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张春霞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游子吟》2 人音版(简谱) (共9张PPT)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游子吟》2 人音版(简谱) (共9张PPT)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 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 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 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 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课件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 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 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 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 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 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 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 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 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 “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四人一组,互相读一读古诗, 再联系图,讲一讲对母爱的感受。
• 欣赏歌曲《游子吟》。 • 跟着老师唱。
• 将对

人音小学音乐六下《游子吟》课件

人音小学音乐六下《游子吟》课件

人音小学音乐六下《游子吟》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音小学音乐六下教材,歌曲《游子吟》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中国古典民谣。

歌曲以游子离家漂泊为主题,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游子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

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乐谱。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游子吟》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歌曲学唱(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准、节奏和旋律,进行示范和讲解。

3.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直至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三、歌曲解析(10分钟)1. 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和和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2.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如思念、忧愁等,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演唱,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自己是一位游子,离家在外漂泊。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歌曲《游子吟》结构:ABA调式:G调和声: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情感:思念、忧愁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歌词《游子吟》的旋律,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

答案:开放性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创作。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游子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游子吟》——张春霞

《游子吟》——张春霞

教学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

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一生穷困潦倒,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漂泊他乡。

做官以后在接母亲前,回想临行前的情形他写下了这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游子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意,品悟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合作研悟,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更加体谅母亲,热爱母亲。

教材分析:1、《游子吟》是西师版二年级第三册的一篇导读课文,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2、本节课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体会母亲对游子的爱和母亲的无私的爱。

由于学生对母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理解、体会母亲的爱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方法: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要体现。

以学生的自学、合作研究为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感人的画,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出示课件)是呀,这位母亲是如此专注,如此真切,实在让人感动,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与其说这是一幅画,不如说这是一首诗。

唐代诗人孟郊就撷取了生活中这感人的一幕,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游子吟》。

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游子?“吟”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师人孟郊。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游子吟》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诗文。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句的情真意切。

3、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领悟国学教育的真谛,陶冶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2、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人间真爱。

教学难点:通过读懂诗句,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母爱,歌颂母爱,领悟国学教育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诵读古诗吗?老师这有几幅画,(出示画面不出现诗句:咏鹅、静夜思、)你们猜猜是什么诗?(猜想后学生齐读)看来同学们在古代诗歌方面已有所积累,那么能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吟诵出来与大家分享吗?(指名学生吟诵古诗,共同欣赏。

)好,孩子们吟诵得真棒!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希望同学们继续积累,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92年,香港举行了“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公众调查,你们猜哪一首会名列榜首?(学生猜:是《游子吟》)对,是《游子吟》,(板书课题:游子吟)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游子吟》。

(多媒体出示课题)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多媒体出示全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现在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由地读几遍,试一试你能读懂些什么?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交流)那个同学自告奋勇的来给大家范读一下?(指明学生读,随机提问:你读懂些什么?帮助学生点拨出关键词:“游子”、“吟”、“意恐”、“寸草心”、“三春晖”的意思)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学习诗歌我们就要学会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进行理解。

来,带着我们各自初步的`体会,一起再来诵读一下。

三、品读诗句,深入悟情同学们,诗歌是讲究韵律美的,能吟,能唱,所以仅仅读通顺还不够,还得读出味儿来,下面我们来细细地品一品。

现在老师来读诗中的前四句,请同学们认真的听一下,体会一下诗中的情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游子吟》,位于教材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包括《游子吟》原文的朗读、理解和赏析,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子,了解古代诗歌的表达手法,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深情。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游子吟》,并能背诵全文。

2. 理解诗中重点词汇和句子,了解古代诗歌的表达手法。

3. 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深情,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游子吟》,理解诗意,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子。

2.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深情,理解古代诗歌的表达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引入本课《游子吟》。

2. 朗读:学生自读《游子吟》,注意字音、停顿和语气。

3. 理解诗意: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句,解释重点词汇,理解诗意。

4. 赏析:分析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5. 例题讲解:针对诗句中的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句改写或仿写。

六、板书设计1. 《游子吟》2.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难点词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4.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游子吟》。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仿写一首表达母爱的诗。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慈祥的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

她手中的线像无尽的关爱,密密麻麻地缝进儿子的衣服里。

(3)见学生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游子吟》的理解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表达母爱的诗歌,如《母亲》、《妈妈,我饿了》等,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游子吟》。

具体内容包括《游子吟》原文的朗读、理解、赏析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拓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游子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 学生通过学习《游子吟》,掌握一定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 学生了解唐代诗人孟郊的生平事迹,了解古代游子离乡背井的艰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对诗人情感的表达。

2. 教学重点:朗读与感悟,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游子离乡背井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游子吟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学生齐读《游子吟》,注意字音、停顿、情感。

3. 理解: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赏析: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让学生感受诗的美。

5. 背景介绍:讲解诗人孟郊的生平事迹,介绍古代游子的生活背景。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游子,结合诗句体会游子的心情。

7.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古典诗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另一首古典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子吟》2.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重点词汇:慈母、游子、密密缝、寸草心、三春晖。

4. 诗人简介:孟郊,唐代诗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另一首关于游子的古诗《登高》。

2. 课后作业:以“游子吟”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游子的关爱与祝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游子的古诗,了解游子题材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六年级音乐下册《游子吟》课件

六年级音乐下册《游子吟》课件

六年级音乐下册《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音乐下册,主要围绕《游子吟》这首歌曲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四单元《母亲的歌》,第11课《游子吟》。

2. 详细内容:学习《游子吟》的歌词、旋律;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学唱歌曲并进行合唱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演唱《游子吟》,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了解《游子吟》的创作背景,培养热爱家乡、孝敬父母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如音准、节奏等。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以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a. 播放《游子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b. 分组讨论,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c.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课堂实践:a. 学生单独演唱,教师进行指导。

b.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合作精神。

c.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进行演唱。

六、板书设计1. 《游子吟》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重点标注4. 歌曲创作背景简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游子吟》,并用自己的话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答案示例:歌曲《游子吟》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一道关于母爱的作文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创作。

b. 推荐一些关于母爱的歌曲,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如音准、节奏等。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以及情感表达。

3. 新课内容展示中的教师示范演唱与学生跟唱环节。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游子吟》2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游子吟》2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做成 遊子身上所穿的衣服。
遊子吟
孟郊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當子女將要出門遠行的時 候,母親便為他一針一線, 細心又密實的縫製衣裳, 唯恐子女久久無法回家, 衣服破了無人替他縫補。
遊子吟
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說子女那份細緻得像小 草一般的孝心,報答得了 慈母像春天陽光般溫暖、 廣博的深恩呢?

游子吟PPTPPT课件

游子吟PPTPPT课件

2021/3/7
CHENLI
10
2021/3/7
CHENLI
11
2021/3/7
CHENLI
12
课后作业
1、唱熟歌曲《游子吟》。
2、帮父母做两件 你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1/3/7
CHENLI
13
2021/3/7
CHENLI
14
2021/3/7
CHENLI
15
2021/3/7
CHENLI
2021/3/7
CHENLI
8
2021/3/7
CHENLI
9
母爱是人世间最诚挚的情感,《游子 吟》正是一首亲切而真挚的母爱颂歌。词 为唐代诗人孟郊所作,描写的是慈母为临 行游子缝衣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无 微不至的关爱。
歌曲在结构上属于无在现的二段式, 两个乐段对比呈示两个主题,情感上有明 显的叙事和歌颂之分。
2021/3/7
CHENLI
1
2021/3/7
这两幅图,让 你想到了什么?
CHENLI
2
2021/3/7
CHENLI
3
2021/3/7
CHENLI
4
2021/3/7
CHENLI
5
2021/3/7
CHENLI
6
记法:
波 音
演唱法:
2021/3/7
CHENLI
7
随录音学唱
★确定换气点。
慈母手中线(换气),游子身上衣(换气) ,临行密密缝(换气),意恐迟迟归(换 气)。谁言寸草心(换气),报得三春晖 !
16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步骤
《游子吟》
2021/3/7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游子吟》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游子吟》。

本诗为唐代诗人孟郊所作,描绘了游子离家远行,母亲为其缝制衣服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子女的孝道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游子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导入、分组讨论、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和回报父母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学习生字词,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新课导入:出示《游子吟》原文,带领学生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游子吟》主题相近的古诗,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朗读、翻译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美好情感,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游子吟》2. 内容:(1)生字词(2)诗句解析(3)情感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游子吟》三遍,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答案:(1)正确朗读《游子吟》。

(2)创作一首表达感激之情的诗或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母爱的古诗或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导入、诗句解析和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

《游子吟》古诗解析

《游子吟》古诗解析

《游子吟》古诗解析《游子吟》是唐代文学家孟郊所作的一首古诗,通过表现游子离乡的心情来抒发作者自己的思乡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游子吟》全文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异乡漂泊的心情,并以一个清晰的画面展现了游子与母亲之间深情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以下是对《游子吟》的分析:首先是开篇的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两句以“慈母”和“游子”为主体,通过衣线的象征意义,表达了母爱和亲情的深沉。

慈母为游子缝制衣物不仅是为了保暖,更是对游子的关怀和牵挂的表达。

接下来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两句通过描绘慈母缝衣的细致与心急,突显了母亲对游子离家的牵挂和担心。

母亲紧密地缝衣,希望游子早日归来,而“意恐迟迟归”则表达出母亲的焦虑和不安。

最后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两句以“寸草”和“三春晖”作为隐喻,传达了作者的哲理和心态。

寸草虽小,但也有生长和成长的意愿,寸草的心愿得到春天的滋润和阳光的照耀,给予了光明和希望。

这里的“寸草心”可理解为游子内心的渴望和奋斗精神,而“三春晖”象征着温暖的父母、亲人和家乡的关怀,也代表着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通过这首《游子吟》,孟郊生动地描绘了母爱与亲情,以及游子离乡别亲的荒凉孤苦,展示了作者对游子的思念之情。

同时,通过人与自然的对比,抒发了游子对家乡温暖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既道出了离乡之苦,又寄托了对家乡的希冀和向往,表达了游子心中的思乡之情。

总结起来,孟郊的《游子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隐喻,展现了游子离乡的心境和母亲的深情厚爱,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

这首诗既具有感人至深的美感,也启迪了读者对亲情、孝道和家乡之爱的思考。

三年级音乐诗歌《游子吟》教学反思

三年级音乐诗歌《游子吟》教学反思

三年级音乐诗歌《游子吟》教学反思《游子吟》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古诗,由谷建芬作曲的的诗歌,描写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言的爱。

我在教学歌曲《游子吟》时,采用了视频导入、导读、听赏范唱、律动、创编、拓展歌曲情境的表演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组成整堂课的格调。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这节课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能学会用连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了解波音的唱法与作用,唱准附点音符,能感受到每个乐句在演唱时声音上的强弱对比和衬托作用。

2.使学生在歌曲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和探讨知识,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活动,顺利解决唱歌中所遇到的问题。

乐意参与创编歌曲的音乐情境中,从表演中体验创编的乐趣,接受美的熏陶。

3.使学生能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感悟到母子的深厚情谊,认识伟大的母爱,得到爱的教育,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具体是这样走下来的:通过《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引入教学,接着指导学生使用背景音乐朗读,在背景音乐的带动下,我带着学生一起感悟体会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从而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有节奏的融入到朗读古诗中来;然后是听歌曲范唱并理解歌曲的两段不同情感。

第一段是关爱、不舍、担心,第二段的情感是无限感激想要报答。

紧接着我进行了教唱乐谱的环节,并指出波音记号的作用和附点音符突出“报”字的作用。

然后让学生带入歌词,集体演唱,并诱导和启示学生来进行节奏创编和情境表演,以深入地展现歌曲情感内容。

最后通过拓展一首古琴改编的《阳关三叠》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堂课的值得欣慰的地方是:注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很深刻地渗透情感教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感而发,受到教育。

整个教学环节比较紧凑,以情感教育为主线,注重提高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教学中渗透了“母慈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古诗《游子吟》课件

古诗《游子吟》课件

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该诗选自教材第四章第三单元“古诗欣赏”。

《游子吟》是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游子离家远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离别的哀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游子吟》全诗,体会诗的意境和韵律美。

2. 分析《游子吟》的修辞手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母爱情感,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游子吟》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偶等。

教学重点:理解《游子吟》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游子吟》,感受诗的韵律美。

3. 讲解诗意:分析《游子吟》的每一句,解释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例题讲解:以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例,分析其中的拟人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的对偶修辞手法。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游子吟》表达了哪些母爱情感,以及如何体现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子吟》2. 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 重点词语:寸草、三春晖、母爱、孝敬4. 修辞手法:拟人、对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游子吟》的诗意,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

答案示例:母爱如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用她那无私的爱,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

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爱,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2. 作业题目:分析《游子吟》中的对偶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通过“临行”与“意恐”、“密密缝”与“迟迟归”的对应,形象地表达了母亲为儿子离家而担忧的心情。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游子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游子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游子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小学语文《游子吟》『教材分析』1.诗歌主题《游子吟》是一首表达母爱的颂歌,诗人孟郊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一位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深切挂念和不舍之情。

诗歌主题明确,赞美了母亲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怀念。

2.诗歌结构《游子吟》的结构简单明了,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句点明主题,承句具体描述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转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母亲的深情厚谊,合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怀念。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3.表现手法《游子吟》的表现手法主要采用了比喻、象征、白描等手法,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现主题。

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对儿子的挂念和不舍;又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象征,深刻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语言特点《游子吟》的语言平实无华,通俗易懂,但却饱含深情。

诗人运用了朴素自然的语汇,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诗歌的语言节奏明快,易于诵记和传唱。

『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对于学习《游子吟》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诗歌鉴赏能力。

然而,对于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和主题,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2.学习需求学生们需要在学习《游子吟》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他们也需要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和亲情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诗意并背诵默写诗篇。

(2)学会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1)掌握生僻字书写技巧。

(2)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表现手法。

(3)能够举一反三将诗歌改编为记述文形式。

3.价值目标(1)能够感受到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爱关爱回报父母。

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游子吟》PPT(上课用)3

《游子吟》PPT(上课用)3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谢谢观赏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游子吟PPT课件(2)

游子吟PPT课件(2)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 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 情啊!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 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 情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 缝补衣服。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 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望着儿子 地说:
“郊儿,你可要早 点回来呀!”
游子吟
(孟郊)
cí xiàn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lín mì fénɡ kǒnɡ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shéi
hu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 针一线线地缝着。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 针一线线地缝着。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 针一线线地缝着。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 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 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才能回来……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例: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1、我生病了,妈妈忙着—— 2、我肚子饿了,妈妈忙着—— 3、我上学了,妈妈忙着—— …….
作业:

《游子吟》的作者简介与古诗赏析

《游子吟》的作者简介与古诗赏析

《游子吟》的作者简介与古诗赏析《游子吟》的作者简介与古诗赏析引导语:《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这是一首歌颂母爱伟大的诗。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收集并整理了关于《游子吟》古诗赏析,欢迎大家一起来细细品读。

游子吟诗人:孟郊朝代: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简介: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

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

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

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

贞元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

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

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

贞元十七年(801),任为溧阳尉。

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

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60岁时,因母死去官。

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

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李肇《唐国史补》)。

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

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

对孟诗的评价,持褒义论的,韩愈、李观以后,有贯休、黄庭坚、费衮、潘德舆、刘熙载、陈衍、钱振□、夏敬观等;持贬义论的,有苏轼、魏泰、严羽、元好问、王□运等。

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

苏轼称之“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论诗三十首》)。

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

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

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

《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

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

游子吟诗歌

游子吟诗歌

游子吟诗歌游子吟诗歌游子吟诗歌1烟花乱纷纷,散了游子心。

红尘冷相对,母唤游子归。

雾隐不见月,遥思妻儿眠。

风摇灯影颤,孑孓望空叹。

书中翻历史,人生烟云里。

功名与利禄,对酒当歌处。

得意伴失意,谈笑江湖气。

荣辱几十年,淡隐尘嚣间。

春助事业忙里不觉春来早,柳戏春鸟。

雨水过了。

春风乱摆小蛮腰。

事业乍好心飘飘,岂可性傲。

春醉志高。

且看江山竞妖娆!春暖人间春风轻剪细雨丝。

雪消融,柳青长堤。

叶举花蕾冬去矣,风欢聚,初春里。

池边客吟春柳句。

叶散在,春水花泥。

指下键盘敲雁字,桃儿欢,人也媚。

赠事业上一朋友寒冬苦渡春上头。

脚轻盈,好时候。

忽然扯得袈裟走,寒浸春风瘦。

高山流水共携手。

子期迎,伯牙留。

珍惜身后一路柳,共赢江山秀。

游子吟诗歌2是谁背上了厚厚的行囊开始远行漂泊流浪,是谁满怀思念惆怅的身在异乡;烈日下你挥汗如雨、汗流浃背却幸福的说:为了我挚爱的家人我愿意!黑夜里你却一个人默默独自承受疲惫与孤伤。

是啊!这就是我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憨憨的笑,踏实的痴是我们永不改变的本色。

别说我们脏!请你们看看那一栋栋崛起的高楼与瓦墙。

别言我们贱!请你们想一想虽然岗位不一样,但都是为自己的的幸福而忙。

别总是站在高处看我们,其实我们大家都一样,都是娘生父母养。

别总是讥笑讽刺的说:一群土老帽、乡吧佬,我们会淡然一笑,因为我们拥有着自己的天堂。

讥笑讽刺别人的人其实才是最大的小丑,因为他们永远看不到自己肮脏丑陋的内心。

这就是我们一个平凡的游子!一个默默无闻付出的游子!游子吟诗歌3如梭的岁月闯入年节他乡的游子归心似箭回家的渴望装满心房团圆的景象与天同长一年的等待不再遥远回家的行囊安放床上时间的嘀嗒敲击无眠回家的念想爬满胸腔买一张车票千辛万苦回家的道途千里迢迢匆忙回家能团聚几天游子的心中痴心一片回家,是留念家的暖回家,是品尝年的味回家,是分享心的甜回家,是拥抱爱的香回家托起了团圆的梦团圆,是沉醉于与亲人欢聚的温暖团圆,是爱与被爱交织幸福的浪漫团圆,是让孤独的灵魂拥抱生命的巢团圆,是让孤单的心停靠在爱的港湾团圆搭建了回家的桥火车的长笛吹出心动的激越和着九曲山川的晚霞欢歌飞旋蜿蜒的车轨抛下异乡的劳顿载着满满的笑容和真诚的祝愿陌生的眼睛洋溢着企盼的眼神温婉的面孔铺满了每一节车厢飘飞的细语东西南北海阔天空把风姿卓越的背影送达眷念的故土熟悉的脸庞飘动在眼前甜美的声音萦绕在耳畔亲人的温度让久违的笑脸如花绽放欢快的气氛驱赶了忙碌奔波的疲惫情丝缕缕,年味绵绵亲人的笑面恬适着身心欢歌阵阵,璀璨绵延爸妈的慈祥缱绻在心间美酒飘香,举杯同庆丰盛的晚宴喂饱了双眼鞭炮隆隆,烟花烂漫缤纷出一个羊年的春天辞旧迎新,声声祝愿你言我敬,陶醉心田一元复始,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合同春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可乐,千事吉祥万事如意,亿兆一心普天同庆,太平盛世国富民强,声声如许温馨的寄语长出了春天的绚烂把游子的每一个愿望种进了梦里面游子吟诗歌4一、说教材教学内容:这首诗编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歌开头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慈母为游子在灯下缝衣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表现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

《游子吟》教学设计10篇

《游子吟》教学设计10篇

《游子吟》教学设计10篇《游子吟》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子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子吟》教学设计1一、情感铺垫:1、我们来到人间,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母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仔细听,跟着唱,有什么感受?播放《母亲》2、伴乐欣赏有关母爱的诗词名句,一分钟速记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儿行千里母担忧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无悔无怨,无休无尽,可怜天下父母心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世上最是母亲亲,断了骨头连着筋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为人父母天下大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二、读诗,了解背景1、引入: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崇敬走进的课堂,感受孟郊笔下那慈爱的母亲,齐读课题《游子吟》2、简介作者:唐代诗人孟郊出身贫寒,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大他。

41岁开始,母亲鼓励他进京应试,不中。

50岁时,孟郊第三次赴考,不负母亲期望中了进士,得了一个县尉的职,立即接母奉养。

想起母亲的含辛茹苦,想起每次求学和赴考前母亲一针一线给自己缝制衣服,盼望远行的儿子平安归来,认为自己难报答母亲的深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朗读诗歌a、初诗古诗,注意诗中的生字和读音,争取读得字正腔圆。

晖(hui)b、再读,读通顺,注意停顿和节奏。

c、配乐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和音乐美感。

三、解诗,初识爱1、师:母恩难报,用孟郊的话说是—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那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2、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带着这样的思索,再读诗歌,借助注释,争取读懂每句话及诗歌的大概意思。

3、检查孩子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大概读懂了多少?读诗的时候,透过静止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四、品诗,深化爱1、看图,听《游子吟》的歌曲,品读诗歌,沉入文本,你看到了哪些画面?生讨论交流,汇报:师:夜已经很深了,母亲还在昏黄的灯下缝着,补着,她摘下头上的簪子拨了拨灯芯,灯光明亮了些,孟郊抬起头来早已泪流满面,透过婆娑的泪眼,母亲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身影又浮现在面前……小时候,母亲总是……求学时,母亲……远行前,母亲拉着孟郊的手语重心长的说……落榜了,孟郊垂头丧气回到家中,母亲……2、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自己在扪心自问,在反问自己像小草一样的心意能报答母亲阳光般的深恩吗?3情感迁移:我们的妈妈呢?她为我们了什么?我们能报答吗?五、写诗,升华爱1、母亲是伟大的,知道母亲节是哪天吗?2、母亲不分春夏秋冬,不管何时何地,也不论你成功失败,始终陪伴你,母爱无处不在,那么我们该怎样用行动来爱母亲呢?3、用上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一首歌,一个符号赞美我们的母亲,记录下此时的感受吧!4、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处处充满了爱,有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在爱的沐浴下,我们健康茁壮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

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一生穷困潦倒,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漂泊他乡。

做官以后在接母亲前,回想临行前的情形他写下了这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游子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意,品悟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合作研悟,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更加体谅母亲,热爱母亲。

教材分析:1、《游子吟》是西师版二年级第三册的一篇导读课文,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2、本节课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体会母亲对游子的爱和母亲的无私的爱。

由于学生对母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理解、体会母亲的爱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方法: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要体现。

以学生的自学、合作研究为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感人的画,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出示课件)是呀,这位母亲是如此专注,如此真切,实在让人感动,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与其说这是一幅画,不如说这是一首诗。

唐代诗人孟郊就撷取了生活中这感人的一幕,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游子吟》。

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游子?“吟”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师人孟郊。

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一生穷困潦倒,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漂泊他乡。

直到50岁那年,他才当上了江苏省溧阳县的一个小官,温饱才得以解决。

做官后第一件事就是他接母亲来溧阳安享晚年,回报母亲的恩情。

此时孟郊就想起了进京赶考临行前情景,就在母亲来溧阳前,他写下了这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2、请轻轻打开课本第155页,听老师读,注意听清每个字音。

3、你们喜欢这首诗吗?谁想读给大家听呢?哪位同学给他评价一下?谁也想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记得请他给你些意见呀!三、细读课文,感受母爱:1、谁能告诉大家,你已经读懂了那些句子?2、板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慈母是指谁?(慈爱的母亲)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慈爱的母亲千针百线,缝织游子身上的衣衫)3、听了你们所说,看着眼前这幅画,老师突然不明白了,你们愿意帮帮我吗?同学们请看画面,夜黑沉沉的,窗外伸手不见五指,屋内一星油灯闪闪烁烁,如此昏暗,而这位母亲满脸皱纹,想必也是老眼昏花了,此时的她一定很艰难,为何不等到天亮再缝呢?(天亮就要走了)4、噢,好聪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临行”就是将要出发)能联系下文理解诗句,你太棒了!把掌声送给他。

那么这位老母亲是怎样缝的?诗句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谁能把他找出来?(板书)我国古代吴越地区民间有一种习俗,如果儿子要出远门,那么他的母亲或妻子就一定要为他缝补衣衫,并且针要缝的细细密密,结结实实的,这样儿子或丈夫就会很快回来,缝得越密就回来的越早,缝得越稀就回来的越迟,所以母亲就“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板书)5、母亲把这份愿望缝进了衣服里,我们也把这份祝福融在诗句里,读出来好吗?(请第一组同学读)希望再密一些,让儿子早点回家(一、二组齐读)还要缝密实一些、结实一点,(一、二、三组齐读)母亲的心情多么迫切啊,巴不得儿子立刻回来。

(全班齐读)6、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担心的仅仅是迟迟归吗?她还会惦记什么?儿子就要远行了,这位母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学生思考叙述母亲的嘱咐)7、叮咛的话儿说不完,可是这位母亲什么也没说,他只是默默地缝、密密的缝,此时他缝进的不仅仅是一根又一根长长的丝线,更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牵挂、叮嘱、祝福,是一颗爱儿子的心。

8、母爱难以回报,母爱不求回报。

从画面看,这对母子相对无言,如果此时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心跳,一定会感受到他们有千言万语,可儿子什么也没说,只以短短的两句话,二十个字写出了这样一幅画面,怎不让人怦然心动呢?穿越时空的隧道,透过这二十个字,这位游子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思考而后叙述儿子说的话)9、离别时忧伤的。

它承载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和牵挂,承载着儿子对母亲的惦念和不舍,可游子知道,此时什么话也不能说,只好将满腹心事,浓缩在诗中,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画面,走进游子的心情。

(男女生分组读)女生来“慈母……”夜静悄悄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酣然入梦,可唯独我家的油灯还闪烁着微弱的光,只见“慈母…………”,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寒气逼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只见“慈母……”。

10、同学们动情地朗读,仿佛把在座的老师们也带进这幅温馨感人的画面之中,是呀,母亲的担忧,母亲的祈祷,母亲的祝福,同作儿女的我们怎能感受不到呢?每个同学都有一位慈爱的母亲,你们也正沐浴着亲情,享受着母爱。

谁愿意把妈妈关爱自己的事情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呢?(学生分享感受到的母爱)11、作为普通的儿女,我们都能深切体会到妈妈的爱,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可以说,一件游子衣,就是一片慈母心呀,你说这样的深恩能够报答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2、对于这一句诗,你有什么疑问吗?告诉老师,我帮你解决。

1)、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看,春天,小草从地上探出脑袋,太阳把灿灿的光茫照在他们身上,他们多么温暖,长得更绿更高了。

太阳给了他们生命呀,小草有生命有思想的话,也会感谢阳光呀!他知道没有阳光,自己就没有生命,可卑微的小草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阳光的恩情的。

2)、古诗的美就在于它的精炼,一字一句都是诗人反复推敲起来的。

所以我们读诗就应该字斟句酌的品味,想想为什么要写春天的阳光?春天的阳光是怎样的?那这句诗还有一层看不到的意思,就是说……..(学生发言)13、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

所以,作者不断的问自己,(齐诵,谁言…….)14、刚才孩子们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诗句里,把自己的心放进诗句里,让人感觉你不是在读孟郊的诗,而是在读自己的心声,这才真正读出了诗中之情。

15、大家都轻声的问了自己,“谁言…….晖”你们能报答得了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孩子们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自己对母亲的深情。

但仅仅用一两句话远远不能表达对母亲的心意,此时,让我们把心中对母亲无尽的爱融入到这首诗里,深情的吟诵给心爱的妈妈吧!16、老师从你们充满激情的朗诵声中,听到了诗外之意。

你们吟诵的是孟郊的《游子吟》,老师听到的却是你们对母亲的款款深情。

四:感情升华,拓展延伸孩子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深切的呼唤,没有高声的赞美,然而一份浓浓的真情却从这简单的30个字里自然流露,轻轻的触碰着我们的心灵。

因此这首洋溢着浓浓的母爱的古诗流传古今中外,成了赞美母爱的著名诗篇。

1990年,在香港举办“最受欢迎的唐诗”评选活动,此时已最高票数名列榜首,被誉为中华第一诗。

尤其是这句(谁言…….)广为流传,至今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表达自己的心声。

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上这句话?同学们的设想非常巧妙,说得特别深情,把伟大的母爱和对母亲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诗歌,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呢,你们唱过诗歌吗?我们今天就来试一试,欣赏一下。

大家可以跟着录音一起唱,加入在唱的时候能加上一些动作,表演一下就更有趣了。

你们真的很聪明,也很能干,听了一遍就能演唱表演。

不过在学习诗歌时除了朗诵演唱之外,还可以把诗中美丽的情境变成故事或拿起画笔把诗里美好的意境画出来,你们喜欢做吗?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老师建议把我们用心编的故事或创作的画作为礼物,送给我们亲爱的妈妈,好吗?五、总结全课孩子们,“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老师相信,你们会吧《游子吟》这首诗永远珍藏在心中,懂得感恩,学会回报,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和祝福融进歌声里,一起唱响对妈妈的赞歌。

最后让我们在低回婉转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节充满爱与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难忘的语文课吧!附:板书慈母线缝游子衣游子吟密密缝恐迟迟归母爱深重母恩难报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千古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咏三叹,咏叹到底。

引导学生读出诗的三种境界,即读出“诗中之画”、“诗中之情”、“诗外之意”。

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

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在品味中体验情感。

比如。

在引导学生体会深夜为即将出远门的儿子缝补新衣母亲的情感时,通过课件仔细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朗读时。

学生的情感一浪高于一浪,如此伟大深沉而无私的母爱,我们无以为报,但可以通过声音去赞颂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的爱通过深情朗诵把感情抒发出来,一时间,情感喷涌而发,听着学生或是情深款款,或是激动万分的朗读,我也不禁热泪盈眶。

如此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更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