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MP逐渐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

临床医学上,M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非典型肺炎,在时间不断推移的情形下,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发展的趋势,并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

近几年时间内,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情形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逐渐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热点。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是一个良性且自限性过程,在经大环内酯类治疗的情形下大多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近年来发现,部分患儿虽经正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甚至1周以上的历程,但其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仍无明显改善,部分患儿出现病情加重、迁延不愈、严重的后遗症临床表现,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发生。

本文主要就RMPP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医学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建议。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诊治进展?在国内外学者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关注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相关文献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目前尚未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有确切定义[1]。

基于临床结果可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定义共识包括以下内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病程一般大于3或4周时间较长、患儿合并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病情重[2]。

在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会对儿童身体健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3],就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分析,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关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定义,某日本学者的观点内容为:患儿在连续一周或以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情形下,仍然表现发热、临床症状及影响学表现继续加重[4]。

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肿 5 例分析阴. 0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0 1 1( )1 1 13 2 0 ,0 2 :0 — 0 .
[】 董晓秋 , 2 李佩 玲 , 春媚 , .%利 多卡 因在 卵巢巧克 力囊肿穿 刺 徐 等2 中的应用价值f. J中国超声医学 杂志 ,0 5,1 1 )8 8 80 】 2 0 2 ( 1 :5 — 6 . ( 收稿 E期 :0 1 0 — 8 t 2 1- 5 0 )
儿 童 支原 体 肺 炎 6 0例 临床分 析
郑 东霞 张兵兵
( 阳城县人 民医院, 山西 阳城 0 8 O 4 1 0)
道症状 ,大便为稀便 ; 5例躯 干部有红 色皮疹 ; 2例有少量胸腔
积液。
1 实验室检查 . 6
6 0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均 阳性 。血
常规检查 : 白细胞正常 2 5例 , 中淋 巴细胞 比率升高 2 其 0例 , 中
性肺炎 的病原 体发 生了一些 变化 , : 炎支 原体 、 炎衣原 如 肺 肺
体, 其不仅成为 学龄儿童社 区获 得性肺炎 的常见病原体 , 而且 3岁 以下感染 者也 屡见报告 , 重症 或难 治性支原体肺炎病 例显 著增多【 为 了进一步提高对儿 童支原体肺炎 的诊治水 平 , 1 ] 。 我们 对我院近 2年来收治 的 6 O例支原体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 了分析 , 现报告 如下 。
予祛 痰 、 止喘等 对症治疗 , 住院 l ~ 0d症状 明显缓解 。有 Od 2 l 例 不典型病例给予抗病毒治疗 , 8 效果不满 意, 摄胸部 x线 片 同时化验支原体抗体 , 加用 阿奇霉 素症 状好转 。9例 院外 给予 口服大环 内酯类药物 1 周左右症状缓解后停药 , 又出现病情 反 复, 人院后规律治疗 2周 , 病情痊愈。复查胸部 x线 片: l 3 例大 叶性肺炎及 间质性肺炎改变者于 2周后复查 , 肺部高密度影较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60例疗效分析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60例疗效分析
3 疗效判断 显效 :体温正常 ,咳嗽明显缓解 ,肺 部啰音及喘鸣音消失 ,X 线胸片(CT )阴影消失 ;有效 : 体温基本正常 ,咳嗽缓解 ,肺部啰音及喘鸣音减少 ,胸 X 线片(CT )阴影部分吸收 ;无效 :体温 、咳嗽 、肺部啰 音 、喘鸣音及胸 X 线片阴影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5 .0 统计学软件对数 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珚x ±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 (χ2 )检验 ,以 P < 0 .05 为有 显著性差异 ,P < 0 .01 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
讨 论
由于 RM PP 病情较重 ,进展迅速 ,在很短时间内
可出现肺部大面积受累 ,部分患儿还可能会发生坏死
性肺炎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等 ,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和换
气功能 ,有些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道综合
征[3] ,研究表明 :目前有关 M P 导致 M PP 的机制尚不
明确 ,过度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炎症细胞因子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选择 RM PP120 例 ,均符合诊 断标准 :① 符合枟实用儿科学枠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 所有患儿的血清支原体抗体 IgM 阳性 > 1 ∶ 160 ;② 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正规应用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1 周 ,患儿仍高热不退 ) ;③ 患儿并发肺外多种 并发症 ;④ 病程较长 ( > 3 周) ;⑤ 炎性指标升高 ,C‐反 应蛋白(CRP) > 40mg /L ,中性粒细胞 > 65% 。 将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60 例(男 36 例 ,女 24 例) , 年龄 4 ~ 14 岁 ,合并胸腔积液 18 例 ,心包积液 6 例 ,中 枢神经系统病变 8 例 ,皮疹 22 例 ,肝脾肿大 8 例 ;对照 组 60 例(男 32 例 ,女 28 例) ,年龄 3 .6 ~ 13 岁 ,合并胸 腔积液 16 例 ,心包积液 7 例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8 例 , 皮疹 20 例 ,肝脾肿大 6 例 ,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 、病情 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60例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60例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2 51, 2 5 7.
高血 压 达标 率 明显 高 于单 药治 疗 高血 压达 标 率 ( 7 5 %比
5 5 %, P < 0 . 0 5 ) 。同时服单片复方制剂 的治疗组甘油三酯与空
腹血糖水平有 明显变化 ,甘 油三酯不 同程 度下降 ( 0 . 3  ̄ 0 . 2 )
m mo ] ] L , 空腹血糖不同程度 下降( 4 . O ± 1 . 5 ) m m o l / L ( P < 0 . 0 5 ) , 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0 8 )
儿 童重 症 支 原体 肺 炎6 O 例 肺 外表 现 的临床 分 析
白秀 堂
肺 炎支 原体 ( MP ) 是儿 童呼 吸道感染 的常见 病原 体 [ 1 ] 。 占儿 童社 区获得性肺炎 ( C A P ) 的1 0 %~ 4 0 %。 近年来重症支原
2 讨 论
MP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 的病原菌 ,据文献报道 . MP全
球感染率为 9 . 6 %~ 6 6 . 7 %E 。在 国内 MP感 染率呈上升趋势 。 已成为我 国 C A P的主要病原体 [ 2 ] 。近年来 , 难治性病例越来 越多 。临床表现 除呼吸系统表现外 , 可通过免疫机制 和( 或) 直接侵犯肺外脏器 , 引起多系统 、 多器官 的肺外并发症。如脑

1 6 2 3

病情重 ( 除严重肺部病变外还伴肺外 多系统 损害 ) ; ③疗程 长
( 一般可> 3 ~ 4周 ) , 甚至迁延不愈 。 1 _ 3 临床表现 1 . 3 . 1 呼 吸系统 6 0例 , 均有 咳嗽 、 发热 , 咳嗽多为顽 固性 干
1 例转 上级 医院诊 断为闭塞性支气管炎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成效。

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接受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接受检验的患者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阳性检验率(44%)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Kappa检验得出一致性检验值为0.566(P<0.01)。

结论:对于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患者采取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准确的进行判断,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准确率要更胜一筹。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标本取样部位和检验的时机。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结果引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Mp感染时,除了造成呼吸道局部损伤,引起支气管炎、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外[1],还可累及心血管、神经、消化、血液、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2], 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由于Mp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征性,难以与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相鉴别[3],因此其诊断常采取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分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两大类[4]。

如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等。

传统分离培养检验方法实验要求高,花费时间较长,容易影响到诊断效果,延误治疗时间[5]。

为此,本文将在收治的患儿中应用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和CLIA两种检验方法进行分析,针对其诊断价值做出以下详细的研究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12-13T11:24:25.83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月17期作者:周霞陈辉伶[导读]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周霞 陈辉伶(贵州省清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贵州清镇551400)【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研究从2020年1月开始,并在2021年12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

通过数字表随机法分组,每组30例。

常规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

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最后收集并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炎症水平、症状消失时间等数据。

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比常规组更高(P<0.05);联合组炎症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常规组更短(P<0.05)。

结论 在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建议采纳。

【关键词】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而由于很多临床治疗中都普遍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而导致很多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都有较高的耐药性,进而导致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降低[1]。

这就需要选择其他药物为患儿予以联合治疗。

因此,本文将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从2020年1月开始,并在2021年12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

通过数字表随机法分组,每组30例。

采集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特点及肺外表现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特点及肺外表现分析

1 5例 ; 血红蛋 白低 于正 常 1 7例 ( 6 7 ) 与 同年 龄 2. (
阶段 比较 ) C反 应 蛋 白阳性 l ; 8例 ( O 0 ) 3 . 。
2 2 肺 外并 发症 . 2 2 1 神 经 系统 表现 6例 ( 0 0 ) 儿 有神 经 . . 1 . 患 系统 症状 , 主要 表 现 为 发热 、 厥 、 痛 、 吐 、 神 惊 头 呕 精 症状 。发 热 、 厥 4例 , 惊 头痛 、 呕吐 、 神萎 靡 2例 。 精 脑 电图检 查 4例 , 常 显 示 2例 。头 颅 C 检查 5 异 T
于 细菌和 病毒 之 间的微 生物 , 无细 胞壁 结构 L 。MP 1 ]
引起 的呼 吸 系统病 变 , 临床表 现多 样 , 轻型 的上 呼 吸
道感 染 、 咽炎 、 扁桃 体炎 、 中耳炎 、 气 管炎 到严 重 的 支
致 死性肺 炎 , 还可 通过 免疫 机制 和/ 直接 侵犯 肺外 或
检查 以斑 片状及 大 片状 病灶 为 4 0例( 6 7 ) 可为 6 . , 单侧 或双 侧 , 纹理 增 多 、 肺 模糊 l 例 , 5 心肺 膈无 明显 异 常 2例 ; 3例 做 胸 部 C 检 查 示 两 上 肺 可见 片状 T 致 密影 , 界模 糊 2例 , 边 合并 右侧 胸 膜 炎 1例 ; 周 外 血 白细胞 总 数 正 常 4 2例 ( 0 0 ) 降低 3例 , 高 7. , 升
1 2 诊 断 标准 .
参 考《 福 棠 实用 儿 科 学 》 7版 诸 第
的 MP P诊 断标 准L 。 4 ] 1 3 纳入标 准 ( ) 合诊 断标 准 的住 院患儿 ;2 . 1符 ()
年 龄 3 8d至 1 3岁 。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60例疗效分析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60例疗效分析

用利福 平 1 0 d , 8例 加 用 丙 种 球 蛋 白 3 d , 同 时 给 予 吸
氧, 退 热及 支持对 症 治 疗 。治 疗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于 病程 第 5 ~7 d加用 甲泼 尼龙 2 mg / ( k g・次 ) , 1次 / d , 1 0例 严 重病 例 2 mg / ( k g・次) , 2次/ d , 连用 3 ~5 d , 改为 口 服强 的松 1 ~2 mg / k g , 至体 温 完 全 正 常 3 d停 药 , 全部
显 短 于对照组 ( 7 . 4 ±2 . 2 d , 1 0 . 2 ±2 . 9 d ) 。胸 部 影 像 学 复 查 1周 明 显 消 退 , 3周 明 显 吸 收 , 随 访 3月
临床症 状 消退 、 胸 片 炎症 完全 吸 收 , 两组 比较 有 显 著性 差异 ( P< 0 . 0 5 ) 。 结论 : 甲泼 尼 龙 辅 助 治 疗 RMP P可使 退热 时 间、 咳嗽缓 解 时 间及胸 部 影像 学 改变 明显 缩短 。 主题 词 肺 炎 , 支原体/ 药物 疗 法 糖 皮质激 素 类/ 治 疗应 用 儿童
患儿 治愈 或好转 出 院 。
至 2 0 1 3年 5月 采 用 甲泼 尼 龙 辅 助 治 疗 RMP P 6 0例 , 疗 效满 意 , 现 分析 报告 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3 疗效 判断
显效 : 体温 正常 , 咳嗽 明显 缓解 , 肺
部 哕音 及 喘鸣音 消失 , X线胸 片 ( C T) 阴影 消失 ; 有效 : 体温基 本 正常 , 咳嗽 缓 解 , 肺 部 哕 音及 喘 鸣音 减 少 , 胸 X线片 ( C T ) 阴影 部 分 吸 收 ; 无效 : 体 温、 咳嗽 、 肺 部 哕 音、 喘鸣音 及胸 X线 片 阴影无 明显 变化 或加 重 。 4 统计 学处 理 采 用 S P S S 。 统 计 学 软 件 对 数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妇幼健康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 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徐本孪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福泉 550500)摘要: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

参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采取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应用临床价值。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甲泼尼龙;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患儿大多存在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临床上主要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是,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佳,且会出现病情加重,形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1~2]。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合理,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会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3]。

阿奇霉素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药物,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是长期治疗效果不佳。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果比较好,可以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甲泼尼龙就是常见的一种[4~5]。

本研究以6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例,探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联合治疗方案
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抗菌和抗炎效果。
提高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
完善诊断标准
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 完善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
断标准。
推广快速诊断技术
引进和研发新的快速诊断技术,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实验室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实验室的合作,共 享资源和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是常用的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之一,对多种革兰氏阳性 和阴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 生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且 副作用较小。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之一, 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咳痰等 症状。
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是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 炎、抗过敏、抗休克等多重作用。
详细描述
氧气疗法主要通过给氧设备将氧气输送给患儿,以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 。常见的给氧设备包括鼻导管、面罩、头罩等。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维持患儿的呼吸 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通过人工气道或呼吸机来实现,能够为患儿提供呼 吸支持,维持通气和氧合功能。机械通气可分为无创通气和 有创通气两种方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01
通过国际学术组织和会议,建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领域的
国际合作机制。
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
02
通过发表论文、参加会议等方式,分享各国在儿童难治性支原
体肺炎领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加强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03
加强各国间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推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
炎领域的共同发展。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特点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特点分析

肺 炎 支原 体 ( MP) 是 儿 童 非 典 型肺 炎 的 常 见 原 因 , 儿 童 在各 个 时期 都有 可能感 染 。因为 MP肺炎 的 临床症 状 不 典型 , 同 时实 验 室 技 术 有 限 , 给 MP肺 炎 的 早期 诊 断带 来
不 便 。本 文 分 析 我 院接 诊 的 6 2例 MP肺 炎 患 儿 的 病 例 资
2 0 1 3 年 5 月 第 5 l 卷 第 1 5 期
・临床 探讨 ・
儿童肺 炎支原体肺 炎 6 2 例 临床特 点分析
李锦 雁 广 西 壮族 自治 区南 宁 市武 鸣县 妇 幼保 健 院儿科 。广 西武 鸣 5 3 0 1 9 9
【 摘要】目的 分析 儿 童支 原 体肺 炎 的 临床 症 状 、 影 像特 点 与 治疗 。 方 法 分 析 6 2例 儿童 支原 体 肺 炎 患儿 的病 例
【 中图分 类 号】R7 2 5 . 6
【 文献标 识 码】B
【 文章 编号 】1 6 7 3 - 9 7 0 1 ( 2 0 1 3) 1 5 一 O 1 5 9 — 0 2
Ana l y s i s o f 6 2 c l i ni c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 y c o p l a s ma pne um o ni a e p ne u- mo n i a i n c hi l d r e n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i m 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m y -

神经内科患者难治性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神经内科患者难治性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神经内科患者难治性肺炎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科患者难治性肺炎的感染因素、临床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神经内科并发难治性肺炎的患者60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0例患者进行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最高,其次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葡球菌、念珠菌,药敏试验中显示,除对亚胺培南、多糖菌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耐药率低外,对其余常用抗生素、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治疗后,治愈13例,好转35例,死亡1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61±4d。

结论神经内科患者难治性肺炎的感染因素多而复杂,需要针对其病因尽量避免,以减少感染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治疗药物,以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难治性肺炎;药敏试验肺炎是指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约为30%。

肺炎支原体所导致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与患者年龄有关系,3岁以下幼儿多以上呼吸道感染。

大多数感染者临床表现仅为上呼吸道症状。

在持续2周后,病情有所加重,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和咳嗽等。

目前治疗仍多为抗生素为主。

本文研究对60例神经内科患者难治性肺炎的感染因素、临床诊治方法,并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

结果发现神经内科患者难治性肺炎的感染因素多而复杂,临床上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合理选用治疗药物,以降低死亡率,现将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的60病例,经门诊检查,全部符合《实用内科学》[1]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神经内科患者并发难治性肺炎病例。

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为46.2±1.7岁;神经内科患者包括颅内感染患者16例,脑血管患者24例,糖尿病患者6例和肾功能不全患者14例。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数字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表现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症状表现(高热、咳嗽、肺啰音、咳痰)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俱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安全性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头痛、急性发热等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目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阿奇霉素是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所采用的治疗药物[2]。

为验证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采用分组试验方式,以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试验对象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60例,摸球法随机分组。

对照组共30例,男11,女19;年龄5-15(8.18±2.22)月。

观察组共30例,男10,女20;年龄4-14(8.16±2.19)月。

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1)均在本院接受治疗。

(2)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

(2)患有其他恶性疾病或家族遗传疾病。

1.3方法对对照组实施红霉素治疗方案:选择由牡丹江宇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国药准字为H23023624,静脉滴注方式,10-15mg/kg搭配浓度5%的葡萄糖溶液,2次/天,连续治疗2周。

对观察组实施阿奇霉素治疗方案:选择由湖北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阿奇霉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4561,注射方式和浓度配比与对照组一致,1次/天,连续治疗5天后停药4天,此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60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发热、咳嗽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

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24(80.00%),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28(93.33%),对照组患儿显著低于实验组患儿(P<0.05)。

结论:将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主要为支原体感染,特别是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至12岁,幼儿团体中易出现聚集性感染。

近年来,中国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儿童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常表现为持续或反复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并发症。

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心脏和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

这些危害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

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就诊的60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部分给予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60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例。

两组患儿的年龄均在1-13岁之间。

糖皮质激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糖皮质激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糖皮质激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安建光【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胸腺肽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60例RMPP,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肽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静滴、泼尼松口服维持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阴影改变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体温恢复时间(4.40±1.45)d、咳嗽缓解时间(5.53±1.33)d、肺部阴影消失时间(8.80±1.52)d均小于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时间(7.10±1.32)d、咳嗽缓解时间(8.40±2.03)d、肺部阴影消失时间(11.17 ±2.31)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x2 =6.761,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胸腺肽治疗RMPP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地塞米松;胸腺肽【作者】安建光【作者单位】永寿县人民医院儿科,陕西永寿71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1.1 一般资料目前,RMPP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日本学者提出RMPP的定义为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周或以上,患儿依然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继续加重[1]。

笔者选择既符合祝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2],又符合日本学者提出的诊断条件病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15岁,30例均有咳嗽,发热,体温38.5℃~41℃。

其中皮疹6例,痉挛性咳嗽17例,大叶性肺炎5例,少量胸腔积液2例;血象:13例wbc数>10×109/l,其中3例wbc>25×109/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3例wbc<4×109/l,wbc正常14例。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在儿童群体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治疗挑战,常常由于支原体对常规抗生素的抗药性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具有重要意义。

利福平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具有抗支原体的作用。

而联合使用利福平和阿奇霉素则被认为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为两者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互补和增强抗菌效果。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对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试验设计、结果以及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这一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2000字】1.2 目的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且顽固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

目前,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耐药菌株的出现上,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并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该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3 方法引言: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

我们在多家儿科医院中招募了符合标准的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接受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而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在干预组中,患者接受利福平和阿奇霉素的联合治疗,剂量和用药周期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治疗过程中,我们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症状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监测疗效和安全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等。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分析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分析
IG、 A 的 检测 。 g I g
激素组给药指征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 规治疗 1 周后 , 热仍持 续不 退 , 高 并且 经 P, P r试验 等排 除结核 。激 素用法 用量 为
口服 强 的松 1m k ~ ・ ~, 用 3~ 。 g・ g d 连 5d
对所有患儿 的临床表现及辅 助检查结果进行 整理 分析。对激 素组 与非激素 组 的热 程 、 白细胞 数 、 R 、 血 C P 血沉 结果 、 院 住 天数及病灶吸收情况等进行 比较分析 。 3 .统计 学分析 : 计量资料采用 S S 15软件进 行 t P S1 . 检验 。
组 、 激素组。激素组 3 , 1 , l ; 非 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 5岁 l , 4岁 1 。对 照组 3 2例 6—1 8例 2例 , l 例 , 1 ; 龄 3~ 男 8 女 4例 年
5岁 l , 4岁 1 。 4例 6~1 8例
目前难治性 M P尚无统 一的诊断标准 。袁 壮等… 指出 , 据临床观察 以及 国外文 献报道 , P 根 一些 MP P患者应 用大 环 内酯
抗生素 治疗后 , 仍然持续高热 、 咳嗽 , 部炎症无好转 , 肺 易合并胸腔积 液和肺不张 , 治疗较为棘手 。本文 回顾 性分析了近 3年收
治的6 2例难治性 MP P患儿 的临床特 征和诊治过程 , 探讨难治性 MP P的诊断 和治 疗 , 现分 析如下。


对 象 与 方 法
1 .对象 :2例难 治性 MP 6 P为上海交通 大学 医学 院附属第 一人 民医院 20 0 7年 1 至 2 1 月 0 0年 3月 确诊 的患儿。男 3 4例 , 女2 8例 ; 年龄 3— 5岁 2 , 4岁 3 6例 6~1 6例。其中有 3 O例患儿 接受 了糖皮质激 素治疗。根据激素使用情况分为两组 , 即激 素

阿奇霉素治疗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4 年 2 月 第 5 2 卷 第 5 期
・临床探讨 ・
阿奇霉素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0 例儿童支原体肺 炎的 疗效观 察
吴 庆 平
江 西省 吉安 市妇 幼保 健 院儿科 , 江西 吉安
3 4 3 0 0 0
[ 摘 要】目的 探 讨 阿奇 霉 素对 儿童 支原 体肺 炎 的 临床治 疗效 果及 方 法总 结 。方 法 于 2 0 1 2年 3月~ 2 0 1 3 年 5月在
Ra n d o ml y s e l e c t 6 0 c h i l d r e n wi t h my c o p l a s ma p n e u mo n i a f r o m Ma r c h 2 01 2 t o Ma y 2 0 1 3 y e a r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1 . T h e t r e a t — me n t g r o u p we r e g i v e n a z i t h r o my c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g i v e n r o u t i n e e r y t h r o my e i n .O b s e ve r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u g h r e c o v e r y t i me, a v e r a g e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d a y s ,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wo g r o u p s .Re s u l t s T h e c u r e r a t e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a s u p t o 9 3 . 3 3 % , a n d d i f f e r e n c e wa s s i g n i ic f a n t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临床特点。

方法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其中60例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5 d,影像学与临床仍表现恶化,将其归入RMPP组,其余90例归入MPP组。

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数据、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表现。

结果两组患儿单核细胞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MPP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指标显著高于MP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RMPP组患儿支气管镜下有黏液分泌物阻塞,部分患儿出现坏死物阻塞、黏膜糜烂。

患儿肺部有大片高密度实变影,伴有胸腔积液。

MPP组患儿镜下可见部分水肿、黏膜粗糙、黏膜分泌物,无通气不良或阻塞表现,无坏死物阻塞与黏膜糜烂。

胸片表现斑片状、云絮状阴影或大片密度增高影。

结论RMPP 疾病发生与过强的黏液高分泌、混合感染、高凝状态、免疫炎性反应有关。

关键词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
多年来,RMPP的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RMPP 的方案,总结RMPP的特点,本研究收集了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了这些患儿炎性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150例MPP 患儿,有60例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5 d,但影像学与临床表现仍恶化,设为RMPP组,余下90例患儿组成MPP组。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的肺部影像学特点、临床特点、疗效、实验室检查等资料。

实验室检查包括CRP、LDH、CD系列指标、凝血功能(Fib、D-二聚体)、急性期血常规、血清铁蛋白(SF)、血清Galectin-7、免疫球蛋白等。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实验室检验
2. 1. 1 外周血白细胞两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MPP组单核细胞绝对值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MPP组,淋巴
细胞绝对值与计数低于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1. 2 凝血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LDH、CRP RMPP组血清CRP指标、LDH指标、Fib、D-dimer指标显著高于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1. 3 血清铁蛋白指标RMPP组患儿血清铁蛋白381.1 (186.6~1291.6)ng/ml显著高于MPP组患儿55.1(15.1~20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 2 支气管镜下患儿表现RMPP组患儿镜下均可见黏膜肿胀、粗糙、通气不良,大部分患儿阻塞黏液分泌物,黏液栓阻塞支气管,5例患儿镜下可见坏死无阻塞与黏膜糜烂。

MPP患儿镜下可见部分水肿、黏膜粗糙、黏膜分泌物,无通气不良或阻塞表现,无坏死物阻塞与黏膜糜烂。

2. 3 肺部影像学RMPP组发病5~12 d均明显加重,肺CT有大片状密度增高影(CT值>40 Hu,密度均匀),范围>2/3肺叶,未见支气管充气征;2例患儿肺动脉栓塞,5例有胸腔积液。

2周后肺实变出现坏死灶。

MPP组发病5~12 d胸片表现斑片状、云絮状阴影或大片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匀)。

肺CT检查75例表现单一肺大叶实变,范围≤2/3肺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5例有胸腔积液。

3例细支气管炎改变。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MPP组患儿与RMPP组患儿外周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MPP组患儿淋巴细胞百分比及计数均低于MPP组,与Tanaka[1]的报道相同。

其原因可能为淋巴细胞在细支气管周围及管腔过度侵润,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大量减少。

支原体肺炎的重要发病机制为多种细胞因子参加的免疫炎症反应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2]。

RMPP患儿临床表现为痰液黏稠、咳嗽剧烈、不易咳出,在支气管镜下能发现黏液阻塞支气管,这表明RMPP患儿气道有黏液高分泌,分泌物含有的纤维素机化后致支气管闭塞,甚至会造成肺不张后遗症。

炎症能引起杯装细胞脱颗粒反应,增加黏液蛋白分泌量。

MP可诱导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激活TLR2受体;TLR2中和抗体可减少黏蛋白表达;MP感染造成肺A549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增加[3]。

高分泌黏液阻塞气道致气道清除功能下降,从而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该病患儿通常会合并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也会造成合并感染、支气管闭塞。

目前尚无对上皮细胞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会造成RMPP 患儿气管闭塞与肺不张。

本研究显示RMPP患儿D-二聚体与FIB显著升高,肺动脉栓塞的患儿D-二聚体达13.2 mg/L,验证了D-二聚体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Tanaka H,Koba H,Honma S,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adiological pattern and cell 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in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Eur Respir,1996,9(4):669-672.
[2] Biberfeld G,Biberfeld P,Sterner G.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following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man. Lymphocyte stimulation. Clin Exp Immunol,1974,17(1):29-41.
[3] Chu HW,Jeyaseelan S,Rino JG,et al. TLR2 signaling is critical for mycoplasma pneumoniae-induced airway mucin expression. J Immunol,2005,174(9):5713-5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