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 下册 数学 数学游戏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数学游戏》教学设计
数学游戏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39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平时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可以让2人钻过去的大洞。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轴对称图形,感受剪纸的神奇,经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剪出大洞的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数学游戏的趣味性,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史的文化和魅力。
教学重点:能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可以让钻过去得大洞。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思维掌握剪大洞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指导法。
学法: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动手操作。
教具:安全剪刀作业纸【课时安排】:1课时一、《史记》育德。
同学们,在上课前请大家先欣赏一组剪纸作品。
学生便欣赏教师边介绍我国剪纸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剪纸起源于古代,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叔虞到唐为侯。
战国时期就有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
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可以说递延着我们祖先古老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
)【设计意图:通过《史记》的讲述,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让学生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达到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二、激趣引入。
1、刚才欣赏了优秀的剪纸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生回答)2、看大屏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图案在2分钟内完成(轴对称图形),动手试试吧!(师强调安全使用剪刀的方法,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3、展示自己作品,并说一说你是这样剪得,技巧在哪。
(学生汇报、展示自己刚才剪纸的成果并说明剪纸的技巧)4、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做一个与剪纸有关的游戏,好吗?(板书课题:数学游戏)师拿出一张作业纸,出示给学生看。
并出示课件,谁能在2分钟内在这张作业纸上剪一个大洞,大得让两个同学都能钻进去。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4 有趣的平衡》-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4 有趣的平衡》-人教版 (1)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平衡的概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衡的原理。
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天平上的平衡情况。
3.能够掌握通过增加或减少质量来实现平衡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平衡的概念及实际应用。
2.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物体的平衡情况。
3.增减质量实现平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平衡的概念与物体平衡的原理。
2.运用增减质量实现平衡。
四、教学准备1.实验用的天平和不同形状的物体。
2.图形化的教学辅助材料。
3.学生学习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平衡。
第二步:新课讲解(15分钟)1.介绍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力平衡,不会发生位移。
2.讲解物体在天平上的平衡情况,如何通过增减质量实现平衡。
第三步:实验操作(30分钟)1.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在天平两端,观察其平衡情况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通过增减质量的方式实现平衡,探讨其中的规律。
第四步:总结归纳(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平衡的概念和增减质量实现平衡的方法。
第五步:小结(5分钟)让学生进行简短的小结,确认他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2.回答课后习题,巩固增减质量实现平衡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探究平衡的原理,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总结,以巩固学习成果。
以上为《6.5.4 有趣的平衡》的教案内容,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正数、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
2.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正负数之间的运算规律。
2.熟练运用整数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
2.正负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4.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
2.讲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和加法规则。
3.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正负数加法练习。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强化正负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2.讲解正负数的减法规则。
3.给学生布置正负数加减法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1.引入整数的概念,讲解整数的加法、减法规则。
2.给学生讲解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3.练习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四课时1.针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和强化。
2.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运算题目,并指导学生如何解题。
3.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与整数运算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馈1.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3.定期组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整数运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拓展更多整数运算的应用场景,如温度计算、海深计算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整数运算背后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上是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
教材分析: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或鞋盒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结果。
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鸽巢问题”。
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
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鸽巢问题”的逆用,学生对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可能会感到困难,也缺乏思考的方向,很难找到切入点。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标准》的重要要求,也是本课的编排意图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你们知道“料事如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今天老师也能做到“料事如神”,你们信不信?现在老师任意点13位同学,我就可以肯定,至少有2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你们信吗?2、验证:学生报出生月份。
根据所报的月份,统计13人中生日在同一个月的学生人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鸽巢原理例1、例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鸽巢原理例1、例2》人教新课标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例1、例2》为例,详细描述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鸽巢原理的应用。
具体包括两个例题:例1是关于将一些物品放入鸽巢中的问题,例2是关于将一些人分配到不同组别的问题。
通过这两个例题,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鸽巢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概念,二是培养学生运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鸽巢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一些与鸽巢原理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一群鸽子停在巢上,引发学生对鸽巢原理的思考。
2. 讲解:我详细讲解鸽巢原理的概念和应用方法,通过例1和例2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鸽巢原理的基本原理。
3. 练习: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鸽巢原理的定义和例题的解题步骤,以便学生跟随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有关鸽巢原理的应用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作业题目如下:例题:假设有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现在要将这些学生分配到5个小组中,每个小组至少要有1名学生。
请运用鸽巢原理,找出所有可能的分配方案。
答案:方案1:1个小组有10名学生,其余4个小组各有5名学生;方案2:2个小组有6名学生,其余3个小组各有4名学生;方案3:3个小组有5名学生,其余2个小组各有4名学生;方案4:4个小组有4名学生,另1个小组有6名学生;方案5:5个小组各有3名学生。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 数的运算9-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 数的运算9-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能够熟练进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 学会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的探索与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
- 提问:整数乘除法有哪些运算规则?2. 探究新知:-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总结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3. 讲解与示范:- 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示范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强调计算的准确性。
4. 练习与巩固:-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5. 拓展与应用:-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计算准确性。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整数乘除法练习题。
- 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整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
-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总结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这个环节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乘除法具有重要意义。
趣味数学教案小学毕业
趣味数学教案小学毕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运算游戏
2. 数学趣味挑战赛
3. 数学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一、数学运算游戏
1. 分组进行加减乘除游戏,每组抽取一道数学题目,首先回答正确的组获得积分。
2.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二、数学趣味挑战赛
1.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个人竞赛。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数学观察实验
1. 在实验室或校园中设置数学观察点,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
通过趣味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数学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希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充满乐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愿大家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3、注重游戏的引导和组织
在实施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注重游戏的引导和组织。首先,需要确保游戏 的规则简单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其次,需要注重游戏的公平性和激励性,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需要注重游戏的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和 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三、结论
数学游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活动,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感谢观看
3、有趣性:数学游戏形式多样, 富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 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增强探究精神:游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3、培养创新意识: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推 理和创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1、目的性:数学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 高数学技能。
2、挑战性:数学游戏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需要学生运用所学数 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出答案。
3、有趣性:数学游戏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数学游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本次演示将探讨将数学游戏引入中学课堂 教学的意义、方法和可能的挑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案【第1篇】《鸽巢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问题”的抽象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并用其解决相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培养“模型思想”。
4.灵活应用“鸽巢原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三、教学准备纸杯、吸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多媒体演示“二桃杀三士”的成语故事【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原本枯燥的数学注入了活力,从而提出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
把3个磁扣放到2个圆圈里,有哪些放法?(学生思考)师:“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圆圈里至少有2个磁扣”,这句话说得对吗?师:这句话里“总有” “至少”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原本枯燥的数学注入了活力,从而提出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教师:“总有一个圆圈里至少有2个磁扣”,这句话说得对吗?教师:这句话里“总有” “至少”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注意了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有利于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通过对“总有”“至少”的意思的单独说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圆圈里至少有2个磁扣”这句话。
(2)逐步深入 初建模型把4根吸管放到3个纸杯里,有哪些放法? 4人为一组动手试一试。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将抽象的结论具体化,学生得到了四种全部情况,从而获得了支持这个结论所有的实物图像表征,为后面的“说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游戏》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游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游戏》教学设计1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数字推理、几何拼图、算式谜语等不同类型的游戏,旨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善于思考、探究,勇于挑战自我。
但部分学生对数学游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学游戏的兴趣,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数学游戏材料,如PPT、游戏卡片等。
2.准备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
3.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系列数学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具体的数学游戏,如数字推理游戏。
通过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游戏展示,让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其他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游戏》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游戏中的规律和性质,提高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b.问题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c.交流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思想碰撞,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d.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一个简短而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数学游戏的兴趣。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数学家们是如何在游戏中发现数学规律的么?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体验一场数学游戏的奇妙之旅。”接着,展示一些数学游戏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游戏规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撰写一篇数学游戏学习心得,内容包括:在本节课中你最喜欢的数学游戏、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通过数学游戏学习的收获等。
4.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查找与数学游戏相关的历史资料、趣味故事等,丰富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5.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自设计的数学游戏,并拍照记录游戏过程。家长可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增进亲子互动,共同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6.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互动授课,轻松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
互动授课,轻松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极为热门的一个话题。
而在数学这门学科中,也出现了许多互动授课的案例。
其中,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教案2.1,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通过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一、教案概述本节课主题为“面积的认识和计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并加深对面积的认识。
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通过画图、计算等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随后,教师通过板书、投影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面积的计算。
同时,教师还使用了动画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计算过程。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互动授课的优势1.提高学生兴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动力。
在互动授课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学知识,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学生兴趣。
2.促进学生思维互动授课可以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
通过互动授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提高教学效果由于互动授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互动授课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解决。
三、补充建议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独立意识”,即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探究数学应用的实际意义。
2.科技支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技术手段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可以在互动授课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教育技术工具,例如电子教案、动画、视频、智能教具等,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3.发挥“学习三叶草”的作用相信大家都听过“学习三叶草”的说法,即校内学习、家庭学习和社会学习互为支持、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在互动授课中,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习三叶草”的作用,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互动学习: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游戏
互动学习: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游戏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作为教育中的基础科目之一,其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仅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关,还与教材、教具等方面有关。
而互动学习则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各种形式的互动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本文将从互动学习的角度出发,探究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游戏的好处。
一、游戏的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游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比较教学不同方案,找寻出较为优秀的方案。
游戏可以分为几个环节,是让学生自行编写教案,与同学共享教案,通过比较,找出最好的教案。
比赛的设计环节可以涉及到知识点和教学方法。
对于知识点,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题型,提高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能力,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等。
对于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短片、案例等形式,让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比较,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游戏的好处1.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互动游戏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2.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各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学习群体,效果各异。
利用互动游戏,学生能够深入比较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积极策划的习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要求自己进行自主认识、思考和创新。
在编写教案和比较教案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帮助学生形成策划思维习惯,获得自我认识。
4.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游戏的设计需要学生集思广益,思考找出优秀的教学方式,从而开发出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设计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拥有了更广泛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的模式,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模版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模版
主题:数学游戏-数字列消消乐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数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内容:
1. 加减法运算
2. 数字之间的大小和顺序关系
教学准备:
1. 打印游戏卡片
2. 准备计算器、纸笔
3. 准备奖励小礼物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老师用计算器出示一道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
2. 游戏介绍: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将数字卡片洗匀后放置在桌子上。
3. 游戏开始:学生们依次选择两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进行相应的加减法运算。
如果计算结果正确,这两个数字将被移除,否则返回原位。
4. 游戏结束:当所有数字卡片被移除后游戏结束,统计每位学生的得分情况。
5. 结语:老师总结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强调加减法运算的重要性,并给予表现优秀学生奖励。
延伸活动:
1. 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数字列消消乐游戏,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2. 制作更多有趣的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在游戏中主动思考,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
2.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何?
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对该数学游戏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
2.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肯定,激励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游戏 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游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游戏,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戏一:数的分解2. 游戏二:24点游戏3. 游戏三:数独游戏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游戏一:数的分解(15分钟)a)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b) 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c)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游戏心得。
3. 游戏二:24点游戏(15分钟)a)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b) 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c)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游戏心得。
4. 游戏三:数独游戏(15分钟)a)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b) 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c)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游戏心得。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指出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与游戏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游戏的兴趣。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思维品质: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思考方式,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2.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游戏(魔术师之钻大洞)
《数学游戏:魔术师之钻大洞》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9页《数学游戏》教学目标1、体验将一张纸剪成一个大洞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2、通过探究怎样将洞剪的更大的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实验,建立对照组分析数据,归纳结论,最后解决问题的科学数学精神,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通过设计分小组教学活动,学生在共同完成学习的活动中都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感受到集体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体现了群体互助的精神;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将一张纸剪成一个大洞,以及探究洞剪的更大跟哪些因素有关;难点:洞怎样剪的更大。
教具学具课件、直尺、剪刀、小组活动标签,A4彩纸。
教学过程一、初始体验调动(此环节3分钟)师:同学们好,今天余老师很高兴遇见你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好玩的游戏,首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想在A4纸上跳舞的姑娘》,我们看到小姑娘想穿过A4纸跳舞,她第一次将A4纸剪成一个洞太小,没有实现,于是她改变了裁剪的方式。
(边看边解说)(观看结束)请问同学们小姑娘实现了穿过A4纸跳舞的梦想吗?生:实现了;师:请问她是怎么实现的呢?生:将A4纸剪成一个洞钻过去。
师:余老师今天想要跟我们其中一名同学同时钻过去跳舞,你觉得能实现吗?生:能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分钟)师:两个人体积更大,要一起钻过去,需要这个洞剪得更大,那同学们可以试着猜想一下怎样将这个洞剪得更大?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经验有限,需要学生课前预习,初步实践一下剪这个洞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猜想跟哪些因素有关?)生:跟剪的宽度有关,跟纸的大小有关,或者沿着纸的长的边对折,剪得更多,洞越大等等三、猜想、假设(此环节小组讨论控制在3分钟)师:同学们都非常的有想法,我们今天就选取三个有关的因素进行试验(照着P PT说出猜想的三个因素),看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人教2011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 圆柱与圆锥 数学游戏》_22
2.按照步骤,初步尝试,并思考(每一步为什么这么操作?)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归类整理。
(1)对折(1.)
(2)方式(4. 5.)
(3)方向(2. 3.)
1.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提出疑问。
1.为什么对折?
2.为什么先从折痕这边剪?最后还得从折痕这边剪?
3.为什么来回剪?
教学设计方案——数学游戏剪大洞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十九页。
二、教学目标:
1.能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在一张作业纸上剪一个大洞。
2.通过阅读操作步骤,尝试动手操作,思考剪大洞的方法与技巧。体会数学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3.在游戏和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奥妙。
三、教学用具:
4.为什么每次剪不到头?
5.为什么从A到B把折痕剪开?
培养学生做中思考的习惯。
第二环节:
提出疑问尝试解决
1.1.教师先选一个疑问,教学生如何把疑问转化为假设,接着引导学生如何操作探究来发现每一步背后的奥妙,每一步背后的原理,解决疑问。
2.2.学生选择一个疑问,尝试解决。
3.3.全班交流
(1)对折:方便、美观
每人四张长方形作业纸、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引入
1.同学们,喜欢剪纸吗,你能利用手中的一张作业纸,剪出一个大洞吗?
2.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剪的?
师:从纸上剪下一块儿,形成一个大洞,虽然形。
3.你能剪出一个比这张纸的面积大的洞吗?
(3)纸的面积少了吗?如果没少,面积都去哪了?
(4)同样一张纸,想要剪的洞更大,和谁有关?具体该如何操作?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整数概念、负数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整数概念和负数概念进行数学推理和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整数概念和负数概念,能够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运用整数概念和负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导入整数概念和负数概念。
如在温度计上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展示:(1)引入整数概念和负数概念,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观察和总结,认识到整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并了解整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举例进行加减运算,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数轴的运用,计算整数加减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练习:(1)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整数概念和负数概念的掌握,并能够熟练进行加减运算。
(2)设计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推理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拓展:让学生通过分组活动,设计一个小小数学游戏,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制定规则并进行游戏。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将教材的图片、公式及实际问题展示给学生,以更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知识。
2.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听写和练习题的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学习笔记的撰写,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游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39数学游戏。
学习目标:
1.利用所学知识在一张作业纸(彩纸)上剪一个大洞。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剪出大洞的方法与技巧。
3.感受数学游戏的趣味性,培养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在一张作业纸(彩纸)上剪一个大洞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剪刀、作业纸或彩纸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剪刀和彩纸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强调安全问题。
师:经过了解,我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你们把自己的剪纸作品拿来了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拿出自己课下准备的剪纸作品并在班里展示。
师:你们个个心灵手巧,真是太棒了,老师有个难题,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决下?
生:能。
师:老师对你们很有信心。
师拿出一张彩纸,出示给学生看。
师:老师的难题就是在这张彩纸上剪一个大洞,大得让两个同学都能钻进去。
这节课,你们想想办法,帮老师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二、游戏活动,解决问题。
1.学生初探。
师:认真动脑,用自己的方法剪个大洞,能让两个人钻过去。
学生认真动脑,亲自动手剪纸。
展示学生剪纸成果。
大部分学生虽然剪出了洞,但是洞很小,钻不过去人。
2.合作探究
师:这就需要你们再寻找别的办法了。
打开课本39页,学生自学39页图示,自己试着动手操作,在作业纸上剪一个大洞。
学生自学并根据步骤动手操作,有部分学生没有成功,出现不同的错误。
3.答疑
师:刚才有的同学很迷惑,为什么自己剪不出来洞呢?现在找同学来演示一遍,你们也一同动手,再剪一遍,看看能否剪成一个大洞。
学生边说方法边演示,下面同学跟做。
第一步:把作业纸对折起来。
从折痕上的A点向对面剪,不要剪断。
第二步:再从对面向折痕方向剪,不要剪到头。
第三步:像这样来回的剪。
第四步:最后从折痕上的B点向对面剪,也不要剪到头。
第五步:从A到B把折痕剪开。
师:展示刚才出错的作品,这些同学为什么没剪成?他们错在了什么地方?
生:生根据刚才所学指出出错的地方。
师强调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注意起来。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剪才能保证剪后的纸连通不断了吧。
再找学生说剪纸注意点。
4.学生再探。
刚才剪的结果,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剪的洞最大。
为什么大?
学生交流、总结经验。
5.小结
只要将对折后的纸分割的份数越多,形成的洞就越大。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师感谢同学们帮忙解决难题。
师:数学的知识具有无穷的奥秘,只要同学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
就会有意想不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