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WDM系统的FEC应用及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TC000408 OptiX WDM FEC 前向误码纠错专题 ISSUE1.01

TC000408 OptiX WDM FEC 前向误码纠错专题 ISSUE1.01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23
带外FEC
G.975
基本原理
ITU-T G.975建议为带外FEC标准,它利用RS(255,239)码 进行编解码,将校验字放在帧尾;编码冗余度为7%,相应线速率 增加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 1 5 4 0 9 10 - 00
O u tp u t (C o r re c te d ) B E R
1 .E -0 7
1 .E -0 6
1 .E -0 5
1 .E -0 4
1 .E -0 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21
误码是成群出现的,在一些短促的时间区间内会出现大量的误 码。而这些短促的时间区间又存在较长的无误码区间。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6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随机误码与突发误码
1.2 常见的两种FEC编码
1.3 FEC技术的分类
1.3 FEC技术的分类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5
基本概念
随机误码与突发误码
随机误码
误码的出现是随机的,误码之间是统计独立的(即前后差错没 有任何关系)。由正态分布白噪声引起的误码就具有这种性质。
突发误码
B1 FEC1 D1 FEC2
FEC1

基于dwdm的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dwdm的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D w D M 的系统性能分析郭中海(河北省石家庄长途通信传输局,河北石家庄050000)f }商要j 密集波分复用∞w D M )是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C 或一对)光纤进行传送的技术,它是一种能够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最有效的技术。

本文旨在对D W D M 技术特点的分析,在分析D w D M 技术特点的前提下,以某干线D W D M 传输系统为例,针对其光放的配置、色散补偿、偏振膜色散限制及光信噪比等几个参数做计算分析,从而对D '忉3M 系统的实现情况进行骀嘟,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提高对D '咿D M 系统的认识。

陕键闻D W D M ;性能分析波分复用W D M 技术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可以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崮堇,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进行传送的技术。

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其实是波分复用的—种具体表现形式。

本文旨在对D W D M 技术特点的分析,在分析D W D M 技术特点的前提下,以某干线D W D M 传输系统为例,针对其光放的配置、色散补偿、偏振膜色散限制及光信噪比等几个参数做计算分析,从而对D W D M 系统的实现情况进行验证,进—步丰富相关知识,提高对D W D M 系统的认沈1衰耗受限及光放的配置1)光放站的设置。

在D W D M 系统规划中,单从线路衰耗来说,一般只对传输网络中相邻的两个设备间做衰耗测算,而不对整个网络进行统~的衰耗测算。

见图1某干线D W D M 传输系统光放设置图。

2)光放大器的配置。

一般厂家均提供三种类型的光放大器:功率放大器O B A 、线路放大器O LA 和前置放大器0PA o枢纽甲站1站2站3站4粘5自砧站7舡龃己(互卜——.^—1——o —-Ch —o ——◆—1—<互)裟卜——鼍撩卜——_等等鞘涝h ——嬲卜_^4‘m 'I“”‘’M 、¨●”’Ⅻ,’蕾研鞲酱虚●————————————————三!乙2墅翌———————————————————...—^褂翱,(参te 颦甩诗竭靖鲁O 先破★-竞饿坫图l 某干线D 叨M 传输系统》】|三j 孜设置图目前—般厂家的光放大器有几种不同的增益类型,可以覆盖50km跨段至150km 跨段的各种传输需求,在本文的讨论中,具体配置情况见图2某干线D W D M 传输系统光放及色散补偿配置图。

DWDM测试及调试方法

DWDM测试及调试方法

系统测试项目
系统传输性能: 1.误码性能 2.系统最大输出抖动 3.系统输入抖动容限 系统保护功能 1.光通道保护功能 2.光复用段保护功能 光谱分析功能 1.对光波长的监测 2.对光功率的监测 3.对信噪比的监测 系统功能 1.APR/APSD功能 2.公务功能 3.多码率接入功能 4.OSC十字交叉功能 5.多机架管理功能



测试指标要求
ZXWM-32 系统通路指标
项目 标称光源类型 线路码型 光谱特性 最大-20dB 谱宽 最小边模抑制比 标称中心频率 单个发送机输出 S1~Sn 中心频率 通路间隔 平均发送功 率 最小消光比 眼图模板 光通道 (Sn~Rn 参考点之间) 光通道代价(@BER=1E-12) 接收机类型 接 收 机 最 差 (BER=1.0E-12) 接收机最大过载 接收机反射 单个接收机输入 (R1~Rn 参考点) 光信噪比 --2.5Gb/s --2.5Gb/s --10Gb/s --10Gb/s 无 FEC 系统 带外 FEC 系统 无 FEC 系统 带外 FEC 系统 dB dB dB dB nm nm 20 15 25 20 >1565 <1310 灵 敏 度 dBm dBm dB dB 最大 最小 最大中心频率偏 移 nm dB THz GHz GHz dBm dBm dB 单位 MQW-DFB NRZ[注 1] 2.5Gb/s <0.2 10Gb/s 35 192.1~196.0 2.5Gb/s 10Gb/s 100 0 -10 10 2.5Gb/s 符合 G.957 建议眼图模板 10Gb/s 符合 G.691 建议眼图模板 2 PIN/APD 2.5Gb/s 10Gb/s 0/-9 -27 -18/-25 -14/-21 ± 20 ± 12.5 <0.3 设备参数

超长距离全光传输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超长距离全光传输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超长距离全光传输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摘要:随着电力光纤通信距离变得越来越长,中继站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会变得困难,基于光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长距离全光传输系统为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主要介绍了超长距离全光传输的几种关键技术,并为电力系统中超长距离全光传输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超长距离全光传输色散补偿拉曼放大器电力系统通信超长距离光传输是指不采用电再生中继的全光传输。

由于减少了光/电转换次数,并且可以利用光纤丰富的带宽资源,超长距离传输技术大大降低了长距离传输的成本,同时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质量都得到了保证。

在超长距离传输解决方案中,色散补偿、拉曼放大器、前向纠错(FEC)、调制方式等已经成为被众多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和科研人员广泛认同的关键技术,其中拉曼放大器、色散补偿等技术在电力系统超长距离光通信中也得到较好的应用。

1 超长距离全光传输的几种关键技术1.1 色散补偿色散是光纤的基本属性之一,光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折射率,由于光纤的折射率与波长相关,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产生色散效应。

光纤色散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传输中继距离和传输速率的限制。

由于色散效应,经过调制后的光脉冲在传播过程中会变形、展宽和失真,最终限制系统的总体性能。

在电力系统光通信中,对于10Gbit/s系统,色散的影响对光纤长度的限制是100km,对于40Gbit/s系统,没有色散补偿,光纤长度将不能超过10km,因此高速超长距离全光通信传输系统必须考虑色散补偿问题。

克服色散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性能较好的激光源,二是采用色散补偿和管理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色散补偿方法包括采用基模/高阶模色散补偿光纤、色散补偿光纤光栅、高阶模色散补偿器和VIPA(Visual ImagePhase Array)器件等等。

综合考虑可靠性、温度稳定性、色散纹波性和成本等因素,在这些补偿方法中,利用基模/高阶模色散补偿光纤是最好的色散补偿方法,但是这种光纤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效应,会使得不同信道之间的串扰加大。

光网络考试题DWDMA卷(答案版)

光网络考试题DWDMA卷(答案版)

光网络考试题DWDM 部分A 卷1.单项选择(每题1分) 1.1. 关于FIU 板的描述正确的有(板的描述正确的有( B B)。

A. FIU 板处理监控信息板处理监控信息B. FIU 可以完成OSC 信道的接入和解出信道的接入和解出C. 在OptiX OSN 6800设备中,没有信号输入时,设备中,没有信号输入时,FIU FIU 板会上报告警板会上报告警D. 无论是OLA 站,还是OADM 站,一个站只需要一块FIU2.2. LSX 单板不支持的保护类型是(单板不支持的保护类型是( A A)。

A. ODUk SNCPB. 板内1+1保护保护C. 客户侧1+1保护保护D. 光波长共享保护光波长共享保护3.3. 192.3THz 波长的OTU 单板,其输出接在M40的第的第( D )( D )口。

口。

A. 3;B. 56;C. 76;D. 384.4.某OSN6800环网配置了ODUk 环网保护,现在环上的一段光缆需要进行改造,为了避免在改造的过程中业务频繁反复,需要进行下列哪种操作:( B )A. 锁定倒换;锁定倒换;锁定倒换;B. B. 强制倒换;强制倒换;C. C. 人工倒换;人工倒换;D. D. 清除。

清除。

5.5.波分系统中经过一段距离传输后,收端信号的光信噪比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主要的原因是(原因是(C )。

A:A:没有使用新型光纤没有使用新型光纤没有使用新型光纤B:B:分波合波器的使用分波合波器的使用分波合波器的使用C:EDFA 的使用的使用D:D:光纤衰减太大光纤衰减太大光纤衰减太大6.6.OptiX OSN 6800设备单板区,共有( )个通用槽位,其中支持电层交叉的槽位共有( )个,对偶板位共有(个,对偶板位共有()组。

( C ) A.A. 1818,,1414,,7B.B. 1818,,1616,,7C.C. 1717,,1414,,7D.D. 1717,,1616,,77.7. 如果XCS 板的ACT 指示灯是灭的,下面哪项是正确的?指示灯是灭的,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C ) ( C )A. 这块XCS 板坏了。

OptiX WDM 产品FEC功能专题-A

OptiX WDM 产品FEC功能专题-A

OptiX WDM产品FEC功能专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OptiX WDM产品FEC功能专题文档密级:内部公开修订记录OptiX WDM产品FEC功能专题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目录1FEC介绍 (6)1.1FEC产生的背景 (6)1.2FEC的原理及应用 (6)2FEC的分类 (6)2.1带内FEC (7)2.2带外FEC (7)2.2.1超强FEC(Super-FEC)技术 (9)2.3FEC种类总结 (9)3FEC导致的对接问题 (10)4FEC的性能与告警 (12)4.1FEC相关的性能 (13)4.2FEC相关的告警 (14)4.3FEC维护小结 (15)5FEC误码的故障定位 (16)6附录 (16)6.1WDM产品OTU单板支持FEC与AFEC模式列表 (16)6.2案例: 关于信噪比正常但有纠错数的问题 (18)OptiX WDM产品FEC功能专题文档密级:内部公开图目录图1.标准OTUk帧结构 (8)图2.扩展OTUk帧结构—FEC编码类型扩展 (8)图3.扩展OTUk帧结构—FEC开销大小扩展 (8)图4.扩展OTUk帧结构—帧结构类型扩展 (8)图5.FEC模式都为普通FEC (10)图6.FEC模式都为AFEC (11)图7.FEC模式不一致示意图 (11)图8.T2000的FEC使能设置界面 (12)图9.T2000的FEC模式设置界面 (12)图10.T2000 BEFFEC_EXC告警门限设置界面 (15)OptiX WDM产品FEC功能专题文档密级:内部公开关键词:前向纠错FEC AFEC摘要: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即前向纠错技术。

光信号在经过传输过程后质量会发生劣化,导致接收机出现误判,可能会产生“1”信号误判为“0”,“0”信号误判为“1”的现象。

FEC技术通过在发射机编码时加入校验比特,使得接收端能够对校验比特进行一定计算来纠正码流中的误码。

带内FEC与带外FEC性能分析及综合比较

带内FEC与带外FEC性能分析及综合比较
目前国内外提出用于SDH/DWDM的FEC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带内(in-band)FEC;
海底光缆系统FEC(带外FEC);
平行FEC(Product-coded WDM)。
其有关编码增益的基本理论,然后分别详细阐述前两种FEC方案,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
S(5,5,16)through S(5,5,64)
S(5,6,16 through S(5,6,64)
5
S(5,7,16)through S(5,7,64)
S(5,8,16)through S(5,8,64)
S(5,9,16 through S(5,9,64)
6
S(6,7,16)through S(6,7,64)
(式11)
其中是二进制本原多项式x8x4x3x21的一个根,一个数据字节(d7,d6,...,d1,d0)即可用GF(256)的元素表示为d77d66d11d0。
*RS(255,239)码特性
纠错能力强,每个码字(255字节)能纠正8个符号(字节)错误;
FEC编解码复杂度低,不需处理复杂的帧开销;
码结构兼容二进制传输,只需串并转换;
FEC编码速率:每个SDH帧(STM-N)分为 片,即每个FEC模块的等效速率为 。
纠错性能:每个Slice能纠正三位随机错误,因此 个Slice交织后能纠正 位突发错误。对于STM-16来说,能纠正24位突发错误;对于STM-64来说,能纠正96位突发错误;对于STM-256来说,能纠正384位突发错误。对于误码相互独立的信号,BCH3不能纠错的概率即输出误码率为:
FEC parity bit set #3 and
FEC status byte
1
S(2,1,16)through S(2,1,64)

DWDM系统中的FEC技术发展概况

DWDM系统中的FEC技术发展概况

5 0 GHz— 2 - 5 GHz + ;
b . 单通道的速率越来越高 , 2 b 从 .G/ 5 s一 1 bs 4 bs一 0G / 一 0 G /
1 0 Gb s 6 /;
c.




传输距离从城域一 区域和长途 一 超长距离; 翻Q 田 I d 撇 大波段f统的 C bn 光 专 — a d— L b n — ad— S bn 。 - a d 曲 o , F I I 妇 2高速 D WDM 光纤传 输系统 中 F C技术 的必要性 E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 特别是单波长传输速率越来越高 , 其受 图 1 W D 易 于 现 有 设备 升 级 扩 容 和 兼容 M 到噪声 、 性效 应 、 色散 以及偏 振模色 散 (M 的影 响越来越 大 , 非线 色度 P D) 如 2 G /系统要求 O N 5 bs S R达到 1d , 1G /系统则要求 O N 9 B 而 0 bs S R达 到 2d 对 O N 5B, S R要求提高了 6 B d 。虽然通过各种技术措施 , 可以减轻 光信号在传输中所受到的影响 , 但这样做需要花费很高的代价。为了适 应目 前对光通信技术大容量 、 高服务质量( o)低成本的要求 , QS、 人们开 始从信道编码以及信号调制格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寻找有利于提升信号 图 2采用 第 二 代 F C技 术 的 光 纤 通信 系统 示 意 图 E 传输容量和距离的编码格式以及调制格式。 u提出了 G 0 ̄ G 0 ̄ I T .7 7 . 9 7 S R指标的要求 , 提高系统中信号的可靠性 , 延长中继距 协议 , 将一种新的信道编码格式 一前向纠错编码( E ) F C应用到了光纤通 统对光信号 O N 非常适合原有 2 G /系统升级和 2 G /和 lG /混合传输系统 。 . bs 5 5 bs O bs 信系统 中, 可以有效减低传输系统对 O N S R的要求 , 提高系统 中信号的 离, 3高 速长距离 D D W M光 纤传输 系统对 F C 技术要 求 E 可靠性 , 延长传输距离。 在 D M光纤传输系统中引入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可以有效缓解传 WD 由表 1 可知 , 在高速 D M系统中采用 F C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系 WD E 输系统受到噪声 、 非线性效应、 色度色散以及偏振模色散(M 的影响。 P D)

DWDM系统测试方法

DWDM系统测试方法

详细描述
光衰减器能够减小光信号的功率,模拟不同 的传输条件和故障情况。在DWDM系统中, 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功率需要被精确控制,以 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光衰减器通常具有高 精度和低插入损耗,能够提供稳定的衰减性 能。
光环形器
总结词
光环形器是用于实现光信号环形传输的仪器,在DWDM系统测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 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DWDM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分插复用器、光接
收机等组成。
DWDM系统的优点包括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等。
03
02 DWDM系统的测试方法
通道功率测试
总结词
通道功率测试用于测量DWDM系统中每个通道的输出功率,确保其在规定的 范围内。
详细描述
该测试通过使用光功率计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测量每个通道的功率,以验证 其是否满足系统要求。测试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通道的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和 最小功率,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该测试通过逐渐减小发送端的光功率,并记录接收端仍能检测到的最小光功率, 以及逐渐增加发送端的光功率直到接收端出现非线性失真时的最大光功率。测试 结果可以帮助了解系统的噪声容限和动态调节能力。
通道线性度测试
总结词
通道线性度测试用于评估DWDM系统中通道的线性传输特性。
详细描述
该测试通过在发送端注入不同强度的调制信号,并在接收端测量信号的失真情况。测试结果可以反映系统的非线 性效应和通道间的交叉调制效应,以确保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信号质量。
测试结果分析
数据整理
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提取关键参数,如通道功 率、信噪比、误码率等。

高速超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超强FEC码型的研究(光学工程专业优秀论文)

高速超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超强FEC码型的研究(光学工程专业优秀论文)

知识水坝为您整理知识水坝为您整理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和CDR&Demux/Mux功能集成在一起的Transponder可供选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块完成光通道层开销的读入和读出,以及提供扩展I/O口等,与微控制单元(MCU)协同工作。

MCU模块完成与网管的通信,本盘性能的采集、监测、告警、控制等功能。

电源模块为整个盘上的器件和芯片提供工作电压。

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OTU中各个基本模块的功能,下面我们重点考虑Digi协lWrapper&FEC模块的功能和简单的设计考虑。

DigitalWrapper&FEC模块完成数字包封与解包封功能,提供开销处理的输出口。

在这一处理过程在对信号进行数字包封时要采用FEC编码,在对信号解包封时要采用FEC译码。

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还做不到很高速率上的FEC编译码处理,所以在设计上要利用前面的CDR&Demux/Mux将进入OTU的高速数据进行解复用降低数据速率后再利用多个FEC编译码器对数据进行并行的编译码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数据再复用成高速的数据流从OTU中发送出去。

比如对一个要进行编码处理的10Gbit/s高速信号来说,一般是首先解复用成16路622MbiVs的信号,然后将它们并行的送入16个FEC编码器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好的数据复用成大于10Gbit/s(具体的数值取决于采用FEC码型的冗余度)的信号发送出去。

对一个要译码处理的大于10Gbit/s(具体的数值取决于采用FEC码型的冗余度)的信号,也是首先解复用成16路大于622Mbit/s(具体值耿决于采用FEC码型的冗余度)的信号,然后送入16个FEC译码器并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的结果复用成10Gbit/s的信号发出去。

图3.4FEC技术实用化的10Gbit/sOTU单盘Fig.3.4The10Gbit/sOTUpartdiagramtoapplytheFECcodingtechnologies4光通信系统中超强FEC级联码型的分析研究图4.3内外型级联码的仿真结果Fig.4.3Thesimulationresultdiagramoftheinner-outerconcatenatedcode从图4.3中分析可知:RS(127,111)+BCH(15,7)}:flRS(127,119)+BCH(15,7)这两种内外型级联码有良好的纠错性能,在BER达到10{量级时,NCG分别为7.9dB、8.8dB,比典型的RS(255,239)提高了3.1dB、4.0dB的NCG;在10。

DWDM原理(答案)

DWDM原理(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34 分)1. 关于放大器测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对于放大增益的测试,最好采用光谱分析仪进行。

B. 放大器的输出、输入光功率之差即为放大器增益。

C. 在测试中选取1310nm 波长光源,直接输入放大器,再测试放大器的输出即可计算出放大增益。

D. 测试输入光功率范围时,必须确保在所测范围内,放大器可以完成正常的放大功能。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无2. 关于TWF 说法正确的是:A. 将符合G.691 标准的信号转化符合G.692 标准的信号B. 将符合G.692 标准的信号转化为符合G.691 标准的信号C. 将符合G.957 标准的信号转化为符合G.692 标准的信号D. G.691 标准的信号转化为符合G.957 标准的信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3. 在我国大面积敷设的光缆是( )型的光纤。

A. G.652B. G.653C. G.654D. G.65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4. 考虑色散距离时,这里的距离应该是:A. 相邻站点距离B. 整个组网的总距离C. 电再生段距离D. 以上皆错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无5. 下列光纤中在1550nm 窗口处,四波混频现象最为严重的是:A. G.652B. G.653C. G.654D. G.65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无6. G.652 光纤的零色散点位于( )处,在此波长处,其色散最小,但衰耗较大。

A. 1550nmB. 1310nmC. 850nm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无7. G.652 光纤在( )处其衰耗最小,但色散较大。

A. 1550nmB. 1310nmC. 850nm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8. 下面哪些区间属于光放大器能保持放大增益性能的工作波长区间?A. 1548nm~1561nmB. 1500nm~1540nmC. 1500nm~1560nmD. 1548nm~1580nm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9. 下面关于几个基本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DWDM 的中文意思是密级波分复用B. EDFA 的中文意思是掺铒光纤放大器C. SMSR 的中文意思是消光比D. ASE 是指放大的自发辐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无10. 波长数目下面描述中限制更多波长使用的最大制约因素应该是:A. EDFA 的波长使用区间B. 分波器的限制C. 合波器的限制D. OTU 的限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11. 有关波长转换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TWC 是把符合G.975 标准的光信号转换为符合G.692 标准的光信号B. TWF 是把符合G.691 标准的光信号转换为符合标准的光信号C. TWC 和RWC 都具有B1 检测的功能D. TWF 具有再生、整形和定时的功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12. 关于OptiX BWS 320G 系统使用的波长频率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A. 32 通道系统使用波长范围为1535.82~1560.61nmB. 16 通道系统优先使用蓝带波长C. 32 通道系统的波长间隔约为0.8nmD. 32 通道系统使用频率范围为192.1~195.2THz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无13. OptiX BWS 320G 设备采用的光监控信道的中心波长是:A. 1480nm±10nmB. 1310nmC. EDFA 增益带内的OSCD. 1510nm±10n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无14. WBA(固定增益23dB) 的单波长输入光功率为-18dBm,那末当所上波长数为4 波时,WBA的输入光功率为:A. -16dBmB. -12dBmC. -10dBmD. -15dBm正确答案:B15. OptiX BWS 320G 设备监控信道处理板的灵敏度可以达到:A. -25dBmB. -48dBmC. -28dBmD. -35dBm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无16. WPA 单板固定增益为23dBm,单波输入功率为-28dBm,接入八波业务时候下面哪一个数值最接近WPA 的实际输出光功率:A. 4.2dBmB. 1.5dBmC. 5.5dBmD. 6.5dBm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17. 当32×2.5Gb/s 系统在G.652 光纤上的色散容限值为12800ps/nm 时,可传送的最大目标距离是:A. 640KmB. 360KmC. 720KmD. 500Km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无二、多选题(每题3 分,共48 分)1. 应用中的波分复用器件可以是:A. 干涉滤光器型B. 光纤耦合器型C. 光栅型DWDM 器件D. 阵列波导光栅(AWG)型器件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无2. DWDM 系统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A. 输出波长比较稳定B. 应该采用直接调制的方法C. 色散容纳度比较高D. 使用LED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无3. 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受限因素包括哪些方面?A. 衰減B. 光源的色散特性C. 非线性效应D. 信噪比的大小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无4. DWDM 设备的主要的网元形式包括?A. OTMB. OADMC. OLAD. REG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无5. 对于发送端波长转换器的输出光源需要进行的测试项目有:A. 发送光功率B. 中心波长C. SMSRD. 插损E. -20dB 谱宽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无6. 有关插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每通道插损即每通道光信号经过光复用器件相应通道后输出光功率的损耗B. 插损是分波器或者合波器的单个物理通道指标C. 在普通的插损测试中,分波器的所有通道的插损值应该彻底相等,所以只需对其中某一个通道测试即可D. 对于分波器的插损测试,可以利用仪表发光,然后输入分波器的输入端口并测试输入光功率,再逐个测试分波器的输出端口的光功率,所对应的光功率差值即为个通道插损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无7. 在组网设计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G.652 光纤的色散系数普通取值为20ps/nm.km。

FEC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FEC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FEC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摘要:前向纠错(FEC)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到了光纤通信系统中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前向纠错技术的相关技术分类及其区别和FEC技术的优势,最后介绍了常用的三种编码方式,并应用仿真软件对三种码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使用FEC技术的系统比不使用系统的误码率有显著下降,其中级联编码效果最为显著,FEC技术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光通信系统;FEC技术;BCH码;RS码;级联码1.引言自光纤通信问世以来,就很注重传输速率(容量)的提高和传输距离的延长。

密集波分(DWDM)复用技术成功运用后,极大地增加了可传输信息的容量,同时降低成本,光纤通信技术进入了超高速、大容量的时代。

每一次传输容量和传输速度的提升对整个通信事业都是有着极大意义的,但技术的变革总有附加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总伴随着其它新限制因素出现。

随着波分复用信道数的增加,对光纤通信的误码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应运而生。

FEC技术可以有效的延长光信号传输距离,降低光发射机发射功率,是超长距离传输中有效增加光纤通信速率和提高通信可靠性、降低误码率的一项关键技术。

FEC技术信道编码属于差错控制编码,是在发射机编码时往信号中加入某些校验比特,这样就可以在已经产生了误码的接收端的码流中通过对校验比特进行解码来发现并纠正在传输过程中由噪声引起的误码,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带宽损失换取高质量的传输,降低系统误码率。

2.FEC技术及概述2.1FEC技术的分类FEC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带内FEC(In-bandFEC)、带外FEC(Out-of-bandFEC)以及超强FEC(super-FEC)。

2.1.1带内FEC带内FEC是指利用信道本身未使用的传输开销字节,作为FEC纠错编码字节,实施FEC 编码后,信道码速不变。

缺点是帧开销中可利用的字节数和帧长度有限,编码增益较小,纠错容限不高,一般为3dB左右。

光通信系统中的FEC技术的应用分析3

光通信系统中的FEC技术的应用分析3

光通信系统中的FEC技术的应用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400065)摘要:前向纠错编码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极高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及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然后描述了ITU-T 6.709中定义的FEC帧的具体格式,数学推导了FEC编码给带来的误码率改善,并列出了具体的计算结果。

最过通过实测几种BCH码纠错性能的仿真,给出了BCH 码型在特定信噪比下误码性能改善。

关键词:信道编码技术;前向纠错;编码增益;误码率;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FECTechnology(Th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Abstract: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in t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a high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ptical commu- nication system, and then describes the specific format defined in ITU-T 6.709 FEC frames, mathematics FEC coding bring error rate improvement was deduced, and lists the concrete computation. The error correct ing performance measured through simulation of several kinds of BCH codes, BCH codes are given to im- 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it error in a particular type of signal to noise ratio.Key words:Channel coding technology;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gain;The bit error rate;0.引言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通过在传输码列中加入冗余纠错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解码可以自动纠正传输误码,降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BER)。

DWDM光网络性能评估及其检测

DWDM光网络性能评估及其检测

DWDM光网络性能评估及其检测摘要介绍了目前WDM光网络的发展现状,提出了OXC和OADM的评估方案,分析了DWDM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检测方案。

关键词光网络光分插复用设备光交叉连接性能评估检测1DWDM光网络1.1DWDM系统DWDM技术使承载多个并行光波长的复合光信号可在一个传输系统中传输。

不像TDM 系统,仅仅用了光纤潜在容量的1%,速率仅仅为2.5Gb/S,至多10 Gb/S。

DWDM支持相同速率的40个或更多的通道。

或者说,它等于10个OC-192s。

DWDM要求在制造过程中严格检测以保证收发机在系统的两端经过特定的波长。

在DWDM系统中一根光纤的容量是SONET中的40信或者更多,一旦网络失效,它的影响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支持中心骨干网络越来越多的业务要求,DWDM的应用在开放式系统中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目前的全光实验网主要有美国各大公司联合研发的MONET网和MWTN网、泛欧光通信网(OPEN)、欧洲全光网络、环非洲WDM全光网、SEA-ME-WE-3海底光缆系统等。

最近中国的“863”项目也正在开始研究开发自己的高速信息示范网。

该项目计划首先建立一个由3个光交叉连接(OXC)节点组成的骨干网,每个OXC节点都有自己的一个由光分插复用设备(OA DM)组成的子网。

1.2 OADM和OXC及其性能评估DWDM的安装扩大了SDH骨干网的容量,下一个研究热点是OADM。

OADM将提供灵活的波长配臵,就像电系统中提供基于时隙的带宽配臵一样,OADM将会使网络规划者在整个网络的配臵上更加灵活容易。

全光网的另一里程碑是OXC。

OXC用来改善宽带大容量业务系统的效率。

OXC支持高速传输系统的网络恢复和动态重构。

它与现在的DXC相比,功能更加强大。

商用的OXC目前还未出现。

这主要在于端口容量和目前操作系统性能的限制。

其优点是明显的:运营价格降低(光交换与电交换系统相比,耗能少,体积小);网络也更容易升级。

FEC在高速光纤通信中的运用

FEC在高速光纤通信中的运用

F EC在高速光纤通信中的运用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通信系统已经走向了光通信时代,在城域网、骨干网中大量应用了高速光纤网络。

高速光纤网络目前是光纤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而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FEC是其一项重要技术。

文章主要研究了FEC的相关原理、作用及工作方式,然后研究了FEC与其他技术结合运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

通过研究FEC技术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来研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组网与实际应用。

关键词:FEC编码;高速光纤通信;RS码智能光网络中普遍采用的动态路由分配技术使光信号传输距离变得更加难以测量与估计,造成了PMD在传输过程中的叠加效应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接收端信号质量的下降。

PMD已经成为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一个重要技术瓶颈,许多学者都试图寻找新的技术和新型器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1FEC技术原理在高速光网络通信系统中对通信的延时要求比较高,故往往采用了前向纠错(FEC)的方式。

目前在FEC的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编码方式:带外FEC、带内FEC以及并行FEC。

这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根据FEC与SDH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

带外FEC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更为广泛,最典型的是RS码,在本文中将以RS码为例研究长n=q-1的本原BCH码称为RS码,其主要的特点为码元的符号域与根域均取自GF(q)上,因此,对于码长为n=q-1,设计距离为d 的RS码而言,其生成多项式为:(1)通常m=0或1,q=2m,其中为本原域元素。

在有限域GF(2m)中,且选择系统没码字编码方式,则RS(n,k)的码字为:C=(Cn-1,Cn-2,…,C1,C0)=(Mk-1,Mk-2,…,M1,M0,R2t-1,R2t-2,…,R1,R0),其中Mi为信息符号,Ri为校验符号,2t=n-k。

因此,这种以多项式除法为基础的RS编码器只需要四步就能完成编码。

(1)选择有限域上的本原多项式;(2)计算RS码的生成多项式;(3)计算信息多项式、校验多项式以及码字多项式;(4)RS码编码器完成多项式的除法,得到多项式的余式则完成了编码过程。

基于DWDM的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DWDM的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DWDM的系统性能分析
郭中海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0(000)016
【摘要】密集波分复用(DWDM)是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或一对)光纤进行传送的技术,它是一种能够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最有效的技术.本文旨在对DWDM技术特点的分析,在分析DWDM技术特点的前提下,以某干线DWDM传输系统为例,针对其光放的配置、色散补偿、偏振膜色散限制及光信噪比等几个参数做计算分析,从而对DWDM系统的实现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提高对DWDM系统的认识.
【总页数】1页(P242)
【作者】郭中海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长途通信传输局,河北石家庄,0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J], 陈剑霞
2.基于光纤光栅和光环形器的DWDM环网性能分析 [J], 王海潼;姜秀义
3.大容量DWDM系统不同调制格式的传输性能分析 [J], 李立;陈静
4.40Gb/s DPSK再调制DWDM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J], 刘晓斐;李康;孔凡敏;孙

5.基于DWDM的量子经典融合通信系统噪声处理技术 [J], 冉攀;胡敏;郭邦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WDM系统测试方法

DWDM系统测试方法
消光比太大,则引起啁啾声,频谱变宽, 色散变大;消光比太小,则接收机很难 将光的“1”和“0”分开,因此消光比 不能太小,也不能很大,在协议上只规 定了最小消光比。
DWDM系统测试方法
6、输出抖动
定义:无输入抖动时设备本身在输出口 输出的抖动量,测量时间为60s,测量结 果为最大的峰-峰值。
IN
试仪
衰减器
OUT
IN
图1-2
DWDM系统测试方法
4、接收机灵敏度、接收过载点
2)接收过载点:在接收点R点处为达到1×10-12的BER值所需要的平
均接收功率的最大可接收值。
测试操作步骤: 图1-2、光衰往小调
注:1、测试过载光功率时,采用稍好于指标要求的值进行 定性测试,如APD的为-9dBm,dBm, 不出现误码就可以。
2、对于MR2/4板还有上/下波通道插入损 耗、穿通通道插入损耗、下通道中心波 长等指标。
DWDM系统测试方法
第五章 光放大器测试
1、放大器放大增益:在放大器工作波长区间 内,输出与输入光信号功率的比值。
2、放大器工作波长范围:指光放大器能保持 放大增益性能要求的光信号波长区间。
3、输入/输出光功率范围:放大器总输入功率 范围是指放大器满足放大增益要求时所允许的 输入光信号的功率变化范围;放大器输出功率 范围是指在输入光功率变化范围内允许输出光 信号的功率变化范围。
DWDM系统测试方法
第七章 系统测试
1 、系统各信道的通道代价测试:光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和长距离光 纤传输后,由于噪声积累、色散等原因引起的接收机灵敏度的下降值。 通道代价:≤2dB
2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误码定义为系统设备实际运行时接收到的数 据流的错误位。通常以bit位来表示。

10Gbps WDM-PON系统中FEC及新型调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0Gbps WDM-PON系统中FEC及新型调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0Gbps WDM-PON系统中FEC及新型调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宽带服务的普及以及在线视频、云计算等应用的不断增长,网络传输速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PON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但是在高带宽、长距离传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光衰、色散、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传输速率受到限制。

因此,研究高速、高效、可靠的WDM-PON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在10Gbps WDM-PON系统中采用FEC及新型调制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三、研究内容1. WDM-PON技术及其发展状态2. 10Gbps WDM-PON系统中FEC的原理及其优势3. 10Gbps WDM-PON系统中新型调制技术的研究进展4. 通过模拟和实验验证在10Gbps WDM-PON系统中应用FEC及新型调制技术的优势和效果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提高WDM-PON系统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提供更快、更可靠的网络服务。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及实验仿真的方式进行,包括对理论知识、技术方案、实验数据和应用案例的收集、分析和综合,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比较不同方案的效果,得出最优方案。

同时,本研究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对其进行测试和优化。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如下成果:1. 分析比较不同FEC方案的效果,得出最适合10Gbps WDM-PON 系统的FEC方案;2. 研究新型调制技术在10Gbps WDM-PON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比传统调制技术,得出结论;3. 验证在10Gbps WDM-PON系统中采用FEC及新型调制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测试和优化。

七、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可行性高,相关技术和设备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同时,本研究将合理利用已有资源,如实验室设备、实验数据及其他学术资源、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