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照明设计

合集下载

分析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分析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分析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施工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通风和照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如何设计合理的通风与照明系统。

1. 通风设计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风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工作区域内的有害气体、烟尘和湿气,保持空气清新,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

(1)通风系统的选择:根据隧道施工工艺和环境要求,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适用于较短、小断面的隧道,通过布置合理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

而机械通风则适用于长隧道或特殊工况,通过风机等设备强制对隧道进行通风。

(2)通风系统的布置:通风系统的布置应考虑风的输送与分布,通风效果与布置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通风系统应设置在通风阻力最小的位置,避免影响施工作业。

针对工况的不同,可采取纵向布置、横向布置或综合布置等方式,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

(3)防火与防爆设计:隧道施工中常会涉及到火源与易燃物,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防火与防爆要求。

采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区域,确保通风系统在火灾或爆炸事故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照明设计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除了提供足够的光照,还需要考虑施工作业的特殊需求,例如抗振动、耐腐蚀、防爆等。

(1)照明强度的确定:根据隧道的用途和施工作业的要求,确定照明强度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隧道内部的平均照度应达到一定数值,同时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视觉需求和安全要求。

(2)照明设备的选择: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常用的照明设备有荧光灯、LED灯等。

根据隧道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其具备耐振动、耐腐蚀、防爆等特性,以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

(3)照明布置的合理性:隧道照明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照明布置。

合理的照明布置能够均匀地照亮隧道内部,避免阴影区域的产生,提高工作人员的视野和作业效率。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有哪些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有哪些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有哪些在隧道建设中,隧道照明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高效、安全的照明系统不仅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保障行车安全,还能提高隧道的运营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那么,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来谈谈照明亮度的设计。

隧道内部的亮度需要根据隧道的长度、交通流量、车速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短隧道的照明亮度要求相对较低,而长隧道则需要更高的亮度以避免驾驶员在进出隧道时产生“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

所谓“黑洞效应”,就是当车辆从明亮的外部环境驶入黑暗的隧道时,驾驶员的眼睛无法迅速适应,导致短暂的视觉障碍;“白洞效应”则相反,是车辆从黑暗的隧道驶出到明亮的外部时出现的情况。

为了减轻这些效应的影响,隧道入口和出口的照明亮度通常要比隧道内部更高,并且要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渡区域,让驾驶员的眼睛能够逐渐适应光线的变化。

其次,照明灯具的选择也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隧道照明灯具包括高压钠灯、LED 灯等。

高压钠灯具有较高的光效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显色性较差;LED 灯则具有节能、寿命长、显色性好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灯具的性能、价格、维护成本等因素。

此外,灯具的布置方式也会影响照明效果。

一般来说,灯具可以采用对称布置、交错布置或者中央布置等方式,以确保隧道内的光线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阴影和光斑。

再来说说照明控制系统。

这是隧道照明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根据隧道内外的亮度、交通流量等因素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例如,在白天阳光强烈时,隧道外的亮度较高,此时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可以适当降低,以节约能源;而在夜间或者阴雨天气,隧道外的亮度较低,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则需要相应提高。

照明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分段控制,即根据隧道的不同区域(如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段)设置不同的照明亮度。

通过智能化的照明控制,不仅能够提高照明效果,还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一、引言在现代交通建设中,隧道的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安全通风和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隧道通风设计的重要性隧道通风设计是确保隧道内的空气流通,维持合适的氧气含量,控制有害气体浓度,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排除烟雾和废气,降低火灾爆炸的风险,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适宜的工作环境。

三、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1. 空气流动性:通风系统应设计成保持稳定的气流,并确保新鲜空气能够尽量覆盖整个隧道区域,确保人员在隧道中呼吸到良好的空气。

2. 管理恶劣气候:通风系统应能适应恶劣气候环境,如高温、低温和潮湿等条件,并能在这些情况下维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3. 应急管理:通风系统应具备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排烟功能,以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并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4. 能效与环保:通风系统应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电。

四、隧道照明设计的重要性隧道照明设计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使驾驶员和行人能够清晰看到道路和交通标志,还能增强隧道的安全性和可见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有效的照明设计还有助于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视觉疲劳,提高行车舒适度。

五、隧道照明设计的要点1. 光线均匀分布:照明设计应确保隧道内的光线均匀分布,避免明暗不均造成的视觉疲劳和驾驶不适感。

2. 适宜的亮度:照明亮度应适宜,既不能过亮造成视觉干扰,也不能过暗影响行车安全。

适当的亮度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

3. 抗眩光设计:隧道照明应避免强烈眩光,特别在隧道入口处,以免造成驾驶员的视觉干扰和安全隐患。

4. 节能与环保:隧道照明设计应选用节能型灯具,并采用光控技术实现自动调节。

照明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六、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之间的关系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中密不可分。

通风系统的工作效果与照明设计紧密相关。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一、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是确保隧道内部视觉舒适性和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个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隧道周围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包括照明强度、照明布局、节能环保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二、照明强度要求隧道工程的照明强度是指隧道内各个区域的照度水平。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道路类型,对照明强度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城市隧道、高速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的照明强度要求分别为150lux、100lux和200lux。

在特殊情况下,如出口、坡口、转弯处等视觉复杂区域,要求增加照明强度以确保安全。

三、照明布局设计在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中,照明布局是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良好的照明布局可以确保隧道内部光线均匀分布,减少亮度差异,避免阴暗区域和闪光区域的出现。

照明布局设计应该根据隧道的几何特征、车流量和速度、道路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照明灯具的间距应该根据照明强度要求和灯具类型来确定,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

四、节能环保设计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也应考虑节能和环保。

在照明灯具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LED灯具,因为LED灯具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启动时间短等优点。

此外,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隧道照明的智能管理,如根据光照强度和车流量来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减少光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急照明设计隧道工程的应急照明设计是确保在灯光故障或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照明亮度,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应急照明设计中应采用备用电源或独立电路供应,以防止因电力故障导致黑暗。

此外,应急照明设备应具备自动开启和持续供电的功能,并应设置在紧急出口、避难区域等关键位置,以提供可靠的照明保障。

六、通风与照明的结合设计通风与照明是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的两个方面。

在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中,应结合通风系统来进行设计,以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通风与照明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隧道建设需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而通风和照明正是直接关系到这两个因素的。

一、通风设计隧道施工中,通风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尘土、烟尘、气体等,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系统进行处理,将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通风设计的目标是保证隧道内空气的新鲜度和适宜度。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通风系统的选型。

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断面、交通流量等因素来选择通风设备,确保其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其次是通风布置。

通风系统应布置在隧道的合适位置,以便能有效的避免尘土、烟雾等有害物质的堆积和扩散。

同时,通风设备的布置也需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工作位置,以确保其能够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此外,通风设计还需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在隧道中,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通风系统应能及时启动并将烟雾排出,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对于隧道施工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照明效果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能提供给行驶车辆良好的视觉环境。

隧道照明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照明强度。

根据隧道的用途和长度,选择适当的照明设备和灯具。

在隧道入口和出口等需要更高照明强度的区域,可以使用更亮度更高的灯具,以提供良好的视野。

其次是照明布置。

为了确保整个隧道的照明均匀一致,应合理布置灯具和照明设备。

可以根据隧道的高度和宽度来确定灯具的数量和位置,以便充分覆盖隧道的各个区域。

另外,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能耗问题。

隧道的照明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应选择能效较高的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照明设计也应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在隧道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照明设备应能够自动切换到应急模式,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亮度来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综上所述,通风与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通风和照明系统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为行驶车辆提供良好的环境。

毕业设计之隧道通风照明设计

毕业设计之隧道通风照明设计

翠峰山隧道通风照明设计7.1通风设计7.1.1一般规定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地形,地物,地质条件,通风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火灾时的通风控制,维护与管理水平,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

隧道通风主要是应对一氧化碳(CO ),烟雾和异味进行稀释,隧道通风的目的是供给洞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冲淡,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风尘浓度,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及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减少安全事故。

7.1.2 污染空气的稀释标准我国的CO 稀释标准 正常运行取250ppm交通阻塞时,阻塞段的平均CO 设计浓度取300ppm ,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 。

阻塞段的计算长度不超过1km 。

7.1.3需风量计算对于单向交通,可以用下列经验公式作为区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限界,判断是否采用机械通风 LN≥2×610(7.1)式中:L —隧道长度(m )N —设计交通量(辆/h )取隧道长度2020m ,设计交通量按长期考虑取N=1241辆/h ,本隧道620201240.9 2.506610L N =⨯=⨯则用机械通风。

稀释CO 的需风量计算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CO 排放量为()6113.610nco co a d h iv m m m Q q f f f f L N f ==⋅⋅⋅⋅⋅⋅⋅⋅⨯∑ (7.2)式中 Qco —隧道全长CO 的排放量 (m3/s )qco —CO 的基准排放量(m3/辆km ),可取0.01m3/辆·km;fa —考虑CO 的车况系数,对于高速公路,取1.0; fd —车密度系数,对于100km/h 设计时速,取0.6;表7.1 车密度系数fdfh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系数,可取1.0; fm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按表6.1.2取值; fiv —考虑CO 的纵坡车速系数,按规范取1.4; Nm —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见表7.3。

隧道内的通风与照明系统

隧道内的通风与照明系统

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确保隧道内的照明效果符合标准 • 考虑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和交通 流量等因素 • 节能环保,降低能耗
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要求
• 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和光源 • 设计合理的照明布局和亮度 • 考虑照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隧道照明系统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案例分析
• 案例名称:某高速公路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 • 系统特点:采用组合通风和智能照明系统,实现节能和环保 • 应用效果:提高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保证了行车安全
国外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的案例分析
欧洲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案例分析
• 案例名称:某欧洲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 • 系统特点:采用先进的通风和照明技术,实现节能环保 • 应用效果:提高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保证了行车安全
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的环保影响
• 能耗较高,加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通风和照明设备的噪音和散热对环境产生影响
06
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的案例分析
国内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的案例分析
城市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案例分析
• 案例名称:某城市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 • 系统特点:采用节能型通风和照明设备,降低能耗 • 应用效果:提高了隧道内的照明效果,保证了行车安全
03
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术
隧道通风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
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 方式
设计合理的通风口和风 机布局
考虑通风系统的维护和 管理工作
• 自然通风:适用于短隧道和交通 流量较小的隧道 • 机械通风:适用于长隧道和高交 通流量的隧道 • 组合通风:结合自然通风和机械 通风的优点进行通风
02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公路隧道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行车安全及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隧道的设计中,照明与通风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讨论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并探讨如何在设计中满足这些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要求在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照度要求:公路工程规范明确规定了隧道内的照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长度以及路段的环境条件,规范要求隧道内的照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视野来判断道路状况。

2.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位置也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且安装位置应能够提供均匀、充足的照明效果,不产生强烈的反射光线,以避免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和眩光。

3. 照明控制:照明系统应具有恰当的控制功能,以适应不同时间段、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通过光控和时控等方式实现自动调节,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照明效果。

二、通风设计要求良好的通风设计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乘车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1. 新风供应:规范要求隧道内应保持良好的新风供应,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员的呼吸舒适。

通风设计需要合理安排气口和排风设备的位置,以实现空气的流通和置换。

2. 烟雾排除: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等,通风系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烟雾,以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规范要求通风设计应考虑烟雾探测和报警装置,并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流量和排风口的位置,以实现快速的烟雾排除。

3. 应急供电:规范要求通风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应急供电系统,以确保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应急供电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通风设备的运行。

结论公路工程规范中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指导了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隧道的照明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的照度标准,并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行车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隧道通风照明设计5.1 隧道通风设计在隧道运营期间,隧道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是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

为了有效降低隧道内有害气体与烟雾的浓度,保证司乘人员及洞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公路隧道应做好通风设计保证隧道良好通风。

黄土梁隧道通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隧道长度及线形,麻涯子隧道右线总长为1227m ,风阻力大,自然风量小。

(2)交通量:麻涯子隧道为高速公路隧道,车流量大,为2400 辆/h,且主要为中型货车和大型客车。

(3)隧道内交通事故、火灾等非常情况。

(4)隧道工程造价的维修保养费用等。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规范》,本隧道通风应满足下列要求:(1) 单向交通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0m/s ,特殊情况下可取12 m/s ,双向交通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8 m /s,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7 m/s 。

(2)风机产生的噪声及隧道中废气的集中排放均应符合环保的有关规定。

(3)确定的通风方式在交通条件等发生改变时,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能适应火灾工况下的通风要求。

(4)隧道运营通风的主流方向不应频繁变化。

(5)CO 允许浓度正常状态:290ppm δ=;阻滞状态:300ppm δ=。

5.1.1 通风方式的确定右线隧道长度:1227m;交通量:2400辆/h ,单向交通隧道;6612272400 2.944810210LN =⨯=⨯>⨯故采用机械通风,纵向射流式通风方式。

5.1.2 需风量计算麻涯子隧道通风设计基本参数:道路等级:高速公路,分离式单向双车道(计算单洞) 行车速度:80km/h 空气密度:31.2/kg m ρ=隧道起止桩号、长度、纵坡和平均海拔高度:右线桩号:K121+388~K122+615,长1227m;纵坡:全线为2.5%的上坡;隧道的平均海拔高度H=294m。

隧道断面面积:276.873Ar m = 隧道当量直径:4476.873=9.6231.95Dr m ⨯⨯==车道空间断面面积同一面积的周边长设计交通量:2400辆/h 交通量组成:隧道内平均温度:20m t C =︒ (1)CO 排放量① C O基准排放量: 30.01/km co q m =辆 ② 考虑CO 的车况系数为: 1.0a f =③ 根据规范,分别考虑工况车速100km/h,80km /h ,60km/h ,40km/h,20km/h 和10km/h (阻滞条件下)的速度修正系数iv f 和车密度修正系数d f 如表5.2所示:④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1h f = ⑤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如下表:⑥ 计算各工况下全隧道C O排放量:611()3.610nCOco a d h iv mm m Q q f f f f L Nf ==⨯∑1()=++++.5122+nmm m Nf =⨯⨯⨯∑(4822111635)125302=2661 当v=80km/h 时610.01 1.00.75 1.2122726613.610CO Q =⨯⨯⨯⨯⨯⨯⨯ 30.0082/m s =其他工况车速下CO 的排放量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如表5.4:表5.4 各工况车速下CO 的排放量⑦ 最大CO 排放量: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在工况车速为20km/h时,CO 排放量最大,为30.0272/CO Q m s =。

(2)稀释CO 的需风量① 根据规范要求,CO 设计浓度为:正常行驶290ppm δ=,发生事故时(20min)300ppm δ=② 隧道设计温度m t =20℃,换算成绝对温度T=273+20=293K ③ 隧道大气压无实测值,按下式计算:9.82942872930101325104860.736gh RTP P eekPa ⨯⨯=⨯=⨯=④ 稀释CO 的需风量:60()010CO rep CO Q p TO p T δ=⨯代入数值得:6()0.0272101325293()10300104861273rep CO O =⨯⨯⨯ 394..03/m s = (3)烟雾排放量① 取烟雾基准排放量为:32.5/VI q m =⋅辆km ② 考虑烟雾的车况系数: 1.0a f =③ 根据规范,分别考虑工况车速100k m/h,80km/h ,60km /h ,40km/h ,20km/h和10km/h(阻滞条件下)的速度修正系数iv f 和车密度修正系数d f 及不同车速下的烟雾设计浓度K 如表5.5所示:④ 柴油车交通量如下:柴油车:大客车221,中货车302,大货车163,拖挂车5 ⑤ 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1h VI f =⑥ 考虑烟雾的车型系数如表5.6所示:⑦ 计算各工况下全隧道的烟雾排放量:()()()()()611()3.610nVI VI a VI d VI h VI iv VI mm VI m Q q f f f f LNf ==⨯⨯∑代入相关数值得:612.5 1.0 1.220.6122713263.610VI Q =⨯⨯⨯⨯⨯⨯⨯ 31.425/m s =其他工况下的烟雾排放量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计算结果列入表5.7:表5.7 各工况车速下的烟雾排放量(4)稀释烟雾的需风量为:()VIrep VI Q O K=式中:K ——烟雾的设计浓度;代入相关数值,并将计算结果列入表5.8:表5.8 各工况车速下稀释烟雾的需风量由上表可以看出工况车速为10km/h(阻滞条件)时,需风量最大,为4083/m s 。

(5)稀释空气内异味的需风量 取每小时换气次数为5次,则有:3()76.87312275131/3600r rep A L O n m s t ⨯=⨯=⨯=异 由此可以看出,本隧道通风量由稀释烟雾的需风量决定,为3408/rep O m s =。

5.1.3 通风计算408.05.3/76.873r V m s ==2.78/t V m s = 2.8/n V m s =通风阻抗力:2(1)2r e rr r L P V D ρζλ∆=++ 式中:e ζ——隧道入口阻力系数,取0.6; r λ——隧道墙面摩阻损失系数,取0.02。

代入相关数值得:21000 1.2(10.60.02) 5.39.622r P ∆=++⨯⨯⨯ 62Pa = 自然风阻力:2(1)2m e rn r L P V D ρζλ∆=++ 式中:n V ——自然通风引起的隧道内平均风速,取2.8m/s 。

代入数值得:21000 1.2(10.60.02) 2.89.622m P ∆=++⨯⨯⨯ 17.31Pa = 交通风风力:2()2m t t r r A P n v v A ρ∆=- 式中:24001227147360023600 2.78t N L n v ⨯===⨯⨯辆1111(1)m cs cs c c A r A r A ξξ=-+其中:cs A ——小型车正面投影面积,取2.13m 2;cs ξ——小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取0.5;1c A ——大型车正面投影面积,取5.37m2;1c ξ——大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取1.0;1r ——大型车混入率,本隧道中大车混入率为56%。

代入公式得:2(10.56) 2.130.50.56 1.0 5.37 3.4758m A m =-⨯⨯+⨯⨯=23.4758 1.2147 2.78-5.376.8732t P ∆=⨯⨯⨯()=25.3Pa因此,隧道内所需的升压力为:6217.3125.3r n t P P P P ∆=∆+∆-∆=+-54.01Pa =(3)900型射流风机所需台数900型射流风机每台的升压力j P ∆计算:2(1)j j P ρνη∆=Φ-ψ式中:η——射流式通风机安装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本隧道取0.87;0.6360.636,0.008376.873j j rA A A =Φ===;5.325/,0.2125r j j m s ννν=ψ===。

代入得:21.2250.0083(10.21)0.87 4.28j P Pa ∆=⨯⨯⨯-⨯=故:54.0112.6134.28j P i P ∆===∆(台)取台 合计需要13台900型风机,按每组2台布置,可布置7组共14台,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5.1.4 风机设置选用900型射流风机,按每组2台布置,布置7组共14台,每组风机间距为200m 。

5.2 隧道照明设计隧道照明是消除隧道内驾驶所引起的各种视觉问题的主要方法。

由于隧道照明不分昼夜,电光照明消耗费用较高,因此,必须科学的设计隧道照明系统,充分利用人的视觉能力,使隧道照明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黄土梁隧道大致为东西走向,隧道左右线分别设置洞外和洞内照明,洞外照明为接近段,洞内照明为: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和出口段,照明计算以照明灯具的资料为基础数据,并考虑了隧道内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为计算条件。

5.2.1 洞外接近段照明在照明设计中,车速与洞外亮度是两个主要的基准值,本隧道设计车速为100km/h,洞外亮度参照规范取50002/cd m 。

在洞口土建完成时,应采用黑度法进行懂外亮度实测。

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如超出±25%,应调整照明系统的设计。

接近段长度取洞外一个照明停车视距D s,对于纵坡为0.7%,设计时速为100k m/h ,取D s =155m 。

因此接近段长度取155m ,接近段位于隧道洞外,其亮度来自洞外的自然条件,无需人工照明。

5.2.2 洞内照明(1)入口段入口段的照明亮度th L 计算:20()th s L k L =式中:2cd th L ——入口段亮度(/m );k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本隧道按规范取值为0.045;20()s L ——洞外亮度,本隧道设计为5000c d/m ²。

代入数值得:20.0455000225/th L cd m =⨯=入口段长度th D 计算:1.51.154tan10th s h D D -=-︒式中:th D ——入口段长度;s D ——照明停车视距,本隧道按规范取值为155m;h ——洞口内净空高度,本隧道设计为7.3m 。

代入数值得:7.3 1.51.154155145.36tan10th D m -=⨯-=︒入口段照明由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组成,基本照明灯具布置与中间段相同,同样选用功率为150W 的夜灯(兼紧急照明,UPS 供电),灯具对称排列布置,加强照明由功率400W的加强灯组成,间距为1m,入口段灯具从洞口以内10m 开始布置。

(2)过渡段在隧道照明中,介于入口段与中间段之间的照明区段称为过渡段。

其任务是解决从入口段高亮度到中间段低亮度的剧烈变化给司机造成的不适应现象,使之能有充分的适应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