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湖北省利川市三中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孔孟经历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B.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C.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D.儒者主张遭受社会的普遍排斥2.中唐以后,农户归附政府的户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户家庭中人口普遍较多,更多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这表明当时A.国家赋税政策发生变化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缓解C.自耕农受到政府的保护D.商业发展冲击农业生产3.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确是封建制度的忠贞不二的卫道者。

他们发起“洋务”事业的初衷,在援西洋之长,以扶封建统治大厦之将倾。

但是,“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

它不自觉地把机换(1ie)拧拨了一下,当机换一旦转动,……,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这样评价洋务运动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C.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D.洋务运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4.在南京,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

……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

”同期,在成都、长沙、昆明等地,也因军队强制剪辫而引发了民众恐慌,甚至发生了血案。

再次一级的城市及乡村,没有革命军的强迫,剪辫者更少。

”材料主要想说明A.政治革命导致社会习俗迅速改变B.临时政府不关心民众C.社会革命比上层政治革命更困难D.临时政府不尊重人权5.某次国际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

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

会议还讨论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问题。

该国际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6.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右翼分子一直否认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下列哪一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A.屠杀遗址遗迹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C.《拉贝日记》(拉贝:1937年在中国南京生活多年的德国商人)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7.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社会对台儿庄大捷的宣传使蒋介石不高兴,他让陈诚把有关这方面的宣传品收掉;蒋本人在武昌官官邸知街上欢闹、放爆竹庆祝台儿庄胜利时,对左右说:“有什么可庆祝的?叫他们走远点。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 卷9 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务必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卿大夫在K控制的封邑设立与诸侯国相应的朝廷机构,并拥有独立的武装。

其在政治上是治理朝政的国君,在军事上是世族武装的统帅。

随着卿大夫势力的不断强大.各个封邑之间开始相互争夺、兼并,并向诸侯国君发起挑战,这时的士也不再为主效死,而是“士无定主”。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B.贵族政治衰落C.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D.宗族势力上升25.宋仁宗下诏令京师士庶,得衣黑褐地白花,蓝黄紫地撮晕花,女子得衣白揭毛黯褐帛。

又屡下诏禁涂销黄金为衣服器物之饰。

嘉祐末,诏禁天下衣黑紫。

可见A.政治手段制约了纺织技术进步B.市民生活趋向单调C.统治者尚节俭,抑奢侈D. 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得以明确26.《文献通考》载:“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备员’其故何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私人。

及叔季之世,奸雄之谋篡者,亦以私人居是官。

”材料反映了A.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B.选官标准发生变化C.官员任命具有随意性D.行政效率不断提高27.理学家朱蒽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王守仁主张“致良知”。

他们探讨的共同主题是A.净化个人心灵B.树立独立人格C.解决百姓生计D.解释世界本源28.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过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等团体。

2019届全国高考高三模拟考试卷历史试题(二)(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高三模拟考试卷历史试题(二)(解析版)

历史(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25.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

这表明罗马法()A.遵循私法至上B.重视诉讼程序C.注重诉讼诚信D.崇尚科学理性26.“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

到1919年底,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

1925年迅猛增加到81条,报刊的发行量也随之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A.西方民族观念的传入B.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观念日渐成熟C.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报刊作为大众媒体更注重开启民智27.1875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后更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它以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为目标。

这一目标的确定()A.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B.是对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总结C.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违背D.导致了德国工人运动陷入低潮28.下图是1953年美国某刊物刊登的一幅有关当时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漫画。

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当时()A.美苏争霸的态势进一步加强B.美国的冷战言论受到抨击C.苏联对美国已放弃军事对抗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29.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

2019届湖北省利川三中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9届湖北省利川三中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利川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两分,共计48分)1.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其内容是在生产领域去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在财政金融领域是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下面选项与之相关的是A.出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推行混合所有制C.新经济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调D.借鉴了美国供给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复兴”实践2.下图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秩序稳定 B.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C. 20世纪晚期日本经济实力领先于美国 D.弱势的日元利于日本经济崛起3.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的影响在于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4.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

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 C.关贸总协定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历史试题word版.doc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历史试题word版.doc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历史试题word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

据此判断“宋”姓源于A.君主封地B.帝王赐姓C.居住村落D.生活部族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同。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3.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4.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⑨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1887年,黄遵究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

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

”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维新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 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胜利举办,这为中国南京成功举办2014年世界青奥会提供了经验。

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

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A.图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7.《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11月满分: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24。

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25.西汉时君主习经以强调“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的《春秋》为五经之首,东汉时期则将记录尧舜禹和三代政事事典、圣王治国嘉言懿行的《尚书》上升到五经之首。

这一变化说明东汉君主更加注重A.调和礼法以完备统治方略B.独尊儒术以实现社会稳定C.学习古圣先贤治国治民之道D.倡导定名分以实现“大一统”26。

朱元璋长子朱标因病去世,其他诸子中唯燕王朱棣的才能突出。

于是朱元璋与大臣们商议:“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翰林学士刘三吾对曰:“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

于是朱元璋立皇长孙朱允炆为太子。

这表明A.立嫡大事皇帝一人独断B.朱元璋的决策权受到朝臣的制约C.燕王朱棣有夺嫡之心D.朱元璋以传统方式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27。

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

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这一状况带来的影响是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2019-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2020 年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2 小题)1.以下是史籍上对一些官职的描绘。

联合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A.①丞相②三司使③军机大臣B.①丞相②转运使③枢密使C.①御史医生②转运使③内阁大学士D.①御史医生②通判③内阁大学士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 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政治制度,旨在考察剖析比较有关所学的能力。

依据①项中“受公卿奏事,举劾(劾:告发)按章”可知该官职拥有监察职能,为御史医生,②项中“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可知该官职掌管地方财政以供中央所用,是转运使,③项中“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可知是指内阁大学士,因此正确的答案是 C 项。

2.有学者以为,“”均匀地权、克制资本的思想并不是孙中山所开创,在必定程度上是受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

以下各项能为此看法供给论据的是()①奖赏耕织②盐铁官营③方田均税④闭关锁国A.①④ B .②③C.①② D .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答案: 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经济政策,旨在考察剖析比较有关所学的能力。

联系所学,方田均税是指经过测量田亩,整理地籍,以实现均平税收负担,增添财政收入;盐铁官营是指汉武帝时,为增添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推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详细管理,两者都表现出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切合题意的是 B 项,①项是重农政策的表现,④项是国家的对外政策,ACD 项不切合题意。

3.以下图为中国人龚容(1538~ 1603,福建人,移居菲律宾,是当时最有名的从事印刷第一版业的华侨)在马尼拉第一版的汉文木刻本《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

它可用于研究()①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地域的影响②印刷术对欧洲宗教改革的推进③中西之间的文化沟通④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A.②④ B .①③C.①② D .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答案: 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中外文化沟通,旨在考察剖析比较有关所学的能力。

湖北省利川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模试题

湖北省利川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模试题

湖北省利川市第三中学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两分,合计48 分)1.供应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点话题,所谓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是指从供应侧下手,针对构造性问题而推动的改革。

其内容是在生产领域去落伍产能,优化家产构造,在财政金融领域是大规模减税、减少开销、收缩钱币。

下边选项与之有关的是A.出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据有之间的矛盾B.实行混淆全部制C.新经济造成我国经济构造失调D.借鉴了美国供应经济学理论与“经济中兴”实践2.以下图反应了1955~ 2007 年 1 美元兑换日元的数目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布雷顿丛林系统下国际金融次序稳固B.二战后早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C. 20 世纪后期日本经济实力当先于美国D.弱势的日元利于日本经济兴起3.1957 年 5 月 10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公布法律,将25 此中央部和113 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存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区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公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公司。

此举的影响在于A.使苏联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B.为此后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踊跃性4.有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讲过一个“老婆煮粥”的故事:以前有个老婆,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因为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但是这一家却年年添丁入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老婆只能不停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愈来愈稀。

最后,婆婆思疑老婆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联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A.布雷顿丛林系统B.马歇尔计划 C .关贸总协议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以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其实不失完满。

于是‘宫府分别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代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利川市三中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两分,共计48分)1.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其内容是在生产领域去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在财政金融领域是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下面选项与之相关的是A.出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推行混合所有制C.新经济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调D.借鉴了美国供给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复兴”实践2.下图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秩序稳定 B.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C. 20世纪晚期日本经济实力领先于美国 D.弱势的日元利于日本经济崛起3.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的影响在于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4.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

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 C.关贸总协定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 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6.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阅读上表,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B.“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需要农业支持C.“二五”时期农业发展使实征农业税有一定提高D. 1963~1965年农业实产量下降反映国民经济混乱7.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

这表明了当时A.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B.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8.据清末某官员记述,自1888年漠河金矿创办运行,“时不过二年,骤能如此其盛,若沿边一带,矿务渐次开拓,商务即可渐饮腾茂,星罗棋布。

边境虽虚,何尝不可借开矿招商而实之哉。

”这表明了当时A.鼓励实业的政策成效显著 B.官办企业促进了商业繁荣C.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D.开办漠矿有利于巩固边防9.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

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

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

这反映了当时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政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10.18世纪的英国,经过国王和议会授予公司特许组建了垄断公司……19世纪中叶以后,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

19世纪中期后,不仅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

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存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

这种变化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D.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与经济管理演变11.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A.新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稳定 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 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12.1957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坚定地表示:“我们绝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

”并且,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

这说明当时英国A.主张经济全球化 B.力图遏制经互会的扩张C.抵制加入欧共体 D.不愿放弃自由贸易政策13.下表是1981年—1984年的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

由此可知A.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B.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C.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领先 D.美欧中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步成型14.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

”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

对“分水岭”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A.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 B.活生生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D.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15.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

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

……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

”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B.“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16.《明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

请令商人於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一种商业凭证)。

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

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

”材料表明,明初商人从开中法的实施中得到的最大经济利益是A.获得边境军需物资的垄断性经营权 B.获得政府给付的高额运输费用C.获得政府特许的日常必需品专卖权 D.获得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移的机会17.《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由此可知宋代A.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 B.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C.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18.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什么没了?五胡。

什么有了?南北。

”这说明A.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B.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C.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D.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19.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渐趋形成C.自由主义准则影响不断扩大 D.英国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20.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21.古代罗马法将享有权利的人称Caput,引申指户籍中的“家长”,因为起初只有家长具有权力能力。

后来又改称personA原意为演员的假面具,表示剧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身份,法律上转借指具备各种身份的权利人。

这表明罗马法A.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B.平等理念得以落实C.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D.私法精神得到重视22.战国李悝《法经》是战国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订法律的蓝本。

有《盗》《贼》《网》《捕》《杂律》《具律》六篇。

而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权和监护权、所有权和占有权、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及补充条款。

若将这两者比较。

罗马法A.能更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B.重视证据和程序的实施确保司法公正C.能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D.蕴含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23. 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

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

这反映了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A.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 B.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C.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 D.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24.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

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

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

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

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

这说明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B.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D.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

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

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