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分类配置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金融理论与政策(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3版

金融理论与政策(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3版

金融理论与政策(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3版5、现代全球金融业的资产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多元化和()答案:证券化6、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的标志之一是金融机构体系的()答案:多元化7、2017年中国大陆四类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占比最高的是()。

答案:银行业8、整个金融市场连接所有金融基本要素的核心要素是()答案:利率9、下列哪个经济学派不属于经济自由主义?()答案:新古典综合派10、2018年3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和()答案:市场导向11、金融结构市场化变革的推动力量来自()的蓬勃发展?答案:资本市场12、全球金融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上的变化主要是同质化与()13、以下选项哪个不是黄达教授2003年提出的大金融视角下的学科建设内涵()答案:方法上强调实证与历史的结合14、2018年3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三大任务答案:深化金融改革15、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两条基本线索是学说和()答案:理论16、中文宽口径“金融”形成的不包括()答案:财政17、默顿认为所有现代金融理论都将()作为核心答案:风险18、在金融研究概念的把握上应该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并学,以现代金融为主,()答案:树立历史观念19、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包含了由信用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及其形式、工具与()20、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是()?答案:有限套利理论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21、以下哪些理论运用了无套利思想?()答案: MM定理;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套利定价定理22、英文的“finance”的口径包括()答案:宽口径;窄口径;中口径23、在教学和研究中对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把握上,应该是()答案:以微观为基础;树立宏观思想24、金融理论需要解决的难点包括()答案:流动性与效率的平衡;金融促进与杠杆率的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宏观金融向下与微观金融向上的理论基石与贯通;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25、在全球金融业发展与结构变迁过程中,金融结构出现的重大变化涉及()等方面答案:金融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开放结构26、中国金融从“大一统”计划金融转向多元市场金融的改革过程中,主要贡献有()答案:金融总量快速增长;多种类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建立起金融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了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27、2017年,第五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是()答案: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28、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性是()答案:多样性;适应性;局限性29、金融学研究中常用的几对概念有()答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人文金融与数理金融30、中国大陆现行金融机构体系中,其他金融公司包括()答案: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基金管理公司31、下列经济学派中,属于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是()答案:瑞典学派;货币学派;合理预期学派32、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答案: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33、“大金融”视角下金融学科建设应做到()答案:理论上强调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结合;理念上强调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实践上强调一般规律与国家特色结合;体现出高度复杂、综合与开放的特性;表现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群”特征34、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包括了()答案: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衍生工具市场35、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四项原则是()答案: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除风险;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36、金融理论植根于经济理论,从经济看金融需要把握经济学流派的()答案:主导型;转折点;对金融理论与政策的影响37、现代金融学常用的概念是()答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理论金融与应用金融;人文金融与数理金融38、现代全球金融产业结构出现的重大变化是()答案:同质化;集中化39、现代全球金融开放结构出现的重大变化是()答案:多极化;一体化40、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成中除了大型商业银行外主要有()答案: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41、现代金融产业已经成为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行业。

《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 课程考试大纲及知识点

《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 课程考试大纲及知识点

附件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篇总论第1章导论1.1投资概论1.2投资学的研究对象1.3投资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2章投资与经济发展2.1投资与经济增长2.2投资与技术进步第3章投资机制3.1投资体制概述3.2中外投资体制比较研究3.3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4章投资结构4.1投资结构概述4.2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4.3我国投资结构格局的演进4.4投资结构选择第2篇融资第5章融资概论5.1融资概述5.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5.3融资决策第6章项目融资6.1项目融资概述6.2项目融资模式6.3项目融资的资金来源6.4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第7章证券融资7.1证券融资概述7.2股票融资7.3债券融资7.4证券融资的风险第3篇投资第8章项目投资8.1项目投资概述8.2项目投资的市场调查与预测8.3项目投资的成本分析8.4项目投资条件评价第9章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9.1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与作用9.2投资项目评价9.3投资项目决策第10章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10.1项目投资的风险概述10.2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分析10.3项目投资的风险决策第11章证券投资分析11.1证券投资分析概述11.2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11.3证券投资理念与决策第12章证券市场12.1证券市场概述12.2证券交易所12.3我国的证券市场第13章投资组合与证券定价原理13.1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3.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13.3利率的期限结构和利息免疫第14章现代投资银行14.1现代投资银行概述14.2现代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14.3现代投资银行的派生业务第15章国际投资15.1国际投资概述15.2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15.3我国的对外投资15.4国际投资的外汇风险15.5风险投资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投资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投资理财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投资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动规律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动规律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动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各种形态的资本,必须准确把握资本的特性,厘清资本的行为规律,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作用,推动资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资本具有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二重性,具有逐利和扩张的天性,其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是在循环运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实现增值。

资本扩张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从正面效应看,资本持续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能够促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工具,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

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最具活跃性的因素之一,资本具有高效的黏合剂功能,能够把各类要素整合进社会化大生产,加速社会扩大再生产循环,带来巨大物质财富。

资本敏锐的发掘能力使其能迅速发现并挖掘社会生产的利润区和价格洼地,推动某一行业或领域实现爆发式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本在欠发达地区的扩张会缩短这些地区的发展进程,促进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负面效应看,资本逐利性所带来的无序扩张,会导致经济社会等领域背离发展的根本目的。

资本无序扩张导致人、科技等方面异化,使得被资本同化的事物都为资本获利服务,而不是为人服务,导致本末倒置。

为了不停地追逐利润,资本利用其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并结合同化渗透能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并在逐步获得主导权、支配权、控制权后将其改造成服从于资本增值逻辑的系统,进而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贫富两极分化。

厘清资本有序发展和无序扩张两种形态的界线十分必要。

资本有序发展的界线是遵循市场经济秩序,不超越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功能,不越过政治、社会、民生、安全等领域的底线,符合国家发展导向,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

资本无序扩张则是越过以上界线,打破资本在市场经济中正常流动的状态,扰乱正常经济秩序,偏离国家引导和提倡的方向,在不该扩张的领域大肆扩张,进行不正当竞争和形成垄断。

新时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立足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视角

新时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立足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视角

思想战线2021年第1期第47卷No.1,2021Vol.47新时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立足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视角—郭瑞萍①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体制三方面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将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体现。

深入认识这一新概括,无疑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准确理解。

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认为,经济制度包括制度构成和制度特征两方面,在制度构成上是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与实现形式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三方面内容;在制度特征上表现为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时代特征。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性概括,在制度构成上是对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逻辑回归,在制度特征上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准确反映。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理论;制度构成;制度特征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78X(2021)01-0043-0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①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第一次将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认识的新变化。

深入认识这一表述上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原因,无疑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准确理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的新概括掀起了学术研究热潮,当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关于新概括的原因分析,学者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其理论依据,从中国现实寻找其实践依据,在理论上从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制度理论等方面入手进行解读,在实践上从中国现实需求和制度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二是关于新概括的内容分析,包括对所有制、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书报告--我的读后感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书报告--我的读后感

正文《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书报告------我的读后感《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书主要阐述了我们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成和变化、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及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方向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制度在改革和发展中确立必须毫无动摇地坚持和完善。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两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本职规定必须对市场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体现我国生产关系和国情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我国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从书本上看《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共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为我们阐释了政治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学框架。

第一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及其理论基础通过这章的阅览我了解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所有制形式、性质和作用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章的学习让我知晓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第三章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但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优势和劣势有其局限性政府的作用在这时发挥出来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解决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局限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四章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通过这章的学习我懂得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第五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原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已经被证实其缺陷的存在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中不能走西方走过的老路我们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我也初步梳理了节约型社会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关系的演变以及当前我国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农业面临的矛盾第七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提出到逐步建立与完善走过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虽然较之以往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我们应该运用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选择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开创性地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八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这章的内容涉及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改革等方面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触颇多也看到了我党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尝试的种种努力与积极探索。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点精选考点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可以使企业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意】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3.一国选择经济体制应遵循的原则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注意】不论一国选择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考点二: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5.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我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行业要素投入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行业要素投入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行业要素投入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张伯超;靳来群;胡善成【摘要】纠正我国制造业行业间的资源错配,提高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利用简化测算模型及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状况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导致TFP年均损失8.95%,其中资本错配引致TFP年均损失达到1.51%,劳动错配引致TFP年均损失达到6.45%,行业间资源错配主要表现为劳动错配.对制造业细分行业要素投入过度和不足程度的分析发现,制造业各细分行业要素投入过度和不足状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持续性,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存在显著的资本投入过度.对各省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和分析发现,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以及四川的资源错配程度最低,基本都在10%以下;新疆、青海、海南、贵州这四个省份的资源错配程度都在40%以上,且海南的资源错配程度最高;其余省份介于两者之间.因此,有必要加快产业政策转型,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针对各省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措施优化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期刊名称】《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13页(P1-13)【关键词】资源错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作者】张伯超;靳来群;胡善成【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200235;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9.2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跨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日益显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出路将是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驱动型经济[1]。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1.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秀教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案1.1.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秀教案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2.3.1《坚持新发展理念》优秀教案2.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秀教案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优秀教案2.4.2《我国的社会保障》优秀教案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中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形成原因,阐释了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介绍了国有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多种所有制经济包含的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相互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用实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懂得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1.名词解释: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

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

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

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

经济增长理论题库44论述题

经济增长理论题库44论述题

1.一般来说,作为经济系统的投入要素都有那些?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是么?为什么?(东北大学2004研)答:(1)一个经济系统中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和技术。

生产要素由土地、劳动、资本存量组成。

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

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

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①土地,所谓土地或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自然环境等等。

一般来说,自然资本本身使天赋的,客观存在的。

自然资源使经济增长的基础,在现实中,有些国家的有些产业主要是建立在丰裕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

但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尤其是在现代世界中,自然资源的丰裕既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②劳动,劳动或人力资源包括一国投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的质量。

从劳动投入的数量来说,劳动投入量受到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就业人数越大,劳动的投入量就越大,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就业人数的增加,至多只能增加已过的产出总数,而无法提高人均国民产出。

劳动的质量包括劳动者各方面的能力,如掌握的知识,具体的技能、体力,个人的追求、价值取向等等,在现代世界中,劳动的质量比劳动的数量更为重要,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③资本,资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货(包括原材料存货、在制品、成品、零部件存货等等)。

从工业革命以来,资本数量的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率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同时,资本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效、先进的资本品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既是经济增长的体现,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

④技术进步,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技术进步最终体现在新生产要素的采用、生产过程的改进和新产品或新劳动的引入等。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上述四种要素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技术与土地、劳动、资本的联系极为紧密。

中国资本市场及投资品种简介

中国资本市场及投资品种简介

中国资本市场及投资品种简介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到2008年已经过整整30年。

期间,中国社会及人民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我国人民也逐渐拥有了更多的个人财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浪潮中有些人抓住机遇,成为少数富裕起来的阶层,而更多的人仍然处于小康甚至更低的水平。

每个普通人都在梦想自己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实际上总是觉得收入的增长满足不了自己的希望,很多人盲目投资,希望能像别人一样,暴富于股市、基金市场而往往损失惨重。

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并使之增值,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及其主要投资品种。

第一部分中国资本市场简介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资本市场逐渐发展,现在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期货市场。

债券市场:债券的发行及流通市场。

交易的品种包括国债、公司债、企业债。

债券流通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外市场由银行间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组成,场内市场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组成。

即场内交易是在证券市场完成。

我国债券市场起步于国债,1950-1958年新中国国债诞生, 1959-1980年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1981-1997年国债市场初步建立,包括逐步形成国债一级市场,建立国债流通市场,从1981年到1988年初,国库券没有流通市场,国家发行后往往做为政治任务下派,到后来,自然而然形成“黑市”。

1988年3月,财政部被迫做出《开放国库券市场试点实施方案》,允许国库券上市流通交易。

4月,上海、深圳、武汉率先试点开放,6月又开放了54个城市。

上海铁合金厂的仓库管理员杨怀定成为第一个靠资本市场发财的普通人,他后来以“杨百万”闻名。

股票市场:股票的发行及流通市场,与债券市场一样,一般分为股票发行市场及股票流通市场。

发行市场是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我们将首先明确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定义,即技术进步通过新的资本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接着,我们将分析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包括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工艺流程改进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包括提高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等。

本文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量化评估。

我们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探究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不同经济体、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差异。

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我们将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in Capital,简称ETPC)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技术进步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紧密关系。

这一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而逐渐得到发展。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它并没有明确区分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直到内生增长理论的出现,才开始对技术进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了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即技术进步是由经济系统内部的因素所决定的,而非外生的。

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技术进步,它体现在新投资品的生产过程中,并通过新资本品的使用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种技术进步通常与物质资本投资紧密相关,因为新资本品往往包含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设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上述六国国有企业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管理体制,以及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私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廉价原材料、引导投资、增加就业、调控经济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启示:1.政府对国有企业应实行分类管理;2.国有企业也应引入私人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3.国家不宜面向所有的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应通过国有控股公司实施对企业的控制和监督;4.应重视国有企业管理的立法工作,加强人大、审计和公众对国有企业的监督;5.逐步形成国有企业灵活进入和退出的机制。

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均是以私有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者的体制,奉行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波动和加深、战争的破坏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逐渐转向由国家进行宏观调节和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宏观调节的基础和手段,各国都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形成了规模不等、管理方式各异的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西方国家对国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及方法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体制西方所有国家,特别是二战以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

各个国家都有符合自己特点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方法。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国有企业是与私人企业同时存在的,它们既可以各自独立运转,也可以相互参股混合运转。

而后者逐渐占有主要地位,新建立的国有企业一般均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

原来国有国营的企业也逐渐改造为股份公司,按照萨缪尔森的说法,实行的是混合经济体制。

(一)美国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体制美国的国有企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特定问题或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

借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际,罗斯福总统果断采取国家干预措施,对灌溉、供水、防洪等公共水利工程和运河、铁路、公路、港口、电讯进行投资,建起了一批国有企业,二战又陆续建立了一批国营企业,它为其他类型的企业经营活动乃至整个社会再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政府治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配置效率

政府治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配置效率

基金项目院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资助项目野政府治理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配置效动机与风险研究冶渊19A10034027冤遥
作者简介院祁怀锦袁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尧博士生导师曰李晖袁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曰 刘艳霞袁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遥
除考虑公司股权结构特征等内部治理机制 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之外袁 还应考虑公 司的外部治理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遥 新制度经济 学认为袁 政府提供了企业经营运行所必需的产 权保护尧行政环境尧法律环境等制度性基础遥 在 我国袁政府对资源的微观配置仍有重要的影响遥 政府治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 业外部治理环境的优劣遥 我国各地区的外部治 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袁 通过政府治理体现出来 的外部治理环境如何影响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呢钥 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袁 不同地区政府治理的差异又会对混合所有制改 革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钥 为回答这些问题袁本文尝试检验政府治理尧国有 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尧资本配置效率三者之间的
政府治理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与资本配置效率
祁怀锦 李 晖 刘艳霞
内容提要院以 2008耀2017 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袁检验了政府治理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 资本配置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遥 研究发现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显著 正相关袁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曰政府治理水平与企业资本配置效 率显著正相关袁其主要体现为从提升政府效率尧加快市场化进程等方面改善政府治理水平袁能显著提 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曰相比政府治理水平较低的地区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的效果在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明显袁即政府治理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有 促进作用遥 进一步分析发现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分别在非国有股东持股比 例介于 1/3 至 2/3 之间和资产负债率低的样本组更显著袁而政府治理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影 响在资产负债率高的样本组更显著遥

人力资本错配:困境、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力资本错配:困境、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力资本错配:困境、影响及应对策略作者:詹韵秋来源:《中国西部》2020年第05期[摘要]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人力资本错配程度较高,不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力在受教育程度、性别、行业部门以及区域等维度存在的人力资本错配困境,指出人力资本错配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并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探究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观念转变、制度革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扭转人力资本在教育、地区、行业和性别层面的错配现状,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人事制度;人力资本;人口经济[中图分类号]F240;C9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94(2020)05-0108-09一、引言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老龄化趋势加重、生育水平持续低迷等多重困境下,“人口红利机会视窗越关越小”“劳动力供给短缺”等论断近年来不断增多,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也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

有学者指出,人口变动作为一个包含了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在内的多维度变动过程,传统定义上的人口红利消失仅从人口数量视角来考察并不全面,人口红利这一概念需要被重新定义。

此外,还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人口数量红利与人口质量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发现自2010年开始,我国人口质量红利开始代替人口数量红利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即人口质量红利对人口数量红利具有替代效应。

相较于以人力资源规模为基础的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的形成是以不断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为依托的。

学界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人力资本存量,少有研究关注到人力资本结构。

当前,制约我国人口质量红利释放的并非人力资本的存量,而是人力资本错配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人力资本错配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通过教育、培训、迁移等要素投资在人身上之后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因未能在产业、行业、区域、性别等层面进行合理配置,导致投资收益率与人力资本利用率低下,未能实现产出最大化的一种非最佳配置状态。

政府经济学(新)-0028

政府经济学(新)-0028

政府经济学(新)-0028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10分)1. 1776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A 《经济学》B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C 《国富论》D 《自由、市场与国家》参考答案:C2.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 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参考答案:D3. 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A 庇古B 斯蒂格利茨C 亚当·斯密D 萨缪尔森参考答案:D4. 按照外部效应的()分类,可将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A 稳定性B 最终结果C 发起者D 承受对象参考答案:B5. 我国预算年度是()。

A 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B 从当年4月1日至来年的3月31日C 从当年9月1日至来年的8月31日D 从当年11月1日至来年的10月31日参考答案:A6. 在“成本—收益”法中,()是评价政府支出绩效的关键,将直接决定一个项目是该实施还是放弃。

A 成本现值B 收益现值C 净现值D 现值参考答案:C7. 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生活水平需要。

A 最低B 最高C 基本D 一般参考答案:A8.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A 罚没收入B 政府性基金C 债务收入D 国有资产收入参考答案:B9. ()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A 单一比例税率B 差别比例税率C 幅度比例税率D 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参考答案:C10. 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A 国家体育总局B 民政部C 国务院D 财政部参考答案:C不定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 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的是()。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一篇: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不但继续进行商品倾销,而且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各国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就已经存在,但规模不大,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航运业、银行业、船舶修造业以及一些出口产品的加工业等方面。

当时各国对华资本输出,主要是为商品输出服务,在华外国银行业的业务也局限在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汇兑方面。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各国为把中国变成它们各自独占的市场,对华资本输出大量增加,不仅包括以上全部,还包括中国的防纺织、面粉、烟草的方面。

同时,中国关税的征收权、保管权、支配权均有外国银行控制。

这对中国的近代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对近代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的资本输出,阻断了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的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性,一开始就把中国原始资本主义扼杀在出生的摇篮里。

它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节省了运费,又享有免纳种种苛捐杂税的特权,不仅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了中华民族工业的产品。

同时,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进行投资设厂使得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革命性与妥协性并存的尴尬局面,对中国革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并且,对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起到了加速瓦解的作用,同时期形成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帝国主义三者并存的局面,极大地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正常发展的规律。

最后,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通过各种投资的利润,各种贷款利息和回扣,通过货币经营直接积聚资金,极大地占有了中国的资金,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

并且,不断蚕食着中国的资源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这极大地破坏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致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先天不足”的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整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整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经济体制的内涵: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关系: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主要指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具体形式。

它表现的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方式。

经济体制的内容1,经济体制的类型经济体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如:从资源配置方式,分为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的作用程度和范围,分为自由经济型体制、国家干预型体制和计划调控型体制。

2,经济体制的结构与功能经济体制是一个由具有不同功能的经济运行机制组合成的系统。

经济体制包含了资源配置过程的所有重要环节和主要方面。

经济体制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合理性和效率最大化,并在出现误差和缺陷时,保证予以纠正和弥补。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1)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形成的前提,是决定经济体制性质的基础;经济体制反作用于经济制度,促进或阻碍经济制度向某一方向的发展。

(2)经济制度代表一个社会的本质关系,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关系的一种外在形式,是灵活、多变的。

(3)不同的经济制度可以有相同的形式(经济体制),相同的经济制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比较分析:1.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社会主义的论述,2.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直接占有;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开始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2.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了,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1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

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平等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具有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的权力,独立地承担决策所带来的风险。

“红绿灯”让资本规范有序运行

“红绿灯”让资本规范有序运行

76经济Economics“红绿灯”让资本规范有序运行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对资本要兴利除弊,促进发展和依法规范并重。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关于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时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红绿灯”的形象比喻,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对资本要兴利除弊,促进发展和依法规范并重。

受访专家均表示,高层会议对资本乱象划出红线,表明资本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资本不是“洪水猛兽”我国经济经过数十年持续发展,已经积聚起巨大的资本能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我国GDP 增长2.2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料,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经济都离不开的生产要素。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生产出发,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规律,把资本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只不过资本的所有者不同,但二者都是以资本为纽带把各种生产要素凝聚在一起发展生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其中包含了各种形态的资本,这些资本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乏资金建立企业、发展生产,过剩的劳动力雇佣不起来,经济就难以发展,所以资本在当时成为约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此,招商引资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任务。

”苏剑表示。

随后,我国加快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步伐,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创造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一大奇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大量引进外资以及技术和管理,通过不断引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发展经济,使得经济发展有了最基本的支持。

“在这一基础上,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也不断增加和扩大,内资和外资共同造就了当前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规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资本分类配置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深化所呈现的最新形态。

在产品内分工的条件下,从事加工制造的国家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而且只能获得较小的价值链利益分配份额;而从事技术研发、市场开发、品牌塑造的国家不仅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还获得了较大的价值链利益分配份额。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资本分类配置”理论来解释以上现象。

本文的主要结论:
(1)“资本分类配置”,是指不变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在国家间形成了两种资本形成的分工。

一个国家属于哪类资本配置,既可以从无形资本的形成比重来看,还可以从无形资本的国际净收支来看。

资本分类配置国家可以分为三种角色:可以把无形资本收益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的国家称作“无形资本占优国家”,把无形资本收益国际收支保持逆差且研发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称作“精密制造国家”,把其余无形资本收益国际收支保持逆差的国家称作“有形资本占优国家”。

(2)资本分类配置对一个国家的生产方式、价值链利益分配、产品质量、资源环境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无形资本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过程中智力劳动成果物化的载体,并且在应对新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为智力劳动提供物质基础。

技术、品牌、制度是无形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在资本形成、资本积累与资本运动过程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别,这对不同角色国家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对国外无形资本的使用提高了本国产品的质量。

一国向有形资本占优国家转变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向无形资本占优国家转变时经济增长速度减慢。

两类资本的数量对比决定了制造业价值链利益分配。

价值链利益分配是由两类资本间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价值链利益分配有利于稀缺资本。

最近几十年来,有形资本的大量形成与无形资本的相对稀缺,世界范围内稀缺的无形资本与相对丰裕的有形资本共同决定了价值链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有利于无形资本而不利于有形资本。

有形资本占优国家从事的加工制造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低端又制约了资源环境的改善,所以,有形资本占优国家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3)本文通过对资本分类配置国家角色变化发展历史的考察,运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资本分类配置国家角色变化的决定因素有:人口数量、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研发投入、储蓄率、储备率、对外版权与专利技术支出等。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研发要与人均教育水平相适应,技术引进可以弥补国内人才资源的不足,过度的技术引进抑制国内研发,内外储蓄的协调等。

(4)本文通过总储蓄率、总储备率二者在不同条件下的考察,运用静态比较的方法,揭示了总储蓄率、总储备率的正向线性关系。

结合资本分类配置国家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储蓄率的异常升高、储备率相应地升高的现象,推断出内外储蓄一致调整的规律。


2000 年以来,我国的总储蓄率和总储备率出现了显著的、快速的双增长。

从模型表示的趋势来看,在资本分类配置国家这个群体里,从有数据的1980年以来我国一直是“现实资本投资”倾向前列的国家,并非是“货币资本投资”倾向类型国家。

我国较高的外汇储备率,是与很高的储蓄率相适应的。

(5)近二十年来,我国在教育、科研投入方面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具备了从有形资本占优国家转变为精密制造国家的部分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形资本占优国家。

我国要从有形资本占优国家转变为精密制造国家,关键在于降低储备率、提高对外版权与专利技术支出和人才引进,弥补我国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的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
(1)在理论创新上,本文提出了“资本分类配置理论”,对资本分类配置的描述、影响、形成、发展、国家角色的转变过程和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证明和研究。

本文还对无形资本的产生、包含的内容、与其它相近的概念做了区分,对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了研究;对无形资本的形成与运动过程做了研究。

(2)在应用创新上,本文应用“资本分类配置理论”解释了我国的高储蓄率、高储备率以及高资源环境消耗的问题,指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向有形资本占优国家转变特定阶段出现的、多个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并非特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