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N法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mpn法检测大肠菌群的原理
mpn法检测大肠菌群的原理1. 什么是MPN法?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MPN法,也就是最可能数法,这可是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神器”呢!MPN法的英文全名是“Most Probable Number”,翻译过来就是“最可能数”。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秘?其实它就是一种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估算水里大肠菌群的数量,通俗点说,就是看水中藏着多少小“坏蛋”。
首先,MPN法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它的工作原理还挺简单的。
咱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通过“打样”的方法来找出水中的大肠菌群到底有多少。
这就好比我们去商场逛街,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试穿了几件差不多款式的,最终决定了买哪一件。
MPN法也是这样,它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估算大肠菌群的数量。
要知道,大肠菌群这家伙可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咱们得好好了解一下它们的情况。
2. MPN法的基本步骤2.1 采样和稀释说到MPN法,首先要做的就是采样。
就像咱们去商场挑衣服一样,第一步是挑选你想要的样品。
这里咱们的样品是水,特别是那些咱们平时喝的水,或者用来洗菜、做饭的水。
这些水可得小心处理,不然大肠菌群的数量会被弄得不准确。
采样之后,我们需要把水样进行稀释。
稀释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水中大肠菌群的浓度,使得后续的实验更容易操作。
这个过程就像是调配饮料时,加水稀释一样。
稀释得越多,水样中的细菌浓度就越低。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在实验时,能准确地找出大肠菌群的数量。
2.2 培养和观察接下来,我们把稀释后的水样放到培养基里去培养。
培养基是一种特殊的营养液,可以让细菌在里面繁殖。
就像给植物提供土壤一样,培养基给细菌提供了生长的环境。
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一般来说,细菌在培养基里待24到48小时,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观察结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培养基的变化。
如果水样中有大肠菌群,它们会在培养基中产生一些气体或者改变颜色,这就像是植物长出了新芽一样。
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判断水样中是否有大肠菌群存在。
如果培养基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那就意味着水中有大肠菌群,咱们可以进一步计算它们的数量。
mpn法的定义
mpn法的定义MPN法是微生物学上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定量分析水样等溶液中微生物的浓度。
MPN是“最概然数目”(Most Probable Number)的缩写,通过MPN法可以估计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评估水质的卫生状况。
一、MPN法的原理MPN法的原理基于一种叫做“连续稀释法”的思想,即将原始水样连续稀释至一定倍数后,通过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来推测原始水样中微生物的数目。
通常,MPN法需要用到一系列稀释液,每个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浓度比前一个稀释液低。
接种这些稀释液到培养基中,观察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通过统计阳性培养管的数量来估算原始水样中微生物的浓度。
二、MPN法的步骤1. 准备一系列稀释液: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宜的稀释液,按照一定比例将原始水样逐级稀释。
2. 取出一定体积的每个稀释液,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皿中。
3. 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进行培养,一般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时间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来确定。
4.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基中是否有微生物的生长,通过阳性培养管的数量来确定MPN值。
5. 计算MPN值:根据选择性统计表,找出阳性培养管数量对应的MPN值,即可估算出原始水样中微生物的浓度。
三、MPN法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1) MPN法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数,只需要统计阳性培养管的数量,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
(2) 适用范围广:MPN法适用于各种水质、土壤等复杂溶液中微生物的浓度估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可以通过MPN法估计微生物的浓度变化趋势,用于监测水体的卫生状况和水污染等级。
2. 局限性(1) MPN法只能估算微生物的数量,无法区分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不适合于需要准确鉴定微生物种类的实验。
(2) 受到培养基种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3) MPN法需要的实验过程时间较长,约需数天至数周,无法实现实时监测。
mpn 法 -回复
mpn 法-回复什么是MPN法?MPN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估计水样中微生物数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MPN是Most Probable Number的缩写,意为“最有可能的数量”。
MPN 法通常用于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等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原理基于传统的分析技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稀释和培养,利用结果产生一组回归方程,从而预测原始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MPN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测定微生物水平。
它比其他方法更经济且易于执行,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
该方法适用于液体和固体样品,例如自来水、河水、湖水、池塘水、土壤和食品等。
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MPN法的步骤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培养基的制备、稀释和培养、观察和解释结果。
第一阶段是培养基的制备。
首先,选择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例如普通营养琼脂或特定的选择性琼脂。
然后,按照制造商的指示或相关实验室方法制备培养基。
第二阶段是样品的稀释和培养。
将原始水样进行稀释,以适当的稀释比例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样品。
通常制备10倍、100倍和1000倍稀释液。
然后,将每个稀释液分配到培养基琼脂平板中,通常每个稀释液分配到3个平板上。
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将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一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
第三阶段是观察和解释结果。
培养箱中培养好的琼脂平板上会出现菌落,菌落的数量可以通过计数器计数。
通过观察每个稀释液的菌落数量,可以使用MPN表确定最有可能的微生物数量。
MPN方法的数据如何解释?MPN方法的结果可以根据MPN表解释。
MPN表是根据统计学原理和概率计算编制的。
它提供了菌落数量与最有可能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每个稀释液中的菌落数量,可以在MPN表中找到最有可能的微生物数量的范围。
通常,结果以“每100毫升”表示,而每个稀释液的菌落数量作为数据输入。
根据MPN表,可以确定在给定的环境中最有可能的微生物数量区间。
MPN法测定硝化细菌数量
MPN法测定硝化细菌数量硝化作用是指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
它是由两类细菌分两个阶段完成的。
第一阶段是氨氧化为亚硝酸,由亚硝化菌完成;第二阶段是由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由硝化菌完成。
所以测定时需要测定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数量1材料与方法1.1实验用材砂粒样品:实验样品来自实验一不同高度取出的滤料,测砂子上硝化细菌:取1g砂子在无菌水中振荡多长时间?培养基:改良的斯蒂芬逊(Stephenson)培养基A、BA(NH4)2SO4 2.0gNaH2PO40.25gMnSO4·4H2O 0.01gMgSO4·7H2O 0.03gK2HPO40.75gCaCO3 5.0g蒸馏水1000mlPH 7.2BNaH2PO40.25gK2HPO40.75gMgSO4·4H2O 0.03gMnSO40.01gCaCO3 1.0gNa2CO3 1.0gNaNO3 1.0g蒸馏水1000mlPH 7.2121℃灭菌 30min器材:无菌吸管、试管(1.8cm×18cm)、白瓷比色板、接种环、酒精灯等。
格里斯试剂(Griess Reagent)第一、第二液:第一液:将0.5g的对氨基苯磺酸(Sulfanilic Acid)加到150ml的20%稀醋酸溶液中。
第二液:将1gα-萘胺(α-naphthylamine)加到20ml蒸馏水和150ml的20%稀醋酸溶液中。
二苯胺试剂:溶0.5g无色的二苯胺(Diphenylamine)于20ml蒸馏水及100ml浓硫酸(相对密度1.84)中即成。
1.2实验方法:1.2.1亚硝酸菌测定:将培养基A分装于试管中,每管5ml,每个样品需培养基19支试管。
砂粒悬液采取10-2、10-3、10-4、10-5、10-6、10-7六个稀释度。
在每个培养基中,用无菌吸管接种砂粒悬液1ml。
每个稀释度重复3管,另取一管培养基接种1ml无菌水作为对照。
mpn法的定义
mpn法的定义MPN法,即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它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来估计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MPN法主要用于水质检测、食品卫生与安全监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数量极低的环境中。
MPN法以识别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为基础,通过连续稀释后培养液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推断原料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
具体操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连续稀释培养、结果判断与计算。
首先要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破碎或浸泡等,以提高微生物的检出率。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分别进行连续稀释,即从较高浓度到较低浓度稀释,每一次稀释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放入培养基中。
最后,观察培养液中是否出现微生物生长,如果有,则对最高稀释度出现生长的培养液进行继续分次稀释,直至不能再观察到生长。
MPN法的原理是基于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和多项分布的理论。
按照泊松分布原理,如果每次实验获取的结果仅有两个可能的结果,而这两个可能的结果的发生是相互独立且概率相等的,那么当试验次数趋向于无穷大时,可能性较小的结果出现的次数也将趋向于无穷小,可能性更大的结果出现的次数将趋向于无穷大。
而在MPN法的连续稀释过程中,每一次稀释都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试验,微生物是否生长则相当于试验的结果。
通过统计每次试验中微生物生长的概率,就可以推断出原始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MPN法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需要精确称量,能根据生物统计原理推断微生物数量。
此外,MPN法还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生物数量很低的样品。
与传统的菌落数学进行计数相比,MPN法不仅能够消除人为误差,还考虑到微生物的非均匀分布问题。
此外,由于MPN法只需要进行液体培养,可以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
然而,MPN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培养基选择要求高,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容器的无菌处理,且仅能提供微生物数量的范围,无法给出准确的数量。
MPN法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MPN多管发酵法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1实验原理最大可能数(或最大或然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具体参见《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科学出版社,2009),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生物类群。
本方法是基于选择适当稀释倍数的悬液,接种在特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检查培养基中是否有该生理类群微生物的生长。
根据不同稀释度接种管的生长情况,用统计学方法求出该生理类群的微生物数量。
特点: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MPN法特别适合于测定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生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解、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特殊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缺点是只适于进行特殊生理类群的测定,结果较粗放,只有在因某种原因不能使用平板计数时才采用。
氨化作用是异养细菌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进而脱氨基产生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是指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
第一阶段由亚硝酸菌氧化氨为亚硝酸;第二阶段由硝酸菌氧化亚硝酸为硝酸。
这两类细菌都是自养的好氧细菌,生长缓慢,培养时间长。
反硝化作用是一类异养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为呼吸作用的电子受体,将其还原为N2O、N2的过程。
2实验材料2.1样品(1)固体样品(土样或沉积物等):取一定质量的样品(1g或10g),装入盛有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置于摇床上振荡30min,制成均匀悬浊液。
然后用10倍梯度稀释法将悬浊液稀释成一系列梯度(10-1、10-2、10-3、10-4、10-5、10-6等,具体视样品而定,微生物丰富的样品稀释的梯度相应大一些)。
(2)液体样品:取一定体积的样品(10ml),装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混匀,制成10-1稀释样。
MPN法的名词解释
MPN法的名词解释MPN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是一种经典的微生物计数方法,用于估计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是通过观察微生物在一系列稀释液中的生长情况,推断出初始水样中微生物的最可能数目。
MPN法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MPN法的核心原理是基于统计学和概率理论。
在MPN法中,将水样进行多次稀释,然后分别将稀释液接种到含有合适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观察培养皿中是否出现微生物生长,以及生长的程度。
根据出现生长和未出现生长的情况,利用MPN表格或统计计算方法,便可以推算出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MPN法的优点之一是适用于无法进行精确计数的微生物。
在某些情况下,如细菌或真菌形态相似,难以通过传统计数方法进行区分和计数。
而MPN法通过观察生长情况,以概率的方式估计数量,能够应对这种情况。
此外,MPN法还可以处理少量微生物的情况,当目标微生物数量较少时,进行稀释后的MPN法能够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然而,MPN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需要进行多个稀释液的培养,耗费时间和耗材较多。
其次,MPN法在处理大量微生物时,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较高的MPN值范围内,MPN法计算的误差会增大。
此外,MPN法对特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对于某些特殊菌株或特殊培养条件,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提高MPN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不断优化和改进该方法。
例如,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将MPN法与分子方法结合,提高微生物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此外,利用自动化技术、高通量技术和机器学习等方法,也可以加快MPN法的操作速度,提高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效率。
MPN法在卫生学和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例如,在水质监测中,MPN法可以用于估计水样中细菌的数量,进而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在食品安全领域,MPN法可以用于分析食品样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从而判断食品是否受到污染。
微生物数量测定
.《环境微生物新技术》课程作业2.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有哪些?空气、水、土壤样品分别适用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常见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1>1.计数器测定法: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O.001%2,3,5 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
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 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此法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含有大量细菌的悬浮液,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对颜色太深的样品,不能用此法测定。
5、测定细胞重量法此法分为湿重法和干重法。
湿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干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以清水洗净放人干燥器加热烘干,使之失去水分然后称重。
硝化强度、氨化强度、反硝化强度测定方法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测定
一、原理
将定量的土壤接种到硝化细菌培养基中,由于土壤中硝化细菌的作用,是亚硝酸氧化成硝酸,用培养基中亚硝酸的消失量占原始培养基中亚硝酸含量的百分比作为硝化作用强度的指标。
亚硝酸能与格利斯试剂反应产生一种紫红色的化合物,该显色反应不易受硝态氮的干扰。
二、药品器材
1. 硝化细菌培养基:NaNO2 1g MgSO4·7H2O 0.03g MnSO4·4H2O 0.01g K2HPO4 0.75g Na2CO3(无水)1g NaH2PO4 0.25g 超纯水1000ML
2. 格利斯试剂:溶液一,称取磺胺酸0.5g,溶于150ml醋酸溶液(30%)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溶液二,称取α-萘胺0.5g,加入50ml蒸馏水中,煮沸后,缓缓加入30%的醋酸溶液150ml,保存于棕色瓶中。
3. 亚硝酸根标准溶液:称取1.500g分析纯亚硝酸那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此溶液亚硝酸根离子浓度为1mg/ml。
用时以此液配成亚硝酸根标准溶液(亚硝酸根离子浓度为0.01mg/ml)。
三、步骤
1. 在150ml三角瓶中装30ml硝化细菌培养基,灭菌。
2. 冷却后的培养基中接种1/10土壤悬液1ml,于28℃恒温培养15d,取出三角瓶过滤。
3. 用比色法测定滤液中的亚硝酸含量。
四、硝化作用强度
硝化作用强度=(原始培养基中亚硝酸根含量-培养后培养基中亚硝酸根含量)/原始培养基中亚硝酸根含量*100%。
硝化与反硝化去除氨氮的原理之欧阳德创编
硝化与反硝化去除氨氮操作
一、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机理:
1、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亚硝化菌将废水中的NH3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称为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必须通过这两类菌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2、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转化为N2、NO、N2O,称为反硝化作用。
3、硝化细菌必须在好氧条件下作用。
4、反硝化菌必须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
二、作用方程式:
硝化反应:
2NH3+3O2――(亚硝化菌)――2HNO2+2H2O +能量(氨的氧化)2HNO2+O2――(硝化菌)――2HNO3+能量(亚硝酸的氧化)
反硝化反应:
NO3— +CH3OH —— N2 + CO2+H2O+ OH—(以甲醇作为C源)
三、操作:
1、将购买的硝化菌投加到曝气池5、6#,亚硝化菌投加到曝气池1、
2、
3、4#,反硝化菌投加到厌氧池。
2、控制指标:
生物硝化
①PH值:控制在7.5—8.4
②温度:25—30℃
③溶氧:2—4mg/L
④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
间,一般应大于2小时
生物反硝化:
①PH值:控制在7.0—8.0
②温度:25—30℃
③溶氧:0.5mg/L
④有机碳源:BOD5/TN>(3—5)过低需补加碳
源。
mpn测试方法
mpn测试方法MPN测试方法MPN测试方法是一种常用于微生物检测的技术,MPN全称为Most Probable Number,即最可能数。
该方法主要用于对水样、食品等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估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MPN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以及应用范围。
一、原理MPN测试方法是基于统计学原理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观察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根据生长的阳性与阴性结果的比例,利用MPN表格推测出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微生物数量较低的样品,如水质检测中的大肠菌群检测。
二、步骤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稀释,以获得合适的浓度范围。
2. 培养基选择:根据待测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等。
3. 分装:将稀释后的样品分装到多个培养基含量相同的试管中。
4. 培养:将试管置于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培养,促使微生物生长。
5.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后试管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根据阳性与阴性的试管数量比例确定MPN值。
6. MPN值计算:利用MPN表格,根据阳性与阴性的比例找到对应的MPN值。
三、应用范围MPN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领域。
在食品安全领域,MPN测试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在环境卫生领域,MPN测试常用于水质检测,以评估水源的安全性。
MPN测试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快速,并且能够在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进行。
但其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对待测物种的选择性较强,不适用于所有微生物的检测;同时,MPN测试方法的准确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的预处理、培养条件等。
MPN测试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通过观察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利用统计学原理推测微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在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然而,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mpn 法
MPN法是Most Probable Number的缩写,指最大或然数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
MPN法的特点是通过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测定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生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解、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特殊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
MPN法的实施过程包括确定稀释系列、接种培养基、观察结果和记录结果等步骤。
该方法具备一定的定量性,并且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因此在微生物分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成为许多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和食品、环境等行业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mpn法检测大肠菌群的原理
mpn法检测大肠菌群的原理1. 什么是MPN法?大家都知道,大肠菌群对我们的健康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一种检测它们的好方法——MPN法。
MPN法,全名叫做“最可能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其实,这就是一种用来估算水或食品中大肠菌群数量的方法,简单说就是“猜个数”法,当然这不是随便猜的哦,背后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2. MPN法的基本原理2.1 检测过程的初步了解首先,这个MPN法就像玩“猜谜游戏”。
你要先把你的样本,譬如水或食物,分成几份,放到不同的培养基里。
培养基就是一种特别的“营养液”,它可以帮助大肠菌群生长。
接着,你要观察这些培养基里的变化。
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有大肠菌群存在,它们会产生气体,气体会让液体变成泡泡状。
2.2 数据分析和结果估算然后,你会看到这些泡泡的数量,根据这些泡泡的多寡,你就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估算样本中大肠菌群的数量。
是不是有点像把一篮水果分成几堆,然后根据每堆的水果数量来估算整篮水果的数目?这就是MPN法的“智慧”所在,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出大肠菌群的数量,尽管这种估算是“最可能数”,但却很有帮助。
3. 为什么选择MPN法?3.1 MPN法的优势说到为什么用MPN法,其实这有点像在菜市场挑选水果,MPN法就像是用比较简单的工具来确定水果的新鲜程度。
它不仅简单易用,而且对于某些检测条件下,MPN法比其他方法要方便得多。
尤其是当你面对大量的样本时,它就显得特别得心应手。
你只需要简单的试剂和培养基,就能完成检测,省时省力。
3.2 MPN法的局限性不过,任何方法都有它的“短板”,MPN法也不例外。
虽然它方便,但它的结果只是一个“估计值”,而不是一个精准值。
就像你估算一桌子菜的分量,不可能每次都做到百分百准确,对吧?MPN法同样如此,它给出的结果只能算是一个“最可能”的数值,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4. 实际应用中的MPN法4.1 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MPN法广泛用于水质检测。
MPN计数法
实验十二稀释培养测数法(MPN)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计数,了解稀释培养计数(MPN)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
其特点是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本法特别适合于测定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生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解、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
见附表23-1)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特殊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缺点是只适于进行特殊生理类群的测定,结果也较粗放,只有在因某种原因不能使用平板计数时才采用。
MPN计数是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一直稀释到将少量(如lm1)的稀释液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没有或极少出现生长繁殖。
根据没有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出现生长的最高稀释度,采用“最大或然数”理论,可以计算出样品单位体积中细菌数的近似值。
具体地说,菌液经多次10倍稀释后,一定量菌液中细菌可以极少或无菌,然后每个稀释度取3—5次重复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
培养后,将有菌液生长的最后3个稀释度(即临界级数)中出现细菌生长的管数作为数量指标,由最大或然数表(见附录九)上查出近似值,再乘以数量指标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即为原菌液中的含菌数。
如某一细菌在稀释法中的生长情况如下;稀释度 lO-3 10-4 10-5 lO-6 10-7 10-8重复数 5 5 5 5 5 5 出现生长的管数 55 5 4 1 0根据以上结果,在接种lO-3—10-5稀释液的试管中5个重复都有生长,在接种lO-6稀释液的试管中有4个重复生长,在接种10-7稀释液的试管中只有1个生长,而接种10-8稀释液的试管全无生长。
由此可得出其数量指标为“541”,查最大或然数表得近似值17,然后乘以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10-5的稀释倍数为100 000)。
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认识误区
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认识误区不管你是不是新⼿,你⼀定都听说过硝化细菌,但是如果你只听说过硝化细菌却没听说过反硝化细菌,那你就是纯纯的新⼿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都已经普遍的被⼤家所熟知了,但是我们过往熟知的⼀些概念实际上是不对的,今天的⽣物课给⼤家补习⼀下我们海缸系统的核⼼,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故事,颠覆很多⼈的认知。
⼀、关于硝化细菌的那些误解、关于硝化细菌的那些误解硝化细菌是海缸系统中最最基础的菌类,它是⼀种⾃养的好氧细菌。
⼈们对他的了解⽐较透彻,但是很多新⼿还是会有很多误区。
误区1、硝化细菌会直接处理鱼类的粪便硝化细菌实际上是两种好氧菌的统称,分别是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两种。
其中亚硝酸细菌会将氨转化为亚硝酸即NO2,硝化细菌会将NO2转化为NO3,这部分内容我就不详细写了,⼤家可以去参考⼀下我写的氮循环的⽂章,⾥⾯都有详细的介绍。
很多⼈认为鱼的粪便就是被硝化细菌转化的。
这是错误的,硝化细菌只能转化氨,那么有机物⼜是怎么变成NH3的呢?这⾥要插播⼀下被很多⼈忽略了另外⼀种细菌,就是氨化细菌,这是⼀种异样菌,以有机物为⾷,他会把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氨NH3。
之所以氨化细菌被⼤家集体忽略,是因为氨化细菌的繁殖极为迅速,⼤概20⼏分钟就可以分裂⼀次,所以海缸中不太可能缺少氨化细菌。
误区2、消化系统短期内就会建⽴起来既然提到了分裂的速度,就要说⼀说硝化细菌的分裂速度。
硝化细菌是⾃养细菌,因为这个关系,他们繁殖的时候需要消耗⼤量的⾃⾝营养,所以他们的繁殖需要消耗⼤把时间。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分裂周期都在20⼩时以上,其中亚硝酸细菌的分裂⽐硝酸细菌要快⼀倍多。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亚硝酸细菌的繁殖要⽐硝酸细菌的繁殖快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缸在建刚初期会有亚硝酸盐存在的原因。
整个氨化和硝化过程是这样的。
起初,氨化细菌迅速⼜⼤量的繁殖,把有机物转化为氨NH4,然后亚硝酸细菌开始成熟,把氨都分解成了亚硝酸盐NO2,慢慢的,硝酸细菌也开始成熟,⼀点点的⼜把亚硝酸盐NO2转化为了硝酸盐NO3。
氨化微生物的名词解释
氨化微生物的名词解释氨化微生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它们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氨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它们分别参与氨氧化和反硝化两个关键过程。
氨氧化细菌是指一类能够利用氨作为能源将其氧化为亚硝酸盐的细菌。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淡水和海洋等环境中。
氨氧化细菌主要属于嗜氧微生物,主要通过氨单加氧酶(Ammonia Monooxygenase, AMO)催化反应将氨氧化为亚硝酸。
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其中最关键的酶就是氨单加氧酶。
氨氧化细菌对于植物生长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将土壤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形式,为植物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元素。
反硝化细菌则是利用硝酸盐作为氧的氧化剂进行异化还原作用的微生物。
它们存在于土壤、沉积物、水体等环境中。
反硝化细菌主要通过反硝化酶催化反应将硝酸盐氧化为氮气,并释放出生物可利用的氮气。
这个过程对于环境氮循环和营养元素再循环至关重要。
反硝化细菌的活动还可以参与地下水和土壤中硝酸盐含量的调节,在防止地下水中硝酸盐过高浓度的同时,也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氮素。
氨化微生物还可以参与其他一些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例如,在水体中,氨化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共同参与了氮循环、碳循环和硫循环等重要过程。
在环境中,它们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对氨化微生物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例如,在农业、环保等领域,人们通过研究氨化微生物的生态学特性,试图开发一些可行的管理措施,来提高氮的利用效率和预防氮污染。
同时,也有科研人员在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中,探索利用氨化微生物的特性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利用氨气和硝酸盐的转化能力,来治理废水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污染。
总之,氨化微生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它们参与了氨氧化和反硝化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对氨化微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mpn计数法,液体的样品处理方法
mpn计数法,液体的样品处理方法
MPN(Most Probable Number)计数法是一种常用于液体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估算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无法直接进行细菌计数的情况,例如水样、食品样品等。
MPN计数法的步骤包括稀释、分装、培养和观察,以下是液体样品的处理方法:
1. 样品的获取,首先,需要获取待测液体样品,确保样品的来源和采集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稀释,将样品进行系列稀释,以便在培养过程中得到合适数量的微生物生长。
通常采用10倍稀释法,将样品与生理盐水等稀释液按一定比例稀释,直至合适的稀释倍数。
3. 分装,将稀释后的样品分装到多个培养皿或试管中,每个培养皿中含有一定量的稀释液和样品。
4. 培养,将分装好的样品进行培养,通常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培养,促使潜在的微生物生长。
5. 观察,观察培养后的样品,根据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来推测原始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根据MPN表进行统计计算,得出
最有可能的微生物数量。
在液体样品的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对结果的影响。
另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
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微生物吸收氨氮亚盐的顺序
微生物吸收氨氮亚盐的顺序
微生物吸收氨氮亚盐的顺序会因微生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吸收氨氮亚盐的顺序为:
- 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
- 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
在污水处理中,氨氮废水处理有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吹脱法和生物脱氨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生物脱氨法微生物去除氨氮过程需经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硝化过程,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在有氧条件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过程;
- 第二阶段为反硝化过程,污水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被反硝化菌(异养、自养微生物均有发现且种类很多)还原转化为氮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N多管发酵法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1实验原理
最大可能数(或最大或然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具体参见《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科学出版社,2009),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生物类群。
本方法是基于选择适当稀释倍数的悬液,接种在特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检查培养基中是否有该生理类群微生物的生长。
根据不同稀释度接种管的生长情况,用统计学方法求出该生理类群的微生物数量。
特点: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MPN法特别适合于测定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生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解、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特殊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缺点是只适于进行特殊生理类群的测定,结果较粗放,只有在因某种原因不能使用平板计数时才采用。
氨化作用是异养细菌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进而脱氨基产生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是指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
第一阶段由亚硝酸菌氧化氨为亚硝酸;第二阶段由硝酸菌氧化亚硝酸为硝酸。
这两类细菌都是自养的好氧细菌,生长缓慢,培养时间长。
反硝化作用是一类异养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为呼吸作用的电子受体,将其还原为N2O、N2的过程。
2实验材料
2.1样品
(1)固体样品(土样或沉积物等):取一定质量的样品(1g或10g),装入盛有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置于摇床上振荡30min,制成均匀悬浊液。
然后用10倍梯度稀释法将悬浊液稀释成一系列梯度(10-1、10-2、10-3、10-4、10-5、10-6等,具体视样品而定,微生物丰富的样品稀释的梯度相应大一些)。
(2)液体样品:取一定体积的样品(10ml),装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
充分混匀,制成10-1稀释样。
然后用10倍梯度稀释法稀释成一系列梯度(10-2、10-3、10-4、10-5、10-6等,具体视样品而定,微生物丰富的样品稀释的梯度相应大一些)。
2.2培养基
(1)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检测氨化细菌):
蛋白胨5g,K2HPO4 0.5g,KH2PO4 0.5g,MgSO4·7H2O 0.5g,蒸馏水1000ml,pH7.2
(2)改良的斯蒂芬逊(Stephenson)培养基A(检测亚硝酸细菌):(NH4)2SO4 2.0g,K2HPO4 0.75g, NaH2PO4 0.25g,MnSO4·4H2O 0.01g,MgSO4·7H2O 0.03g,CaCO3 5.0g,蒸馏水1000ml,pH 7.2
(3)改良的斯蒂芬逊(Stephenson)培养基B(检测硝酸细菌):NaNO2 1.0g,K2HPO4 0.75g,NaH2PO4 0.25g,MnSO4·4H2O 0.01g,
MgSO4·7H2O 0.03g,Na2CO3 1.0g,CaCO3 1.0g,蒸馏水 1000ml,pH 7.2 (4)反硝化细菌培养基(检测反硝化细菌)
KNO3 2g,MgSO4·7H2O 0.2g,K2HPO4 1.0g, KH2PO4 1.0g,柠檬酸钠
5.0g,蒸馏水1000ml,pH 7.2
将培养基配制好后装入试管中,每管装5ml,塞上硅胶塞(反硝化培养基的试管中应放入一倒置杜氏发酵管,以检测气体的生成),121℃灭菌30min。
每个样品需培养基12-30管(4-6个稀释倍数,每个稀释梯度3-5个平行)。
2.3检测试剂
(1)纳氏试剂:
甲液:称取20g碘化汞和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乙液:称取2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分别配制甲乙溶液,冷却后混合,放置2天后使用,保存于棕色瓶中,取上清液使用,保存期三周,随着沉淀增加会影响测定结果。
(2)格里斯试剂(Griess Reagent)I 和Ⅱ:
试剂I:将0.5 g的对氨基苯磺酸(Sulfanilic Acid)加到150ml的20~30%稀醋酸溶液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试剂Ⅱ:将0.5g α-萘胺(α-naphthylamine)加到50ml蒸馏水中,煮沸后,
缓慢加入150ml的20%稀醋酸溶液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3)二苯胺试剂:
溶1.0g无色的二苯胺(Diphenylamine)于20ml蒸馏水中,然后徐徐加入100ml浓硫酸(相对密度1.84)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2.4器材
三角瓶、试管(10×100mm)及硅胶塞、滴管、白瓷比色板、酒精灯;
移液枪及吸头,洁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等。
3 实验方法
取出灭菌分装好的各培养基试管,用无菌吸管接种样品的稀释液1ml,每个稀释度接种3-5管,接种4-6个稀释度(10-2、10-3、10-4、10-5、10-6、10-7),另取一管培养基接种1ml无菌水作为对照。
于25~30℃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1 氨化细菌测定
培养后第3天和5天检查培养基的浑浊度。
培养第7天,取出培养液5滴于白瓷比色板上,加纳氏试剂两滴,检查是否出现棕褐色,确定是否产生氨。
3.2亚硝酸菌测定
培养10~14d后,取出培养液5滴于白瓷比色板上,加入格里斯试剂(Griess Reagent)溶液I 和Ⅱ各两滴,如有亚硝酸盐存在,则呈红色。
记录下每个稀释度呈阳性反应的培养管数目。
3.3硝酸菌测定
培养10~14d后,取出培养液5滴于白瓷比色板上,加入格里斯试剂(Griess Reagent)溶液I 和Ⅱ各两滴,如不呈红色,表示亚硝酸均已经完全消失。
此时,另取培养液5滴于白瓷比色板上,加二苯胺试剂2滴,如呈蓝色,则表示亚硝酸已经被氧化成硝酸,说明有硝酸细菌的存在。
记录下每个稀释度呈阳性反应的培养管数目。
3.4反硝化细菌的测定
培养14天后检查杜氏发酵罐中是否有气泡出现,培养液变浑浊。
用纳氏试剂检查是否有氨产生;格利斯试剂Ⅰ及Ⅱ检测有无亚硝酸盐生成;用二苯胺试剂检测硝酸盐,判断反硝化作用进行情况。
4计算和报告计数结果
记录结果后,将有菌液生长的最后3个稀释度(即临界级数)中出现细菌生
长的管数作为数量指标,从MPN数值表中求的数量指标后,再乘以数量指标第
一位数的稀释倍数,即为初始悬浮液中的菌液浓度。
若为固体样品,则换算成每
克样品中的细菌数量。
如某一细菌在稀释法中的生长情况如下:
稀释度l0-3 10-4 10-5 l0-6 10-7 10-8
重复数 5 5 5 5 5 5 阳性管数 5 5 5 4 1 0 根据以上结果,在接种l0-3~10-5稀释液的试管中5个重复都有生长,在接种
l0-6稀释液的试管中有4个重复生长,在接种10-7稀释液的试管中只有1个生长,
而接种10-8稀释液的试管全无生长。
由此可得出其数量指标为“541”,查MPN
数值表最大或然数表得近似值17,然后乘以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10-5的稀释倍
数为100 000)。
那么,1ml原菌液中的活菌数=17×100 000 = 17×105。
即每毫
升原菌液含活菌数为l700000个。
在确定数量指标时,不管重复次数如何,都是3位数字,第一位数字必须是
所有试管都生长微生物的某一稀释度的培养试管,后两位数字依次为以下两个稀
释度的生长管数,如果再往下的稀释仍有生长管数,则可将此数加到前面相邻的
第三位数上即可。
如某一微生物生理群稀释培养记录为:
稀释度l0-1 10-2 10-3 l0-4 10-5 10-6
重复数 4 4 4 4 4 4 阳性管数 4 4 3 2 1 0 以上情况,可将最后一个数字加到前一个数字上,即数量指标为“433”,查
表得近似值为30,则每毫升原菌液中含活菌30×102个。
按照重复次数的不同,
最大或然数表又分为三管最大或然数表、四管最大或然数表和五管最大或然数表。
应用MPN计数,应注意两点,一是菌液稀释度的选择要合适,其原则是最
低稀释度的所有重复都应有菌生长,而最高稀释度的所有重复无菌生长。
二是每
个接种稀释度必须有重复,重复次数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而定,一般2—5个重复,个别也有采用2个重复的,但重复次数越多,误差就会越小,相对地说结果就会越正确。
5 MPN数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