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手册
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骤1.1准备工作1.1.1环境检查及安全措施1.1.2辅助设备准备1.1.3样品准备1.2设备启动及运行1.2.1电源接通及设备启动1.2.2参数设置及校准1.3样品处理1.3.1样品进样1.3.2数据采集及记录1.4设备关闭及清理1.4.1设备关闭1.4.2设备清理及维护2.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1故障现象的判断与分析2.2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2.3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2.3.1电源故障2.3.2传感器故障2.3.3控制单元故障2.3.4液体泵故障2.3.5数据采集故障3.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3.1定期保养计划制定3.2清洁与消毒3.3部件更换与维修3.4润滑与润滑剂的选择3.5环境要求及仓储措施4.安全操作规范4.1实验室安全要求4.2个人防护措施4.3废弃物管理4.4火灾和紧急情况处理4.5仪器设备操作中的安全要求5.仪器设备操作经验分享5.1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3操作技巧与实用技巧5.4经验总结与分享总结:引言:实验室仪器设备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正确的操作规程手册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实验过程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和内容要点,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操作仪器设备,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介绍1.仪器设备的名称和型号2.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3.仪器设备的组成部分和功能介绍4.仪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5.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准备所需材料和试剂2.仪器设备的开机和初始化3.样本的处理和准备4.仪器设备的设置和参数调整5.操作步骤的执行和数据记录三、仪器设备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1.仪器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2.数据结果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3.试剂或样本的误操作的处理方法4.清洗和消毒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5.临时故障处理方法和紧急情况的处置方式四、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指标评价1.常见的质控方法和标准2.环境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及控制方法3.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评估和维护计划制定4.仪器设备的运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方法5.不同型号和品牌仪器设备的比较和选择方法五、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维护和更新1.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和审核流程2.操作规程手册的存档和更新频率3.操作规程手册的培训和宣贯4.实验室人员的操作规程手册使用反馈和改进5.操作规程手册的变更和修订流程总结: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模版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护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
三、责任与义务1. 领导层应制定并组织落实本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 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计划,并负责科学仪器设备的安全保管。
3. 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仪器设备,并参与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4. 仪器设备保管人员应负责仪器设备的进出库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四、保管管理1. 仪器设备仓库应设置专门的保管区域,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
2. 仪器设备应按照分类、品名、编号等信息进行登记和标识,记录设备的库存和使用情况。
3. 仪器设备进出库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进出库单据必须填写详细的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编号、数量、领用人等。
4. 仪器设备领用、归还和调拨必须经过书面申请和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
五、维护管理1. 仪器设备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 仪器设备保养工作包括定期清洁、润滑、调试等,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保养内容和日期。
4. 仪器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按照维修流程进行维修,修复后应进行设备的测试和验收,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设备报废与更新1. 仪器设备的报废应符合单位的有关规定,由管理人员组织进行报废申请和审核程序。
2. 报废的仪器设备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3. 仪器设备的更新和置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应经过预算、申请和审批程序。
七、其他事项1. 严禁私自擅自调拨、使用、借用单位的仪器设备。
2.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仪器设备维护规程
仪器设备维护规程一、设备保养1.1 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1.2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避免灰尘或杂物进入设备内部影响正常运行。
1.3 对设备的润滑部分进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运转顺畅。
1.4 处于闲置状态的设备应定期开机运行,以避免长时间不使用导致设备故障。
二、设备维修2.1 当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处理。
2.2 维修人员应及时进行维修,并在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运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
2.3 对于更换零部件的情况,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原厂零部件进行更换,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2.4 维修后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三、设备保管3.1 设备使用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洁、整理,并存放在指定的场所。
3.2 设备存放时应避免受潮或受热,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3 对于易损耗易损件,应进行分类存放并标记使用寿命,及时更换。
3.4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撞击或摔落,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仪器设备维护规程,希望全体员工能认真执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仪器设备是生产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维护规程,并进行相关管理和监督。
下面将继续探讨更多的维护内容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四、设备保养记录4.1 设备保养记录应当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保养时间、内容、维修人员的签字等信息,并进行存档备查。
4.2 所有设备的保养记录应当进行分类归档管理,确保资料完整、准确、可查询。
4.3 对于定期维护和检查,应当在设备维护记录中注明具体的维护日期和维护内容,并进行定期审核和更新。
五、设备安全管理5.1 所有员工在使用设备前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5.2 设备维护人员应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保持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
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仪器设备管理规范一、引言仪器设备是科研、实验室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养维护水平,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管理责任1. 实验室主任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分配、使用、维护和报废等。
2. 实验室主任应指定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 实验室主任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仪器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 仪器设备的采购应根据实验室的需求进行,采购前应编制设备采购计划,并进行预算审批。
2. 采购的仪器设备应具备相关资质和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3. 采购前应进行供应商的调研和评估,选择信誉良好、售后服务完善的供应商。
4. 采购设备应进行验收,验收标准应明确,包括设备的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检查。
5. 验收合格的设备应及时登记入库,并编制设备档案。
四、仪器设备的分配与使用1. 实验室主任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合理分配仪器设备给各个科研人员或实验室。
2. 分配的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登记制度,记录设备的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目的等信息。
3. 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且应接受相关培训。
4. 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动设备设置或参数。
5. 使用完毕的设备应及时清洁、归位,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五、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并由专人负责执行。
2. 维护人员应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校准、调试等。
3. 维护人员应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设备,应进行防尘、防潮等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5.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并建立设备的维修档案。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手册》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手册》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运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水平,保障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本手册。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公司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1.3 定义1)运行维护:指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2)设备设施:指公司各类设备、工具、仪器、器材以及相关附件。
第二章运行管理2.1 责任1)运行管理人员应按照公司规定,合理安排设备设施的运行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细致、认真,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2.2 管理制度1)建立设备设施档案,记录设备设施的基本信息、检修记录、故障处理等情况。
2)制定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计划,明确各项运行任务及责任人员。
2.3 安全管理1)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做好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2)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维护管理3.1 维护计划1)制定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根据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制定不同的维护周期和内容。
2)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设施的故障。
3.2 维护措施1)建立设备设施的维护记录,记录维护人员、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等信息。
2)做好设备设施的润滑保养工作,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3)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提前发现设备设施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管理监督4.1 监督检查1)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2)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应做好对设备设施的巡查和监控工作,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4.2 整改落实1)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整改措施跟踪制度。
2)制定设备设施管理考核制度,对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第五章备件管理5.1备件采购1)合理安排备件的采购计划,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
2)建立备件的库存管理制度,控制备件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备件的利用率。
仪器维修手册
仪器维修手册一、概述仪器维修是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本手册旨在提供全面的维修指导,使维修人员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仪器维修工作。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仪器维修前,必须确保设备已经断电,并拔掉电源插头,以防意外触电事故发生。
2. 维修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
3. 严禁在潮湿或者易燃易爆环境中进行维修工作。
4. 维修人员应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如有疑问或不熟悉的操作,请及时向上级求助或者咨询设备制造商。
三、维修流程1. 故障排查1.1 仔细检查设备是否连接正确,线路是否松动,开关是否正常等。
1.2 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故障检测,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1.3 参考设备使用手册中的故障排除步骤进行分析和判断。
1.4 记录故障现象和可能的原因。
2. 维修措施2.1 根据故障现象和原因,选择合适的维修措施。
2.2 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程序进行准确记录。
2.3 维修过程中应遵循维修手册中的维修流程,确保每一步都按照规定操作。
3. 故障修复3.1 维修人员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维修,必要时更换损坏的部件或元件。
3.2 修复后,重新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维修效果符合要求。
4. 维修报告4.1 将维修过程中的记录整理成维修报告,包括故障现象、维修过程、更换部件情况等。
4.2 维修报告应详细清晰,并附上相关的照片和维修操作记录。
4.3 维修报告应及时提交给主管部门或设备管理人员。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 电源问题故障现象:仪器无法正常开启。
处理方法: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电源插头是否损坏,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2. 显示问题故障现象:仪器显示不正常,无法读取数据。
处理方法:检查显示屏是否受损,数据线连接是否松动,调节显示参数是否正确。
3. 传感器问题故障现象:仪器无法感应到外部信号。
处理方法:清洁传感器表面,检查传感器电缆是否损坏,替换故障传感器。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长期使用价值。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内的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工作,包括实验室、工厂、医院等各类场所。
三、保管工作要求1. 仪器设备应保管在专门的设备间或储藏室中,确保其安全和防尘。
2. 每件仪器设备都应有明确的编号,并登记在设备台账中,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使用单位、领用时间等信息。
3. 仪器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必须经过书面申请,并由主管部门批准。
4. 仪器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必须填写相应的领用单和归还单,并经过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5. 对于重要的仪器设备,应设置保安措施,如安装报警系统、监控摄像头等,以防止盗窃和损坏。
四、维护工作要求1. 定期检查:每周对仪器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校准: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精度。
3. 定期保养: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定期对关键部件进行保养,如更换易磨损的零部件、清洁灰尘等。
4. 维修记录:对于需要维修的仪器设备,应记录维修的时间、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及时进行维修。
5. 不合格设备处理:对于已经超过使用寿命或不再可修复的仪器设备,应及时淘汰和报废,并填写相关报废手续。
五、责任分工1. 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具体保管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点、登记、发放和维修等。
3. 使用单位负责按照要求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维修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校准和保养,并及时维修不合格设备。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警告、记过、降职等。
七、制度监督1. 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 使用单位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设备管理手册
设备管理手册第一章概述1.1 引言设备管理是指对组织内的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手册旨在为员工提供详细的设备管理指南,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1.2 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内所有的设备能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以提高生产力、减少故障和损失,同时保证员工的安全。
第二章设备管理流程2.1 设备采购2.1.1 需求分析在设备采购前,需要进行详尽的需求分析,明确设备的功能、规格和数量等指标,以便选择合适的设备。
2.1.2 供应商评估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其技术实力、服务质量等因素,为采购提供参考。
2.1.3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设备的交付时间、质量要求、售后服务等内容,并签订合同。
2.2 设备验收2.2.1 外观检查对新购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损坏或缺陷。
2.2.2 功能测试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2.3 文件审核审核设备的相关文件,包括保修卡、说明书等,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
2.2.4 验收报告根据验收结果填写相关报告,记录设备的验收情况。
2.3 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2.3.1 设备操作规范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员工需要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损坏或事故。
2.3.2 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3.3 异常处理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如噪音、振动、温度异常等,需要立即停机检修或报修,以免导致更大的故障。
2.4 设备维修和更新2.4.1 维修记录对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详细记录维修过程、更换的零部件、维修时间等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2.4.2 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包括更换易损件、优化设备结构和加固,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4.3 设备更新当设备已达到报废期限或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需要及时更新设备,选择适当的替代品。
工厂企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手册
工厂企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手册第一章设备维护与管理概述 (3)1.1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3)1.2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4)第二章设备选型与采购 (4)2.1 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4)2.2 设备采购流程与注意事项 (5)第三章设备安装与调试 (5)3.1 设备安装流程 (5)3.1.1 设备安装前准备 (5)3.1.2 设备基础施工 (6)3.1.3 设备运输与卸车 (6)3.1.4 设备安装就位 (6)3.1.5 设备电气接线 (6)3.2 设备调试方法与要求 (6)3.2.1 设备调试前准备 (6)3.2.2 设备调试流程 (6)3.2.3 设备调试方法 (7)3.2.4 设备调试要求 (7)第四章设备使用与操作 (7)4.1 设备操作规范 (7)4.1.1 操作前准备 (7)4.1.2 设备启动 (7)4.1.3 设备运行 (8)4.2 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8)4.2.1 操作人员安全 (8)4.2.2 设备安全 (8)4.2.3 环境安全 (8)4.2.4 应急处理 (8)第五章设备维护与保养 (8)5.1 设备维护保养的分类 (8)5.1.1 每班维护:要求操作者在班前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检查,按规定加润滑油,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
设备运行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觉异常及时处理。
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填写相关记录。
(9)5.1.2 周末维护:要求操作者在周末和节假日前,对设备进行较彻底的清扫、擦拭和涂油维护。
(9)5.1.3 定期维护:一般需要工程部的辅导和配合,内容包括拆卸指定部件、清洗、擦拭设备内外、检查、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易损件、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滤油器等。
(9)5.1.4 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以定期检查为主,辅以维护性检修,目的是减少设备有形磨损,消除隐患。
(9)5.1.5 二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者参加,是设备磨损的一种补偿形式,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态为主的检修形式。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
一、保管管理制度
1. 建立仪器设备保管管理制度,明确仪器设备的归口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保管区域,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存放。
3. 对每个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并编制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记录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购置日期、归属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4. 仪器设备的移交、报废、修理等事宜,需进行相应的手续和记录,包括移交报告、报废申请、维修记录等。
5. 在仪器设备保管区域内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监管和安全防护。
二、维护管理制度
1. 定期开展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制定维护计划,并加强对计划的执行和监督。
2.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检测、校准,确保其工作状态和准确性。
3. 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操作和维护能力。
4. 发现仪器设备故障或损坏时,及时报修并记录维修情况。
5.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防护制度
1.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巡回检查,确保设备无人损坏和非法使用。
2. 制定仪器设备使用规范,严禁擅自移动、改装、拆卸仪器设备。
3. 对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宣传和监督。
4. 对仪器设备保管区域内的安全设施、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5.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密管理,严禁泄露或外泄机密信息。
以上是对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具体制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维护与管理手册及流程图解
设备维护与管理手册及流程图解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类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设备维护与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设备维护与管理手册及流程图解。
一、设备维护手册设备维护手册是一份详细记录设备维护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文档。
它是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核心参考,涵盖了以下内容:1. 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厂商、购买日期、使用寿命等。
2. 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特点和使用频率制定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方法等。
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维护计划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更换零件等内容。
3. 维护记录与维修历史:记录设备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并留下相关维修记录和故障处理的详细过程。
这有助于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维修历史来调整维护计划。
4. 紧急情况处理:描述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或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应对,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给组织带来的损失。
设备维护手册可以帮助设备管理人员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记录,确保设备按规定进行维护,合理安排维护计划,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二、设备维护流程图解设备维护流程图解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设备维护流程的工具。
它能够清晰地展示从设备故障发生到修复的整个流程。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设备维护流程图解:1. 故障报告: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用户或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
故障报告应包括故障类型、故障现象、故障发生时间等详细信息。
2. 故障确认与记录:设备管理人员收到故障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故障确认,并记录故障内容、报告人员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确认故障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是维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3. 维修计划制定:根据故障类型和紧急程度,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维修计划。
计划应包括维修人员的安排、修复方案以及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4. 维修执行:维修人员按照维修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修复工作。
设备管理手册
前言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为科学地进行设备管理,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服务,结合生产实际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内容包括:设备的购置、设备的发放、设备的使用、维护、设备检修、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的停用及报废等。
设备管理制度手册编制小组组长:张文峰副组长:刘少臣李士新组员:汤宏岩金仁龙张永明姜成海牛迪民宋龙边华张涛金明姜建伟藏群来于强田洋谢庆云李志刚梁鹏李枫王金彦左洪鹏第一章设备管理制度总则1.目的为加强管网输配中心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征兆,排除设备故障隐患,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均衡、稳定和有序状态,制定的本制度。
2.适用范围管网输配中心所有设备3.职责3.1经理职责3.2副经理。
3.3设备科3.4设备使用部门4.台账管理4.1台账级别的划分台账一共分三个等级:a).一级台账:固定资产台账。
b).二级台账:设备管理台账。
c).三级台账:设备使用台账。
4.2台账记录的内容a).固定资产台账:由公司建立。
b).设备管理台账:由设备科建立和更新,内容包括设备的所属部门、名称、型号、启用时间、数量等相关信息。
c).设备使用台账:有设备使用部门建立和更新。
内容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启用时间、数量、负责人、维护保养和维修情况等相关信息。
4.3台账管理的要求设备科根据设备的发放情况,对设备管理台账及时更新。
设备管理台账应结合实际情况完整的记录设备的情况。
设备使用台账应完整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维护、保养、维修等。
同时,一定要将设备落实好负责人,做到“专人专管”。
第二章设备购置管理制度1.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不断壮大,原有生产、办公设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所以,每年设备科都会新购置设备,使企业能够安全、稳定、快速的发展。
2.职责2.1经理2.2副经理2.3设备科2.4设备使用部门3.设备购置流程3.1计划内购置由设备科组织,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配合,在每年年末召开关于下一年度的设备购置计划会议。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护实验室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正确和安全地使用这些仪器设备,以及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长期使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1. 熟悉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在使用任何一种实验室仪器设备之前,首先要详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这些文件会提供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等重要信息。
对于未使用过的设备,应当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正确的使用步骤。
2. 做好个人防护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手套、面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防止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3.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内部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定。
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得擅自改动设备设置、试验条件等。
同时,实验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以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4. 正确使用电源和接地保护仪器设备的电源供应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应当注意检查电源线路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电气故障引发危险。
5. 合理安排实验室空间和设备摆放合理安排实验室空间和设备摆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通道,以便人员行走和紧急情况的疏散。
同时,要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定期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校准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校准可以确保仪器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可以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检查和校准的时间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记录档案。
2. 清洁和消毒仪器设备定期清洁和消毒仪器设备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防止因污染导致的实验误差。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清洗和消毒操作。
医疗器械设备操作与维护手册
医疗器械设备操作与维护手册第一章:总则 (2)1.1 设备概述 (3)1.2 安全准则 (3)1.2.1 操作人员要求 (3)1.2.2 设备使用要求 (3)1.2.3 安全防护要求 (3)1.2.4 设备维护保养要求 (3)第二章:设备结构与功能 (4)2.1 设备结构组成 (4)2.1.1 主机结构 (4)2.1.2 辅助设备 (4)2.2 功能特点 (4)2.2.1 精确性 (5)2.2.2 安全性 (5)2.2.3 智能化 (5)第三章:操作前准备 (5)3.1 设备检查 (5)3.2 操作人员培训 (6)3.3 操作环境要求 (6)第四章:设备操作流程 (7)4.1 启动与预热 (7)4.2 操作步骤 (7)4.3 关闭与停机 (7)第五章:设备维护保养 (7)5.1 定期检查与维护 (8)5.2 易损件更换 (8)5.3 故障排除 (8)第六章:设备清洁与消毒 (9)6.1 清洁方法 (9)6.1.1 表面清洁 (9)6.1.2 内部清洁 (9)6.2 消毒程序 (9)6.2.1 消毒前的准备 (9)6.2.2 消毒操作 (9)6.3 消毒剂的选择 (10)第七章:设备安全与防护 (10)7.1 安全操作规程 (10)7.1.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0)7.1.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7.1.3 操作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10)7.2 应急处理 (10)7.2.1 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 (10)7.2.2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1)7.3 防护措施 (11)7.3.1 设备防护 (11)7.3.2 操作人员防护 (11)7.3.3 患者防护 (11)第八章:设备故障处理 (11)8.1 故障分类 (11)8.1.1 按故障性质分类 (11)8.1.2 按故障影响程度分类 (11)8.1.3 按故障发生时间分类 (12)8.2 故障分析与处理 (12)8.2.1 故障分析方法 (12)8.2.2 故障处理流程 (12)8.3 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12)8.3.1 硬件故障解决方案 (12)8.3.2 软件故障解决方案 (12)8.3.3 其他故障解决方案 (13)第九章:设备升级与更新 (13)9.1 设备升级方法 (13)9.1.1 升级前准备 (13)9.1.2 升级步骤 (13)9.1.3 升级后注意事项 (13)9.2 新技术引进 (13)9.2.1 新技术应用评估 (13)9.2.2 新技术应用实施 (14)9.3 设备更新周期 (14)第十章:设备档案管理 (14)10.1 设备档案建立 (14)10.1.1 档案内容 (14)10.1.2 档案分类与编码 (15)10.1.3 档案建立程序 (15)10.2 档案管理与维护 (15)10.2.1 档案存放 (15)10.2.2 档案保密 (15)10.2.3 档案维护 (15)10.3 档案查阅与借阅 (15)10.3.1 查阅权限 (15)10.3.2 查阅流程 (15)10.3.3 借阅管理 (16)第一章:总则1.1 设备概述医疗器械设备是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多样、技术含量高,对提高医疗诊断与治疗效果具有关键作用。
设备管理手册
设备管理手册前言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为建立完善设备管理,提高生产设备使用效率及设备投资效益,切实管好、用好、维护好公司的设备,结合公司实际业务情况,特制定本手册。
公司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原则上需要做到合理装备、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不断改善和提升公司技术装备素质,使设备生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
本制度内容包括:设备的购置、设备的发放、设备的使用、维护、设备检修、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的停用及报废等。
设备管理制度手册编制小组组长:曹洛丁副组长:王胜贤谢燕组员:冼土胜许志远唐成瑞1 职责1总经理职责1.1负责设备购置计划的制定和审批。
1.2负责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审批。
1.3负责设备大中修计划的审批。
1.4负责设备报废计划的审批。
1.5考核制度的审批。
2生产部经理职责2.1负责设备购置计划实施进度的监督。
2.2设备购置后的发放情况的审批。
2.3负责设备维护计划实施进度的监督。
2.4负责设备大中修计划实施进度的监督。
2.5负责设备报废计划实施进度的监督。
2.6对设备使用事故的判定和责任人的考核。
3设备部主任职责3.1根据各设备使用部门提报的设备购置计划,汇总出下一年度的购置计划,交生产经理审核,将商议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的计划,交至总经办,等待审批。
3.2设备购置计划的实施。
3.3新购置设备的发放。
3.4设备日常维护计划的实施。
3.5设备大中修计划的实施。
3.6设备报废的申报。
3.7二级设备台账的管理。
3.8对各使用部门设备的点检。
3.9对生产工具的发放和点检。
3.10对设备使用部门的考核。
3.11组织设备使用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设备操作、维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4设备使用部门4.1提报本部门下一年度的设备购置计划。
4.2提报本部门下一年度的设备维护计划。
4.3提报本部门下一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
4.4对本部门设备进行维护。
4.5三级台账的建立和管理。
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企业的仪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订立本《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生产线上的设备、试验室设备、办公室设备等。
第三条职责分工1.企业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组织实施和监督制度的执行。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包含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检查和更新等。
3.使用部门:负责依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保护和维护仪器设备。
第二章设备维护与保养第四条维护计划订立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设备的性质、使用情况和生产计划订立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内容,并定期评估量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
第五条保养与维护和修理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完整的保养与维护和修理记录,包含但不限于保养时间、保养人员、保养内容、维护和修理事项、维护和修理人员等信息,记录应真实、准确,并及时归档。
第六条维护与保养内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内外,确保设备表面、零部件清洁无污染。
2. 润滑保养:定期检查设备润滑系统的油液、润滑点的润滑情况,及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3. 检修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连接部位的磨损和松动情况,及时增补和更换配件。
4. 校正保养:定期校正设备仪表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5. 防备性保养:依据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开展防备性维护和检修,避开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设备更新与淘汰第七条设备更新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设备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和经济性,定期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申请更新设备,以提升生产本领和质量水平。
第八条设备淘汰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设备的使用寿命、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淘汰评估,将符合淘汰标准的设备及时报废或出售,确保企业设备库存的合理化管理。
第九条设备处理设备管理部门需合理布置设备的处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设备报废、设备出售、设备租赁等,确保设备处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五篇)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1、建立设施设备保管和维护的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用于药品设施设备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为药品质量提供物质保障。
2、建立设施设备管理台帐,应有登记、使用和定期检定的记录。
3、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完好)、“三防”(即防尘、防潮、防震)、“四会”(即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简单维修)、“四定”(即定人保管、定人养护、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性能安全可靠。
应经常保持清洁,避免灰尘及棉毛纤维等物粘在仪器上,以免影响仪器的准确性,使用完毕后应套上防尘罩,仪器暂时不使用应放矽胶干燥剂。
4、使用仪器设备前先仔细阅读说明书,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由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试样物质的正确测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按设备的使用步骤进行测试。
5、仪器设备使用后要记录工作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无异常现象发生等,填写使用记录表。
使用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切断电源、热源、气源等,并做好防尘措施。
6、仓库内不准吸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干燥。
7、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保养、检定情况要有记录。
8、温湿度计的检定方法可送检或比对检定,比对检定即送____支检定,其余与之对比确定误差值。
9、质量部负责计量器具与仪器的检定管理工作,定期联系计量检定主管部门进行检定校验。
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应有检定证书及检定合格标识,应进行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有天平、温湿度计等。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是保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物质条件,必须严格执行“统一领导、管用结合、责任到人”的原则。
为了保证学校仪器设备得到更好的保养、维护,现制定有关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总务处负责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及其协调工作。
2、仪器设备管理员有责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设备完好率高,并定期清点设备,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3、仪器设备的使用原则上“谁使用谁维护”,如出现故障,及时告知仪器设备管理员,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上报校总务处,总务处根据情况进行维修。
医疗器械设备维护手册
医疗器械设备维护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医疗器械设备维护的意义 (3)1.2 维护原则与要求 (3)第二章:维护管理制度 (4)2.1 维护组织架构 (4)2.2 维护计划与实施 (4)2.3 维护记录与档案管理 (5)第三章:设备日常维护 (5)3.1 清洁与消毒 (5)3.1.1 清洁 (5)3.1.2 消毒 (5)3.2 检查与保养 (6)3.2.1 检查 (6)3.2.2 保养 (6)3.3 故障排除与应急处理 (6)3.3.1 故障排除 (6)3.3.2 应急处理 (6)第四章:设备深度维护 (7)4.1 定期检查与维修 (7)4.2 更换零部件 (7)4.3 功能检测与校准 (7)第五章:电气设备维护 (8)5.1 电源系统维护 (8)5.1.1 检查电源电压和频率 (8)5.1.2 检查电源线路和插座 (8)5.1.3 定期清洁电源设备 (8)5.1.4 检查备用电源 (8)5.2 控制系统维护 (8)5.2.1 检查控制器硬件 (8)5.2.2 检查控制器软件 (8)5.2.3 检查输入输出信号 (9)5.2.4 定期清洁控制器 (9)5.3 传感器与执行器维护 (9)5.3.1 检查传感器硬件 (9)5.3.2 检查传感器信号 (9)5.3.3 检查执行器硬件 (9)5.3.4 检查执行器功能 (9)5.3.5 定期清洁传感器和执行器 (9)第六章:气动与液压设备维护 (9)6.1 气源与液压系统维护 (9)6.1.1 检查气源与液压系统的清洁度 (9)6.1.2 检查气源与液压系统的压力 (9)6.1.3 检查气源与液压系统的泄漏 (9)6.1.4 检查气源与液压系统的温度 (10)6.1.5 定期更换气源与液压系统的油脂 (10)6.2 气动与液压元件维护 (10)6.2.1 检查气动与液压元件的磨损情况 (10)6.2.2 检查气动与液压元件的密封功能 (10)6.2.3 检查气动与液压元件的连接部位 (10)6.2.4 检查气动与液压元件的电气接口 (10)6.3 漏气与漏油处理 (10)6.3.1 漏气处理 (10)6.3.2 漏油处理 (10)第七章:光学设备维护 (10)7.1 光学镜头维护 (11)7.1.1 清洁与保养 (11)7.1.2 检查与更换 (11)7.2 光源与光路维护 (11)7.2.1 光源维护 (11)7.2.2 光路维护 (11)7.3 光学仪器校准 (11)第八章:机械设备维护 (12)8.1 传动系统维护 (12)8.1.1 维护目的与意义 (12)8.1.2 维护内容与方法 (12)8.1.3 注意事项 (12)8.2 支撑结构与连接件维护 (12)8.2.1 维护目的与意义 (12)8.2.2 维护内容与方法 (12)8.2.3 注意事项 (13)8.3 零部件磨损与更换 (13)8.3.1 磨损原因与危害 (13)8.3.2 零部件更换标准 (13)8.3.3 更换方法与注意事项 (13)第九章:软件与信息设备维护 (13)9.1 系统软件维护 (13)9.1.1 维护目的与任务 (13)9.1.2 维护方法与步骤 (13)9.2 应用软件维护 (14)9.2.1 维护目的与任务 (14)9.2.2 维护方法与步骤 (14)9.3 信息安全与数据备份 (14)9.3.1 信息安全 (14)9.3.2 数据备份 (14)第十章:维护人员培训与管理 (15)10.1 维护人员资质要求 (15)10.1.1 资质认证 (15)10.1.2 学历与专业 (15)10.1.3 工作经验 (15)10.1.4 健康状况 (15)10.2 培训计划与实施 (15)10.2.1 培训计划 (15)10.2.2 培训实施 (15)10.3 考核与评价 (16)10.3.1 考核内容 (16)10.3.2 考核方式 (16)10.3.3 评价与激励 (16)第一章:概述1.1 医疗器械设备维护的意义医疗器械设备是现代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康复保健等业务的重要工具。
设备维护与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
设备维护与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设备维护与管理概述 (3)1.1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意义 (3)1.2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3)第2章设备维护制度与规范 (4)2.1 设备维护制度的建立 (4)2.1.1 设备维护制度的定义 (4)2.1.2 设备维护制度的目标 (4)2.1.3 设备维护制度的建立流程 (4)2.2 设备维护规范及操作流程 (4)2.2.1 设备维护规范 (4)2.2.2 设备维护操作流程 (5)第3章设备维护计划与实施 (5)3.1 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 (5)3.1.1 维护计划的目的 (5)3.1.2 维护计划的依据 (6)3.1.3 维护计划的内容 (6)3.1.4 维护计划的制定步骤 (6)3.2 设备维护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6)3.2.1 维护计划的实施 (6)3.2.2 维护计划的监控 (6)3.2.3 维护计划的持续改进 (6)第4章设备维护工具与设备 (7)4.1 常用维护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7)4.1.1 工具选择原则 (7)4.1.2 常用维护工具介绍 (7)4.1.3 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7)4.2 设备维护专用设备介绍 (7)4.2.1 专用设备类型 (7)4.2.2 专用设备使用方法 (8)4.2.3 专用设备维护与保养 (8)第5章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 (8)5.1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8)5.1.1 观察法 (8)5.1.2 参数分析法 (8)5.1.3 故障树分析法 (8)5.1.4 逻辑分析法 (8)5.1.5 专业诊断法 (8)5.2 设备故障排除技巧 (8)5.2.1 逐步排除法 (9)5.2.2 对比分析法 (9)5.2.3 替换法 (9)5.2.4 信号追踪法 (9)5.2.5 经验总结法 (9)5.2.6 跨专业协同法 (9)5.2.7 预防性维护法 (9)第6章设备保养与润滑 (9)6.1 设备保养内容与方法 (9)6.1.1 日常保养 (9)6.1.2 定期保养 (9)6.1.3 特殊保养 (10)6.2 设备润滑剂的选择与使用 (10)6.2.1 润滑剂的选择 (10)6.2.2 润滑剂的使用 (10)第7章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10)7.1 备品备件分类与编码 (10)7.1.1 分类原则 (10)7.1.2 分类方法 (10)7.1.3 编码规则 (11)7.2 备品备件库存管理 (11)7.2.1 库存管理原则 (11)7.2.2 库存管理方法 (11)7.2.3 采购管理 (11)7.2.4 使用与维护 (11)7.2.5 库存安全管理 (12)第8章设备维护队伍建设与培训 (12)8.1 设备维护队伍的组织与建设 (12)8.1.1 设备维护队伍的组建 (12)8.1.2 设备维护队伍的职责与分工 (12)8.2 设备维护人员培训与考核 (13)8.2.1 培训内容 (13)8.2.2 培训方式 (13)8.2.3 考核方式 (13)第9章设备维护成本控制与优化 (14)9.1 设备维护成本分析 (14)9.1.1 成本构成 (14)9.1.2 成本评估 (14)9.1.3 成本趋势分析 (14)9.2 设备维护成本控制策略 (14)9.2.1 预防性维护 (14)9.2.2 优化维护流程 (14)9.2.3 技术改进与创新 (14)9.2.4 人才培养与培训 (14)9.2.5 合同能源管理 (14)9.2.6 设备更新与淘汰 (14)9.2.7 成本核算与考核 (15)第10章设备维护与信息化管理 (15)10.1 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15)10.1.1 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15)10.1.2 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 (15)10.1.3 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15)10.2 设备维护信息化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15)10.2.1 设备维护信息化管理实践 (15)10.2.2 设备维护信息化管理案例分析 (16)第1章设备维护与管理概述1.1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意义设备是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益。
麻醉科器械使用与维护手册
麻醉科器械使用与维护手册麻醉科作为医疗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患者的疼痛管理和手术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而麻醉科中的器械使用和维护是麻醉医生和护士们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手册将介绍常见的麻醉科器械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点,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全。
第一章:麻醉中常用的器械1. 麻醉机麻醉机是麻醉科最常用的器械之一,用于给患者提供吸入麻醉剂和控制呼吸。
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包括气体传送系统、呼吸回路和监测仪器等。
在使用麻醉机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并确保气体供应充足。
2. 麻醉监护仪麻醉监护仪是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的设备。
常见的监护参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在使用麻醉监护仪时,需要注意正确连接传感器、设置监测参数的范围,并进行校准。
3. 注射泵和输液泵注射泵和输液泵用于精确控制麻醉药物和液体的输注速度。
在使用泵之前,需要检查输液通路是否畅通,设置正确的输注速度,并定期更换输液袋和管路。
4. 麻醉药剂常见的麻醉药剂包括吸入麻醉剂、静脉麻醉药物和镇痛剂等。
在使用麻醉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的计算和调整,遵守给药原则,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第二章:麻醉器械的使用方法1. 麻醉机的使用方法(这里根据实际情况描述麻醉机的使用步骤,包括打开麻醉机、调整气体浓度和流速、连接呼吸回路等。
)2. 麻醉监护仪的使用方法(这里根据实际情况描述麻醉监护仪的使用步骤,包括连接传感器、设置监测参数和报警范围等。
)3. 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使用方法(这里根据实际情况描述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使用步骤,包括连接输液通路、设置输注速度和计量单位等。
)4. 麻醉药剂的使用方法(这里根据实际情况描述各类麻醉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吸入、持续输注等。
)第三章:麻醉器械的维护要点1. 麻醉机的维护要点(这里根据实际情况描述麻醉机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清洁麻醉机表面、更换吸附剂和氧气气囊等。
)2. 麻醉监护仪的维护要点(这里根据实际情况描述麻醉监护仪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校准、更换电池和传感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东县人民医院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手册科室十二病区年度2015年度一、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仪器及抢救物品执行“四定”制度,即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每周检查仪器设备与抢救物品性能、数量、使用维护、清洁消毒等情况并记录。
(3)妥善保管资料档案,如原始的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操作方法与程序;重要仪器使用情况及维修维护情况记录。
(4)使用者必须了解仪器的性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1)各种设备均备有操作使用说明书,仪器上悬挂操作流程。
(2)要求各级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熟悉仪器的性能与注意事项。
(3)各种设备使用完毕后,当班人员需立即按规定进行处理,清洁整理后试机检查,保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定点放置。
(4)十万元以上的贵重设备建立使用登记本并随机悬挂,做好使用登记。
(5)设备如遇故障,即悬挂“仪器故障”标示牌,并速报护士长及仪器管理员。
必要时通知专业人员维修或送设备科检修。
作好仪器故障相关记录。
(6)抢救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值班护士每班交接并有记录。
3.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细则(1)使用中的仪器设备每天由A班负责护士清洁仪器表面,了解仪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检修;(2)所有仪器用清水抹拭,如有污渍、血渍时,可用75%酒精棉签进行擦拭。
呼吸机管道和湿化罐送供应室消毒灭菌(使用中的呼吸机管道一般48-72小时更换一次,如被血迹或痰液污染,应随时更换),过滤网七天取出清洗晾干后备用。
(3)抢救车的药物与物品使用后及时补充、消毒,贴好封条;(4)仪器应置于干燥、阴凉的环境。
(5)仪器管理员1次/周检查抢救仪器设备与抢救物品性能、数量、使用维护、清洁消毒等情况并记录;1次/月大清查所有仪器设备并登记。
(6)空气消毒机清洁滤网2次/每年,做好登记;(7)血糖仪每月由专业人员进行校准、维护,与检验科进行对照2次/年,做好登记。
二、仪器设备管理组织1.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小组成员:组长:亚辉罗令令成员:科护士2.仪器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科室的仪器管理工作。
(2)制定完善科所有仪器的操作流程,并负责培训工作。
(3)将科仪器进行分类、分型号、分厂家编号管理,并设立管理使用登记本。
(4)定期对科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5)负责仪器的故障报修,取回工作,并完善故障维修登记。
(6)负责科室仪器使用及培训过程中的质量持续改进。
3.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分工总负责人:罗令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待机状态):A1班负责护士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中):A班负责护士4.仪器设备管理评价标准(1)仪器均有操作流程,且工作人员知晓并能执行。
(2)仪器定期清洁整理,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3)仪器摆放整齐规。
(4)仪器故障时有报告、有标记、有人负责送修及追踪。
(5)仪器使用的培训落实到位,效果满意。
(6)发现仪器在使用、管理和培训中的问题,能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5.科室仪器设备质量督查评分标准(1)仪器擅自外借扣1分/次(2)仪器使用不规扣1分/次(3)仪器终末处理不到位扣1分/次(4)仪器人为损害扣5分/次(5)未标识及上报扣1分/次(6)抢救设备不整洁扣1分/次(7)抢救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扣1分/次(8)仪器故障质控员未及时追踪处理扣2分/次三、科室仪器设备一览表1.仪器设备总表(抢救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表(抢救仪器设备)2.仪器设备清单十二病区仪器设备清单四、各类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流程与故障处理应急预案(一)呼吸机的使用1.预期目标:(1)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2)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3)无并发症的发生。
2.拟定病例:监4床,三,男,50岁,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危患者,神志深昏迷,瞳孔等大等圆5mm,对光反射消失.体温39℃,心率64次/分,呼吸6次/分,血压160/80mmHg,SPO2波动在80-90%,遵医嘱予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已建立人工气道。
3.评估(1)环境评估:床旁电源、氧源安全,符合操作要求。
(2)用物评估:呼吸机处于备用完好状态。
正确连接呼吸机管道及模肺,湿化罐加灭菌用水至黑线以下刻度。
推呼吸机到床旁。
4.实施:(1)依次接呼吸机电源,氧源,(如有压缩机的先开压缩机),开主机,显示器。
(2)遵医嘱调节呼吸机参数(具体参数调节见下表)(3)检查人工气道气囊是否充气。
(4)取下模似肺,将呼吸机与人工气道相连。
(5)听诊两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监测有关参数。
(6)开加温加湿器电源开关,调节湿化器的温度(32℃-35℃),(7)设定有关参数的报警限(上下限的20%),打开报警系统。
(8)记录有关参数。
(9)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同步情况,必要时吸痰或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10)30min后做血气分析,遵医嘱调整有关参数,并记录。
(11)当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缺氧症状改善后遵医嘱停机。
(12)呼吸机的撤离:准备合适的吸氧装置,吸痰、给纯氧后吸尽口鼻腔分泌物,撤机,给患者中心管道吸氧,将呼吸机调到待机状态;观察,病情平稳,关湿化器,显示器,主机,(关空气压缩机),关氧源,断电源,整理床单位,安置好患者。
洗手记录。
5.故障预案(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情。
(2)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突遇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安全。
(3)部分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正常运行。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二)便携式呼吸机的使用1.预期目标:(1)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2)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2.拟定病例:监4床,三,男,50岁,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危患者,神志清楚,体温38℃,心率120次/ 分,呼吸34次/分,血压160/80mmHg,SPO2波动在86-90%,遵医嘱予上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
3.评估(1)患者评估:核对医嘱,汇报病例,包括患者的诊断、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外出检查项目等。
(2)环境评估:安全,保护患者隐私,保暖,避免电磁干扰。
(3)用物评估:性能完好的移动式呼吸机一台、氧气筒、氧气表、氧气管、减压阀、移动式氧饱和度仪、急救箱,必要时备氧气包。
(4)操作者自身准备:熟知移动式呼吸机的各项操作,衣帽鞋穿戴整洁,无长指甲,洗手。
4.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
(2)核对床头卡、腕带,床旁向患者进行解释,取得配合。
(3)检查用物,评估氧气筒、呼吸机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4)确认家属已到。
(5)连接氧气表至氧气筒(保持氧气表正位),压力减压表调至low。
(6)评估氧气筒是否充足(5L以上)。
(7)连接氧气管道、呼吸机管道。
(8)开启氧气总表。
(9)调节压力减压表,正常是0.4左右,直至听到呼吸机做功为止。
(10)调节呼吸机参数,连接至病人。
(11)监测呼吸机参数及病人的反应。
(12)检查完毕:患者返回科室后立即断开移动式呼吸机,接上原有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生命体征情况。
(13)关移动式呼吸机氧气总表,待残余氧用完再关压力减压表。
(14)整理病人及床单位,跟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15)氧气筒做好余氧标示,呼吸机管道彻底清洗后送供应室消毒。
(16)清洁仪器备用。
5.注意事项(1)外出前吸净患者口鼻腔分泌物。
(2)氧气筒和呼吸机放置于床上时应注意防止压住患者。
(3)外出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保暖。
(4)待残余氧气用完后再关闭压力减压表,拆氧气表及呼吸机管道。
(5)外出检查时务必携带急救箱,以防意外。
6.应急预案(1)科室氧气筒及移动式呼吸机由专人管理,确保仪器完好备用。
(2)每班设带班助理护士,负责交接氧气充足及移动式呼吸机的备用状态。
(3)氧气量不足5L时五线护士及时通知外勤工人充氧备用。
(4)呼吸机使用时,配套备氧气袋及简易呼吸囊。
呼吸机故障或氧气筒氧气不足时,采用人工辅助呼吸方式维持病人呼吸,保证患者安全。
7.流程图(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1.预期目标: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能得到及时发现并处理;局部皮肤保持完整;患者的各监测指标达到正常。
2.拟定病例:监一床,三,男,50岁,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危患者,神志浅昏迷,体温38℃,心率13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80/100mmHg,医嘱予心电监护。
3.评估(1)用物评估:心电监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备纱布、75%的乙醇、生理盐水、电极片。
(2)病人评估:检查患者胸部皮肤是否完好。
(3)环境评估:患者床旁环境适宜安放心电监护仪。
4.步骤:(1)检查心电监护仪各控件,接电源,开机。
(2)绑好袖带,按NBP-START键,测量血压;夹好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与血压袖带异侧,指示灯亮朝上,对着甲床;用沾有75%乙醇的纱布清洁患者前胸,安放好电极片,连接好导联线,RA(白色)--右锁骨中线下第一肋间、LA(黑色)--左锁骨中线下第一肋间、V(褐色)--胸骨左缘第四肋间、RL(绿色)--右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LL(红色)--左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
(3)调节参数及报警:调到监护状态,选择Ⅱ导联及V导联,调节振幅;心率来源选择ECG,导联选择五导联。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测量的间隔时间。
所有报警设置可以根据正常值上下浮动20%。
(4)调到主屏。
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记录上心电监护仪的时间,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
如清楚病人给予健康宣教。
(5)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遵医嘱予停心电监护。
记录生命体征后关闭心电监护仪,拆除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及导联线,用沾有生理盐水的纱布清洁贴电极片的地方。
记录停心电监护仪的时间,整理床单位。
(6)清洁、维护:用清水擦拭监护仪主机及各线路,若线路上沾有血渍,先用1:200的“84”消毒液或酒精擦拭,在用清水擦拭。
血压袖带先用1:200的“84”液浸泡,再用清水清洗。
清洁后整理好放于固定处备用。
5.应急预案:(1)在使用过程中,如遇紧急停电,有储备电池的可继续使用一段时间;无储备电池时,可利用移动式氧饱和度夹观察心率氧合,同时通过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呼吸。
(2)排除患者自身疾病原因外,当监护仪上出现心率测不出时,查看电极导联连接是否脱落,是否存在干扰,若确定导联线损坏,应作标记,并登记于仪器故障登记本上。
(3)排除患者自身疾病原因外,当出现血压测不出时,检查袖带是否连接好及袖带松紧、放置部位是否正确。
如确定袖带损坏,可更换袖带,同时将损坏的袖带作好标记。
(4)排除患者自身疾病原因外,当出现血氧饱和度测不出时,首先检查血氧饱和度夹是否感光,感光区是否对准指甲,查看肢体接触端末梢循环是否良好,当确定为氧饱和度夹损坏时,可更换氧饱和度夹,并作好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