 )、云昆庆(生: ) 文家(1929-- ) 和平 东庆(生: )、 爱庆(生: )。
关于桑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关于桑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桑姓的起源有七个: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时期古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公族公孙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源于神农氏,出自炎帝之妻桑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源于己姓,出自穷桑氏(金天氏)少昊的后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桑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少昊时代。
桑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五十三位。
宋朝时,桑姓大约有4万5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等地。
陕西为桑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桑姓总人口的43%。
明朝时,桑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1万4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浙江、河北、安徽、西,这六省大约占桑姓总人口的93%。
江苏为桑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桑姓总人口的43%。
当代桑姓的人口大约有25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5%,排在第二百五十三位大姓姓氏。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桑姓人口的增加率呈V形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北、黑龙江、安徽、江苏、山西、山东、河北,这八省大约占桑姓总人口的64%。
河南为当代桑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桑姓总人口的20%。
桑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河南、山东大部、江苏北部、安徽西部和北部、江西北部、鄂陕大部、重庆北部、四川中部、甘肃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北、辽吉大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新疆西北,云南西南,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有的达到0.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4.9%,居住了大约62%的桑姓人群。
在苏皖赣中部、湖北北部、川渝大部、云南中部、贵州西南和北端、甘肃东南和中部、宁夏大部、内蒙古中部、陕晋北部、冀京大部、天津、山东北端、辽宁东北、吉林东南,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0.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2%,居住了大约22%的桑姓人群。
桑姓起源-桑姓的由来 -
桑姓起源|桑姓的由来-山东泰安桑氏字辈:福廷久,永可太之文,玉成园荣传,岐阳逢胜运,兆秀余蓝田,录自登征顺,鸿云洛纪先。
山东泰安桑氏字辈:荣传岐阳逢胜运兆。
山东淄川桑氏字辈:廷学道成明振国永泰昌庆宗忠贤杰礼治同安春。
山东武城桑氏字辈:立明同兆大世永成汝峰恒念先德广敦厚宗延昌兴华君英信健国晓安泰伟文继毅鹏守庆正荣祥。
山东阳谷桑氏字辈:有兴长传继广。
山东滕州桑氏字辈:清怀延会有,学洪德广全.成宪为正明,齐繁传英纯,立志显春茂,同宗永长存。
黑龙江佳木斯桑氏字辈:旭清洪江苏沛县桑氏字辈:孝玉继宝文,元建洪茂纯.成宪为正明,齐繁传英纯,立志显春茂,同宗永长存。
江苏宜兴桑氏字辈:泽忆齐恒惠懿炜铿轨骧明清望汝廷锦友甲海兆祖景天大松孟宗龙凤履德根志荣麟。
江苏扬州桑氏字辈:绍运开巨建立嗣延克守明训起居思念敦信睦友能作可为既恭必敬以学册传俊英彦达志远允嘉攸也久之积厚应昌。
江苏赣榆桑氏字辈:仁义礼有广继修彦成章节爱廉明厚。
江苏东海桑氏字辈:一陵中庭远,山良月浩秀。
江苏无锡桑氏字辈:一本万利合之(芝)乃盛(圣) 。
江苏镇江桑氏字辈: ......道恒龙琪......安徽固镇、凤阳、宿州桑氏字辈:朝凤玉英贤,三元多康泰,世至锦襄廉。
安徽六安、霍丘、寿县桑氏字辈:万(家瑞)世(学克泽)永兴(协)隆。
安徽合肥、湖北公安桑氏字辈:天作贤良茂子(梓)慈(池嗣) 。
湖北广水桑氏字辈:文正大光湖北公安桑氏字辈:贤良茂子嗣大有前。
浙江宁波桑氏字辈:学志坚修史炳。
注:1998年7月22日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中受伤瘫痪的著名运动员桑兰就是该支,炳字辈。
浙江余姚桑氏字辈:本根厚植发自司城蟠荫广甸柯干滋生耕读事业忠孝性情雍和朴实长保家声。
江西九江桑氏字辈:泽道德龙昌家培。
江西修水、九江桑氏字辈:忠龙昌佳新疆昌吉桑氏字辈:桑权支派:泰胜康广桑维义支派:清祥誉堂礼。
桑生辉支派:材田光福鬼元云华。
桑国新支派:峰刚忠兵军强平栋林龙瑞坤。
桑旭成支派:东升延磊亮。
桑姓来源及桑姓对联、桑姓宗祠联
桑姓来源及桑姓对联、桑姓宗祠联桑(sāng)姓出自穷桑氏(金天氏),是少昊的后代,以地名(号)为氏。
得姓始祖:少昊。
少昊又称为金天氏。
后来因为居住在穷桑,并且在他居住在穷桑的时候登上了帝位,所以又号穷桑氏。
他的子孙的一部分以他的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简化为桑氏。
义门德政黎阳郡;世代贤声淮翼堂。
——全联典指桑姓的郡望和堂号。
世昌力作《兰亭考》;砎甫轻吟《五岳诗》。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著名学者桑世昌,陆游的亲戚,编辑有回文类聚,著作有《兰亭考》。
下联典指清代诗人桑调元(1695-1771),字砎甫。
浙江钱塘人。
清·雍正授工部屯田司主事。
后引疾归田,历主九江濂溪、嘉兴鸳湖、滦源书院讲席。
著有《五岳诗集》二十卷。
维翰矢志磨穿铁砚;御史垦防抵抗匈奴。
——上联典指五代时洛阳人桑维翰,考进士时因相貌丑陋,又姓桑(古与“丧”同音),几次被主考官刷下,有人劝他改业,他铸了个铁砚,对人说:“这个砚磨穿了,我就改业!”并写《日出扶桑赋》以表示心志。
结果铁砚还没有磨穿的时候他就考中了进士。
下联典指西汉大臣桑弘羊。
积极主张抵抗匈奴,反对和亲政策,曾组织六十万人屯垦,以防御匈奴袭击。
弘羊革制,平准官营盐铁世杰称雄,膺肩载绩旌旗。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桑弘羊,武帝时,官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制定、推行盐铁酒类的官营,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下联典指明·淮翼元帅桑世杰,连克镇江以东诸县。
附:法行平准;赋著扶桑。
——佚名撰桑姓宗祠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桑弘羊。
下联说五代时洛阳人桑维翰。
旌常载绩;文阵称雄。
——佚名撰桑姓宗祠联。
上联典指明·桑世杰。
下联典指明·桑悦,敢为大言以凌人。
矢志磨穿铁砚;同居雍穆闺门。
——佚名撰桑姓宗祠联。
上联典指后晋·桑维翰。
下联典指晋·桑虞五世同居,时人重之。
桑姓的研究报告
桑姓的研究报告《桑姓的研究报告》一、引言桑姓是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桑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
本文旨在通过对桑姓的研究,揭示桑姓的起源、分布和变迁,探究桑氏族群的形成和发展,以期为桑姓后代提供有关族谱和家族来源的参考。
二、起源与演变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桑姓源于中国古代的氏族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桑姓是由周武王的贤臣颛顼的后人所建族,其后裔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桑姓这个姓氏。
桑姓在宋朝和明朝时期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南方地区的重要姓氏之一。
桑姓的兴盛与这两个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军事政治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宋朝和明朝国家的兴起,桑姓也随之扩展到了不同的地区。
三、分布与人口根据现代的人口统计数据和家谱考证,桑姓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和西南地区,尤以浙江、江苏、福建、四川等省份人口较多。
桑姓的人口数量较为稳定,总体上并无明显增长或减少的趋势。
桑姓人群的职业分布较为广泛,既有农民、工人,也有医生、教师等知识分子。
桑姓人群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的贡献和影响力,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家族与传承桑姓拥有丰富的家族文化和传统,许多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训和家风,强调家族的团结、积德行善和传承家族的精神传统。
桑姓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很多家族成员曾担任过地方官员或军事将领。
桑姓的家族寻根和祭祖活动也是桑姓后代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桑姓家族会进行祭祖和家族聚会,纪念祖先,加强族群凝聚力。
五、桑姓族谱的整理与保护桑姓的家族历史悠久,家族成员众多,因此编纂和整理桑姓族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家族迁徙,很多桑姓家族的族谱已经不完整或遗失,为了保护桑姓族谱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相关的整理和保护工作。
通过对桑姓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桑姓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桑氏族群的形成和演变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姓起源桑姓在宋人编著的《百家姓》中位居第307位,当代桑姓的人口大约26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21%,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86位的姓氏。
一、桑姓来源:1、出自己姓。
据《姓谱》、《万姓统谱》所载,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
2、出自嬴姓。
据《姓苑》所载,春秋秦穆公之秦大夫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或为单姓桑。
3、出自神农氏。
据《姓氏考略》所载,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后有桑姓。
4、出自姒姓。
据史籍《姓考》记载,春秋时期有个古桑国,亦称桑干国(今山东陵县),是依附于鲁国的一个小诸侯国,国君为大禹的后裔子孙,史书甚少记载。
在战国后期的周郝王十年(前305年),桑君起而反抗秦国统治,因此被秦昭襄王破国,桑君被诛。
在桑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
5、出自他族。
今彝、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1)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桑果尔氏,亦称索罗噶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olongar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桑果尔氏多冠汉姓为桑氏、索氏、罗氏、尔氏等。
(2)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①满族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桑氏、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等。
②满族夸尔达氏,亦称夸尔那氏、夸哈那氏,满语为Kuward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所冠汉姓即为桑氏。
③满族萨玛尔吉氏,亦称萨马尔基氏,满语为Samargi Hala,世居虎尔哈布尔哈村(今黑龙江牡丹江流域)、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松花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桑氏。
④满族塞楞吉氏,亦称萨基氏,满语为Sailgi Hala,世居塞楞吉石赫寨(今黑龙江下游右岸),所冠汉姓即为桑氏。
⑤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额尔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桑氏、商氏等。
(3)彝族桑氏,源出古老的食桑氏部落,就是在史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的“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
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蜮”,就是传说中的“含沙射影”,“蜮人”,就是指“南蛮彝”;而“桑姓”在史籍《御览·南蛮六》中注释为“食桑”,实际上就是古代彝族的先民之一,统称食桑氏,早年分布在蜮山(今湖北宜都宋山)。
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该部落头人流改为汉姓桑氏,其后裔子孙及其部分族人随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得姓始祖:穷桑氏。
即少昊,己姓,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远古时东夷族首领,以别于太昊,故称少昊。
相传以鸟为官,设有工正、农正,司手工业、农业。
其活动据点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下分二十四小支,分布于今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
因其都于穷桑,故又称穷桑氏,子孙以地为氏,称桑姓,并尊穷桑氏为其得姓始祖。
三、繁衍播迁:据《辞源》所载,古时的穷桑位于今山东曲阜的北方,而少昊君临天下的都城就设在曲阜,换言之,桑姓中国人的老家,是在黄河下游的鲁西南济宁一带。
春秋战国时,又加入了由秦国公族而来的桑姓,可见在先秦时桑姓已分布于山东、陕西等地。
秦汉之际,桑姓之大宗繁衍于今河南的洛阳与浚县,上述两地古时分属河南郡与黎阳郡,汉至魏晋间其不但人丁兴旺,族大人众,且名人辈出,是故后世桑姓有以河南、黎阳为其郡望堂号的,并以上述郡望为中心,逐渐扩展至北方诸省。
唐末五代十国时,桑姓之南迁脚步加快,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均有桑姓入居。
宋元之后,在祖国南部的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均都有了桑姓人家。
明初,山西桑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地。
明中叶以后至清,繁衍于山西榆次的桑姓甲第连绵,桑廷芬、桑维高、桑芸、桑淇均进士及第,声震乡里,与山东濮州(今鄄城)的桑姓东西呼应。
此际桑姓还播及到了今北京、天津等地。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等地之桑姓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居东北三省者。
清咸丰年间以后,山西、陕西之桑姓有走西口进入今内蒙、宁夏而落籍者。
历民国而今,桑姓在全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
河南、湖北、黑龙江、福建、江苏、山西、山东、河北,这八省大约占桑姓总人口的64%。
其中在山东省菏泽市桑姓人口有一万多人。
四、桑姓郡望堂号郡望桑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
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
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
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
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
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
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2、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
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
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
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
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
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
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
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
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
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
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
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
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
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
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
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 废军,黎阳县属卫州。
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
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
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
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
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
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浚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
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
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
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
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
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
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
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
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
1983年 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
浚县属安阳市。
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
堂号: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淮翼堂:明朝的时候,桑世杰被封为秦淮翼元帅,连克镇江以东诸州县,判行为枢密院事。
枢密堂:同淮翼堂。
铁砚堂:桑维翰苦读诗书、磨穿铁砚,终以超人的才华与意志考取功名,赢得书令兼枢密使的官职,加封相国,翰林院大学士。
皇帝御赐“铁砚堂”。
以善为本,以诚待人,以文辅佐,以武治国,以砚为伴,勤学苦练。
族谱堂号为“铁砚堂”四知堂:资料有待补充。
启后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历史名人桑弘羊(前152-前80),汉臣。
洛阳人。
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十三岁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起,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
元狩年间以后,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
此外,还组织了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史称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以此赐爵左庶长。
武帝后元二年(前87),桑弘羊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
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
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
由于桑弘羊的坚持和封建国家财政方面的需要,当时除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外,盐铁官营等各项重要政策仍沿袭不变。
次年,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被处死。
桑钦,汉学者。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字君长,尝从平陵涂恽受《毛诗》,今世传之《水经》三卷,旧题桑钦撰。
桑虞,十六国后赵将领。
字子深,魏郡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人。
桑冲子。
少以至孝见称。
后出仕后赵石氏,历武城令、祝阿太守,累迁宁朔将军、青州刺史。
桑维翰(898-947),五代后晋臣。
字国侨。
洛阳人。
随石敬瑭历数镇。
后唐末帝李从珂疑敬瑭,敬瑭遂反,命维翰作书致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请结为父子,割地称臣。
维翰又赴契丹见德光,德光乃决意出兵助敬瑭。
清泰三年(936)十一月,契丹立敬瑭为大晋皇帝,敬瑭即以维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天福四年(939),维翰出为相州节度使,移镇兖州(今属山东)。
镇州节度使安重荣建议联合吐谷浑抗契丹,维翰力言不可。
七年,石敬瑭死,侄重贵立,是为少帝(又称出帝),召维翰为侍中。
维翰使人对少帝说:欲制契丹、安天下,非用维翰不可。
少帝乃以维翰为中书令兼枢密使。
维翰权势显盛,颇受贿赂。
少帝怒,罢维翰为开封尹。
开运三年(946),契丹军南下,德光入恒州,命降将张彦泽先入开封,致李太后书,促速降,并召维翰至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