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4.25)
(1)《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4.10)
(1)本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2)孔子说做事要“允执其中”(《尧曰》20.1),又说要“义之与比”,请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何谓“无适无莫”?要如何才能做到?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4.9)
(1)一般人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男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4.24)
(1)本选段中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是(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填空):()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在本选段中所要求的是否矛盾?
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4.5)
(1)本段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4.6)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自己见过的仁中既没有爱好仁德的仁,也没有厌恶不仁德的仁。
B、孔子认为,爱好仁德的仁,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厌恶不仁德的仁,不会被仁德的人影响。
C、孔子认为,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弘而枕之……
③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宪问》)
(1)从以上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点不超过4个字。)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参考答案
1、(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人类追求义理因为知趣相同而相聚,万物也因本质不同而分别群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音色相同的乐器会相互响应,脾性相同的人物会相互吸引。而“德”本身有强烈的感召教化作用,有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所以说,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处。
2、(1)无适无莫
(2)孔子提倡“允执其中”,即做任何事情要不偏不倚,做到恰到好处;同时,孔子要求做事要以道义为标准。此即是“允执其中”(中庸之道)的原则性与“义之与比”(只要符合于义)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3)“无适无莫”是对事没有绝对如此或绝对不如此等拘泥固执、预存成见的态度,要能做到这样大公无私,就必须以公理、正义作为依归和取舍的准则。
3、(1)因为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是很难要求他们再进一步去做什么的。但孔子认为对于读书人来说,追求“道”比“衣食足”更重要。如果还要以“恶衣恶食”为耻,那当然是“未足以议”了。
4、(1)讷言敏行
(2)不矛盾。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的时代,没有时间坐等别人来认识你的优点,别人也没有时间来慢慢发现你的长处。因此,要在社会上立足,就需要自我推销,但这种“推销”要实事求是,不能只会夸夸其谈却没有行动力,并且要有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推销”。这正说明了孔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观点。
5、(1)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他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样才符合仁德,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而仁德,是必须时时坚守,一刻也不能背离的。
6、(1)C(孔子认为,不是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只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
(2)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一个人只要肯努力,完全有足够的力量去实行仁德的修养。
7、(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见危授命
(2)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