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礼县乞巧民俗特征及传承价值
最新-浅谈乞巧风俗的传承 精品
浅谈乞巧风俗的传承本文作者余永红工作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乞巧风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流传广泛,这与中华民族悠久、发达的农耕文化有关。
和目前国内其它地区零星流传的乞巧风俗相比,陇南北部的乞巧风俗规模更盛大,议程更完整,文化内涵更丰富,也更具有乞巧文化的原生态性,这也与陇南北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相关。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而陇南北部地区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陇南北部西汉水上游一带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可知,这一带很早就进入周秦文化融合后发达的农耕文明。
农耕文化发达的标志就是牛耕和女织的发明与兴起,从陇南当地目前流传的乞巧歌内容可知,乞巧风俗与牛郎织女传说密切相关,乞巧风俗中敬拜的唯一神灵巧娘娘就是织女,而牛郎织女故事也正是男耕女织型农耕文化的索引,所以乞巧文化也是农耕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
赵逵夫先生指出,牛郎织女传说中的主人公织女源自秦人始祖女修,牛郎则来源于周先民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而天汉银河、牵牛星、织女星正是当地先民们仰观俯察,以汉水之名称银河系为天汉,以牵牛、织女命名其两侧星座的结果,[2]这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起点。
织布技术和牛耕技术的发明与完善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尤其牛耕的发明对农耕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而产生了古代西汉水上游先民对叔均和女修的纪念与崇拜,随以牵牛、织女来命名天汉两边的星座,上古时期以人名命名星座皆为部族始祖或杰出人物。
[3]对女织和农耕的崇拜,显然是随着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的,因此,叔均和女修作为男耕女织型农耕文化的始祖,不仅成为上古时代西汉水上游先民们崇拜的偶像,也为以后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由此可知,最初的天汉、牵牛星、织女星具有原始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痕迹,之后随着农耕型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男耕女织型农耕经济和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模式,也是维系社会和谐的主体文化,并且伴随着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现象,才衍生为以向往自由爱情为主题的牛郎织女故事传说。
陇南西和乞巧文化传承浅说娄炳成
陇南西和乞巧文化传承浅说娄炳成在大西北甘肃省内陆腹地陇南,有个西和县。
这个县有一座山,叫作仇池山,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古老的氐族在这里发祥,建立过仇池国;而这个县还有一个奇特的七夕风俗,即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由众多民间女性参与,逐渐演变而来的历史悠久的乞巧节。
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西和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该民俗文化活动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陇南西和县的七夕风俗非常独特。
有民俗专家考证说:“陇南七夕风俗与古代西亚的塔穆兹祭风俗,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来自于历史上陇南与中亚的粟特人的文化交流,与古代丝绸之路通商贸易,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断言说,其起源于西域他国。
还有个别学者教授认为:“西和七夕乞巧文化活动是秦人遗风。
”但没有撰文,做进一步的论证。
上述两种观点,都涉及到了陇南西和七夕乞巧民俗活动的文化传承问题。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七夕乞巧文化活动的真实起源,及其传承发展。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的诗句。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直至今天。
七夕节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其节日风俗的核心是织女星崇拜和女性乞巧活动。
七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观象授时时代,《夏小正·七月》关于织女星的记载,就流露出个中端倪,七月七日的节期则确立于东汉晚期。
从魏晋到隋唐,这个以女性乞巧风俗为中心的节日,就有了基本定型。
两宋时期,七夕节兴盛一时,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节日风物,如摩睺罗、种生、谷板等,不仅节日的规模盛况空前,而且,在某些地方,节日的时间也从原来的七月七夕一夜延长为七月六日和七月七日两天,在东京汴梁,甚至从七月初一开始,整个城市就呈现出浓郁的节日气氛。
西和、礼县乞巧仪式的歌舞特征研究
作 , 括购置 祭祀用 品 、 包 排练歌 舞 、 生巧芽 等事 项。
节 日组 织 者 叫“ 娘娘 头 ” 巧 。乞 巧 仪 式 包 括 迎 巧 、 抢 头香 、 祭 、 供 、 巧 、 巧 、 水 、 饭 、 会 、 素 上 拜 乞 迎 馔 办 照 花 瓣 卜 、 麻 姐 姐 、 巧 等 仪 程 。凡 有 仪 程 之 时 巧 跳 送
祈福主人家发财平 安等 为 内容 的一种 民间说 唱艺
术形式 。
在有未嫁姑娘 、 住所 宽敞、 联络活动 方便 、 热心爱好 乞巧 的人家 ; 者有求子 嗣意愿 的人 家院落 内。仪 或
构 成 组 织 结 构 , 与 人 员 必 须 是 同 一 个 村 子 、 处 参 住 比较 临 近 、 圆 不 超 过 两 华 里 的未 成 年 女 孩 子 。随 方
春 官 调 属 于 古 老 的 说 唱 艺 术 , Ⅱ 说 春 ” 在 也 ,
西和 、 县一带流行 , 指存农历 打春前后 , 礼 是 由两 三
着 女孩 子 的 出嫁 , 担 活 动 各 个 角 色 的 成 员 要 自觉 承
陆续退 出组织结构 , 而继 续长大 的女孩 子则 由大家 默认来接替 活动 主体 , 没有 吐故纳 新 的特别 仪式 。
活 动程 序 固定 、 式 化 , 一 定 的 场 所 : 般 是 设 置 模 有 一
人 组 成 一 个 表 演 队 , 唱 春 ” 即讲 述 来 年 的 节 气 ) 以“ (
●张
[ 摘
芳
要] 甘肃省西和县、 礼县一带流行一种 参与人数 众多、 内容形式丰 富的乞巧活动。乞巧仪式过程 由不同的、
模 式 固 定 的歌 舞 承 栽 。 乞巧 乐 舞 有 其 独 特 的 形 态 特 点 , 乞巧 音 乐在 仪 式 中表 现 出 自 己 独 特 的 功 能 性 。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美丽的“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千古流传,而在一年 一度的“乞巧节”上,西和女儿们载歌载舞,祈求幸福 和美满。西和县的“乞巧”活动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 悠久的古老民俗。因参加“乞巧节”的多为“闺中待嫁” 的姑娘,也被称为“女儿节”。
乞巧节又称娘娘节,是指农历七月七日,由妇女 们欢度的节日。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 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 俗文化活动。
家家乞巧望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游乐
“送巧”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晚 至七月初七,仇池儿女都要举行隆重的祭 祀歌舞活动,这就是仇池山川欢腾的女儿 节——乞巧节。
甘肃西和县的乞巧风俗,被称之为中国古代乞巧风 俗的活化石。“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 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 慧。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 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汉河三种天象。在乞巧形成之 初都有“祈请于河鼓织女”“以祀牛女二星”的记载, 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尊织女的民间风俗活动。
姑娘们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隆重,首先是选址、联络、 筹资,接着要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等。
姑娘们在河边迎接水神。祭祀跪拜 (七月 六日早上 )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 臂齐唱《搭桥歌》。
清 清清 水 清 巧 , 水 娘 端 , 娘 一 碗 , 盆 里 下 , 端 云 巧 端,娘 ,巧娘 把娘叫 我娘我 巧教变 娘我聪 娘好明 请手。 下段 凡。
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乞巧的姑娘们艳装列队,各持燃香一 支,双手合拢于胸前,迎接巧娘娘(农历 六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傍晚 )。
“一炷香,两炷香,我把巧娘娘接进庄;一根 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迎进院……”
甘肃陇南西和七夕乞巧民俗文化研究现状
甘肃陇南西和七夕乞巧民俗文化研究现状作者:王菲来源:《商情》2016年第34期摘要: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是乞巧文化的发源地。
对西和乞巧民俗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对于乞巧文化主要集中在三个研究方向,一是七夕文化,二是西和乞巧民俗,三是对于乞巧文化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西和乞巧民俗特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状况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传统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吸引到了越来越多公众的眼光。
传统节日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并融入民众的精神信仰、审美情趣和伦理关系等文化,七夕节就是极具代表的传统节日之一。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属于中国六大传统节日,始于汉代。
在这个节日当中,“七夕”故事和“乞巧”民俗活动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两个部分。
珠江三角洲人俗称此节为“七姐诞”,其节庆的热闹早已闻名国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部分地方乞巧习俗的传统气息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纯商业化的民俗活动。
而陇南西和的乞巧活动基本上代代相传,活动特色突出鲜明,被有关学者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乞巧”民俗文化基本上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经济价值并没有被深度发掘出来。
七夕乞巧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非常之久远,单从文献记载来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关于七夕的诗歌,其后的各个朝代都有关于七夕的大量文献记载。
从星宿到人物,节日与传说故事交织融合到魏晋时期的诗歌,盛唐时的文学艺术中的七夕情节,再到宋元七夕词的发展,最后发展到明清时期七夕传说的成熟,七夕文化在文献中有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过程。
一、关于七夕文化的相关研究有关七夕节的起源、发展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很多,例如:韩养民、郭兴文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002)是国内较早的一本对七夕节的起源及流变进行研究的著作,本书的导论部分就对七夕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有独到的见解;陈久金、卢莲蓉的《中国节庆及其起源》(1989)一书将七夕节和古代的天文历法相结合,对七夕节的起源进行了论述;杨琳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2000)则在研究了前人对七夕的评价考证后,对七夕节的起源提供了自己的文献考证。
甘肃西和乞巧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开发研究
甘肃西和乞巧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开发研究侯莉萍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人文教育3班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作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西和县,地处甘肃东南部,西汉水上游。
其乞巧风俗由来已久,是目前国内唯一流传完整的民间乞巧民俗。
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乞巧民俗文化逐渐流失。
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对其科学、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已刻不容缓,进行适度创新与深度开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和;乞巧节;民俗文化;传承开发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吸收,筛选,沉淀,从而凝聚在人们心理的文化现象。
乞巧节,民间又称“七夕节”。
因参加活动的多是未婚女子,故称“女儿节”。
这是一种流传较为久远的节日风俗,在全国部分地区均有存在的迹象。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其渊源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保存之完整,特色之鲜明,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县已在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近年来,已成功举办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作为展示西和独特文化魅力的一张“新名片”。
目前,西和县政府在努力打造乞巧民俗基础上的“文化西和”形象。
而要让人们深入了解乞巧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必须探究乞巧民俗的历史渊源。
一、乞巧风俗的起源与演变西和乞巧民俗的起源与远古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秦人祭祖习俗有着密切联系。
东汉时期,乞巧风俗正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得以发展,而唐宋达到极致。
(一)乞巧风俗的起源探究1.天象崇拜远古先民善于观察天象,尤其重视日向变化。
依据月亮周期性变化,编制夏历。
每月初七,正是“新月”趋向“极圆”历程的开始。
因此,“七”对于远古人们有着特殊意义。
到了每年七月初七,双“七”重合,为月令中的吉庆日,意味着生生长长。
因而,此日成为祈求生育,生长的特殊日子。
他们于每年七月初七夜晚,拜月祈神,渴望繁衍生息,成长壮大部落力量。
西和“乞巧节”及其民俗音乐乞巧歌之研究
西和“乞巧节”及其民俗音乐乞巧歌之研究甘肃西和县的七夕文化在中国节日文华中独具特色,这也是是当地的原生态的民俗娱乐形式之一。
七天八夜的载歌载舞在我国所有节日当中显得独树一帜,乞巧仪式不仅保持着传统节日的鲜活生命力,而且乞巧歌也展现着古老文化的艺术传承。
乞巧歌歌词内容丰富而且多样化,具有民歌研究价值、传唱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它不仅是社会历史和群体民俗的重要载体,更是依附于特定节日七夕文化中民众口传的文学作品。
所以对西和乞巧文化的传承应该从传承者自身、传承方式以及乞巧文化自身的合理性改变做出科学化的要求,结合乞巧节文化的保护应本着自主性、本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使西和乞巧节永葆风采。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论述乞巧节及其民俗音乐的研究。
第一部分写的是西和"乞巧节"的形成及概述。
本章主要通过对西和县地域特征、自然、人文特点、历史文化沿革,以及乞巧风俗的历史探源方面的来透析乞巧节的形成。
对其形成论述完之后,把自己走访调查的资料整理概括并结合参阅到的文献以及本人自小参加乞巧节的经历,对乞巧活动整个节日仪式进行了概述。
最后概述了当地"乞巧节"的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写的是民俗音乐乞巧歌的音乐形态及价值。
此章节第一点笔者先是对民俗音乐与乞巧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且得出"乞巧歌属于民俗音乐的范畴"继而引出第二点乞巧歌的音乐形态,对于乞巧歌音乐形态的认知,笔者是分别从调式及曲词、音域及音阶、特性的音调和曲体结构四个特点总结论述的,第三点则是民俗音乐乞巧歌的价值及意义。
正是因为其价值和传承意义所以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部分写的是乞巧节的变迁和传承保护。
这一章节是笔者就"乞巧节"节日的变迁现象以及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交涉了一些个人观点,提出粗浅的方案措施。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丰富乞巧歌的传播平台,增强媒介的力量,毕竟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其次要大面积拓展乞巧歌的传承主体,改变以往的单一传承方式,最后也是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应该加大加强。
礼县乞巧的艺术形式及社会功能
礼县乞巧的艺术形式及社会功能礼县乞巧的艺术形式及社会功能礼县古有天嘉之称,流经礼论文联盟县的西汉水河谷平原带称天嘉川是秦人的发祥地,处于天嘉川河谷带的大堡子山出土了大量国宝级的文物。
传统的乞巧活动正好流传在地处西和河和西汉水合流处的永兴乡,规模大、历时长,是秦文化在民间传统节日中的表达。
乞巧节,又称女儿节,是我国女性的传统节日。
其核心活动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以使自己心灵手巧的意思。
源于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据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载:七月七日设酒脯时果,敬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可知,乞巧至少在西汉初期或更早时期已产生。
后来唐宋诗词中,妇女们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的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牛郎织女的传说浸透着人们主观的情感和艺术想象,鹊桥相会、渴望团聚是故事得以开展的动力所在。
传说中的织女原型是秦人始祖女修。
据?史记?秦本纪?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
大业为秦人祖先,是秦部落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
其母女修,以纺织出名,被尊崇为织女星后,人们把她看作神灵而受到后人的赞扬和祭祀。
牵牛的原型为周人远祖叔均,他创造了牛耕以代替人力,并赶走旱魃,周人将他作为田祖,每年进展祭祀,并以牵牛为名号。
而阻隔牵牛、织女的天河被称为天汉、银河,这同礼县是秦人发祥地有很大关系。
今日南流入川的嘉陵江,在晋代以前并不入川,而是在今陕西省阳平关附近与汉水通连。
嘉陵江的两条主要支流,一条是从甘肃省天水南流纵贯徽县境内的永宁河,一条就是从天水西南流经礼县、又东南经成、康二县界域而入陕的西汉水。
这两条水一东一西,在晋代以前,是汉水上游的两条主要支流。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开展、现代传媒手段的影响,这种以口耳相传为传承方式的民间音乐文化正逐步缩小其范围,活动虽然仍以未婚姑娘为主,但局部已婚妇女也积极加入其中,但这一仪式没有因这种变化而改变它原有生命力的传统程序,音乐的许多外表因素随社会和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它带有本质性的因素并没有因此而衰落。
西和乞巧节的地域表征及乞巧歌的文化精神
一
《 初学记》 卷四引晋周 处撰《 风土记》 : 七月 七 日, 云 “ 其夜 洒
扫于庭 中, 露施几筵 , 设酒 脯时果 , 香粉于河鼓 、 散 织女 。 南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朝梁宗懔撰《 荆楚 岁时记》 只是记 载 : 七月 七 日, 也 “ 为牵 牛
必须 从 六 月下 旬 开 始 , 自选 择 颗 粒 饱 满 的 扁 豆 、 豌 豆 、 亲 小 小
艺家协会命名为 “ 中国乞 巧文化 之乡 ” 并 列入 全 国第二 批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的西 和乞巧节是 如此 。由于节 日的这 种特殊界定 , 以将 其称 为女儿节或 少女节 , 所 是有 一定道 理
点, 常常 同一个村子 有好几个 , 至十几 个或几 十个 点。她 甚
们还得推举年龄较大 , 能歌善舞 , 热心乞巧活动 , 有一定 领导 和组织才能的未婚女子作为领头人 , 这些领 头人 可以多次连 任, 也可 以改换 。要求凡是 自愿参加者交纳一定数量 的活 动 经费 , 长退短补 , 些家庭特 别困难 的可适 当酌减或 以实物 有 顶替 。选 择住 宅 比较宽 敞, 并有未 婚女 子参加 , 而且 家长不 怕打扰 , 喜欢嬉戏热 闹的家庭 为乞巧地 址 , 以好几 年选择 可 同一人家 , 也可 以改换不同人家。每个准备参加乞巧 的女子
确州警卿 210 014 .
— 瓦 一
一 西 和 乞 巧歌 研 究 专栏 ( 两篇 )
西和 乞巧 节 的地 域 表 征 及 乞巧 歌 的文 化 精 神
郭 昭第
( 天水 师范学 院 文史学 院 , 甘肃 天水 7 10 ) 40 1
西和民间乞巧工艺美术概述
关键词 :乞巧 ;工艺美术 ;服饰 ;织绣 ;剪纸 ;道具
西 和 民间乞 巧风俗 是 一种 流行 于 西汉 水上游 漾 水河 流域 的 , 集 崇拜 信仰 、诗 歌 、音 乐歌舞 、工艺美 术 、劳 动技 能于 一体 的综 合性 岁时节 令 活动 。乞 巧活动 历 时七天 八 夜 , 内容 丰 富 ,形式 多 样 。整 个 活 动 分 为坐 巧 、 迎 巧 、祭 巧 、 拜 巧 、 娱 巧 、 巧 、 送 巧等七 个仪 式 。遗存 了大 量 唱词 、 曲谱 、舞蹈 形式 ,以及 与农 业 文 明相关 的崇 拜祭 祀仪 式 ,还 有 与 日常 生活相 关 的纺织 女 红 、服 饰道 具 、供 锞 制作 等 民间工 艺 ,是一 种独 具特 色 的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西和 乞巧 民俗 活动所 涉 及 的民 间工 艺美术 内容较 为广 泛 ,本 文拟从 以下 几个方 面作一 概述 :
一
、
乞巧服饰
1 巧 娘 娘像 的制 作 与服 饰 :巧 娘 娘 像 是乞 巧祭 祀 活 动 的 主 . 要道 具之 一 ,在西和 乞 巧的传 统观 念 中 ,认为 巧娘 娘是 天 上 的神 仙 ,在 乞 巧期 间要把 她请 下凡 来 ,受众 人 祭祀 和朝 拜 。巧 娘娘 像 即是 巧娘 娘在 凡间 的化 身 ,乞巧 活动 结束 后 ,要烧 掉 巧娘 娘像 , 意味着 巧娘 娘 上 了天 。巧娘 娘像 一般 高约 八十 公分 至一 米左 右 , 分站姿 和坐 姿 两种 ,一般 是一 手持 拂尘 ,一手 持花 或手 帕 ,盘 坐 或脚踩 莲花 。其 的制 作过 程可 分 为两部 分 :第 一 ,头部 。 头部 一 般 是将纸 浆灌 入固 定的 模子 ,待 其干燥 硬 化 ,然 后取 出 ,在表 面 手绘 出眉 毛 、眼睛 、鼻 孔和 嘴 巴。制 作 巧娘 娘 的民 间艺人 一般 都 拥 有与 同行 不 同 的模 子 , 加上 手 绘 制 作 时 笔 法和 水 平 高 下 的 差 异 ,造 成 巧娘 娘 的面部特 征 的不 同 ,正如 生活 中的女子 ,从不 同 的 脸庞 上 亦 可表 现 出不 同的 性格 ,有 的温 柔 雅 致 ,有 的泼 辣 刚 烈 ,有 的质 朴 敦厚 ,有 的伶 俐 巧秀 。待面 部制 作完 毕 ,再 用黑 纸 剪 出头发 和头 饰 ,粘 在纸 膜 上 ,头部 制作 便完 成 了 。发 式 大多 数 为 云鬓 ,也有 下垂 的发辫 等 其它模 式 。第 二 ,躯干 。躯 干 部分 一 般先用 竹条 扎 结成 骨架 ,然 后套 上用 各色 彩纸 剪制 的服 装 。巧 娘 娘 的服 装 可 分 为衣 和 裙 两 部分 ,衣 是 上 衣 , 常 见 的有 斜 领 和 立 领 ,斜 领 应 该是 取 自明代 以前 的服 装 样 式 ,立 领 则 取 自明代 之 后 。下身 穿裙 ,一 般是 百褶 长裙 ,配 以腰 饰 。也有 不分 衣 裙 ,整 体为长 袍大 袖 的。色 彩主 要 以大 红 、粉 绿 、金 黄 、湖蓝 、深 紫 等 民间色 为主 ,对 比鲜 明 ,大俗 大雅 ,体 现 了 民间艺 人精 湛 的手 艺
西和乞巧节
感谢观看
著名民俗学家柯杨教授撰文指出,中国古代的星名,有一部分是以部落领袖、民族始祖、发明创造者以及神 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的。“织女”和“牵牛”这两个星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当属《诗经·小雅·大东》中 的一段文字:“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 次,就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 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1、2005年9月,西和乞巧节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2006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3、2007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日),西和县隆重举行了“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并开展了社火 调演等民俗文化活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杨绪国及省、市一行参加了授牌仪式; 4、2006年7月31日至8月1日,西和县举办了以乞巧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 5、2007年8月19日至8月23日,西和县举办了“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开展了旅游观光、展示展览等18项 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15家媒体50余位聚集西和,宣传、推介西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接待省 内外游人16.5万人。 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现场6、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名录。 7、2006年至2012年相继成功举办了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其中第四届升级为甘肃省级节会。
传承价值
艺术价值
学术价值
实用价值
1、对追寻、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特别是对西秦文化的探究有重要价值; 2、对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习俗、审美取向及其演变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3、对发掘、整理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文艺宝库都有一定意义。
传承民俗文化弘扬社会美德——甘肃省西和县传统乞巧节的调查
156FAXIAN JIAOYU 2018/08————————————————————————————摘要: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盛行在西汉水上游甘肃省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民俗正是古老的秦人遗风,也是迄今保护较为完整的汉民族原生态文化,近年来当地政府在保护、挖掘、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笔者利用暑假以一个女儿的视角做了一些调查并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商榷。
关键词:乞巧节;调查————————————————————————————一、乞巧节总体概况1.乞巧节的内涵及演变乞巧节也称七夕节,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诗词、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民俗文化活动。
这一民俗活动在西和这片古老的沃土上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了。
“乞巧”是向传说中的神灵“巧娘娘”乞求智慧的意思。
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女孩子们都乞求“巧娘娘”赐予自己聪慧、灵巧、婚姻如愿、生活幸福。
据著名学者、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乞巧民俗文化专家赵逵夫教授考证,西和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是早期秦人对女性的崇拜仪式,也是汉民族古老的原生态文化,历经两千余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了流传至今并盛行于西和北部、礼县东部一带的乞巧风俗。
2.乞巧节的表现形式在甘肃陇南西汉水上游沿岸的村庄,每年都举行乞巧节民俗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晚结束(历时七天八夜),参与乞巧活动的女孩子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称之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女孩子,又称“女儿节”“女节”。
古时候,乞巧活动举行的这七天八夜里,是女孩子们唯一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
封建时代对未婚姑娘礼教管束严格、不允许随便出门,但在到七巧前后,不管白天黑夜,女孩子们都可以自由进出,也可以尽情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艺,放飞自己的心灵,并且借此机会寻找自己人生的伴侣,这对于当时的女孩子来说,是一种身心的解放。
二、乞巧活动及特色产品——以西和县姜席镇为例1.乞巧活动全过程在姜席镇的每一个村庄里,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至七月初七当晚,都要举行七天八夜的由女孩子们组织的民间乞巧活动。
民俗文化之魅力乞巧节
民俗文化之魅力乞巧节2014级生命科学基地一班王玉琪 320150948310 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吸收,筛选,沉淀,从而凝聚在人们心理的文化现象。
乞巧节,民间又称“七夕节”。
因参加活动的多是未婚女子,故称“女儿节”,这是一种流传较为久远的节日风俗,在全国部分地区均有存在的迹象。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其渊源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保存之完整,特色之鲜明,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县已在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七届乞巧文化旅游节。
作为土生土长的一名陇南西和人,从小便对乞巧节耳濡目染。
西和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风俗于农历七月初一到至七月初七,历时七天八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做等。
我将从其起源、现状、规划与发展来谈谈我对乞巧节的认识。
一、乞巧之起源乞巧民俗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经唐宋发展,明清时代达到全盛,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1、牛郎织女的传说乞巧节的由来,依附着牛郎织女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早前,牵牛,织女只是天摩,天琴两个星座。
《史记·天宫书》对牛女双星进行记载:“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婺女,其北织女。
织女,天女孙也。
”而最早记录牛郎织女的文献为《诗经·小雅·大东》:“趾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脘彼牵牛,不可以服箱。
”牵牛织女两星座,产生爱情,最终演绎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和乞巧节
你了解西和乞巧节吗?在西和人的传统习俗中,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据载,天上织女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西和乞巧节的内容。
1.那么西和乞巧节都有什么活动呢?每个城镇一般有4到8个乞巧点,每个村庄一般有1到4个乞巧点。
其间,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歌舞表演和祈祷方式诉说自己的美好愿望。
乞巧活动中,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和美好的企盼,请她下凡来,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
2.隆重的仪式,乞巧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晚开始,当巧娘娘像安放在神桌上以后,乞巧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就结束了。
一年一度的乞巧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按部就班地开始了。
每年端午节,西和地区的少男、少女和儿童都有绑手革半的风俗,即把红头绳编成各种花样系在腕上,谓之手革半,以此求得吉祥、平安。
姑娘们的手革半要系到乞巧时。
据传说,王母娘娘金钗在天上划了一下,即刻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将牛郎织女阻隔在两岸。
从此,巧娘娘下凡上天,必须先要搭一座天桥。
3.为了使巧娘娘顺利地渡过天河,走下凡间,乞巧时就有了手革半搭桥的仪式。
在农历六月三十下午迎巧仪式前,每个姑娘就将自己的手革半解下,一条接一条地连成一根长头绳。
到时,手捧香盘的姑娘走在前面,其他人列队跟随。
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表等祭品和头绳。
来到村镇外的大河边,先由两人分别站在两岸,把头绳横拉在河面上。
接着点蜡、炷香、焚表、祭祀跪拜。
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
唱罢,站在河两岸拉头绳的姑娘同时松手,绳子便落入河中被水冲走。
乞巧的第一个仪式“搭天桥”至此完成。
这就是西和乞巧节的主要内容。
其实,西和乞巧节也是将各地的形式汇聚在一起,但非常的隆重,不只是民间的行为,也有政府的参与,这样就有宣传效果。
开心天空开心天空网幽默笑话 djvnuhdncd。
中国乞巧文化艺术之乡——西和县
乞巧节乞巧风俗由来已久。
西和县乞巧节与别处不同,有其独特的历史性和地域性,遗存着先秦和仇池文化的延展与共性。
她又是先秦与氏族活动区域内未嫁姑娘一年一度最隆重、热闹的节日,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研究。
每年农历六月下旬,同村邻里的姑娘们凑在一起商议乞巧事宜,一般情况是关系比较好的姐妹议起,同村同社未嫁姑娘组成一场(俗称"乞巧场")。
商定后姑娘们利用闲时间在家庭居住条件较宽裕的姑娘家练唱《乞巧歌》,此期间大多由年纪较大的妇女教,老歌要一代一代往下传,新歌以流行曲为主。
六月二十六日到三十日这几天从集镇纸货店往选定坐巧的姑娘家挑巧娘娘。
巧娘娘挑来坐在桌子上,必须有丝帕将脸遮住,意为没有正式迎巧来。
巧娘娘的制做也有讲究,头面以西峪寨子里李家为上品,制做头面是模子上,用麻纸一层一层糊成,待晾干取下模子再用细白纸糊上,然后描眉化妆,身材装饰以县城南关姬家纸货铺的为上品,五彩纸剪制的裙装美丽又合体,姬李合作制成的巧娘娘价钱最高,也最漂亮。
这段时间的逢集日,县城各纸货店生意最红火,那些打扮得花姿招展的姑娘们成群结队来挑巧娘娘,使集镇更加繁华热闹。
六月三十日晚,姑娘们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
在河边,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站在河边唱《迎巧歌》,歌词大意是:"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将巧娘娘接进院。
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歌词主要是描绘巧娘娘的美貌:"乌云头发像丝线,粉红脸蛋圆又圆,线杆鼻子端又端,樱桃小口一点点,糯米牙齿尖又尖……",再就是敬茶献果,唱《献茶歌》,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七夕歌舞意义
七夕歌舞意义西和、礼县的乞巧风俗,是“七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态的乞巧文化。
乞巧仪式歌舞相伴,歌词如诗,崇拜对象明确,有手工制作呈现,是一项综合性民俗活动。
节日开始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至七月初七晚结束,历时七天八夜。
仪式包含迎巧、唱巧、祭巧、拜巧、迎水、上供、照花瓣卜巧、跳麻姐姐、手襻搭桥、送巧等。
加上节前准备时间,前后需要一个月时间。
崇拜对象称为“巧娘娘”。
由“巧娘娘头” 组织领导。
未婚姑娘既是节日主体,也是歌舞的表演者。
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女性心灵手巧的期盼是节日来源。
节日期间所有仪程由音乐和舞蹈来承担。
歌舞包括仪式歌舞、巫术性歌舞、以及娱乐性歌舞。
歌舞系典型的农耕文化状况下产生的的民间歌舞。
乞巧歌舞相融合,地方色彩和民歌特色浓郁;歌舞与乞巧仪式相辅相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每首曲子和相应的仪程配套;有节奏舒缓的祭祀、叙事歌曲和节奏紧凑的娱乐两大类别;没有乐器伴奏;只限女性演唱,被认为是“女儿歌”;只用于乞巧节中的演唱,在其他任何场合不出现。
一、乞巧节仪式歌舞的承担者和拥有者乞巧祭祀仪式是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活动,未婚女子是节日主体,在仪程中负责乞巧活动、祭祀、歌舞表演等主要角色,仪式的策划和歌舞的教唱由成年女性承担。
活动的主题是以女子相符合的“貌美体盈、相夫教子、女红出类、厨艺拔萃”的祈求,实则是女性怎样做一个符合当时社会要求下的女人。
所以乞巧参与者或者参与过的女性就是这些女性。
在乞巧仪式中,姑娘们以歌舞为手段,乞求她们能得到“巧娘娘”的赐予,使自己心灵手巧及幸福安稳的生活,而制造出一个虚构的情景,来进行各种祭祀和崇拜的表达。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教育女性清楚自己的性别角色,从而塑造与社会需求相同的女性。
只要有乞巧风俗的地方的女性大都会表演乞巧歌舞,可见其影响之大。
二、乞巧准备阶段乞巧歌舞的习得与排练(一)传统仪式的歌舞排练乞巧仪式歌舞是事先需要学习和排练的,分为零散习得和正式排练两类。
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
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韩雷;刘宪【期刊名称】《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The traditional Begging-for-deftness Festival, as a part of life-style of local people at Xihe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being vividly inherited, it is a female festival for worshiping Girl Weaver the Goddess and obtained worthy respect and protection. The elements of authenticity are the soul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However, after successfully becoming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s authentic elements have been ignored accidentally or deliberately, whil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egging-for-deftness the performance becomes delicate and fragmental under the government’s manipulation but against the natural inheritance and public opinion, and its existence itself is becoming progressively fragmental.%传统乞巧节是作为甘肃西和民众生活此在而被传承或展演的,是以织女神为崇拜对象的女性节日,乞巧节的本真性要素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芽 、请 巧 、造巧等项准备工 作 。从 内在深层来探 究 ,西和县与礼县有着独特 的 自 然地理环境和深厚 的历 史文 化积 淀 。首 先 ,乞巧 习俗 是古 老秦 文 化 的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4 — 2 9
及其价值 。西和县与礼县乞巧是一种集信 仰 、音 乐 、歌舞等为一体 的汉族民俗 ,它具有歌舞性 、娱 神性及 功 利性 特征 。另外 ,西 和县 与礼 县 乞巧 还具 有 文化 传 承 仪式。在陇南西和 县 ,已经 召开 过六 届 中 国乞巧 女儿 节 ,其七 夕 乞巧
线 卜 巧 、照瓣 卜 巧 、送 巧等 ) 、过程 复杂 ( 有请 神 、拜 神 、祈 神 和送 神 ) 。而且 为 了使 活动 能 顺 利 进行 ,每处乞巧点都要在乞巧前的一两个月 内积极
紧 张地 做好 选址 、联络 、筹 资 、练 歌 、备装 、生巧
歌舞外 ,还杂有对 白。这里所说的 “ 舞” ,主要是 参 与 者脚 踏 十字步 ,手拉 手 ,边 唱边扭 ,有 时候 跳
巧 ’的方 式贯 穿 始终 。 ”[ 2 1 “ 西 和县 与 礼县 乞 巧 的七
历时七天八夜 ) 、内容 丰 富 ( 有 手襻 搭 桥 、迎 巧 、 唱巧 、跳麻 姐姐 、拜巧 、巧 饭会 餐 、祈 神迎 水 、针
个环节 中,迎巧 、祭巧、拜巧 、娱巧 、 b 巧和送巧
过程 以 唱歌 和跳舞 为 主 ,而娱 巧 中 的跳 麻姐 姐 则 除
为一 。
笔 者拟从 今 陇南 西 和县 与礼 县 的具体 乞 巧活 动 入手 ,试 图总结 出西 和县 与 礼县 乞巧 民俗 的特 征 以
载当属东晋葛洪 的《 西京杂记》 中的句子—— “ 汉彩
女 常 以七 月七 穿 七 孔针 于开襟 楼 ,人 俱 习 之 ” 。
此 记 载 说 明 ,“ 乞 巧 ” 民俗 最迟 形 成 于 汉代 。 陇南 西 和县 与 礼县作 为秦先 祖 发源地 ,其乞 巧 习俗 由来
2 0 1 5 年7 月
天水 师范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i a n s h u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J u l y , 2 0 1 5
V0 l _ 3 5 No . 4
第3 5 卷 第4 期
西和礼县乞巧 民俗特征及传承价值
城 关、 石桥 等8 个 乡( 镇) 。
② 西北师范大学的赵逵 夫教授撰 写有《 西和县 与礼 县两县的 乞巧风俗》 、 《 七 夕节的历 史与七 夕乞巧 的文化 内容》 等 文章 专门揭 示陇 南七 夕文 化的发 源、 演变和 形成 , 遗 留着远 古先 民的星宿崇拜意识 , 反映 了农耕 文明时代“ 男耕女 织” 的社 会生活 , 特别是 对秦人崇拜女性神灵的 文化进
潘 江艳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学 院,甘肃 成县 7 4 2 5 0 0 )
摘 要 :甘 肃陇南市西和县 、礼县乞 巧活动是 一种 集信仰 、音乐 、歌 舞等为 一体 的汉族 民俗 ,它具有歌 舞
性、娱神性及功利性特征。研究乞巧民俗 的文化形式及其价值 ,对传 承 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乞 巧 ;西 和 县 ;礼 县 ;“ 巧娘 娘 ” ;特 征 ;价 值 中 图分 类 号 :G 1 2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1 3 5 1( 2 0 1 5 )0 4 — 0 0 4 9 - 0 5
农历七月初七 ,是我 国传统的 “ 七夕”节 ,它
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的小调。总之 ,西和县与 礼县乞巧中,能歌善舞的参与者 ,既歌又舞 ,用歌 舞来表达信仰及情感。
在农 历 六月 三十 日 ( J b 月 为二十 九 日)傍 晚 的
作者 简介 :潘 江艳 ( 1 9 7 1 一 ) ,男 ,甘肃天水人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学 院副教授 。 ① 西和主要有何坝 、 十里、 汉源 、 西峪、 姜席 、 苏合 、 卢河、 兴隆 、 稍峪 、 石堡 、 长道 等 1 1 个 乡( 镇) 。礼县主要有红 河、 宽川 、 盐关、 祁山、 马河 、 永 兴、
历 六月 三 十晚 上 开始 ,一 直 持续 到七 月初 七 晚上 ,
成 ,歌 舞 表 演 贯 穿整 个 民俗 始终 。 “ 西 和乞 巧 重 在 ‘ 表演 ’ ,表 现 为抒 情 的审美 特 质 ,… …西 和 乞巧 包
括 坐 巧 、迎 巧 、祭 巧 、拜 巧 、娱 巧 、 卜 巧 、送 巧 7 个 环 节 ,… … 重 点 在 祭 祀 与欢 唱 , …… ‘ 歌 唱 祈
还有 “ 乞巧节 ” 、“ 女 儿节 ”等 不 同 的叫法 。关 于它 的起 源 问题 ,虽 然众 说纷 纭 ,莫衷 一 是 ,但可 以肯 定 的是 ,它 是 我 国 自古 流 传 到 今 的一 个 汉 族 的 民 俗 ,且 流布 十分 广泛 。古 文献 中关 于乞巧 的最 早记
延续与活态 遗存 。②乞巧 民俗 中的神主角 “ 巧娘 娘 ”是 西和县 与 礼县 人祖 先崇 拜 与星 辰崇拜 的合二
被 誉 为 中 国古 代 乞 巧 民俗 的 “ 活 化石 ” 。与 我 国其
他地 方 的 “ 乞巧 ” 习俗相 比较 ,会 发 现西 和县 与礼
、
西 和 县 与 礼 县 乞 巧 民俗 的歌 舞 性 特 征
西和县 与礼县 “ 乞 巧 ” 由 一 系 列 活 动 有 机 组
县 乞 巧 活 动 很 独 特 。 西 和 县 与 礼 县 乞 巧 的活 动范 围 ,关 涉西 和西 汉水 源 头的漾 水河 流 域 和礼县 盐 官 河 流域 ,并 以之为 轴 心 向周 边 乡镇 辐 射 。①从 形式 上来 说 ,西 和县 与礼 县乞 巧 活动跨 时 长 ( 每年 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