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08〕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下意见: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
如果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二、资源节约利用资源节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是增强社会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素养,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四、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
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工作,加大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等重点生态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投入和支持,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五、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和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特制定本纲要。
第二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布局,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全局观念,统筹兼顾区域和全球生态环境,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循环利用,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绿色发展。
第七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环境监测,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严格执法,保护环境资源。
第八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民主参与,加强公民环保意识,促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形成多元化治理格局。
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提倡绿色旅游,促进绿色出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第三章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第十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十一条加强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第十二条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违法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第十三条推动生态修复,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治理,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第十四条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生态治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二、促进绿色发展与循环利用第十五条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能源消费革命,提高能源效率。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
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做自然的奴隶。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或称农耕文明。
铁器的出现是农业文明的根本标志,这一时期,人类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虽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某些破坏,但程度较轻,依靠自然的力量往往都能恢复。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不过三百年,但这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史却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人类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却因为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索取而制造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这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
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
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
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
1
2.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l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的反思。
上权利均等。
即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必要的自然资源。
代际公平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每一代人应该为后代人保存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二是每一代人都应该保证环境的质量,在交给下一代时,不比自己从前一代人手里接过来时更差。
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
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人定胜天”的盲目自大的发展观念。
我们坚定地认识到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针,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尤其是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空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
同时要加强生态保护、水土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建设更多“绿色生态屏障”,保护好天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
要加强对资源的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在生产、生活和消费方面实施节约型、环保型发展模式,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以及绿色循环经济模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三、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经济与环保事业协同发展,打造循环经济体系,加强对生态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提高生态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绿色产业、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大力推进清洁、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理论,普及环境保护常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增强全社会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培养并造就更多的生态文明建设人才,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被提出,并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遗余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将分别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全面实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之一。
我们需要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推广应用。
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节约资源资源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完善资源管理制度,防止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通过节约资源的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并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加大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同时,加强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通过环境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我们的环境质量,更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过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采取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导致许多资源被过度消耗,甚至面临枯竭的危险。
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资源的储量和可开采量,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计划。
例如,对于矿产资源,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开采数量,而是注重开采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大对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对于水资源,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样一来,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为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其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也逐渐减弱。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这些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新兴的绿色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这些产业具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设备制造到能源存储和输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生态农业的兴起,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提高,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生态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比如,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各地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出了各种生态旅游项目,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之一,因为保障好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下面,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和建设后的未来展望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消耗资源和能源,同时也会破坏环境。
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它本身,还将对人类造成严重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等。
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人类将难以持续发展下去。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保障好自然环境,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也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加强环境保护,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
同时,也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建立了必要的法律制度。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空气质量得到了提高,水质等环境质量也大有改观。
同时,中国环保产业也有了较大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也在全社会传播开来。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实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性。
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调节发展的速度和环境的保护。
同时,人们也需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等环保产业。
2、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3、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环境的自我修复。
4、公众参与,引导全民环保行动,树立环保意识。
以上措施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四、建设后的未来展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或缺的任务。
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这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的正文和拓展:1. 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和收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 维护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和落实,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 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可以确保生态安全,维护自然界的平衡和稳定。
这不仅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预防生态灾害的发生,还可以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普及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推广生态文明的理念,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5. 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作出贡献。
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也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间的友谊和信任。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共同建设。
南京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南京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统一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南京市政府将不断推进城市绿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节能减排等各项措施,加快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国家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环境质量作为首批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南京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未来,南京将继续加大绿化投入,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南京市政府还将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保护理念,推进“水城共融、山城共融、林城共融”,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障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南京市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南京市将重点治理长江流域水污染,严格实行“一江一策”要求,建设环保执法检测机构,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确保长江水质不断改善。
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南京市将加强排放源头治理和大气污染监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逐步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
在土壤保护方面,南京市将严格执行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实现“滇池模式”,严禁污染企业迁出污染,防止环境跨区域污染。
三、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南京市将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并执行中长期节能减排规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广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费成本。
南京市政府还将鼓励企业采用污染物减排技术和设备,加快迈向绿色制造。
同时,在能源利用和排放产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实际可行的生态平衡。
四、加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南京市政府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农民兴业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保障乡村旅游环境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公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南京市政府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发扬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引导全民关注环境问题,改变不良习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污染、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等问题,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就会着重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我们的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正逐渐枯竭。
如果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继续任由人类活动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那么资源的稀缺性将会越来越严重。
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通过科技手段的创新和研发,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工业、农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水泥等工业原料,同时也需要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城市绿化等等。
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必须与工业的发展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除了与工业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还将促进农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中,科学管理土壤、水源和作物,有助于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生态农业也将变得更加可行。
当然,经济发展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经济发展有了更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策略,才有更强大的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结合,有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只停留在经济、科技和环境层面,它还涉及到人的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这时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并分别面向不同的群体。
对于年轻人,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注公共教育和意识普及,一旦建立起生态环境意识,这种最基本的理念就会在我们的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自然也就减缓了环境压力和资源枯竭的趋势。
继而,加强监管,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虽然是一项利民安邦的事业,实践起来也是不容易的。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仅仅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那么简单,它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直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产业迅速崛起。
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到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与再利用,从环保设备的制造到环境监测与评估服务,环保产业涵盖了众多领域。
这些领域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例如,一家专注于太阳能板生产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进步,从硅材料的供应到安装施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在生态文明的要求下,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否则将难以生存。
这就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更加清洁、高效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也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态农业等。
这些新兴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能够提升整个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
以某地区的钢铁产业为例,过去由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下,该地区的钢铁企业纷纷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实现了产业的绿色转型。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提升区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环境良好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企业也更愿意在这样的区域布局。
例如,一些生态环境优越的城市,通过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人才入驻,形成了创新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
标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施具体的措施。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和执行1、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督机制,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切实执行。
二、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1、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加强对传统能源的治理和改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1、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
2、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区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1、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发展转型。
2、建立绿色产业评价体系,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1、加大环境教育力度,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环境宣传工作,引导公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以上就是对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的一些探讨。
我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目标。
希望各界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共同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1、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和治理。
2、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大对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的投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1、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一、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总体目标1. 制定并实施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3. 推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发展模式;4.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具体措施1. 制定并实施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1)加强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规划管理,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城市与自然相融合;(2)加强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如湿地、森林等;(3)推动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要素的统筹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4)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优先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和节能减排项目。
2.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1)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推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3)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惩处力度,落实企业环保责任;(4)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监督。
3. 推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发展模式(1)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2)推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3)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4.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1)推动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公众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和服务;(2)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绿色生产方式;(3)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系统功能。
四、政策保障1. 财政支持: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投入,确保政策实施;2. 优惠税收: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给予税收优惠;3. 奖励措施: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并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4. 惩罚措施:加大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形成威慑效应。
三个努力建成目标的内容
三个努力建成目标的内容三个努力建成目标涵盖了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点领域,分别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三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困难,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力量。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核心竞争力:尤其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装备,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2.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升级传统服务产业,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3.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基础公共服务覆盖率,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重塑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而实现这个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生产条件和基础公共服务能力。
2.加强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优良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提高农民群众满意度:保障农民群众的核心权益,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帮助农民群众走向富裕。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有:1.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便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鼓励节能减排: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加强污染治理和排放标准的监管,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培育绿色经济:积极开拓绿色经济产业,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打造绿色发展和文明消费环境,推动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实现这三个努力建成目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2022年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总结
2022年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总结2022年是我国发展生态经济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年。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加强环境保护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排放,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和替代能源发展。
二是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进行业减排,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大土地治理力度,推动耕地保护和草地恢复,确保农田质量和粮食安全。
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我们积极培育和推动绿色产业,加快转变传统产业。
一是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二是着力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机动车污染。
三是加强环保科技工作,鼓励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排放。
三、加强生态保护我们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
二是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湿地、河流、森林等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三是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推动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我们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推动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
一是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提倡绿色消费习惯,减少浪费和过度消费。
二是推动可持续交通方式,鼓励步行和骑行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三是倡导低碳饮食,推广素食和减少肉食,降低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在2022年的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推进。
但同时也要看到,生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任重道远。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持,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需要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
生态文明 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首先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密的环境保护网。
其次,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治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二、推动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是实施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能源、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生态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推动绿色消费。
三、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
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是实施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珍爱生态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实施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生态文明立法,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和评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五、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是实施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要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实施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参与,需要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生态文明要素保障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要素保障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要素保障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向纵深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加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划管理,推动资源开发和利用向高效、清洁、循环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循环利用。
三、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普及。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我们需要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协调,促进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陕西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陕西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为了加快推进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陕西省制定了生态文明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2. 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加强水污染治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完善生态保护区管理体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区的投入和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推动绿色发展。
1. 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 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考核监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陕西省生态文明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力推动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希望全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陕西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
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做自然的奴隶。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或称农耕文明。
铁器的出现是农业文明的根本标志,这一时期,人类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虽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某些破坏,但程度较轻,依靠自然的力量往往都能恢复。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不过三百年,但这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史却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人类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却因为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索取而制造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这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
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
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
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
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
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并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则更进一步强化这一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社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贡献。
二、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
(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总费用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具体表现在:1、水体严重污染。
全国有四大水系中,有过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不适合人畜饮用,全国城乡居民有3.25亿缺乏卫生的饮用水,地下水体也超过2成受到污染,有的地方因为水体的严重污染导致江河湖泊生命绝迹,地上长出的粮食蔬果也不适合人畜食用。
2、大气严重污染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第一种排放国,在被监测的城市中,过半出现个酸雨。
同时,我国也是PM2.5污染的重灾区,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区,长年累月被灰霾天气所笼罩,难得一见蓝天白云,肺癌之类呼吸道疾病正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3、植被遭遇难以恢复的破坏由于滥采滥伐、盲目的围垦造田和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耕地荒漠化、湿地退化十分严重。
因为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而招致自然的疯狂报复,舟曲泥石流正是其中最骇人听闻的一例。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
环境危机不能转移。
留给我们选择的只能是建设生态文明,恢复我们人类曾经拥有的碧海蓝天、河清草绿。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属于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经济发展的资源承载度有限。
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的人均占有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12.8%、2.7%和4.2%,铁矿、铜矿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一些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经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三)是提升国际竞争力是需要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
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近百年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几百年来对地球的掠夺性索取所积累起来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调整格局中,基本完成了把高能耗、高污染性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让本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不会承担全球的环境责任,相反还要对发展中国家构筑起“绿色贸易壁垒”。
因为生态环境的问题,前几年我国苏南地区的一些出口制造业正是倒在这个壁垒之下的。
由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逾越的历程。
(四)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重视以人为本,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措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的重点生态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强法制,严格管理,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行为,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努力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一)调整、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1、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
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依托技术优势,以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为平台,培育和引进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建立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家农业企业,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0多家,其他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120多个。
积极引导和鼓励“新三资”投资农业,2005年全市“新三资”投资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达8927万元。
推进特色园区、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包装销售、农业科技等建设,建成休闲观光农业园区3个,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农业旅游收入200多万元,成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2、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型工业是指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严格按照减排去污、低碳环保、清洁生产要求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模式。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维护。
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工业能源消费量高,工业化水平不高,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工业发展的生态转型上面临巨大挑战。
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有利于树立生态发展观,传播生态文化,倡导生态生产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工业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确立发展生态型工业理念,制定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是从观念层面上为推进生态型工业发展提供支持。
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型工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倡导生态型工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是构建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把发展生态型工业纳入现代工业持续发展战略视野,作为广西工业“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战略目标,从前瞻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高度,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生态型工业发展的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等。
三是重点在工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生态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生态型工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实施生态型工业发展的战略,优化生态型工业产业布局,加快广西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进程。
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发展生态型工业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在技术层面,以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为突破口,鼓励生态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突破传统工业高耗、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
在制度层面,通过建立完善生态型工业的法律保障机制,从法律层面确立应对生态危机,抓紧制定和修订预防环境污染和阻止生态破坏管理办法,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性政策体系和相配套的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监控体系,加大惩罚力度,突出生态环保政策与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有效整合生态科技资源,构建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园,实现工业生态化发展。
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以生态技术创新、生态制度政策创新为重要动力,构建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园,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工业生态技术创新系统,推进工业生态技术创新驱动,通过工业生态技术创新试点,提升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工业生态技术应用能力,加快建设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型城市。
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生态先进技术和资金投资发展生态型工业。
加快生态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工业生态化发展。
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跨区域生态合作,提升工业生态化水平和影响力。
发展生态型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业发展全局,无论在技术、知识、信息、布局等方面均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和协调,实现环保、低碳、绿色的工业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着力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健全城际生态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经济区城市间生态工业合作和有序转移,促进生态工业的集群发展。
二是促进广西生态型工业发展跨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积极探索经济区内外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等之间建立长期的生态工业合作关系,开展具体的生态工业项目合作、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生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