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四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试卷(形式:闭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读图分析题。
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将班级、姓名、流水号等填写清楚。
2.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综合题用黑色水笔答在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气温 C.降水量 D.蒸发量2. 下列河流中只参与陆上内循环的是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D.黄浦江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4.下列各组气候区与水资源季节分配的配对中,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 B. 地中海气候――季节分配较均匀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D.温带季风气候――季节分配不均5. 下列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或开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底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坡B.世界海底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马拉开波湖等地区。
C.目前各国海底石油产量已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D.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分布仅限于东海。
6.下列地区的气候特征受洋流影响较大的是A.东亚季风气候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C.巴西干湿季明显交替? D.秘鲁太平洋沿岸的地中海气候7.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大气降水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回答5-6题。
8.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乙处海区表层洋流的类型与流向分别是A.风海流,自西向东B.风海流,自东向西C.密度流,自东向西D.密度流,自西向东10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11.与秘鲁渔场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与寒暖流交汇有关B.与赤道逆流有关C.与涌升流有关D.与西风漂流有关12.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都在发达国家B.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主要在非洲C.世界上的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D.世界人口稠密区大多在北半球中纬度的近海地区14. 右图是四个国家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图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A. ① B.②C.③ D.④15.一般来说,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A.科技水平 B.资源C.生态环境D.消费水平16.人口发展一般历程四个阶段,目前中国的人口发展所处的阶段是A.工业化之前 B.工业化初期C.工业化中后期D.后工业化时期17.下列各组人口稀疏区中,成因相同的一组是A.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B.刚果盆地和西西伯利亚平原C.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格陵兰岛D.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18.人口金字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①人口总数②性别构成③文化构成④年龄构成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19.下列四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一组是A.欧洲和北美洲 B.南美洲和北美洲C.亚洲和欧洲 D.大洋洲和南美洲20.目前欧洲人口的死亡率比亚洲高,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数量的差异B.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C.人口平均密度的差异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21.某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状况,取决于A.人口的出生率高低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低C.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D.人口的死亡率高低22.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有效缓解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是A.鼓励使用私家车B.大幅度增加出租车数量C.将公共绿地改为交通用地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3.读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可知,从1800年至2000年的200年时间里,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甲比乙的城市化水平高甲、乙两类国家B.甲比乙的城市化起步早C.甲比乙的城市化速度快D.甲比乙的经济水平高24.影响城市地价的最主要因素是①人口密度②森林覆盖率③离市中心的远近④交通的便利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下列属于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是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④乡村人口比重回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不属于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的是A.分散城市职能 B.建立卫星城镇 C.合理布局规划城市 D.扩大城市规模27.右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功能分区,包括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其中表示住宅区以及花卉与乳牛区的是( )A .b 和dB .a 和dC .a 和eD .b 和c28.一般情况下,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由外围向中心依次为 A .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B .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C .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D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29.下列城市中,不属于...世界六大城市群中心的是A .芝加哥B .东京C .伦敦D .北京30.下列关于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快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C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D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快读右图回答31-32题。
【最新】江苏省江阴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有答案)
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地理第Ⅰ卷(客观题,共 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图1)”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完成1~2题。
图1 图2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 ①B. ②C. ③D. ④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③时人口出生率下降C.②时人口增长的数量最多D.④时政府应鼓励人口迁出“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图3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
读图完成3~5题。
图3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 C.2015年D.2045年4.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有()A.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B.人口数量增加,平均寿命降低C.劳动人口增长率快速提高D.环境人口容量开始增加5.经调查,北京、上海等地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水平高,工作压力小B.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C.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图4为“木桶效应”(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图,回答6~8题。
6.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9000、6000、5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为()A.5500 B.9000C .6000 D.8000 图47.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8.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A.消费水平 B.科技水平C.生产能力 D.资源图5为“2005~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
高一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判断1~3题。
1.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A.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 B.公元1770年到1950年C.1950年到1999年 D.1999年到2008年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1770年前由于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缓慢B.1770年到1950年间,由于欧美国家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加快C.1950年到1999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D.1999年到2008年,预计世界人口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增长迅猛3.1770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C.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D.低出生、低死亡、负增长4.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惠州市 B.湛江市 C.广州市 D.佛山市5.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读下表,回答6-7题:6.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密度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7.结合所学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按表格推断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8.纵观人类历史,人口合理容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 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 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9.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大小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很小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第10题。
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15_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年龄结构图中每个方块代表1万人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2016.4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 .甲B .乙C .丙D .丁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3.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下右图为“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壮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5.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 环境因素B. 战争因素C. 政策因素D. 经济因素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完成6~76.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 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B.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C. 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7.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 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压力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与我国人口结构比较接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9.“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抚养成本上升 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右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0~12题。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面是某个国家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④①③②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2.该国可能是( )A.美国B.芬兰C.巴西D.印度3.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工业产值大于农业产值B.②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C.③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D.④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读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4-5题。
4.到2004年为止,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仍呈增长态势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5.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6题。
6.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B.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7-8题。
级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练习试题
级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练习试题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综合题)两局部,第一卷1-40题,共80分,第二卷为41-42题共20分,全卷合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须知:1.第一卷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一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有效。
3.考试完毕,监考人员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
每题2分,共8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是契合标题要求的,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庞大应战,必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晋级,转变经济开展方式。
以下图表示1962年~2021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完成1~2题。
1.1962年~2021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向是A.降幅超越升幅B.逐年上升C.降低约2.1℃D.动摇上升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天文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临时延长B.高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情增多D.自然湿空中积扩展3. 以下行为属于人类与环境统一的做法是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黄土高原退耕还林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树立交桥和地铁4.对水资源特征的描画不正确的选项是A.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对其有限制地开发应用B.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料,又是消费资料C.水资源具有庞大的环境价值D.水资源具有应用的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5.世界上出现的第一批城市,少数位于A.河流下游地域B.热带丛林地域C.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D.沙漠中的绿洲6.对天文环境的描画,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天文环境属于天文环境,人文天文环境不属于天文环境B. 天文环境包括自然天文环境和人文天文环境C. 自然天文环境与人文天文环境之间无任何关系D.人文天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活和开展的基础7.指出以下图中契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8.以下自然景观中可以反映非地带性的是A.加拿大的亚热带针叶林 B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C.广东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塔里木盆地的绿洲9.自然环境的全体性表如今A.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络、相互制约、相互浸透B.自然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全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和开展的C.地质作用对自然环境要素基本没有影响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反的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停止掠取、破坏式的经济形式。
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期中试题地 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部分。
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选择题与判断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 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图1为江苏省总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1982年到,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A .1000万B .1500万C .万D .2500万 2.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有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图2中a 、b 、c 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少儿人口比重过大问题最严重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4.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措施是A .计划生育B .鼓励生育C .采取移民政策D .鼓励人员出国2018.04图2图3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迁移率变化示意图,图中①-⑤为不同发展时期。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城市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增加B .人口出生率始终高于死亡率C .人口迁移率基本不变D .迁出人数始终大于迁入人数 6.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国家政策B .宗教文化C .经济发展水平D .人口自然增长率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 B . 生态环境恶化 C . 技术人才外流 D .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据此回答3-4题。
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 . 科技水平B . 自然资源C . 开放程度D . 消费水平 4.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增大人口容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5-6题。
5.若此图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 ) A . 地广人稀的西北内陆地区 B . 经济发达的城市图1C.人口众多的农村图3D.风景优美的山区6.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图3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
读图完成7~9题。
图47.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 C.2015年D.2045年8.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B.人口数量增加,平均寿命降低C.劳动人口增长率快速提高D .环境人口容量开始增加9.经调查,北京、上海等地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水平高,工作压力小B.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C.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图5)”,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江阴市青阳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图1,完成1、2题图11.在1950~2005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亚洲B.大洋洲C.非洲D.欧洲2.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A.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B.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右图2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率最大的是甲B 。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C 。
丙国正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D 。
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4. 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A 。
原始型B 。
传统型C 。
过渡型D 。
现代型下图3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5、6题.5.“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潜在支持比”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率。
图4为我国人口潜在支持比趋势图。
江苏省江阴市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地理第Ⅰ卷(客观题,共 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图1)”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完成1~2题。
图1 图2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 ①B. ②C. ③D. ④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③时人口出生率下降C.②时人口增长的数量最多D.④时政府应鼓励人口迁出“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图3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
读图完成3~5题。
图3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 C.2015年D.2045年4.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有()A.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B.人口数量增加,平均寿命降低C.劳动人口增长率快速提高D.环境人口容量开始增加5.经调查,北京、上海等地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水平高,工作压力小B.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C.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图4为“木桶效应”(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图,回答6~8题。
6.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9000、6000、5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为()A.5500 B.9000C.6000 D.8000 图47.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8.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A.消费水平 B.科技水平C.生产能力 D.资源图5为“2005~2013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则“水半球”的极点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1图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若不考虑地形起伏,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
最后此人位于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西北 D.出发点以东4.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读“沿45°E经线各地正午时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5-6题。
Array5.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12时 B.9时C.8时 D.5时6.与上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7~9题。
7.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B.走向为东北—西南C.长度约为6千米D.穿越山脊地区8.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9.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回答10—11题10.若图6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
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0:00 B.8:00C.16:00 D.20:0011.若右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12.读下图, 4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M NA .①南美洲 ②非洲 ③北美洲 ④亚洲B .①非洲 ②南美洲 ③大洋洲 ④欧洲C .①南美洲 ②大洋洲 ③亚洲 ④欧洲D .①非洲 ②大洋洲 ③北美洲 ④亚洲 13.关于大洲和大洋的不正确叙述是A .太平洋和大西洋都跨东西两半球B .大洋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C .南极洲是世界平均地势最高的大洲D .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 右图是亚洲某岛国某季节局部等压线图(Pl>P2>P3),读图回答14~1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甲 B.乙C.丙 D.丁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3.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右图为“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 男女比例不平衡B. 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 老年人口超过青壮年人口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5.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 环境因素B. 战争因素C. 政策因素D. 经济因素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完成6~7题。
6.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 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B.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C. 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7.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 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压力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与我国人口结构比较接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9.“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①生育观念的转变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抚养成本上升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右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 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A. 起步晚,水平低B. 起步早,水平高C. 起步晚,水平高D. 起步早,水平低11. 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马来西亚D. 印度尼西亚12. 与其他三个国家同期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A. 水平最低B. 水平最高C. 速度最快D. 速度最慢下图分别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和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 下列国家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 埃及B. 中国C. 德国D. 印度14.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A. ⅠB. Ⅰ和ⅡC. ⅡD. Ⅲ右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 .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 .交通不便 D.设施不全16.③区域可能属于 A .工业区 B .住宅区 C .商业区D .行政区右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市不同地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D.丁地18.上述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C.商业中心D.主干道与外环道路交汇点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
据此完成19~20题。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20.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下径流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C..热岛效应增强D.土壤肥力提高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
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A.a B.b C.c D.d22.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A.甲 B.乙C.丙 D.丁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3~24题。
23. 该城市郊区出现蔬菜—稻米—柑橘种植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 自然条件B. 交通条件C. 土地价格D. 劳力价格 24. 冬半年,该城市所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寒潮B.台风C.旱涝D. 地震 右图为“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状况比较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是A .季风农田农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混合农业26.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 .专业化程度低B .机械化水平高C .科技水平低D .生产规模小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a 、b 、c 、d 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 .a ——①、b ——②、c ——③、d ——④ B .a ——②、b ——①、c ——④、d ——③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28.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读右图上海市城郊农业区分布图,完成29~30题。
29.上海城郊农业发展的不利区位因素有A.交通 B.市场C.劳动力 D.技术30.若要建立优质规模化粮食生产基地,最宜选择在A.绿岛农业区 B.滨海农业区C.江湖农业区 D.镶嵌农业区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弱。
32. 一地的人口合理容量与该地资源数量及消费水平成正相关。
33. 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是人口移动的主要拉力因素。
34.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5.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
36.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7. 城市中心气压高于郊区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38.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的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39. 我国城市化不应该过快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不高。
40. 目前影响叙利亚大量人口向欧洲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________。
(1分)(2)图中处于传统型模式的是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国家或地区(填发达或发展中)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2分)(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1分)(4)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图中的______阶段向________阶段的转变过程(填字母)。
这种转变主要是由我国大力开展的_________工作所致。
(3分)42.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 ____。
(2分)(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 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1分)(3)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 ___线。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 ____,其原因是___ 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3分)(4)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 )(2分)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图3为“泰国位置示意图”,图4为“泰国首都曼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图3 图4(1)泰国位于东南亚,其____________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____________(粮食作物)。
(2分)(2)泰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___________。
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分)(3)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请列举两个方面说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4.下图是我国汉江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1)该区域农业生产一年两熟,影响当地熟制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 ____。
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___ ____。
(2分)(2)近几年来甲城市化进程加快,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___ ____,请分析城市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___ ____。
(3分)(3)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当地农业发展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___ ____。
(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D二、判断题32三、综合题41.(7分)(1)人口自然增长率(2)B 发展中(3)C(4)B C 计划生育42.(8分)(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 (2分)(2)公路(3)①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4)ABD (2分)43.(8分)(1)雨热同期水稻(2)季风水田农业(1分)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小农经营(任答3点给3分)(3)杂交水稻使产量大增塑料大棚改变了蔬菜种植季节。
(2分)44. (7分)(1)热量水旱灾害频繁(2分)(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利:农业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城市建设占用耕地;耕地污染加重;有利:促进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3分) (3)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2分)。